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谁要依附谁的问题。在这种体系可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已。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摘编自方勇《再论“新子学”》)材料二:历来子学研究成果固然丰硕,但我们要面对的是现代中国的复杂情境,故而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应在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召唤出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开出新境界。先秦是中国哲学的开创期,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与古希腊哲学家不同,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人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先秦时代思想多元并起,道、儒、墨、法四家的影响都很大。儒家虽然保守,但是其人文传统是值得肯定的。墨家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主义者,其兼爱的思想蕴含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对亲亲政治的批评到今天还有意义。法家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积极入世,这些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诸子各家间思想相斥又相生,道家的艺术心态可以调剂法家的泛政治主义与儒家的伦理绝对主义,其天道自然的观点也可以纠正儒家的天命论和墨家的天志论,而儒、法、墨积极入世、顽强奋斗的精神,则又可以补道家无为之不足。子学蕴含着对现代世界意义非凡的精神,这便是人文意识。不同于西方历史上某些以神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国自殷周以来便形成了人文思想传统。儒、道等诸子学派多以殷周文化为基础,故而先秦诸子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异之处,就是人文意识的自觉较早,而思考尤为圆通。诸子百家的人文精神对今天的世界有非常大的启示。世界其他地域的文明形态中,大多情况下,神会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带来权威意识、专断行为、教条作风及偶像崇拜,而人的尊严、自主、自信被大幅压缩。先秦诸子则从不同方面展示出人文精神。我曾在《“新子学”论集》第一辑序言中提到,自古及今,人类不停地面临三大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内心的冲突。环顾眼前的世界,这些冲突不但没有减缓,反而在一些霸权意识下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子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对话、和谐的精神,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总之,诸子学已开创出一个新的思想时代,我们完全能够在诸子多元互补的基础上,创造现代中国文化,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摘编自陈鼓应《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倡导,说明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B.“新子学”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C.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的法家与对亲亲政治进行批评的墨家,都主张人人平等并持有兼爱的思想。D.在现实关怀、积极入世与顽强奋斗等方面,先天不足的道家思想以自身的艺术心态影响着先秦诸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经学思维模式下,儒学支配着其他各家,“国学”依然处于经学和儒学统摄之下。B.“新国学”结构中,各种流派平等多元、互为主体,“国学”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C.道家思想由于可以调剂和纠正儒、法、墨各家的思想而在诸子学说中有超然的地位。D.深挖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联系复杂的现实情境,或可使“新子学”获得更纵深的发展。(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的一项是A.许抗生教授主张从时代需要出发,吸收诸子思想的精华,复兴先秦子学平等、自由、以人为本的精神,推动文化全面繁荣发展。B.欧明俊教授提出,“新子学”理应成为国学“新主体”,体现其在国学中的价值和地位,但不应取代经学的尊崇地位。C.张永祥博士认为“新子学”建设要有大子学的历史眼光、大学术的现代意识、大文化的宏观视野,创造性继承子学精神并进行独立的义理阐发。D.傅璇琮教授主张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吸取西方近现代较有科学意义的学术思想、观念和方法,更加清醒地认知“新子学”的民族特性,充分阐释我国古老文明的价值。(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新子学”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复活(节选)①列夫•托尔斯泰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翻译向他提出的问题。“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监禁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他想到马上就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地心慌起来。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办公室的门开了,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玛丝洛娃。他一见玛丝洛娃,立刻感到心情沉重。他站起来,迎着她走出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痉挛着揉搓她衣服的边缘,时而看他一下,时而低下眼睛。“减刑批准了,您知道吗?”聂赫留朵夫说。“是的,看守告诉我了。”“这样,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去,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我们来考虑一下……”她赶紧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②到哪儿去,我就跟着他到哪儿去。”她尽管非常激动,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把这几句话讲得又快又清楚,倒好像事先准备好了似的。“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这是说如果他要我跟他一块儿生活的话,”她惊慌地停住嘴,然后又纠正自己的话说,“如果他要我留在他身边的话。