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立冬是入冬后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闭蓄冬藏、万物休养的开始。所谓“冬藏”,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得十分具体生动,“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民以食为天,物藏孕育着冬的到来。古人基于长期生活实践观察,将立冬分为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野鸡等鸟类渐趋息影,但气候并不稳定,冷暖交替。民谚有言“立冬,三日寒,四日暖”,有时还有“小阳春”。过去立冬过后,北方农业活动相对较少,南方正是抢抓农事的好时节。现代农业技术和销售平台拓展了生产时序和市场渠道,农民在田间地头试验冬播谷,菜农、花农的电子订单应接不暇,冬闲也变冬忙。“立冬补冬,补嘴空。”为了调养生息、养精蓄锐,古人在立冬前就注重进补御寒。自宋代以来,中原一带在农历十月初便开始“进暖炉炭”,“置酒作暖炉会”(《东京梦华录》)。点炉取暖,一家人围坐火炉旁,饮酒吃肉,尽享天伦。江南一带有开炉做烧饼的传统(《吴郡志》),祭祀祖先,邻里互赠,真情暖凉天。北方喜爱腌菜,将新鲜蔬菜腌制窖藏,以备冬日之需。北方大部分地区还盛行吃糕、吃饺子,天津则有吃倭瓜饺子的习俗;南方苏常一带讲究吃膏滋,将红参、桂圆、核桃等烧汤,活血补气。尽管各地美食不一,大都有补冬御寒之意,甚至有“立冬饮水也有补”的说法。如今人们生活富足,“补冬”已成为共享记忆、追求品质的文化消费。咸肉菜饭作为苏州传统美食,将米饭拌着咸肉粒、青菜和猪油,成为今日苏州人迎冬补冬的特令食品。在浙江,立冬时节吃羊肉,既是传统习俗,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招牌”。立冬还是绍兴黄酒开酿、金华火腿开晒的最佳时节,绍兴人把从立冬到来年立春酿制的酒称为“冬酿”,同样只有经历立冬到立春的冬晒才能称之为“正冬腿”,特殊工艺叠加传统节令,进一步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以立冬开酿、开晒为主题的文化节正成为地方展示民俗文化、宣扬特色产业、拉动文旅消费的金名片。立冬还是中华多民族共享的节令和节日。云南彝族在立冬日举办颂牛节,他们用洋芋和萝卜制作牛的模型,踏歌起舞,歌颂一年丰收与耕牛的辛劳。瑶族盘王节也在立冬后举办,他们在春天向始祖盘王许愿,再到冬天举行还愿仪式。藏族酥油花艺人每年从立冬之日开始制作酥油灯花,他们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与冰水糅合再染上各种矿物颜料,以备藏历正月十五夜摆花节所用。在立冬新节俗中,健身运动是最受欢迎的迎冬活动,各种冬季趣味运动会在学校和社区轮番上演,运动迎立冬已然成为新风尚。冬泳爱好者以比赛和表演等形式健身畅游,享受冬泳乐趣,迎接冬季到来。长跑也是有益身心的冬季健身运动,近年来多地都在立冬前后举办马拉松比赛,人们在酣畅淋漓中告别秋天,跑进冬天。秋深叶落,立冬已至,休养深藏好个冬!(选自王文超《秋深叶落已立冬》,有删改)材料二: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大概因为雪不易得,所以尽管小雪天寒,无论古人今人,对于这一节气,依旧是多爱而少恨的——文人喜欢在小雪天吟诗、访友、饮酒,这并非偶然。眼下农作物大多已收获,时光变得清闲而寂寥。陆游写过一首《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可见初冬时节的凋零之美,恰是诗人的心头爱。对于古时的农人来说,小雪下雪便是一个好兆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经验的结晶。农学专著《氾胜之书》里也强调了冬雪的价值:“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可以说,看到下雪,农人对来年的生产就有了信心。此外,与农事相关的俗语也有许多:“小雪小雪,拾把柴火”,“到了小雪,没了农活”,“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小雪到了天气冷,晒晒太阳猫猫冬”……古人的人生哲学与幽默尽在其中!“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刘熙在《释名》中这样解释“雪”。绥即安宁,那么小雪,就是小安宁。小雪簌簌飘落之时,天地变得沉静,时光也跟着慢了下来。在欢腾与热闹过后,冬日里熨帖的,正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它让我们从这些看似惯常而颇有仪式感的习俗之中,预知季节变换,获取生活智慧。每到小雪时节,熟悉的风物又在眼前,提醒着一代代中国人:小雪至,万物藏。冬藏,并不是退避和消弭,而是积蓄和孕育。待来年春天,还天地璀璨!(摘编自方曲韵《小雪万物藏正是积蓄时》,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用十分具体生动的记述说明:立冬,标志着闭蓄冬藏、万物休养的开始。B.而今,立冬有了新节俗,各种冬季趣味运动会在学校和社区轮番上演,运动迎立冬即将成为新风尚。C.以立冬开酿、开晒为主题的文化节,因为其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正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金名片。D.尽管小雪时节天气寒冷,可是因为雪不易得,所以无论古今,人们对于这一节气,是多爱而少恨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于过去,现代农业技术拓展了生产时序,销售平台拓宽了市场渠道,使得过去的冬闲变成了冬忙。B.时代不断发展,如今人们生活富足,“补冬”已从“补嘴空”变成了共享记忆、追求品质的文化消费。C.文人喜欢在小雪天吟诗、访友、饮酒,是因为初冬时节时光变得清闲而寂寥,而凋零之美恰是诗人所爱。D.小雪飘落之时,天地沉静,时光随之变慢。厌倦了欢腾热闹,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冬日的熨帖场面。(3)根据材料推断,下列诗意与描写“小雪”节气时令相距最远的一项是A.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D.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4)文中提到,节气让我们“预知季节变换,获取生活智慧”,结合文本,谈谈你从“立冬”“小雪”这两个节气获取了哪些智慧?(5)文本中对“立冬”“小雪”的“三候”作了形象的记述,请以文本中的记述为参考写出“惊蛰”的三种物候特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马石山上峻青篝火,一堆连着一堆,在山脚下燃烧着。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见了篝火后面的敌人的影子。他们有的端着枪在篝火的旁边走来走去,有的在烤火,有的在东倒西歪的睡大觉。熊熊的火光,也照见了山脚下面的乱石纵横的山路,光秃秃的枯树,冻了冰的发光的小溪。一个正在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住了脚步,侧起耳朵听了一下,山坡上面,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在狂风怒吼的树下,他断不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像洪水冲破了堤岸,又像暴雨横扫着山野。他眯起眼睛,竭力地向那响着声音的地方望去,可是,火光晃着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他端起枪来,砰砰地向山上打了两枪,山上没有响枪,可是,那声音却还在响着。当鬼子打枪的时候,宫班长和战士们已经冲到了离火堆不远的地方,他们在水沟沿上的一堆岩石后面停了下来。紧随在他们后面的人群,也都在离火堆稍远一点的地方停了下来。