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二、道教2021/6/271
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
①先秦道家思想②黄老道学③魏晋玄学道家三个发展阶段2021/6/272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道家的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
逃离人世,遁迹山林。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2021/6/273一、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㈠早期隐者和杨朱《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杨朱的基本观念
①“为我”②“轻物重生”《列子·杨朱》篇有个故事说:“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列子·杨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2021/6/274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①“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021/6/275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②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1/6/276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③“物极必反”——宇宙的不变规律(“常”)
●矛盾
大量存在:《老子》中有(70余对)●矛盾相互依存:故有无相生,难易向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物壮则老。”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转化是一个过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021/6/277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认识论”
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1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闭目塞耳,静心沉思。2021/6/278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社会观①处世的方法●袭明:按道、常、规律办事。●处柔:(贵柔守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
●“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所以要“寡欲”。●不为天下先
:“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2021/6/279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社会观②政治学说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2021/6/2710先秦道家思想㈡道家的创始与老子2.老子的社会观②政治学说
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愚民政策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又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2021/6/27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2021/6/2712(三)老子的处世艺术及其
现代启示(一)“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的人生智慧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提出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2021/6/2713(二)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道德经》:“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78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2021/6/2714(三)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立世之道《道德经》:“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2021/6/2715(四)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生存之道《道德经》:“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五)少私寡欲、清静淡泊的养生之道《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静为躁君。”2021/6/2716
一句话,老子思想告诉我们: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要以理性之心对待社会,要以敬重之心对待自然,要以关爱之心对待生命。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建设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将会调理得更好,我们的生命将会呵护得更好,我们的精神将会修养得更好。2021/6/27172021/6/2718先秦道家思想(四)庄子——追求自由的艺术化存在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史记》:“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后世合称“老庄”。