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双一流”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鼓励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给予更多高校立足“特色”追求“一流”的难得机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成为助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是高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创新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跨步建成教育强国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任务。创新发展更加充分,文化血脉更加流畅、世界融合更加深入,中国高等教育已然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再一次强调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必须聚焦新时代,立足国家发展需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内涵式建设,深化高校五大基本职能,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撑作用,形成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打造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国范式”。一、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一)强化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等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创新技术和决策咨询的重要使命,要把握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悟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把好教育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体现育人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要坚持中国高等教育的政治优势,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始终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以特有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优势,聚焦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推进高等教育飞跃式发展[1]。(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最高要求的诠释,是高校立身之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准其新时代特征。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突出卓越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培养德之广度、才之深度,以道德引领科学武装的头脑,这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等教育必须强化育人自觉和育人能力,孕育育人文化,丰富育人载体,构建育人保障。要做好“六个下功夫”,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坚决破除“五唯”,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涵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三)以内涵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跨步进入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2]。要明确高等教育的价值与使命,敢于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打破科技壁垒和技术垄断,建立高等教育的“四个自信”,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蕴含中国精神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双一流”建设要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方面加强建设与评价,强化内涵发展导向。必须认清一流建设是一个此消彼长、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要正视建设评价的意义并不在于是否建成一流,而是找到适于自我发展的途径并发掘发展潜力,保证可持续性长远发展。“双一流”建设着眼于提高比较优势,本质在于引导特色发展,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高校只要结合自身优势特色,找准分类定位,就能在“双一流”建设中谋求快速发展。二、新时期高等教育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长期基础性工程,也是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平台、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既高校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实现了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更加注重高质量内涵建设与提升,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愈发重视。从2015年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以来,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学科建设工程,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科建设要坚持“四为”方针和“四个面向”,始终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产业(行业)技术需求,坚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備的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原始创新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为重点。“双一流”建设强调一流目标、特色发展,其有助于高校形成多元、多层次发展格局,为专门院校、地方高校提供了一条“专”的“弯道超车”发展路径。特色看学科,高校立足学科自身比较优势强化特色发展,更易实现“高地变高原、高原变高峰”;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利用,更有利于激发更高层次的良性竞争,充分发掘新时期教育强国新征程中的高校元素与贡献度。“专”于特色更易于“高”“精”“尖”的培育,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更精准地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加快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服务于科技强国。特色发展促使更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要契合区域发展需求与地方产业结构特点,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三、立足“五大发展理念”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既考虑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也重视区域及行业建设的特殊需要。高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更多聚焦自身定位与自主特色发展模式创新的同时,也要形成一以贯之、科学高效的建设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将贯穿未来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其引领作用将愈发突出[3]。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入与引领高校“双一流”建设,对培养一流人才,构建一流队伍,产出一流成果,全面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内涵发展,打造多元、多层次的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意义重大。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学科发展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已然成为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必然选择。(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学科内涵建设活力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不竭的第一动力,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助力,亦是学科建设的灵魂[4]。创新首先是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当前学科建设制度创新在宏观上有其更紧迫的现实性要求,必须遵循学科建设发展规律性与时代要求,同时更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寻找适合自身特色和发展需要的路径,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明确自身发展目标与重要任务,走出自己的步调,构建自我建设与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重在学科工作制度、学科建设内容、管理运行机制等多维度改革创新,同时考虑学科发展在阶段和层次上的差异性。