当这些怀着紧张的心情的人们气喘吁吁地收住了脚步的时候,他们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静。在这深沉的寂静中,他们听见了篝火燃烧着的毕剥声,寒风吹着松树的鸣鸣声,溪水在冰下奔流的叮咚声,饥饿了的战马的嘶鸣声,鬼子们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这寂静在继续的深沉着,扩大着,变成了一种难耐的紧张,在叩击着人们的心。宫班长伏在潮湿的沟沿上,用力地紧贴着地面,把头从枯草中探出来,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面前的火堆,他看见了隐在火堆后面的密集的敌人和那无数枝黑洞洞的枪口,铁似的下颚又剧烈地蠕动起来了。他知道,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围的,他要设法弄熄几处篝火,把这个火网撕破。突然,他的眉毛一扬,迅速地把棉大衣脱了下来,轻轻地砸开了小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一浸,向着大老矫把手一挥,就向火堆那面猛扑过去。大老矫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他看见班长像一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机枪,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紧接着,南面和北面的战士,也都用手榴弹炸息了山头上的几堆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立刻,寂静的山谷,突然震天动地的沸腾起来了。滚滚的人群,就像一道冲破了堤坝的洪水似的,顺着黑黝黝的山谷,猛烈地倾泻出来了。敌人被这意外的打击弄昏了,他们慌乱地怪叫着,谩骂着,跌跌撞撞地奔跑着,乱成了一片。大老矫冲出火网外面,把机枪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猛烈地扫射着慌乱的敌人,几天来积压在心底的怒火,此刻总算爆发了。黑洞洞的枪口,在漆黑的夜间,吐出了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照亮了他的因激动而变红的脸。人群潮水似的在汹涌地倾泻着。这里是被累年的山洪冲刷成的一道长而深的山谷,它从半山腰里,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到山脚下。靠着马石店村的一个放牛老人的指引,班长选择了这样一个好的突围地点。敌人的火网在这里被撕破了一个缺口,潮水似的人群,就像一股汹涌的山洪,顺着弯弯曲曲的深谷,从山腰间直冲下来。深谷两旁高地上的篝火被扑灭了,谷口周围是一片黑暗,虽然在这浓密的黑暗中,仍然闪烁着机枪、步枪射击的火光,但是深谷仍然保障了大部分突围群众的安全。这时候,敌人已经从突然震惊中清醒过来了,但是,他们的兵力来不及集中,一时间又弄不清突围的确实地点,只有盲目的乱打枪。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砰砰叭叭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呜哩哇啦的喊叫声。一片大骚动,大喧嚷,好像天要塌下来一般。然而,在突围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坚毅的沉默。除去杂沓而紧张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以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老头子们咬着牙忍住咳嗽不声不响的往外冲,母亲们用奶头塞住婴儿的嘴不声不响的往外冲,前面的一个倒下了后面的立刻把他背起来不声不响的往外冲。大老矫继续在射击着,和他在一起的是小张,他们不断地变换着阵地,敌人始终弄不清他们有多少人,有几挺机枪。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不断地回头向山谷里张望,山谷里乌沉沉的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千万脚步踏着乱石的一片巨大的轰鸣,这声音把大地都震动起来了。从这巨大的脚步声中,他们觉得似乎是他们两人用两双有力的手,在撑住了这个网口,于是,他们感到了一种特别的兴奋。现在,在他身旁的只有小张一个人,然而,他们并不感到孤单,他们继续在射击着,撑住了网口。人群,继续从撕破了的网口里,汹涌地向外倾泻。(选自峻青《马石山上》,有删改)注:《马石山上》是峻青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写成的。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数千名群众被围困于马石山区。路过此地的八路军胶东军区的10名战士,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帮助身陷绝境的群众突围。(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着枪“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下来侧耳听了一下,又砰砰打了两枪。体现出战斗打响之前的紧张氛围。B.“伏”“贴”“探”“凝视”等词语细致刻画了宫班长的沉着冷静,只有准确掌握敌情,才能制定有效的作战方案。C.大老矫准确领会了班长手势的含义,“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向着敌人猛烈扫射,掩护班长顺利地扑灭了篝火。D.突围的人们“不声不响的往外冲”,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用“坚毅的沉默”粉碎了敌人的图谋。(2)文中最后两段多次写到“网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张“网”是鬼子布下的围捕之“网”,控诉着日本鬼子的凶险和罪恶。B.大老矫和小张不断变换射击阵地,撕开日本鬼子疯狂的阴谋之“网”。C.在英勇善战的战士和成熟的中国民众面前,杀人网织得再巧再密也属徒劳。D.从撕破的“网口”里突围,冲出去的不只有群众,也难免有漏网的鬼子。(3)一堆堆篝火燃烧着,又熄灭了。故事情节逐步发展,人物形象逐步展现。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作简要的分析概括。(4)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所讲的故事都发生在战争年代,都表现战火中革命战士特有的青春情怀,但刻画英雄形象的手法不一样。请结合文本情节作概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沈大令传方宗诚君讳衍庆,字子符,号槐卿,池州石埭人。祖赓飏,父作舟,俱县学生,重行检。君生而聩,祖父附耳授之书即成诵,年二十中道光乙未进士,丙申补行殿试,用知县,分发江西。锐意有为,尤善折狱。每以小几①对簿,准情度理,众心洽然。代理金谿四十二日,即有政声。权兴国数月间,清积牍三百余。歉岁,土匪藉禁米出境,据河行暴,客货至抽篮②,违者覆其舟。君廉得其情,督役捕治。俗以人命为奇货,旋控旋贿和。君痛惩之,欺诈寝息。丁外艰,服阕,署安义,补泰和,尤以除暴安良,兴学善俗为务。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其在兴国、安义也亦然。以叙加同知衔,调鄱阳。鄱阳,江西繁要地。君既莅任,拓芝阳书院,广育婴堂、养济院,施药饵、棉丸、榨木,置义冢,凡兴利除害事无不备。鄱阳素称盗薮。君亲讯渔户,编名册,置巡航,校巡其中,获盗则严治如法,舟行肃然。邑两遇水灾,君先设棚山阜以移民居,捐廉作供与隅食之。常敝衣杂诸丐中,以察厚薄多寡之数,弊蠹一清。振帑下,按户造册,无滥无漏。数月中衣不澣,食不饱,冲波冒险无稍停,全活民以数十万计。上官命缉私监,君以大荒民穷,藉负贩为生,持不可,屡受诘责不顾。麦秋到,君乃微行要隘,遇贩者告以实,民感之,皆复业。文宗显皇帝登极下诏,旁求人才,巡抚费公开绶、学使张公芾荐君治行第一。咸丰元年入觐,回鄱阳,万民夹道以迎。