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商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圈国内生产目进口洋货射出当时中国(高一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国实行国民革命各派分子的合作"。在此,周思来强调()A.国共两党根本目标一致B.国共合作基于特定历史环境C.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D.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1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均位于偏僻山区,为及时传递信息,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在根据地内部形成了县、区一级以交通站为主,乡级以下以递步哨和传工互补的通讯模式,并得到有效运行,这种通讯网络的建立,主要说明了()A.群众路线是革命斗争重要法宝B.群众支持工农武装割据斗争C.革命根据地注重基层政权建设D.通信同成为保卫边区的屏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6分,第19题8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材料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交展和回纥、的哭丹和琳病。唐致府采取T一斥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碰治理政策,怀柔与攻夜政策扣站合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使大唐出现了“东王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的盛世局面(1)据材料一,概括汉朝经咯边疆的特点。(6分)以说明。(4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唐两朝经略边疆的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自鹅片战争使四人开始"睁眼看世界",19世记六七十年代,李鸿幸等人让中四人开始更大范围地接触现代事物。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果启起、谭嗣同等一批新锐知识分子依靠皇二个方案。严格说来,奉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文上第三个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一汉代霍去病基前石雕“马踏勾奴”材料二上令大将军青、骤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度洪击单于……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责。去病是。上悴之……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音南北朝定于所唐,高一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高一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高一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卡姓名考号条形码粘贴区考生禁填!由监考负责填涂。正确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1ADDB2ABDBD3ABDB4ABDDBD5AD15ABD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书写)(2)(4分)(2)(6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2)(6分)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1页共10页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答案BACACBDCDB题号答案CDBBBA1.【答案】B【解析】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玉器构建了良渚人的文化观念、权力体系和精神世界,是良渚文化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证据,B项正确;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排除A项;殷墟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排除C项;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主要使用石器,排除D项。故选B项。【解析】据材料“代之而起的是国家控制的各级商业机构,如官府市”可知,战国时期各级贵族控制城市的商业活动,这体现了贵族权力较大,到了秦朝由国家控制商业发展,体现了官僚取代贵族管理城市商业,反映了当时官僚政治的建立取代贵族政治,即政治权力的转变与集中,故选A项;秦朝统一全国,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材料强调战国与秦朝商业管理者的不同,并未体现商业发展程度,排除B项;宋代之前的城市以政治和军事功能为主,且材料强调商业管理者的不同,并未说明城市规模的变化,排除C项;秦朝统一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这无法促进商业管理者的变化,两者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解析】汉武帝之前,尚书令只是少府属官,负责简单的文书管理和命令传达。汉武帝时,尚书令开始掌受令与出令,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汉成帝时进一步扩大其职权。这种变化使得皇帝可以通过尚书令这一机构更直接地掌控国家政务,加强对朝政的掌控,从而加强专制皇权,故选C项;外戚与宦官专权往往与皇帝年幼、皇权旁落有关,而材料主要是关于尚书令职权的演变,无法由此推断出会导致外戚与宦官专权,排除A项;尚书令主要处理的是中央政务,与地方治理、地方控制等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尚书令职权的变化是在中央层面发生的,与地方社会矛盾毫无关系,无法从尚书令职权的演变推断出会激化地方社会矛盾,排除D项。【解析】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家世只是参考因素,中正主要根据人物的品德、才能等评定品第,不久之后,中正品评人物的标准发生严重偏差,出现“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的情况。这意味着士族门第在评定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家世成为了最重要的因素,士族凭借其门第优势,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了官员选拔的渠道,使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故选A项;九品中正制抬高了士族的政治地位,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初期品评的依据是品德、才能和家世,后期则完全依赖家世,前后两个阶段都是有品评依据的,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在初期利用中央官员作为中正官,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解析】“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赋税制度是两税法。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改为以财产多少征税,并且省去了一些杂徭,这就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的控制,故选C项;“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说明按照财产多少征税,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不足以实现“国强”,排除A项;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在位的前期,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B项;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排除D项。【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首领李元昊称帝后,通过学习汉族的制度和文化,有利于推动西夏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故选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夏学习汉族的制度和文化,西夏政权长治久安的问题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些施政措施表现的是少数民族迈入封建化社会,消除贵族制度的残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西夏文明包括西夏文字、西夏佛教、西夏工艺、西夏建筑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共同构成了西夏主要特征,西夏进入文明时代并没有单一的标志性事件,排除D项。