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材料公司企业文化方案_第1页
刹车材料公司企业文化方案_第2页
刹车材料公司企业文化方案_第3页
刹车材料公司企业文化方案_第4页
刹车材料公司企业文化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刹车材料公司

企业文化方案

目录

一、产业环境分析...................................................2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推动我国高端车和汽车改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

三、必要性分析.....................................................3

四、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4

五、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亮点....................................10

六、企业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15

七、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18

八、塑造鲜亮的企业形象............................................27

九、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31

十、物质保证.......................................................36

十一、组织制度保证................................................41

十二、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展与实践固...............................49

十三、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55

十四、启动时机的选择..............................................57

十五、切入点的选择................................................61

十六、知识(信息)要素与知识所有者地位...........................63

十七、网络革命与网络营销..........................................64

十八、项目基本情况................................................65

十九、法人治理....................................................68

二十、人力资源配置................................................81

劳动定员一览表.....................................................81

二H--、SWOT分析.................................................83

一、产业环境分析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虬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XX%,建筑业增加值增长XX机财政收入突破XX亿元大关,

增长XX%;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比全区平均占比低XX

个百分点;税收增收对区域税收增长贡献率达XX%,其中制造业税收增

长XX%。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XX沆今年

区域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区增速XX个百

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XX%,居

民消费价格涨幅XX%左右,完成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推动我国高端车和汽车改装市场规模不断

扩大

2013-2021年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CAGR为8.48%,居民收

入水平提升促消费升级,2013-2021我国C级车销量占比由3%上升到

7.29%,2021年销量达72.86万辆,我国人均GDP即将迈入高收入门槛,

C级车为中大型车,定价更高,更追求性能和驾驶体验,随着居民可支

配收入不断提升带来消费水平提高,预计C级车销量仍将保持快速增

长。C级车之外,汽车改装既能彰显个性化需求,又可提升车辆性能,

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着发达的汽车改装市场,

汽车改装率高达80%以上,相比之前我国汽车改装率只有3%左右,我

国汽车改装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诸如改装配套政策法规和

技术标准不完善、政府管理模式和机制不健全、改装专业化技术及人

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但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

以及更偏好个性化的90后、00后年轻购车群体的增加,车主为追求个

性化和提升性能而进行改装的意愿越来越强,许广健、王海洋在《欧

美日汽车改装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中提出,据不完全统计,65%

的私家车消费者具有汽车改装的意愿。总之,我国C级车消费及汽车

改装市场规模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相关改装政策法规不断明

确和专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持续增长的方向是明确的。

碳陶刹车具备刹车距离短、轻量化、制动噪音小等优势,安装碳

陶刹车相当于在悬挂系统以下减重,这样会使方向盘操控更为灵巧,

车身振动减小,舒适度更高,碳陶刹车卓越的性能表现可匹配C级车

以及汽车改装市场对车辆性能的较高追求。

三、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

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

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c同时资金补充流

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

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

(一)培育步骤

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从过程上来讲,它一般经过

三个阶段,即确认阶段、倡导阶段和深化阶段,三个阶段密切关联,

层层递进。

1、确认阶段

确认阶段的任务是把企业精神认定下来,明确它的名称、内涵及

其外延。第一步是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一般知识的宣传、普及,

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Q第二步是广泛发动群众,酝酿提炼企业精神,

通过集思广益,征集企业精神提案。力求把征集过程变成一个宣传教

育过程。第三步是最后确认企业精神。一般采用上下结合,反复筛选

的办法。可以组成一个包括专家和企业领导者在内的评审委员会,先

从员工的企业精神提案中精选出若干提案,然后交全体员工投票评选,

以员工投票情况为主要依据,最后经过加工润色确认企业精神。

2、倡导阶段

倡导阶段的任务是广泛宣传企业精神,使员工从思想上了解它、

接受它,从行动上开始实践它、体现它。企业精神确认后,要利用多

种形式大力宣传,要开展多种活动加以推广。企业领导者要带头实践

企业精神,有意识地树立实践企业精神的典型人物,鼓励、引导员工

深刻认识企业精神的内涵,增强实践企业精神的自觉性。

3、深化阶段

深化阶段的任务是使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企业精

神的培育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发展,将企业精神人格化,

把简练、抽象的企业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由群体精神内化为个体

自觉意识,使员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企业人”,使企业精神成为

员工自觉实践的一种“本能”。

以上培育企业精神的三个阶段,是人们对企业精神内涵的认识由

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神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回到

群众实践中去,并通过群众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二)个性表达

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的精华,是企业价值观的精髓,

它不能自拔地产生,也不能由外界强加,它需要一个由分散到系统、

从现象到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概括、升华的提炼过程。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企业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将始终处于一种自发、散

乱、不自觉、不系统的状态,无法升华为企业精神C

1、表达原则

(1)准确而深刻。提炼企业精神应抓住企业群体意识的精华和企

业价值观的核心,反映企业实质的、根本性的精神理念,既要准确无

误,不使人产生歧义,又要富有深刻内涵,饱含理性与思辨色彩,不

能让人一看就觉得平淡无味、苍白无力。北京百货大楼倡导的“一团

火”精神,具体表述为:“用我们的光和热,去照亮、去温暖每个顾

客、每一颗心。”既准确地表达了源自企业文化楷模张秉贵全心全意

为顾客服务的火热情感,又深刻地反映了“大楼人”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积极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和经营宗旨。

