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材料二:“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与“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B.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C.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D.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B.中国哲学思想中没有思辨,取而代之的是修身养性、明辨义理等与修身和伦常相关的内容。C.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D.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B.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4)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5)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二)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锻炼艾芜第一封信姐姐:我又静下来跟你写信了!姐姐,我从来还没有这么喜欢过!我觉得这几天来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值得赞美。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姐姐,我怕告诉你,但又忍不住不告诉你,我们那个沦陷了几年的家乡,弟弟冒险回去过一趟。我们部队一探到日本兵夜里把粮食运到江边,又把子弹搬上来,便决定去公路拦城。知道夜袭的地方就在我家乡,我兴奋得不得了。可惜那一夜太黑了,想要在大地上看出什么来,是很不容易的。不过,我渐渐感觉出了。水浸着芦苇的小塘,就是我同爸爸垂钓过的那个小塘;高出在小河上的拱桥,就是我和姐姐看过捕鱼的那个拱桥;穿在田野中的村路,两旁镶着青青的小棉花地的,就是我读书倦了常常踏着夕阳去散步的那些村路……当我感觉出来时,真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但同时又多么难过呵!四年前,我们还可以对着田野大声唱歌,现在却连咳嗽也不敢;四年前,我们还可以随意在小河边上,抛着石头打野鸭,现在却连沾在草鞋底下的泥土,都怕落在水里。我和我的同伴,伏在林子里面,想着想着,心里禁不住疼痛起来——故乡呵,是多么亲切,却又多么生疏……不久,队长叫我们格外注意,这才打断了我的沉思,一心一意倾听着远处驰来的汽车的声音。姐姐,写到这里,突然接到日本兵又来袭击村子的消息,我们又得立刻移动了,不能再从容不迫地给你写信了。弟弟青牧六月三十日第二封信姐姐:部队现在已移到山里了。今晚大伙都下山夜袭去了。他们要我静养几天,我便继续写前次尚未写完的信。那次夜袭,起初全把日本兵打散了,但因搬运粮食和军火,耽搁了时间,就遭了敌人反攻,竞至陷入包围。有些人突围跑了,有些人打死了。幸赖这些地方是我的故乡,先前走得熟得不能再热。我便趁着地里棉花枝叶的遮掩。向我们那个院子爬去,天亮时,书便趁着四下没人,大胆走进门去。当年选难让帮忙看家的佃户阿长,看出是我,连忙请我进屋,又到门外去瞧瞧,看有没有人尾来。我的书房仍和先前一样,书架和书桌,都摆得好好的。我向阿长表明谢意,他说这是他儿子阿宁保管的,并带着骄傲的神情,夸奖何宁,说他已进了中学。书读得很好,不错,难怪书桌上摆有代效、地理、历史的教本,以及我先前并未留下的,如翻译的短篇小说集那类的书。接着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穿着一身学生制服,走进来向我打招呼,脸上却带着惊奇而又欢喜的样子。唉,谁还能认出这就是我们从小看大的,那个拖鼻涕的看牛孩子呢?这几年的田租,除了一部分花给阿宁的教育费上,当然还有许多剩下的,我想捐些钱。给部队,便讲了出来。你知道,我们部队没有饷,全靠人民养活,阿长只推说日本人捐税很重。我说我这几年最关心的,是打退敌人,顺着这句话,我同他讲国家大事来。阿长神情很冷静,既不搭话,也没现出什么感动。我难受起来:“阿长老爹,这用不着你劳多大神,敌人有什么动静,你留心看在眼里我们这边有人来,你就告诉他……”阿长老头子现出害怕的神情说:“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呢?”阿宁一直带着兴奋的神情在旁听,忍不住插嘴道:“爸爸,我看这没什么要紧的”。阿长老头子却恶狠狠地骂道:“有你讲的了!出去!”阿宁脸上显得很痛苦,眼里含着泪。见他儿子出去,阿长老头子便立即走来拍拍我的肩膀,小声地说:“你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我儿子在旁,我不好说的,老实说一句,我比谁都要恨日本人些……以后,你们队伍要我做什么,只通知我一个人好了。”姐姐,我入世太浅,完全受了骗。晚间当我睡着的时候,他就去引日本兵抓我来了。写到这里,夜袭的弟兄已经回来了,他们这次得到很大的胜利,我没法写下去了,明天再继续吧!弟弟青牧七月三日第三封信姐姐: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那一夜,他背叛了父亲,同我一道走了。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救过我,我就格外喜欢他,而是他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展现出更年轻的另一代人,即使完全受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也还心向着祖国。那一夜,我们悄悄地穿过田野,越过小河,走了二十多里路的时候,才敢小声地谈起话来。我记起在他书桌上摆的那本翻译的短篇小说了问他道:“你还读别的书没有?”他连忙回答道:“有的,有的!暗中我们还读了好些书。那些都是学校严厉禁止的,说来真觉得奇怪,他们越禁止,我们就越偷读得热心。我常常做梦都在想,我能到我们中国自由的地方去,那多好呀!……呃,总是找不着门路……现在总算碰着你了!”声音有些兴奋得颤抖起来,“现在请你告诉我,到我们中国人可以自由的地方,还有多远?”我告诉他不要性急:“这里还是作战区域,不过有我们中国军队的地方,就有自由!”姐姐,这年轻人到了部队,便受到极大的欢迎,人人都喊他“小英雄”。他高中还没毕业,我主张他再去读书,他不愿意,眼红我们这里武装起来的年轻弟兄。他指着他们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要一支手枪,两颗手榴弹。”现在我写这封信时,他就正坐在我旁边。我写完这封信,递给他读,他快乐得脸红起来,要我附上一笔,说他阿宁问你的好!弟弟青牧七月五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乡沦陷——与姐姐逃难——加入部队——同部队回乡作战B.部队陷入包围——我逃回小院——争取阿长支持——轻信阿长而被捕C.被阿宁解救——写第一封信——回到部队——部队转移到山上D.部队下山夜袭——写第二封信——部队夜袭成功——写第三封信(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中伏击的情节中,插入“我”对过往生活片段的联想,这既舒缓了小说的节奏,又赋予小说象征意味B.从“老爹”到“老头子”,再到“老家伙”,称谓变化反映“我”在不同情境与心境下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C.“翻译的短篇小说”在文中出现两次,前后呼应,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时也表现出阿宁对自由进步的追求。D.