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手册_第1页
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手册_第2页
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手册_第3页
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手册_第4页
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手册TOC\o"1-2"\h\u32537第1章废弃物处理概述 485811.1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4303291.1.1工业废弃物: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包括废渣、废液、废气等。其特性为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部分废弃物具有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 429171.1.2生活废弃物:来源于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特性为种类繁多,处理方式多样,部分废弃物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 4307081.1.3农业废弃物: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其特性为有机质含量高,资源化利用潜力大,但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4154251.1.4建筑废弃物:来源于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主要包括砖瓦、混凝土、木材等。其特性为重量大、体积大,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 4280621.2废弃物处理原则与方法 4189881.2.1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等手段,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环境影响。 4246471.2.2无害化原则: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249821.2.3资源化原则:将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 4322471.2.3.1物理处理方法:利用物理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分离、破碎、压实等处理,降低废弃物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运输和处置。 4180131.2.3.2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物质。 4228461.2.3.3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4200471.2.3.4焚烧处理方法:将废弃物在高温下燃烧,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能源回收。 5205271.2.3.5填埋处理方法:将废弃物填埋于地下,通过地质层隔离和覆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104421.2.3.6深海投放方法:将特定类型的废弃物投放到深海中,减少对陆地环境的影响。但此方法需严格遵循国际法规和标准,保证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516376第2章物理处理技术 593142.1筛分与破碎 547252.2粉碎与分级 5273182.3磁选与浮选 523864第3章化学处理技术 6112193.1水解与酸碱处理 6178723.1.1水解技术 6158373.1.2酸碱处理技术 6157093.2氧化与还原 668703.2.1氧化技术 6301303.2.2还原技术 6137493.3有机溶剂提取与离子交换 6175563.3.1有机溶剂提取技术 6105483.3.2离子交换技术 63537第4章生物处理技术 656204.1好氧堆肥化 7213244.1.1好氧堆肥化原理 7294234.1.2好氧堆肥化工艺 7169464.1.3好氧堆肥化应用 7272184.2厌氧消化 738184.2.1厌氧消化原理 7282014.2.2厌氧消化工艺 7157504.2.3厌氧消化应用 7193444.3微生物修复技术 888944.3.1微生物修复原理 8307864.3.2微生物修复工艺 824904.3.3微生物修复应用 830137第5章热处理技术 833825.1焚烧与热解 8159375.1.1焚烧技术 8263145.1.2热解技术 850325.2熔融与玻璃化 8197945.2.1熔融技术 911415.2.2玻璃化技术 99825.3热泵与热风干燥 9255465.3.1热泵技术 911125.3.2热风干燥技术 94444第6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9200876.1填埋技术 966936.1.1填埋场选址与设计 9245216.1.2填埋场施工与运营 9163236.2资源化利用技术 10195396.2.1物理回收技术 1091136.2.2化学回收技术 10244676.2.3生物回收技术 10317916.3无害化处理技术 10130396.3.1焚烧技术 10118786.3.2稳定化/固化技术 10195926.3.3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112668第7章液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1127417.1污水处理技术 1171517.1.1物理处理技术 11294557.1.2化学处理技术 11268207.1.3生物处理技术 1188557.2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11163187.2.1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 11302347.2.2厌氧处理技术 1183227.2.3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技术 1151227.3重金属废水处理 1140397.3.1化学沉淀法 12200567.3.2吸附法 1279277.3.3萃取法 12251747.3.4电渗析法 12107377.3.5生物法 1218859第8章气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2173578.1烟气脱硫与脱硝 12211578.1.1烟气脱硫技术 12212028.1.2烟气脱硝技术 1279008.2有害气体净化 1374198.2.1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技术 13256268.2.2二氧化硫(SO2)净化技术 13209228.3除尘技术 13270228.3.1袋式除尘技术 13171288.3.2电除尘技术 1319340第9章特殊废物处理与处置 14199569.1危险废物处理 1488169.1.1危险废物概述 14163399.1.2危险废物处理技术 14197959.1.3危险废物处置方法 1444249.2电子废物处理 14265519.2.1电子废物概述 1416509.2.2电子废物处理技术 14269719.2.3电子废物处置方法 15214449.3医疗废物处理 15107009.3.1医疗废物概述 15153219.3.2医疗废物处理技术 1534479.3.3医疗废物处置方法 1529885第10章废弃物处理设施与设备 15416110.1常规处理设备 152268610.1.1粉碎设备 151688710.1.2筛分设备 151768010.1.3输送设备 161101810.1.4储存设备 162591510.2高效节能设备 16114810.2.1磁选设备 161809310.2.2旋风分离设备 161738610.2.3膜分离设备 162193910.2.4生物处理设备 161767510.3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 16136710.3.1自动化控制系统 162564310.3.2智能化控制系统 161855310.3.3监测与检测设备 161468910.3.4优化与调度系统 16第1章废弃物处理概述1.1废弃物分类与特性废弃物按照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1.1工业废弃物: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包括废渣、废液、废气等。