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2页共10页【解析】据材料“拉入统治集团……族际政治链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在扩大版图的同时稳定了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选D项;据材料“理藩院统辖……联合统治”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介绍了清朝的民族政策强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并非地方分裂割据势力,据所学可知清朝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强调华夷之别,没有落实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清朝一系列民族政策有利于保证局势稳定,但不能保证其持续稳定,据所学可知随着清中期以来人口急剧增长导致资源危机以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等,清朝逐渐动荡,排除C项。【解析】材料强调西方人在1863年之前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游历,1865年后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游历。结合所学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定都南京,其主要活动范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地区。1865年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南方地区秩序相对稳定,故选C项;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允许广东的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1843年上海正式与外国通商后,逐渐成为新的贸易中心。据此可知,材料中时间段对外贸易中心仍在上海,并没有发生转移,排除A项;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其银行下创设了旅游部,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与材料时间阶段不吻合,排除B项;结合所学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三个通商口岸,此时西方列强已侵略东南沿海地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将学堂的创办与救亡图存、变法强国的时事密切相连,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是手段,并非根本目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使学堂成为变法的宣传中心”,排除C项。10.【答案】B【解析】据图一“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旧址”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反映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历史上称之为“辛亥革命”;据图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二反映的是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打击了清朝统治,鼓舞了全国人民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3页共10页的斗志。综上分析得出,这一组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但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是革命党人、部分新军士兵,并没有真正发动群众,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而辛亥革命开展暴力反清斗争,宣扬“民主共和”,排除D项。【解析】图中显示1908—1920年间相比之前国内生产商品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而进口洋货的市场份额减少,这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在这一时期有所增强,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更大份额,故选C项;材料仅仅提供了国内生产商品、洋货进口,没有出口商品等信息,不能得出此时贸易的总体情况,排除A项;国际局势决定外贸格局这一说法太绝对,除了国际局势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外贸格局,如国内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排除B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整体社会经济结构情况,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白话刊物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白话文的使用降低了文学作品的阅读门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这些新内容。同时,白话刊物的广泛传播也加速了新思想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其影响范围,故选D项;题目中并没有提供关于旧文学的信息,也没有提及新旧文学之间的直接冲突或矛盾,排除A项;不能仅凭白话刊物的出现就断定民主科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和深入人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排除B项;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的是五四运动,C项时空不符,排除C项。【解析】据材料“中国报刊书籍频繁宣传……圣女贞德……罗兰夫人”并结合所学20世纪初中国社会历史背景可知,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尤其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材料提到的宣传对象从贵妇名媛转变为西方历史中的女英雄和政治人物,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西方革命精神和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认可,这与当时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变革的迫切需求相吻合,故选B项;材料仅描述了宣传内容的变化,并不涉及中国妇女的政治权利是否提高,且结合所学可知,虽然20世纪初的中国妇女运动有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4页共10页所发展,但总体上妇女的政治权利并没有显著提高,排除A项;虽然共和观念在这一时期有所传播,但材料提到的“西方美人”形象更多的是为了激发民族精神和政治意识,而不是直接反映共和观念的普及,这些女性形象的选择更多是出于民族危机背景下的爱国主义宣传,而不是为了推广共和思想,排除C项;材料主要描述了西方女性形象的变化,并未涉及中国传统婚姻观念的变化,而且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虽然有一些新思潮的出现,但传统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崩塌,排除D项。【解析】由材料“废除二十一条”可知为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喊出的口号,向政府请愿、集体游行示威的方式,都与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特征相吻合,故选B项;一二·九运动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内抗日呼声高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背景下发生的,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济南惨案发生于1928年,日本杀害了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外交官员,并强占全城,肆意杀戮中国军民数千人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1931年9月18日,日本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解析】周恩来的论述明确指出了“物质条件必须要中国实行国民革命各派分子的合作”,这体现了国共合作是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现实需求,故选B项;虽然国共两党在某些时期有共同的目标(如反帝反封建但不能一概而论说其根本目标始终一致。特别是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在意识形态、政治主张等方面仍有显著差异,排除A项;周恩来的论述并未特别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而是强调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现实基础,排除C项;虽然国民革命确实得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但周恩来的论述并未直接强调这一点,而是聚焦于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原因,排除D项。16.