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练3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4·重庆市高三月考]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不周山、后羿射九日等中国远古神话故事共同反映了中华先民()A.原始的天人感应理念B.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C.丰富的宗教思想观念D.已萌发最早的民本思想2.[2024·葫芦岛市一模]右图是2024年北京冬奥会雪花火炬台。橄榄枝大雪花由96片小雪花组成,每一片小雪花上,都镶嵌着一个参赛国的名称,代表一个参赛国。设计理念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也蕴含着中国文化核心内涵。这理念主要指()A.天人合一B.道法自然C.天下为公D.和而不同3.[2024·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冲突持隐退遗忘看法。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涵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才智和人生才智。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A.自强不息B.厚德载物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4.[2024·广东省清远市模拟]董仲舒以儒家“公羊春秋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思想为框架,融合法家、黄老、墨家、阴阳五行等诸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以“天人感应”为轴心的思想体系。该体系后来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新的官方意识形态。促成这一结果的主要缘由是()A.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政治须要B.神学体系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呼喊思想变革D.黄老之学无力应对新的社会问题5.[2024·山东省菏泽市期中]《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二者皆可用以强调敬重()A.文化的互补性B.文化的同一性C.文化的排他性D.文化的多样性6.[2024·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据日本专家探讨,春秋时期吴国人称稻为“粘”,而日本称稻为“伊乃”,韩国称为“那拉克”,越南称为“乃普”,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广泛传播B.华夏观念得到了周边国家认同C.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步明显D.对外文化沟通的规模不断扩大7.[2024·山东省济南市模拟]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佛教学者便也风云星宿、图道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而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则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这说明()A.中国古代文化呈现多元性B.佛教思想冲击传统文化C.佛教具有很强的调适性D.文化发展引领时代湖流8.[2024·山东省烟台市期中]晚清冯桂芬主见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A.科举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B.“中体西用”思想成效显著C.制度变革的条件已经成熟D.民族危机引发观念更新[高考·适应练]9.[2024·湖南卷,6]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异地发觉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像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探讨。这一现象表明()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试验为基础10.[2024·湖南卷,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觉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看法《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渐渐增加D.人性论走向成熟11.[2024·江苏卷,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缘由在于()A.复原前代礼乐制度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D.适应兼并斗争须要12.[2024·浙江卷1月,8]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一相识反映了()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验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更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13.[2024·山东卷,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更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化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14.[2024·海南卷,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A.主见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有[素能·培优练]15.[2024·山东省济南市模拟]《礼记·冠义》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期,而后礼文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曰:冠者,礼之始也。这反映了冠礼()A.兼具审美和教化功能B.强化家国一体理念C.是华夏族男子成人礼D.为贵族集团所专享16.[2024·天津市南开区一模]“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该材料反映了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提升个人修养B.宣扬“敬天保民”的思想C.强化基层教化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17.[2024·葫芦岛市一模]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留意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18.[2024·天津市南开区一模]据天津《今晚报》报道,杨柳青年画动画版《“哏儿都娃娃”》以动画这种新媒体形式让年画动了起来。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这种做法的最深刻意义是()A.颠覆了原有的年画作品表现形式B.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C.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D.赐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19.[2024·山东省联考]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这反映了当时()A.地理位置对文化的发展具有确定作用B.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兼容并包C.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动汲取外来文化D.各家学派各执己见,适应集权须要20.[2024·辽宁省辽宁师范高校附属中学期中]佛教传入中国,很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了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出现这一结局的缘由是()A.儒学实现突破,彰显文化自信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变更D.佛教颠覆传统观念,不为社会重视21.[2024·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利玛窦被评为公元其次千年内(1000~1999年)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天主教会评价他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用自然科学学问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且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将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羡地融合在一起。下列对这一时期文化沟通的相识中精确的是()A.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B.成为淡化中国民族意识的手段C.丰富了中国的数学学习和探讨D.推动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22.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更表。