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将哲学意蕴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与《庄子》的哲学形态类似,《红楼梦》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庄子既可称为文学家,也可称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他的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具备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因为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具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灭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材料二:《红楼梦》是文学艺术,是虚构的小说,它通过描写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世界观。其中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体现的是曹雪芹用大观(宏观)、中观(不二法门)、微观的眼睛看宇宙,观察人世人生。在近百年前,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说:“《桃花扇》政治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民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在此。”《红楼梦》是宇宙的,就是说它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自由的,不仅仅是《桃花扇》表现的那种有限的现实时间空间。《红楼梦》具有一个大于家国境界、历史境界的宇宙境界,不仅仅用肉眼(微观)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大观视角看宇宙!刘再复先生在《<红楼梦>哲学论纲》中说:“事实上,《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宝藏、文学宝藏,而且拥有最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宝藏、精神宝藏。”中国文化最精华的东西,中国文学、哲学最精彩的元素都蕴涵在这部伟大的小说之中。理性哲学重逻辑,重分析,重实证;悟性哲学则是直观的,联想的,内觉的。《红楼梦》的哲学就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感悟与直观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长处。禅把直观、感悟的方法发挥到了极致。禅宗六祖慧能的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方法,就是放下概念范畴直达事物核心的方法。慧能是一个不识字的天才思想家。老子是思辩性哲学家,庄子则是意象性艺术的哲学家。庄子的文章是天马行空般想象出来的,浪漫的,也是包含哲理的散文。《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水浒传》里的哲学思想是那种农民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而《金瓶梅》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把世俗生活原貌原生态,特别是人性的原生态淋漓尽致地真实地呈现出来了,处处可以见到生活与生命的肌理,然而它没有哲学;小说结尾的那点因果报应只是小因小果,禅师也谈不上什么禅性,是画蛇添足,败笔而已。《红楼梦》没有用思辩代替审美,没有用理念代替艺术,不像当今流行于西方的所谓“后现代主义”,只有口号、主义、观念,却没有真艺术。(摘编自张柔情《<红楼梦>从哲学视角的文学解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于《庄子》,将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折射了曹雪芹自身的宇宙观和哲学观。B.思想有时代性、当下性,哲学有独立性、永恒性。《儒林外史》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不能说是哲学。C.刘再复认为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所以他只肯定了《红楼梦》里带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的哲学视角,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D.《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2)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仅仅用肉眼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哲学性的大观视角去看宇宙,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才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为她的兄弟薛蟠所做之事而生气、难过。B.《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个性色彩鲜明。C.《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写下了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葬花吟》。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醉酒后要撵李奶妈,但最终被袭人劝住。(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材料二中指出“《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请从《红楼梦》中举一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发生黑丝(节选)冯至大历四年的冬天,寒流侵袭潭州,大雪下得家家灶冷,户户衣单。杜甫以船为家,停泊在湘江岸旁,已四个多月了。左右邻船,都是捕鱼人。相处熟了,大家无话不谈。谈来谈去,总要谈到渔税上来。天寒水浅,渔网常常冻得撒不开,可官家的渔税总是有增无减。听着渔夫们的抱怨,杜甫暗自思忖,十几年来,自己东奔西走,总看见农民身上背着一辈子交不清的赋税;想不到这里的人也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回想今年初入潭州时,但见田园荒芜,柴扉空闭,农具仍在,农民却逃亡得无影无踪。他明白如今渔民走投无路,像农民一样逃亡在外,另谋出路的日子恐怕也快到了。渔夫们说完自己的苦楚,看见杜甫的生活比他们更可怜。虽然没有租税负担,却是老病缠身,衣食无着;十六岁的儿子宗武饿得满脸苍白,每天还要用很多的时间读什么《文选》。渔夫们觉得这一家人飘流在外,无亲无友,总要有点打算才好。后来渔夫们想出个办法,带着宗武到远方药市上置办一点新的药材,逢到市集,让杜甫跟着去鱼市卖药,他们把鱼市上最优越的摊位给杜甫;感觉杜甫疲倦时,就叫宗武跟着去。这样杜甫家里不只有钱买米了,间或还能置办一点酒肉。一天,宗武又和渔夫们一起到鱼市上去了。阳光照耀着水上的波纹,江上的船只轻轻地摇来摇去。杜甫靠着长年随身的乌皮几,不由想起许多。自己一生饱经忧患,用尽心血,写了两千多首诗,描述了民间的痛苦、时代的艰虞和山川的秀丽;而乾坤莽莽,如今漂泊无依有如水上的一片浮萍。自中年以后,衣食成了问题,谁像这些渔夫那样关心过自己?想不到几个萍水相逢的渔夫,对自己这样体贴照顾,无微不至,让人感到无限温暖。