(2)有个性特色。简些地说,企业精神提炼出来后,既不能与别

的企业雷同,甚至不能相似、相近,也不能哪个企业都能搬用、套用,

而只能是自己的企业专用,“张冠”不可以“李戴”。这就要求提炼

企业精神时,要对企业的性质与规模、历史与未来、企业内外环境等

作全面深刻的研究、分析,然后给予精辟的表述。企业精神的个性特

色源自企业,所处行业的特殊点、经营管理的成功点、参与市场竞争

的优势点、优良传统的闪光点、领导人自身修养与风范的独特点、员

工心理期望的共识点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点等c企业精神应是企

业二述特点凝合、聚焦的结果。

(3)简洁而生动。表述企业精神不能冗长拖沓,干巴无味,必须

简单明了,生动感人。在用词上要准确、达意,且富有哲理。企业精

神的表述,可以利用员工或企业家的现成语言,这种企业精神土生土

长,纯朴简洁,富有特色;也可以独立概括,这种企业精神往往用词

讲究,内涵深刻。企业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不管怎样表述,只要能

够准确反映员工意识,激励员工士气即可。但有一点是最忌讳的,就

是试图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好词堆砌,表达过长。应知道企业精神是

企业先进意识和精神风貌中的一个核心亮点。一般而言,企业精神的

表述以不超过10个字为宜。要让人觉得既明快又自然,既深刻又亲切,

易读,易懂,易记,朗朗上口,自然流畅。如日本电气公司“让一切

充满活力”,住友银行“保持传统,更有创新”等企业精神的表述都

是比较成功的范例。

2、表述方式

(1)目标表述式。以企业的奋斗目标作为企业精神,富有号召力,

让企业员工备受鼓舞,激发士气,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中国国际

航空公司的企业精神“永不休止地追求一流”。

(2)经验荟萃式。对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即将企业创

业与发展过程中久经磨砺而成的精神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华的经验提

炼出来,形成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既,继承了企业历史的精神财

富,又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特点整合式。以企业员工为主体,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线,

对企业各方面特点进行归纳、整合,提炼出本质,形成企业精神。如

北京邮政系统员工把“一封信,一颗心”奉为行业精神。

(4)传统继承式。以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为依据和核心,提

炼企业精神。如老字号同仁堂的“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继承了历

史上的诚信传统,又注入了体现时代人文关怀的“仁爱”新内涵。

(5)人格升华式。以企业英雄人物、先进典型为代表,将其精神

品格和优秀事迹总结、升华为企业精神。如大庆池田的“铁人精神”,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这种人格化的企业精神表述方法

亲切、形象、生动,企业员工容易接受。但必须注意,企业精神所依

托的英雄人物或先进典型必须有过硬的优秀事迹,为群众所公认、信

服,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得起时间考验C

(6)名人名言式。即以名人名言作为企业精神的内容,并赋予本

企业理念的内涵,如日本日产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品不良在于心不

正“;也有企业用《孙子兵法》中的“上下,同欲者胜”做企业精神。

(7)单一警句式。以反映企业特色、信念、追求的一两句话作为

企业精神,这是最常见的表述方式。如波音公司的“我们每个人都代

表公司“。

(8)复合多句式。以几组语句并列表述企业精神,或以一组语句

为主,几组语句为辅,综合表述企业精神。如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

限公司的企业精神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礼貌谦让、改革发展、服务奉献。”

3、命名方式

企业精神提炼出来后,还应该给其命名(有的企业精神十分简单

明了,不另外命名也是正常的),命名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企业名称命名式。这种方法最普遍、最常见,一般以企业名

称的简称命名企业精神。如“宝钢精神”、“一汽精神”、“日立精

神”等。这种命名方式明确了企业精神的归属,不致让人搞混。有些

企业精神以企业名称命名,其名称本身就是企业精神内涵的浓缩。比

如全聚德精神,浓缩了“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内涵。

(2)产品商标命名式。如果企业产品的商标社会知名度较高,可

采用这种命名方式。有些企业的商标与企业名称是一致的。如“太阳

神精神”、“康佳精神”、“蜜蜂精神”等。

(3)形象比喻命名式。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方式表达企业精神。如

某燃料公司的“火炬精神”、纺织行业的“春蚕精神”、铁路系统的

“火车头精神”和“铺路石精神”等。这种命名方式能突出企业的行

业性质和属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内涵提炼命名式。将企业精神的内涵反复提炼,以其精髓命

名,如台湾统一企业的“三好一道”,即信誉好、品质好、服务好和

价格公道。这种命名法概括力强,能对企业精神的全部内涵做出直观

的提纲挈领式的提示。

(5)人名命名式。以企业创始人、英雄人物的姓名命名企业精神。

如鞍山钢铁公司的“孟泰精神”、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精神”

等。

五、企业精神一企业文化的亮点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中最富感染力的部分,是企业文化的亮点。

(一)企业精神的内涵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

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与发展而于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

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并为员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

主导意识。企业精神是时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精神追

求,是企业员工群体健康人格、积极心态的外化,是员工群体对企业

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形态。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

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力口以概括。

当然,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经营实践,源于员工先进的群体意识,

更集中反映了企业家的事业追求、理想目标和主导意识。企业提炼出

带有经典意义的指导企业运作的企业精神,往往带有企业家个性与精

神追求的影子,企业家也常常以各种形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全方位强

有力地进行贯彻。企业精神又成为企业管理调节系统的基本准则和价

值动力。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形成角度看,它是企

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特质,即最富个性、最先

进的内容的反映。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

包含的关系。用一个形象比喻,二者好比土壤与鲜花,企业文化是土

壤,企业精神是鲜花,只有在肥沃的企业文化土壤中,才能栽培和繁

育出绚丽多彩的企业精神之花;否则,再好的企业精神表达形式,没

有肥沃的企业文化土壤为之提供营养和水分,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企业精神决定于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价值观的个性张扬,能够