君为人孝友信义,好尊贤礼士。自幼慷慨,立名节。在官慕陆清献公③之为人,常读其书。(选自《方宗诚集》,有删改)注:①几,苗头。②抽釐,清代至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③陆清献公,指陆陇其,清康熙年间著名理学家,依理守法的良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B.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C.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D.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唐以后,对拟任用的官员先将其放在职位上试用叫“权”,暂时代理某官职也称“权”。B.服,长辈或平辈亲属亡故,子女或近亲要带孝表示哀悼,过一年,期满除服,谓之服阕。C.廉,清代,在正常薪俸之外,按职务等级每年另外发给官员银钱,以养其廉,防其贪污。D.觐,古代诸侯秋天入朝谒见帝王叫做觐,后来泛指官员朝见天子。教徒朝拜圣地也叫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衍庆天生听力不好,祖父贴近他耳边教他读书,他能很快成诵。二十岁时他没有考中进士,参加了殿试补考后,就被派出去做官了。B.灾年收成不好,土匪假借地方禁止本地稻米运出境外的条令,占据河道,敲榨外地商船。沈衍庆查访到实情,督促役吏把土匪抓了起来。C.沈衍庆在泰和、兴国、安义等县担任知县时,除暴安良,兴办学校,改良风俗,使当地百姓们受到教化,积极主动地向官府上交赋税。D.在县内遭遇水灾时,沈衍庆捐出自己养廉的银子制作食物给灾民吃,他还穿着便衣混入乞丐群中考察分配情况,杜绝了舞弊贫门呢?(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上官命缉私盐,君以大荒民穷,藉负贩为生,持不可,屡受诘责不顾。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5)朝廷下令旁求人才,巡抚、学政都认为沈衍庆政绩属“第一”等。从本文看,你认为他取得第一等政绩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遣兴杜甫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北里①富熏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②。注:①北里,指长安城北的平康里,长安城南为贫民区。②締,葛布,麻布做成的夏衣。(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景,诗人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图画,为全诗笼上惨淡的感情基调。B.后四句叙事,将北里景象与城南光景作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愤懑、沉痛与深忧。C.这首诗很注重炼字。首句用“飘”字写出秋风的强劲,结句着“犹”字写尽穷人的煎熬。D.这首五言律诗,将写景叙事和抒怀遣兴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娴熟而高超的抒情技巧。(2)杜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请结合本诗对此作概括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认为,人们掌握智慧,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以走路作比,对此作了形象的阐发,他在《劝学》中这样表述:“,”。(2)《短歌行》中,曹操仿用《管子》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以“,”作比,表示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这样的笔墨描写周瑜风度儒雅、指挥若定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拜和仰慕:“,谈笑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①_____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②_____。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咔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雄壮地喷吐着白雾的仿佛一口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的巨大的车头。它那③_____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棵没根的小草。(1)请在文中横线序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你知道古人是如何保暖的吗?当天气转凉,古人的第一反应是穿夹衣。夹衣指的是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等到更冷的时候,①□□□□□□□□□□,如麻絮、鸭毛、芦苇等。大家熟悉的棉纺织衣物则较晚才普及。到了明代,棉纺织技术迅速发展,这才有了平民都能穿的保暖首选衣物——棉袄。在古代,人们除了穿衣保暖,还有许多其他保温、取暖的妙招。②□□□□□□□□□□。我国最早的取暖炉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燎炉”,这是一种烧炭取暖的用具,相当于今天的火盆。此外,古人还有一种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叫“脚婆”,又称“汤婆子”。这是一种用铜或锡制成的容器,呈扁圆型,使用时往往需要在其外面包布,③□□□□□□□□□□。宋代黄庭坚在《戏咏暖足瓶》中描述道:“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1)下列选项中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所使用的破折号用法一致的是A.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你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B.可慌呢!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D.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我们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2)请在文中序号框中依次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艺术大师在米粒上展现“赤壁大战”的壮阔场面,在头发上刻出《清明上河图》的盛世风情,刻画逼真,气象恢弘。大师们做的是“小器件”,呈现的却是“大格局”。创作如此,生活亦然。请结合材料,以“小器件与大格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立冬是入冬后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闭蓄冬藏、万物休养的开始。所谓“冬藏”,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得十分具体生动,“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民以食为天,物藏孕育着冬的到来。古人基于长期生活实践观察,将立冬分为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野鸡等鸟类渐趋息影,但气候并不稳定,冷暖交替。