小说以“锻炼”为题,既指“我”在战争生活中获得的人生历练,也指阿宁从放牛娃到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3)阿宁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小说由“我”写给姐姐的三封信组成,试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8分)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娄敬,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敬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虞将军欲与鲜衣,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不敢易衣。”上召见,赐食。已而问敬,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欲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赐姓刘氏,拜为郎中。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易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敬从匈奴来,因言:“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节选自《汉书•娄敬传》)(1)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A臣B往C徒D见E羸F胔G老H弱I此J必K欲L见M短N伏O奇P兵Q以R争S利(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不敢易衣”与“皆言匈奴易击”中两个“易”字含义不同。B.文中“欲令务以德致人”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字含义相同。C.文中“陛下入关而都之”的“都”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相同。D.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娄敬通过同乡虞将军的引见拜见高帝,拒绝虞将军换上华美衣服的建议,直接觐见刘邦。B.刘邦想要定都雒阳,娄敬认为关中山河环绕,地势险要,建议定都关中,刘邦当即采纳。C.刘邦派遣十几批使者赴匈奴探听虚实,他们都说匈奴容易攻打,娄敬回来后持相反意见。D.娄敬建议迁移六国贵族后裔及豪强大族,既能充实关中、防备匈奴,又能防范六国有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5)文中的哪几件事展现了娄敬的谋略?请简要概括。4.(3分)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亡走赵,赵不内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C.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D.使于齐,顾反齐与楚从亲5.(3分)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奋六世之余烈以致天下之士 C.以致天下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皆明智而忠信6.(3分)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内惑于郑袖A.见犯乃死 B.方正之不容也 C.不获世之滋垢 D.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声声慢•嘲红木犀①(宋代)辛弃疾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②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③。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注释:①一作“赋红木犀”。②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被迫担任金朝的开封知府。故其少年时能有机会进入北宋旧宫观赏。后追记当日印象而作此词。③释晓莹《罗湖野录》载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当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乃曰:‘闻木犀香乎?’公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公欣然领解。”(1)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元盛日”“凝碧池上”借唐喻宋,以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谓北宋盛时,正面描写出北宋的繁荣昌盛,有以小见大之意。B.木犀、金粟都是桂花的别名,“十里芬芳”写桂花之多、桂花之香;“一枝金粟”写桂花耀眼出众,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C.下片正面赋写红木犀。“天姿冷淡”,谓其天然而不艳冶;“彻骨香浓”,言其香之经久不息;“被西风酝酿”则点明时节。D“道人”二句用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的典故,言即使木犀花淡红多叶,只要其香为木犀之香,依然是“道人家风”,风韵不减。(2)词人儿时入北宋旧宫中见桂树高大、芬芳香浓,为何多年后回忆,却用“嘲”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可见好的文章虽然事例与表达各有不同,但都有“言浅意深”的特点。(2)在《报任安书》中,“”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3)《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0分)9.(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的历程》恐怕是李泽厚先生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这部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经典之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经出版,便掀起畅销热潮。在那个人们的思想刚刚开始解放,对美的追求刚刚开始复苏的年代,《美的历程》①,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读物,深深影响了那一代的年青人。该书自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之美开始,到明清时期的文艺思潮结束,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发展过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漫长而动人心魄的“美的历程”。冯友兰曾盛赞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在这本书中,李泽厚用才气逼人的笔触描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中那些艺术作品的动人风貌,同时也②地概括了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特征;更重要的是(),这使他的观点③,发前人所未发。