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我得把这看作幸福才是。我还图个什么呢?”“如果您爱他……”他说。“什么爱不爱的?这种事我早就丢掉了。不过,西蒙松是个十分特殊的人。”“是啊,当然,”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想……”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会说出什么多余的话,或者生怕她没机会把她要说的话说完似的。“要是我做得不合您的心意,您要原谅我才好,”她说着,用神秘的、斜睨的目光瞅着他的眼睛。“看起来就该这么办。您也得生活啊。”她说的恰好是刚才他所想的。然而此刻他已经不这样想,他的想法和感情已然不同了。他不但感到羞愧,而且舍不得失去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说。“您何必在这儿受苦呢。您已经受够苦了。”她说着,古怪地微微一笑。“我并没有受苦,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想为您出力。”“我们,”她说到“我们”的时候,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您为我出力已经够了。要不是您……”她本想说什么,可她的嗓音发抖了。“您总不能对我道谢。”聂赫留朵夫说。“何必算账呢?我们的账上帝会算的,”她说,那双乌黑的眼睛泪光闪闪。“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他,就说道。“我不想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那我们就分手了。”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聂赫留朵夫听着她说,“那我们就分手了”而没有说一般的告别话,看着她那古怪的、斜睨的目光和凄凉的笑容,心里明白过来,她做出决定的原因是:她仍旧爱他,认为同他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他的生活,而她跟西蒙松一块儿走掉,就会使得他自由。现在她想到办成了她所要办的事,不由得暗暗高兴,不过转念想到她就要跟他分手,又不免心里难过。她握一下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聂赫留朵夫回过头去看英国人一眼,准备跟他一块儿走,可是英国人正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什么。聂赫留朵夫不愿意打断他,就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忽然感到很疲倦。他之所以疲倦,不是因为昨夜失眠,也不是由于旅途劳顿,更不是由于激动,而是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他靠着小木榻的靠背,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有删改)【注】①本文节选自《复活》第三章第二十五节,记叙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最后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争取到了减刑,并决心和玛丝洛娃结婚,但他只能作为翻译陪同一位英国人去监狱采访,才被许可前往探监。②西蒙松,因为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否定他认为错误的东西”而被捕,与玛斯洛娃一同流放西伯利亚而相识,真心希望拯救玛斯洛娃的厄运。(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心不在焉的态度表明他此刻期盼又忐忑的心态。B.玛丝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不仅因为西蒙松是一个“特殊的人”,也是因为她希望让聂赫留朵夫恢复自由。C.文中写聂赫留朵夫舍不得“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失去的一切”包括失去所爱之人以及失去赎罪的机会。D.文中加点部分“古怪地微微一笑”和“凄凉的笑容”,虽然都在写玛丝洛娃的“笑”,但是却透露出人物截然不同的心理。(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视点转变自然灵活,读者可以了解到多方面的内容,深入各个人物心灵洞悉他们的想法、愿望。B.文章以环境描写起笔,其中“洁白的雪幕”和“灯火通明的窗户”正面衬托了监狱清冷阴森的氛围,烘托出人物的压抑感。C.文中英国人这一人物的设置颇具匠心,有助于作者从侧面介绍和揭露沙俄监狱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D.小说人物塑造手法多变,如写狱长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写玛丝洛娃则调动了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3)列夫•托尔斯泰擅长描写人物细微的、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请分析小说结尾画线部分聂赫留朵夫的复杂心理。(4)《复活》的创作历经10年,初稿中作者给男女主人公安排了结婚并移居国外的幸福结局,定稿改成了玛斯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而选择了西蒙松。你认为哪种结局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语数千言,莫不顺理。宋忠、贾谊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①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司马季主曰:“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节选自《史记•日者②列传》)【注】①贱简:鄙视、怠慢。简,忽视、怠慢。②日者: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B.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C.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D.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洗沐,沐浴,汉朝制度,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文中指休假。B.三公,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的朝代,三公所指并不相同。C.正襟危坐的“危”指端正,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危”相同。D.小子与《论语》中“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小子”相同,均为自谦,指晚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借司马季主之口讥讽尊官厚禄者,斥其谋求个人的利益,歪曲君主的法令,掠夺农民的财产;依仗官位逞威风,利用法律做工具,追逐私利,逆行横暴。B.本文写出了司马季主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刻画了世之贪位慕禄者卑污、可僧的嘴脸。贤者与不肖者,相互映衬,一褒一贬,爱憎分明。C.宋忠、贾谊认为司马季主所处的地位是低微的,职业是污浊的。