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篇一」学习目标①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课前准备①挂图、生字卡片。②投影仪或幻灯片。③列宁的有关资料。第一课时课前谈话,导入新课①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②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桌互相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jìn”,而不是“fǔjìn”)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②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③汇报交流识字方法。巩固识字①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②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指导书写①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②练习写字。③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自读课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二课时整体感知①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②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朗读感悟①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c.集体朗读第1、2段。②学习第3段。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③指导朗读第4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④集体朗读全文。创编表演①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②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篇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蜜蜂引路》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3、正确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四、教学准备:课件等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出示投影片)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导:这个英雄是谁?(小蜜蜂)导:蜜蜂还有一个会引路的本领。2、揭示课题。3、解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4、设置悬念。蜜蜂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会引路,大家知道吗?(不知道)列宁让蜜蜂引去哪儿?蜜蜂又是怎么引路的?请小朋友来看课文。二、学习课文: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人?(2)、比较句子。(出示投影片)列宁住在莫斯科的一座小山上。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板书:(3)、“附近”的意思。(离得很近)用“附近”说一句话。(4)、齐读第1自然段。(5)、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列宁的住处、养蜂人在哪儿)(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列宁常常派人去找养蜂人,那么他们究竟谈些什么?又是怎么去找他的,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读的时候划出列宁为什么要自己找养蜂人的有关句子。①列宁找养蜂人有什么事?②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第二段中的第二句前后有什么联系?(前半句讲列宁亲自去找的原因,后半句讲找养蜂人的结果)。(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列宁要亲自去找,他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思考。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边读边把表示位置的词用“△”画出来。(3)、同学之间分组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列宁的住处和养蜂人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4)、师:列宁住在小山上,他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花丛、蜜蜂,由此引出了园子、房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列宁的住处在,花丛在,园子在,小房子在。老师修改一下板书:(5)、①列宁跟着蜜蜂走,结果怎样?②为什么列宁认为跟着蜜蜂就找得到养蜂人?(6)、齐读二、三句。“果然”说明了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的人,他们见面后怎样呢?指名读课文。(2)、看图。(出示插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表情怎样?说一说,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惊讶?(养蜂人没想到不知道他住处的列宁会自己来到他的家,所以非常惊讶。)用“惊讶”的语气读养蜂人的话。(3)、列宁是怎样回答的?“向导”是什么意思?请两位同学表演来理解。列宁为什么把蜜蜂称为向导?蜜蜂真能当向导吗?不能,是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利用蜜蜂来引路的。用喜爱、风趣的语气读列宁的话。分角色读。(五)总结全文。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参与,教学才能达到理想化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多媒体引进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都动态化。嗡嗡嗡,嗡嗡嗡,成群的蜜蜂飞进百花丛中,传播花粉又采蜜,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蜜蜂好奇,并带着这种好奇心积极地去朗读课文,去寻找其中的秘密。2、培养语感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论”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阅读目标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提出了“推想课文中有关词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果然”、“惊讶”等词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位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用语感连结了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3、提供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教学中,教师充分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胆思考,勇于认识事物的规律。当学生边画边圈之后,产生了思考,进行了交流。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养蜂人的住处和列宁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教师不是忙着让学生回答,而是巧妙地让学生把板书补充完整,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列宁的住处在,花丛在,园子在,小房子在。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的不气馁的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并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我们往往把课堂教学时间看成是教师支配的专利,学生则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从本案例的反思中使我感受到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对课堂有了一定的支配权才能拥有思维的空间,拥有发展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能促进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与拓展。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创造等多种展示的时间和舞台。尽可能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胆思考、勇于认识事物的规律,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少动的时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把信任的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不气馁的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教学中一定大胆放手,让激励和鼓舞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大脑,使其学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篇三」课前准备①挂图、生字卡片。②投影仪或幻灯机。③列宁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自读课文。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馈薄!案浇”应该读“fùjìn”,而不是“fǔjìn”)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四、汇报交流识字方法。五、巩固识字①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②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位:“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支。练习写字。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六、自读课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篇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叠词。