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4页
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为提高法律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时比重,依托多元实践平台,创建了“基于兴趣的认知层—基于理论知识的基本技能层—基于法律服务社会的应用层—基于法律技能探究的创新层”及涵括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综合运用法律模块、法律技能创新模块等相互衔接的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教学参与主体、实践平台以及实践模块等方面立体化运作,形成了德育统领、师生参与、校地协同的特色育人模式。关键词: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因此,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紧扣“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建构“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全新思路,以期为提高法学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找到有效路径。所谓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法学专业依托多元实践平台,创建以“基于兴趣的认知层—基于理论知识的基本技能层—基于法律服务社会的应用层—基于法律技能探究的创新层”四层次及涵括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综合运用法律模块、法律技能创新模块等相互衔接的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教学参与主体、实践模块以及实践平台等方面立体化运作,形成德育统领、师生参与、校地协同的特色育人模式。该模式的良好运作,对于创新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理念陈旧。作为培养维护公平正义法科学生的法学专业,更迫切需要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加强法律伦理素养的培育,如此方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的“5·3”讲话中提出的“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目标。二是实践教学目标不清晰。囿于传统的培养思维,法律专业一直以来更注重“研究型法治人才”的培育,忽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这与法律专业办学定位不符,与习近平总书记“5·3”讲话强调的“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求不符。三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滞后。一直以来,高校法律专业对学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培养理念、参与主体、实践平台、实践模块等方面更新乏力,教学实效难以保证,不利于提高法律人才培养竞争力,与党中央提出的“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精神不符。四是实践教学平台开发不够。较长时间以来,法律专业往往偏重公检法系统、律师事务所等原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巩固建设,易忽视高校校园内部及高校周边社区法律服务平台的拓展,这与地方高校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不符。五是缺乏服务地方法治实践。法律专业往往易于忽视学生逻辑缜密、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富于创造、善于交际、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强、对实践活动有极大热情等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其利用所学法律知识开展社会服务。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学生特长,打造多元实践平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助推学生开展法律服务以及参与地方法治建设,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一)重视法律伦理教育,内化学生法律人格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律职业主体在开展法律职业活动过程中应始终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一直以来重视法律伦理学研究,在培养方案中增设法律职业伦理课程,将法律伦理教育统领和嵌入实践教学全过程,力求培养学生健全的法律伦理人格,使法律职业伦理成为学生伦理意识的重要部分,让法律职业伦理真正入脑入心,促进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养成。另外,还通过成立法律援助小组、法律义工队伍、法治宣讲团、大学生志愿团等为地方提供法律服务,让学生在法律实践业务中熏陶成长,将公平正义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牢固树立他们对法治的信仰,切实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深厚的责任感,将法律职业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学生法律职业素养。(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建“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于2008年、2013年和2018年三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增加实践课时比重,依托多元实践平台,创建了贯穿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基于兴趣的认知层—基于理论知识的基本技能层—基于法律服务社会的应用层—基于法律技能探究的创新层”及涵括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公共基础课实践→专业基础课实践→专业课实践→综合实践)、综合运用法律模块(认识实习→司法实习→司法见习→毕业实习)、法律技能创新模块(学术讲座与报告→创新研究项目→专业赛事→科研赛事)等相互衔接的四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理论知识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三)扎实开展课内实践活动,加大“专业基本技能模块”建设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的多门课程围绕经典案例开展,通过影片观摩、情景表演、案例评判、法律辩论和演讲等方式,将“案例评析”课程趣味化、生动化,将“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实用化,将较为抽象、枯燥、乏味的法学理论课程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变得具体和贴近生活。不仅如此,法学专业还采用真实案例,通过在班级组织模拟法庭对抗赛的方式,实现模拟法庭课程的真实性、贴近性,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再加上不时邀请业内人士参与并予以针对性指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庭”课程积极性高,“模拟法庭”课程实施效果良好。为了提高学生法律基本技能,法学专业以“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灵活开展学生法庭旁听课程[1],让学生切实感受法庭审理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全面了解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法庭调解等步骤,强化法律认知,感悟法律职业。此外,法学专业还结合本专业学生活泼、有创造力、热情等特点,带领学生开展趣味寻找、发现、收集、保存、鉴别刑事证据的系列侦查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拓展校内外实践平台,提高“综合运用法律模块”实效湖南科技大学重视法学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开发,现已形成包括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服务中心(“二中心”)、法律协会与社区法治服务协会(“二协会”)、地方立法研究团队与大学生志愿团队(“二团队”)的实践平台架构。其中,法律援助中心成立四年多来,师生线上线下接待来访者上千人次,代理各类案件(含出庭)数百起。法律服务中心两年来处理学校法律事务上千件(项),具体涉及诉讼类事务、审查合同事务、审查文件以及提供法律咨询及法律意见等。法学专业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学校周边社区联合,共建社区法律实践平台。