2021/6/2719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2021/6/2720庄子寓言故事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庄子·至乐》2021/6/2721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庄子·天运》2021/6/2722盗亦有道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2021/6/2723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qú)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2021/6/2724庖丁解牛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庄子·养生主》2021/6/272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nài)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shuò)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2021/6/2726儒道比较第一,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第二,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第三,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第四,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后世的不少士大夫从儒家指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之门,由“独善”而至超脱了功名利禄,这样,儒、道两家从这里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2021/6/2727中国的根袛在于道教——鲁迅道教与中国文化2021/6/2728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好友许寿裳的信中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底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2021/6/2729本土宗教—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点,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
2021/6/2730一、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一)渊源1.巫术
道教继承了古代的巫术,因此道教中的念咒、祈祷、符箓和镇鬼等法术都与巫术有关。2.神仙思想
神仙方士之说后来成为道教的直接来源,道教基本思想就是长生不死。3.黄老思想道教把老子的道加以宗教化,因此老子便成为道教的尊神。
2021/6/2731(二)产生1.五斗米道
道教的最初形式是东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陵是东汉顺帝时沛国奉人,今江苏奉县人。126年到144年,他客居四川,在鹤鸣山上(今四川大邑县境内)修道,制作符书,以符水及中草药为人治病,凡入道者出五斗米,故号称五斗米道,张陵就是后世所称的张天师,这个称号是世袭的。五斗米的目的是“防凶年饥民往来之乏,行来之人不装粮也。”带有灾年互救的性质,即慈善之意,颇得人心。四川青城山老君阁中,雄伟的道祖铜像。
2021/6/27322.太平道
与五斗米道同一时期,东汉钜鹿人(河北)张角据《太平经》创立了另一道教教派―太平道。
张角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鼓吹太平社会的理想,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信徒达数十万人,在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率领众徒举行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王朝,但起义失败后,太平道无形解体,残余信徒融入五斗米道。2021/6/2733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一样具有较浓的巫教色彩;崇尚黄色,头戴黄巾,身穿黄服。这些是太平道的宗教特徵。《太平经》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内容庞杂,包括阴阳五行,祀神驱鬼、灾异、符箓、巫术等。其社会思想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但也反对统治者聚敛财物而不救济贫困,要人们自食其力,其中还提出了修炼精气神的思想。《太平经》后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著作,是流传至今的最早道教经典。
2021/6/2734(三)、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
(1)葛洪(283年-365年)著名道士,号抱朴子,主张外儒内道,撰写《抱朴子内篇》,一方面他创立了一套炼丹术,提倡神药金丹,服食成仙,另一方面又强调内心修养,为后来道教丹鼎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理论被上层官方所接受,成为贵族金丹派。至今杭州西湖还有葛洪炼丹的遗址。葛洪炼丹图2021/6/2735葛洪丹灶古代丹炉2021/6/2736《抱朴子》,东晋葛洪著。全书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属道教,共二十卷。《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共五十卷。《内篇》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2021/6/2737
葛洪继承和发扬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和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术等,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要求信徒严格遵守道教的戒律。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主张文章应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於教化。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系统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对其后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2021/6/2738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可助己长生成仙,亦可济世人。他所撰《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金匮药方》《玉函方》等医学著作中,保存了不少我国早期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常用方剂,其中有治天花等病的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高载,对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一千多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後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021/6/2739(2)寇谦之(365-448年)天师道教徒,后入嵩山修道,得到北魏太武帝支持,道教与皇权结合,于是,道教在北魏盛行,称北天师道。