民谚有言“立冬,三日寒,四日暖”,有时还有“小阳春”。过去立冬过后,北方农业活动相对较少,南方正是抢抓农事的好时节。现代农业技术和销售平台拓展了生产时序和市场渠道,农民在田间地头试验冬播谷,菜农、花农的电子订单应接不暇,冬闲也变冬忙。“立冬补冬,补嘴空。”为了调养生息、养精蓄锐,古人在立冬前就注重进补御寒。自宋代以来,中原一带在农历十月初便开始“进暖炉炭”,“置酒作暖炉会”(《东京梦华录》)。点炉取暖,一家人围坐火炉旁,饮酒吃肉,尽享天伦。江南一带有开炉做烧饼的传统(《吴郡志》),祭祀祖先,邻里互赠,真情暖凉天。北方喜爱腌菜,将新鲜蔬菜腌制窖藏,以备冬日之需。北方大部分地区还盛行吃糕、吃饺子,天津则有吃倭瓜饺子的习俗;南方苏常一带讲究吃膏滋,将红参、桂圆、核桃等烧汤,活血补气。尽管各地美食不一,大都有补冬御寒之意,甚至有“立冬饮水也有补”的说法。如今人们生活富足,“补冬”已成为共享记忆、追求品质的文化消费。咸肉菜饭作为苏州传统美食,将米饭拌着咸肉粒、青菜和猪油,成为今日苏州人迎冬补冬的特令食品。在浙江,立冬时节吃羊肉,既是传统习俗,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招牌”。立冬还是绍兴黄酒开酿、金华火腿开晒的最佳时节,绍兴人把从立冬到来年立春酿制的酒称为“冬酿”,同样只有经历立冬到立春的冬晒才能称之为“正冬腿”,特殊工艺叠加传统节令,进一步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以立冬开酿、开晒为主题的文化节正成为地方展示民俗文化、宣扬特色产业、拉动文旅消费的金名片。立冬还是中华多民族共享的节令和节日。云南彝族在立冬日举办颂牛节,他们用洋芋和萝卜制作牛的模型,踏歌起舞,歌颂一年丰收与耕牛的辛劳。瑶族盘王节也在立冬后举办,他们在春天向始祖盘王许愿,再到冬天举行还愿仪式。藏族酥油花艺人每年从立冬之日开始制作酥油灯花,他们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与冰水糅合再染上各种矿物颜料,以备藏历正月十五夜摆花节所用。在立冬新节俗中,健身运动是最受欢迎的迎冬活动,各种冬季趣味运动会在学校和社区轮番上演,运动迎立冬已然成为新风尚。冬泳爱好者以比赛和表演等形式健身畅游,享受冬泳乐趣,迎接冬季到来。长跑也是有益身心的冬季健身运动,近年来多地都在立冬前后举办马拉松比赛,人们在酣畅淋漓中告别秋天,跑进冬天。秋深叶落,立冬已至,休养深藏好个冬!(选自王文超《秋深叶落已立冬》,有删改)材料二: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大概因为雪不易得,所以尽管小雪天寒,无论古人今人,对于这一节气,依旧是多爱而少恨的——文人喜欢在小雪天吟诗、访友、饮酒,这并非偶然。眼下农作物大多已收获,时光变得清闲而寂寥。陆游写过一首《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可见初冬时节的凋零之美,恰是诗人的心头爱。对于古时的农人来说,小雪下雪便是一个好兆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经验的结晶。农学专著《氾胜之书》里也强调了冬雪的价值:“冬雨雪止,辄以蔺之。掩地雪,勿使从风飞去。后雪复蔺之,则立春保泽,冻虫死,来年宜稼。”可以说,看到下雪,农人对来年的生产就有了信心。此外,与农事相关的俗语也有许多:“小雪小雪,拾把柴火”,“到了小雪,没了农活”,“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小雪到了天气冷,晒晒太阳猫猫冬”……古人的人生哲学与幽默尽在其中!“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刘熙在《释名》中这样解释“雪”。绥即安宁,那么小雪,就是小安宁。小雪簌簌飘落之时,天地变得沉静,时光也跟着慢了下来。在欢腾与热闹过后,冬日里熨帖的,正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它让我们从这些看似惯常而颇有仪式感的习俗之中,预知季节变换,获取生活智慧。每到小雪时节,熟悉的风物又在眼前,提醒着一代代中国人:小雪至,万物藏。冬藏,并不是退避和消弭,而是积蓄和孕育。待来年春天,还天地璀璨!(摘编自方曲韵《小雪万物藏正是积蓄时》,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用十分具体生动的记述说明:立冬,标志着闭蓄冬藏、万物休养的开始。B.而今,立冬有了新节俗,各种冬季趣味运动会在学校和社区轮番上演,运动迎立冬即将成为新风尚。C.以立冬开酿、开晒为主题的文化节,因为其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正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金名片。D.尽管小雪时节天气寒冷,可是因为雪不易得,所以无论古今,人们对于这一节气,是多爱而少恨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同于过去,现代农业技术拓展了生产时序,销售平台拓宽了市场渠道,使得过去的冬闲变成了冬忙。B.时代不断发展,如今人们生活富足,“补冬”已从“补嘴空”变成了共享记忆、追求品质的文化消费。C.文人喜欢在小雪天吟诗、访友、饮酒,是因为初冬时节时光变得清闲而寂寥,而凋零之美恰是诗人所爱。D.小雪飘落之时,天地沉静,时光随之变慢。厌倦了欢腾热闹,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冬日的熨帖场面。(3)根据材料推断,下列诗意与描写“小雪”节气时令相距最远的一项是BA.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D.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4)文中提到,节气让我们“预知季节变换,获取生活智慧”,结合文本,谈谈你从“立冬”“小雪”这两个节气获取了哪些智慧?(5)文本中对“立冬”“小雪”的“三候”作了形象的记述,请以文本中的记述为参考写出“惊蛰”的三种物候特征。【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解答】(1)B.“即将成为新风尚”错误。由原文“运动迎立冬已然成为新风尚”可知,原文是“已然成为”。C.“因为其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错误。由原文“绍兴人把从立冬到来年立春酿制的酒称为‘冬酿’,同样只有经历立冬到立春的冬晒才能称之为‘正冬腿’,特殊工艺叠加传统节令,进一步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以立冬开酿、开晒为主题的文化节正成为地方展示民俗文化、宣扬特色产业、拉动文旅消费的金名片”可知,附加了非遗产品文化价值的是“冬酿”和“正冬腿”,并且强加了因果。D.“可是因为雪不易得”错误。由原文“大概因为雪不易得,所以尽管小雪天寒,无论古人今人,对于这一节气,依旧是多爱而少恨的”可知,文中是“大概因为”。故选:A。(2)D.“厌倦了欢腾热闹”错误。由原文“小雪簌簌飘落之时,天地变得沉静,时光也跟着慢了下来。在欢腾与热闹过后,冬日里熨帖的,正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可知,“厌倦了欢腾热闹”文章没有表述。故选:D。(3)A.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出自宋之间《苑中遇雪应制》:“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旅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是林花昨夜开。”庭霰:霰,下雪前或初下雪时夹杂下着的小冰粒。庭霰,指落在庭院的雪。林花:指白梅花。B.该诗描写的是“胡天八月”之景。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首联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C.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早冬》。