把抽象的企业价值观诠释、演绎为一种具体的信念,对增强企业向心

力和凝聚力,将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上来起到重

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其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找

一种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理想,将全体员工团结在统一的旗帜

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精神的培育是实现企业文

化管理方式的途径之一。企业精神,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

方面和各个环节,它能给人以理想与信心,给人以鼓励与荣誉,也给

人以引导与约束。企业精神的实践过程即是一种员工共同意识的信念

化过程,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

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地关注企业的前途,维护企业的声誉,自觉

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企业精神的基本特征

从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实践过程可以发现,企业精神具有以下几种

基本特征。

1、客观性

企业生产力状况是企业精神产生的基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其

由此带来的员工、企业家素质与追求对企业精神的内容有着根本的影

响。很难想象在生产力低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

企业会产生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创新以及追求国际

一流的意识相适应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倡导可以适当超前,但不

能脱离现实而成为“泡沫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现实生产力状况、

现存生产经营方式和员工生活方式的反映,这是它最根本的特征。只

有正确反映现实的企业精神,才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作用;离

开了这一点,企业精神就发挥不了它的应有作用。

2、群体性

企业精神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坚守的理念。只有当一种精

神经过倡导成为企业内部成员的群体意识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精神。当然,企业精神在产生的萌芽时期,可能只表现在少数文化楷

模身上,只是企业领导者倡导的一种“口号”。如果这种萌芽不能生

长,说明没有很好的文化土壤,企业精神不能形成;如果这种萌芽顺

利生长,说明有良好的文化土壤,经过领导者精心倡导、培育和全体

员工的体验和发展,企业精神就会发育,并逐渐走向成熟。此时的企

业精神一定是群体意识和共同理想的反映。企业的绩效不是来自于企

业精神的独特表述,而是取决于这种企业精神在企业内部的普及和渗

透程度,取决于员工群体是否自觉践行。

3、动态性

企业精神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

以及理想、目标、思想面貌的提炼和概括,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达

的形式看,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稳定并不是固定,企业精神是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首先,企业精

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企业个性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因此,

企业精神的提炼应当能够让人从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赋予

企业的使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艰苦奋斗,到八九十年代的竞争

创优,再到今天的顾客第一、理性竞争、智慧经营、共享共赢,不同

时代造就的企业精神都有不同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不同时代的主旋

律。其次,随着技术进步、市场变化,企业目标不断调整,经营观念

不断更新、资产不断优化以及管理方式不断演进,都要求企业作出与

之相适应的反应,不断充实、丰富或升华企业精神的内涵,这就反映

出企业精神的动态性。

4、卓越性

企业精神是企业最先进的意识和积极向上风貌的反映,其中必然

内生有创造、创新、进取、求精和追求卓越意识的基因。况且,企业

家在企业精神的培育中具有主导作用,企业家在培育企业精神的实践

中,自然要把自身敢于创新和冒险的主导意识注入其中,并加以强化。

具有卓越特性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活力和财富的源泉c管理者的卓越意

识体现在他,的战略决策、市场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上;员工

的卓越意识体现在他对操作的改进、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上。任何企

业经营的成功与事业的进步,无不是其积极创新、追,求卓越的结果。

因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追求卓越是当代企业精神的基本属性。

六、企业文化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

理论上搞清二者是怎样的关系,并谋求在实践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有两种观点。观点之一:对人力进行合

理纽织与调配,使人一机、人一物之间经常保持最佳比例,认为人同

其他资源无差异性;观点之二:对人进行培训,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进

行激励、控制和协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同其他资源有差

异,人是组织中的特殊资源,人的可发展性及人与人的生理、心理和

能力是有差别的。本书同意后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力资源管

理包括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

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见“事"不见"人",管理形式

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管理是

追求人与事的系统优化。

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当做一种“工具”,注重的是

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

重产出和开发。工具论者认为对人可以随意改造、控制、使用,资源

论者认为对人得小心保护、引导、开发。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

(2)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

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受到充分激励

的员工,发挥出应有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潜力可挖掘出80%〜90%,

甚至更多。

(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人的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公

民。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

1、一致性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管理目的具有一致性,即都

是通过作用于人,进而提升企业效益;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管理的指导思想具有一致性,即都是坚持以人为本;三是人力资源管

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投入产出形式具有一致性,即都是一种投资(不

是成本),产出具有间接性。

2、差异性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工作着眼点有差异,人力资

源管理更注重个体技能与素质的提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企业文化

管理则重视整体价值观的培养;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

工作方式有差异,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主体行为,企业文化管理是主

客体互动行为;三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工作边界有差异,

企业文化管理除了面向企业人,还要面向顾客。

3、互动性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素质,激发

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发展高层次企业文化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企

业文化管理,建立了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化

氛围,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同时,企业文化理论也改

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点,使人们更加重视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

的契合,而不仅仅是个体能力与组织目标和要求的适应。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必须结合起来,对人的管理才能产

生放大效应。结合的办法主要是;组织设置结合;工作方式互补;活

动安排协同。

七、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

(一)基本功能

企业文化管理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

传统管理不能完全替代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十个。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管理体现着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改变以个人价值观为

本位的一盘散沙状态,成功实现合拢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像一根纽带,

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磁石一般,将分

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与企业外在的硬性管理方

法相比,企业文化管理本能地具有一种内在聚合力向感召力,使每个

员工产生浓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目标服从感。企业文化管理的这种

凝聚功能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之时尤其能显示出巨大的力量Q

2、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管理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企业所培育的整体价值观对

