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260
CCSK47
T/GDKJ
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团体标准
T/GDKJXXXX—2023
便携式接地短路保护装置
Portablegroundingshortcircuitprotectiondevice
(征求意见稿)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发布
T/GDKJXXXX—2023
便携式接地短路保护装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便携式接地短路保护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使用说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已停电的交直流输电、变电、配电及低压系统的线路及电气设备、试验室或试验设备
上临时装设的接地装置和接地短路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035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13398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及实心绝缘棒
GB/T32129电线电缆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料
DL/T879—2021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DL/T974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
3术语和定义
DL/T879—202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一般要求
4.1结构
4.1.1单相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缆、接地端线夹、线路端线夹、绝缘安装工具等部分。
4.1.2多相接地短路装置包括接地线缆、短路线缆或短路条、接地端线夹、线路端线夹、连接束、绝
缘安装工具等部分。
4.1.3装置的典型结构及连接方式应符合DL/T879—2021附录A规定。
4.2接地短路保护装置
4.2.1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在使用时必须遵守相应场合下的安全工作规程,安装和拆除接地或
接地短路装置时,应将未接地的线路或设备视为带电体。
4.2.2装置应能承受安装位置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及发热,而不对人产生电气、机
械、化学或热学方面的危害。
4.2.3装置在室内使用时,应保证环境通风。
4.2.4装置的选择、维护和使用应符合DL/T879—2021附录B规定。
4.3额定电气参数
1
T/GDKJXXXX—2023
4.3.1应符合DL/T879—2021中5.2规定。
4.3.2装置额定参数的选择应符合DL/T879—2021附录B中B.2.4的规定。
4.4接地和短路线缆
4.4.1在正常使用和存放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便于盘卷携带,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短
路电流下不发生断裂或熔断。
4.4.2在线缆单位长度最大短路电流值相同的情况下,铜包铝合金线应比纯铜线质量减轻40%以上。
4.4.3用于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线缆应与相连的短路线缆或短路条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
4.4.4线缆的绝缘护层应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应符合GB/T32129中相应的材料性能要求。
4.4.5接地及短路线缆、短路条的横截面应符合DL/T879—2021中5.3.2规定。
4.4.6线缆导体采用软质铜包铝合金绞线时应符合DL/T879—2021中5.3.3规定。
4.4.7用于非直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线缆的横截面积应符合DL/T879—2021中5.3.8规定。
4.5短路条
短路条应符合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短路电流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
4.6装置内部的连接部分
4.6.1线缆与接线鼻、线夹、连接束等刚性部分连接部位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连接时应确保连
接部位的通流能力满足承受额定短路电流的要求。
4.6.2不允许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如果主要的连接物被接在中间部分(如线缆接线鼻)上,则应防止连