在他看来,艺术的风格与审美的趣味,是由现实生活决定的。因此,他对看似杂乱无章、充满偶然性的美学现象加以分析,为了探讨美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对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联,而揭示庞杂的关联下面躲藏着的内在规律。(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填上上文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开拓性地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表现。B.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他那里被开拓性的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表现。C.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他那里被开拓性的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成因。D.他开拓性地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以寻找不同审美倾向的成因。(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四、写作(60分)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明初文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进”与“止”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按照中国的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要进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一个人若不能读哲学著作原文,要想对它们完全理解、充分欣赏,是很困难的,对于一切哲学著作来说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加以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简直是无法翻译的。只读译文的人,就丢掉了它的暗示,这就意味着丢掉了许多。一种翻译,终究不过是一种解释。比方说,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是对此句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这句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在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这个意思,原文还可能含有许多别的意思。原文是富于暗示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把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丢掉了许多。《老子》《论语》现在已经有多种译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无论译得多好,译本也一定比原本贫乏。需要把一切译本,包括已经译出的和其他尚未译出的,都结合起来,才能把《老子》《论语》原本的丰富内容显示出来。(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材料二:“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本身可以溯源于三十年代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所区分的“在中国的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的史”。尽管对人生意义、生活价值以至宇宙本源等等问题有同样的兴趣和探求,但中国并无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宋明理学不仅有“半日读书”,明辨义理,而且还有“半日静坐”,修心养性。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孔、孟、程、朱、陆、王也大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但自胡适、冯友兰用西方框架剪裁中国材料编写“哲学史”以来,随后又由侯外庐、冯契、牟宗三等人或用唯物唯心,或用范畴演进,或用“智的直观”等来阐释、编写,已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它在理出一套逻辑理路,廓清传统思想和概念的模糊含混、缺乏系统上大有功绩,却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最近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巨著也表明朱熹等所谓“哲学家”真正关切和论辩的,主要并不在于形上心性,而仍在现实政治,仍是政治文化,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实际上,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离开“不忍人之政”,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无所着落。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所以,即使同样说“爱智”(哲学一词“本义”),中国所“爱”的“智”恐怕与希腊也并不全同。这一切似乎表明,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A“中国有思想无哲学”,德里达近年访问中国重申这一断言,曾引起好些人作黑格尔式的理解而备感愤慨。其实,B无哲学,有何妨?所以另一批人将“中国有哲学”称之为“汉话胡说”。从思想领域的语言说,这是如何更准确而不是套用西方框架来阐释传统,但又不回避使用以西方词汇为基本工具的现代语言。我们不必追随马一浮。马游学美国,且有译著,却拒绝现代通用语言,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所以,出路只能是: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哲学”一词未可废,“本体论”“现象”“本体”“形而上学”“超验”等等也仍需采用,尽管中国向无Being问题,也少“超验”观念,“本体”与“现象”并不两分。相反,灵肉不分、一个世界、情理交融、天人合一以及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过程大于重存在,申说“过犹不及”的“中庸”辩证法等等,却是来源于“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所在。揭示这些“本性”,了解自己传统,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摘编自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学习中国哲学时,要想完全理解、充分欣赏哲学著作,就必须联系著作中的暗示内容,不能只读译文。B.中国哲学学术常规采用西方框架剪裁方式,虽理出了一套逻辑理路,但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C.