企业主体行为,即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由于企业整

体价值观是企业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它的导向作用对多数人来讲

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他们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常

对照企业价值观进行检查,纠正偏差,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自己

的行为基本符合企业目标的要求。对少数未取得“共识”的人来讲,

这种导向功能就带有某种“强制”性质。企业的目标、规章制度、传

统、风气等迫使他们按照企业整体价值取向行事。如企业所培育的价

值观始终把顾客放在第一位,这种价值观就会引导员工为顾客提供一

流的产品和服务;如其中强调创新意识,它就会引导员工在工作中不

畏风险,不怕失败,勇于打破旧框框,实现产品和技术的革新。

3、激励功能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的是要把蕴藏在人体中的智慧和劳动

充分激发出来。企业文化管理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

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参与愿

望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因此,企业文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

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企业的发展,贡

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实际上,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激励下,员工积极工

作,将自己的劳动投入到集体事业中去,共同创造,分享企业的荣誉

和成果,本身又会得到自我实现及其他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从中

受到激励。所以,企业文化管理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能够使员工士

气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并长期处于最佳状态。日本人提出“车厢理

论”,即强调在一个目标轨道上,每节车厢(个人)都有动力,这样

的列车,就像今天的“动车组”,动力强劲,速度就快。这种理论比

单纯强调“火车头”的作用更科学。

4、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管理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它虽然不强调明文

规定和硬性要求,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组织形成一种群体道德

规范和行为准则(非正式规则),某种违背这些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

准则的言行一经出现,就会受到群体舆论和感情压力的无形约束,同

时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约束。企业文化管理把以尊

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外部控制和以群体目标为己任的内在自我

控制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5、协调功能

通过企业文化管理,使得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仰值观念,对众多

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加了相互间的共同语言和信任,使大家在较

好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了各种摩擦而矛盾,使企业上

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切、和谐,各种活动更加协调,个人工作也比较

心情舒畅。企业文化管理不仅充当着企业内部“协调者”的角色,而

且也能够把企业与顾客、合作者,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

6、维系功能

企业文化管理像一根无形的“纽带”,维系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

应该说,维系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有三根“纽带”,即资本纽带、权

力纽带和文化管理纽带。在这三根“纽带”中,文化管理纽带是韧性

最强、最能突出企业个性的纽带,同时也是维系企业内部力量统一、

维系企业与环境良好关系,保持企业持久繁荣的最重要的精神手段。

7、教化功能

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核心,人的素质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企业文化管理倡导卓越、绩效和创新文化。

具有这种文化的集体是一所“学校”,为人们积极进取创造良好的学

习、实践环境和条件。所以,企业文化管理具有提高人员素质的教化

功能。它可以使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人的高尚道德,锻炼人的意志,

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学到为人处世的艺术,学到进行生产经营及管理

的知识、经验,提高人的能力,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优化功能

通过企业文化管理,企业铸就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会内生出

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优化作用。

如当企业目标、决策偏离企业价值观轨道时,它可以自动加以纠正;

当企业组织机构不合理或运转失灵时,它可以自动地进行调节;当领

导者的行为和员工的行为有悖于企业道德规范时,它可以自动地加以

监督和矫正。实际上,企业文化管理的优化功能,不仅体现在“过程”

之后,即对错误结果进行修正,而且也体现在“过程”之前和“过程”

之中,对组织活动和个人行为起到必要的预防、警示和监督作用。

9、增誉功能

通过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塑造了鲜明的企业管理风格和经营服务

特色,这种管理风格和经营服务特色体现在企业与外界的每一次接触,

包括业务洽谈、经济往来、新闻发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关活动,

甚至凝结在企业制造的每一件产品中,向社会大众展示着本企业良好

的经营管理状态和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影

响。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管理则是这项

无形资产的开发者和维护者。

10、免疫功能

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可以增强企业文化的免疫功能。当企业处于

顺境时,企业文化表现为推动力;当企业处于逆境时,企业文化则表

现为一种“免疫力”。如果把2008年开始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比作一

场瘟疫,那么,文化优秀的企业就表现出了较强的“免疫力”,不但

能顺利度过“严冬”,甚至还能在“严冬”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

而文化相对落后的企业,免疫力就差,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企业文

化管理既要着眼于增强企业文化发展力,培育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

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企业文化的免疫功能。

(二)基本价值

1、经济价值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这种力量我们称之为“文化力”。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

郎指出,思想比金钱更多地主宰世界,好的思想可以产生金钱,当代

人的格言应该是:思想比金钱更厉害。这说明好的思想是一种力量。

文化力的表现形态虽然是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

范及传统、习惯等精神产品,但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

进作用,即文化力可以转换为经济力。企业文化管理是推动文化力向

经济力转化的根本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企业文化管理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引导企业尊重经济规律。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

文化的形成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法则往

往通过企业文化管理作用于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因此,企业文化管

理能够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

上稳扎稳打,避免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2)提高企业的商誉。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成功的经营管

理特色,体现着企业,对顾客的“诚信”之道。这种特色和经营之道

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社会扩散,逐渐形成企业的商誉。企业的商誉高,

能长期得到顾客和社会各界的信赖与支持,就会兴旺发达;企业的商

誉低,失去了顾客和社会各界的信赖与支持,就会衰落、萎缩。商誉

是企业文化的社会效应。良好的商誉是一种竞争力量,能够提高企业

的增值力,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润。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

管理,终究能够促进企业商誉的提升。

(3)增加产品附加值。优秀的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产品开发、设计、

生产、销售与服务,注入美的品质,提升文化品位,增加附加值。在

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下,对某些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植入

