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采访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
公共平安的紧急事件,被称为()。
A.突发事件
B.灾难事件
C.群体事件
D.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答案:D
2.(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
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不得发表
参考答案:D
3.(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4.(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A
5.(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
A.时间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有用性
参考答案:B
6.(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7.(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
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8.(2分)报道灾难性事件的两条主线是灾难本身的信息和()。
A.救援情况
B.领导人指示
C,分析灾难原因
D.问责
参考答案:A
9.(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A.新闻工作者
B.记者
C.通讯员
D.自由撰稿人
参考答案:A
10.(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11.(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12.(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采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13.(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
的总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14.(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
新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15.(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那么。
A.新闻导向
B.新闻政策
C.新闻法制
D.宣传方针
参考答案:B
16.(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
的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17.(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A.新闻背景
B.新闻素材
C,新闻线索
D.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B
18.(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
不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B
19.(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根底,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
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响的报道。
A.通讯
B.消息
C.新闻报道
D.跟进报道
参考答案:D
20.(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21.(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
A.广义的消息来源
B.狭义的消息来源
C.采访对象
D.目击者
参考答案:B
22.(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答复的提问方式称为()。
A.假设性问题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A
23.(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
的方法说服对方。
A.求证式提问
B.激将法
C.施加压力
D.动之以情
参考答案:A
24.(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
A.灾难性事件
B.负面事件
C.突发事件
D.群体事件
参考答案:c
六.(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26.(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27.(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月的相关事实。
A.背景信息
B.证据
C.第一手材料
D.第一层次的事实
参考答案:A
28.(2分)问题提得比拟宽泛,不严格限制答复范围的提问方式是()。
A.封闭型提问
B.限制性提问
C.开放性提问
D.自由式提问
参考答案:C
29.(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D
30.(2分)()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
A证据
B.说法
C.事实
D.背景
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
31.(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体验式暗访是记者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取证的暗访方式。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施加心理压力是很好的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但减轻心理压力不是。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兴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
参考答案:正确
35.(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36.(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二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采访灾难性事件时,既要注意报道灾难进展,也要注意报道政府的救援情况,即所
谓报道两条主线。
参考答案:正确
38.(2分)记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
参考答案:正确
39.(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喑访时可以想方设法获取企业商业机密,但不能涉及国家秘密。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新闻界经常说的“两头熟”,是指上要熟悉党知政府的政策方针,下要熟悉基层实
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
参考答案:正确
42.(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
参考答案:正确
43.(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允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穴及。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体验式采访中应防止记者与体验对象的角色发生错位。
参考答案:正确
45.(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
参考答案:正确
46.(2分)新闻媒体承当着教育的职责,但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公众。
参考答案:正确
47.(2分)体验式采访是一种参与式采访,不符合新闻的客观原那么要求。
参考答案:错误
48.(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迅速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天生的职业敏感。
参考答案:错误
49.(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参考答案: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
A.宣传方案
B.宣传任务
C.宣传方针
D.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D
2.(2分)1)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那么。
A.新闻导向
B.新闻政策
C,新闻法制
D.宣传方针
参考答案:B
3.(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A
;(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5.(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的
息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6.(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1)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7.(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
A.广义的消息来源
B.狭义的消息来源
C.采访对象
D.目击者
参考答案:B
8.(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9.(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10.(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采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11.(2分)着重答复“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
A.调查性报道
B.预测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追踪式报道
参考答案:C
12.(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
的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13.(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答复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D
14.(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
A.灾难性事件
B.负面事件
C,突发事件
D.群体事件
参考答案:C
15.(2分)1)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C
16.(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
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B
17.(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18.(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玉的现象。
A.特有现象
B.偶然现象
C.本质性现象
D.假象
参考答案:c
19.(2分)()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D
20.(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D
21.(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
A.委托式暗访
B.卧底暗访
C.设套暗访
D.明访暗拍
参考答案:B
22.(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o
A.新闻发言人
B.权威消息来源
C.一般消息来源
D.新闻内线
参考答案:A
23.(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
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不得发表
参考答案:D
24.(2分)()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A.直接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D
25.(2分)问题提得比拟宽泛,不严格限制答复范围的提问方式是()。
A.封闭型提问
B.限制性提问
C.开放性提问
D.自由式提问
参考答案:c
£.(2分)i)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
A.新闻价值观
B新闻价值
C宣传价值
D.宣传价值观
参考答案:B
27.(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象
A现
实
事
息
B.C信
貌
外
D.