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关切和论辩的重点是现实政治,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D.马一浮拒绝用现代通用语言,而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传统词汇来阐释儒家传统,已被证明走不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中国古代哲学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B.中国哲学思想中没有思辨,取而代之的是修身养性、明辨义理等与修身和伦常相关的内容。C.中国“哲学史”课本中对“哲学”的探讨常常与现实伦常政治、个体修身教导紧密联系。D.研究并揭示“巫史传统”的实用理性的本性,可能有助于建立中国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D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B.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老子四章》)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4)文中A、B两处的“无哲学”内涵有何不同。(5)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在现代很难准确阐释,请结合材料概括。【解答】(1)C.“与现代新儒学家描画出的宋明理学相似”错误,原文为“这便颇有异于牟宗三等现代新儒家以纯粹西方哲学模式描画出来的宋明理学”,不是相似,是“异于”,是不相同。故选:C。(2)B.“没有思辨”错误,原文说“儒家的修、齐、治、平,主要不是哲学思辨”,而并非否认中国哲学的思辨,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3)原文有“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可见冯友兰认为“暗示性”是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D.明确说出君子应当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此项没有暗示性。故选:D。(4)“中国有思想无哲学”是德里达访问中国时的话,德里达的“无哲学”是站在西方角度评论,结合“在西方哲学史课本中,无论亚里士多德或洛克,可以一字不提他们重要的政治思想;而在中国‘哲学史’的课本,无论孔、老以及他人,不谈‘礼’仁’等政治思想,‘哲学’即无从谈起”“玄学和理学的种种‘哲学’讨论,也总是紧密与现实伦常政治和个体修身教导缠在一起”分析可知,他认为中国不具备西方哲学的特点,因为中国哲学往往与政治思想、修身等联系在一起,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李泽厚说“无哲学,有何妨?”结合“在接受了一百年的欧风美雨之后,中国思想学术界在重新反思,在开始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传统阐释”“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从而注意更好地进行准确把握和解释阐说”等内容分析可知,他的话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评论,认为中国哲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即使不纳入西方认为的哲学范畴,也没有妨碍。(5)结合“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的表达还是不够明晰”“中国哲学著作富于暗示的特点,使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可概括出,中国古代哲学表达不明晰、具有暗示性,阅读时存在语言障碍;结合“儒、道均是半哲学、半宗教。它们强调的是‘践履’,‘工夫即本体’不只是哲学命题,而更是实践法规”“形成了数十年来的学术常规……产生了可能有失传统真相的问题”可概括出,中国古代哲学不只是哲学命题,更多是实践法规,用学术常规(西方框架)阐释会有失真相;结合“坚持沿袭理、气、道、心等等传统词汇来谈自己的儒家‘六艺论’。此路难通,已成史实”可概括出,用传统词汇阐释中国古代哲学走不通;结合“在接受普世性的现代哲学词汇和语言的同时,注意这些语言、词汇、概念、范畴使用到中国文化上所具有的局限和缺失”可概括出,普世性现代哲学词汇,使用到中国文化上会造成语言、词汇等方面的局限与缺失。答案:(1)C(2)B(3)D(4)①德里达的“无哲学”是站在西方角度评论,认为中国不具备西方哲学的特点,因为中国哲学往往与政治思想、修身等联系在一起,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②李泽厚的话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评论,认为中国哲学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没有必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即使不纳入西方认为的哲学范畴,也没有妨碍。(5)①中国古代哲学表达不明晰、具有暗示性,阅读时存在语言障碍;②中国古代哲学不只是哲学命题,更多是实践法规,用学术常规(西方框架)阐释会有失真相;③用传统词汇阐释中国古代哲学走不通;④普世性现代哲学词汇,使用到中国文化上会造成语言、词汇等方面的局限与缺失。(二)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锻炼艾芜第一封信姐姐:我又静下来跟你写信了!姐姐,我从来还没有这么喜欢过!我觉得这几天来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值得赞美。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姐姐,我怕告诉你,但又忍不住不告诉你,我们那个沦陷了几年的家乡,弟弟冒险回去过一趟。我们部队一探到日本兵夜里把粮食运到江边,又把子弹搬上来,便决定去公路拦城。知道夜袭的地方就在我家乡,我兴奋得不得了。可惜那一夜太黑了,想要在大地上看出什么来,是很不容易的。不过,我渐渐感觉出了。水浸着芦苇的小塘,就是我同爸爸垂钓过的那个小塘;高出在小河上的拱桥,就是我和姐姐看过捕鱼的那个拱桥;穿在田野中的村路,两旁镶着青青的小棉花地的,就是我读书倦了常常踏着夕阳去散步的那些村路……当我感觉出来时,真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但同时又多么难过呵!四年前,我们还可以对着田野大声唱歌,现在却连咳嗽也不敢;四年前,我们还可以随意在小河边上,抛着石头打野鸭,现在却连沾在草鞋底下的泥土,都怕落在水里。我和我的同伴,伏在林子里面,想着想着,心里禁不住疼痛起来——故乡呵,是多么亲切,却又多么生疏……不久,队长叫我们格外注意,这才打断了我的沉思,一心一意倾听着远处驰来的汽车的声音。姐姐,写到这里,突然接到日本兵又来袭击村子的消息,我们又得立刻移动了,不能再从容不迫地给你写信了。弟弟青牧六月三十日第二封信姐姐:部队现在已移到山里了。今晚大伙都下山夜袭去了。他们要我静养几天,我便继续写前次尚未写完的信。那次夜袭,起初全把日本兵打散了,但因搬运粮食和军火,耽搁了时间,就遭了敌人反攻,竞至陷入包围。有些人突围跑了,有些人打死了。幸赖这些地方是我的故乡,先前走得熟得不能再热。我便趁着地里棉花枝叶的遮掩。向我们那个院子爬去,天亮时,书便趁着四下没人,大胆走进门去。当年选难让帮忙看家的佃户阿长,看出是我,连忙请我进屋,又到门外去瞧瞧,看有没有人尾来。