商标于产品设计、品牌宣传推广当中,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

(4)开发人的潜能。企业文化管理体现着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思想,

体现着对员工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尊重,体现着对企业员工共同利益和

共同价值的尊重,因此能够对广大员工起到凝聚、引导、激励和约束

作用,使广大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和劳动积极性,并积极参与管理,提

合理化建议,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5)引领企业发展与变革。企业文化管理往往能够为企业塑造一

盏精神灯塔,照亮企业前进的方向,引导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

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促使企业采用新的经营方式而科学管理方法,

从而带来组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2、社会价值

企业文化管理的价值,远远超越企业的界限,服务于社会,具有

社会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表现在企业文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

益的提高,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而且它还表现出对

社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重大作用。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不仅看到

了企业文化管理的这种价值,而且把企业文化的发展自觉地同人类文

明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日本的企业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曾提出“为

社会经营”、“为社会生活的改善以及世界文化的进步做贡献”的经

营哲学。中国长虹集团公司也把振兴民族工业作为自身崇高的价值追

求。

企业文化管理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体现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文

化成长发育过程中,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日本的企业

文化管理就注重吸收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家族主义和集体精神;美国的

企业文化管理就注重体现了美国文化的个人能力主义和创新精神。日、

美企业文化的成功说明了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也是他们的企业对弘

扬本民族文化精华的贡献。中国具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应该通

过企业文化管理,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地加以扬弃,吸收其中的

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伦理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使企业

发挥本民族的文化优势,创造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能够使中华民族

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弘扬,这不能不说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一种

重要社会价值。

(2)催生新的社会文化。企业是现代生产力的集结点,而生产力

在社会发展中是最活跃的因素。这就决定了企业往往创造新的价值观

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在社会文化的缓慢发展中走在前列,源源不断地

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输送新的营养。企业文化的这种超前性决定了它能

成为新的社会文化的“生长点”。企业文化管理是通过促进企业文化

创新,利用产品的制造、销售以及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把本企业先进

的价值观念、追求、道德风尚等传播给社会,通过建设进步的企业精

神文明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做出贡献,体现其巨大的价值。当

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文化管理的这

种社会价值已经非常突出地显现出来,企业不断向社会传导竞争观念、

创新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以及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意识,给

传统文化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社会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生长点”,

这些新的文化因素将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社会文

化不断向前发展。

八、塑造鲜亮的企业形象

(一)企业形象的基础

企业形象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竞争手段6它的背后是质量、

信誉及良好的顾客满意度。如果没有质量、信誉及良好的顾客满意度

为基础,企业形象只能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靠“包装”塑造出

来的企业形象,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形象的有形基础,也是企业产品形象

和服务形象的本质属性。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所提供的产

品和服务才谈得上形象问题。质量是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强调质量,不仅重视产品质量,更重视

服务质量。在市场日益繁荣、商品日益丰富的今天,服务的内涵和外

延空前地扩大了。传统的企业为了扩大经营,增加利润,往往是靠追

加资金、降低成本、添置新设施等手段,而现代企业的经营则更注重

“高附加值服务”。只有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服务”,才能

赢得顾客的信赖与忠诚,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代表着崇高价值的企业

形象。从现代市场观念来看,服务不仅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且还

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需求”的现

代理念。

通常,当顾客接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时,就会在心目中对该企业

的“质量”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与评价,这种认识与评价,不管是好

是坏,都会不同程度地得到传播,其中对企业不好的认识与评价的传

播速度会更快,这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因此,成功的企业深知,

质量是企业形象的生命,并极力谋求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进

而带动整个经营管理质量、环境质量的提高,不仅能够树立良好的企

业形象,而且也是更新企业形象的关键。

2、信誉

信誉是企业长期诚信经营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各种具体形象的

综合反映。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必定视信用为生命,把践约守信作

为企业经营的基本信条,在销售产品和销售服务的同时,也在销售企

业的信誉,树立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可信赖度,信誉构成企业形

象的无形基础。

提升企业信誉,方实企业形象的无形基础,企业就要在经营服务

和管理活动中,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取信于顾客,取信于合作者,取

信于社会公众。在企业内部,领导取信于员工;员工取信于企业。

3、顾客满意度

无论是企业的产品质量还是信誉,都是以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来

衡量的。建立顾客满意的管理系统,显示以顾客利益为重的真诚,将

顾客满意所引发的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这是

现代企业客户管理的基本理念。企业形象最终是由顾客评价的,企业

若没有顾客支持,就无好形象可言。所以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使顾客达到满意,即使再先进的技术、再优质的产

品,如果不能满足顾客的意愿,不为顾客所需要,这样的企业及其产

品也是无用的。可以说,使顾客满意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根本目的和根

本出发点,从企业理念的确立,到领导者、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作风的

改变,到产品、服务及经营管理质量的提高,到公共关系的开展,再

到环境的改善,均应以顾客为轴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

综上所述,企业的质量和信誉构成了企业形象的有形基础和无形

基础,而这两个基础又是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和灵魂的,所以塑造企

业形象的过程实质上是处理企业与顾客、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的过程。

可以这样说,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就是打好“群众”基础,就是要

赢得顾客的心,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心,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唯有使顾客满意的企业才是不可战胜的。

