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_第1页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_第2页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_第3页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_第4页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TOC\o"1-2"\h\u18424第1章引言 4196211.1背景与目的 4181461.2范围与适用性 431694第2章食品安全政策与目标 4319522.1食品安全政策 4149492.2食品安全目标 582002.3食品安全责任分配 513163第3章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635983.1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6232233.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明确了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环节的安全要求,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6200213.1.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明确了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和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6229713.1.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食品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消费者用餐安全。 6281153.1.4《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明确了食品经营许可的申请、审批、监督管理等程序,保证餐饮服务提供者具备合法经营资格。 649943.1.5《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6109473.2行业标准与规范 63883.2.1《餐饮业卫生规范》:对餐饮业的卫生条件、设施设备、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餐饮服务的卫生安全。 6182773.2.2《餐饮业质量管理规范》: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服务质量等方面,对餐饮业提出了质量管理要求,以提高餐饮业整体水平。 6307923.2.3《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针对餐饮业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污染预防、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 6315513.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GB/T27306):规定了餐饮业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帮助餐饮企业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666353.3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7199353.3.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旨在指导食品链中的各类组织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保证食品的安全。 7117823.3.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FSSC22000):基于ISO22000的标准,针对食品链中的组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7219503.3.3《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制定的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744803.3.4《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旨在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通过认证认可、标准制定等手段,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互认。 7253833.3.5《欧盟食品安全法规》(EUFoodLaw):欧盟针对食品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对餐饮业具有指导意义。 718011第4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780524.1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7108754.1.1组织架构 7110414.1.2岗位职责 7219974.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7229144.2.1文件体系 8256694.2.2文件管理 8243544.3食品安全管理流程与程序 8189534.3.1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8123044.3.2仓储与物流管理 877394.3.3生产加工过程控制 8301204.3.4质量检验与监控 8167774.3.5销售与服务管理 8326684.3.6卫生与环境保护 8224464.3.7应急与处理 929256第5章资源管理 9278995.1人力资源 9175535.1.1岗位设置 9125905.1.2人员培训 9291595.1.3健康管理 9148475.2设备设施 9105245.2.1设备选型与布局 948725.2.2设备维护与保养 9182215.2.3卫生设施 9199535.3物料采购与储存 995315.3.1供应商管理 974375.3.2物料检验 10151595.3.3物料储存 1050645.3.4食品添加剂管理 1025879第6章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10173016.1生产流程设计与优化 10180606.1.1设计原则 10248946.1.2设计内容 10270276.1.3优化措施 10158126.2生产现场管理与卫生控制 11220996.2.1管理措施 11305146.2.2卫生控制 1159256.3食品添加剂管理 11105086.3.1购买与储存 11291236.3.2使用管理 1124906第7章食品安全监控与检测 1199577.1食品安全监测计划 1115237.1.1监测计划制定 11214667.1.2监测内容 12309407.1.3监测频次 12117477.2食品抽样与检验 12292077.2.1抽样原则 12197947.2.2检验方法 1238557.2.3检验项目 12119667.2.4检验结果处理 12172637.3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应对 127217.3.1风险预警 125737.3.2风险应对 13269947.3.3风险评估与更新 1326835第8章食品安全追溯与召回 13233928.1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13170528.1.1系统构建 13239228.1.2追溯信息管理 13132478.1.3追溯体系运行 13130868.2食品召回程序 1425908.2.1召回条件 14127918.2.2召回流程 14285008.2.3召回记录与报告 1497818.3食品安全事件应对与处理 14193498.3.1食品安全事件报告 14308718.3.2应急处置 14267838.3.3善后处理 142062第9章持续改进与员工培训 1574519.1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15322819.1.1内部审核 15194869.1.2管理评审 15232339.2持续改进措施 1586259.2.1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 1575609.2.2目标与指标的调整 15318729.2.3过程优化 16232489.3员工培训与教育 16138629.3.1培训计划 16188229.3.2培训内容 16180939.3.3培训方式 16294609.3.4培训评估 16259159.3.5持续教育 1616355第10章认证与监督 16589410.1认证申请与评估 161151110.1.1认证申请 162637210.1.2认证评估 17702210.2认证监督与复审 17510210.2.1认证监督 172890010.2.2认证复审 171217710.3认证标志的使用与管理 171434710.3.1认证标志的使用 171100410.3.2认证标志的管理 18第1章引言1.1背景与目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作为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行业,其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保证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并对餐饮企业提出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应运而生,旨在帮助餐饮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本章旨在阐述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的背景与目的,通过明确认证方案的目标和意义,为餐饮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1.2范围与适用性本认证方案适用于我国餐饮行业各类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餐馆、快餐店、食堂、饮品店等,涉及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环节。本方案旨在帮助餐饮企业:(1)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食品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到销售环节的安全;(2)提高企业员工食品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3)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4)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本认证方案涵盖了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为餐饮企业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认证标准和方法。各餐饮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本方案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第2章食品安全政策与目标2.1食品安全政策为保证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本认证方案制定以下食品安全政策:(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保证餐饮服务过程中的食品卫生、质量与安全。(2)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3)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证食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4)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5)加强与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保障食品安全。