【答案】A【解析】据材料“依靠人民……以交通站为主……的通讯模式……有效运行”可知,中共通过发动和组织群众以实现革命目标,并且措施有效可行,体现了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故选A项;材料仅体现了依靠群众而实现了消息传递的及时,不代表群众可以对中共的革命路线有充分的理解,进而支持这种路线,排除B项;基层政权建设,包括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基层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5页共10页政权的组织机构,制定组织运行规则和提升干部执政能力等内容,材料主旨是通讯网络的建立,未涉及基层政权建设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通讯网络有利于及时传递信息,保卫边区的屏障主要依靠军事力量,仅靠消息及时就能形成保障说法夸大,排除D项。17.【答案】(1)特点: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边疆民族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多措并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任意3点6分)(2)开明(或怀柔)政策。(2分)说明: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蕃会盟等促进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2分,只举例,不加以具体说明,给1分)(3)意义: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开发)稳定。(任意3点6分)【解析】(1)据材料一“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可知,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据材料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来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边疆民族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多措并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2)第一小问政策,据材料二“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可知,唐朝的边疆治理政策体现为开明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唐蕃会盟等促进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3)据材料一“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和材料二“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唐两朝经略边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民族交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开发)稳定。18.【答案】(1)实践活动及主张: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6页共10页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实践活动+主张2分,(2)“大变局”指列强持续侵略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分只写具体侵华事件和条约,给1分)历史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4分)【解析】(1)第一小问实践活动及主张,根据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等人让中国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根据材料一“甲午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一批新锐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第二小问时代主题,根据材料一“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救亡图存。(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大变局”指列强持续侵略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第二小问著作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为应对“大变局”而撰写的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第三小问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得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19.【答案】类型及史料价值: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7页共10页材料一“马踏匈奴”石雕为实物史料,是一手史料,对于研究西汉民族关系、霍去病的功绩以及雕刻艺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4分)材料二《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为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对于研究西汉民族关系、霍去病的功绩,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4分)【解析】据材料一图示“霍去病墓前石雕”可知其为汉代将军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实物史料,也是直接反映西汉时期霍去病相关内容的一手史料,通过墓前石雕可以有助于我们研究西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及霍去病将军的历史功绩以及西汉时期的石雕艺术,史料价值较高;据材料二文字材料“摘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可知其为文献史料,是汉代班固私人编撰的史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我们研究西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及霍去病生平与功绩或者当时人对霍去病的评价。20.【答案】论题:经济发展推动宋代社会的新发展论证:宋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前代相比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政治上,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步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社会上,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社会风尚。经济上,唐中期两税法的推行,政府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宋代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与地主通过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人身束缚。商业上,坊市制和时间限制被打破,纸币出现,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文化上,程朱理学形成,儒学得到复兴,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总而言之,宋代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活跃引起了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评分标准层次1:论题不明确或价值导向不正确高一历史试卷答案第8页共10页层次2:论题比较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品买卖合同书
- 康双的离婚协议书
- 三农村生态建设实施指南
- 工程监理承包合同
- 云计算在企业IT架构中应用教程
- 运动训练方法与技巧指南
- 软件测试流程与质量保障作业指导书
- 临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网络安全威胁防范与应对作业指导书
- 钢渣购销合同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3.1.1 代数式
- 环境检测实验室分析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方案
- YYT 0681.4-201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4部分 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
-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 经典诵读演讲稿6篇
- 乡村医生返聘协议书
- 2024机械买卖协议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八版 课件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平面构成(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