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主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生力量,其育人能力的提升关系着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采用质性访谈对A大学青年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开展探索性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提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五维结构,即政治素养、育人特质、话语表达、知识融通和教学技能。其中,政治素养和育人特质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内核驱动力;话语表达、知识融通、教学技能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外在表现力。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路径:加强理论浸润,激发内核驱动;筑牢实践支撑,涵育外在表现;健全评价机制,创设组织环境。关键词:课程思政;青年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教师育人能力,强调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德育行为与人格品性的塑造[1],与高校全面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在价值观念层面具有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向同行发挥育人作用[2],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回归育人本源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群体,更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生力量,明晰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构成要素,对高校有针对性地培育青年教师队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问题提出当前,各所高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等不断涌现,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系也日趋完善。然而,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部分教师在思政认知、素养以及艺术等育人能力方面还存在短板,进而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效发挥[4]。有学者提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与发展[5]。由此看来,如何让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局面得以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当前的相关研究中,与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育人能力等相关的议题已逐渐浮现,主要聚焦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育人能力的结构以及提升策略等。如有学者对课程思政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认为当前存在部分教师对思政育人认知不足,部分课程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充分、课堂教学效果不近人意,考核评价制度缺失等的问题[6];有学者提出,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育人素養、育人意识、教学能力、育人机制等方面还面临较大挑战[7];有部分学者从专业学科的角度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针对性探究,如有学者以一门专业课为例,提出教师需要从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育人情怀、增强思政素养、提高课程思政技能四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8]。应该说,上述研究为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和不可忽视的理论支撑。但综合来看,已有文献对教师育人能力以及结构维度的阐述大多采用思辨类的探析,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课程思政建设视角下教师育人能力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路径还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基于此,本研究以上海A高校为例,试图全面、系统地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构成要素,以期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加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二、研究方法A高校入选了“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其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本研究通过关键事件访谈法进行了资料的收集,选取了三类青年教师,分别为开设课程思政“金课”、建设课程思政“领航课程”以及新开设课程思政的青年教师。访谈内容:(1)请描述您本人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最满意的2~3次教学经历,或者是最遗憾的2~3次教学经历,请描述事件的具体情景,您是如何做的?结果如何?您有什么样的反思或者对您的启示有哪些?(2)您认为青年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具有哪些能力和素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访谈文本经过多次筛选和整理,反复对照和归纳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构成要素。此外,本研究结合胜任力理论,尝试构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模型(见图1)。该理论由戴维·麦克莱兰(David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认为胜任力是指个体想要取得优秀绩效所必须具备的特质、能力、知识与技能[9]。当前,对胜任力概念的界定应用最广泛的是斯宾塞(Spencer)等人在1994年提出的定义:胜任力是指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的个体特征,且具有可测性[10]。根据胜任力理论模型,个体想要取得一定的成绩,不仅需要能力、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力,也离不开动机、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内核驱动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重组、整合与分析,在胜任力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提炼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内核驱动力和外在表现力,并将其作为高校青年教师育人能力构成要素的两个核心范畴。其中,政治素养和育人特质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内核驱动力;话语表达、知识融通、教学技能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外在表现力。三、研究结果基于胜任力理论与教师访谈,本研究提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共计15个能力要素。其中,政治素养和育人特质两个维度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潜在的内核驱动力,隐含着青年教师看待问题的方式、观点以及对于事物的感知与定义;而话语表达、知识融通以及教学技能三个维度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外在表现力,其外显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代表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水平等。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了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结构模型,如图1。(一)政治素养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关键内核政治素养是青年教师胜任课程思政的内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以及政治自信等政治素质方面的修养。思政元素融入到各学科专业的学习中,其本质是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可见,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是育人能力的关键内核。一方面,青年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以及政治自信等内在价值观、态度直接关系着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这些元素会通过课程思政的载体无形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青年教师需要打破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亟需加强政治理论体系的储备和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因此,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过硬,课程思政建设就会有“灵魂”,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才能有深度。首先,是非观是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根本立场。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敌对势力将高校作为重要目标,高校要时刻警醒严守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青年教师作为育人主体,在课程思政的讲台上,要做到明辨是非,坚定政治立场,传播正确的是非观。其次,政治敏锐性是育人内涵的方向性把握,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从政治角度对当下的形势、问题进行研判,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敏锐性和领悟力。最后,政治效能感是参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前提。青年教师的政治效能感就是对其自身在政治参与以及政治能力等方面的一种感觉和意识[11]。对比开设课程思政金课的青年教师,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效能感较低。研究发现,部分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的意愿不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二)育人特质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重要根基育人特质并不会因为学科背景、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不同而改变,笔者对受访教师的能力要素分析后发现,师德师风、育人情怀以及教学热情构成了青年教师的育人特质,是育人能力的重要根基。师德师风是育人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12]。研究发现,受访的青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具有积极的理解,在谈及课程思政所需要的能力素质方面,受访教师无一例外将优秀的教育品德与师德师风放在了首位。青年教师的育人情怀是课程思政的鲜亮底色,有情怀的教师才能真正把职业当作事业,把教书育人当作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在不断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所盼、行业所需,培养学生的科技强国的责任与担当。同样,教学热情是育人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学的投入度与进取精神影响着课程的质量和育人的实效。(三)话语表达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表征教师话语表达的基本方式是教师话语组织表征的方式,也是教师价值表征的途径[13]。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并提出思政话语表达主要表现为话语自觉、话语自信和话语导向[14]。因此,思政话语表达是青年教师在课程思政价值观维度的关键能力特征。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将以往单纯的专业话语体系进行重构,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思政话语体系为表达工具,继而引发学生思考与共鸣,触动其心灵,从而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教师必须建构思政话语体系,提升思政话语表达能力。