我的书房仍和先前一样,书架和书桌,都摆得好好的。我向阿长表明谢意,他说这是他儿子阿宁保管的,并带着骄傲的神情,夸奖何宁,说他已进了中学。书读得很好,不错,难怪书桌上摆有代效、地理、历史的教本,以及我先前并未留下的,如翻译的短篇小说集那类的书。接着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穿着一身学生制服,走进来向我打招呼,脸上却带着惊奇而又欢喜的样子。唉,谁还能认出这就是我们从小看大的,那个拖鼻涕的看牛孩子呢?这几年的田租,除了一部分花给阿宁的教育费上,当然还有许多剩下的,我想捐些钱。给部队,便讲了出来。你知道,我们部队没有饷,全靠人民养活,阿长只推说日本人捐税很重。我说我这几年最关心的,是打退敌人,顺着这句话,我同他讲国家大事来。阿长神情很冷静,既不搭话,也没现出什么感动。我难受起来:“阿长老爹,这用不着你劳多大神,敌人有什么动静,你留心看在眼里我们这边有人来,你就告诉他……”阿长老头子现出害怕的神情说:“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呢?”阿宁一直带着兴奋的神情在旁听,忍不住插嘴道:“爸爸,我看这没什么要紧的”。阿长老头子却恶狠狠地骂道:“有你讲的了!出去!”阿宁脸上显得很痛苦,眼里含着泪。见他儿子出去,阿长老头子便立即走来拍拍我的肩膀,小声地说:“你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只是我儿子在旁,我不好说的,老实说一句,我比谁都要恨日本人些……以后,你们队伍要我做什么,只通知我一个人好了。”姐姐,我入世太浅,完全受了骗。晚间当我睡着的时候,他就去引日本兵抓我来了。写到这里,夜袭的弟兄已经回来了,他们这次得到很大的胜利,我没法写下去了,明天再继续吧!弟弟青牧七月三日第三封信姐姐: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那一夜,他背叛了父亲,同我一道走了。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救过我,我就格外喜欢他,而是他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展现出更年轻的另一代人,即使完全受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也还心向着祖国。那一夜,我们悄悄地穿过田野,越过小河,走了二十多里路的时候,才敢小声地谈起话来。我记起在他书桌上摆的那本翻译的短篇小说了问他道:“你还读别的书没有?”他连忙回答道:“有的,有的!暗中我们还读了好些书。那些都是学校严厉禁止的,说来真觉得奇怪,他们越禁止,我们就越偷读得热心。我常常做梦都在想,我能到我们中国自由的地方去,那多好呀!……呃,总是找不着门路……现在总算碰着你了!”声音有些兴奋得颤抖起来,“现在请你告诉我,到我们中国人可以自由的地方,还有多远?”我告诉他不要性急:“这里还是作战区域,不过有我们中国军队的地方,就有自由!”姐姐,这年轻人到了部队,便受到极大的欢迎,人人都喊他“小英雄”。他高中还没毕业,我主张他再去读书,他不愿意,眼红我们这里武装起来的年轻弟兄。他指着他们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要一支手枪,两颗手榴弹。”现在我写这封信时,他就正坐在我旁边。我写完这封信,递给他读,他快乐得脸红起来,要我附上一笔,说他阿宁问你的好!弟弟青牧七月五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CA.故乡沦陷——与姐姐逃难——加入部队——同部队回乡作战B.部队陷入包围——我逃回小院——争取阿长支持——轻信阿长而被捕C.被阿宁解救——写第一封信——回到部队——部队转移到山上D.部队下山夜袭——写第二封信——部队夜袭成功——写第三封信(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林中伏击的情节中,插入“我”对过往生活片段的联想,这既舒缓了小说的节奏,又赋予小说象征意味B.从“老爹”到“老头子”,再到“老家伙”,称谓变化反映“我”在不同情境与心境下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C.“翻译的短篇小说”在文中出现两次,前后呼应,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同时也表现出阿宁对自由进步的追求。D.小说以“锻炼”为题,既指“我”在战争生活中获得的人生历练,也指阿宁从放牛娃到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3)阿宁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小说由“我”写给姐姐的三封信组成,试分析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解答】(1)C.“写第一封信——回到部队”错误。原文“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可知,“我”是先回到部队,再写的第一封信。故选C。(2)D.“也指阿宁从放牛娃到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错误。依据“接着就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穿着一身学生制服,走进来向我打招呼,脸上却带着惊奇而又欢喜的样子”可知,当时的阿宁已不再是放牛娃,而是学生。故选D。(3)由原文“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那一夜,他背叛了父亲,同我一道走了”可知,情节上,通过阿宁解救我的行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由原文“‘阿长老爹,这用不着你劳多大神,敌人有什么动静,你留心看在眼里我们这边有人来,你就告诉他……’阿长老头子现出害怕的神情说:‘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呢?’阿宁一直带着兴奋的神情在旁听,忍不住插嘴道:‘爸爸,我看这没什么要紧的’。阿长老头子却恶狠狠地骂道:‘有你讲的了!出去!’阿宁脸上显得很痛苦,眼里含着泪”可见,阿长、阿宁父子也在对比中凸显差别。由“我的书房仍和先前一样,书架和书桌,都摆得好好的。我向阿长表明谢意,他说这是他儿子阿宁保管的”“‘现在请你告诉我,到我们中国人可以自由的地方,还有多远?’我告诉他不要性急:‘这里还是作战区域,不过有我们中国军队的地方,就有自由!’”“我主张他再去读书,他不愿意,眼红我们这里武装起来的年轻弟兄”可见,“我”的形象在阿宁的衬托下更为鲜明。所以阿宁这一人物让小说中的形象更加鲜明。由原文阿长说“要是日本人知道了呢?”,以及阿宁的话,“有的,有的!暗中我们还读了好些书。那些都是学校严厉禁止的,说来真觉得奇怪,他们越禁止,我们就越偷读得热心。我常常做梦都在想,我能到我们中国自由的地方去,那多好呀!……呃,总是找不着门路……现在总算碰着你了!”“即使完全受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也还心向着祖国”可知:通过阿宁和对阿宁一家的叙说,揭示了沦陷区百姓被压迫、奴役的生活,勾勒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由原文“这个年轻人,不仅因为救过我,我就格外喜欢他,而是他带来了无限的光明,展现出更年轻的另一代人,即使完全受了敌人的奴化教育,也还心向着祖国”“有的,有的!暗中我们还读了好些书。那些都是学校严厉禁止的,说来真觉得奇怪,他们越禁止,我们就越偷读得热心。我常常做梦都在想,我能到我们中国自由的地方去,那多好呀!……呃,总是找不着门路……现在总算碰着你了!”“这年轻人到了部队,便受到极大的欢迎,人人都喊他‘小英雄’。他高中还没毕业,我主张他再去读书,他不愿意,眼红我们这里武装起来的年轻弟兄。他指着他们说:‘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要一支手枪,两颗手榴弹。’”