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寻根、以美化人与课程思政路径_第1页
理论寻根、以美化人与课程思政路径_第2页
理论寻根、以美化人与课程思政路径_第3页
理论寻根、以美化人与课程思政路径_第4页
理论寻根、以美化人与课程思政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课程思政要有效开展,教师应该立足课程,发掘总结课程内在、独特的思政资源和思政路径。“文学概论”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之一是将文学理論问题中国化、具体化。文体论教学将此路径具体化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索语言文化性,深入体会汉语之美;二是品评形式“意味”,沉浸感受氛围之美;三是分析散文化叙事,总结文体传承与创造。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体悟中华美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关键词:文学概论;课程思政;文体论;文化自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又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即是其专业性,“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1]。因此,课程思政要有效地开展,就应该立足课程,发掘总结课程内在、独特的思政资源和思政路径。“文学概论”课程思政要体现其自身课程特点,实现路径之一即是将文学理论问题中国化、具体化,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分析中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分析中国文化、文学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一、探索语言文化性,深入体会汉语之美“寻根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坛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寻根作家不仅提出了“文学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主张,认为文学书写应该从社会表层转到文化深层,而且还对如何在实际创作中实现这种转化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技术层面探寻“模仿西方”之外的根植于民族本土的新可能,他们的探索也成为“文学概论”课堂上当代中国文论发展的鲜活实例。(一)语言的文化性“从文化的背景上找语言”是李杭育一篇文章的标题,其“语言”意识可见一斑。作家不仅意识到了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更意识到了语言的文化性。这样一种强调语言的民族性、本土性的语言观在寻根作家中具有普遍性。文化意识的觉醒往往由语言开始,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直言,他对楚文化的直接感知就是从语言开始。汨罗江边,屈子祠附近的当地人“把‘站立’或‘栖立’说为‘集’,这与《离骚》中的‘欲远集而无所止’吻合”[2]。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穿越历史而依然存活的字、词,韩少功感受到了楚文化的命脉和中国文化的根。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中,更是直接宣称,“语言是什么?当然是文化”[3]。阿城指出,虽然人类的欲望、人性具有相似性,但却不能想象用世界语去写人性。即使是所谓的普遍人性,在文学中,也因表达文字文化积淀的不同而显得不同。语言承载了文化,文学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语言。寻根作家大多注重对极富地域文化特色语言的发掘和使用。在李杭育看来,作家最重要的事情“就在于找到最适合他脾胃,同时也最适宜表现他的具有特定文化背景之韵味的题材的那种语言”[4]。作家的语言需要自己去寻找,语言不仅要和作家的个性相契合,还要与题材的文化背景相契合。语言特色不是空洞的感觉,而是和深广的文化相关联。语言的文化性中最基础的层次是“民间化”的词汇,即带有传统文化信息和意味的词语。贾平凹以陕西为例说明了地域对文学的影响,“陕西的地域差别是特别大的,地域的不同必然使文化和人的性格不同,也必然会影响到写作中去”[5]。在对寻根作家语言观的引述中,使学生加深了语言的文化性以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二)感悟汉语之美在课程讲授中,教师不仅从理论层面阐释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而且结合具体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在感性层面进一步体悟汉语之美。李杭育的小说语言和吴越文化相关联,特色鲜明,成为授课中的典型例证。如在《最后一个渔佬儿》中,李杭育的语言素朴明快。“船到东溪,福奎因为夜里还要来收滚钓,便把船摇进船棚,上岸步行回家。……但这大贵太可恶了”[6]。对以上这段引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一是动词主导。