司马季主连连发问,对宋忠、贾谊的看法进行有力的反驳,使这两位大夫哑口无言。D.本文侧重写司马季主与宋忠、贾谊的对话,语言描写突出。文章反复推论,说理透辟,词锋犀利。运用生动确切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句子。①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文中画横线的)②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5)根据文本,概括司马季主所认可的高人贤才的特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风入松①刘克庄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②。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③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注】①此词作于刘克庄从建阳罢官归莆田,途经福清之际。②金罍:金质的酒器。③鼓缶:据《庄子•至乐》,庄子妻死后,庄子“箕踞鼓缶而歌”。(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瑟捣衣时候”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悼念。B.“野店犹开”四字,似乎带有某种有节制的欣喜,使词情稍稍扬起,将前词所表现的悲哀稍稍冲淡了一些。C.“多情”一句是说自己于旅店住宿,虽然孤独寂莫,但有店主守灯陪伴,勉强可以得到安慰。D.“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个“老”字,这一形貌上的变化,是通过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来的。(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同是悼念亡妻,苏轼在梦中都想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而现实中的刘克庄“归鞍”却“徘徊”?请结合诗句分析刘克庄“归鞍”却“徘徊”的原因。(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学而》中,孔子阐述君子应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并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句子是:“,”。(2)在李白《将进酒》中,“,”两句举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3)荷,也称莲,历来为文人所青睐,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用“”一句来描绘美好的田园生活,而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则用“”描绘出荷在风中摇曳、挺立的姿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______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______的长征。()。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______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胜利8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______的伟大胜利。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无畏青史流芳汇入举世瞩目B.顽强不屈彪炳史册融入引人注目C.顽强不屈青史流芳汇入引人注目D.英勇无畏彪炳史册融入举世瞩目(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B.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C.做好疫情的“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一一2020中国抗疫记》)D.1964年的3月,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A.这一伟大长征精神所铸就的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B.这一伟大的长征精神铸就了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C.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D.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7.(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显然,与古希腊哲学家“爱智慧”的哲学信条不同,①。尽管孔子所说的“爱人”指的是“爱他人”,与“爱自己”有严格的分野,但由于在他者的视野中,“己”或“我”也是一个“他者”,人人之间互为他者,因此,②,只是不以“爱自己”为出发点而已。这一点,正如孟子后来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一来,一个人若有此心,即为有“仁心”;③,即为“仁者”;若以此心治理国家、行动上能够体恤和造福百姓,即为实行“仁政”;若能终身以此为追求,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杀身成仁”),那就算得上一个真正的“仁人志士”了;若每一个人都存在于这种爱的关系和行动网络中,那么整个社会就实现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了。8.(5分)今年7年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日子,为此,特区政府设计了以下美术版标志,背景为酒红色,字体为金色。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学习《<老子>四章》时,“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句话引发了同学们的讨论。有同学认为,这句话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也有同学认为,在新时代,这句话要辩证思考,比如《与心灵谈谈心》一书中就提到:“人终归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展示自我。”假如你也在现场,你会表达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谁要依附谁的问题。在这种体系可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已。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摘编自方勇《再论“新子学”》)材料二:历来子学研究成果固然丰硕,但我们要面对的是现代中国的复杂情境,故而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应在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召唤出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开出新境界。