可知,主题表达上,通过塑造阿宁,深化了文章英勇抗日的主旨:阿宁是更年轻的另一代人,他的觉悟和成长,象征抗战精神的接续,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义。(4)战争年代,青年参军离家,采用书信形式与家人诉说,贴合动荡不安、亲人离散的抗战背景,真实还原“我”的战斗生活。由原文“水浸着芦苇的小塘,就是我同爸爸垂钓过的那个小塘;高出在小河上的拱桥,就是我和姐姐看过捕鱼的那个拱桥;穿在田野中的村路,两旁镶着青青的小棉花地的,就是我读书倦了常常踏着夕阳去散步的那些村路……”可知,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弱化了小说情节,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叙事更加集中,使行文更加自由,便于串联各种场景,在现实与回忆、想象之间灵活切换。由原文“我从来还没有这么喜欢过!我觉得这几天来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值得赞美。你想,当一个人从危难和死亡中逃出来而又觉着自己真正安全了的时候,这是没法子忍着快乐的。姐姐,我怕告诉你,但又忍不住不告诉你”“我兴奋得不得了”“这才打断了我的沉思”可知,书信体小说重在揭示人物的心理世界和性格特征,引发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也增添了小说的抒情色彩。由“我又静下来跟你写信了!”“写到这里,突然接到日本兵又来袭击村子的消息,我们又得立刻移动了,不能再从容不迫地给你写信了”“部队现在已移到山里了。今晚大伙都下山夜袭去了。他们要我静养几天,我便继续写前次尚未写完的信”“写到这里,夜袭的弟兄已经回来了,他们这次得到很大的胜利,我没法写下去了,明天再继续吧!”“谁放我走的呢?姐姐,你真想不到吧,就是阿长老家伙的儿子阿宁,那一夜,他背叛了父亲,同我一道走了”,书信呈现的断续状态,形成许多悬念与留白——日本兵又来袭击村子的消息是真的吗?村子遭遇了什么?队伍转移成功了吗?“我”为什么要静养?受伤了吗?夜袭的弟兄们都经历了什么……,可激发阅读兴趣,引人遐思。答案:(1)C(2)D(3)①阿宁出手解救“我”,从而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变化。②“我”的形象在阿宁的衬托下更为鲜明,阿长、阿宁父子也在对比中凸显差别。③通过阿宁和对阿宁一家的叙说,揭示了沦陷区百姓被压迫、奴役的生活,勾勒了人物活动的背景。④阿宁是更年轻的另一代人,他的觉悟和成长,象征抗战精神的接续,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义。(4)①采用书信形式,贴合动荡不安、亲人离散的抗战背景,真实还原“我”的战斗生活。②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叙事更加集中。③可直诉内心感受,引发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也增添了小说的抒情色彩。④书信呈现的断续状态,形成许多悬念与留白,可激发阅读兴趣,引人遐思。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8分)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娄敬,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敬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虞将军欲与鲜衣,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不敢易衣。”上召见,赐食。已而问敬,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凡居此者,欲令务以德致人,不欲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赐姓刘氏,拜为郎中。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徒见其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易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上怒,骂敬曰:“齐虏!以舌得官,乃今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敬从匈奴来,因言:“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节选自《汉书•娄敬传》)(1)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A臣B往C徒D见E羸F胔G老H弱I此J必K欲L见M短N伏O奇P兵Q以R争S利(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中“不敢易衣”与“皆言匈奴易击”中两个“易”字含义不同。B.文中“欲令务以德致人”与《过秦论》中“务耕织”的“务”字含义相同。C.文中“陛下入关而都之”的“都”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相同。D.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娄敬通过同乡虞将军的引见拜见高帝,拒绝虞将军换上华美衣服的建议,直接觐见刘邦。B.刘邦想要定都雒阳,娄敬认为关中山河环绕,地势险要,建议定都关中,刘邦当即采纳。C.刘邦派遣十几批使者赴匈奴探听虚实,他们都说匈奴容易攻打,娄敬回来后持相反意见。D.娄敬建议迁移六国贵族后裔及豪强大族,既能充实关中、防备匈奴,又能防范六国有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5)文中的哪几件事展现了娄敬的谋略?请简要概括。【解答】(1)句意:如今我前往匈奴,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弱点短处,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臣”作主语,“往”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往”后C处断句;“羸胔老弱”作“见”的宾语,宾语后I处断句;“短”作“见”的宾语,宾语后N处断句。故选CIN。(2)A.正确。更换。/容易。句意:不用更换衣服。/都说匈奴很容易攻打。B.正确。都是“致力于”的意思。句意:都致力于要推行德政招来民众。/致力于耕作纺织。C.正确。都是意动用法。以……为都。/“认为……壮烈”。句意:陛下进入关中而以此为国都。/单于认为苏武气节壮烈。D.“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中”错误,古人习惯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故选D。(3)B.“刘邦当即采纳”错误。由原文“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驾西都关中”可知,刘邦起初犹豫不能决定在哪里定都,直到留侯张良明确指出入关建都有利,才起驾向西定都关中。故选B。(4)①“因”,凭借;“故”,原来的条件;“资”,依靠;“膏腴”,肥沃;“天府”,天然府库。译文:凭借着秦地原来的条件,依靠非常丰美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②“匿”,隐藏;“徒”,只;“羸”,瘦弱。