正想着,宗武提着药袋回来了,后边跟着一个客人。客人姓苏名涣,是潭州刺史崔瓘幕府里的从事。杜甫以前仿佛听人提到过他。州府里说他是个出没无常的强盗,田野间说他是个杀富济贫的侠士。不久又中了广德二年的进士,充任侍御使。后来,也就很少听人提到了。今天他出现在杜甫面前,杜甫感到无限惊奇。苏涣却一见如故,没有丝毫避忌。这时江上风和日暖,像大地将要回春。客人说,过去在巴州的故乡,就仰慕杜甫的大名。最近在崔刺史幕府里的书案上读到《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名篇,真感到不同凡响,能够与作者生逢同时,是一件大快事。最近潭州居民互相传告,鱼市上有位卖药的叫做杜甫,所以特来拜见。“你老人家可就是这些诗的作者?”说到这里,苏涣的语调转为低沉,杜甫的心里也勾起一缕凄凉的情绪。苏涣从怀里取出一个小手卷。他一边打开手卷,一边说,他本来不惯写诗,近些年来,有了不少感触,还是用诗写下来比较合适,因此写了许多首,可是不大讲究格律,现在吟诵几首,请杜甫指教。他用沉重的语调把下边这首诗读给杜甫听: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几。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杜甫一听这首诗,就知道是苏涣从个人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诗在艺术上,若拿杜甫平素对诗的要求来衡量,是相当粗糙的。但是它蕴藏着一种新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新的风格。杜甫把这首诗吟味了片刻,便兴奋地向他说,“我一向称赞陈子昂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今天听到你读了这首诗,可以说是陈李以外,又树立了一个新的旗帜。‘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是你做了一番事业以后得到的经验。我也一向疾恶如仇,可是从中取得这类经验的事业,不用说做,我连想都还很少想过呢。”邻船上一片人声,渔夫们从鱼市上回来了。苏涣诵诗也戛然停止。他站起身来,和杜甫告辞,并约杜甫有工夫到他的茅斋里去谈。杜甫吃过午饭,精神异常兴奋。午睡不成,只是反复吟味着苏涣读给他听的那些诗。诗的功夫并不深,但格调与众不同。李白早已死去了,高适也死了,岑参还在西蜀,却久不通音讯,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新作。在难以盼望有什么知音的时刻,竟遇见了这样一个奇人。尽管杜甫不能同意苏涣诗中个别的诗句,但是苏涣这个人和他的诗的出现,在杜甫看来,确是一个奇迹。同时他又把邻船上渔夫们的生活、言语、思想、感情认真思索了一番,觉得自己一生漂泊,看见的事物不算不多,接触的人不算不广,但究竟世界上还是有许多人和事过去不只没有遇到过,而且也没有想到过。不料在这垂暮之年,眼前又涌现出一些新的事物。自己也觉得年轻了许多,好像白头发里又生出黑丝。苏涣说,他能和杜甫生逢同时,是一件快事;杜甫今天能遇到苏涣,心里也同样高兴,真好像司马相如遇见了一百年后的杨雄。他情不自禁,提笔写出来这样的诗句: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乾坤几反复,杨马宜同时。今晨清镜中,白间生黑丝;余发喜却变,胜食斋房芝。写到这里,江上已是黄昏,暮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一阵寒风乍起,江水拍击着船身。(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以船为家,泊在湘江岸旁的前四个月心情一直比较沉重,这与他感受并经历着的“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生活有关。B.“感到无限温暖”,是杜甫生活境况得到改善后的心理,是萍水相逢的渔夫们给漂泊中的诗人带来的慰藉,含蓄反映了世态。C.苏涣询问杜甫是否是“这些诗的作者”时语调“转为低沉”,反映他对杜甫需要靠摆药摊来解决生计的难以置信及深切的同情。D.苏涣的诗歌艺术粗糙,但蕴藏着新内容,表现了新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格调,因而使杜甫“精神异常兴奋”并且“反复吟味”。(2)关于标题“白发生黑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垂暮之年的杜甫,因感受到新鲜事物,自己也觉得年轻,因而产生白头发里生出黑丝的错觉。B.杜甫在诗中记述自己晨起照镜发现头发白丝间黑的顿变,直接赞颂苏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C.标题采用夸张手法,描写杜甫头发的反常转变,突出苏、杜间的交往对杜甫晚年心境的影响。D.标题中“白”与“黑”的对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丰富意蕴。(3)小说中完整引用了苏涣的一首诗,这在结构情节和塑造人物方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诗化的语言是冯至历史小说的典型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蒋彦回名津,永州人也,居郡之南郭。少辞家入太学,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筑囿,植花木,葺亭榭,以读书于其间。未几,囿产玉芝,隧以名焉。山谷黄先生贬宜州,过而赋之。是时,党禁密甚。士大夫有顾望心。先是,郡守丁注有《玉芝园》诗,山谷之诗盖次其韵也。丁见之惧,易其本韵二三以异焉。教授侯思孺者,一日突入郡士某之家,命劙其壁山谷留题者,将以告于朝。主人亟划之乃已。惟彦回日从之游,藏弆其诗文字画二百余纸。山谷亦乐为彦回作也。明年九月,山谷病革,彦回闻之,往见焉。至则山谷大喜,握手曰:“吾身后,非彦回则谁付?”乃尽出所著书示曰:“惟公所欲取之。”彦回乃竟不私片纸。山谷既卒,为买棺以敛,而以钱二十万,具舟送之归乡云。道乡邹先生谪居永,彦回复从之游,欢甚。未几,道乡复有昭州之命,留其夫人与其子僦民屋于太平寺后以居,乃行。彦回实经纪其家,同其患难而周其乏困。道乡率月致二书以谢,盖深德之。其后北归,临别之诗可见矣。嗟乎,士穷乃见节义。若彦回之于二先生,秦越也,非有平生之素。然其慕向二先生之风,既贤也已。况二先生当蛟蛇熊豹狉狉摇牙之锋,宾客落而朋友缺,淹汩阨塞于荒远寂寞之地。望风而憎,无仇而挤者滔滔也。而彦回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变,此古之仁且贤者,族且亲者,恩且旧者,犹或难焉。彦回能之,可不谓贤矣哉?予来丞邑,访其所谓玉芝园者,但见荒烟野草而已。问其子,则观言者在,老矣。顾其家贫甚,观言居之淡如也,其犹有彦回之风。(节选自杨万里《蒋彦回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B.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C.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D.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党禁,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元祐党禁将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人列为党人。B.次其韵,遵照原诗的字数规定进行写作,也叫“步韵”,旧体诗词的一种写作方式。C.乏困,文中指缺乏的东西,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共其乏困”的“乏困”相同。D.滔滔,像洪水一样盛大、普遍,文中指追随政治风向、憎恨排挤两位先生的人很多。(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蒋彦回年少时离家进太学读书,却没有得到赏识,发了一通感慨后就弃学回到家乡,建了楼阁来收藏书籍,造了花园来读书其间,自娱自乐。B.黄庭坚备受朝廷的排挤打击,世人也对他侧目相看。