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宁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典型卷3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南宁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东汉末年,疫情连年,张仲景本人的家族也遭到疫情影响,死亡过半。关于这一次疫情的性质,历史学者有不同观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等不同说法。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寒”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我国总结抗疫经验形成“三药三方”。“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四个经典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宣肺败毒方也参考了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季芳大枣泻肺汤。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现存的《伤寒论》曾经散佚重辑,历代中医在临证中发觉其内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针对温病和湿证的方药较少,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说”,就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也为当代治疫所借鉴。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达原饮是名医吴又可在明末大疫中总结出来的。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盛行,历史学者甚至认为当时疫情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吴又可虽然敏锐地提出“戾气”病因说,但同样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不可能去研究是何种病菌。他同样是应用系统思维,通过反复观察来辨证论治。他认识到病情与张仲景时很不相同;因而他没有应用张仲景的方法,另外制定了“达原饮”这张化湿清热、透达膜原的名方。中医的伤寒和温病,看似不同实则辨证统一,它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不同系统,都具有可贵的历史战疫经验。“三方”在抗疫实践中都总结了有效的科学数据,优异的效果表明,传统思维是中医鲜活的灵魂。(摘编自郑洪《植根传统思维,注重三因制宜》)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据统计,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能中会西”几乎成为当代中医医师能力素养的“标配”。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中医药可以更好守护人类健康。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产业现代化是依托。药材好,药才好。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渐枯竭,大部分临床常用中药采用人工种植。中药材质量是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自2012年成立后,经过十年耕耘,把中药材的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8.4%,推动我国《中药村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中医药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带来新的机遇。中医药报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比如,八角价格低廉,即使是提取谷草酸原料,每公斤售价也不高。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内中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更高视角看,要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型高端科技平台,实现中药资源产业、中药工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三业融合,推动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让中医特色疗法从“模糊”向“精确”转化,助力续写中医妙手回春的当代传奇。对于丑营营丹之类的传统中药,以往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摘编自王君平《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抗疫斗争中所运用的“三药三方”体现了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其中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均化用了东汉名医张仲景的经典方剂。B.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我国都曾经历过瘟疫肆虐,历史学者认为明末大疫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导致明王朝更快地走向败亡。C.张仲景和吴又可虽然都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但二人同样通过运用系统思维,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疫病作出了一样的病理分析结论。D.中药材抽检的合格率大幅度提升是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历经十年努力的结果,促进了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方”和“处方”不同,“经方”是“经典方剂”,医生可以借鉴“经方”,再针对不同的临床病症开出不同的“处方”,这说明中医治病并不死板。B.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这就要求中医医师既要会用中医药理论治病,又要懂一些西医相关的检查内容与知识。C.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启示我们中药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D.中医特色疗法的“模糊”、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等都是中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数字化与智能控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A.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B.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如是者谓之行方。——李中梓《医宗必读》C.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吴谦等《医宗金鉴•活入败毒散集注》D.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候诊》(4)材料一在论证“中医系统思维”时,是如何以张仲景为主线展开论述的?请概括其具体表现及其好处。(5)目前,中医发展面临一些困境,不少年轻人对中医的偏见尤为突出,如果你是一位决定报考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请结合材料内容打消这些年轻人的偏见。2.(2024秋•青秀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于木匠侯发山于木匠,顾名思义,是个木匠,邻村的,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在过去那个年月,木匠有干不完的活儿——除了平常家用的桌椅板凳,嫁闺女娶媳妇要打新家具,人老了要做寿木,这些都离不开木匠。