参考答案:A
28.(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A
29.(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有用性
B.接近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参考答案:D
30.(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二.判断题
31.(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32.(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33.(2分)新闻媒体承当着教育的职责,但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公众。
参考答案:正确
34.(2分)应坚持以采访为名为个人谋取私利是不可取,为单位谋取利益就不成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提问要简练平实,一次提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问题。
参考答案:正确
36.(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有偿新闻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有偿不闻”没有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
38.(2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埋都是常用的说服方法,晓之以埋更适合记者在采访使用。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兴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
参考答案:正确
41.(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防止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
参考答案:错误
42.(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43.(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表达。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
给任何人。
参考答案:错误
45.(2分)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正确
46.(2分)“讲政治”是新闻二作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
47.(2分)记者应防止直接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因为当事人往往与事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
48.(2分)新闻界经常说的“两头熟”,是指上要熟悉党却政府的政策方针,下要熟悉基层实
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双源规那么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1)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
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不得发表
参考答案:D
2.(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
A.采访能力
B.调查能力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参考答案:C
3.(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
公共平安的紧急事件,被称为()。
A.突发事件
B.灾难事件
C.群体事件
D.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答案:D
4.(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
A.委托式暗访
B.卧底喑访
C.设套暗访
D.明访暗拍
参考答案:B
5.(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6.(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
A.宣传方案
B.宣传任务
C.宣传方针
D.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D
7.(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
A.新闻价值观
B.新闻价值
C,宣传价值
D.宣传价值观
参考答案:B
8.(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木质的那些现
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B
9.(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
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10.(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答复的提问方式称为()。
A.假设性问题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A
1.(2分)i)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D
12.(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A
13.(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14.(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A.现象
B.事实
C,信息
D.外貌
参考答案:A
15.(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0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16.(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那么。
A.新闻导向
B.新闻政策
C.新闻法制
D.宣传方针
参考答案:B
17.(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18.(2分)喑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来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19.(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20.(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
的方法说服对方。
A.求证式提问
B.激将法
C,施加压力
D.动之以情
参考答案:A
21.(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A
22.(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答复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o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D
23.(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
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24.(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25.(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
的总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26.(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
新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27.(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A.新闻背景
B.新闻素材
C新闻线索
D.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B
28.(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寻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29.(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有用性
B.接近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参考答案:D
30.(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o
A.新闻发言人
B.权威消息来源
C.一般消息来源
D.新闻内线
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
31.(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允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穴及。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双源规那么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采访对象分成各种类型,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记者应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答案:错误
36.(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表达。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暗访时可以假借人大代表的名义,但不能假借警察的名义进行调查取证。
参考答案:错误
38.(2分)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要在得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争取尽快赶到现场进
行详细报道。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头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施加心理压力是很好的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但减轻心理压力不是。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当引导舆论的责任。
参考答案:错误
42.(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43.(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二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驻外记者是指接受媒体派遣,常驻省外采访的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45.(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