比如,担任教授的侯思孺居然闯入一个士人家中,责令他铲掉墙上黄庭坚题写的诗歌。C.邹道乡再次被贬昭州后,他的妻儿留在永州,租当地百姓的房子住在太平寺后面,而蒋彦回就帮助他家做生意,助他们一起渡过生活的难关。D.蒋彦回在黄庭坚、邹道乡落难的时候,与他们亲密交往;这种不惧世人眼光、不顾世俗利害的行为,难能可贵,作者杨万里对此赞叹不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若彦回之于二先生,秦越也,非有平生之素。②顾其家贫甚,观言居之淡如也,其犹有彦回之风。(5)“士穷乃见节义”,在与黄庭坚的交往中,蒋彦回的“节义”有哪些表现?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写梦游江南,“烟水路”三字写出了江南景物的特征,使梦境显得更优美。B.“江南”一词前后重叠,写出梦境之广;“销魂”一词前后重叠,写出梦境之乐。C.词中的“沉鱼”写出女子的无奈,与“沉鱼落雁”中的“沉鱼”表意完全不同。D.词人用“缓弦”“移破秦筝柱”这样的动作描写来表达难写的幽怀,笔力不俗。(2)有人论此词的离情,认为“节节递进,沉挚有力”。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陶渊明以“云”“鸟”自喻,表达自己过去做官只出自无心,如今已决意弃官归田。(2)《书愤》中“,”两句,陆游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悲愤。(3)酒是古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表达洒酒凭吊之意,而在《赤壁赋》中,“客”回答苏子时的言语“”,举杯劝酒中暗含复杂情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21年,陈敬熊在浙江宁波出生。抗日战争爆发,废墟到处可见。面对的国家,陈敬熊愤懑不已,为国忧心,树立了工程报国的理想。1957年,陈敬熊服从组织安排,踏入航天之路。刚进入航天领域,便迎来了一项重大工程——研究“1059”导弹天线。导弹天线,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天线设计中的数学计算一直是个难点,尤其在短波天线领域。陈敬熊,不懈研究,从基本模型出发推导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计算方法。这一极具开创性的算法简化了设计公式的推导步骤,加快了“1059”导弹天线的设计进程,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为使航天事业发展,陈敬熊积极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对科技创新极其重要的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的年轻科枝人员。(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画横线处相同的一项是A.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B.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C.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D.春天的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反向旅游”是指年轻游客为了避开人潮,选择非著名旅游小城,从而安静、清闲地度假。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部分原生态、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小众景点、非著名旅游城市就受到年轻游客大力追捧。①?一方面,热门旅游景点一到节假日往往人满为患、价格飙升,难免让人望而生畏。由此,一些非著名旅游小城凭借着相对清静、价格亲民的优势,成了“冷门好去处”。另一方面,②,各种网络平台一传十、十传百,使一些值得游玩的小众城市、景点成功出圈。“反向旅游”代表了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从众,而是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因此,旅游市场也应加大优质产品的供给,尤其是对传统的一些热门景区,应该不断升级服务和体验。如果仗着旅游资源丰富、唯一,便不思进取,热门景区③。(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吃一堑,长一智”,一般都认为通过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人们能汲取过往教训,变得聪明起来。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说法都指明了“长一智”的方法。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不容易“长一智”,杜牧就曾在《阿房宫赋》中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将哲学意蕴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与《庄子》的哲学形态类似,《红楼梦》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庄子既可称为文学家,也可称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幸运,即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是他的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具备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总是除了艺术性之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因为思想不一定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具有时代性、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鹏的眼睛,也近似“天眼”“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的是站立在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楼梦》之所以是伟大的悲剧,正因为它是诗意生命的挽歌。把最有价值的诗意生命毁灭给人们看,便构成深刻的伤感主义悲剧。(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材料二:《红楼梦》是文学艺术,是虚构的小说,它通过描写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世界观。其中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体现的是曹雪芹用大观(宏观)、中观(不二法门)、微观的眼睛看宇宙,观察人世人生。在近百年前,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说:“《桃花扇》政治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民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在此。”《红楼梦》是宇宙的,就是说它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自由的,不仅仅是《桃花扇》表现的那种有限的现实时间空间。《红楼梦》具有一个大于家国境界、历史境界的宇宙境界,不仅仅用肉眼(微观)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大观视角看宇宙!