2.2食品安全目标为保证食品安全政策的落实,本认证方案设定以下食品安全目标:(1)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保证餐饮服务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2)食品卫生合格率: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3)员工培训: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覆盖率100%,操作技能培训覆盖率100%。(4)食品安全处理:食品安全处理及时率100%,有效防止食品安全的蔓延。(5)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满意度,保证顾客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2.3食品安全责任分配为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食品安全责任,本认证方案制定以下责任分配:(1)最高管理者: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源,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2)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对食品安全进行调查和处理。(3)采购部门:负责保证采购的食材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审核制度。(4)生产部门:负责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5)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测、检验和评估,保证食品安全指标的达成。(6)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7)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部门内食品安全问题负责。(8)员工: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参与食品安全培训,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第3章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3.1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3.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明确了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环节的安全要求,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3.1.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明确了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和食品安全管理要求。3.1.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食品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操作要求,以保证消费者用餐安全。3.1.4《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明确了食品经营许可的申请、审批、监督管理等程序,保证餐饮服务提供者具备合法经营资格。3.1.5《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为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3.2行业标准与规范3.2.1《餐饮业卫生规范》:对餐饮业的卫生条件、设施设备、操作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餐饮服务的卫生安全。3.2.2《餐饮业质量管理规范》: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服务质量等方面,对餐饮业提出了质量管理要求,以提高餐饮业整体水平。3.2.3《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针对餐饮业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污染预防、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3.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GB/T27306):规定了餐饮业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帮助餐饮企业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3.3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3.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旨在指导食品链中的各类组织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保证食品的安全。3.3.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FSSC22000):基于ISO22000的标准,针对食品链中的组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3.3《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制定的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3.3.4《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旨在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通过认证认可、标准制定等手段,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国际互认。3.3.5《欧盟食品安全法规》(EUFoodLaw):欧盟针对食品安全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对餐饮业具有指导意义。第4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4.1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4.1.1组织架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保证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包括以下部门或岗位:(1)食品安全管理部门;(2)采购部门;(3)仓储与物流部门;(4)生产加工部门;(5)质量检验部门;(6)销售与服务部门;(7)卫生与环境保护部门。4.1.2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职责,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并保证员工熟悉并遵守。4.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4.2.1文件体系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几类:(1)政策文件;(2)程序文件;(3)作业指导书;(4)记录表格;(5)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2.2文件管理制定文件管理程序,保证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更改、保存等环节的有效控制。4.3食品安全管理流程与程序4.3.1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制定采购程序,明确供应商的筛选、评估、审批、监控等环节,保证采购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4.3.2仓储与物流管理制定仓储与物流管理程序,保证原料、辅料、成品等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4.3.3生产加工过程控制制定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程序,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保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4.3.4质量检验与监控制定质量检验与监控程序,对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4.3.5销售与服务管理制定销售与服务管理程序,保证产品在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的食品安全。4.3.6卫生与环境保护制定卫生与环境保护程序,加强生产环境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保证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与安全。4.3.7应急与处理制定应急与处理程序,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进行预警、应对和善后处理,降低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5章资源管理5.1人力资源5.1.1岗位设置根据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合理设置各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5.1.2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卫生与消毒知识、食品储存与运输要求等。5.1.3健康管理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保证从事直接接触食品工作的员工身体健康。5.2设备设施5.2.1设备选型与布局根据餐饮业务需求,合理选择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设备。设备布局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避免交叉污染。5.2.2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食品安全问题。5.2.3卫生设施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柜、废弃物存放设施等,保证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5.3物料采购与储存5.3.1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和选择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查,保证采购的物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5.3.2物料检验对采购的物料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数量、包装等,保证物料符合要求。5.3.3物料储存物料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1)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2)按照物料特性进行储存,如冷藏、干燥、通风等;(3)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存,防止物料过期;(4)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虫害和霉菌滋生。5.3.4食品添加剂管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第6章食品生产过程控制6.1生产流程设计与优化6.1.1设计原则餐饮企业在进行食品生产流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2)保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污染;(3)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充分考虑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与管理。