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设计_第4页
三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第1—8课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燕子教学目标: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教学重难点:1、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2、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教学设计思路: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课时安排:2课时板书设计:燕子燕子春天羽毛细雨微风尾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1、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的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2、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3、听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题。二、自学三、指导看四、讲读课呢?1、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1、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观察并口述观察顺序。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2.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3、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4.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重点词句的——)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1、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2、学生读文回答。3、学生读文。4、学生勾画相关词语。5、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6、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7、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6、学生思考回答。7、学生回答并齐读第一自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2.指导看图。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1、学生观察图画。4、学生回答。"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言训练。)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6、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7.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6、学生组织句子。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课文描写的妙处。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手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草_()叶()花_8、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学生回答。8、学生读文。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第二课时1、复习生字:俏(俊俏)、声)、偶(偶尔)两节,读一遍。1、学生读生字,并用生字2、学生轮读课文。二、讲读课文。学习第三自然段1.导入:课文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节。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2.指导看图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3.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2、学生观察图画。们,燕子飞得快,飞得美?4.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平时你所观察到的想象一下,说说小燕子飞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这些词语注意运简单的两笔"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描写了春风轻轻,春光明媚的画面。这是燕子飞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时候,也要把这情景描绘出来。5.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节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5、学生利用掌握的学习方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多么像曲谱啊"还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觉得好在哪儿?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板书:像正待演奏的曲谱)3.指导朗读:这两节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3、学生练习朗读。三、练习复述呢?语气适当加强些。同学们以燕子的身份复述课外资料:鸟儿为什么不会触电电流通过人或动物的身体造成伤害,称为触电。可我们经常看到,一群群的燕子、麻雀或鸽子,飞到高压电线上站立嬉戏,却没有一只触电身亡。鸟儿为什么不会触电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按图示的电路接好小灯泡和电池组,你会发现甲灯泡亮了,而乙灯泡却不亮。原因是甲灯泡的两个“脚”跨接在电源两端的电压在源源不断地从桥上通过,从而形成了电流。电流使灯丝发出光和热。再看乙灯泡的两个“脚”,你会发现,它是“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不会有电压落在上面,当然灯丝里不会有电流通过,电珠就不会发出光亮来。从这个实验里,我们不难看出,站在高压线上的小鸟,与乙灯泡很相似,是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在小鸟的两只脚之间不会有电压存在,也就不会有电流从它身上通过,所以小鸟不会触电。不过,如果鸟儿的身体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或者站在电线上的鸟在不绝缘的电杆或架上磨嘴巴,就会有电流从鸟儿身上流过,使它触电身亡。正因为如此,人们在高压输电线电杆上固定电线的铁架与电线之间,总是隔着一个长长的绝缘瓷瓶,它既可起到保护鸟类免遭触电的作用,又可避免由于鸟类触电而发生的停电事故。鉴别特征额、喉栗色,且侵入胸部,胸具不完整的黑色横带,下体余部白无条纹,上体余部均为辉蓝黑色。地理分布为留鸟。生态多见于居民点附近的空中、建筑物、电线上等。耐飞,觅食和营巢时来回不停,往往在飞行时伴随发出“咝咝”声。寻食时,一面飞行一面张着嘴把飞虫迎入嘴内。以小型昆虫为食。3-8月繁殖,巢筑于屋檐下或横梁上,用泥土混和稻草、羽毛构成半碗状,内垫细草根和羽毛,雌雄二鸟合同衔泥作巢。经济意义: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群众时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第一单元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教学这两首古诗时,没有逐字逐句教学生诗句的意思,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了解诗意大略,以赏析的角度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板书设计:古诗两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日胜日寻芳似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课时安排:3课时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柳》,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4、小组交流;互相释柳》。3、学生读注释,同桌互相交流。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1)"碧玉妆成一树高"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1)自己练习读,边读1、学生朗读古诗。2、全班交流诗意,教师3、学生练读、指读、与教(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四、背诵你们会背了吗?一起来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二、学习《春三、朗读古教师活动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4、小组交流:互相释1、指名读诗句,说说学生活动音。3、读注释,了解诗歌大意。1、指名学生读,并用自己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2、全班交流,相机点(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3、结合理解,练习有(1)自己练习读,边读(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相机点拨。