刘再复先生在《<红楼梦>哲学论纲》中说:“事实上,《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宝藏、文学宝藏,而且拥有最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宝藏、精神宝藏。”中国文化最精华的东西,中国文学、哲学最精彩的元素都蕴涵在这部伟大的小说之中。理性哲学重逻辑,重分析,重实证;悟性哲学则是直观的,联想的,内觉的。《红楼梦》的哲学就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感悟与直观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长处。禅把直观、感悟的方法发挥到了极致。禅宗六祖慧能的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方法,就是放下概念范畴直达事物核心的方法。慧能是一个不识字的天才思想家。老子是思辩性哲学家,庄子则是意象性艺术的哲学家。庄子的文章是天马行空般想象出来的,浪漫的,也是包含哲理的散文。《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水浒传》里的哲学思想是那种农民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而《金瓶梅》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把世俗生活原貌原生态,特别是人性的原生态淋漓尽致地真实地呈现出来了,处处可以见到生活与生命的肌理,然而它没有哲学;小说结尾的那点因果报应只是小因小果,禅师也谈不上什么禅性,是画蛇添足,败笔而已。《红楼梦》没有用思辩代替审美,没有用理念代替艺术,不像当今流行于西方的所谓“后现代主义”,只有口号、主义、观念,却没有真艺术。(摘编自张柔情《<红楼梦>从哲学视角的文学解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红楼梦》的哲学形态类似于《庄子》,将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折射了曹雪芹自身的宇宙观和哲学观。B.思想有时代性、当下性,哲学有独立性、永恒性。《儒林外史》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不能说是哲学。C.刘再复认为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所以他只肯定了《红楼梦》里带有独立价值甚至永恒价值的哲学视角,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D.《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是悟性渗透在作品艺术语言中的哲学,蕴涵着不得入世“补天”转而愤世嫉俗、通灵超然出世的哲学内涵。(2)下列关于文中“大观视角”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仅仅用肉眼看人间,而且用天眼、佛眼、法眼、慧眼的哲学性的大观视角去看宇宙,是《红楼梦》的哲学视角。B.庄子的用道观物是“大观视角”的一种,依靠这种大观视角,庄子达到了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C.贾宝玉具有大观视角,他用天眼、道眼看世界,所以能发现遍布整个人间但很多人肉眼看不见的世界。D.没有大观视角,就没有大观哲学,《红楼梦》凭借其具有的大观视角、大观哲学,才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CA.《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为她的兄弟薛蟠所做之事而生气、难过。B.《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个性色彩鲜明。C.《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写下了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葬花吟》。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醉酒后要撵李奶妈,但最终被袭人劝住。(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材料二中指出“《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请从《红楼梦》中举一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概念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再结合选项分析比对。(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C.“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三段说“刘再复先生在《<红楼梦>哲学论纲》中说:‘事实上,《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宝藏、文学宝藏,而且拥有最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宝藏、精神宝藏。’”,肯定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故选C。(2)D.“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说法错误。从材料一最后一段“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可知,“肉眼可见”不属于大观哲学,不构成条件关系。故选D。(3)材料一的观点是:“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A.这是以微观视角来描写世情。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B.这是以微观视角来描写世情。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C.这是林黛玉以“大观”的视角看到了一般人看不见的世界。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D.这是以微观视角来描写世情。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故选C。(4)材料一共四段,第一段首先将《红楼梦》与《庄子》类比,指出曹雪芹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与《庄子》的哲学形态类似,《红楼梦》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第二段,作者首先将《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比,指出“《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而第三段作者则指出“‘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然后将曹雪芹的世界观与庄子的世界观相类比,阐述曹雪芹具有“大观”哲学视角。最后,第四段中,作者通过举出“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丫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等例子,来论证大观视角让《红楼梦》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5)材料二中“《红楼梦》里的哲学思想是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这一观点,可以从作者在《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得以体现。