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高一化学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1214162324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家庭常用物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炒菜用铁锅 B.香樟砧板 C.锰钢防盗门 D.微波炉用锡箔纸【答案】B【解析】【详解】A.铁锅为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香樟砧板不是金属材料,符合题意;C.锰钢为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锡箔时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的结构式: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的电子式:D.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中心C原子与O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其结构式为O=C=O,故A正确;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氯原子表示为:,故B正确;

C.氮气中N原子之间以三键结合,电子式为,故C错误;D.S2-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其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故选:C。3.下列物质溶于水没有化学键断裂的是A. B. C.乙醇 D.【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故A不选;

B.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故B不选;

C.乙醇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化学键没有断裂,故C选;

D.与水反应生成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D不选;

故选:C。4.下列与生活有关化学知识中叙述错误的是A.焦炭(主要含石墨微晶)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钢铁制品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发蓝(或发黑)处理,使其表面产生起保护作用的致密且极薄的氧化物膜C.“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它与地球上的互为同位素D.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的扑灭,不可用于金属钠起火的扑灭【答案】A【解析】【详解】A.焦炭(主要含石墨微晶)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选项A错误;B.钢铁制品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发蓝(或发黑)处理,使其表面产生起保护作用的致密且极薄的氧化物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腐蚀,选项B正确;C.与为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氦的两种核素,互为同位素,选项C正确;D.泡沫灭火器不可以扑救金属钠火灾,因为水会加剧钠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A。5.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该区域是A.稀有气体元素区域B过渡元素区域C.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区域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区域【答案】B【解析】【详解】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因此人们可以在元素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如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锗、硅、硒等),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制造火箭、飞机的钛、钼等元素)。答案选B。6.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酸性: B.碱性:C.非金属性: D.稳定性:【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故A错误;

B.金属性K<Mg,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为,故B正确;

C.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为,故C正确;

D.非金属性F>O,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HF>H2O,故D正确;