常年派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法律事务工作,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援助以及社区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社区法治建设。另外,湖南科技大学还与公检法系统、政府、公证部门、律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30余个规范化实习基地,接收学生见习实习深度合作已成为常态,协同育人共同体平台不断得到充实巩固。学生在基层法院长期定点开展导诉志愿者活动,师生每年与司法局、质监局、消费者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12·4”国家宪法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法制宣传咨询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法学实践活动,“不再沉浸在充满正义和公平的乌托邦里,他们通过亲身体会了解群众疾苦,了解了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因而,他们走入社会之后,马上能够适应社会”[2]。(五)开展研究创新型实践,充实“法律技能创新模块”内容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遵循递进式原则,分年级引导学生参与演讲赛、辩论赛、职业规划赛、班级模拟法庭对抗赛、省模拟法庭赛、省法律达人知识赛、省高校法律实践能力赛及“挑战杯”等活动。法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等课程研习小组,定期开展读书会、调研、写作及学习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创新式”实践。法学专业重视学生论文写作工作。论文写作包括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论文指导实行导师制,建立论文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将法学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论文选题。另外,法学专业还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带领学生开展文献查阅、实证调研、论文撰写,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六)多维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作为实践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在组织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能[3]。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老中青”教师团队,推动实践教学经验“传帮带”;坚持“送出去”和“请进来”,落实“双千计划”。法学专业教师兼职律师、仲裁员、陪审员、地方法治建设专家团成员、政府法治宣传员、立法咨询专家等的有20余人,比例达70%以上。法学专业还聘请了“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优秀律师”“双千计划”人员等兼职师资队伍。法学专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法律实务,并纳入年底考核体系,整个教师队伍中有湖南省委改革攻坚重大决策咨询专家1人,省法学教指委委员1人,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省“双千计划”5人。此外,法学专业每年都会邀请近20名来自实务部门专家给学生讲学。学生在进行司法见习和实习时均推行双导师制度。通过以上举措,法学专业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三、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和创新(一)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一是分层次培养。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创建的是一种包括“兴趣认知层—理论知识技能层—服务社会应用层—法律技能创新层”层层递进的培养框架,贯穿法学专业学生的大学四年,培养目标明确,层次多元,内容实用。二是多模块设计。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认知论规律,依托多元法律实践平台,优化实践项目,模块化设计涵括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法律技能、创新法律技能等相互衔接的多模块实践教学内容,打造了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立体化运行。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培养理念、参与主体、实践平台以及实践模块等方面立体化运作,形成了德育统领、师生参与、校地协同的特色育人模式。(二)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本,德法兼修为要,实现了实践教学理念革新。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将法律伦理教育寓于实践教学,改变过去法学教育与职业教育脱离现象,为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指明了方向。第二,以教育规律为遵循,教学体系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实践教学体系鼎新。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分层次多模块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明确,实践项目丰富,为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奠定了根基。第三,以社会需求为指引,教学模式立体化运作,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各要素立体式化运作,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助力社会法律服务,打造协同教育共同体,准确把握了培养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的关键环节。第四,以服务基层为指向,实践教学平台进行拓展建设,实现了实践教学平台迭新。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在巩固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在校内开发“二中心”“二协会”“二团队”等实践平台,并积极利用学校优势联合周边社区共建社区法律服务平台,为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四、法学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待深化之处(一)继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法律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多模块”以及每个模块所涵盖的具体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得以不断践行,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和丰富。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参与的师生会不断思考和总结,从而将“多模块”教学内容予以优化,将其设定得更加符合法学专业教学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增强“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实效性。(二)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法律专业“立体式多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协力合作。这就需要法学院系与实习合作单位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实践协议,建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制定合作教学实践机制的总体运行规划和年度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合作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完善实践教学规章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以及健全经费运行等保障制度[4],不断加强与各实习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健康有序开展,不断创新和积累经验,保证法学院系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