先秦是中国哲学的开创期,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与古希腊哲学家不同,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人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先秦时代思想多元并起,道、儒、墨、法四家的影响都很大。儒家虽然保守,但是其人文传统是值得肯定的。墨家可以说是古代的社会主义者,其兼爱的思想蕴含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其对亲亲政治的批评到今天还有意义。法家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积极入世,这些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诸子各家间思想相斥又相生,道家的艺术心态可以调剂法家的泛政治主义与儒家的伦理绝对主义,其天道自然的观点也可以纠正儒家的天命论和墨家的天志论,而儒、法、墨积极入世、顽强奋斗的精神,则又可以补道家无为之不足。子学蕴含着对现代世界意义非凡的精神,这便是人文意识。不同于西方历史上某些以神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国自殷周以来便形成了人文思想传统。儒、道等诸子学派多以殷周文化为基础,故而先秦诸子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异之处,就是人文意识的自觉较早,而思考尤为圆通。诸子百家的人文精神对今天的世界有非常大的启示。世界其他地域的文明形态中,大多情况下,神会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带来权威意识、专断行为、教条作风及偶像崇拜,而人的尊严、自主、自信被大幅压缩。先秦诸子则从不同方面展示出人文精神。我曾在《“新子学”论集》第一辑序言中提到,自古及今,人类不停地面临三大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内心的冲突。环顾眼前的世界,这些冲突不但没有减缓,反而在一些霸权意识下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子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对话、和谐的精神,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总之,诸子学已开创出一个新的思想时代,我们完全能够在诸子多元互补的基础上,创造现代中国文化,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摘编自陈鼓应《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倡导,说明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B.“新子学”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C.主张法治、反对贵族特权的法家与对亲亲政治进行批评的墨家,都主张人人平等并持有兼爱的思想。D.在现实关怀、积极入世与顽强奋斗等方面,先天不足的道家思想以自身的艺术心态影响着先秦诸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传统经学思维模式下,儒学支配着其他各家,“国学”依然处于经学和儒学统摄之下。B.“新国学”结构中,各种流派平等多元、互为主体,“国学”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C.道家思想由于可以调剂和纠正儒、法、墨各家的思想而在诸子学说中有超然的地位。D.深挖先秦诸子的思想内涵,联系复杂的现实情境,或可使“新子学”获得更纵深的发展。(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的一项是BA.许抗生教授主张从时代需要出发,吸收诸子思想的精华,复兴先秦子学平等、自由、以人为本的精神,推动文化全面繁荣发展。B.欧明俊教授提出,“新子学”理应成为国学“新主体”,体现其在国学中的价值和地位,但不应取代经学的尊崇地位。C.张永祥博士认为“新子学”建设要有大子学的历史眼光、大学术的现代意识、大文化的宏观视野,创造性继承子学精神并进行独立的义理阐发。D.傅璇琮教授主张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吸取西方近现代较有科学意义的学术思想、观念和方法,更加清醒地认知“新子学”的民族特性,充分阐释我国古老文明的价值。(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新子学”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行文思路的理解与分析。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就是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分段逐层概括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原文内容,进而概括作答。【解答】(1)B.说法过于绝对,缺少必要的限制词,材料一是说“仿佛没有摆脱”。C.“都主张人人平等并持有兼爱的思想”错,“都主张人人平等”无中生有,且文中只说墨家有兼爱的思想。D.“在现实关怀、积极入世与顽强奋斗等方面先天不足的道家思想”错,由材料二“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人间,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儒家如此,道家也如此”可知,道家也有“现实关怀”。故选A。(2)C.“有超然的地位”错,从文中来看,道家思想可以调剂和纠正儒家、法家、墨家等的思想,而儒家、法家、墨家的思想又可以补道家思想之不足,“先秦经典是不同源头思想融汇的成果,我们应当一视同仁”。故选C。(3)B.欧阳俊教授的观点说的是“新子学”在国学中的地位,而不是在说“新子学”体现的“子学精神”。故选B。(4)材料二第一段“当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应在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召唤出中国哲学的真精神,开出新境界”明确了观点,即新时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第二、三段“先秦是中国哲学的开创期,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先秦时代思想多元并起,道、儒、墨、法四家的影响都很大”,介绍了先秦诸子的地位即诸子思想的特点。第四段“不同于西方历史上某些以神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国自殷周以来便形成了人文思想传统”“子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对话、和谐的精神,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通过中西比较,论述了子学的现实意义。第五段“我们完全能够在诸子多元互补的基础上,创造现代中国文化,这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表明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5)根据“‘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得出:“新子学”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根据“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得出:“新子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根据“‘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得出:“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结构性的革新。