“到”“收”“摇”“上”“行”“回”“嘱咐”等动词的连续使用使小说如简笔画一般勾勒出最后一个渔佬儿福奎简单质朴的生活。二是长短句的交错,节奏不急不徐。简单明丽的语言既和对象的简单生活相契合,又与吴越文化的清新自然相契合。与李杭育的民间化简洁口语不同,阿城的语言更具书面文化色彩。引入阿城的小说,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丰富性的理解。以《棋王》为例,阿城的语言不是“一贯主张的‘生活化的语言’,而是从‘书本’中来的语言”[7]。李洁非把《棋王》的语言与日常口语作比较,说明小说由于这样一种古典白话的使用而使文章呈现了特殊的情调,比如“只见老者进了大门,立定,往前看去(而不是:站在那儿)”。《棋王》语言除了用语的“古典白话化”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典白话”和“时代话语”(主要是带有政治色彩和时代特色的词汇)的混用,形成了一种张力。比如,“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这样的语言在单纯的怀旧之外多了几分更为复杂的意味,包含了作者对“文化”的个人化理解。寻根作家将文学的文化性落实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其作品成为他们文学思想最好的注解和说明。教师通过对寻根作家文化语言观和具体创作的分享,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文学中,语言是有生命的,它的质地、光彩、色泽决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调和个性,决定了整部作品的灵魂。寻根作家的语言观是一种整体的语言观。理想的语言如“气”一般,无形无迹却又无所不至,充盈于文章各处,有机灵动。这样一种语言观无疑具有了语言本体的意识。二、品评形式“意味”,沉浸感受氛围之美基于汉语独特性形成的形式观是文体论教学中要追问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寻根作家强调语言的文化性,并认为整部作品的所有形式和技巧都应该由此生发,中国文学技巧的现代化必须以中国独特的文化为依托,发掘汉语写作的多种可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主要结合寻根作家提出的两个核心概念来阐发“形式”的“内容性”。(一)形式的“意味”寻根作家在形式层面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即是“意味”。作家很少去给“意味”下定义,往往用描述的语言来解释这一概念。描述性的语言是中国古代文论区别于西方文论的重要话语特点,因此在授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家文学思想的内容,也要引起学生对中西文论话语差异性的关注。李杭育以自己的创作和阅读经验来说明什么是意味。他指出当时寻根文学有过分倚重民间话语,过多地引用民俗民谣的倾向,作家并不太重视可读性,贾平凹就是如此,读者也一样,读小说的主要兴趣是读味道。可见,以小说为例,“意味”不是内容层面讲了什么故事,不是可读性的问题,而是小说语言本身构成的氛围,即传递出来的感觉。比如,民俗、民谣虽然使小说显得枝蔓横生、拖沓繁复,却颇有几分拙稚之气,这种笨拙和稚气就是一种“意味”。“意味”是作品中,尤其是语言、形式层面传达出来的感觉。李杭育在《小说自白》中曾以自己的小说《沙灶遗风》表明了他对意味的看重。因为《沙灶遗风》的开头涉及到了大量的历史、地理、风俗,不合已有的小说章法,显得笨重,但他认为这个忌犯得值,甚至应该犯这个忌,因为“写‘遗风’,我要的就是这笨重感。笔调把握得好,从结构上的笨重到情绪上的沉重,感觉上可以沟通”[8]。“意味”表明了寻根作家的形式自觉,强调了形式和情感、情绪、韵味的一致性。(二)体会氛围之美寻根作家在形式层面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即是“氛围”。寻根作家认为文学是整体氛围的营造,是对个人化感受和思绪的传达。文学受制于文化,这是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具体到文学技巧,阿城从中西哲学的差异比较了中西艺术技巧的差异。阿城认为东方艺术强调的是主观心境的传达,而西方艺术更重客观逻辑。中国艺术强调性情流露,达意最重要;而西方艺术强调忠实于客观对象,所以在技巧上发展出了一系列诸如素描、透视等“科学”方法。在阿城看来,中国文化的感觉性、主观性决定了中国艺术的技巧重在达意,而不在写实。郑万隆在《我的根》中,同样强调了写作中感觉传达的重要性。在文章的开头,郑万隆就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记忆中的故乡——沟两崖的房子、库尔苏河、黑龙江边、初春的林子和第一场雪。“感觉”是理解郑万隆的关键词。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他努力想保存的就是那种有生命的感觉,并将之进行“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来进行审美观照”[9]。郑万隆强调对象的整体性、有机性和生命感,重视作家的艺术直觉。在引用作家对“氛围”论述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观点提出的文化背景和现实针对性。提醒学生注意,强调文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强调文艺对象的认识价值和意义,恰恰是此前模式化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观点。