参考答案:错误
46.(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47.(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48.(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已经不重要,要抢发新闻,错了再改。
参考答案:错误
单项选择题
1.(2分)()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
A.证据
B.说法
C.事实
D.背景
参考答案:A
2.(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3.(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
A.灾难性事件
B.负面事件
C.突发事件
D.群体事件
参考答案:c
4.(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有用性
B.接近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参考答案:D
5.(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
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B
6.(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A
7.(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D
8.(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根底,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的
最近进展、各方反响的报道。
A.通讯
B.消息
C,新闻报道
D.跟进报道
参考答案:D
9.(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10.(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
A.采访能力
B.调查能力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参考答案:C
11.(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O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12.(2分)1)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13.(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
A.时间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有用性
参考答案:B
14.(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
的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15.(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
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B
16.(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A.现象
B.事实
C,信息
D.外貌
参考答案:A
17.(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A.新闻工作者
B.记者
C.通讯员
D.自由撰稿人
参考答案:A
£.(2分)或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
A.新闻发言人
B.权威消息来源
C,一般消息来源
D.新闻内线
参考答案:A
19.(2分)()是接受编辑部派遣奔赴指定地区采访重大新闻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C
20.(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
A.委托式暗访
B.卧底暗访
C.设套暗访
D.明访暗拍
参考答案:B
21.(2分)问题提得比拟宽泛,不严格限制答复范围的提问方式是()。
A.封闭型提问
B.限制性提问
C,开放性提问
D.自由式提问
参考答案:C
22.(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23.(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那么。
A.新闻导向
B.新闻政策
C.新闻法制
D.宣传方针
参考答案:B
24.(2分)着重答复“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囚后果的报道称为(),
A.调查性报道
B.预测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追踪式报道
参考答案:C
25.(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
A.广义的消息来源
B.狭义的消息来源
C.采访对象
D.目击者
参考答案:B
26.(2分)1)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A.直接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D
27.(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答复的提问方式称为()。
A.假设性问题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A
28.(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
新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29.(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
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30.(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A.新闻背景
B.新闻素材
C.新闻线索
D.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B
二.判断题
31.(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33.(2分)新闻界经常说的“两头熟”,是指上要熟悉党刃政府的政策方针,下要熟悉基层实
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
参考答案:正确
34.(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
给任何人。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参考答案:正确
36.(2分)体验式采访中应防止记者与体验对象的角色发生错位。
参考答案:正确
37.(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
参考答案:正确
38.(2分)暗访时可以假借人大代表的名义,但不能假借警察的名义进行调查取证。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观察的目标,概括起来包括场景、人物、行动、意义四个主要方面。
参考答案:正确
41.(2分)双源规那么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
42.(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
参考答案:正确
43.(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表达。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正确
45.(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46.(2分)公众人物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记者不应采访报道。
参考答案:错误
47.(2分)新闻报道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社会效应放在首位,把新闻效应、经济效益放
在次要位置。
参考答案:错误
48.(2分)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已经不重要,要抢发新闻,错了再改。
参考答案:错误
49.(2分)新闻工作应坚持把新闻效应放在首位,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
参考答案:错误
50.(2分)有偿新闻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有偿不闻”没有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
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不得发表
参考答案:D
2.(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
A.采访能力
B.调查能力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参考答案:c
3.(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
公共平安的紧急事件,被称为()。
A.突发事件
B.灾难事件
C.群体事件
D.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答案:D
4.(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
A.委托式暗访
B.卧底暗访
C,设套暗访
D.明访暗拍
参考答案:B
5.(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6.(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
A.宣传方案
B.宣传任务
C.宣传方针
D.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D
7.(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
A.新闻价值观
B.新闻价值
C,宣传价值
D.宣传价值观
参考答案:B
8.(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
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B
9.(2分)1)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
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10.(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答复的提问方式称为(〕。
A.假设性问题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A
11.(2分)1)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D
12.(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A
13.(2分)()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14.(2分)1)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A.现象
B.事实
C信息
D.外貌
参考答案:A