D.绚烂的菊花已经开败,在风寒中大片伏在篱笆边的水沟旁。菊花即将归于尘土沟渠。而塞外大雁在黄昏瑰丽的晚霞里向南飞去。出自唐代徐铉《和萧郎中小雪日作》。故选:B。(4)“为了调养生息、养精蓄锐,古人在立冬前就注重进补御寒”可知,人要注意调养生息,养精蓄锐;“在立冬新节俗中,健身运动是最受欢迎的迎冬活动,各种冬季趣味运动会在学校和社区轮番上演,运动迎立冬已然成为新风尚”可知,要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古为今用,传承和丰富节令文化;“每到小雪时节,熟悉的风物又在眼前,提醒着一代代中国人:小雪至,万物藏。冬藏,并不是退避和消弭,而是积蓄和孕育”可知,人生要学会积蓄和孕育。“待来年春天,还天地璀璨”可知,对生活要永葆乐观和希望,学会珍爱和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5)文本中对“立冬”“小雪”的“三候”作形象的记述如下:“立冬分为三候:‘初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写出了此节气典型气候特征。根据“惊蛰”这一节气特征,结合此时的典型景物及“惊蛰”一词的含意来答即可。“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等等,这些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从中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答案:(1)A(2)D(3)B(4)①人要注意调养生息,养精蓄锐;②要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古为今用,传承和丰富节令文化;③对生活要永葆乐观和希望,学会珍爱和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④人生要学会积蓄和孕育。(5)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花儿开始竞相开放;二候“仓庚鸣”,鸟儿开始欢快的鸣叫,传递春的气息;三候鹰“化为鸠”,布谷鸟鸣叫,播种生活的希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马石山上峻青篝火,一堆连着一堆,在山脚下燃烧着。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见了篝火后面的敌人的影子。他们有的端着枪在篝火的旁边走来走去,有的在烤火,有的在东倒西歪的睡大觉。熊熊的火光,也照见了山脚下面的乱石纵横的山路,光秃秃的枯树,冻了冰的发光的小溪。一个正在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住了脚步,侧起耳朵听了一下,山坡上面,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在狂风怒吼的树下,他断不定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像洪水冲破了堤岸,又像暴雨横扫着山野。他眯起眼睛,竭力地向那响着声音的地方望去,可是,火光晃着他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他端起枪来,砰砰地向山上打了两枪,山上没有响枪,可是,那声音却还在响着。当鬼子打枪的时候,宫班长和战士们已经冲到了离火堆不远的地方,他们在水沟沿上的一堆岩石后面停了下来。紧随在他们后面的人群,也都在离火堆稍远一点的地方停了下来。当这些怀着紧张的心情的人们气喘吁吁地收住了脚步的时候,他们感到了一种深沉的寂静。在这深沉的寂静中,他们听见了篝火燃烧着的毕剥声,寒风吹着松树的鸣鸣声,溪水在冰下奔流的叮咚声,饥饿了的战马的嘶鸣声,鬼子们叽哩哇啦的说话声。这寂静在继续的深沉着,扩大着,变成了一种难耐的紧张,在叩击着人们的心。宫班长伏在潮湿的沟沿上,用力地紧贴着地面,把头从枯草中探出来,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面前的火堆,他看见了隐在火堆后面的密集的敌人和那无数枝黑洞洞的枪口,铁似的下颚又剧烈地蠕动起来了。他知道,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围的,他要设法弄熄几处篝火,把这个火网撕破。突然,他的眉毛一扬,迅速地把棉大衣脱了下来,轻轻地砸开了小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一浸,向着大老矫把手一挥,就向火堆那面猛扑过去。大老矫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他看见班长像一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机枪,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紧接着,南面和北面的战士,也都用手榴弹炸息了山头上的几堆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立刻,寂静的山谷,突然震天动地的沸腾起来了。滚滚的人群,就像一道冲破了堤坝的洪水似的,顺着黑黝黝的山谷,猛烈地倾泻出来了。敌人被这意外的打击弄昏了,他们慌乱地怪叫着,谩骂着,跌跌撞撞地奔跑着,乱成了一片。大老矫冲出火网外面,把机枪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猛烈地扫射着慌乱的敌人,几天来积压在心底的怒火,此刻总算爆发了。黑洞洞的枪口,在漆黑的夜间,吐出了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照亮了他的因激动而变红的脸。人群潮水似的在汹涌地倾泻着。这里是被累年的山洪冲刷成的一道长而深的山谷,它从半山腰里,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到山脚下。靠着马石店村的一个放牛老人的指引,班长选择了这样一个好的突围地点。敌人的火网在这里被撕破了一个缺口,潮水似的人群,就像一股汹涌的山洪,顺着弯弯曲曲的深谷,从山腰间直冲下来。深谷两旁高地上的篝火被扑灭了,谷口周围是一片黑暗,虽然在这浓密的黑暗中,仍然闪烁着机枪、步枪射击的火光,但是深谷仍然保障了大部分突围群众的安全。这时候,敌人已经从突然震惊中清醒过来了,但是,他们的兵力来不及集中,一时间又弄不清突围的确实地点,只有盲目的乱打枪。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砰砰叭叭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呜哩哇啦的喊叫声。一片大骚动,大喧嚷,好像天要塌下来一般。然而,在突围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坚毅的沉默。除去杂沓而紧张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以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老头子们咬着牙忍住咳嗽不声不响的往外冲,母亲们用奶头塞住婴儿的嘴不声不响的往外冲,前面的一个倒下了后面的立刻把他背起来不声不响的往外冲。大老矫继续在射击着,和他在一起的是小张,他们不断地变换着阵地,敌人始终弄不清他们有多少人,有几挺机枪。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不断地回头向山谷里张望,山谷里乌沉沉的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千万脚步踏着乱石的一片巨大的轰鸣,这声音把大地都震动起来了。从这巨大的脚步声中,他们觉得似乎是他们两人用两双有力的手,在撑住了这个网口,于是,他们感到了一种特别的兴奋。现在,在他身旁的只有小张一个人,然而,他们并不感到孤单,他们继续在射击着,撑住了网口。人群,继续从撕破了的网口里,汹涌地向外倾泻。(选自峻青《马石山上》,有删改)注:《马石山上》是峻青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写成的。