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大家当面尊称他“于师傅”,背后称呼他“榆师傅”。为何?其中的原因是我成为他的徒弟后才知道的。我的个子矮,中学毕业后,还没锄把高,爹让我跟于木匠学本事,说木匠干的虽然是粗活儿,但好赖有个手艺,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累,雇主家请去干活儿时还高接远送的。我答应了,于木匠却不答应,爹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于木匠才松口。当学徒的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武艺多了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儿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师父说:“只能学一样。”我想了想,觉得油漆匠的活路简单——不就是拿起刷子涂抹吗?跟小时候用泥糊墙壁差不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便说:“学木工。”师父看着我,没再说话,算是应允了。木工的活儿看似粗活儿,实际是个细活儿,不比其他活计轻松。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对着雇主给的木料看一眼便已心中有数,即刻就能动手,而且他画线时不用墨斗不用尺,线却画得笔直。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儿,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我不敢有任何反抗的行为——自己还小,真打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有时我觉得一天也干不下去,真想撂挑子,但想到爹低三下四地求他的样子,我忍了,拿着“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古话来安慰自己。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说:“三四里路,抬脚就到家了。”走出大门没多远,师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说好的,管吃不管住,不能给人落下话柄。”走到半路上,忽然,路旁蹿出一只野狗。可能看我个子小好欺负,它不声不响地扑向我,朝着我的小腿肚咬了过来。我又怕又疼,“哇”地一声哭了。师父听到动静赶紧回过头来,挥舞着手中的铁斧,连叫带吼才将野狗吓跑了。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给师父送医药费,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我学徒三年将要期满的时候,本村的张全请师父做一张梳妆台。师父照例去看主人家备的料。张全说:“要是有剩余的料头,可以做个小板凳或小桌子。”“料头”指的是做完家具后剩余的边角料。“你方圆左近打听一下,老于打家具,哪有多余的料头?”师父的脸色阴沉着,一瞅就是不高兴。张全知道自己捅到了马蜂窝,赔着笑脸解释:“于师傅,我不是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师父不再理睬他,开始选木料。果然,梳妆台做好后,没有剩余一块板一根横撑,地上只有白花花的锯末和刨花。师父说过,高明的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用边角料做小家具是同行在讨好主人,在遮自己的丑。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您不是会这个吗?”张全说。在他看来,这是放羊拾柴火——顺手捎带的事。“会也不干!”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能砸个坑。“加钱也不干。”师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张全没辙,只得讪讪地说:“好,好,我再找油漆匠。”看他的表情,好似还有“离了王屠户也不吃连毛猪”的意思。师父真是不开窍,怪不得人们都叫他“榆师傅”。难道他的脑袋真是榆木疙瘩?还是怕我学了他的本事?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师父,有钱怎么不赚呢?”师父叹口气,说:“巩县有个康百万庄园,镇园之宝是‘留余匾’。匾上讲,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如此可亲,如此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木匠虽然做的是粗活儿,但是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么累,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B.于木匠是位油漆和木工的全把式,但他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可是爹想让“我”两样都学习。C.于木匠严厉的教授方式让“我”一天也干不下去,但“我”还是忍了下来,因为“我”不想辜负爹的一片苦心。D.文本通过张全想用料头做小家具和让于木匠给家具上漆两个情节,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多次使用俗语、歇后语,如“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等,通俗又生动。B.于木匠连夜带“我”打疫苗,与他授艺的严厉形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C.文本用大段文字,借于木匠之口介绍“留余匾”,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D.文本以“我”向于木匠学艺为线索逐层展开,结构清晰完整,情节集中紧凑。(3)于师傅为什么被称作“榆师傅”?(4)侯发山小说一个鲜明特点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保持平民的本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青秀区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思①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②百尺楼?【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三国时人,具有扶世救民的志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中,运用“万火牛”和“一沙鸥”两个意象,以“万火牛”比喻追名逐利的小人,以“一沙鸥”自比,生动形象。B.“日长似岁”写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受,“闲”与“醉”看似轻松,实则沉重,包含着作者愤懑不平的自嘲。C.颈联中,作者运用西沉的残月、梧桐落叶、捣衣声等意象,以所见所闻之景营造了凄凉萧瑟的氛围。D.尾联中,作者想要凭高望远,舒展一下昏花的眼睛,“无高处”“安得”写出了自己有志难伸的孤寂无奈。(2)这首诗写得悲愤沉郁,但诗人内心的种种悲愤并不说破,只是旁敲侧击,反复渲染。请结合此诗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绪的。三.默写(共1小题)4.(2024•青秀区校级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自己去治理国家三年后,取得的成果是“,”。③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两句是“,”。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青秀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骊姬谮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①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上》)材料二: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子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选自《说苑•立节》)【注】①伯氏:对狐突的敬称。