其特性为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部分废弃物具有较大的环境污染风险。1.1.2生活废弃物:来源于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特性为种类繁多,处理方式多样,部分废弃物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1.1.3农业废弃物: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其特性为有机质含量高,资源化利用潜力大,但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1.1.4建筑废弃物:来源于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主要包括砖瓦、混凝土、木材等。其特性为重量大、体积大,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1.2废弃物处理原则与方法废弃物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2.1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等手段,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和环境影响。1.2.2无害化原则: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2.3资源化原则:将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回收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2.3.1物理处理方法:利用物理手段对废弃物进行分离、破碎、压实等处理,降低废弃物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运输和处置。1.2.3.2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物质。1.2.3.3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1.2.3.4焚烧处理方法:将废弃物在高温下燃烧,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能源回收。1.2.3.5填埋处理方法:将废弃物填埋于地下,通过地质层隔离和覆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1.2.3.6深海投放方法:将特定类型的废弃物投放到深海中,减少对陆地环境的影响。但此方法需严格遵循国际法规和标准,保证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第2章物理处理技术2.1筛分与破碎筛分技术是通过将废弃物进行粗细分离,以实现不同粒度级别资源的回收和利用。该技术主要包括振动筛、旋转筛等设备。筛分过程中,首先对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可筛分物质,然后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分级。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破碎技术是将大块废弃物减小粒度,以增加其表面积,便于进一步处理。常用的破碎设备有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破碎过程中,应根据废弃物的物理性质和粒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破碎设备。2.2粉碎与分级粉碎技术是将废弃物进一步减小至粉末状态,以便于资源的提取和利用。粉碎设备包括锤式粉碎机、立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等。粉碎过程中,应关注粉碎细度、能耗和磨损等问题。分级技术是在粉碎的基础上,对粉末进行粒度分级,以实现不同粒度级别资源的分离。常用的分级设备有旋风分离器、螺旋分级机、激光粒度分析仪等。通过分级,可以实现对细粉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2.3磁选与浮选磁选技术是利用磁性差异分离废弃物中的磁性物质,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磁选设备包括干式磁选机、湿式磁选机、高梯度磁选机等。磁选过程中,需要调整磁场强度、转速等参数,以提高磁性物质的回收率。浮选技术是利用气泡对废弃物中的有用矿物进行富集,从而实现资源的分离。浮选设备有浮选机、浮选柱等。浮选过程中,需添加合适的浮选剂,调整矿浆浓度、充气量等参数,以提高浮选效果。通过以上物理处理技术,废弃物中的有价成分得到有效分离和回收,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废弃物的特性、处理目标和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和组合物理处理技术。第3章化学处理技术3.1水解与酸碱处理3.1.1水解技术水解是利用水作为溶剂,将废弃物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或可溶性物质的过程。本节主要介绍不同类型废弃物在水解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3.1.2酸碱处理技术酸碱处理是利用酸碱溶液对废弃物进行中和、沉淀、溶解等反应,达到分离和提纯目的的技术。本节将阐述酸碱处理在不同类型废弃物中的应用及其操作要点。3.2氧化与还原3.2.1氧化技术氧化技术是利用氧化剂将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物质的方法。本节将介绍常见的氧化技术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3.2.2还原技术还原技术是利用还原剂将废弃物中的有害成分还原为无害或易于处理物质的方法。本节将探讨还原技术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3.3有机溶剂提取与离子交换3.3.1有机溶剂提取技术有机溶剂提取是利用有机溶剂对废弃物中的目标成分进行溶解、分离和提纯的过程。本节将分析不同有机溶剂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3.3.2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弃物中的离子进行吸附、交换和去除的方法。本节将讨论离子交换技术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及其操作要点。第4章生物处理技术4.1好氧堆肥化好氧堆肥化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该方法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和稳定化。好氧堆肥化技术在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4.1.1好氧堆肥化原理好氧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主要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等。这些微生物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共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4.1.2好氧堆肥化工艺好氧堆肥化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堆肥化和后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包括废弃物筛选、切割和混合等操作;堆肥化阶段是废弃物分解的主要过程,需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筛分、冷却和包装等操作。4.1.3好氧堆肥化应用好氧堆肥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城市生活污泥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废弃物处理。例如,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通过好氧堆肥化处理,可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4.2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废弃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处理能力强、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弃物处理。