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数千名群众被围困于马石山区。路过此地的八路军胶东军区的10名战士,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帮助身陷绝境的群众突围。(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端着枪“来回走动”的鬼子哨兵,突然停下来侧耳听了一下,又砰砰打了两枪。体现出战斗打响之前的紧张氛围。B.“伏”“贴”“探”“凝视”等词语细致刻画了宫班长的沉着冷静,只有准确掌握敌情,才能制定有效的作战方案。C.大老矫准确领会了班长手势的含义,“会意地把机枪在岩石上架好”,向着敌人猛烈扫射,掩护班长顺利地扑灭了篝火。D.突围的人们“不声不响的往外冲”,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用“坚毅的沉默”粉碎了敌人的图谋。(2)文中最后两段多次写到“网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张“网”是鬼子布下的围捕之“网”,控诉着日本鬼子的凶险和罪恶。B.大老矫和小张不断变换射击阵地,撕开日本鬼子疯狂的阴谋之“网”。C.在英勇善战的战士和成熟的中国民众面前,杀人网织得再巧再密也属徒劳。D.从撕破的“网口”里突围,冲出去的不只有群众,也难免有漏网的鬼子。(3)一堆堆篝火燃烧着,又熄灭了。故事情节逐步发展,人物形象逐步展现。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作简要的分析概括。(4)本文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所讲的故事都发生在战争年代,都表现战火中革命战士特有的青春情怀,但刻画英雄形象的手法不一样。请结合文本情节作概括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要结合语境以及全文主旨等分析场面描写的作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概括,有理有据,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节的推进和主题的体现两个方面。(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细致分析,准确从文本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把握。【解答】(1)C.“掩护班长顺利地扑灭了篝火”错误,原文表述是“班长像一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于是,他端起机枪,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大老矫是在班长把火扑灭后扫射敌人,而不是掩护班长把火扑灭。(2)D.“漏网的鬼子”错。“网口”是战士们为群众撑起的一个逃亡的出口,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在突围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坚毅的沉默”,大家都在静默地默契地配合突围,没有混入群众中的鬼子。(3)本题先从文章中筛选出涉及到“篝火”的内容,再概括篝火涉及的故事情节,最后概括出该情节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在故事开篇“篝火,一堆连着一堆,在山脚下燃烧着。熊熊的火光,撕破了夜的黑幕,照见了篝火后面的敌人的影子。”篝火是敌人营地中生的,它撕破黑夜,照见的敌人影子,由此可见鬼子燃烧篝火,挡住了群众突围的路线,火光中充满了凶狠与恶毒。故事发展,在班长带领群众突围时,“班长像一道闪电似的窜到了篝火的前面,把湿淋淋的大衣往火上一罩,扑灭了篝火。”大老矫“端起机枪,就向着敌人猛烈地扫射起来。紧接着,南面和北面的战士,也都用手榴弹炸息了山头上的几堆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从这些描述可见,战士们扑灭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表现出战士们的智谋和勇猛。情节再发展,“深谷两旁高地上的篝火被扑灭了,谷口周围是一片黑暗,虽然在这浓密的黑暗中,仍然闪烁着机枪、步枪射击的火光,但是深谷仍然保障了大部分突围群众的安全”、“在突围的人群中,却是一片坚毅的沉默。除去杂沓而紧张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以外,什么声音都听不见”等可见,篝火熄灭后的黑暗中,大部分群众沉默而迅速地冲出网口,表现了经受战争考验的人民的沉着勇敢和会心友善。(4)本题要求把《百合花》与本文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刻画英雄手法的不一样。从考点的角度看,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人物的塑造分正面塑造和侧面塑造。本文主要是直接描绘战斗场景,将英雄人物置身于与敌人正面交锋的情境之中,通过描写战士在黑夜组织群众突围转移的具体表现中展现人物形象,文中正面描写了宫班长的机智英勇,比如考虑到火光照耀,是非常不利于突围,班长“他的眉毛一扬,迅速地把棉大衣脱了下来,轻轻地砸开了小溪里的薄冰,把棉大衣放在水里浸了一浸,向着大老矫把手一挥,就向火堆那面猛扑过去”等。文中还着重描写了大老矫与班长密切配合,在射杀敌人时的勇猛无为,比如原文中“大老矫冲出火网外面,把机枪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猛烈地扫射着慌乱的敌人,几天来积压在心底的怒火,此刻总算爆发了。黑洞洞的枪口,在漆黑的夜间,吐出了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照亮了他的因激动而变红的脸”等内容,文章正面刻画了宫班长、大老矫等革命战士的形象,讴歌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茹志鹃的《百合花》通过描写新媳妇由最开始帮忙时的忸怩害羞,到后来“庄严而虔诚地给”小战士擦身子,“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以及通过群众的语言,介绍小战士的死因“他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等内容,没有直接正面刻画小战士在战场上的场景,通过他人的反映来间接地表现小通讯员单纯质朴而又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答案:(1)C(2)D(3)①鬼子燃烧篝火,挡住了群众突围的路线,火光中充满了凶狠与恶毒。②战士们扑灭篝火,杀开了一条血路,表现出战士们的智谋和勇猛。③篝火熄灭后的黑暗中,大部分群众沉默而迅速地冲出网口,表现了经受战争考验的人民的沉着勇敢和会心友善。(4)①本文直接描写战斗场景。正面刻画了宫班长、大老矫等革命战士的形象,讴歌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②《百合花》中主要通过描写新媳妇缝补衣服铺垫被子等细节以及群众的叙述,间接地表现小通讯员单纯质朴而又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沈大令传方宗诚君讳衍庆,字子符,号槐卿,池州石埭人。祖赓飏,父作舟,俱县学生,重行检。君生而聩,祖父附耳授之书即成诵,年二十中道光乙未进士,丙申补行殿试,用知县,分发江西。锐意有为,尤善折狱。每以小几①对簿,准情度理,众心洽然。代理金谿四十二日,即有政声。权兴国数月间,清积牍三百余。歉岁,土匪藉禁米出境,据河行暴,客货至抽篮②,违者覆其舟。君廉得其情,督役捕治。俗以人命为奇货,旋控旋贿和。君痛惩之,欺诈寝息。丁外艰,服阕,署安义,补泰和,尤以除暴安良,兴学善俗为务。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其在兴国、安义也亦然。以叙加同知衔,调鄱阳。鄱阳,江西繁要地。君既莅任,拓芝阳书院,广育婴堂、养济院,施药饵、棉丸、榨木,置义冢,凡兴利除害事无不备。