3、学生练读、指名读,并四、背诵古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古诗的意思都了解了,古诗会背了吗?谁来试一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识字写字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2、出主识记字形,集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裁”是半包围结构,学生背诵解释诗意。3、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是点,不是捺;4、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练写。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系统,称为程朱理学。他从事教育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度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书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片段的略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教学设计思路:设计理念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设计思路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欣赏。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教师准备: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板书设计:形状看荷花自己变做了荷花姿态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对面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公园——莲湖公园,每到夏天的时候,那里总是会开满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板书:莲花)2.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师生一起背古诗—一宋朝杨万里的《咏荷》)师生互动,回答问题、背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毕竞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1、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出示多媒体课件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指导看图:请同学们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2、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生自读课文。论,理清层次。文。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学习第一小节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1、学生看图。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学习第二节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荷叶();又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小莲蓬)小节。要求学生用“又""还”的复句。)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教师活动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黄的….…”。学生活动学生齐读课文。二.复习阅三、识字、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2.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写字教材。蓬、胀、仿佛、裳、翩、蜻蜓”生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注意分辨、记忆字形,比如,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蜻与虫子有关,左边是虫字旁;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佛”的第四笔。《王冕看荷花》(略读)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这篇课文,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2、学生观察字形。3、学生练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外读物。(学生阅读课文)(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查字典,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须臾”是什么意思?(板书:须臾、烦躁)(4)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5)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课外资料:王冕看荷花(节选)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人说,‘人在画图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不自画他几枝?"荷花简介花的种球由圆球狀至圆锥状的球茎(或称根茎),及著生于球茎基部的贮藏根(或称营养球)所組成,一个球茎可著生1-6个不等的贮藏根。球茎上有二排对生的芽,但春季种植后一球茎通常仅萌一个第一代芽;新芽萌芽后,叶片展开3-5片时,开始抽出花序,随后花序发育,花梗抽长并开花。在露天栽培下,切花长度约40-60公分,遮阴处理则可达70公分以上。荷花的叶片为长椭圆形,中肋紫红色,在露天栽培下,平均叶片长度约为30公分宽度约5公分,一般比花茎短。但在遮阴栽培下,叶片较为狭长,长宽可达45公分,有时甚或比花茎还长。在田间栽培時,上午10时以后,因日照强度增加,温度升高,叶片常会因失荷花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梗上端有7-9片半圆状绿色苞片,接著为9-12片彩鲜明的阔卵形粉红色苞片,这些粉红色的苞片形状似荷花的花冠,是主要观赏的部位。目前栽培品种的粉红色苞片尖端带有绿色斑点,是其特色也是他的缺点。荷花真正的小花着生在花序下半部苞片内,每片苞片着生4朵小花。小花为唇状花冠,具3片外花瓣,及3片内花瓣;其中一枚内花瓣为紫色唇瓣,而且唇瓣中央漏斗状的部位为黄色。荷花新芽在顶芽花芽分化、开花的同时,茎基部逐渐肥大,形成圆球状至圆锥状的新球茎。新球茎的基部直根状的营养根的根尖,则在入秋后逐渐肥大形成球状的贮藏根,而形成新的种球。第一单元4《珍珠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1、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2、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教学设计思路: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连接语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然后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初读,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时,就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最后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各地名泉的资料。板书设计:4、珍珠泉泉水绿水泡有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题导入:二、初读课文三、学习第三小节。吗?请说说你印象中的泉水?(指名)板书:泉2、课件出示:资料袋中的三大泉的图片(配乐)3、教师引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珍珠泉走走!(补充课题:珍珠)1、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珍珠泉?(指名猜测,由此引水泡。)2、课文的哪小节写了"水泡"?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随机出示讲解以下句子:1、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回忆。3、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水泡了。”这个句子和图片。①说说你认为这句话写的成功之处在哪?②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状色泽动作声音饱满晶亮冒一嘟噜④拓展练习:你还想说这是怎样的水泡?填空:()的水泡(2)出示"有时候...多像一串彩色的珍珠啊!”①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表③解“筛”(配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为什么四、学习第1、引入:珍珠泉的水泡美(板画水泡)那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读。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深绿3、齐读描写珍珠泉的水的特点的句子(带图片)4、练习说话,出示句任选其中一句说一说。