(二)企业形象的塑造原则

塑造企业形象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实际运作中既要按照其内在

的规律办事,又需要创造性地工作。塑造企业形象实践中应坚持以下

三条原则。

1、差别化原则

塑造企业形象要突出个性,强调差别化。企业既要从实际出发,

又要坚持别具一格,勇于创新形象°具体来说,企业坚持差别化,要

突出国家或地区特色、行业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特色;企业要根据客

观需要,着力抓好突破口;企业要应用象征性标记,如商标、店徽等,

通过视觉识别设计,使企业特征易于传播,便于记忆,使企业形象深

入人心。

2、整体性原则

企业形象的塑造,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首先,企业形象与企业

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相互渗透,构成企业统一的

整体文化。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伦理道德的外在表现,

而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伦理道德则是企业形象的精髓和灵魂,对

企业形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塑造企业形象,不能离开企业价

值观、企业精神和伦理道德的培育。其次,企业形象的塑造,有赖于

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的整体形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具

体形象的凝结,员工优秀,必然给企业整体形象增辉。因此,塑造企

业形象绝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而且是全员的事,更何况企业形象构

成要素中就包含“员工形象”。最后,企业形象的塑造必须与企业的

技术创新、经营创新、市场开发结合起来,与企业管理的改善结合起

来;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推广,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

效杲。

3、战略性原则

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对未来的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企

业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费用,花费很长的时间,需要有目标、有计划、

有步骤地实施。塑造企业形象,实际上包含着三种行为:挽救形象,

即扭转不良的企业形象;维护形象,即避免现实良好的企业形象受损;

更新形象,即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形象定位,创造更受社

会欢迎的形象。对一个具体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述三种

行为的侧重点虽不同,但都具有战略意义。不良的形象不能及时挽救,

任其自然发展下去,企业就会失去顾客,失去公众,失去市场;现实

良好的形象不注意随时精心维护,一旦受损,再想扭转,将会事倍功

半,其损失难以估量;现有形象不能随环境改变而及时更新,企业形

象就会落伍,时间长了就会被顾客和社会公众所遗忘。因此,企业必

须把塑造形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使企业形象经常处于良好

状恋,常变常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特有力量。

九、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形象的内容组合角度看,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理念、

产品、服务、员工、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环境和作风形象等。

(一)理念形象

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个性的集中

体现,是企业的理想与追求在哲学境界的表现形式c企业理念形象是

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的总体印象与评价。有

清晰的理念形象才有鲜明的企业整体形象。理念形象的基本内容反映

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其形式往往通过向社会公开昭示的企

业精神、经营方针、服务宗旨、品牌核心价值及主打广告语等反映出

来,成功的企业理念宣传能够为企业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使作为

企业形象的象征深入人心。

(二)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生产销售产品的品种、质量、

性能、规格、款式、造型、设计、商标、包装、标志、价格等方面的

总体印象与评价。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其优劣是企业形

象好坏的集中体现。企业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首先研究市场

的需要,突出产品优异的质量和卓越的性能,突出产品的特色和文化

个怛

(三)服务形象

服务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

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企业的服务功能越全,服

务方式越广泛,服务态度越好,人们对企业的亲切感、依赖感越强,

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在“消费者是上帝”的市场经济社会,

面对产品同质化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服务竞争成为继产品竞争后第二

次竞争的焦点。以精湛周到的服务取胜,不失为激烈商战中塑造良好

企业形象的关键一招,它既能弥补产品形象的不足,也能提升产品形

象。服务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活力所在。服务形象包含有形服务形象和

无形服务形象,随着企业服务竞争的加剧,竞争的重点逐渐由有形服

务形象转移到无形服务形象上。鲜明的服务形象是以特色取胜的。

(四)员工形象

员工形象是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员工工作状公、效率及精神面

貌等的总体印象与评价。员工形象具体包括管理者形象和一线员工形

象。管理者形象主要通过管理者群体,尤其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知识、

能力、魄力、品行、风格和业绩等方面反映出来;一线员工形象主要

通过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精神风貌、文化水准、服务态度、

业务技能和仪表仪容等方面反映出来。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员工的形

象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管理者形象好,可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社

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一线员工形象好,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力和

竞争力。员工形象是决定企业形象的能动力量。

(五)经营管理形象

经营管理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经营

战略、经营方式以及经营成果与效益等方面的总体印象与评价。一个

制度先进、经营有方、管理有序、效益突出的经营管理形象是企业实

力的表现。

(六)公共关系形象

公共关系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态度

及行为的总体印象与评价。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也是

一个社会组织,只有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优化社会环境,才能求

得生存与发展。公共关系已被现代企业视为与资金、技术和人才并列

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四大因素之一。各种维护信用、热心公益并且善于

同社会友好交往的公共关系活动,不仅是树立企业形象的媒介和手段,

而且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成功的公共关系本身就是构成企业形

象的重要内容。

(七)环境形象

环境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生产、生活条件状况的总体印象与

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环境形象就如同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好的

环境形象不仅清新悦目,魅力十足,而且富含神韵,感染力极强。所

以,树立环境形象应以企业理念与精神为基调,体现企业经济实力和

经营管理特色,体现健康、美感和创造性,展现企业内在文化的风采。

好的环境形象,对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渲染一种愉悦、

审美的氛围;对外能吸引顾客和社会公众,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表述

效昊。

(A)作风形象

作风形象是指顾客和社会公众对企业风格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总

体印象与评价。作风形象是企业软性形象的综合反映。企业风格表现

了企业行为方式的个性,如员工的工作风格、协作风格,管理者的求

实风格、民主风格等;企业精神面貌是指企业员工工作状况的表象特

征,如拼搏进取且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工作文明而有秩序的生产现

场、隆重热烈的典礼仪式、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浓烈的学习氛围、

团结和睦的气氛等。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藤泽武夫在比较

美、日企业的不同风格和管理特色后指出;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管理者

有95%是相同的,但在一切重要的方面却不一样。这不相同的部分主要

是文化与作风。良好的企业形象一定有好的作风相伴随。美国英特尔

公司明确规定了自身的企业风格、管理作风,其内容大致为:(1)员

工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为实现组织目标,须遵循某些共同的管理

方式。(2)员工能作自我批评。(3)鼓励员工坦率地、建设性地揭

露问题。(4)共同做出决定,决定一经作出,大家都要支持,鼓励低

层纽织单位参与做出决定。(5)坦诚相处,信息充分交流。(6)有

严格的组织纪律。(7)领导讲真话,重信义,对员工一视同仁。(8)