鄱阳素称盗薮。君亲讯渔户,编名册,置巡航,校巡其中,获盗则严治如法,舟行肃然。邑两遇水灾,君先设棚山阜以移民居,捐廉作供与隅食之。常敝衣杂诸丐中,以察厚薄多寡之数,弊蠹一清。振帑下,按户造册,无滥无漏。数月中衣不澣,食不饱,冲波冒险无稍停,全活民以数十万计。上官命缉私监,君以大荒民穷,藉负贩为生,持不可,屡受诘责不顾。麦秋到,君乃微行要隘,遇贩者告以实,民感之,皆复业。文宗显皇帝登极下诏,旁求人才,巡抚费公开绶、学使张公芾荐君治行第一。咸丰元年入觐,回鄱阳,万民夹道以迎。君为人孝友信义,好尊贤礼士。自幼慷慨,立名节。在官慕陆清献公③之为人,常读其书。(选自《方宗诚集》,有删改)注:①几,苗头。②抽釐,清代至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③陆清献公,指陆陇其,清康熙年间著名理学家,依理守法的良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B.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C.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D.民初以抗粮成习/及君治之/皆踊跃输将/上官嘉其能/移任时/民号呼泣/留者不绝/(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权,唐以后,对拟任用的官员先将其放在职位上试用叫“权”,暂时代理某官职也称“权”。B.服,长辈或平辈亲属亡故,子女或近亲要带孝表示哀悼,过一年,期满除服,谓之服阕。C.廉,清代,在正常薪俸之外,按职务等级每年另外发给官员银钱,以养其廉,防其贪污。D.觐,古代诸侯秋天入朝谒见帝王叫做觐,后来泛指官员朝见天子。教徒朝拜圣地也叫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沈衍庆天生听力不好,祖父贴近他耳边教他读书,他能很快成诵。二十岁时他没有考中进士,参加了殿试补考后,就被派出去做官了。B.灾年收成不好,土匪假借地方禁止本地稻米运出境外的条令,占据河道,敲榨外地商船。沈衍庆查访到实情,督促役吏把土匪抓了起来。C.沈衍庆在泰和、兴国、安义等县担任知县时,除暴安良,兴办学校,改良风俗,使当地百姓们受到教化,积极主动地向官府上交赋税。D.在县内遭遇水灾时,沈衍庆捐出自己养廉的银子制作食物给灾民吃,他还穿着便衣混入乞丐群中考察分配情况,杜绝了舞弊贫门呢?(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上官命缉私盐,君以大荒民穷,藉负贩为生,持不可,屡受诘责不顾。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5)朝廷下令旁求人才,巡抚、学政都认为沈衍庆政绩属“第一”等。从本文看,你认为他取得第一等政绩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以抗粮成习”主语是“民”,构成主谓结构,不宜断开,排除AC;“上官”是一个词组,指上级官员,不能断开,排除B。译文:起初,百姓习惯抗交官粮,待先生到这里理政,就都踊跃缴纳,上级官员赏识他的才干,调任时,老百姓哭喊着,挽留他的人络绎不绝。故选:D。(2)B.“过一年,期满除服,谓之服阕”错误。守孝期为三年。故选:B。(3)A.“二十岁时他没有考中进士,参加了殿试补考后,就被派出去做官了”分析错误,原文表述为“年二十中道光乙未进士,丙申补行殿试”,是二十岁时考中道光乙未年进士,参加了下一年的殿试。由此可知乙未年中了进士,丙申年补行殿试。故选:A。(4)①“穷”,困窘;“藉”,依靠、凭借;“持”,坚持;“责”,斥责、谴责、责备。译文:上司下令缉拿贩私盐的人,先生认为,大灾之年,百姓困窘,靠背点儿盐贩卖是维持生计,就坚持不同意缉拿,为此多次受到诘问和斥责也不顾。②“是故”,因此;第二个“圣”,圣明;第二个“愚”,愚昧;“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大概。译文: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5)据原文“祖赓飏,父作舟,俱县学生,重行检”“锐意有为”可知,他的祖父名赓飏,父亲名作舟,都是秀才,看重操守,自己也决心有所作为。由此可概括出:家风熏染,见贤思齐。据原文“代理金谿四十二日,即有政声。权兴国数月间,清积牍三百余”可知,他代理金谿知县只四十二天,就有了良好的政治声誉。代理兴国知县时几个月时间,清理累积公文三百多。由此可概括出:勤政廉政,很有才干。据原文“获盗则严治如法”“捐廉作饼与粥食之。常蔽衣杂诸丐中,以察厚薄多寡之数”可知,他抓获盗匪就依法严办,又捐出养廉的银子制作饼与粥来给灾民吃。还经常穿着破衣混杂在那些乞丐中,来考察分发的多少与厚薄。由此可概括出:体察民情,公正执法。据原文“尤以除暴安良,兴学善俗为务”“凡兴利除害事无不备”可知,他特别以除暴安良、兴办学堂、改良风俗为要务,凡属兴利除害的事情全都办理周备。由此可概括出:兴学善俗,标本兼治。答案:(1)D(2)B(3)A(4)①上司下令缉拿贩私盐的人,先生认为,大灾之年,百姓困窘,靠背点儿盐贩卖是维持生计,就坚持不同意缉拿,为此多次受到诘问和斥责也不顾。②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5)家风熏染,见贤思齐;勤政廉政,很有才干;体察民情,公正执法;兴学善俗,标本兼治。参考译文:先生名叫衍庆,表字子符,号槐卿,是池州石埭人。祖父名赓飏,父亲名作舟,都是秀才,看重操守。先生生来听力不好,祖父就附在他耳边教他读书,即刻就能成诵,二十岁时考中道光乙未年进士,参加了下一年的殿试,被任用为知县,派往江西。先生决心有所作为,特别擅长断案。常常依据微小的线索对质审案,既依据实情,又考虑事理,众人从内心认同。代理金谿知县只四十二天,就有了良好的政治声誉。代理兴国知县时几个月时间,清理累积公文三百多。灾荒之年,土匪假借不准稻米出境的禁令,盘据河道施行暴力,外地的货船到了,就抽取税金,有人不交,他们就掀翻人家的船只。先生访察得到实情,就催促衙役抓捕查办。当地人把人命作为稀罕之物,快速起讼,随即收贿放人。先生严厉地惩处了这些人,欺诈的情形就止息了。遇上父亲亡故,守丧期满后,代理安义县令,又至泰和县补了缺,特别以除暴安良、兴办学堂、改良风俗为要务。起初,百姓习惯抗交官粮,待先生到这里理政,就都踊跃缴纳,上级官员赏识他的才干,调任时,老百姓哭喊着,挽留他的人络绎不绝。他在兴国,安义县时也都这样。按政绩论功劳,给他加了同知的官衔,调任鄱阳县。鄱阳县是江西的复杂紧要之地。先生到任后,开拓了芝阳书院,扩大了育婴堂、养济院,施放药品、营养品、棉衣、棺木,设置了无主尸骸的墓地,凡属兴利除害的事情全都办理周备。鄱阳向来被称为盗匪的聚集地。先生亲自查问渔民,编制名册,安排巡查船只,在那里反复巡逻,抓获盗匪就依法严办,船户很是谨慎恭顺。县里两次遇上水灾,先生先在山上高处搭建棚子让转移的百姓居住,又捐出养廉的银子制作饼与粥来给灾民吃。还经常穿着破衣混杂在那些乞丐中,来考察分发的多少与厚薄,舞弊的现象就彻底肃清了。救济的钱下来以后,按户登记造册,既没有滥发的,也没有漏发的。几个月里,中衣也不换洗,饭也不吃饱,在洪水中冒着危险冲波劈浪无一点儿停息,保全救活的百姓数十万。上司下令缉拿贩私盐的人,先生认为,大灾之年,百姓困窘,靠背点儿盐贩卖是维持生计,就坚持不同意缉拿,为此多次受到诘问和斥责也不顾。秋天收麦了,先生就换上便衣私行至重要的路口,遇上贩私盐的人就将实情相告,百姓们为之感动,都放弃贩盐回归旧业。咸丰皇帝登基时,下诏向各处搜求人才,巡抚费开绶、学政张芾都推荐先生政绩为第一等。咸丰元年入朝拜见皇帝,回到鄱阳时,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夹道欢迎。先生为人孝敬长辈,友善待人,守信誉,行仁义,喜好尊重有才德的人,对士人以礼相待。从小充满正气,树立名节。做官后仰慕陆陇其的为人,经常读陆先生的著作。(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遣兴杜甫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北里①富熏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②。注:①北里,指长安城北的平康里,长安城南为贫民区。②締,葛布,麻布做成的夏衣。