(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使A有禄B于国C立义D于庭E汝乐吾F无忧矣G吾欲H汝之相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至于”,文中指直到,与《大学之道》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以至于”词义相同。B.“苟”,文中指如果,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的“苟”词义相同。C.材料二中“王欲授之相”的“相”与“王欲相汝”的“相”用法并不相同。D.“与”,文中指亲附,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词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诬陷申生,晋献公因此想要杀了申生。重耳劝申生向晋献公辩白,或者逃走避祸。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爱子年少,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于是恳求狐突出山为晋献公谋划。C.楚王想封以孝闻名的申鸣为国相,起初申鸣因为想留在家中孝养父亲,所以推辞了没有接受。D.在白公祸乱国家的时候,申鸣准备为国捐躯,不顾白公劫持父亲威逼利诱,带兵围困了白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②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庄子《五石之瓠》)(5)华夏子孙深受“百善孝为先”思想的影响,申生和申鸣都体现“孝”的传统美德,请分析两人在尽孝上的不同。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4秋•兴宁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1)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7.(2024秋•兴宁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②,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六.作文(共1小题)8.(2023秋•南宁月考)《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后人常用“自胜者强”提醒、勉励自己。可在现实生活中,舒适、安逸又消磨着我们的意志,风雨、坎坷牵绊着我们的脚步,还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考验着我们。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南宁高中语文高二期末典型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南宁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东汉末年,疫情连年,张仲景本人的家族也遭到疫情影响,死亡过半。关于这一次疫情的性质,历史学者有不同观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等不同说法。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寒”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我国总结抗疫经验形成“三药三方”。“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四个经典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宣肺败毒方也参考了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季芳大枣泻肺汤。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现存的《伤寒论》曾经散佚重辑,历代中医在临证中发觉其内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针对温病和湿证的方药较少,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说”,就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也为当代治疫所借鉴。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达原饮是名医吴又可在明末大疫中总结出来的。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盛行,历史学者甚至认为当时疫情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吴又可虽然敏锐地提出“戾气”病因说,但同样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不可能去研究是何种病菌。他同样是应用系统思维,通过反复观察来辨证论治。他认识到病情与张仲景时很不相同;因而他没有应用张仲景的方法,另外制定了“达原饮”这张化湿清热、透达膜原的名方。中医的伤寒和温病,看似不同实则辨证统一,它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不同系统,都具有可贵的历史战疫经验。“三方”在抗疫实践中都总结了有效的科学数据,优异的效果表明,传统思维是中医鲜活的灵魂。(摘编自郑洪《植根传统思维,注重三因制宜》)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据统计,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的前提下,“能中会西”几乎成为当代中医医师能力素养的“标配”。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中医药可以更好守护人类健康。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产业现代化是依托。药材好,药才好。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日渐枯竭,大部分临床常用中药采用人工种植。中药材质量是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自2012年成立后,经过十年耕耘,把中药材的抽检合格率从64%提升到98.4%,推动我国《中药村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中医药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带来新的机遇。中医药报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布局、系统谋划、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比如,八角价格低廉,即使是提取谷草酸原料,每公斤售价也不高。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内中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更高视角看,要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型高端科技平台,实现中药资源产业、中药工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三业融合,推动形成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产业规模更大、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让中医特色疗法从“模糊”向“精确”转化,助力续写中医妙手回春的当代传奇。对于丑营营丹之类的传统中药,以往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摘编自王君平《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我国抗疫斗争中所运用的“三药三方”体现了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其中清肺排毒汤和宣肺败毒方均化用了东汉名医张仲景的经典方剂。B.