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重视学科建设分阶段式发展规划的研制,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学科布局与结构,形成基础性结构调整机制,以及打造一流学科、谋划新增学科、深化交叉学科等动态调整机制。要依据整体发展规划形成资源配置机制与绩效激励机制,以及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要把建设权责真正下沉到学科,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动,以短期点发力,蓄优势为强势,以强势带劣势,促进全面发展。(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强化“五位一体”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建设中涉及众多客观要素,必须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统筹协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优势学科与一般学科发展,要注重交叉学科与学科群的协同、研究方向稳定性与延展性的统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绩效与责任机制的贯通,以及条件支撑与重点战略的配合。协调发展并非同步均衡发展,而是强调各要素之间相适应。“双一流”要求高校学科建设不能求全求大,而是要在发展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方向,强化特色,努力打造学科高峰,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学科发展要与自身建设实际相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在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基础上,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技术难题,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并调动其他学科支撑服务,形成以主带辅的交叉学科群或学科科研(产业)链条[5]。这就要求要巩固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并兼顾研究方向上的前沿性,以保持长期稳固优势;要大力发展支撑学科和培育学科,积极孕育新兴交叉学科,构建学科建设梯队,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活力与后劲。谋求发展就必须兼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平台、合作交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以学术平台为载体,以合作交流为外延,相辅相成,互促共融。(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态势绿色发展讲求高质量、高效率、互促共赢,要建立在对学科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各类建设要素相统一,是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要从体制机制上寻求改革创新,并通过长期实践积淀形成一种文化认同。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的学科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技术助力学科过程建设与管理。强化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结构梯队建设,构建学科发展需求导向的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强化学科人才队伍的有序发展与个性发展。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建立良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形成人人有责、各尽其能、争创一流的学科建设发展文化,打造学科文化传承与创新品牌。在学科阔步发展的同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师资与团队,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对参与者滋养与托举。要处理好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分配,注重学科发展差异性和分层次梯队建设,科学调配有限资源,提升各类资源要素匹配度与使用效率。要充分挖掘多层次、多维度合作,积极引入外来优质资源,构建校友产业与社会服务链条,保障学科建设支撑资源的可持续输入,借势而进,借时而上,借力而发。(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扩大对外交流与影响力开放发展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双一流”建设立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因此,开放的国际化视野与发展战略必不可少。一方面,高校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师资与管理双提升。要主动谋划中外合作办学、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积极主办、承办国内外高端学术会议,促进教师国内外访学与培训,强化智库资政和社会服务能力;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习引进优秀的学科建设与管理方法与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输出,利用校舍场地、实训设施、师资、知识产权等资源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维合作,促进以学科为载体的全方位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科领域国际发展态势,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开放发展路径,不断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开放式地迎接挑战,善于竞争,接受监督,要在比较和竞争中找不足,补短板,求发展。开放式地接纳来自政府、社会、个人的评价与监督,辩证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现学科自我评价、再认知与再革新。此外,学科建设还要注意内部的开放,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牵涉到各职能部门,还可能涉及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必须建立在完全信息开放互通下的协同配合,才能构建更加高效的协作体系。(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成学科建设成效与辐射共享发展是学科建设的本质要求,学科建设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且愈发趋向于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的共同建设,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共享是共建的保障和助力。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学科交叉融合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的师资共通、学生共育、学术共话、平台共建,打通各类资源流通共享路径,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6]。地方高校面對优质学科资源有限的紧迫现实,在“双一流”建设中更应注重凝聚自身优势特色,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可能形成绝对优势学科方向,打造学科高原与高峰,构建支撑稳固、发展明晰、高峰突出的学科梯队。共享发展不仅是资源的贡献,更是成果的共享,建设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人财物资源,也可以是无形的制度、经验、文化等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供应合同供应物品描述3篇
- 2024年小型液化气罐买卖与租赁合同2篇
- 2024年快递业务协作合同样本一
- 2024年户外木地板销售与维护保养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旅行社与旅游购物店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农机销售与节能减排一体化购销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协议额外条款专项协议版B版
- 2024年GRC构件订购协议2篇
- 2024年度影视制作合同违约金责任分析3篇
- 2024年度模特肖像权及时尚活动形象代言人合同3篇
- 老年患者手术中护理
- 2024年新课标培训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培训课件
- 责任转移担保合同
- 互联网服务应用广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
- 智能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消防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附20起典型火灾案例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1000道口算题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五年级上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
-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10课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艺术品投资大揭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