《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二人都出身于上层社会,有着贵族的身份。但二人都反对当时的封建礼教,所以身上都体现着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以贾宝玉为例,他出身在贾府这样的贵族门第,本应发愤读书,考取功名,继承家业,但他却抗拒科举仕途,爱好诗词歌赋。贾宝玉把朱熹之流的书籍,一概斥责为“杜撰”出来的,对于换取功名利禄的八股文章公开表示鄙弃和嘲笑。他说:“最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它诓功名混饭吃罢了。”贾政逼他读书,他总是阳奉阴违,甚至装病逃避。贾政认为“最要紧”的《四书》,他“大半夹生”,“断不能背”。贾政不在家时,他连书房门都不进。相反,那些反映出一些民主思想,但被封建统治者视为“移人心性”的“邪书”,如《牡丹亭》、《西厢记》等,却被他当成“读了连饭也不想吃”的好文章。再如他的姐姐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荣宁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他“心中怅然如有所失”,将此事置若罔闻。所以,这些行为反映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和仕途的一种反叛。同样的,在林黛玉身上也有这样的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生活在经济仕途的时代,黛玉从未劝宝玉走经济仕途道路,这与袭人、宝钗等形成鲜明的对比。黛玉最大的特点就是:由着自己的性格生活。这个体现的也很多,比如黛玉的闺房布置,翠竹流水,大把的毛笔,大堆的书,燕子窝就在自己屋内,一派自然和谐,清闲自在的高士风光。她深爱贾宝玉,在思想上与贾宝玉是相通的,她也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不屑一顾。所以从《红楼梦》这两个主要人物身上就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贵族性的理想反叛哲学思想。答案:(1)C(2)D(3)C(4)①首先将《红楼梦》与《庄子》类比,指出曹雪芹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②接着通过对比与类比,阐述曹雪芹具有“大观”哲学视角;③最后举例论证大观视角让《红楼梦》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5)示例:贾宝玉,出身在贾府这样的贵族门第,本应发愤读书,考取功名,继承家业,但他却抗拒科举仕途,爱好诗词歌赋,这是他对封建科举制度和仕途的一种反叛。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发生黑丝(节选)冯至大历四年的冬天,寒流侵袭潭州,大雪下得家家灶冷,户户衣单。杜甫以船为家,停泊在湘江岸旁,已四个多月了。左右邻船,都是捕鱼人。相处熟了,大家无话不谈。谈来谈去,总要谈到渔税上来。天寒水浅,渔网常常冻得撒不开,可官家的渔税总是有增无减。听着渔夫们的抱怨,杜甫暗自思忖,十几年来,自己东奔西走,总看见农民身上背着一辈子交不清的赋税;想不到这里的人也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回想今年初入潭州时,但见田园荒芜,柴扉空闭,农具仍在,农民却逃亡得无影无踪。他明白如今渔民走投无路,像农民一样逃亡在外,另谋出路的日子恐怕也快到了。渔夫们说完自己的苦楚,看见杜甫的生活比他们更可怜。虽然没有租税负担,却是老病缠身,衣食无着;十六岁的儿子宗武饿得满脸苍白,每天还要用很多的时间读什么《文选》。渔夫们觉得这一家人飘流在外,无亲无友,总要有点打算才好。后来渔夫们想出个办法,带着宗武到远方药市上置办一点新的药材,逢到市集,让杜甫跟着去鱼市卖药,他们把鱼市上最优越的摊位给杜甫;感觉杜甫疲倦时,就叫宗武跟着去。这样杜甫家里不只有钱买米了,间或还能置办一点酒肉。一天,宗武又和渔夫们一起到鱼市上去了。阳光照耀着水上的波纹,江上的船只轻轻地摇来摇去。杜甫靠着长年随身的乌皮几,不由想起许多。自己一生饱经忧患,用尽心血,写了两千多首诗,描述了民间的痛苦、时代的艰虞和山川的秀丽;而乾坤莽莽,如今漂泊无依有如水上的一片浮萍。自中年以后,衣食成了问题,谁像这些渔夫那样关心过自己?想不到几个萍水相逢的渔夫,对自己这样体贴照顾,无微不至,让人感到无限温暖。正想着,宗武提着药袋回来了,后边跟着一个客人。客人姓苏名涣,是潭州刺史崔瓘幕府里的从事。杜甫以前仿佛听人提到过他。州府里说他是个出没无常的强盗,田野间说他是个杀富济贫的侠士。不久又中了广德二年的进士,充任侍御使。后来,也就很少听人提到了。今天他出现在杜甫面前,杜甫感到无限惊奇。苏涣却一见如故,没有丝毫避忌。这时江上风和日暖,像大地将要回春。客人说,过去在巴州的故乡,就仰慕杜甫的大名。最近在崔刺史幕府里的书案上读到《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名篇,真感到不同凡响,能够与作者生逢同时,是一件大快事。最近潭州居民互相传告,鱼市上有位卖药的叫做杜甫,所以特来拜见。“你老人家可就是这些诗的作者?”说到这里,苏涣的语调转为低沉,杜甫的心里也勾起一缕凄凉的情绪。苏涣从怀里取出一个小手卷。他一边打开手卷,一边说,他本来不惯写诗,近些年来,有了不少感触,还是用诗写下来比较合适,因此写了许多首,可是不大讲究格律,现在吟诵几首,请杜甫指教。他用沉重的语调把下边这首诗读给杜甫听: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几。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杜甫一听这首诗,就知道是苏涣从个人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诗在艺术上,若拿杜甫平素对诗的要求来衡量,是相当粗糙的。但是它蕴藏着一种新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新的风格。杜甫把这首诗吟味了片刻,便兴奋地向他说,“我一向称赞陈子昂的《感遇诗》、李白的《古风》,今天听到你读了这首诗,可以说是陈李以外,又树立了一个新的旗帜。‘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是你做了一番事业以后得到的经验。我也一向疾恶如仇,可是从中取得这类经验的事业,不用说做,我连想都还很少想过呢。”邻船上一片人声,渔夫们从鱼市上回来了。苏涣诵诗也戛然停止。他站起身来,和杜甫告辞,并约杜甫有工夫到他的茅斋里去谈。杜甫吃过午饭,精神异常兴奋。午睡不成,只是反复吟味着苏涣读给他听的那些诗。诗的功夫并不深,但格调与众不同。李白早已死去了,高适也死了,岑参还在西蜀,却久不通音讯,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新作。在难以盼望有什么知音的时刻,竟遇见了这样一个奇人。尽管杜甫不能同意苏涣诗中个别的诗句,但是苏涣这个人和他的诗的出现,在杜甫看来,确是一个奇迹。同时他又把邻船上渔夫们的生活、言语、思想、感情认真思索了一番,觉得自己一生漂泊,看见的事物不算不多,接触的人不算不广,但究竟世界上还是有许多人和事过去不只没有遇到过,而且也没有想到过。不料在这垂暮之年,眼前又涌现出一些新的事物。自己也觉得年轻了许多,好像白头发里又生出黑丝。苏涣说,他能和杜甫生逢同时,是一件快事;杜甫今天能遇到苏涣,心里也同样高兴,真好像司马相如遇见了一百年后的杨雄。他情不自禁,提笔写出来这样的诗句: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乾坤几反复,杨马宜同时。今晨清镜中,白间生黑丝;余发喜却变,胜食斋房芝。写到这里,江上已是黄昏,暮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一阵寒风乍起,江水拍击着船身。(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杜甫以船为家,泊在湘江岸旁的前四个月心情一直比较沉重,这与他感受并经历着的“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生活有关。B.