广大青年教师应将立德树人意识外化为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的理性觉察,建立起为师育人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自信的话语表达,从而才能打通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育人通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环境发生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互联网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等都给青年教师育人带来了挑战。因此,青年教师要紧跟新时代社会形势变化,创新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使得思政教育的话语表达有厚度、有力度、有温度,自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促进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的有效凸显。(四)知识融通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源泉课程思政打破了教师以往的知识结构,倒逼教师重新建构融通的知识体系。因此,对于青年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理论建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成为学科领域的“专才”,更要成为知识融通的“通才”,才能够启发学生对人生智慧与家国情怀的思考。知识融通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理论源泉。在访谈中发现,青年教师在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中,加强了对政治理论知识、行业知识以及专业综合知识的融通。政治理论知识是课程思政的“魂”,行业知识是课程思政的“形”,而专业综合知识是课程思政的“根”。受访的青年教师指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将国家政策、国家意志以及国家的顶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作为育人元素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而讲好一门课程思政课,青年教师还需要掌握行业政策、把脉行业趋势,能够浸润在行业中汲取行业经验,用深厚的行业素养涵养课程思政的内涵。(五)教学技能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实践支撑课程思政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已有的知識经验、价值观认知是教学的初始状态,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的初始状态下,采用适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开展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达到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的目标[15]。因此,教学技能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是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外在展现。笔者在对受访教师的能力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学反思、师生互动以及隐性教育构成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是课程思政的实践支撑。教学反思支撑课程思政的质量与深度,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进行的积极且深入的一种自我调节性的思考[16]。在实际授课中,经常性开展教学反思,能使教师真正把握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更有助于青年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思政的深度。当前,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特点,及时有效的教学互动有利于提升育人功能的有效性。青年教师普遍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能力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兴趣度、课程接受度以及课堂反馈。四、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策略加快建设高质量课程思政,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承前所述,在课程思政建设视角下,青年教师育人能力呈现出清晰的五维结构,即政治素养、育人特质、话语表达、知识融通与教学技能。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充分把握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五维结构,在激发青年教师内在驱动力,着力保障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加强青年教师育人能力的培育。(一)加强理论浸润,激发内核驱动2007年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启动实施,旨在培育一代代青年教师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2013年,《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7]出台,进一步提出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要着力加强。可见,对于青年教师的政治引导工作应该放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导,厚植政治素养,就是解决青年教师的信念、信仰问题。当前,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提升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从内在维度看,青年教师还处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成长期,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他们更加关注自身在专业行业领域内的成长发展,尚未体会到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缺乏对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深入研究的动力。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青年教师对课程思政这一教学模式以及育人实效缺乏自信。从外在维度看,高校对青年教师政治引导的能力尚显不足,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规划和有意识的引导还需进一步加强。由此来看,高校是涵养青年教师政治理论素养的沃土,不仅要依托教师之间的组织体系和关系模式,而且须着眼于青年教师的是非观、政治敏锐性以及政治效能感的培育,达到引领其信念、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具体而言,一是要构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引导与课程思政育人的融合联动机制,牢固树立教育者应先接受教育,育人者当先育己的良好师风,在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断凝聚共识。二是要构建二级党组织党建与教学融合联动机制,将党建、教学工作打通,增强青年教师组织归属感、胜任感和成就感。一方面,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教学培训相融合,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意识,为青年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明确的教学方向和坚定的教学信心。另一方面探索和建立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与青年教师的政治学习、联谊交友等制度,在政治理论学习、教学科研,工作生活中密切沟通交流,激发青年教师政治效能感。(二)筑牢实践支撑,涵育外在表现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成长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都有相似的教学经历,即从不适应到适应以及胜任的过程[18]。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知识融通、话语表达等方面的教学能力还处于“青涩期”时,学校要及时补位,为青年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保驾护航,提供实践支撑。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培训与实践,引领青年教师对教学方法论的学习,使其掌握课程思政的教学规律。依托教学竞赛、课程思政展示交流等主题实践活动,营造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氛围,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打磨教学技能,使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高超”的教学技能得以融合展现,通过多阶段、多元化、多途径的全方面培训,切实增强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表达能力,从而推进良好的育人实践。二是要筑牢团队支撑,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发挥落实教学任务、培养教师教学技能、承担群体性教学活动的重要功能[19],为高校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因此,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方面,可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共同体作用。“内培”,主要是通过教研室、系、组等单位建立老中青教学团队,探索切实可行的团队教研模式,引领青年教师打磨课程及教学效果;“外引”,则是通过聘请资深的思政教师对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嵌入式的挖掘和指导,让思政元素通过多渠道、更契合的方式融入不同专业背景的课程建设之中。由此,通过基层教学组织的实践引领,促进对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的传、帮、带,补齐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以及理论素养欠缺的短板,促进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反思、关注师生互动,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目标。(三)健全评价机制,创設组织环境驱动教师潜心育人的根本动力不仅源于自身的育人情怀,更源于组织环境的评价导向。欧文斯认为激励的生成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21]。因此,只有构建立德树人的良好评价生态,才能激励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价值本源。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评价驱动的作用,充分利用良好的激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印刷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大学《变态心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学成果评估与反思机制计划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许昌学院《大学物理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服务技能提升训练培训
- 科研人员创新计划
- 环境卫生保安工作计划
- 提高社区事物透明度的个人措施计划
- 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中医辨证冠心病
-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精要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2024年度中学组汉字听写大会竞赛练习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 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国防与军队)模拟试卷1(共248题)
- 2024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招聘5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国外交演讲与辩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园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新-工业园区物业管理方案课件
- 四川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8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