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我国都曾经历过瘟疫肆虐,历史学者认为明末大疫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导致明王朝更快地走向败亡。C.张仲景和吴又可虽然都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但二人同样通过运用系统思维,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疫病作出了一样的病理分析结论。D.中药材抽检的合格率大幅度提升是中药材基地共享共建联盟历经十年努力的结果,促进了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经方”和“处方”不同,“经方”是“经典方剂”,医生可以借鉴“经方”,再针对不同的临床病症开出不同的“处方”,这说明中医治病并不死板。B.如今许多患者看中医,往往会拿着B超、CT等体检报告,这就要求中医医师既要会用中医药理论治病,又要懂一些西医相关的检查内容与知识。C.国外药企推出的抗病毒药物“达菲”,以八角提取物为原料,每公斤售价翻了很多倍,启示我们中药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D.中医特色疗法的“模糊”、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等都是中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数字化与智能控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CA.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B.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如是者谓之行方。——李中梓《医宗必读》C.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吴谦等《医宗金鉴•活入败毒散集注》D.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孙思邈《千金要方•候诊》(4)材料一在论证“中医系统思维”时,是如何以张仲景为主线展开论述的?请概括其具体表现及其好处。(5)目前,中医发展面临一些困境,不少年轻人对中医的偏见尤为突出,如果你是一位决定报考中医药大学的学生,请结合材料内容打消这些年轻人的偏见。【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主线展开的具体表现及其好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C.“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疫病作出了一样的病理分析结论”错,原文是说“他认识到病情与张仲景时很不相同;因而他没有应用张仲景的方法,另外制定了‘达原饮’这张化湿清热、透达膜原的名方”,可见二者病理分析结论不同。故选C。(2)D.“数字化与智能控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错,说法绝对。材料二“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是说“有助于”。故选D。(3)结合材料一“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材料一中心观点是中医传统思维是系统思维。A.“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强调医药关乎人的性命,不属于整体性系统思维方式。B.“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如是者谓之行方”强调的是要有医德,不属于整体性系统思维方式。C.“汗之发也,其出自阳,其源自阴”是说身体的汗液产生是一个阴阳平衡的过程,阴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保证了身体内部的正常运转。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采用综合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系统思维方式。D.“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是说上等医生能医治国家的弊病,中等医生能医治人的弊病,下等医生能医治身体的各种疾病,指不同医生的不同医治对象,不属于整体性系统思维方式。故选C。(4)表现:结合“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寒’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可知,首先介绍张仲景是应用系统思维示范的第一人,依据系统思维写出《伤寒杂病论》,留下113个经方。结合“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可知,其次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一:中医们根据临床具体实践对张仲景《伤寒论》内容加以补充,组成不同的处方。结合“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达原饮是名医吴又可在明末大疫中总结出来的”可知,最后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以吴又可比较张仲景的方法作出改变为例。好处:结合“中医的伤寒和温病,看似不同实则辨证统一,它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不同系统都具有可贵的历史战疫经验”可知,内容更加集中,思路更加清晰,中心突出,更容易阐述中医系统思维。(5)结合“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知,中医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创新,系统思维有明显优势,中医抗疫药物效果优异就是很好的证明。结合“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可知,国家顶层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定会出台政策、文件保障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结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一直是开放包容的体系”“中医药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带来新的机遇”可知,中医药开放包容,中药材产业前景喜人。结合“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知,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医药振兴发展是系统工程,应利用数字化等现代化结合“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可知,年轻人报考中医药大学,立志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人才。总之,中医既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又接轨现代化创新发展,前景大好。答案:(1)C(2)D(3)C(4)表现:①首先介绍张仲景是应用系统思维示范的第一人,依据系统思维写出《伤寒杂病论》,留下113个经方。②其次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一:中医们根据临床具体实践对张仲景《伤寒论》内容加以补充,组成不同的处方。③最后论述中医系统思维的体现之二: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以吴又可比较张仲景的方法作出改变为例。好处:内容更加集中,思路更加清晰,中心突出,更容易阐述中医系统思维。(5)①中医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创新,系统思维有明显优势,中医抗疫药物效果优异就是很好的证明。②国家顶层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定会出台政策、文件保障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③中医药开放包容,中药材产业前景喜人。④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医药振兴发展是系统工程,应利用数字化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医正走向现代化。