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3、口语交际。总课时目标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第一课时第二课时1、学习叠词。2、学习新字。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4、读现代诗。1、能用普通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2、说话时要态度大方,讲文明。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1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我的发现1、照样子说词语。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2、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2、说出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3、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4、选择三个词语补充在书上。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3)、小组汇报(4)、游戏巩固生字。(5)、扩词游戏。2、我会填。①审题。说说题意。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③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④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⑤拓展练习购()评()破()拾()沟()坪()玻()给()拎()甸()续()钱()铃()句()读()线()3、我会读。(1)自读诗歌。(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4)朗读诗歌。小学语文第三册园地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口语交际一、再现情境。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记下小龙的名字。◎不记。(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3)集体交流。二、提出建议。(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同桌互说,全班交流。三、小小辩论会。(1)陈述观点。(2)自由辩论。(3)教师总裁、小结。一、展示台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5、教师小结。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二、展示“六一小报”。1、小组交流。2、“推销小报”比赛。(1)先自由准备(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3)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1、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2、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灵芝镇中心小学“两栏式”备课教案设计编写:钱小玲教学学科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内容25、玲玲的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总课时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分课时目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2、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5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⒈谈话激趣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1、打开课本116页,读课题:25《玲玲的画》。2、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布置自学要求。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⒊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4)全班交流。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⒊学生练写。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5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2、解决问题: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灵芝镇中心小学“两栏式”备课教案设计编写:钱小玲教学学科小学语文第四册教学内容26、蜜蜂引路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2.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附近”“惊讶”造句。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后练习3的两组句子,并比较出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两个问题。4.初步懂得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课时目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一)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二)能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指导书写生字。(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一、教学目标(一)检查本课生字词的音形义掌握的情况。(二)完成课后填空和造句的练习。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6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二)板书课题10蜜蜂引路(就是领路、带路。)谁说说什么叫“引路”?蜜蜂怎么会引路?它给谁引路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只有四个自然段)。2.指出四人每人读一段课文,正音。(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字音:附:读fù,不读fú。引:读yǐn,不要读成yǐng。(2)字形:谈:谈话就是说话,所以是言字旁。右边是两个“火”,上边的“火”,捺要写成点,要与“谈”字区别。和“爪”字区别。导:上边是“巳”,要封口,不要写成“己”。下边是“寸”。要与“异”区别。(3)由这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3.指导书写生字的字头。可提示以下几个字:引:左边的“弓”字,三画,右边一条长竖。斯:左边是“其”字,右边是“斤”,不要写成“月”字。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一个扁日,下边“大”的横写长些。导:注意下边“寸”的横写长点。1.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字义,并在书上画出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再读一读。2.检查自学效果。(3)由这8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引路:领路,带路。莫斯科:前苏联首都。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养蜂:饲养蜜蜂。派去:分配、指定。谈天:很随便地谈话。向导:带路的人。(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讨论后回答:(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讲列宁告诉养蜂人是蜜蜂把他领来的。(五)作业。1.各写生字一行。2.熟读课文。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6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第1自然段。板书:莫斯科、小山、小房子。(2)指导朗读:用陈述语气读出列宁是怎样请养蜂人的。2.讲读第2自然段。(2)板书:山路,遇到问题。3.讲读第4自然段。(1)让学生回答:列宁最后是否找到了养蜂人,你从哪段知道的?(2)指名读第4自然段。结合看插图,理解“惊讶”的意思。再说说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3)读列宁的话,理解“向导”。(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段。板书:解决问题。过渡:那么,蜜蜂不会说话,怎么能当向导,把列宁领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块学习第3自然段,便会得出答案。4.讲读第3自然段。(1)默读,看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话)(2)指名读第一句并说句意。板书:一边……一边……发现、观察指名把“花丛、蜜蜂”的图贴到黑板上。(3)指名读第二句,回答:列宁观察到了什么?板书:仔细。指名一人根据课文内容把园子和小房子的图贴到黑板上。(4)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再读一、二句。列宁一边走一边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6)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后齐读这三句话。告诉学生:列宁在仔细观察后,认真思考了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的关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门。板书:认真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的家。(7)指名读第三句,思考回答:为什么说开门的“果然”是养蜂人?(“果然”一词的意思是结果和(1)指名读这段。读了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2)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列宁又想找养蜂人,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1)让学生回答:列宁最后是否找到了养蜂人,你从哪段知道的?(2)指名读第4自然段。结合看插图,理解“惊讶”的意思。再说说养蜂人为什么感到惊讶?(3)读列宁的话,理解“向导”。(4)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段。板书:解决问题。