1、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珍珠泉。2、根据学生问答思1、学生自由读。2、学生回答问题。3、学生齐读句子。1、学生各抒己见。2、学生诵读、自学。考:珍珠泉到底在哪?3、现场进行GOOGLE吴然)4、另外补充吴然的两件作品《一碗水》和《歌溪》。贵州珍珠泉贵州省平县城西有一个怪异的珍珠泉。当人们来到泉边大声喧哗或鼓掌时,泉水就挤出大量的气泡往上撺,形如串串珍珠。声音停止好事成双,贵州平坝也有个“珍珠泉”,游人对泉水鼓掌,泉水震”造成的现象,与复杂的地质构造有关。音乐泉非洲突尼斯的临犹莱山上,有一处奇异的泉水。人们在泉旁边可以听到一支支曲调丰富、不断变化的乐曲。原来在泉水的出口处,挡着一块千孔百洞的空心岩石,泉水流到那里后,被它分离成无数条细流,这些有着喷射力的细流冲击空心岩壁,汇成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酒泉在江西永丰县的白水村有一眼五味泉,简直就是一处天然酿酒厂。这个山泉泉直径为39厘米,喷出来的泉水透明无色,清澈冰凉,伴有大量的气泡。喝在口里甜味适中,又有麻辣之感,下咽时喉头略有苦味,还有一丝难于说清的酸味,与鲜啤酒可以媲美。当地人称它天然酒泉的发现,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视线。他们对酒泉的水进行了化学分析,认为它含有丰富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的矿物质补充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作为天然饮料开发。可是,这座“天然酿酒厂”的生成机理是什么呢?专家们还没有弄清楚。药泉在吉林省长白山的白头山上,有一股可以作药的清泉。在炎热的据介绍这股泉水的主要成份是游离二氧化碳、重碳酸根、镁、钙等,报时泉湖南省新宁县烟村乡岩顶村里,有一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深水潭。潭边有个直径约0.5米的石洞,不管是天旱地干,还是阴雨连绵,每天早晨7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准时涌出3次泉水,从未间分有趣。出水之前,洞内一阵阵狂风呼啸着旋转而出,洞口升起一股烟雾,尔后,浑浊的泉水便从洞中涌出....1小时之后,泉水又带着出泉水,人们不能解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教学重难点:1、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2、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3、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教学设计思路:口语交际: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习作: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学生想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学生写的时候,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完成作文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同座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可以办一期以“家乡的景物”为主题的习作展览。我的发现:这部分安排的内容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每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共有10个词语: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词语。可以引导学生先自己读词语,结合查字典或同学讨论,读懂词语的意思,然后按泡泡中的提示去思考,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反,合成一个词时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日积月累的内容有两项:一是“我会填”,以填空的方式,学习量词,二是“读读背背”,读背四字词语。目的是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教学“我会填”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填一填。如果填的不同,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短语说说句子,互相讨论一下哪个填得正确,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其他量词填写,如,一束(道)金光,看看是否准确。课前准备: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一()歌曲一()微风一()羽毛一()清泉一()翅膀一()金光一()画面一()珍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介绍的同学要介绍的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的同学还可以补充、提同学们,刚才在小组内我们已经交流过了,现在我们请小组推选小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听、说的要求学生明确听、说要求。四人小组介绍交流。小组代表全班交流。五、布置生活还是跟刚才一样。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都是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学生活动二、明确习作要求。三、例文赏析四、自主习作引导学生阅读第15页习作要求,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范围、注意事项等。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范文,引导学生赏析。学生明确要求。学生赏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一、我的发现二、日积月累教师活动1、出示课本里的词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1、我会填学生活动2、学生思考词语中的(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句子:一身乌黑光亮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字的音。认读生字:姹、(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5)背诵2、完成“读读背背”四、宽带网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养成好习惯。1、学生自读导语。2、学生自读课外文章。3、采摘好词佳句。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关系密切,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这一点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意。作者之所以将翠鸟的特点写得如此细致,是与其日常的认真观察分不开的,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作者在仔细认真的观察基础之上,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描写翠鸟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板书设计:翠鸟爪子----------小、红头-------橄榄色、翠绿色翠鸟羽毛背-------浅绿色颜色鲜艳腹-------赤褐色小巧玲珑嘴巴-------------尖、长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激趣1.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从鸟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2.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是叼鱼的高手,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1、学生回答问题。2、学生听老师做介绍。3、学生提问。二、理清顺序三、抓住特点1.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2.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画出翠鸟各部分的轮廓。)3.说说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头部、背部、腹部)1.学生分小组再次认真朗读课文,讨论并记住2.指名按顺序说说翠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2、学生序数。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顺序。鸟各部分的特点。(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CAI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颜色。)3.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小巧玲珑、颜色鲜艳)4.理解“小巧玲珑”引导:①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②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③观察CAI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5.学生看CAI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2、学生口述翠鸟外形特3、学生叙述。4、学生听老师做介绍。5、学生看图做介绍,进行语言训练。