⑤年轻人报考中医药大学,立志成为中医药传承发展的人才。总之,中医既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又接轨现代化创新发展,前景大好。2.(2024秋•青秀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于木匠侯发山于木匠,顾名思义,是个木匠,邻村的,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在过去那个年月,木匠有干不完的活儿——除了平常家用的桌椅板凳,嫁闺女娶媳妇要打新家具,人老了要做寿木,这些都离不开木匠。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大家当面尊称他“于师傅”,背后称呼他“榆师傅”。为何?其中的原因是我成为他的徒弟后才知道的。我的个子矮,中学毕业后,还没锄把高,爹让我跟于木匠学本事,说木匠干的虽然是粗活儿,但好赖有个手艺,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累,雇主家请去干活儿时还高接远送的。我答应了,于木匠却不答应,爹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于木匠才松口。当学徒的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武艺多了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儿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师父说:“只能学一样。”我想了想,觉得油漆匠的活路简单——不就是拿起刷子涂抹吗?跟小时候用泥糊墙壁差不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便说:“学木工。”师父看着我,没再说话,算是应允了。木工的活儿看似粗活儿,实际是个细活儿,不比其他活计轻松。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对着雇主给的木料看一眼便已心中有数,即刻就能动手,而且他画线时不用墨斗不用尺,线却画得笔直。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儿,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我不敢有任何反抗的行为——自己还小,真打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有时我觉得一天也干不下去,真想撂挑子,但想到爹低三下四地求他的样子,我忍了,拿着“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古话来安慰自己。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说:“三四里路,抬脚就到家了。”走出大门没多远,师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说好的,管吃不管住,不能给人落下话柄。”走到半路上,忽然,路旁蹿出一只野狗。可能看我个子小好欺负,它不声不响地扑向我,朝着我的小腿肚咬了过来。我又怕又疼,“哇”地一声哭了。师父听到动静赶紧回过头来,挥舞着手中的铁斧,连叫带吼才将野狗吓跑了。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给师父送医药费,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我学徒三年将要期满的时候,本村的张全请师父做一张梳妆台。师父照例去看主人家备的料。张全说:“要是有剩余的料头,可以做个小板凳或小桌子。”“料头”指的是做完家具后剩余的边角料。“你方圆左近打听一下,老于打家具,哪有多余的料头?”师父的脸色阴沉着,一瞅就是不高兴。张全知道自己捅到了马蜂窝,赔着笑脸解释:“于师傅,我不是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师父不再理睬他,开始选木料。果然,梳妆台做好后,没有剩余一块板一根横撑,地上只有白花花的锯末和刨花。师父说过,高明的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用边角料做小家具是同行在讨好主人,在遮自己的丑。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您不是会这个吗?”张全说。在他看来,这是放羊拾柴火——顺手捎带的事。“会也不干!”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能砸个坑。“加钱也不干。”师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张全没辙,只得讪讪地说:“好,好,我再找油漆匠。”看他的表情,好似还有“离了王屠户也不吃连毛猪”的意思。师父真是不开窍,怪不得人们都叫他“榆师傅”。难道他的脑袋真是榆木疙瘩?还是怕我学了他的本事?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师父,有钱怎么不赚呢?”师父叹口气,说:“巩县有个康百万庄园,镇园之宝是‘留余匾’。匾上讲,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如此可亲,如此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木匠虽然做的是粗活儿,但是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么累,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B.于木匠是位油漆和木工的全把式,但他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可是爹想让“我”两样都学习。C.于木匠严厉的教授方式让“我”一天也干不下去,但“我”还是忍了下来,因为“我”不想辜负爹的一片苦心。D.文本通过张全想用料头做小家具和让于木匠给家具上漆两个情节,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本多次使用俗语、歇后语,如“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等,通俗又生动。B.于木匠连夜带“我”打疫苗,与他授艺的严厉形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C.文本用大段文字,借于木匠之口介绍“留余匾”,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D.文本以“我”向于木匠学艺为线索逐层展开,结构清晰完整,情节集中紧凑。(3)于师傅为什么被称作“榆师傅”?(4)侯发山小说一个鲜明特点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保持平民的本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曲解文意,文中说“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B.“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可是爹想让‘我’两样都学习”错误。原文是说“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武艺多了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C.正确。D.“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错误。原文是说“师父说过,高明的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用边角料做小家具是同行在讨好主人,在遮自己的丑”。故选C。(2)C.“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错误。原文是说“匾上讲,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凸显于木匠的独到见解和高贵品质。故选C。(3)①首先从读音上看,“榆”与“于”谐音,“榆”也符合木匠的职业特点。②于师傅性格特点与榆木有相似性。由“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只能学一样”可知,他只肯教我一样手艺;由“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可知,不夜宿在主人家里;由“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可知,拒绝漆梳妆台。