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热点预测练2生态文明和谐共生_第1页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热点预测练2生态文明和谐共生_第2页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热点预测练2生态文明和谐共生_第3页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历史专题二轮复习热点预测练2生态文明和谐共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2生态文明和谐共生1.(2024湖南张家界检测)古代经典中,如《易》,“《易》道广阔,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经》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学问;《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学问。这说明()A.古代儒家经典皆为百科全书式著作B.原始儒学孕育了中国传统科技C.孔子为师意在培育“博学通才之士”D.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相得益彰2.(2024北京房山二模)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西周《伐崇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秦朝《秦律十八种·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西夏《天盛律令》“沿唐徕、汉延诸官渠等租户、官私家主地方所至处,当沿所属渠段植柳、柏、杨、榆及其他种种树,令其成材……不许诸人伐之。”①政府通过法律爱护生态环境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③历代均有特地的环境爱护法④法律严苛使社会冲突激化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3.(2024安徽宣城二模)下面是唐朝建立之初至安史之乱时较大旱灾分布地区统计表。地区旱灾次数地理区位比例(%)关内道36淮河以北84.44河东道10河南道16河北道14淮南道6江淮之间6.67江南道8江南8.89以上表明()A.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趋势日趋明显B.旱灾的频繁加剧了北方动乱局势C.北方过度开发的负面效应已显现D.地理纬度的凹凸确定旱灾的频率4.(2024辽宁葫芦岛二模)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出现了以回来乡土为取向的乡土运动。其间乡土文学大行其道,传统乡村生活被想象成一种家庭和谐、生活悠闲、亲近自然的“田园诗”。各地争相编撰乡土教程、乡土志,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传播。这反映了()A.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B.浪漫主义思潮进一步传播C.民族国家概念被普遍认同D.小农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5.(2024广东韶关二模)20世纪80年头末,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害垃圾,其中美国西部地区回收的电子垃圾中约50%—80%运到包括印度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A.导致南北差距日益扩大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C.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D.引发出南北间的新问题6.(2024湖南永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罕坝意为“漂亮的高岭”。1681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在塞罕坝设“木兰围场”,以熬炼军队。据统计,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共实行木兰秋狝105次,由此给塞罕坝的生态带来了巨大损害。1863年,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和浩大的军费开支,清政府首开围禁伐木,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累计上百万亩林地开围放垦,原始自然生态遭到严峻破坏。1933年2月,日本侵占热河省,塞罕坝丰富的森林资源成为其疯狂掠夺的对象。斗争年头,山河破裂,塞罕坝山火不断,又让其雪上加霜。到1949年,塞罕坝地区已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芜景象。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1962年,林业部确定建立直属的塞罕坝林场,塞罕坝复苏工程正式启动。塞罕坝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高寒地区全光育苗技术,探究创建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造林技术。为防范火灾,林场建立了火灾预警监测系统,逐步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立体火情监控体系。林场从自然爱护、经营利用和欣赏游憩三大功能一体化经营动身,全面发挥人工林的经济和生态双重效能,提升森林质量。2017年,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荣获2017年“地球卫士奖”。——摘编自《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清代以后塞罕坝自然生态退化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塞罕坝治理的特点及其意义。

训练2生态文明和谐共生1.C由材料信息可知孔子修订的五经作为历代儒家学子研习的经典,涉及内容广泛,意在培育博学之士,故选C项;“皆为百科全书式”表述过于肯定,解除A项;中国传统科技孕育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活动中,解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发展状况,解除D项。2.A依据材料《伐崇令》《秦律十八种·田律》《天盛律令》可知,西周、秦朝和西夏颁布法律,爱护生态环境,故①正确;“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故②正确;材料只体现西周、秦朝、西夏的环境爱护法,“历代均有”说法过于肯定,故③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法律的结果如何,得不出“社会冲突激化”的结论,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3.C材料表格说明淮河以北在安史之乱前发生灾难的频率远远高于淮河以南,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唐朝以前北方开发程度高于南方,北方过度开发的负面效应已显现,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渐渐明显,解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北方局势动乱,解除B项;地理纬度的凹凸并非旱灾频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且材料并未体现,解除D项。4.A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8年),正值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统一后的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在生产力飞速提高的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希望回来到传统乡村,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乡土运动”,故选A项。5.D由材料可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将有害垃圾、电子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引发出南北发展新问题,故选D项;南北差距扩大体现在经济、文化等层面,材料中强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物品是有害垃圾、电子垃圾,不能得出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局势的动荡,解除B项;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有利有弊,解除C项。6.参考答案(1)清前期常见的狩猎活动;晚清政府开围放垦;日益增多的农牧业活动;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沙漠的入侵;人们生态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