五、欣赏总结1.课文第一段从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个方面把翠鸟描写得栩栩如生、活泼可爱。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精彩?引导学生鉴赏、朗读。2.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外形写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认真地进行了观察并且对翠鸟有着深深的喜爱之情;②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了翠鸟的特点。)3.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①学生分小组练习有感情朗读。②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③师配乐有感情朗诵。2、学生思考讨论。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④学生进行配乐有感1、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理解每句话写第一句:动作敏捷(1)“贴着水面疾(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第二句:专心机警待”1、学生齐读课文二、三自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3、学习第三自然段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第1、2句:锐利的眼睛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系?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教师活动1、朗读第1——3自然段2、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2、学生概括已学内容。1、将学生引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2、学生理解词语。三、识字、写字3、导读:于是,我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指导“翠、翁"“秆、透”4、学生讨论。1、学生识记生字。2、学生观察字形。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要注意到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落实到位。3、教师范写。4、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临写4、学生练写。课外资料:翠鸟许多人都认为,翠鸟是生活在河流沿岸的淡水鸟类。其实,翠鸟的家族成员众多。有些翠鸟就是在海边生活的。束带翠鸟和斑点翠鸟束带翠鸟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沿岸地区。束带翠鸟经常生活在岸边的灌木丛和树顶上。束带翠鸟的菜谱很丰富,鲑鱼、虾和蟹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束带翠鸟在捕猎之前总是在水面上不停地盘旋,寻找水下的猎物。一旦找到猎物,它就会悄无声息迅速地潜下水四、五月份的时候再返回故乡。束带翠鸟栖洞一般深达2.4米。地下洞穴是雌鸟和雄鸟共同挖掘的。一切准备就绪后,雌鸟产下的卵大约有5到7枚,刚好放在洞穴底部。经过23天左右的时间,小翠鸟就可以出世了。斑点翠鸟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区。雄鸟的全身以黑色为主。脖子上有一圈宽宽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侧也是白色的。雌鸟的颜色与雄鸟十分相似。只是雌鸟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雌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斑点翠鸟也有挖洞产卵的习性。不过,它们的地洞没有束带翠鸟那么深。斑点翠鸟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顶端就是雌鸟的产房。斑点翠鸟一窝可以产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养幼鸟的工作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完成。第二单元6、《燕子专列》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2、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设计理念: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瑞士的资料。板书设计:燕子专列政府呼吁、专列运送市民抢救站台送别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二、初读课文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条重要新闻,你们听 (放录音)“听众朋友们,瑞士广播电台向大家播报一条重要新闻,现在成千上万的燕子生命垂危,大家快快行动起来,救救燕2、可爱的小燕子们到底遇到了什么灾难?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22页,齐读标题《燕子专列》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解决,可以借助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看谁把课文读得正确、2、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题,书空课题。1、学生初读课文,小组2、四人小组内订正、检查课文朗读。三、交流四、品读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2、指名认读生字。强调“殊、骤”的正确读音。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去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1、字词我们都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我们也都了解了。下面自己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写出来,小组内先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老师。(引导学生解决提出问2、学生认读生字。3、学生交流。1、学生读文,小组交流2、学生全班交流。题。预设问题:(1)字词的理解:启程、特殊、跋涉、濒临、呼吁、料峭(2)课文内容的理解。将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解答。(1)什么是专列?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哪些专列?(2)为拯救燕子?瑞士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从政府决定用专列运送燕子,呼吁人们去寻找燕子两个方面体(3)为拯救燕子,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1)学生回答。(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瑞士政府关心(引导学生从人们专程去站台送燕子、冒着严寒去寻找燕子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踏着)、重点句子体会普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复习二、争当“最佳小记者"教师活动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现在我们评选出最佳小记者,谁的新闻报道得具体、得冠军。(每小组推荐一名,可参考老师的提示)板书:时间——地点——谁——遇到了什么事—哪些新闻煤体——播报了什么行动——人们怎样行学生活动学生小组交流,小组再推荐,全班交流。三、拓展训练动的——最后结果怎样)1、同学们,你们看,“燕子专列"开过来了,(放课件)你们听,唧唧喳喳的小燕子们在说什么呢?2、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小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可以是对贝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左右结构,"启、疲、载"1、学生自由想象回答,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爱护家课后完成写作。都属于半包围结构,指导“舒"不要将"予”写成 “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4、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练写。课外资料: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第二单元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扫清文字的障碍,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中思考,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领会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一个前提——没有人管。“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句里有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上述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板书设计:树木第一课时房屋斧头洪水都没有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故事导入。