其一,废除常规五斗米道的“伪法”,创建符合统治者需求的新道教;其二,采取儒家的礼教为道教的第一要义。辅佐太平真君实现天下太平。其三,制定了一套戒律轨仪,革除期道教和国家争租税的经济措施。其四,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持戒修行。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经寇谦之改革後的天师道,人称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寇谦之飞升图2021/6/2740(3)陆修静(406-477年)南朝道士,把天师道与金丹道教结合。广集道经,整理成1200多卷的《三洞经书》,为后世道教经典《道藏》的分类编目奠定基础。陆修静在道教史上是南天师道的创立者,南北天师道形成,标志道教同封建统治者结合。陆修静的生平:
南朝刘宋时著名道士。吴兴东迁人,字元德,号简寂,三国东吴丞相陆凯的后裔。自少修习儒学,博览强识。又性喜道术,精研玉书。长大后,好方外游,遗弃妻子,入山修道。初隐居云梦,为搜求道学,寻访仙踪,乃遍游名山,声名远播。虎溪三笑(陆修静、陶渊明、慧远)2021/6/2741隐居茅山开创教派:陶弘景整理了杨羲、许谧等人传教的史料,编成了《真诰》一书,系统阐述了上清经派的历史,成为上清派的实际的创始人,并且在茅山经营多年,开设道馆,广收门徒,开创了茅山派。针对魏晋以后道教发展变化,神系混乱的实际情况,陶弘景编定《真灵位业图》,成为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神系著作。(4)陶弘景(456—536),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和学者,字通明,自称“华阳隐居”,死后被谧称“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附近)。2021/6/2742山中宰相: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二十岁的时候,为诸王侍读。三十岁前後,陶弘景拜东阳道士孙游岳为师,学习符图、经法和诰诀,还开始游历名山,收集医书。三十六岁时,陶弘景辞去了侍读的职务,隐居到句容的句曲山(茅山),梁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接位后,屡请不出,梁武帝同陶弘景保持著密切的书信来往,史称他是“山中宰相”。养生著作:陶弘景精於医道,著有《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他的《养性延命录》至今仍是重要的养生经典。他的《本草集注》首创药物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得到梁武帝的支持,陶弘景在茅山还对外丹术作过许多研究。著作:《道藏》现收有陶弘景的著述,《真诰》、《华阳陶隐居集》、《养性延命录》等多种。2021/6/27432、隋唐是道教全面发展、繁荣时期1.一是皇帝的提倡。唐初,一位道士宣扬太上老君显灵,称老子是唐天子李氏的祖先,唐太宗利用这一说法,宣扬自己是老子的后代,极力提高道教的地位,高宗时追赠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亲自为《道德经》注疏。2.唐武宗推行兴道灭佛的政策。3.对道教书籍的整理。唐道士张万福等对道教的礼仪、经戒、传授等举行了系统的整理或增删,使道教的仪法更趋复杂和完备;4.由外丹到内丹的转变。唐朝诸皇帝迷信金丹可以长生延年。因而金丹术特别兴旺,但又有多人服食金丹中毒而死的,炼丹术日趋没落,内丹术开始兴盛,唐末吕洞宾、钟离权即成为内丹派的祖师爷。2021/6/2744
盛唐道教的道派融合:道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分化发展之后,到隋唐呈现融合之势。由於融合,使原先个性特征十分鲜明的各个道派,逐渐在教理教义和宗教仪式上,互相渗透,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况,难以区分。此时的道派融合以茅山宗为主进行。茅山宗是唐代道教主流派,善於吸取各家各派之长,它在教理上受重玄学派的影响,又吸取了灵宝斋法,正一法也融入茅山宗。到唐玄宗朝的司马承祯时,北方的嵩山、王屋山和南方的茅山、天台山等,均成为茅山宗传道的热点区域,茅山宗还传到了蜀中。这些都与司马承祯的努力分不开。2021/6/2745
隋唐道教南北方不同派别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为道教教理教义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内在条件;隋唐道教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李荣、司马承祯、吴筠、李筌、张万福等,他们对道教理论的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成为道教思想发展史上有影响的人物。药王孙思邈2021/6/2746
安史之乱后,处於顶峰的道教跌入低谷,道教经典遭受战火的焚烧,道教宫观福地也受到破坏。但唐统治者崇道尊祖的既定政策变,中唐以后道教又逐步恢复发展,到唐武宗时,又掀起一个崇道的高潮。武宗崇奉道教多继承玄宗之遗风,主要表现为:第一,崇奉玄元皇帝,以老子降生日二月十五日为降圣日,休假一日,在全国推行。第二,用大祠之礼祀九宫贵神,恢复玄宗时的旧制。第三,重用道士赵归真等,亲受道教法箓,并拜归真为师。第四,於朝内修筑望仙观,炼丹药,追求服食成仙。由于崇信道教,加之佛教寺院经济的过度扩张,武宗於会昌四年(844)下令废除佛教,僧尼还俗。2021/6/27473、宋金时期,道教发展、革新时期
北宋陈抟将其内丹思想形象化於《无极图》中,由无极出发,由得窍入手,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後复归於无极。这是对道教内丹学的一次重要的理论总结。北宋神宗时,张伯端著《悟真篇》,继承锺吕金丹的性命双修说,主先命後性,又将陈抟《无极图》的内丹思想加以阐发,自成一家,与魏伯阳《参同契》同被道教推为正宗,是内丹学史上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对此後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形成金丹派南宗。内丹学的兴盛及其理论体系化,是道教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北宋以後,道教教理教义多从内丹学中体现出来。2021/6/27482021/6/2749
南宋道教:南宋,建立宫观,道士出家等皆有严格限制。但统治者对道教仍然信奉,并将崔府君、四圣真君作为皇室保护神而加以崇祀。道教法术同样获得统治者信赖.凡遇灾祸或节庆,都命道士做法事,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南宋统治者对道教伦理思想大加提倡.比如宋理宗推荐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给社会。2021/6/2750