这些思想行为,表现于师傅像榆木疙瘩一样固执。(4)①以平民视角,刻画平民形象。由“‘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儿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给师父送医药费,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等可知,以“我”这个学徒工的视角,刻画“于木匠”等平凡百姓的形象。②关注平民生活,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由“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当学徒的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儿,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等可知,文中于木匠走村串户揽活、教徒弟学木工等情节,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③由“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给师父送医药费,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等可知,发现并赞美平凡百姓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之美。答案:(1)C(2)C(3)①“榆”与“于”谐音,也符合木匠的职业特点。②于师傅性格特点与榆木有相似性。他只肯教我一样手艺、不夜宿在主人家里、拒绝漆梳妆台等思想行为,像榆木疙瘩一样固执。(4)①以平民视角,刻画平民形象。以“我”这个学徒工的视角,刻画“于木匠”等平凡百姓的形象。②关注平民生活,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文中于木匠走村串户揽活、教徒弟学木工等情节,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③发现并赞美平凡百姓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之美。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青秀区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秋思①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②百尺楼?【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三国时人,具有扶世救民的志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A.首联中,运用“万火牛”和“一沙鸥”两个意象,以“万火牛”比喻追名逐利的小人,以“一沙鸥”自比,生动形象。B.“日长似岁”写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受,“闲”与“醉”看似轻松,实则沉重,包含着作者愤懑不平的自嘲。C.颈联中,作者运用西沉的残月、梧桐落叶、捣衣声等意象,以所见所闻之景营造了凄凉萧瑟的氛围。D.尾联中,作者想要凭高望远,舒展一下昏花的眼睛,“无高处”“安得”写出了自己有志难伸的孤寂无奈。(2)这首诗写得悲愤沉郁,但诗人内心的种种悲愤并不说破,只是旁敲侧击,反复渲染。请结合此诗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绪的。【答案】(1)B(2)①对比。首联“万火牛”和“一沙鸥”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鄙弃追名逐利的小人,表现了自己高尚的情趣,也含有对无人关心国家命运的担忧。②反语。“日长似岁”是“闲”时方才感觉得到,“事大如天”也能在“醉”中求得安宁,似“闲”实“愤”,似“醉”实“醒”,包含着作者理想落空愤懑不平的自嘲和不甘。③寓情于景。颈联诗人听砧杵之声,看梧桐叶落而感故乡之秋,烘托出内心的沉闷悲凉,表达对风雨飘摇中国家命运的忧虑。④用典。尾联用元龙的典故,表现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有扶世救民为国分忧的高远志向,“无高处”“安得”流露出有志难伸的孤寂无奈。【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日长似岁’写出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受”错误。“日长似岁”是指一日漫长似一年,写出了作者表面闲适实则度日如年的愤懑不甘。故选B。(2)对比。首联说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之人,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结合注释可知,诗人已经七十九岁,退居家乡山阴,过着闲居的生活,看着天下人追名逐利,既鄙夷这些只为名利的人,表达自己的超脱名缰利锁的自由悠闲,同时也可看出诗人的忧虑:如果人人都只为追名逐利,那么谁来考虑国家的利益呢?流露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反语。颔联写陆游在青壮年时代胸怀壮志,自许很高,曾经吟诵“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蜚鸣”,似这些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雄丽诗句,经常在他笔下闪烁。日长似岁,固然是闲时方能感觉到,但南宋偏安一隅、山河残破时的闲,对于一个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志士来说,该是多么痛苦,而“日长似岁”之中,又包含着作者多少愤懑不平的自嘲和期待之情。同样,即使“事大如天”,他也能在醉中求得安宁,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已非易事。而对于一个日夜渴望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人来说,岂不等于自我消沉。这两句诗粗看起来似乎很轻松,但其内在感情确实很深沉。寓情于景。颈联写诗人深夜听到砧声,看到残月下梧桐叶落,意识到故乡已是秋天,而秋天常常会引人想起暮年、飘零等意象,诗人这一顿悟,把自身年迈与对国家风雨飘摇的情感结合在景物中,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用典。尾联说自己“欲舒老眼”,足见诗人仍旧心怀壮志;然而“无高处”,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能力,哪里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结合注释“元龙,三国时人,具有扶世救民的志向”可见,诗人尽管已经年迈,却还是希望能像陈登一样志向高远,能够扶世救民,为国分忧。答案:(1)B(2)①对比。首联“万火牛”和“一沙鸥”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鄙弃追名逐利的小人,表现了自己高尚的情趣,也含有对无人关心国家命运的担忧。②反语。“日长似岁”是“闲”时方才感觉得到,“事大如天”也能在“醉”中求得安宁,似“闲”实“愤”,似“醉”实“醒”,包含着作者理想落空愤懑不平的自嘲和不甘。③寓情于景。颈联诗人听砧杵之声,看梧桐叶落而感故乡之秋,烘托出内心的沉闷悲凉,表达对风雨飘摇中国家命运的忧虑。④用典。尾联用元龙的典故,表现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有扶世救民为国分忧的高远志向,“无高处”“安得”流露出有志难伸的孤寂无奈。译文: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之人,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感觉一日长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赏析:《秋思》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借秋日之思道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英雄寂寞。首联通过正反对比写出其闲散江湖的落寞感;颔联由“闲”引发开去,抒写他度日如年,将天下大事付之一醉的牢骚和不平;颈联用砧杵、井梧的秋日景色烘托情绪,更显悲凉;尾联用陈登的典故收尾,并回应开头,指出诗人渴望收拾河山、报效祖国,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全诗风格悲壮苍凉,含蓄点题,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三.