“感到无限温暖”,是杜甫生活境况得到改善后的心理,是萍水相逢的渔夫们给漂泊中的诗人带来的慰藉,含蓄反映了世态。C.苏涣询问杜甫是否是“这些诗的作者”时语调“转为低沉”,反映他对杜甫需要靠摆药摊来解决生计的难以置信及深切的同情。D.苏涣的诗歌艺术粗糙,但蕴藏着新内容,表现了新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格调,因而使杜甫“精神异常兴奋”并且“反复吟味”。(2)关于标题“白发生黑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垂暮之年的杜甫,因感受到新鲜事物,自己也觉得年轻,因而产生白头发里生出黑丝的错觉。B.杜甫在诗中记述自己晨起照镜发现头发白丝间黑的顿变,直接赞颂苏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C.标题采用夸张手法,描写杜甫头发的反常转变,突出苏、杜间的交往对杜甫晚年心境的影响。D.标题中“白”与“黑”的对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丰富意蕴。(3)小说中完整引用了苏涣的一首诗,这在结构情节和塑造人物方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诗化的语言是冯至历史小说的典型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明确艺术特色,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明确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引用诗歌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情节、人物等方面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小说诗化语言的特点,再结合文本分析作答。【解答】(1)A.“这与他感受并经历着的‘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生活有关”错误,由原文“虽然没有租税负担,却是老病缠身,衣食无着”可知杜甫没有租税负担。故选A。(2)B.“直接赞颂”错误,这是侧面烘托。故选B。(3)情节方面:结合前文“客人姓苏名涣,是潭州刺史崔瓘幕府里的从事。杜甫以前仿佛听人提到过他。州府里说他是个出没无常的强盗,田野间说他是个杀富济贫的侠士。不久又中了广德二年的进士,充任侍御使”可知,引用苏涣的诗照应前文介绍的苏涣人生经历;结合后文“杜甫一听这首诗,就知道是苏涣从个人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自然引出后文杜甫对其诗歌及为人的称赞。人物方面:结合后文“杜甫一听这首诗,就知道是苏涣从个人失败中得到的教训”可知诗歌是结合苏涣个人经历写的,诗中的少年其实是他自己的写照。“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借诗中少年嫉恶如仇来表现苏涣不惧黑暗势力、一心为民的精神;“身如万箭攒”用少年受群蜂围攻的遭遇来表现苏涣的人生遭际;“宛转迷所几。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用少年的“迷所之”“不知机”表现苏涣的迷茫与困惑。(4)“阳光照耀着水上的波纹,江上的船只轻轻地摇来摇去”“这时江上风和日暖,像大地将要回春”“暮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运用形象性语言,营造诗意化意境。“家家灶冷,户户衣单”“田园荒芜,柴扉空闭”“老病缠身,衣食无着”,用词、炼句体现出整饬的诗的节奏。“自己一生饱经忧患,用尽心血,写了两千多首诗,描述了民间的痛苦、时代的艰虞和山川的秀丽;而乾坤莽莽,如今漂泊无依有如水上的一片浮萍”“听着渔夫们的抱怨,杜甫暗自思忖,十几年来,自己东奔西走,总看见农民身上背着一辈子交不清的赋税;想不到这里的人也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音韵上表现出诗一般的和谐。“渔夫们觉得这一家人飘流在外,无亲无友,总要有点打算才好”“杜甫的心里也勾起一缕凄凉的情绪”有意选用日常生活用语,内蕴却是诗意的,在叙述中,尽可能多地留下空白,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如等。答案:(1)A(2)B(3)情节方面:①照应前文介绍的苏涣人生经历;②自然引出后文杜甫对其诗歌及为人的称赞。人物方面:①借诗中少年嫉恶如仇来表现苏涣不惧黑暗势力、一心为民的精神;②用少年受群蜂围攻的遭遇来表现苏涣的人生遭际;③用少年的“迷所之”“不知机”表现苏涣的迷茫与困惑。(4)①运用形象性语言,营造诗意化意境,如结尾“暮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的描写;②用词、炼句体现出整饬的诗的节奏,如“家家灶冷,户户衣单”“田园荒芜,柴扉空闭”等;③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音韵上表现出诗一般的和谐,如“他一生饱经忧患,……浮萍”;④有意选用日常生活用语,内蕴却是诗意的,在叙述中,尽可能多地留下空白,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如“杜甫的心里也勾起一缕凄凉的情绪”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蒋彦回名津,永州人也,居郡之南郭。少辞家入太学,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筑囿,植花木,葺亭榭,以读书于其间。未几,囿产玉芝,隧以名焉。山谷黄先生贬宜州,过而赋之。是时,党禁密甚。士大夫有顾望心。先是,郡守丁注有《玉芝园》诗,山谷之诗盖次其韵也。丁见之惧,易其本韵二三以异焉。教授侯思孺者,一日突入郡士某之家,命劙其壁山谷留题者,将以告于朝。主人亟划之乃已。惟彦回日从之游,藏弆其诗文字画二百余纸。山谷亦乐为彦回作也。明年九月,山谷病革,彦回闻之,往见焉。至则山谷大喜,握手曰:“吾身后,非彦回则谁付?”乃尽出所著书示曰:“惟公所欲取之。”彦回乃竟不私片纸。山谷既卒,为买棺以敛,而以钱二十万,具舟送之归乡云。道乡邹先生谪居永,彦回复从之游,欢甚。未几,道乡复有昭州之命,留其夫人与其子僦民屋于太平寺后以居,乃行。彦回实经纪其家,同其患难而周其乏困。道乡率月致二书以谢,盖深德之。其后北归,临别之诗可见矣。嗟乎,士穷乃见节义。若彦回之于二先生,秦越也,非有平生之素。然其慕向二先生之风,既贤也已。况二先生当蛟蛇熊豹狉狉摇牙之锋,宾客落而朋友缺,淹汩阨塞于荒远寂寞之地。望风而憎,无仇而挤者滔滔也。而彦回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变,此古之仁且贤者,族且亲者,恩且旧者,犹或难焉。彦回能之,可不谓贤矣哉?予来丞邑,访其所谓玉芝园者,但见荒烟野草而已。问其子,则观言者在,老矣。顾其家贫甚,观言居之淡如也,其犹有彦回之风。(节选自杨万里《蒋彦回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B.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C.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D.既无遇于有司/则叹曰/士必富贵而得志耶/弃而归/市书数千卷/阁以藏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党禁,禁止列名党籍者出任官职,元祐党禁将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人列为党人。B.次其韵,遵照原诗的字数规定进行写作,也叫“步韵”,旧体诗词的一种写作方式。C.乏困,文中指缺乏的东西,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共其乏困”的“乏困”相同。D.滔滔,像洪水一样盛大、普遍,文中指追随政治风向、憎恨排挤两位先生的人很多。(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蒋彦回年少时离家进太学读书,却没有得到赏识,发了一通感慨后就弃学回到家乡,建了楼阁来收藏书籍,造了花园来读书其间,自娱自乐。