接部位松动。
4.6.3如果采用单个螺钉或螺母,则应将它们直接与弹簧垫圈相连,以防止滑动或转动。
4.7线夹
4.7.1线夹与导线或固定连接点连接时,应紧固牢靠,接触面应紧密贴合并能承受额定短路电流所产
生的机械应力、热应力和温升。
4.7.2机械拉力不应对线来或连接点(导线或固定连接点)造成破坏。线夹在设计时应配置具有防松脱
功能的锁紧机构。
4.7.3线路端线夹应使用绝缘操作杆或其他绝缘隔离的方式安装到连接点上,安装操作应尽量简单高
效,连接点具有用户与生产厂家达成的共同约定(如尺寸、形状、移动的自由度)。如果没有固定连接点,
线路端线夹应与被连接导线的表面及形状相匹配。
4.7.4线夹应选用与连接点相适应的导体材料,不允许将铜质线夹长时间安装在铝质导体上。线缆的
铜接线鼻与铝合金线夹连接时,应进行抗腐蚀处理。
4.8绝缘安装工具
4.8.1绝缘安装工具应根据接地系统的电压等级进行耐压试验,绝缘操作杆及其附件应能承受负载与
各种力所产生的弯曲或扭转应力,绝缘绳索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4.8.2绝缘操作杆与导线端线夹、导电延伸棒或短路条间的可拆卸式联轴节(见DL/T879—2021中附
录A的图A.1),应允许在拉力或压力不超过100N的情况下,安装与拆卸绝缘操作杆。如果绝缘操作杆
只能靠推或拉来拆卸,则释放力不应少于50N。
4.8.3选择绝缘安装工具时,各部分长度应符合DL/T879—2021中表4的要求。
4.8.4制造绝缘操作杆的材料性能应符合GB13398的要求。
4.8.5制造绝缘绳索的材料性能应符合GB/T13035的要求。
2
T/GDKJXXXX—2023
5要求
5.1外观
5.1.1绝缘护层应紧密地挤包在线芯上,护层的横断面上应无目力可见的气孔和砂眼等缺陷。
5.1.2线缆应采用透明绝缘护层,应便于观测导线的受腐蚀情况或表面导线束的损坏迹象。绝缘护层
应具备对机械、化学损伤的防护能力,绝缘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mm。
5.1.3装置使用环境、装置内部的连接方法、绝缘安装工具应符合第4.0章要求。
5.2接地和短路线缆
5.2.1短路电流
a)装置中可能有短路电流通过的包括线夹、线缆、连接束等所有节点间的电流通道均应经过试验,
对于多相接地短路装置,应取不同样品分别对相间短路及相对地短路进行试验;
b)被测线夹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导线或固定连接点时,应取不同样品分别对适用范围内最大和最小
尺寸进行试验。可拆卸的绝缘安装工具可在试验前拆除;
c)装置应能承受安装位置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及发热,不应危害人体。
5.2.2直流电阻
线缆导体单位长度下的直流电阻值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线缆导体的直流电阻要求
等效铜质横截面积直流电阻值
mm2×10-3Ω/m
16<1.24
25<0.79
35<0.56
50<0.40
70<0.28
95<0.21
120<0.16
5.3线缆绝缘护层的耐压
经5in工频耐受电压不低于2500V试验后,试验过程应无击穿、无闪络、无严重发热。
5.4线缆的耐疲劳性能。
经7.4试验后,去掉线缆的外护层且在绞线散股的情况下进行检查,线缆表面不应有裂缝或褶皱,
多股绞线中单丝的断裂不超过1%。
5.5线缆的耐溶剂性能。
经7.5试验后,去掉线缆的外护层进行检查,铜线缆样品不变黑或铝线缆样品不变为棕色。
5.6装置连接部分的拉伸性能
线缆与线夹,线缆与连接束以及线缆与导电延伸棒之间所有类型的连接,经7.6试验后,任何连接
部位均不应变松动。
3
T/GDKJXXXX—2023
5.7线夹夹紧力
机械拉力不应对线夹或连接点(导线或固定连接点)造成破坏,经7.7试验后,线夹不应移动或脱
落。
5.8线夹与连接点的超紧固力
经7.8试验后,通过目视检查,线夹上不应出现裂纹或变形等损伤。
5.9绝缘安装工具
5.9.1绝缘安装工具的耐压性能
绝缘安装工具应根据接地系统的电压等级进行耐压试验,经7.9.1试验后:
a)工频或直流耐压试验应无击穿、无闪络及过热;
b)操作冲击耐压试验,采用250/2500µs的正极性标准操作波,应无一次击穿、闪络。
5.9.2绝缘操作杆的扭转应力
经7.9.2试验后,绝缘操作杆不应出现断裂或其他机械损伤。
5.9.3绝缘操作杆的弯曲应力
经7.9.3试验后,绝缘操作杆不应出现断裂或其他机械损伤。
5.9.4绝缘绳索的静拉力
经7.9.4试验后,绝缘绳索应无损伤、无断裂。
5.10智能型装置
应符合7.10的要求。
5.11标志的耐久性
经7.11试验后,装置上的标志应保持清晰,标记、文字也不应模糊或丢失。
6试验方法
6.1外观
目视检测。
6.2接地和短路线缆
6.2.1短路电流试验
按DL/T879—2021中6.10执行。
6.2.2线缆导体的直流电阻试验
按DL/T879—2021中6.2执行。
6.3线缆绝缘护层的耐压试验
4
T/GDKJXXXX—2023
按DL/T879—2021中6.3执行。
6.4线缆的耐疲劳试验
按DL/T879—2021中6.4执行。
6.5线缆的耐溶剂性能试验。
按DL/T879—2021中6.5执行。
6.6装置连接部分的拉伸试验
按DL/T879—2021中6.6执行。
6.7线夹的夹紧力试验
按DL/T879—2021中6.7执行。
6.8线夹与连接点的超紧固力试验
按DL/T879—2021中6.8执行。