6.1.2设计内容(1)明确生产流程各环节,包括原料接收、预处理、加工、成品储存、运输等;(2)合理布局生产场所,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3)制定各环节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求;(4)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分配生产资源。6.1.3优化措施(1)定期对生产流程进行评审,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优化;(2)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提高生产效率;(3)加强生产现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4)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6.2生产现场管理与卫生控制6.2.1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2)制定生产现场操作规程,规范员工行为;(3)加强生产现场巡查,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4)实施生产现场定置管理,提高生产现场整洁度。6.2.2卫生控制(1)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控制要求;(2)加强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整治,保证环境整洁;(3)对生产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4)加强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储存与运输卫生管理,防止食品变质。6.3食品添加剂管理6.3.1购买与储存(1)购买食品添加剂时,应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2)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制度,保证产品质量;(3)按照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防止误用;(4)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的储存环境,保证产品质量。6.3.2使用管理(1)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范围、剂量和使用方法;(2)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使用技能;(3)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便于追溯;(4)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预防措施。第7章食品安全监控与检测7.1食品安全监测计划7.1.1监测计划制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餐饮行业食品安全要求,制定食品安全监测计划。该计划应涵盖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节,保证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7.1.2监测内容(1)食品原料、辅料、添加剂等原材料的食品安全指标;(2)加工过程及加工环境中的食品安全指标;(3)成品及半成品的食品安全指标;(4)餐饮具、工用具、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及消毒效果;(5)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的安全性;(6)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指标。7.1.3监测频次根据食品种类、风险程度、生产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频次。对高风险食品及环节应加大监测力度,保证食品安全。7.2食品抽样与检验7.2.1抽样原则遵循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的原则进行抽样。抽样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抽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7.2.2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认可的方法进行检验。对于无标准方法的检验项目,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或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7.2.3检验项目根据食品安全监测计划,确定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2)致病性微生物、寄生虫、病毒等生物性污染指标;(3)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4)食品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等。7.2.4检验结果处理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觉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食品安全。7.3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应对7.3.1风险预警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收集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分析食品安全趋势,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警。7.3.2风险应对根据预警信息,制定食品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加强原料采购管理,保证原材料安全;(2)调整生产工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3)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4)加强与部门、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食品安全风险。7.3.3风险评估与更新定期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及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及时更新预警信息,保证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第8章食品安全追溯与召回8.1食品安全追溯系统8.1.1系统构建餐饮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涵盖原料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直至消费者餐桌的全过程。系统应包括以下环节:(1)原料采购追溯:记录供应商信息、原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2)加工过程追溯:记录加工时间、工艺流程、操作人员、关键控制点等信息。(3)运输环节追溯:记录运输工具、运输时间、温度控制、运输人员等信息。(4)销售环节追溯:记录销售时间、销售数量、消费者信息等。8.1.2追溯信息管理企业应保证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对追溯信息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保证追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信息。8.1.3追溯体系运行企业应制定追溯体系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8.2食品召回程序8.2.1召回条件当发觉以下情况时,企业应立即启动食品召回程序:(1)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3)其他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的情况。8.2.2召回流程召回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成立召回小组,明确负责人和成员职责。(2)确定召回范围、召回等级和召回时间。(3)制定召回计划,包括召回通知、召回方式、召回进度等。(4)实施召回,保证受影响产品得到有效控制。(5)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向上级报告。8.2.3召回记录与报告企业应详细记录召回过程,包括召回原因、召回时间、召回数量、消费者反馈等,并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8.3食品安全事件应对与处理8.3.1食品安全事件报告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8.3.2应急处置企业应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销售、使用受影响的产品。(2)对受影响的产品进行封存、销毁处理。(3)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查明原因。(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件扩大。8.3.3善后处理企业应积极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包括:(1)对受害者进行救治和赔偿。(2)加强内部管理,整改食品安全隐患。(3)向消费者公开道歉,恢复信誉。(4)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第9章持续改进与员工培训9.1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9.1.1内部审核餐饮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查找潜在的不符合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内部审核应涵盖以下方面:a)食品安全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b)食品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c)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符合性;d)员工对食品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e)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9.1.2管理评审餐饮企业应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持续改进。管理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a)内部审核报告;b)食品安全绩效;c)客户满意度;d)员工培训与教育情况;e)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9.2持续改进措施9.2.1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针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反馈等发觉的不符合项,餐饮企业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9.2.2目标与指标的调整根据餐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变化,定期调整食品安全目标和指标,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9.2.3过程优化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食品安全风险。9.3员工培训与教育9.3.1培训计划制定员工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