4.2.1厌氧消化原理厌氧消化过程中,厌氧微生物通过水解、酸化、产甲烷等阶段分解有机物,最终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主要微生物包括产酸菌、产甲烷菌和产氢菌等。4.2.2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工艺包括预处理、厌氧消化和后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废弃物破碎、浓缩和均质化等操作;厌氧消化阶段是废弃物分解的关键过程,需控制pH值、温度和有机负荷等条件;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沼气净化、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等操作。4.2.3厌氧消化应用厌氧消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泥、食品加工、饮料制造、制药等行业废弃物处理。例如,城市生活污泥通过厌氧消化处理,可产生可再生能源甲烷,同时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处理成本。4.3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特定微生物对受污染环境进行修复的一种生物处理方法。该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土壤、水体和气体等多种污染物的治理。4.3.1微生物修复原理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转化等作用,降低污染物浓度,从而实现环境修复。根据修复目标的不同,微生物修复可分为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等类型。4.3.2微生物修复工艺微生物修复工艺包括微生物筛选与培养、微生物接种和修复过程监控等步骤。从污染环境中筛选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对筛选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和放大;将微生物接种到污染环境中,进行修复过程监控。4.3.3微生物修复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化工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环境治理领域。例如,通过微生物修复技术,可实现对石油污染土壤的降解和修复,恢复土壤生态环境。同时该技术还可用于水体富营养化、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第5章热处理技术5.1焚烧与热解5.1.1焚烧技术焚烧是一种将废弃物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分解的热处理方法,旨在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焚烧炉、焚烧工艺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5.1.2热解技术热解是废弃物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通过加热使其分解的热处理技术。本节将阐述热解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5.2熔融与玻璃化5.2.1熔融技术熔融是将废弃物在高温下加热至熔化状态,从而实现其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方法。本节将介绍熔融技术的原理、设备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5.2.2玻璃化技术玻璃化是通过高温加热废弃物,使其形成类似玻璃状的无定形固体,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法。本节将探讨玻璃化技术的原理、工艺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5.3热泵与热风干燥5.3.1热泵技术热泵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进行加热的热处理方法,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本节将介绍热泵技术的原理、类型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5.3.2热风干燥技术热风干燥是利用热空气对废弃物进行干燥处理的方法,具有干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本节将阐述热风干燥技术的原理、设备及其在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本章内容旨在为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废弃物处理提供热处理技术方面的参考,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第6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6.1填埋技术填埋技术作为传统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行业仍占有一定比例。本章主要介绍现代填埋技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6.1.1填埋场选址与设计填埋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气候、人口密度等因素。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2)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便于填埋场运营管理;(4)考虑长远规划,预留扩展空间。6.1.2填埋场施工与运营(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工程质量;(2)填埋作业应遵循“分层填埋、分层压实”的原则;(3)填埋场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渗滤液、臭气等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理;(4)加强填埋场监测,保证环境安全。6.2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用资源的过程,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6.2.1物理回收技术(1)筛分、磁选、浮选等物理方法;(2)用于回收金属、塑料、纸张等可回收废物;(3)提高废物回收率,减少环境污染。6.2.2化学回收技术(1)焚烧、热解、溶剂萃取等化学方法;(2)用于处理有机废物、废液等;(3)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品或能源。6.2.3生物回收技术(1)堆肥、厌氧消化等生物方法;(2)用于处理有机废物、生物质废物;(3)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6.3无害化处理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旨在降低固体废物的环境风险,保证环境安全。6.3.1焚烧技术(1)高温焚烧,分解有害物质;(2)减少废物体积,降低环境污染;(3)注意尾气处理,防止二次污染。6.3.2稳定化/固化技术(1)采用水泥、石灰等固化剂,将废物稳定化;(2)降低废物毒性,减少环境污染;(3)适用于重金属、放射性废物等处理。6.3.3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2)恢复土壤功能,降低环境风险;(3)适用于受污染的固体废物处理。通过以上介绍,本章阐述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填埋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废物特性、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保证固体废物的环境安全。第7章液体废物处理与处置7.1污水处理技术7.