6.9绝缘安装工具的试验
6.9.1绝缘安装工具的耐压性能
按DL/T879—2021中6.9.1执行。
6.9.2绝缘操作杆的扭转应力
按DL/T879—2021中6.9.2执行。
6.9.3绝缘操作杆的弯曲应力
按DL/T879—2021中6.9.3执行。
6.9.4绝缘绳索的静拉力
按DL/T879—2021中6.9.4执行。
6.10智能模块试验
按DL/T879—2021中6.11执行。
6.11标志的耐久性试验
按DL/T879—2021中6.12执行。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应按表2所列项目进行。
5
T/GDKJXXXX—2023
表2试验项目
参数条款
试验项目型式试验抽样试验出厂试验预防性试验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外观5.16.1√—√—
短路电流试验5.2.16.2.1√———
线缆导体的直流电阻试验5.2.16.2.1√—√√
绝缘护层的耐压试验5.36.3√—√—
线缆的疲劳试验5.46.4√√——
线缆的湿度渗透试验5.56.5aa——
装置连接部分的拉伸试验5.66.6√√——
线夹的夹紧力试验5.76.7√√——
线夹与连接点的超紧固力试验5.86.8√———
绝缘安装工具的耐压试验5.9.16.9.1√√√√
绝缘操作杆的扭转试验5.9.26.9.2√√——
绝缘操作杆的弯曲试验5.9.36.9.3√√——
绝缘绳索的静拉力试验5.9.46.9.4√√√—
智能模块试验a5.106.10√√√√
标志的耐久性试验5.116.11√√√—
注:“√”表示试验必做项目,“—”表示试验可选项目。
a智能型装置的智能模块试验项目见DL/T879—2021中附录D的表D.1。
7.2型式检验
7.2.1型式试验按表2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文件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7.2.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投产前的定型鉴定;
b)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到产品的主要性能。
7.2.3所有型式试验项目检测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任一项目检验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
不合格。
7.3抽样检验
7.3.1抽样试验应在生产厂家的参与下进行。生产厂家应对用户保证,表2中的抽样试验已进行过。
如果用户在说明书中提出,用户也可以参加抽样。
7.3.2抽样、接受和拒收。
表3给出了样品的大小,所给的成批或批量的接收和拒收的次品的数目,要求如下:
a)产品单元:同要求条款中的定义;
b)成批或批量:流通(或交付,如果用户与生产厂家达成协议)产品系列;
c)接受质量的标准(AQL):2.5;
d)检测标准:S—4,用于成批或批量小于等于1200;S—3,用于成批或批量1200以上。
表3单个抽样计划
成批或批量样品大小次品的接受数目次品的拒收数目
2~150501
151~12002012
1201~350002012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招投标合同管理及审计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铝质方形扣板天花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推广居间代理合同
- 圆幂定理与四点共圆-2024-2025学年初高中衔接数学教学设计
- 2025年度学生校外住宿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合同
- 半导体测试探针市场分析报告
- Unit4 This is my friend Wrap-up ti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念奴娇》《声声慢》联读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担保合同投标委托保证协议书
- 2025-2030年音响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电子产品组装工艺流程手册
- 25 黄帝的传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朝景 教案
- 幼儿园教职工开展预防性侵
- 医疗机构消毒记录表清洁消毒日检查记录表
- 2024年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巴西脉冲灌洗系统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高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 2024年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含答案(综合卷)
- 委外催收机构入围项目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