因此,学生可以自己找到答案:寻根作家强调的“客观/主观”这样一种所谓的“中/西”差异,其主要指向恰恰不是尚未在中国扎根的西方现代艺术,而是在中国已经模式化了的西方现实主义艺术。艺术真正本土化是学习文化经典中包含的民族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的艺术精神,将之灌注到今天的写作中去,做到现代写作与艺术传统的融合。寻根作家开始摆脱“内容/形式”两分的简单化理解,他们重“意味”和“氛围”的形式观大大丰富了文学理论中形式论的内涵,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加深了对中华美学特性的认识和理解。三、分析散文化叙事,总结文体传承与创造以寻根作家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发掘汉语特性,最终形成了何种独特的文体观,他们在创作和理论层面有何突破和贡献,这些问题既是文体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需要教师最终引导学生明确的问题。(一)散文化小说寻根作家将文化作为文学的依托,注重对“非规范文化”文学资源的挖掘。“非规范文化”中的文学资源既包括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方式,也包括独特的思维习惯、用语表达。但上述这些都是一种材料性、碎片化的存在,用什么样的整体形式将之纳入其中并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存在成为今天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的问题。寻根作家对小说写法的自我总结较为明晰,教师将之呈现给学生即可。寻根文学在写法上想要突破的对象是模式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套路。韩少功曾这样描述新时期之初小说的写法,“‘文革’结束以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有一股苏俄文学的味”[10]。他总结出了这类小说的配方:英雄主义,纯洁的爱情,土地和河流,奔驰火车,工厂区的灯海,最后再加上一个现代化的尾巴。但“苏俄味”的中国小说总是让人觉得别扭。那么“中国味”的小说是什么样的呢?李杭育自创了一个术语,叫“特异身材”。在《小说自白》中,李杭育提出了“特异身材小说”的概念。“特异身材小说”相对于“匀称小说”而言。匀称小说是感觉的僵化和异化,缺少对艺术而言最重要的东西——个性和创造性。李杭育认为决定写法“特异性”的因素是情感,形式的自由源于情感的自由。“特异身材小说”消解掉了“匀称小说”。“兴之所至,自由随意”的散文化小说是寻根作家的共同追求。这种小说在语言上“不刻意求工”,追求一种自然随意却又生气充盈的效果,在情趣思想的表达上,强调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看上去无所寄托,实际上它本身的情理结构即涵括了世态人心,指事类情,不一而足”[11]。(二)感受文脉传承授课的难点在于找到散文化小说写法背后的思想动向和文脉传承。“自由”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普遍追求,也是“寻根文学”的追求。考虑到这样的语境,也就不难理解寻根作家在寻根时为何会不约而同地往“偏”“遠”“怪”里寻了。因为偏、远、怪的文化是一种更自由的文化,较少束缚和压抑,而较多活力和生命力。在“写法”方面,既然寻根作家想要书写的材料——无论是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方式,还是独特的思维习惯、用语表达,其核心取向都是“破除规范,回归自然”,那么能够找到最好的写法选择就是“散文”。将之运用于小说创作,即是“散文化叙事”。对于“散文”的作法精髓,苏轼曾云,“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12]。这样一种强调天人合一、人文合一、自由随性的写作观念恰与当时寻根作家所渴望的写作状态相契合。因此,散文化小说几乎可称为“寻根文体”。寻根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如阿城的《棋王》《遍地风流》、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贾平凹的《商州初录》、乌热尔图的《琥珀色的篝火》等小说,都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点。但是,寻根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有无局限,教师在此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反思意识。韩少功曾敏锐地认识到,“美国的‘黑色幽默’与美国人的幽默传统和‘牛仔’趣味、与卓别林、马克·吐温、欧·亨利等是否有关呢?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与拉美光怪陆离的神话、寓言、传说、占卜迷信等文化现象是否有关呢”[2]。独特的写法根植于独特的文化,但写法又不等于文化,还需要作家在此基础上的萃取创造。由资源到新的写法,还需要作家主动创造和发明。而在当时的创作中,作家的创造性转化还是较为有限的。四、结论在文体论部分的讲授中,师生通过对寻根作家文学思想和创作的梳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