15.(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16.(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那么。
A.新闻导向
B.新闻政策
C,新闻法制
D.宣传方针
参考答案:B
17.(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18.(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采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19.(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20.(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
的方法说服对方。
A.求证式提问
B.激将法
C.施加压力
D.动之以情
参考答案:A
21.(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A
22.(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答复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o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D
23.(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
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25.(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
的总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26.(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
新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27.(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A.新闻背景
B.新闻素材
C.新闻线索
D.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B
28.(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29.(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有用性
B.接近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参考答案:D
30.(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o
A.新闻发言人
B.权威消息来源
C.一般消息来源
D.新闻内线
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
31.(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各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允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入及。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双源规那么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采访对象分成各种类型,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记者应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答案:错误
36.(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表达。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暗访时可以假借人大代表的名义,但不能假借警察的名义进行调查取证。
参考答案:错误
38.(2分)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要在得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争取尽快赶到现场进
行详细报道。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采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施加心理压力是很好的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但减轻心理压力不是。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当引导舆论的责任。
参考答案:错误
42.(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43.(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二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驻外记者是指接受媒体派遣,常驻省外采访的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45.(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旧的无所谓。
参考答案:错误
46.(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47.(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48.(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已经不重要,要抢发新闻,错了再改。
参考答案: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
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不得发表
参考答案:D
2.(2分)()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
A.采访能力
B.调查能力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参考答案:C
3.(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
公共平安的紧急事件,被称为()O
A.突发事件
B.灾难事件
C,群体事件
D.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答案:D
4.(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
A.委托式暗访
B.卧底暗访
C.设套暗访
D.明访暗拍
参考答案:B
5.(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6.(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
A.宣传方案
B.宣传任务
C,宣传方针
D.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D
7.(2分)()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
A.新闻价值观
B.新闻价值
C.宣传价值
D.宣传价值观
参考答案:B
8.(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
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B
9.(2分)()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的
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益.(2分)记者在提问中假定一种情景,让采访对象作针对性答复的提问方式称为()。
A.假设性问题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A
11.(2分)()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D
12.(2分)()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A
13.(2分)1)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14.(2分)1)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A.现象
B.事实
C信息
D.外貌
参考答案:A
15.(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16.(2分)()是政党、政府对新闻事业规定的活动准那么。
A.新闻导向
B.新闻政策
C,新闻法制
D.宣传方针
参考答案:B
17.(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18.(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采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19.(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20.(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
的方法说服对方。
A.求证式提问
B.激将法
C.施加压力
D.动之以情
参考答案:A
£.(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A
22.(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答复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o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D
23.(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
本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24.(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25.(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
的总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26.(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
新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27.(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A.新闻背景
B.新闻素材
C,新闻线索
D.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B
28.(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29.(2分)()是指某一事实对公众利益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有用性
B.接近性
C.显著性
D.重要性
参考答案:D
30.(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o
A.新闻发言人
B.权威消息来源
C,一般消息来源
D.新闻内线
参考答案:A
二.判断题