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1、学生观看画面。2、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1、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出大家很想了解这个小咱们先得把课文读通,把1、学生自读课文。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文中的字词读准了,这样才能更清楚的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2、老师发现大家读书时很认真,下面老师出示词语,请大家读出来。准确、流利,那你们能不能也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呢?5、课文围绕小村庄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小村庄遭遇凶猛的洪水?2、学生齐读词语。4、指名逐段朗读,并说说读后收获。5、学生复述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回答思考:当时的情况怎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2、从哪些句子看出雨下得很厉害?用“——”画出来。(同时向学生展示下大雨的画面。)“大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3、指导朗读:读出暴雨又猛又急的气势。4、在暴雨中,小村庄的命运如何呢?5、什么原因导致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变成了这样的命运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问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学生活动1、学生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第理解。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1、上节课我们说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2、谁来给我们说说他找到的答案?3、山上的树木被人们用来做了什么?人们在砍伐树木做家具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两个"谁"通过动词“拎”你们能体会出人们的这种心态吗?4、随着山上树木的不断减少,山坡有了怎样的变化?(观看树木不断减少,土地不断裸露的动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2、学生回答问题。4、学生读文找出答案并5、“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什么在不断减少?什么在不断扩大?通过词语“不断”和这句话后边的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妈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的是可再生的,比如水资源。有的是非可再生的,比如煤炭,比如森林资源,靠着砍伐树木,村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生活还算过的不错,但前一节课我们也知道了小村庄的下场,同学们,当这些村民们高举斧头对着树木砍伐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小6、学生各抒己见,回答问题。三、学习课文第村庄的未来呢?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来了灾难。凶猛的洪水,让小村庄变成什么样了呢?“洪水过后,什么都没有了”。对于小村庄的毁灭句话就一笔带过,同学们,能发挥你们的想象,将洪水到来时的情景向我们详细的描述出来吗?3、一场大雨,美丽的小村庄不复存在,播放两幅对比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心情怎样?2、分组讨论,学生结合四、拓展延伸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女生读第一自然段(愉快),男生读第六自然段(沉痛)树木的行为,现在你准备怎样劝阻村民,并帮助他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2.分析、识记字形。“犁”上下结构,下边4、男女生带着感情分段朗读。5、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答案可以是论文总结形式,可以是表演形式,可以是故事叙述形式。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3、教师巡视指导。课外资料词语理解: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不断:连续不间断。拎起:用手提起。裸露:没有东西遮盖。一栋栋:一座座。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何处:什么地方。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见、少有得多。植树造林好处多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为植树而定个节日,足以说明植树造林的重要。木材。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结构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开采1000公斤锯末可提取糖桨37公斤或结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药用均可。每1立方米干锯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饲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制木材防腐剂,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质。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丝或人造毛,相当于7.5亩棉田的年产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产毛量。还有用于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胶合板、纤维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废物”制成的。至于车辆上的轮胎,大家肯定知道是从橡胶树上“脱胎”而来的。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再次,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多植树,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畜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竺可桢语),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植树造林的好处实在多。愿我们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多植树,植好树。新界求瘙价产生氧气价道为新界求瘙价防止空气密架钩价世前6.2一株生长10年的树10年的树T0.2万第量50公斤废报纸4000张贺卡你知道吗?一棵大树第二单元8《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设计思路:对于理解“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个问题,学生都能用一句话回答出来。但是,这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用心体会,用情体验,自觉自动地感悟,与教材产生共鸣,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本课生字不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可在检查学生朗读时纠正读音。教学这篇略读课文,可以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对于主要内容的把握,学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但要注意体会人们在处理这棵橡树与路时的心情和开始时不同的态度。教师准备:搜集橡树图片。学生准备:有关橡树知识。板书设计:橡树粗壮挺拔工人工程师爱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1、为了眼前的利益,整座山的树木几乎被一个小村庄的人们砍光,现在有一棵长在路旁的橡树,人们又是怎么对待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板书课题:8路旁的橡树2、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二、指导阅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伸、挺拔、沉重、责备、3.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前预设: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1、学生自读课文。2、读课文,勾画词语,查字典或同桌讨论,理解词语3、学生读课文,提出问题。1、学生自读课文。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哨兵一样。)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4.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2、读课文,画句子。3、学生读文,找出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