根据“子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对话、和谐的精神,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得出:子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对话、和谐的精神,对现代世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答案:(1)A(2)C(3)B(4)①首先提出观点:新时代子学要有更开阔的视野。②接着介绍先秦诸子的地位及诸子思想的特点。③然后通过中西比较,论述了子学的现实意义。(论述了子学的人文精神具有现实意义。)④最后指出我们努力的方向。(5)①“新子学”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②“新子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③“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结构性的革新;④子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对话、和谐的精神,对现代世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子学中蕴含的人文意识,对现代世界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复活(节选)①列夫•托尔斯泰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翻译向他提出的问题。“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监禁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他想到马上就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地心慌起来。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办公室的门开了,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玛丝洛娃。他一见玛丝洛娃,立刻感到心情沉重。他站起来,迎着她走出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痉挛着揉搓她衣服的边缘,时而看他一下,时而低下眼睛。“减刑批准了,您知道吗?”聂赫留朵夫说。“是的,看守告诉我了。”“这样,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去,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我们来考虑一下……”她赶紧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②到哪儿去,我就跟着他到哪儿去。”她尽管非常激动,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把这几句话讲得又快又清楚,倒好像事先准备好了似的。“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这是说如果他要我跟他一块儿生活的话,”她惊慌地停住嘴,然后又纠正自己的话说,“如果他要我留在他身边的话。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我得把这看作幸福才是。我还图个什么呢?”“如果您爱他……”他说。“什么爱不爱的?这种事我早就丢掉了。不过,西蒙松是个十分特殊的人。”“是啊,当然,”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想……”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会说出什么多余的话,或者生怕她没机会把她要说的话说完似的。“要是我做得不合您的心意,您要原谅我才好,”她说着,用神秘的、斜睨的目光瞅着他的眼睛。“看起来就该这么办。您也得生活啊。”她说的恰好是刚才他所想的。然而此刻他已经不这样想,他的想法和感情已然不同了。他不但感到羞愧,而且舍不得失去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说。“您何必在这儿受苦呢。您已经受够苦了。”她说着,古怪地微微一笑。“我并没有受苦,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想为您出力。”“我们,”她说到“我们”的时候,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您为我出力已经够了。要不是您……”她本想说什么,可她的嗓音发抖了。“您总不能对我道谢。”聂赫留朵夫说。“何必算账呢?我们的账上帝会算的,”她说,那双乌黑的眼睛泪光闪闪。“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他,就说道。“我不想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那我们就分手了。”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聂赫留朵夫听着她说,“那我们就分手了”而没有说一般的告别话,看着她那古怪的、斜睨的目光和凄凉的笑容,心里明白过来,她做出决定的原因是:她仍旧爱他,认为同他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他的生活,而她跟西蒙松一块儿走掉,就会使得他自由。现在她想到办成了她所要办的事,不由得暗暗高兴,不过转念想到她就要跟他分手,又不免心里难过。她握一下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聂赫留朵夫回过头去看英国人一眼,准备跟他一块儿走,可是英国人正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什么。聂赫留朵夫不愿意打断他,就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忽然感到很疲倦。他之所以疲倦,不是因为昨夜失眠,也不是由于旅途劳顿,更不是由于激动,而是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他靠着小木榻的靠背,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有删改)【注】①本文节选自《复活》第三章第二十五节,记叙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最后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争取到了减刑,并决心和玛丝洛娃结婚,但他只能作为翻译陪同一位英国人去监狱采访,才被许可前往探监。②西蒙松,因为向学生和农民大胆宣传“他认为正确的一切东西,否定他认为错误的东西”而被捕,与玛斯洛娃一同流放西伯利亚而相识,真心希望拯救玛斯洛娃的厄运。(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心不在焉的态度表明他此刻期盼又忐忑的心态。B.玛丝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不仅因为西蒙松是一个“特殊的人”,也是因为她希望让聂赫留朵夫恢复自由。C.