31.(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各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无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穴及。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双源规那么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息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采访对象分成各种类型,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记者应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答案:错误
36.(2分)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政治敏感,是记者综合思维能力的表达。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暗访时可以假借人大代表的名义,但不能假借警察的名义进行调查取证。
参考答案:错误
38.(2分)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要在得到线索后第一时间发出信息,并争取尽快赶到现场进
行详细报道。
参考答案:错误
39.(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采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施加心理压力是很好的说服采访对象的方法,但减轻心理压力不是。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新闻记者只负责报道事实,不必承当引导舆论的责任。
参考答案:错误
42.(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43.(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二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驻外记者是指接受媒体派遣,常驻省外采访的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45.(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
参考答案:错误
46.(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47.(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48.(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己经不重要,要抢发新闻,错了再改。
参考答案: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2.(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
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3.(2分)着重答复“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
A.调查性报道
B.预测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追踪式报道
参考答案:C
4.(2分)()是指记者可以把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写入报道,但不能以引述的形式出现,不
能交代消息来源,从行文上看要像记者自己的发现或见解。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B
5.(2分)()是指记者只能把来自消息来源的信息作为理解、判断的新闻事件的参考材料使
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发表或散布这些信息。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不得发表
参考答案:D
6.(2分)1)是指某一事实所涉及的人物、机构、地点等因素引人注目的程度。
A.接近性
B.重要性
C.显著性
D.新鲜性
参考答案:c
;(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
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2分)()是指那些虽然是为了宣传目的而安排的、但并未歪曲和改变事物本质的那些现
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B
9.(2分)()是指突然发生的、带有一定异常性和破坏性的事件。
A.灾难性事件
B.负面事件
C,突发事件
D.群体事件
参考答案:C
10.(2分)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并写明消息来源的真名实姓的情况,
属于()。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C
11.(2分)记者思维的()是指突破常规,找到与众不同的思路。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A
12.(2分)1)是专门负责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D
13.(2分)1)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本来面目。
A.事实
B.新闻
C,信息
D.材料
参考答案:A
14.(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答复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o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D
15.(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A.现象
B.事实
C.信息
D.外貌
参考答案:A
16.(2分)1)是证明一个事实己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
A.证据
B.说法
C.事实
D.背景
参考答案:A
17.(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主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又以()的形式出现。
A.宣传方案
B.宣传任务
C.宣传方针
D.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D
18.(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A.新闻工作者
B.记者
C.通讯员
D.自由撰稿人
参考答案:A
19.(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20.(2分)()是新近或即将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A.新闻背景
B.新闻素材
C.新闻线索
D.新闻敏感
参考答案:B
21.(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采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22.(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
A.时间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有用性
参考答案:B
23.(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
的方法说服对方。
A.求证式提问
B.激将法
C.施加压力
D.动之以情
参考答案:A
24.(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
的总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25.(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26.(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关的现象。
A.特有现象
B.偶然现象
C本质性现象
D.假象
参考答案:C
27.(2分)记者通过打工、应聘等方法打入内部进行的暗访被称为()。
A.委托式暗访
B.卧底喑访
C,设套暗访
D.明访暗拍
参考答案:B
28.(2分)经授权代表某一单位、部门发布新闻的人员被称为()。
A.新闻发言人
B.权威消息来源
C.一般消息来源
D.新闻内线
参考答案:A
29.(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D
30.(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亘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
公共平安的紧急事件,被称为()。
A.突发事件
B.灾难事件
C.群体事件
D.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答案:D
二.判断题
31.(2分)记者的岗位职责主要是采写新闻报道。
参考答案:正确
32.(2分)体验式采访是一种参与式采访,不符合新闻的客观原那么要求。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己经不重要,要抢发新闻,错了再改。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新闻工作应坚持把新闻效应放在首位,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放在次要位置。
参考答案:错误
35.(2分)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正确
36.(2分)暗访时可以想方设法获取企业商业机密,但不能涉及国家秘密。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记者应防止直接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因为当事人往往与事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
38.(2分)新闻媒体承当着教育的职责,但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公众。
参考答案:正确
39.(2分)做人物专访前,只要时间允许,就要尽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答案:正确
40.(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先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不及。
参考答案:错误
41.(2分)记者的现场观察具有局限性,应尽量防止使用观察中得到的素材。
参考答案:错误
42.(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43.(2分)提问要简练平实,一次提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问题。
参考答案:正确
44.(2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参考答案:正确
45.(2分)记者采访时,要对兴访对象在事件中的立场和心态有一定了解,防止被对方误导。
参考答案:正确
46.(2分)新闻价值中的异常性是指一个事实偏离常规、经验和想象的程度。
参考答案:正确
47.(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48.(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9.(2分)新闻界经常说的“两头熟”,是指上要熟悉党而政府的政策方车I,下要熟悉基层实
际情况,了解社情民意。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新闻价值中的实用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生活需要的特性。