南宋高宗、孝宗、宁宗、理宗等对张天师都十分崇奉,除了大修龙虎山上清宫,又优礼天师。尤其是理宗时期,加封张与材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钦定龙虎山为江南符箓道派的统领,主管三山符箓,龙虎山张天师道取得了统领符箓诸派的显赫地位。2021/6/2751正一派亦称正一道
是由天师道演变而成的,崇拜鬼神、道术、画符、念咒。1304年38代天师张与材被封为正一教主,总领龙虎山、阁皂山、茅山(正一派又称三山符箓派)。符箓派又称符水道教
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属於符箓派。该派自汉魏以来一直是道教主流,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生出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元以降,符箓派统一于正一道。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4、元时,道教形成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派别2021/6/2752左:镇宅符右:赵帅求财符2021/6/27532021/6/2754
全真道是由金代道士王重阳(陕西咸阳刘蒋村人)于全真庵讲道时创立的,主张三教合一,不尚符箓、丹鼎,也不奢谈神仙,而是提倡精气神的修炼,他强调出家修真,开道士出家之风。2021/6/2755
丘处机(1148-1227
),自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曾在1220-1223年应成吉思汉之召,率18弟子跋涉两万里,亲赴大雪山拜见,受命掌管天下道教,元世祖赐号“神仙”,拜他为大宗师,全真教进入全盛时期,丘处机遗骨葬在北京的白云观。年十九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东面)师王重阳。後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市)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著有《大丹直指》书中述九种炼丹方法,主张人体中先後天气可以相交作用结成丹的原理.还有《鸣道集》、《摄生消息论》、《磻溪集》等书。2021/6/27565、明清
由于全真道与元宗室的关系,因而受到排斥,全真道士隐居山野,云游江湖,其中有名声较大的有何全道、王道渊、张三丰。全真教教徒不结婚,素食,常住宫观,清修,称出家道士。正一道教徒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饮酒食肉,以斋醮、符箓、祈福、降灾为业,称为在家道士。
2021/6/2757
明清两代正一道和全真道的地位角色正好作了个转换,明代正一道较活跃,比较受统治者器重,到了清代则是全真道较兴旺,较受统治者青睐。而总的说来,道教在官方的地位走下坡路,在民间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则仍在传衍,伴随著华人向海外的移民,台港及东南亚都能发现道教的踪迹。2021/6/27586、民国道教
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全真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央道教会”。与此同时,第六十二代张天师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但未取得政府核准。在上海还成立过地方性的道教组织“中国道教总会”、“中华道教会”等。此外,道教学者陈撄宁(公元1880--1968)创办了“中华仙学院”,主编《仙学月报》、《扬善半月刊》等道教学杂志。民国道教基本上停滞不前,对社会的影响及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弱,其斋醮仪式以及服食丹术在民间社会还有较多信奉者,道教具有更多的民间宗教色彩。2021/6/27597、现代道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的存在和传承,受到法律的保护。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道教革除了一些陈规陋习,焕发出新的活力。195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道教界成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中国道教协会。它的成立,结束了道教长期以来的涣散局面,促进了道教界的团结和自身建设。2021/6/2760二、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论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基本信仰是道,但与老子的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老子的道而加以宗教神化。由道演绎出“三元”,“三元”生“三宝”,“三宝神仙”思想是道教的中心思想即道教的三清尊神。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三清尊神创造的。三清尊神是创世主,这是道教基本信仰的核心。(一)教义的核心——道2021/6/27611、教义的核心——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二章道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规律,又是意志。要从世界的总体上去把握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常清净经》2、众生皆能成道万物皆有道性,《庄子·知北游》中说:道“无所不在。”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在蝼蚁,在秭稗,在瓦壁,在尿溺。只是得道有多少,通觉有浅深,自己悟了道,又能使他人悟道的叫做“圆通”。2021/6/2762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对道状态的描述,玄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是一种超然物外的修道境界。根本上超越违顺、荣辱、毁誉、物我、亲疏、利弊、贵贱、祸福等差别。4、“道之在我谓之德”