译文:匈奴隐藏他们的强壮的士兵和肥硕的牛马,只显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5)结合“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可知,建议刘邦定都关中;结合“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可知,娄敬识破匈奴阴谋;结合“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可知,建议充实关中人口。答案:(1)CIN(2)D(3)B(4)①凭借着秦地原来的条件,依靠非常丰美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②匈奴隐藏他们的强壮的士兵和肥硕的牛马,只显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5)①建议刘邦定都关中;②识破匈奴阴谋;③建议充实关中人口。参考译文:娄敬,齐国人,汉五年,戍守陇西,途经洛阳,高祖在那里。娄敬求见齐国人虔将军说:“我想拜见皇帝谈谈有利于国家的事。”虞将军想给他换上华美的衣服,类敬说:“我穿的是丝帛衣服,就以丝帛衣服拜见;穿的是粗布衣服,就以粗布衣服拜见,不用更换衣服。”皇帝召见了他,并赐给他食物。过了一会儿皇帝问娄敬、娄敬劝说道:“陛下在洛阳定都,难道是想和周王室比兴隆吗?”皇帝说:“对。”娄敬说:“凡是占据此地的君主,都致力于要推行德政招来民众,不想依赖地势的险阻(来保天下),而让后世骄懒奢侈虐待百姓。况且秦地山河环绕、四寒之地险固,突然有战事,百万大军可聚集起来。凭借着秦地原来的条件,依靠非常丰美肥沃的土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然府库。陛下进入关中而以此为国都,即使崤山以东有战乱,秦国的旧地仍可保全并占有。”皇帝犹豫,不能决定在哪儿定都,直到留侯张良明确指出入关建都有利,(皇帝)当日就起驾向两定都关中了。赐娄敬刘姓,任命他为郎中。汉七年,韩王韩信反叛、高帝亲自率兵去攻打他。到晋阳、听说韩信要联合匈奴一起攻打汉军、皇帝大怒、派人出使匈奴。匈奴隐藏他们的强壮的士兵和肥硕的牛马、只显现老弱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前后十几批使者回来。都说匈奴很容易攻打。皇上派刘敬再次出使匈奴。(刘敬)归来禀报说:“两国交战,这时应该夸大炫耀表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如今我前往匈奴,只看见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弱点短处,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认为匈奴不能攻打。”皇帝大怒,骂刘敬说:“你这齐地的奴才!靠能说会道得了官位,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止我军出兵。”下令将刘敬戴上刑具,关押在广武。(皇帝)于是率军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动奇兵,将高帝围困在白登,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高帝到广武,赦免了刘敬。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刘敬从匈奴回来,于是说:“秦中地区刚被攻破,居民很少,但土地肥沃,应该增加人口来充实它。现今陛下虽然建都关中,其实这里人烟稀少。北边靠近匈奴,东边又有六国势力强大的旧王族,一旦发生变故,陛下也不能高枕无忧。我希望陛下把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屈、景三氏,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的王族后裔、以及豪强大族都迁到关中来定居、将能充实关中人口。平时无事、可利用他们来防备匈奴:如果有诸侯谋反,也可以率领他们东出讨伐。这是加强中央削弱地方的方法。”皇帝说:“好。”于是派刘敬把他所说的十几万人口迁入关中。4.(3分)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亡走赵,赵不内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C.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D.使于齐,顾反齐与楚从亲【解答】A.“内”,通“纳”,接纳;句意: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绌”,通“黜”,废,罢免;句意: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B.“被”,通“披”,披散;句意: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走一面吟咏。/无通假字;句意: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C.“详”,通“佯”,假装;句意:于是命令张仪假装去秦,拿着丰厚的礼物进献给楚国,表示愿意侍奉楚王。/“泥”,通“涅”,染黑;句意:屈原是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品德的人。D.“反”通“返”,返回;句意:屈原从出使齐国的路上。又返回来了。/“从”,通“纵”,合纵;句意: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故选B。5.(3分)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奋六世之余烈以致天下之士 C.以致天下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皆明智而忠信【解答】A.动词,沿袭/介词,凭借。B.结构助词,的。C.连词,来/介词,凭借。D.转折连词,但是/连词,表并列。故选:B。6.(3分)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内惑于郑袖A.见犯乃死 B.方正之不容也 C.不获世之滋垢 D.莫不欲求忠以自为【解答】例句为被动句,“见”表被动,被。句意: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A.被动句,“见”表被动,被。句意:诚信却被怀疑。B.被动句,“容”,语义被动。句意:端方正直的人不为(昏君谗臣)所容。C.被动句,“获”,语义被动,被辱。句意:不为尘世的污垢所辱。D.宾语前置句,相当于:莫不欲求忠以为自。句意:没有不想寻求忠臣来帮助自己。故选:D。(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声声慢•嘲红木犀①(宋代)辛弃疾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②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③。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注释:①一作“赋红木犀”。②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被迫担任金朝的开封知府。故其少年时能有机会进入北宋旧宫观赏。后追记当日印象而作此词。③释晓莹《罗湖野录》载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当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乃曰:‘闻木犀香乎?’公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公欣然领解。”(1)下列对本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开元盛日”“凝碧池上”借唐喻宋,以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谓北宋盛时,正面描写出北宋的繁荣昌盛,有以小见大之意。