默写(共1小题)4.(2024•青秀区校级开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自己去治理国家三年后,取得的成果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③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两句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故答案为: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重点字:繁、寡)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重点字:勇)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青秀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骊姬谮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①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上》)材料二: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子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选自《说苑•立节》)【注】①伯氏:对狐突的敬称。(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使A有禄B于国C立义D于庭E汝乐吾F无忧矣G吾欲H汝之相也(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以至于”,文中指直到,与《大学之道》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以至于”词义相同。B.“苟”,文中指如果,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的“苟”词义相同。C.材料二中“王欲授之相”的“相”与“王欲相汝”的“相”用法并不相同。D.“与”,文中指亲附,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词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诬陷申生,晋献公因此想要杀了申生。重耳劝申生向晋献公辩白,或者逃走避祸。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爱子年少,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于是恳求狐突出山为晋献公谋划。C.楚王想封以孝闻名的申鸣为国相,起初申鸣因为想留在家中孝养父亲,所以推辞了没有接受。D.在白公祸乱国家的时候,申鸣准备为国捐躯,不顾白公劫持父亲威逼利诱,带兵围困了白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②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庄子《五石之瓠》)(5)华夏子孙深受“百善孝为先”思想的影响,申生和申鸣都体现“孝”的传统美德,请分析两人在尽孝上的不同。【答案】(1)CEG(2)A(3)D(4)①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②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5)①申生:始终站在晋献公的角度考虑问题,丝毫不违逆父亲。②申鸣:开始时尽心做孝子,听从父命入仕;在国难之时,则违背父命为国赴难。【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如果能在国家享受俸禄,在朝堂上奉行大义,你快乐我就没有忧愁啊,我希望你做相。“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有禄于国”“立义于庭”结构对称,可在“国”后、“庭”后断开;“汝乐吾无忧矣”,句意完整,“矣”是句末语气词,可在其后断开。故选CEG。(2)A.“词义相同”错误。“以至于”: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产生的结果。句意:以至于一死。/“以至于”:直到,直至。句意:自天子直到平民百姓。可见,两句的“以至于”词义不同。B.正确。“苟”:如果。句意: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苟”:如果。句意: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可见,两句的“苟”词义相同。C.正确。“相”:名词,国相。句意:楚王想封他做国相。/“相”: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国相。句意:楚王想让你做国相。可见,两句的“相”用法并不相同。D.正确。“与”:亲附,援助。句意:你援助我。/“与”:亲附,援助。句意: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可见,两句的“与”词义相同。故选A。(3)D.“不顾白公劫持父亲威逼利诱,带兵围困了白公”错误。申鸣围困白公在前,白公劫持申父、威逼利诱申鸣在后。故选D。(4)①“食其食”,吃谁的饭;“死”,为……死;“毕其能”,竭尽所能。译文: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②“龟”,通“皲”,皲裂;“一”,一样,同样;“或”,有的人;“洴澼絖”,漂洗丝絮;“则所用之异也”,判断句。译文: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5)从“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可知,申生始终站在晋献公的角度考虑问题,丝毫不违逆父亲;从“‘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可知,申鸣开始时尽心做孝子,听从父命入仕;从“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子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在国难之时,则违背父命为国赴难。答案:(1)CEG(2)A(3)D(4)①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②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5)①申生:始终站在晋献公的角度考虑问题,丝毫不违逆父亲。②申鸣:开始时尽心做孝子,听从父命入仕;在国难之时,则违背父命为国赴难。参考译文:材料一: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诽谤谗害公子申生,晋献公将要杀了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您为什么不向父亲说出心里的话呢?”太子说:“不可,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这样做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君父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有罪,没有考虑您的忠告,以至于一死,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如此,但我的国君年纪大了,爱子年纪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受到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两次跪拜行稽首礼,接着身亡。因此,人们送他谥号称“恭世子”。材料二:楚国有位读书人叫申鸣,在家奉养父亲,他的孝顺在楚国闻名。楚王想封他做国相,申鸣推辞不肯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让你做国相,你为何不接受啊?”申鸣回答道:“放弃做父亲的孝子却要去为君王做忠臣,这是什么道理?”他父亲说:“如果能在国家享受俸禄,在朝堂上奉行大义,你快乐我就没有忧愁啊。我希望你做相。”申鸣说:“好。”于是入朝,楚王于是任命他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也准备为国捐躯。