领导勇于对决策负责。(9)直线经理负有培训雇员的职责。上海嘉丰

股份有限公司以“虚心好学,严细成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

风铸就了良好的品质形象;大庆石化公司也以“三老四严”的企业作

风著称于世。影响作风形象形成的因素,除了企业家素质、个性作风

这一导向因素外,还包括企业文化传统,以及企业经济与人文环境因

素、时代因素和民族文化因素等。

十、物质保证

企业文化的物质保证,是指通过改善企业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条件,

扩大生产经营成果,完善企业的文化设施,来物化企业的价值观,以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这是企业文化保证体系中的“硬

件是基础保证6为了把企业文化管理落到实处,企业必须建设好

企业的生产环境工程、福利环境工程和文化环境工程。

(一)生产环境工程

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如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和物质

产品既是企业文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也是企业精神文化

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建设企业生产环境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

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

同生产环境工程建设的优劣成正比。建设企业生产环境工程的重点有

以下四个方面。

1、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

推进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一是要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嫁接的

形式积极推动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二是促进生产工艺的改革,发动群众开展挖潜、革新、改造和提合理

化建议活动,以较先进的工艺,减少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三是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到“生产第一代、试制第二代、

设计第三代、研究第四代”,不断研制、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

品。四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改进设备知工艺,降低能源

和原材料消耗,并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和代用品,开展综合利用,

提高经济效益。五是要加强厂房、生产性建筑物、公用工程的改造和

环保设施设备的建设,适应环境保护、技术安全的要求,体现企业物

质基础的文化风格。

2、产品质量与品牌影响力

企业生产环境工程建设最终将表现在生产出质量优良、功能卓越、

用户满意的产品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

质量与品牌反映着企业的整体素质,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形象。为此,

企业要强化全员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努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劳

动技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蕴藏在员工中无限的创造力;通

过革新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依靠科技进步

和文化资源开发,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加大营销推广的

力度,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

3、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流程、工艺、标准和方

法,对生产现场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

其处于良好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的目的。

搞好生产现场管理,主要是从整顿生产现场的秩序着手,治理脏、乱、

差现象,建立现场管理规范,创造一个文明、清洁的生产环境。为此,

要抓好定置管理,处理好生产、作业现场人与物、物与环境的关系,

使生产现场井然有序,工作区布置合理,工位器具齐全,人、机、物

高度契合,从而改善工作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抓好物流管理,促使

工艺流程合理化,加强生产组织、计划的科学性,严格原始记录和交

接检验制度,协调好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之间的关系,提高物料利

用效率;抓好班组建设,实施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鼓励班组开展创优

活动,激发员工搞好现场管理的积极性。

4、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有特色的生产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风貌的表现,能够使

员工心情舒畅,给公众以特有的感染力。美化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

要使生产经营的建筑群的设计美观协调、独树一帜,给人以秩序井然、

生气蓬勃的感觉;要搞好企业环境绿化,经过园艺设计,建设一个常

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花园式企业,使人置身其中,就会精神振奋。

(二)福利环境工程

企业福利环境工程建设是企业为满足员工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

进行的非生产性投资建设。建设企业福利环境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

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安全稳定、丰

富多彩的环境,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福利环境工程

建设得好,使员工亲身感受到企业有靠头、有盼头、有奔头,才能强

化员工的归属感,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福利工程的主要内

容包括三点。

1、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

在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本着劳动绩效同

收入挂钩的原则,完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

平。

2、生活设施

改善生活设施,如办好食堂、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浴池和

理发室等,为员工提供上下班班车,办好员工医疗卫生事业等,解决

好员工的生活问题。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员工生活设施逐渐趋于

社会化、市场化。企业仍应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建设,以满足员工工作

中的物质生活需要,创造“家庭式”的生活文化氛围。

3、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

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员工的劳

动保护与职业安全措施,确保员工有十分安全且能保护健康的作业环

境。

(三)文化环境工程

企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文化设施和文化展示等,是

企业文化管理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文化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内

容有两个。

1、文化设施

企业应建设和完善文化设施,包括教育、科技、文艺、新闻、体

育、图书等方面的设备和设施,如培训学校、科技馆、俱乐部、影剧

院、文艺社团、体育场馆、广播站、电视台、图书馆、阅览室等。企

业文化设施建设受到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规模、经济实力的影响°企

业文化设施投入的“产出”只是员工活跃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会直接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容易被忽视。尤其当企业经营膨胀、资金