B.木犀、金粟都是桂花的别名,“十里芬芳”写桂花之多、桂花之香;“一枝金粟”写桂花耀眼出众,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C.下片正面赋写红木犀。“天姿冷淡”,谓其天然而不艳冶;“彻骨香浓”,言其香之经久不息;“被西风酝酿”则点明时节。D“道人”二句用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的典故,言即使木犀花淡红多叶,只要其香为木犀之香,依然是“道人家风”,风韵不减。(2)词人儿时入北宋旧宫中见桂树高大、芬芳香浓,为何多年后回忆,却用“嘲”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解答】(1)A.“以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谓北宋盛时,正面描写出北宋的繁荣昌盛”有误,词中借花木繁盛侧面反映出北宋的繁荣昌盛。故选:A。(2)“嘲”既是为木犀解嘲,也是兼以自嘲。上片写到“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大意是“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只可惜那如烟环般栽植在宫中的桂树,却永远被锁在了深宫之中”。这是借写桂树茂盛,写二帝被囚远方,故宫荒芜,昔日的奇花异草难见天日,以木犀的“烟锁深宫”嘲朝廷无所作为,其“君国之忧”与沧桑之感表露无遗。下片写到“枉学丹蕉,叶底偷染妖红”,桂树要白白地效仿丹蕉树,偷偷将叶里的花染成鲜艳的红色,写其开不逢时,花虽艳红,已无人去欣赏它了。借此抒发一种世事苍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为凄凉、长在醉中”看似写花,实则写人,为木犀解嘲,也是以嘲自己作为“独醒”者的痛苦。写自己想要借酒消愁,借花喻人,蕴含着词人深沉的忧患意识。答案:(1)A(2)①木犀茂盛,草木葱茏;然而二帝被囚远方多年,故宫荒芜,难见天日。作者以木犀的“烟锁深宫”嘲朝廷无所作为,寄托遥深的君国之忧。②木犀花茂盛耀眼,其香浓而不艳,但“枉学丹蕉”开不逢时,已无人欣赏,抒发物是人非沧桑之感、凄凉之意。③借花喻人,一语双关,“为凄凉、长在醉中”既写红木犀风中凄凉又写人借酒消愁。为木犀解嘲,亦以嘲自己作为“独醒”者的痛苦,蕴含着词人深沉的家国之痛和忧患意识。译文:我小时候到过京城宫中的凝碧池,于是写下了当时所见。遥想在开元盛世的时候,皇宫里栽满了桂树,月光下树影重重。满城飘散着清香,原来是枝头上玲珑精致的桂花正在绽放,香彻十里。记得当时,在凝碧池边,管弦乐声不断,微风吹拂,月色正浓。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只可惜那如烟环般栽植在宫中的桂树,却永远被锁在了深宫之中。只因为她(桂树)生来就素净淡雅,秋风的吹拂酝染,使它酿就一身浓香彻骨。可惜她却要白白地效仿丹蕉树,偷偷将叶里的花染成鲜艳的红色。桂花好像道人衣着随意,这是它自身香气的本色。只怕是因为处境凄凉,它借酒浇愁使脸色酡红。赏析:这首词虽然是“嘲红木犀”,却寄托着君国之忧和沧桑之感。词的上片追忆儿时所见北宋旧宫中高大的桂树,芬芳香浓。这里曾经歌舞升平,而今徽、钦二帝北入绝域,江南草木锁于深宫。下片写红木犀虽然改变了颜色,却仍然没有脱离木犀的气息,所谓自家“家风”,寄寓了词人深刻的民族观念。结尾两句为木犀解嘲,兼以自嘲。词人将千古兴亡、百年悲欢都在咏红木犀中呈现出来,其中蕴藏的是深沉的家国之痛。全词借花喻人,以小见大,在今昔对照中寄托黍离之悲,词意凄婉,含蓄幽深。上片泛咏旧京故宫草木。开篇化用杜甫诗,借唐喻宋,谓北宋盛时,宫中花木繁盛,桂影重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宋的繁荣昌盛。这和李清照所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一样,都有以小见大之意。“十里芬芳”二句由大到小,映带出红木犀。木犀、金粟,都是桂花的别名。“十里芬芳”上承“桂影重重”,写桂花之多、桂花之香;“一枝金粟”,写红木犀的耀眼出众。“玲珑”二字则把木犀花蕊似金粟点缀的风采准确地描写出来,但点到为止,为下片正面描写红木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凝碧池本来是唐代宫廷中的池沼名,天宝末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王维身陷贼手,赋诗云:“秋槐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不过,唐宋的凝碧池并非同一处,词人是借用王维诗意,说明当时凝碧池上虽有管弦之音,却不能给人以快慰之感,反倒使人感风吟月,满怀愁云。“翠华远”三句紧承“风月愁侬”写词人发愁的原因:二帝被囚远方,故宫荒芜,昔日的奇花异草难见天日,其“君国之忧”与沧桑之感表露无遗。下片正面赋写红木犀。“只为”两句写红木犀的色与香。“天姿冷澹”,谓其质姿天然而不艳冶;“彻骨香浓”,言其香之经久不息。以“天姿冷澹”和“彻骨香浓”八字赋红木犀,可谓形神兼备。而“被西风酝酿”五字,不仅点出了木犀开花的季节,还暗示出它的孕育过程,运笔细密。“枉学”二句正面点明所赋为红木犀。“叶底偷染妖红”,谓木犀花之红可以和丹蕉相比。而“枉学”是说花虽艳红,却开不逢时,已无人去欣赏它了。“道人”二句用晦堂禅师为黄庭坚说法的典故,谓即使木犀花淡红多叶,只要其香为木犀之香,依然是“道人家风”,风韵不减。“又怕是”二句关合人、花,语意双关,既远承“烟锁深宫”,写红木犀之凄凉;又因花及人,写人借酒消愁。“为凄凉、长在醉中”,言外之意是说做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醒”者更痛苦,正话反说,其中蕴含着词人深沉的忧患意识。这首词名义上是追忆儿时入禁中凝碧池所见所感,事实上渗透着词人当时的悲苦情绪。全词由回忆入手,纵横古今,虽处处写花,却只出现一次本体“桂”字,表现出词人丰富的学识和表现技巧;又虽处处写花,却处处说人论事,融汇深沉的家国忧思、民族伤感,藏而不露,含蓄幽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可见好的文章虽然事例与表达各有不同,但都有“言浅意深”的特点。(2)在《报任安书》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3)《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解答】故答案为:(1)其称文小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教育培训回购担保融资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股权交易合同范本及风险防范策略3篇
- 二零二五年新能源车辆赠与及充电站建设合同3篇
- 2025外墙清洗合同正规版样本
- 二零二五版LED显示屏行业人才招聘与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管桩制造行业环保达标合同范本3篇
- 2025宾馆装修的合同
- 旅游行业导游技能培训会议指南
- 农村土地租赁合同:乡村垂钓中心
- 建筑排水工程合同样本
- 冷却塔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介绍
- 光伏电站设备监造与性能验收
- 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
- 2018江苏苏州中考英语真题解析
- 10KV户外封闭型喷射式熔断器技术规范书
- (完整版)项目工程款收款收据
- 井点降水台班记录表
- 奇瑞汽车4S店各类表格模板
- 特域冷水机参数列表
- 藻类名称(汉拉对照)
- 劳资专管员任命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