B.黄庭坚备受朝廷的排挤打击,世人也对他侧目相看。比如,担任教授的侯思孺居然闯入一个士人家中,责令他铲掉墙上黄庭坚题写的诗歌。C.邹道乡再次被贬昭州后,他的妻儿留在永州,租当地百姓的房子住在太平寺后面,而蒋彦回就帮助他家做生意,助他们一起渡过生活的难关。D.蒋彦回在黄庭坚、邹道乡落难的时候,与他们亲密交往;这种不惧世人眼光、不顾世俗利害的行为,难能可贵,作者杨万里对此赞叹不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若彦回之于二先生,秦越也,非有平生之素。②顾其家贫甚,观言居之淡如也,其犹有彦回之风。(5)“士穷乃见节义”,在与黄庭坚的交往中,蒋彦回的“节义”有哪些表现?【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曰”代指人物说话,要与后面具体说的内容断开,排除AC。“市”意思是“买”,宾语是“书”,要连在一起,排除B。译文:在得不到有司赏识之后,就感叹道:“读书人一定要取得富贵之后才算实现理想吗?”于是他放弃了太学生的身份回到故乡,买了几千卷书籍,并且建造了一座楼阁来收藏这些书籍。故选:D。(2)B.“次其韵,遵照原诗的字数规定进行写作”有误,次韵是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故选:B。(3)C.“而蒋彦回就帮助他家做生意”分析错误,原文表述为“彦回实经纪其家,同其患难而周其乏困”,蒋彦回帮助邹道乡家人料理安排家事,并非帮助其做生意。故选:C。(4)①“秦越”,比喻的说法,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素”,旧交。译文: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②“顾”,看到;“淡如”,淡定;“风”,风范。译文: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蒋彦回的风范。(5)由“惟彦回日从之游,藏弆其诗文字画二百余纸”可知,党禁严重时,蒋彦回与黄庭坚交往,收藏其诗文字画;由“山谷病革,彦回闻之,往见焉……彦回乃竟不私片纸”可知,黄庭坚病重时,蒋彦回前往探病,不私自占有黄的作品;由“山谷既卒,为买棺以敛,而以钱二十万,具舟送之归乡云”可知,在黄庭坚去世后,蒋彦回为其收殓,并送其灵柩回乡。答案:(1)D(2)B(3)C(4)①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②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蒋彦回的风范。(5)①党禁严重时,蒋彦回与黄庭坚交往,收藏其诗文字画;②黄庭坚病重时,蒋彦回前往探病,不私自占有黄的作品;③在黄庭坚去世后,蒋彦回为其收殓,并送其灵柩回乡。参考译文:蒋彦回名津,是湖南永州人,居住在郡县南面外城之处。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进入太学学习,在得不到有司赏识之后,就感叹说:“读书人一定要取得富贵之后才算实现理想吗?”于是他放弃了太学生的身份回到故乡,买了几千卷书籍,并且修建了一座楼阁来收藏这些书籍。他还修建了一座花园,在花园里种植花草树木,修葺亭台楼榭,来供自己在园中自在地读书。不久,因为花园里产出了玉芝,就用“玉芝”来命名这座花园。黄庭坚被贬宜州,途经玉芝园,就赋诗歌咏。那时候,新旧两党斗争激烈,党禁非常严密,士大夫都有观望畏忌之心。这之前,永州郡守丁注曾经写过《玉芝园》诗,黄庭坚的诗就是依次用丁注之诗的韵脚来写的。丁太守看见黄庭坚的和诗之后很畏惧,就把自己原诗韵脚改了几个来表示与黄诗不同。有一个叫侯思孺的教授,一天突然闯入郡里的一个读书人家里,叫读书人把他家墙上黄庭坚题写的诗歌割除下来,想用这个作为证据向朝廷举报。主人赶紧铲掉了墙上的诗歌,此事才告罢休。唯有蒋彦回每天与黄庭坚交游,收藏了他许多诗文字画。黄庭坚也非常高兴给蒋彦回写字作画。第二年九月,黄庭坚病重,蒋彦回知道了此事,赶去见他。到了之后,黄庭坚很高兴,握着他的手说:“我死后的事,如果不托付给彦回你的话,还能托付给谁呢?”黄庭坚把自己写的书都拿出来给他看,说:“只要你想要的,你都可以拿走。”蒋彦回竟然没有占有哪怕一张纸的东西。黄庭坚去世之后,蒋彦回为他买了棺木收殓,又拿出二十万钱准备好船只,送黄庭坚的灵柩回他的故乡。元祐党人邹浩被贬永州,蒋彦回又追随他并与他交往,非常高兴。过了不久,邹道乡又接到被贬昭州的任命,他就把妻子儿女留在永州,在永州太平寺后面租了当地百姓的一间屋子让他们居住,自己才前往昭州。蒋彦回帮助邹道乡的家人料理家事,与他们一同经历磨难并且周济他们困顿的生活。邹道乡每月写两封信给蒋彦回表示谢意,因为深深地感激他。后来邹道乡复职北归,他和蒋彦回临别时写的诗歌,现在还是可以见到的。唉!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但他却能思慕向往两位先生的高风亮节,已经是非常贤明了。况且黄、邹两位先生还处在野兽毒虫满地奔走、露出獠牙的危急境遇,宾客朋友都抛弃他们而去,他们只能在远离朝廷、荒远寂寞的永州被流放埋没。听到他们的消息就憎恨,没有仇恨也对他们加以排挤的人到处都是。但是蒋彦回即便是到了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也不改变对二位先生的态度,这是古代仁德贤明之人、同一家族中的血缘之亲以及曾经对他们有恩而且旧交甚厚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啊。蒋彦回却做到了,能不说他是品德高尚之人吗?我来到永州,寻访那座所谓叫“玉芝园”的花园,却只看见荒凉破败的废墟上长满野草罢了。我就打听蒋彦回的子嗣,他有一个叫蒋观言的儿子还在世,年纪已经很大了。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父亲蒋彦回的风范。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词人写梦游江南,“烟水路”三字写出了江南景物的特征,使梦境显得更优美。B.“江南”一词前后重叠,写出梦境之广;“销魂”一词前后重叠,写出梦境之乐。C.词中的“沉鱼”写出女子的无奈,与“沉鱼落雁”中的“沉鱼”表意完全不同。D.词人用“缓弦”“移破秦筝柱”这样的动作描写来表达难写的幽怀,笔力不俗。(2)有人论此词的离情,认为“节节递进,沉挚有力”。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B.“‘销魂’一词前后重叠,写出梦境之乐”错误,根据“觉来惆怅消魂误”分析,“销魂”一词的重叠,写出梦境之悲。故选B。(2)“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找不到离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表现离愁重。写完梦中无法找到离人,下片改变念头,想到写信。“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寄出,表现思念深。“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表现相思苦。这首词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更有一股郁积、盘旋的力量。答案:(1)B(2)①首先写梦游江南找不到离人,表现离愁重;②然后写写信寄情却无从寄出,表现思念深;③最后写弹筝排情却移遍筝柱难抒怨情,表现相思苦。译文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遍筝柱也难以把怨情发抒。赏析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这首词语言清疏明畅,但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真可说是“浅语有致”。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陶渊明以“云”“鸟”自喻,表达自己过去做官只出自无心,如今已决意弃官归田。(2)《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陆游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悲愤。