他的父亲制止他说:“丢下父亲自己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已离开父亲去侍奉君王,怎能不为国家的危难而死呢?”于是辞别前往,趁机派兵包围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勇士,如今用兵包围我,我该怎么办呢?”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大孝子,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这件事必然前来,你趁机与他谈判。”白公胜说:“好。”于是就去捉拿了他的父亲,用武力控制,告诉申鸣说:“你援助我,我和你瓜分楚国。你不援助我,你的父亲就会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如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听说,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如今我已不可能做父亲的孝子了,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鸣拿起鼓槌击鼓,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楚王赏赐他百斤黄金。申鸣说:“吃君王的饭,躲避君王的祸难,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国家,杀死我的父亲,不是孝子。名声不能够同时树立,品行不能够同时保全,像这样活着,有什么颜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尽。五.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6.(2024秋•兴宁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1)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1)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2)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故意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力度,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句变短句的能力。首先将长句的主干提取出来独立成句,然后将其他修饰成分添加必要词语改写成结构完整的独立的短句。(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长句变短句的一般步骤为:提取主干;切分修饰成分,转换成主谓句子;根据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调整语序。第一步,提取原句的主谓宾:大块云和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第二步,将定语转换成主谓句:将定语“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变成主谓句“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将定语“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变成主谓句“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去掉连词“和”。第三步,按照逻辑关系调整语序:先分别叙述“大块云”“小块云”的特征,然后对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总结,故答案为: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2)问句可以分为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其中是问句却不表示疑问的是反问句,“不是吗”属于反问句,无疑而问,用问句是为了加强语气和语势,使表达意思更肯定,引导读者思考和想象。“不是吗”是对上文作者与朋友在街道上闲逛,恰好遇上了太阳雨,便淋雨而行这一行为的肯定和强调,表达作者对太阳雨的喜爱,对淋雨而行的喜欢和享受。答案:(1)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它们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2)本句是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故意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力度,强调作者和朋友们不打伞在雨中淋着而行的惬意美好,表达对北京的云和太阳雨的喜爱和享受。7.(2024秋•兴宁区校级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②,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答案】(1)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2)①虽然身体很累(虽然身体很疲惫);②都能高强度运动。(3)C【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答题时要熟知常见的病句类型,认真阅读题干中的语段,找出病因,作出正确的修改。(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中的语段,结合句式、内容、修辞、字数等要求,正确补写。(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句子含义,结合语境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作出正确的选择。【解答】(1)画线句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搭配不当,应删去“之一”;第二处,原文“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中,关联词“不但”语序不当。根据原文,这句话的“疗效”是“立竿见影,令人信服”的主语,但不是“适用范围很广”的主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到前句开头。用“不但……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台理工学院《程序设计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财务年度预算方案计划
- 徐州工程学院《植物压花实践艺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文案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班级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计划
- 落实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计划
- 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 绩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计划
- 中医美容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西中医药大学
- 水生产企业(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版)
- 高三二模作文“常量与变量”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能力证明资料模板
- 2021年12月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 在线网课知慧《逻辑学(山盟-德州)》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农村地理教学实践总结
- 开展经颅磁治疗的方案
- 我服用硒的体会1500字(4篇)
- 2024年广东深圳市龙岗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中数学双曲线公式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