文中写聂赫留朵夫舍不得“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失去的一切”包括失去所爱之人以及失去赎罪的机会。D.文中加点部分“古怪地微微一笑”和“凄凉的笑容”,虽然都在写玛丝洛娃的“笑”,但是却透露出人物截然不同的心理。(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视点转变自然灵活,读者可以了解到多方面的内容,深入各个人物心灵洞悉他们的想法、愿望。B.文章以环境描写起笔,其中“洁白的雪幕”和“灯火通明的窗户”正面衬托了监狱清冷阴森的氛围,烘托出人物的压抑感。C.文中英国人这一人物的设置颇具匠心,有助于作者从侧面介绍和揭露沙俄监狱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D.小说人物塑造手法多变,如写狱长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写玛丝洛娃则调动了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3)列夫•托尔斯泰擅长描写人物细微的、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请分析小说结尾画线部分聂赫留朵夫的复杂心理。(4)《复活》的创作历经10年,初稿中作者给男女主人公安排了结婚并移居国外的幸福结局,定稿改成了玛斯洛娃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而选择了西蒙松。你认为哪种结局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画线句子人物心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画线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语境分析人物心理。(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解答】(1)D.“透露出人物截然不同的心理”错。两处都有“爱”,有相同之处。(2)B.“正面衬托”错。后文为“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尽管”一词表明不是正面衬托了清冷阴森的氛围。(3)结尾划线句“聂赫留朵夫不愿意打断他,就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忽然感到很疲倦。他之所以疲倦,不是因为昨夜失眠,也不是由于旅途劳顿,更不是由于激动,而是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他靠着小木榻的靠背,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中对聂赫留朵夫的描写,主要抓住了“疲倦”和“疲倦的原因”两个要点。“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说明他对全部生活感到厌倦,联系小说相关情节,从消极角度来看,一是厌倦了过去的生活,即厌倦他自己所在的阶层虚伪腐朽生活。二是被玛丝洛娃再次拒绝后若有所失的空虚。从积极角度看,一是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突然觉得无事可做了,厌倦是内心空虚的反应。二是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如释重负,所以才能“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4)定稿后的结局更好。从选段部分可以看出,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已经原谅和宽恕了他,甚至心生感激。最后一次相见从表情和语言上已经看到她的态度,对聂赫留朵夫怀有深深地爱恋,甘心为所爱的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从情节发展上看,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更充分地体现了美好的人性;从人物发展上看,玛丝洛娃选择与西蒙松结合,在他的良好影响下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更好地体现她自尊的本性已经复活,而且变成了行动,生活的选择,丰富和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种看似不完美的结局是和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相照应的,这种不完满正是体现了沙俄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的普遍命运,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从情节结构上看,这一反转式的结局,也使文章思路开阔,行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更耐人深思。答案:(1)D(2)B(3)①释然,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如释重负;②空虚,帮助玛丝洛娃完成精神“复活”后突然无事可做;③失落,被玛丝洛娃再次拒绝后若有所失;④厌倦,对过去生活、所处阶层的厌倦。(4)定稿结局更好。①玛斯洛娃宽恕、感谢聂赫留朵夫,为所爱的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体现了美好的人性;②玛斯洛娃选择与西蒙松结合,在他的良好影响下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体现自尊的本性已经复活;③不完美的结局和玛斯洛娃的遭遇相照应,体现了沙俄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的普遍命运,深化主题;④这一反转式的结局在情节上也使文章思路开阔,行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更耐人深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语数千言,莫不顺理。宋忠、贾谊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①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司马季主曰:“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节选自《史记•日者②列传》)【注】①贱简:鄙视、怠慢。简,忽视、怠慢。②日者: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B.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C.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D.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洗沐,沐浴,汉朝制度,官吏五日一次,沐浴休息,文中指休假。B.三公,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的朝代,三公所指并不相同。C.正襟危坐的“危”指端正,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危”相同。D.小子与《论语》中“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小子”相同,均为自谦,指晚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借司马季主之口讥讽尊官厚禄者,斥其谋求个人的利益,歪曲君主的法令,掠夺农民的财产;依仗官位逞威风,利用法律做工具,追逐私利,逆行横暴。