(5)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列宁发现许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细地观察起蜜蜂来,因为他想到了蜜蜂和养蜂人的关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的。接着,他根据蜜蜂往回飞的路线观察到了花丛、园子、小房子,他看见蜜蜂飞进了园子,小房子就在园子旁边,所以他想养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养蜂人的住处。)(二)总结全文。1.老师总结归纳:列宁以蜜蜂为向导,找到了养蜂人,所以这课题目叫蜜蜂引路。我们平时遇到问题,也可以像列宁这样,先仔细观察,再认真思考,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指名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读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三)作业。1.写字词各三遍2.形近字组引()莫()斯()张()摸()期()养()谈()导()美()淡()异()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6课第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引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一)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或投影)1.组词,口头组两个词语,然后抄下来。2.填合适的词,先口头填空,再抄下来。3.用直线把意思相近的词语连起来。4.完成课后作业(2)填空,再读一读句子。(第一题填“谈天”,第二题填“向导”。)5.完成课后作业(3),比较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再用带点的词造句。(1)先让学生读句子,弄清句子的意思。(2)再同桌两人讨论,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名发言。(每组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加了“附近”“惊讶”以后,句子更加明确具体、生动了。)(3)指导造句。先弄清词意再口头造句。“附近”的意思是离得很近。一只()一所()一位()一座()一个()一扇()(1)先让学生读句子,弄清句子的意思。(2)再同桌两人讨论,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名发言。(每组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加了“附近”“惊讶”以后,句子更加明确具体、生动了。)(2)指导造句。先弄清词意再口头造句。“附近”的意思是离得很近。①我家附近有许多商店。我们学校的附近有一条小河。③我家附近有一座街心公园。“惊讶”的意思是惊奇。①外宾参观我国的工艺美术品时,惊讶地称赞,真是奇迹!②我惊讶地问:“你的腿怎么受伤了?”。③这次数学考试,他竟得了100分,我很惊讶。(二)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三)抽读生字词卡片,再说说哪些字易错,写时应注意什么。(四)听写生字新词。(五)作业。1.纠正听写中写错的词。2.做组词、造句和填空练习。资料提供者: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篇五」《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注重读中理解,朗读感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设计特色:重点词句,主动发展,积极思考,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流程:一、复习巩固1、指名认读生字,并重点指导书写生字“附、派”。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小结。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导:列宁想和养蜂人交谈什么事,他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找到蜂人了吗?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并说明原因,列宁为什么亲自去找养蜂人?(两个原因)2、理解“经常、常常”。出示句子:两个带点词意思一样吗?A、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B、经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导: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找到了吗?是怎样找到的?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自读自悟)1、带着问题,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三段,并用划线画出有关词句。(一边走一看,看见: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同桌,小组讨论并纠正。2、老师巡视,加入讨论并纠正。3、小组再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段并由组员回答:老师板书: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仔细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马上验证:果然就是要找的养蜂人。4、再由几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读,齐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理解:“附近,果然”两个词语的意思。5、听伴音朗读,学生戴头饰表演(实践活动)(明确主次角色:听--看--画;老师巡视)6、学生展示:画线路图,并口头说一说:列宁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养蜂人。老师板书:画简笔图。7、小结:列宁由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终于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养蜂人。老师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导:列宁找到养蜂人,他们见面后是怎么样的?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出示挂图:看--想。图上画着谁?他们的表情怎样?会说些什么话?生回答:2、课文是怎样写的,我们齐读。生读;养蜂人的话。导:列宁是怎样回答的?生接着读列宁说的话。重读“向导”“领”并理解3、同桌对读,分角色读,并口头交际。(续编故事)五、归纳拓展:小学语文《蜜蜂引路》教案「篇六」一、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蜜蜂引路》,“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齐读题目。2、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人?(2)、比较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列宁住在莫斯科的一座小山上。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3)、“附近”的意思。(离得很近)用“附近”说一句话。(4)、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列宁的住处、养蜂人在哪儿)(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列宁常常派人去找养蜂人,那么他们究竟谈些什么?又是怎么去找他的,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读的时候划出列宁为什么要自己找养蜂人的有关句子。列宁找养蜂人有什么事?为什么这一回要亲自去?第二段中的第二句前后有什么联系?(前半句讲列宁亲自去找的原因,后半句讲找养蜂人的结果)。(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列宁要亲自去找,他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思考: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边读边把表示位置的词用“”画出来。(3)、同学之间分组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列宁的住处和养蜂人沿途经过的花丛、园子、小房子按书上讲的方法画出示意图。(4)、师:列宁住在小山上,他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花丛、蜜蜂,由此引出了园子、房子,请一位同学上来把老师的板书补充完整,其它同学做下面的填空题:列宁的住处在,花丛在,园子在,小房子在。(5)、列宁跟着蜜蜂走,结果怎样?为什么列宁认为跟着蜜蜂就找得到养蜂人?(6)、齐读二、三句。“果然”说明了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的人,他们见面后怎样呢?指名读课文。(2)、指导看图。(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表情怎样?说一说,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惊讶?(养蜂人没想到不知道他住处的列宁会自己来到他的家,所以非常惊讶。)用“惊讶”的语气读养蜂人的话。(3)、列宁是怎样回答的?“向导”是什么意思?请两位同学表演来理解。列宁为什么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农机装备更新工程合同三篇
- 2024年度广告投放合同:互联网平台广告位租赁3篇
- 《财务管理课件中大》课件
- 《测评质量分析》课件
-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课件
- 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及应用 教案 6 生产线设备数据交互
- 《数据恢复实战演练》课件
- 《光学习题干涉》课件
- 【东北师大版劳动实践】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自救护卡片制作》
- 《光纤传输网简介》课件
- 【医学教学课件】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视听语言》(第2版)(1-4章)课件
- 《影视鉴赏》PPT课件(111页PPT)
- 桥梁维修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 员工食堂外包工作考核细则
- 泉城文艺奖民间文艺类评奖细则
-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原理及驱动
- 英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知识讲解
- 针刺伤处理及上报流程(课堂PPT)
- 公厕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人行道工程施工监理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