(3)酒是古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情达意的重要媒介。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一尊还酹江月”表达洒酒凭吊之意,而在《赤壁赋》中,“客”回答苏子时的言语“举匏樽以相属”,举杯劝酒中暗含复杂情绪。【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重点字:岫)(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衰、鬓)(3)一尊还酹江月举匏樽以相属(重点字:酹、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21年,陈敬熊在浙江宁波出生。抗日战争爆发,废墟到处可见。面对的国家,陈敬熊愤懑不已,为国忧心,树立了工程报国的理想。1957年,陈敬熊服从组织安排,踏入航天之路。刚进入航天领域,便迎来了一项重大工程——研究“1059”导弹天线。导弹天线,是导弹的“眼睛”和“指挥棒”。天线设计中的数学计算一直是个难点,尤其在短波天线领域。陈敬熊,不懈研究,从基本模型出发推导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计算方法。这一极具开创性的算法简化了设计公式的推导步骤,加快了“1059”导弹天线的设计进程,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为使航天事业发展,陈敬熊积极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对科技创新极其重要的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的年轻科枝人员。(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画横线处相同的一项是AA.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B.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C.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D.春天的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的能力。首先把握句子的结构,再分析主干和修饰内容,整理成句。(3)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首先要对基本常见的修辞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确定修辞手法;最后明确表达效果。【解答】(1)第一空,结合“抗日战争爆发,废墟到处可见”可以用“满目疮痍”。“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第二空,结合“天线设计中的数学计算一直是个难点,尤其在短波天线领域”可知遇到了困难,但是陈敬熊依然不懈研究,可以用“迎难而上”。“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它,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第三空,结合前文“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可知,“陈敬熊积极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是为了使航天事业有继承人,可以用“后继有人”。“后继有人”,有继承前人事业的人。(2)主干: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修饰成分:“对科技创新极其重要的”“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的”这两个修饰“年轻科技人员”的定语分别单独成句,可以改写为:这些年轻科技人员对于科技创新极其重要以及他们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综合起来可以改写为: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这些年轻科技人员对于科技创新极其重要,他们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3)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航天事业的继承人比作“新鲜的血液”。A.比喻,将“指关节”比作“铆钉”。与例句相同。B.拟人,“不耐烦了”“累了”“祈祷”等词,赋予了瓢虫人的情态。C.拟人,把天地当作人来写。D.拟物。把“春天的曙色”当作流动的水来写。故选:A。答案:(1)满目疮痍迎难而上后继有人(2)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这些年轻科技人员对于科技创新极其重要,他们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原。(3)A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反向旅游”是指年轻游客为了避开人潮,选择非著名旅游小城,从而安静、清闲地度假。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部分原生态、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小众景点、非著名旅游城市就受到年轻游客大力追捧。①?一方面,热门旅游景点一到节假日往往人满为患、价格飙升,难免让人望而生畏。由此,一些非著名旅游小城凭借着相对清静、价格亲民的优势,成了“冷门好去处”。另一方面,②,各种网络平台一传十、十传百,使一些值得游玩的小众城市、景点成功出圈。“反向旅游”代表了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从众,而是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因此,旅游市场也应加大优质产品的供给,尤其是对传统的一些热门景区,应该不断升级服务和体验。如果仗着旅游资源丰富、唯一,便不思进取,热门景区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理工学院《商务韩语应用三》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酒店房间租赁合同三篇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战略思维在主管工作中的应用计划
- 文化对生产计划的影响
- 策划班级知识分享会计划
- 制定财务科技应用的学习策略计划
- 财务资产复核计划
- 宠物疾病实验室诊断-粪便检查(宠物疾病诊疗)
- 绘本 我爱幼儿园
- 信息传输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 农业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GB/T 28827.3-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 GB/T 26411-2010海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GB/T 18910.61-2021液晶显示器件第6-1部分:液晶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光电参数
- GB/T 15846-2006集装箱门框密封条
- GB 17945-2000消防应急灯具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课件(模块二)单元四 运营数据采集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