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浮选、过滤等方法,通过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油,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度。7.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方法,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以及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7.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7.2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7.2.1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结合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实现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7.2.2厌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具有处理能力强、能耗低等优点。7.2.3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优势,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和稳定性,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7.3重金属废水处理7.3.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药剂,使重金属离子与药剂反应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去除重金属。7.3.2吸附法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7.3.3萃取法萃取法通过溶剂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将重金属从水相萃取到有机相,实现分离和去除。7.3.4电渗析法电渗析法利用电场力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行迁移,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去除。7.3.5生物法生物法通过培养具有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转化作用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第8章气体废物处理与处置8.1烟气脱硫与脱硝8.1.1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针对火力发电、工业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进行处理。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烟气脱硫技术:(1)石灰石石膏法:利用石灰石或石灰作为吸收剂,将烟气中的SO2转化为硫酸钙(石膏);(2)烟气循环流化床法:以细小的吸收剂颗粒在循环流化床内与烟气充分混合,实现高效脱硫;(3)氨法:以氨水作为吸收剂,将烟气中的SO2转化为硫酸铵或亚硫酸铵。8.1.2烟气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工业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进行处理。本章介绍以下几种烟气脱硝技术:(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利用催化剂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向烟气中喷入还原剂,实现NOx的脱除;(3)氧化吸收法:将NOx氧化成易于吸收的形态,然后利用吸收剂进行脱硝。8.2有害气体净化8.2.1挥发性有机物(VOCs)净化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具有较高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VOCs净化技术:(1)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对VOCs进行吸附,然后进行脱附处理;(2)吸收法:利用吸收剂对VOCs进行吸收,实现净化;(3)冷凝法:通过降低温度使VOCs凝结,然后进行分离和回收。8.2.2二氧化硫(SO2)净化技术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本章介绍以下净化技术:(1)湿式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SO2氧化成硫酸,然后通过中和、沉淀等过程实现净化;(2)干式氧化法:利用催化剂将SO2氧化成硫酸,然后进行回收。8.3除尘技术8.3.1袋式除尘技术袋式除尘技术是一种干式除尘方法,利用滤袋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实现粉尘的捕集。本章介绍以下几种袋式除尘技术:(1)脉冲喷吹清灰袋式除尘器:通过脉冲喷吹清灰,实现滤袋的再生;(2)反吹清灰袋式除尘器:利用反向气流清灰,提高滤袋的使用寿命;(3)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通过振动使滤袋上的粉尘脱落。8.3.2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是利用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电场力,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带电,然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迁移到除尘器阳极板上,实现除尘。本章主要介绍以下电除尘技术:(1)板式电除尘器:采用平板式阳极板,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2)管式电除尘器:采用圆管状阳极板,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湿式电除尘器:在湿式条件下进行除尘,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湿的含尘气体。第9章特殊废物处理与处置9.1危险废物处理9.1.1危险废物概述危险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活动中产生,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本节主要介绍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及方法。9.1.2危险废物处理技术(1)物理处理技术:包括破碎、压实、分选等,旨在减小废物体积,便于后续处理。(2)化学处理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危险废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如中和、氧化还原等。(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将危险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等。(4)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将危险废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稳定的固化体,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9.1.3危险废物处置方法(1)安全填埋:将处理后的危险废物送入专用的安全填埋场进行处置。(2)焚烧:将危险废物在高温条件下焚烧,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3)资源化利用:通过提取危险废物中的有价成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9.2电子废物处理9.2.1电子废物概述电子废物是指在生产、使用和淘汰电子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本节主要介绍电子废物的处理技术及方法。9.2.2电子废物处理技术(1)机械处理技术:包括破碎、分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