B.本文写出了司马季主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刻画了世之贪位慕禄者卑污、可僧的嘴脸。贤者与不肖者,相互映衬,一褒一贬,爱憎分明。C.宋忠、贾谊认为司马季主所处的地位是低微的,职业是污浊的。司马季主连连发问,对宋忠、贾谊的看法进行有力的反驳,使这两位大夫哑口无言。D.本文侧重写司马季主与宋忠、贾谊的对话,语言描写突出。文章反复推论,说理透辟,词锋犀利。运用生动确切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句子。①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文中画横线的)②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5)根据文本,概括司马季主所认可的高人贤才的特点。【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三”为定语,“多次”的意思,修饰“谏”,其后不可断,排除A、D;“人”为“誉”的宾语,“誉”后不可断,排除B。故选:C。句子翻译为:贤人的行为,都遵循正直之道以正言规劝君王,多次劝谏不被采纳就引退下来;他们称誉别人并不图其回报,憎恶别人也不顾其怨恨,只以对国家和百姓有利为己任。(2)D.“小子何莫学夫《诗》”中的“小子”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两者不相同。(3)C.“使这两位大夫哑口无言”错,根据原文可知,宋忠、贾谊在司马季主连连发问之后,并非“哑口无言”,而是继续辩论。(4)①视:打量;礼:以礼相待;延:邀请。句子翻译为:司马季主打量他们的状貌,好像是有知识的人,就以礼相待,让弟子邀请他们就坐。②是以:因此;贵:珍惜;复:补救。句子翻译为:因此(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惜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5)原文为“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据此可以概括出:品行正直,敢于直谏。原文为“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据此可以概括出:为国为民,大公无私。原文为“故官非其任不处也”,据此可以概括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原文为“禄非其功不受也”,据此可以概括出:无功不受禄。原文为“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据此可以概括为:处变不惊。答案:(1)C(2)D(3)C(4)①司马季主打量他们的状貌,好像是有知识的人,就以礼相待,让弟子邀请他们就坐。②因此(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惜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5)①品行正直,敢于直谏;②为国为民,大公无私;③处变不惊;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⑤无功不受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风入松①刘克庄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②。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③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注】①此词作于刘克庄从建阳罢官归莆田,途经福清之际。②金罍:金质的酒器。③鼓缶:据《庄子•至乐》,庄子妻死后,庄子“箕踞鼓缶而歌”。(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萧瑟捣衣时候”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悼念。B.“野店犹开”四字,似乎带有某种有节制的欣喜,使词情稍稍扬起,将前词所表现的悲哀稍稍冲淡了一些。C.“多情”一句是说自己于旅店住宿,虽然孤独寂莫,但有店主守灯陪伴,勉强可以得到安慰。D.“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个“老”字,这一形貌上的变化,是通过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来的。(2)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同是悼念亡妻,苏轼在梦中都想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而现实中的刘克庄“归鞍”却“徘徊”?请结合诗句分析刘克庄“归鞍”却“徘徊”的原因。【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诗人感情的把握能力。在理解相关诗句的基础上分析诗人“归鞍”却“徘徊”的原因。【解答】(1)C.“但有店主守灯陪伴,勉强可以得到安慰”分析有误。词中“灯前影”是指作者自己的影子,“老翁”指的是作者自己,不是店主,“多情”句意在表现形影相吊、形单影只的境遇。(2)词句“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大意是“回想贤内捣衣时,何等孤独难忍耐;今日独自苦奔波,痛悼亡妻情满怀”。作者想起了妻子为自己捣衣的情景,而如今斯人已逝,再也不能听到捣衣声了,表现了对亡妻深切的思想之情。“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现在只有灯下自己的影子与自己相伴,想起以前妻子与我作伴,而现在人已逝去,词人渴望回家悼念亡妻。另外结合注解可知,此时词人被罢官,仕途失意,这也是他“徘徊”的理由。“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本来酒可以解忧消愁,但无奈的是自己疾病产生,不能饮酒,所以内心的苦闷自然郁结于心,不能排解。答案:(1)C(2)①“萧瑟捣衣时候”,正是捣衣的时节,作者回想起了妻子为他捣衣的情景。但如今唯有萧瑟秋风,却再无捣衣之人,再不闻捣衣之声。由此勾起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渴望回乡悼念亡妻。(或“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伴,那位陪伴着作者“同去同来”的夫人己经不在了,勾起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渴望回乡悼念亡妻。)②“逆境难排”,作者因削职归来,政治上陷于逆境,仕途失意,使他困扰,使他彷徨。③“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酒是解忧之物,然而病余之身不宜饮酒,作者无法借酒消愁,忧闷如绳索缚住他的内心,难排难解。译文:归程何忍太匆匆,还想勒马暂徘徊。岂是秋色看不足?倒霉情绪难排解。人说饮酒可忘忧,奈何我病后体弱不敢挨。回想贤内捣衣时,何等孤独难忍耐;今日独自苦奔波,痛悼亡妻情满怀。远树凋落晚风哀,乡村小店门尚开。多情只有灯前影,伴我同去又同来。旅店主人来问候,说比前回又见衰。赏析:词的上片开头即写词人骑马归来、徬徨歧路的痛苦。曰“归鞍”,曰“徘徊”,曰“逆境难排”,初非出于悼亡,其中暗含政治上失意的悲愤。“逆境难排”一句正说明词人因削职归来,仕途上陷于逆境。这里词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与政治上的失落感糅合在一起,自然浑成,不着痕迹。“人言”二句,用事而能浑化。有病,一可悲也;病而有忧,二可悲也;有忧而不能饮酒,三可悲也。