紧张的时候更容易削减在文化设施上的投入。为此,企业领导者应端

正认识,明确精神变物质、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基本道理,加大投入,

尽力把文化设施建设好,以满足员工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环境

营造文化环境,即把文化理念注入环境。如把抽象的文化信条、

警句“装饰”在环境中,使人们耳濡目染,强化记忆与理解。在厂区、

车间或办公场所设立企业文化的景观(如雕塑、壁画),推广使用传

达企业文化信息的视觉识别系统,设立企业文化展览室、厂史展览室、

产品展示厅;以及腻予建筑设计以文化内涵或对建筑进行文化诠释等。

走进北京同仁堂大堂,人们看到老祖宗留下的“人体针灸穴位模型”、

“老药柜”以及门两侧悬挂着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

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这会使人感受到同仁堂仁德仁术的高尚追求。

企业通过这些,使员工置身于一个有明确的文化提示或暗示,能强化

人们记忆,引起人们思考的文化环境之中,既有利于员工对文化的认

同,并引以为自豪,也有利于发挥企业文化的约束、引导和激励作用。

十一、组织制度保证

组织制度是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的姓织制度保证,是

指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民主制

度等,使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使员工

的行为更趋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保证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在企

业文化建设初期,组织制度保证是关键性保证措施c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各个方面,如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企业精神的发

扬、企业风尚的保持等,都离不开企业组织制度的保障。

(一)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及管理组织结构,是确保企业所有权、经营权合理

安排、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

根本组织保证。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企业治理结构

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创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

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治

理机构由股东会(国有独资公司除外)、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

事会和总经理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东会是会

议性的权力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董事会作为常设的权力机构和

决策机构,实行集体领导;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公司的日常

事务。在新的企业治理机构中,企业党组织除了继续搞好自身建设外,

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承担行政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公司员工或通

过参加董事会、监事会,或通过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国有公司)的形

式,参与企业管理。这种新的企业治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

要,机构各个部分职责明确,相互制约,有利于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管

理。

2、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就像一架机器,设计合理、“部件”齐全、动

力强劲,运转效率就高;否则,就不会产生高效率°尤其是企业组织

机构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实际推动者和操作者,它的功能发挥得如何,

将会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效。

设置有效的管理组织结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企业事业领域、市场定位、经营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

依据。(2)管理组织结构的划分、业务的归口应当兼顾专业分工及协

作配合。(3)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强化横向沟通,确保高效灵

活。

(4)按照管理层次建立统一命令、统一指挥的系统。

(5)坚持权责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滥用权力或有责无权、难以

尽责的现象。

(6)坚持精干高效。

从适应企业市场经营需要并有利于企业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企

业在变革或完善组织机构时,特别要加强信息、战咯与政策研究、科

研开发、营销推广、员工培训和公共关系等部门的建设。从发展趋势

来看,为强化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组

织结构形式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

3、企业文化管理的领导与推进机构

根据中国多数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经验,应建立一个由公司主要

领导人,如董事长、党委书记或总经理挂帅的领导机构一一企业文化

领导小组或企业文化管理委员会。职责是确定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

文化理念系统,制定与企业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或

战略),决策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

创新与变革。下设办事机构,如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办公室,或独

立设置,或与相关部门合署办公。职责是贯彻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落

实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或企业文化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组织、协调

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一些学术团体,如

企业文化研究会或研究小组等,吸收员工参与,深化企业文化研究,

推动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按

照科学的规划实施,才能确保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效,

4、群众文化组织

群众文化组织是一种有效的文化网络,它不仅能加强人际交流,

传递文化信息,而且能弥补企业正式组织的不足,为各层次的员工发

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天地。群众文化组织的重要特点是员工在其中

直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是在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意识,是一种自发的企业文化。群众文化

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与正式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是通过感情逻辑进

行的,正式组织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与群众文化组织的感情逻辑纵

横交错,形成企业内部庞大的沟通网络,使企业内部不同价值观的沟

通与协调成为可能,这就为企业文化管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基础。企

业可以支持员工自发成立的各种研究会,如书画、戏曲、棋牌、演讲、

体育以及质量管理小组等“小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小活动”,

这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员工的群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的群众文化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倾向,企业应重视利用和引导。

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

(二)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既是生产

经营秩序和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保证,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措

施。尤其是在企业文化较弱、未成为引导员工行为的主导力量时,这

些制度(也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是载体,对企业文化起强化作用。当

然,当一个企业的文化较强时,这些制度慢慢变为形式,甚至成为

“空壳”。一个具有积极的强文化的企业可能实际起作用的制度越来

越少。制度多少不是衡量企业管理优劣的唯一标志C

1、生产技术制度或规程

生产技术制度或规程是指按照生产技术规律,对产品设计、生产

操作、设备与仪器的使用和维修、安全技术和质量检验等方面所作的

规定,它是指导员工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规范和准则。生产技术制度

对员工是一种“硬约束”,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和强制性,

要求员工严格遵守和执行,这是现代企业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

要。科学的生产技术制度,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程序,

可使员工用最少的时间和最科学的方法,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创

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指按照企业管理规律的要求,对各项管理工作的范围、

内容、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规定,是指导员工从事各项工作的规范和

准则。企业的主要管理制度有:信息情报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营销管理、客户管理、信用管理、资本运营及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事业管理等制度。建立一套科学

的管理制度,可使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有章可循,使企业的各个职能

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效协作。

(三)岗位责任制度

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度是以工作岗位为核心建立的责任制度。它具

体规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是一项基础性制度。企业只有建立

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才能使其他各项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更好的贯彻

执行。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的实施,可以把工作任务而工作方法、职责

和权力、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工作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

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使企业所倡导的价

值观得以体现和贯彻。

岗位责任制包括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岗位责任制、领导人员岗位责任制。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是岗位责任

制的基础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

设备维护保养制、质量负责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和岗位核算

制等。这些制度的基本点就是要把日常生产中的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

每一个生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领导人员岗

位责任制,通常以职责条例、办事细则的形式明确其任务、职责和权

限。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都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职务说明书”

的刃、法加以落实。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