学道而得道,这就是德。德是道的体现和作用。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宋徽宗御注《西升经序》又为阳德和阴德,前者是为人所知的德行,后者是人们不知的德行。2021/6/27635、无为非不为道家是反对对外部世界进行不适当的干预和控制的,一切顺其自然。6、清净为正《老子想尔注》:“道常无欲乐清净,故令天地常正。”就是说,只有无欲而清净,才能符合道的规律。“浊动”就会受到三毒之害,即阴神之毒害性,阳精之毒害命,阴气之毒害肺脏。2021/6/27647、坐忘遗形《南华真经.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是到家修行中排除世事烦扰,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具体阶次有七步:一敬信:相信坐忘必能得道。二是断缘:断绝尘缘。三是收心离境。四是简事:舍去种种俗务之念。五是真观:乐天知命。六是泰定,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七是得道。8、得道守九守和。守神(守内)。守气。守仁。守简(简朴)。守易(不为富贵失去性命)。守清(静)。守盈(不自满)。守弱。2021/6/27659、超脱生死庄子妻死,席地而坐,敲盆讴歌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省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10、太平社会这是道家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状态。《太平经》说:“天地赐以无病而营,帝王得以自安而喜,贤者得以自达而喜;百姓得以自解不冤,家富人足而喜奴婢得其主,不为非而喜;四时五行得顺行﹍﹍。”这就是国安民丰的人间天堂。2021/6/2766道教基本教义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首先,必须采取自足的生活态度,抱拙守朴。其次,要学会守气,学会关闭自身的感觉通道,学会心斋坐忘,真正达到忘我、忘他和忘忘的境界。2021/6/2767(二)神仙思想是道教的中心思想道教修炼丹药的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不死成为为神仙。道教崇拜的神仙主要有:即玉清元始天尊,是为开天辟地的盘古,手持混元宝珠,主持天界;上清灵宝尊神,手持如意,有72变化;太清,太上老君,是为道德天尊,即老子,汉代被尊为神。1、三清尊神,这是道教的最高神灵2021/6/27682、四御即四位天帝玉皇大帝,总管天道;中央紫薇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掌管天地日月星辰、四时节气;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女像)掌管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后土皇地祗,掌执阴阳,生育万物。一说紫薇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3、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真君,其形象是披发、黑衣,脚踏鬼蛇。玄武本身是指北方七宿即斗、女、虚、危、室、壁,具体的形象即是鬼蛇。2021/6/27694、地狱之主
即酆都大帝。天下鬼神之宗。酆都在今天的重庆,有鬼城之说。他能决断罪人。此外,还有阎罗王,本位佛教的地狱之王,被道教吸收作为神祗。5、财神赵朗,字公明,后羿射九日,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独赵公明化为人,骑黑虎,执银鞭,隐居在蜀中。后被张道陵收为守护,故又名赵玄坛。《封神演义》中封为招财使者,正月初五是其生日,故放鞭炮,迎财神。2021/6/27706、八仙是从元代开始流行的道教中度化众生的仙人。即汉钟离,道教北派五祖之一;吕洞宾,全真派祖师,唐武则天时人,三举进士不第,有黄粱梦之说,为汉钟离所度。张果老,唐代方士,隐居于中条山,传说因食何首乌而成仙,能叠纸成驴,腾云而行。韩湘子,传说中唐代人,韩愈的侄孙,由吕洞宾度化,登桃树堕死而尸解。铁拐李,传说中以魂魄去华山会太上老君而失去肉身,依于饿殍之尸而又懒又跛。曹国舅,宋仁宗曹皇后之弟,因耻其弟仗势杀人伏罪而隐居山中,为汉钟离和吕洞宾所度。蓝采和,唐代的隐士《续仙传》称常穿破蓝衫,赤一只脚,冬卧雪,夏被紫,手持三尺大拍板,在市里醉酒行歌乞讨,后得钟离权度引,乘云而去。何仙姑,十三岁时,得吕祖度化,食半个仙桃而得飞升。2021/6/2771道教的信仰基本特征
道教神仙信仰的主要特征:
1、多神崇拜:
2、审时济世:
3、以修炼教化世人:
2021/6/2772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2021/6/27731.在政治领域,道教往往成为下层民众的组织形式,历代农民起义有的就与道教有关,黄巾起义不必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李特、李雄起义也与道教有关,道教也往往成为社会改良思潮的旗帜或士大夫洁身自好者的归宿,另外道教领袖辅佐王政,在道教显贵时,常能对国家大事施加巨大的影响,如陶洪景有山中宰相之称,虽隐居茅山,梁武帝却向其请教军国大事,再如元丘处机等。2.在思想领域里,道教吸收了先秦诸子许多的思想内容,使得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在遭到儒家排斥后仍然得以流传下来,这是道教在思想文化传承方面的一大功劳。2021/6/2774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
东汉时道教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由巨鹿人张角创立于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他在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巾军”。信奉黄老道和《太平经》。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受到打击。2021/6/27753.在文学领域里道教的神仙实有、修仙可成的信仰历来是中国文学中的一大题材。神仙故事、仙境传说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典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党委会议议程模板》课件
- 肋痛病因介绍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 纤毛不动综合征病因介绍
-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课件
- 甲状腺肿病因介绍
- 牙齿发黑病因介绍
- 团队接待流程示意图1-1-1
- 流感样症状病因介绍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14篇译文老师笔记
- 《悦纳自我》 教学课件
- 人防工程给排水管道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表(隐蔽)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4-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
- 施工过程中淤泥质土层分级放坡开挖土坡稳定性计算书
- 上线切换12系统报告
- (新教材)广东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4.21 自然的选择 课时练(同步练习)
- 实验室生物安全讲(一)课件
-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行为学形考作业二-形考作业二(20分)0答案
- DB37T 3366-2018 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
- ICD-10恶性肿瘤编码整理版
- 黑布林名著阅读-Black Beauty 黑骏马 学案及阅读训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