参考答案: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答复内容进行的即兴提问是()o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D
2.(2分)记者最根本的岗位职责是()
A.采写新闻报道
B.拉广告搞发行
C.筹划新闻
D.写内参
参考答案:A
3.(2分)1)是记者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敏锐能力,也称新闻嗅觉。
A.采访能力
B.调查能力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参考答案:C
4.(2分)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A.新闻工作者
B.记者
C.通讯员
D.自由撰稿人
参考答案:A
5.(2分)()是指那些纯属为了到达某种宣传目的人为设计制造的,用来掩盖或歪曲事物本
来面目和固有本质的现象。
A.不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B.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C.半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D.宣传性现象
参考答案:A
6.(2分)1)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各种特殊要素的总和。
A.新闻价值观
B.新闻价值
C,宣传价值
D.宣传价值观
参考答案:B
7.(2分)1)是证明一个事实已经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根据。
A证据
B.说法
C.事实
D.背景
参考答案:A
8.(2分)()是指新闻中出现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
A.广义的消息来源
B.狭义的消息来源
C采访对象
D.目击者
参考答案:B
9.(2分)()是没有固定的采访领域随时听候调遣承当临时性采访任务的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A
10.(2分)1)是指记者可以直接引述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但消息来源只能以泛指或化名
的形式出现的情况。
A.匿名引述
B.深度背景
C,具名引述
D.化名引述
参考答案:A
11.(2分)思维的()使记者不盲从他人意见,不轻信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
A.创造性
B.灵活性
C.发散性
D.批判性
参考答案:D
12.(2分)暗访是记者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或公开身份但隐匿真实意图的采访方式。也被称
为()。
A.调查式采访
B.体验式采访
C.隐性采访
D.观察采访
参考答案:c
1.(2分)1)是应某新闻单位之约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A.机动记者
B.特约记者
C特派记者
D.专业记者
参考答案:B
14.(2分)问题提得比拟宽泛,不严格限制答复范围的提问方式是()。
A.封闭型提问
B.限制性提问
C,开放性提问
D.自由式提问
参考答案:C
15.(2分)()是对新闻的主体信息起到解释和衬托作月的相关事实。
A.背景信息
B.证据
C.第一手材料
D.第一层次的事实
参考答案:A
16.(2分)1)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A.直接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代问
D.侧面提问
参考答案:D
17.(2分)()是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
新闻采访样式。
A.体验式采访
B.调查式采访
C非参与式采访
D.面对面采访
参考答案:A
18.(2分)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的总和。
A.各种特征
B,各种特殊要素
C.某种特殊要素
D.某种特质
参考答案:B
19.(2分)()是记者以已经刊播的新闻为根底,通过进一步采访,为受众提供与事件相关
的最近进展、各方反响的报道。
A.通讯
B.消息
C.新闻报道
D.跟进报道
参考答案:D
20.(2分)()是事物和事实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各种来源的表现、表象、反映和记载
的总称。
A.事实
B.信息
C.新闻
D.材料
参考答案:D
21.(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22.(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
A时间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有用性
参考答案:B
23.(2分)()是指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
A.现象
B.事实
C信息
D.外貌
参考答案:A
24.(2分)1)即借他人之口,问自己的问题
A.发问
B.代问
C侧问
D.追问
参考答案:A
25.(2分)着重答复“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的报道称为(),
A.调查性报道
B.预测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追踪式报道
参考答案:C
26.(2分)有些人拒绝采访不是因为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可以用()
的方法说服对方。
A.求证式提问
B,激将法
C.施加压力
D.动之以情
参考答案:A
27.(2分)报道灾难性事件的两条主线是灾难本身的信息和()。
A.救援情况
B.领导人指示
C.分析灾难原因
D.问责
参考答案:A
28.(2分)狭义的新闻政策土要指新闻报道的政策,有时乂以()的形式出现。
A.宣传方案
B.宣传任务
C,宣传方针
D.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D
29.(2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意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
公共平安的紧急事件,被称为()。
A.突发事件
B.灾难事件
C,群体事件
D.突发公共事件
参考答案:D
30.(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天的现象。
A.特有现象
B.偶然现象
C.本质性现象
D.假象
参考答案:C
二.判断题
31.(2分)后真相时代,新闻内容真实与否已经不重要,要抢发新闻,错了再改。
参考答案:错误
32.(2分)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是最重要的,是不是符合自己采访目的无所谓。
参考答案:错误
33.(2分)做新闻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不需要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答案:错误
34.(2分)新闻采访时,要区分采访对象说的是事实性信息还是观点性信息。
参考答案:正确
35.(2分)新媒体时代,新闻二作对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对采访能力要求降低了。
参考答案:错误
36.(2分)做人物专访时,应允把有挑战性的、刺激性的题目抛出来,让对方措手穴及。
参考答案:错误
37.(2分)体验式暗访是记者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取证的暗访方式。
参考答案:错误
38.(2分)网上的信息不能直接采写进新闻,必须先进行核实。
参考答案:正确
39.(2分)为消息来源保密是新闻道德信条的普遍要求,记者不能把秘密消息来源的信息透漏
给任何人。
参考答案:错误
40.(2分)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反作用于采访。
参考答案:正确
41.(2分)体验式采访中应防止记者与体验对象的角色发生错位。
参考答案:正确
42.(2分)隐性采访只能用于揭黑式报道,正面报道不能用隐性采访的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43.(2分)记者应防止直接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因为当事人往往与事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
参考答案:错误
44.(2分)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根本的岗位职责。
参考答案:正确
45.(2分)暗访时可以想方设法获取企业商业机密,但不能涉及国家秘密。
参考答案:错误
46.(2分)公众人物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记者不应采访报道。
参考答案:错误
47.(2分)“讲政治”是新闻二作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正确
48.(2分)双源规那么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同时采访两个信总来源。
参考答案:错误
49.(2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参考答案:正确
50.(2分)特派记者是接受媒体约请,为其承当一定采写任务的编外记者。
参考答案: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2分)事物的()即事物在一般情况下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特有现象
B.偶然现象
C.本质性现象
D.假象
参考答案:C
2.(2分)()是指某一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目标受众的接近和关联程度。
A.时间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有用性
参考答案:B
3.(2分)问题提得比拟宽泛,不严格限制答复范围的提问方式是()。
A.封闭型提问
B.限制性提问
C,开放性提问
D.自由式提问
参考答案:C
4.(2分)事物的特有现象即事物在()自身呈现出来的现象。
A.一般情况下
B.特殊情况下
C.偶然情况下
D.不正常情况下
参考答案:A
5.(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科粤版)上课课件 6.3 习题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云南省中考研讨会课件吕明(数学)
- 高一 人教版 化学 第二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件
- 高一年级 花城版 戏剧表演 第一单元戏剧与感知 话剧《雷雨》课件
- 绿色高端精细氟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看韩剧学韩语(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红楼梦课件(含图片)
- 五金电器厂(小家电制造)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年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2年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青蓝工程好》课件
- 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技术
- 皮肤美容与整形技术的新进展
- 眼科眼外伤诊疗规范2023版
- 《专业版2020融资财务顾问(FA)协定-居间合同模板》
- 销售线索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