语曲而婉,情深且挚。“孤负”二字,显得感慨沉郁,而又婉曲深挚。如果说以上纯系抒情,那么至歇拍二句,则将情与景融而为一,逐渐点出悼亡的主题,并为下片作铺垫。“萧瑟捣衣时候”,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掉念。“凄凉鼓缶情怀”,是蝉联前句,用典抒情。从归鞍徘徊写到此处,词旨渐趋显豁。这种手法有如剥茧抽丝,将读者渐渐引入词的意境。词的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写景。“野店犹开”四字,使词情稍稍扬起,将前词所表现的悲哀稍稍冲淡了一些。但是就在一扬一抑之中,感情愈转愈深。“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二句通过孤馆寒灯,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从语言上看,也似带有几分欣喜,然而骨子里却是更深沉的悲哀。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为伴侣,一种孤寂之感,悼念之情,凄然流于言外。不直接写人亡,而以客观景物作为烘托,这是一种婉曲的手法。结尾二句直率朴实,如出逆旅主人之口。“今回老似前回”,重在一个“老”字。这一形貌上的变化,都是通过逆旅主人的眼光反映出来的。词人借景抒情,全词中处处洋溢着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绵绵不绝的思念,让读者读来自然真切,凄美悲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学而》中,孔子阐述君子应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并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句子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在李白《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两句举曹植为例,表面上是在谈喝酒,实际上是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3)荷,也称莲,历来为文人所青睐,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用“莲动下渔舟”一句来描绘美好的田园生活,而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则用“一一风荷举”描绘出荷在风中摇曳、挺立的姿态。【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解答】故答案为:(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重点字:焉)(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重点字:谑)(3)莲动下渔舟一一风荷举(重点字:莲)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______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______的长征。()。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______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胜利8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______的伟大胜利。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DA.英勇无畏青史流芳汇入举世瞩目B.顽强不屈彪炳史册融入引人注目C.顽强不屈青史流芳汇入引人注目D.英勇无畏彪炳史册融入举世瞩目(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C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B.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C.做好疫情的“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一一2020中国抗疫记》)D.1964年的3月,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CA.这一伟大长征精神所铸就的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B.这一伟大的长征精神铸就了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C.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D.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学生需要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适用的对象和语境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各个句子,结合语境进行理解,正确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解答】(1)英勇无畏:指无所畏惧;丝毫不害怕,没有恐惧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顽强不屈:顽强的毅力,毫不屈服。与“气概”搭配,应选“英勇无畏”。青史流芳: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彪炳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台理工学院《程序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财务年度预算方案计划
-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压花实践艺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文案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班级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计划
- 落实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计划
- 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 绩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计划
- 如何培训村后备干部课件
- 家具类抖音直播策划方案
- 我的家乡-盐城课件
- 急诊科2023年度急性脑卒中工作总结及计划
- 幼小衔接视野下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及养成策略研究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 幼儿园课程体系介绍
- 2024年中邮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网约车行业年度报告
-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 儿童窒息后应急预案演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