(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前四句写景,诗人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图画,为全诗笼上惨淡的感情基调。B.后四句叙事,将北里景象与城南光景作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愤懑、沉痛与深忧。C.这首诗很注重炼字。首句用“飘”字写出秋风的强劲,结句着“犹”字写尽穷人的煎熬。D.这首五言律诗,将写景叙事和抒怀遣兴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娴熟而高超的抒情技巧。(2)杜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请结合本诗对此作概括分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先读懂诗歌,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情感。【解答】(1)D.“五言律诗”错误。本诗是古风,不是律诗。故选D。(2)现实性:前四句写景,其中一、二句以朔风为主,写胡雁用“飘”,生动地写出了以善飞著称的大雁在强劲的秋风中不能自主的情状,第二句用“惨淡”,为昏暗无光、飞砂走石的环境涂上了一层凄惨色彩,再现北风秋风中的特殊景象。三、四句将长林、秋草并提。所以前四句所写景物如胡雁、疾风、砂砾、长林、秋草具有明显的西部地域特色。后四句言事,这是对长安生活的回顾。同样是萧瑟秋日,“北里”的权贵们在高楼大宅里笙歌燕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悠扬的笙笛彻夜不息,然而南邻的穷人们却依旧穿着夏天的粗布衣,在寒风中发抖。通过对比,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民生艰难的残酷现实。人民性:诗歌后四句写到同样是萧瑟秋日,“北里”的权贵们在高楼大宅里笙歌燕舞,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悠扬的笙笛彻夜不息,然而南邻的穷人们却依旧穿着夏天的粗布衣,在寒风中发抖。“焉知”二字反映了统治者不问民间疾苦,只知自己寻欢作乐的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极大愤懑之情,对权贵不恤民艰予以谴责,对人民深陷苦难寄以同情。答案:(1)D(2)现实性:写北风凛冽,飞沙走石,所写景物具有明显的西部地域特色;长安的权贵连夜笙歌,穷奢极侈;而城南贫民时届深秋,无衣御寒。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民生艰难的残酷现实。人民性:诗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权贵不恤民艰予以谴责,对人民深陷苦难寄以同情。(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认为,人们掌握智慧,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以走路作比,对此作了形象的阐发,他在《劝学》中这样表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短歌行》中,曹操仿用《管子》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作比,表示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这样的笔墨描写周瑜风度儒雅、指挥若定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拜和仰慕:“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选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至)(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重点字:厌)(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重点字:纶、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①_____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②_____。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咔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雄壮地喷吐着白雾的仿佛一口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的巨大的车头。它那③_____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棵没根的小草。(1)请在文中横线序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成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长句变短句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注意长句变短句的方法,主要有抽取法、分述法、解说法。(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极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修辞手法,再结合材料分析其表达效果。【解答】(1)①根据“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胡乱吃几口”可知,这时候台儿庄的姑娘们没有把心思放在吃饭上,可用“心不在焉”。“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②根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可知,这是姑娘们在梳洗打扮,可用“梳妆打扮”。“梳妆打扮”,对容颜衣着进行修饰。③本处是说火车的火车头发出来的声音非常地大,可用“撼天动地”。“撼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2)将长句变成短句,首先要找到长句的句子主干,本句话的主语为“她”,谓语为“有点害怕”,宾语中心语为“她那巨大的车头”,所以主干句为: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然后再将修饰成分变成独立的句子,本句话中的修饰成分有“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可变成:车头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3)本句话采用了比拟的手法。“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中“喘息着”是人或动物所具有的,这里面用来形容火车,作者借助了丰富的想象,赋予冰冷的火车以人或动物的活性,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了生命,所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本处描写火车进站的情景,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到火车喘息着、滑过来、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将描写具体生动,从而表达出姑娘们对火车的好奇与亲近。同时,“喘息着”“滑过来”也写出了火车进入台儿庄的不易,写出了台儿沟山高路远的地理环境,突出该地的闭塞。答案:(1)①心不在焉②梳妆打扮③撼天动地(2)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