故选:A。7.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配制溶液过滤收集氯气配制的溶液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配制溶液定容时,先用烧杯加水,当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换用胶头滴管滴加,故A错误;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氯气溶于水并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故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故C正确;D.容量瓶只能在一定温度下使用,通常为常温,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稀释浓溶液等,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物可用作下水道疏通剂B.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可用NaOH溶液除去粉末中少量的D.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所以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物可用作下水道疏通剂,故A正确;B.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故B错误;C.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偏铝酸钠,所以可用NaOH溶液除去粉末中少量的,故C正确;D.具有高熔点的物质可以用作耐高温材料,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故D正确;选B。9.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的是选项事实推论A与氢气反应,比剧烈非金属性:F>ClBNaOH的碱性强于的金属性:Na>MgC酸性:非金属性:Cl>CD热稳定性:非金属性:N>C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可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可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故B不符合题意;C.应该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HCl不是Cl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直接比较非金属性,故C符合题意;D.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Al)NaOH溶液B()稀硫酸C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D溶液()Cu粉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A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过滤可得到Fe,故A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也为难溶于水的物质,故不能除杂,应该直接加水溶解过滤即可除杂,B不符合题意;C.氯化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所得的氢氧化镁沉淀,可溶于盐酸,两个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提纯方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D.FeCl3可与Fe粉反应生成FeCl3溶液,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B.与足量或反应生成或,均失去2个电子C.常温下,的溶液中含有的数为2D.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的分子数为2【答案】AB【解析】【详解】A.20gD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mol-1=3NA,故A正确;B.氧化镁和氮化镁中镁元素都为+2价,则1mol镁与足量氧气或氮气反应时,失去电子的数目均为1mol×2×NAmol-1=2NA,故B正确;C.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mol/L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和含有钠离子的个数,故C错误;D.理论上1mol二氧化锰能与4mol盐酸共热反应生成1mol氯气,反应时浓盐酸会变为稀盐酸,稀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不反应,则1mol二氧化锰能与1L4mol/L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D错误;故选AB。12.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溶液与足量的溶液反应:错误,在强碱性条件下会反应生成B已知氧化性,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正确C稀盐酸除去含水垢: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一小粒钠块:错误,钠的活泼性很强,会优先与水反应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与足量的溶液反应应该生成偏氯酸钾,故A正确;B.若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发生反应,根据氧化性,Br2会氧化Fe2+,故向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应该先与Fe2+反应,故B错误;C.盐酸酸性强于碳酸,故发生反应,且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C正确;D.钠与盐反应,应该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盐反应,故D正确;故选B。13.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Ⅰ为B.生产溶液的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C.当生成2.24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应Ⅰ中H2O2作氧化剂,可知M为硫酸亚铁;反应Ⅱ中H2O2作还原剂,可知N为硫酸铁。【详解】A.反应Ⅰ的反应物为H2O2和硫酸亚铁,生成物为硫酸铁和水,故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B.生产溶液的过程中若混入,会发生反应Ⅰ和Ⅱ,促进的分解,产率下降,故生产溶液的过程中要严格避免混入,故B正确;C.无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过程Ⅰ的反应为,过程Ⅱ的反应为,故总反应为,故D正确;故选C。14.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由与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B.与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C.非金属性:D.原子半径:【答案】A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推出:X为N,Y为O,W为Cl,R为S,Z为Na。【详解】A.S与O都是非金属元素,S与O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A正确;B.Na与O形成Na2O和Na2O2,Na2O中只含离子键,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则N<O,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且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S>Cl>N>O,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15.“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云、雾属于胶体,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2)钠的焰色试验的焰色为_______色,该色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据此原理制作的高压钠灯广泛应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焰色试验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3)将新鲜的有色花瓣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4)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若向暴露在空气中的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可能收集到的气体除了挥发的HCl和水蒸气外,还可能有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①.丁达尔效应②.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2)①.黄②.物理③.(3)①.有色花瓣变成无色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4)、【解析】【小问1详解】云、雾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小问2详解】钠的焰色试验的焰色为黄色;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可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和-2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小问3详解】将新鲜的有色花瓣放入干燥的氯气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色花瓣变成无色;【小问4详解】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钙,故若向暴露在空气中的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可能收集到的气体除了挥发的HCl和水蒸气外,还可能有、。16.氧化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难溶于稀硫酸)、Al2O3等,用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的过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酸溶”过程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除了还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写出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粉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FeS2自身被氧化为H2SO4,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3)“滤渣A”是SiO2,Si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与CO2类似,都可与强碱反应,写出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氧化”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若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则“滤液B”中的溶质除了NaOH外,还含有___________;若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则制得的铁红中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①.Al3+②.(2)14:1(3)(4)①.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②.、③.【解析】【分析】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等,稀硫酸溶解主要除去不与酸反应的SiO2,加入FeS2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再加氢氧化钠和空气,调节溶液的pH主要是使三价铁离子沉淀,而铝离子等不沉淀,最后洗涤、烘干、研磨使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从而得到铁红。【小问1详解】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等,“酸溶”过程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除了还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还原”过程中加入粉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还原为,而自身被氧化为,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4+=15+2+16H+,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故答案为:14:1;【小问3详解】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4详解】“氧化”时,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氧气,亚铁离子被沉淀然后沉淀再被氧化,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若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NaOH溶液会与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等,则“滤液B”中的溶质除了NaOH外,还含有、;若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则部分氢氧化铝没有转化为偏铝酸钠而留在沉淀中,制得的铁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17.X、Y、Z、W、R五种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元素XYZWR性质或结构信息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常见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海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常见单质为气体(1)写出元素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2)由X、Z、R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RZ的结构式为_______;化合物WR的电子式为_______。(3)Y、Z最简单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判断依据是_______。由Y和Z组成且Y和Z的质量之比为7:4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4)写出少量X的单质在盛满R的单质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燃烧片刻后取出燃烧管,迅速将集气瓶倒扣在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所得溶液中存在的溶质除了过量的NaOH外,还含有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第三周期第ⅦA族(2)①.H-O-Cl②.(3)①.②.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③.(4)①.有苍白色火焰②.集气瓶内颜色消失,液面上升③.NaCl、NaClO【解析】【分析】X为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故X为H;Z是海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故Z为O;Y的常见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故Y为N;W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则W为Na;R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常见单质为气体,则R为Cl。【小问1详解】Cl为17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小问2详解】H、O、Cl形成的HClO的结构简式为H-O-Cl;Na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小问3详解】H2O、NH3中较稳定的为H2O,依据为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Y和Z的质量之比为7:4的化合物为。【小问4详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有苍白色火焰;燃烧生成了氯化氢,还有过量的氯气,故将集气瓶倒扣在过量的烧碱溶液中,集气瓶内黄绿色消失,液面上升;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氯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NaCl、NaClO。18.高铁酸钾()为暗紫色固体,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绿色消毒剂,易溶于水,在KOH浓溶液中溶解度较低,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稳定,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且碱性越强越稳定。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为的发生装置,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装置B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3)先向装置C的三口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的制备NaClO,再滴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