这一变更反映出近代中国()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鸦片斗争后了解世界《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其次次鸦片斗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甲午斗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A.社会性质不断变更B.西学理念渐渐深化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D.民族意识渐渐强化课时测评·提实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衡阳市高三三模]下表是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如下表所示:典籍大禹形象《诗经》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上天赐禹九种方法,以此治国安民。《孟子》禹之子启贤,众望所归,益退避三舍,以让贤能。《韩非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大禹形象渐渐被神化B.传统政治秩序的倒塌C.各学派的沟通与融合D.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2.[2024·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三押题卷]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也有康有为的孔子;有“黜周王鲁”“素王改制”的汉儒公羊学的孔子,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宋明理学的孔子。这反映了()A.儒学的地位不断巩固B.孔子思想具有时代性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中华文化的多元共存3.[2024·昆明市高三模拟]秦汉时期,在参加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A.丢失了社会批判精神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4.[2024·山东省菏泽市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A.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B.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C.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5.[2024·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右图是2024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特别精致,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当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特别宝贵的‘舶来品’”。这说明()A.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C.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沟通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激励6.[2024·山东省潍坊市期中]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士杀身成仁,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闻鸡起舞”的祖逖、“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A.建功立业B.知常达变C.精忠报国D.孝悌忠信7.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如表内容可知,两者都()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A.关注“人伦物理”B.提倡心外无物C.主见“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8.[2024·柳州市新高三摸底考试]戏曲在长期演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行。如元杂剧中有大量反映北方民族性格和生活的元素;明清传奇也有大量表现南方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体现了()A.民族文化的交融B.地域文化的消逝C.艺术价值的升华D.艺术中心的转移9.[2024·眉山市高三三模]下表是明清时期(1368~1840年)有关教化机构采纳教材的内容状况:教化机构主要教材内容官学经义类、律政类、礼制类、告诫类、文体类、军事类、科技类书院理学、心学、实学、考据蒙学基础识字类、伦理规范类、名物典故类、诗歌文章类、数理科技类据此可知,明清教材()A.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B.强调儒家思想的教化与传承C.已经开展近代科学技术教化D.只允许在特地教化机构运用10.[2024·泸州市三模]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在商朝时已有四个节气,周朝发展到了八个,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这反映出二十四节气()A.形成了完整的历法体系B.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C.是领先世界的天文成就D.凝合着中华文明的精华11.[2024·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检测]《高丽史》中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958年)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材料表明()A.科举制度促进了朝鲜社会发展B.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D.中华文明对朝鲜影响较大12.[2024·山东省中学联盟中学名校高三大联考]在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文化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法国宫廷画家弗朗西斯—休伯特·德鲁埃为蓬帕杜尔夫人画的最终一张肖像中,她即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B.法国艺术家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C.中国纺织品已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D.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13.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艺术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更反映出()A.佛教文化渐渐本土化B.隋唐文化的开放包涵C.儒学主流地位的丢失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14.[2024·临沂市高三二模]据表推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日本仿照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纳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沟通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加15.[2024·泰安市高三模拟]2015年2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对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此后四个月内,共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16.[2024·山东省潍坊市期中]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世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匾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沟通二、非选择题17.[2024·天一大联考高三上期中](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6世纪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朱熹注《四书》后,“中国热”兴起,“中国学”正式成为欧洲显学。到17世纪末叶已有数十种中国经典译本在欧洲流行,如《论语》《高校》《中庸》《孟子》四书,及《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五经,还有《乐经》《孝经》《幼学》和朱熹的著作,均被翻译成西方多种文字在西方发行。此外,欧洲学者探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不断涌现,其影响所至甚至超过中国经典原著本身。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多是自然神论者。在他们看来,孔子的学说恰恰也是一种自然神论,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常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这个造物的上帝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需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在欧洲陷于迷信腐败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实行最有道德的纯粹宗教了”。因而主见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的宗教”来代替启示的宗教。——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明末清初“东学西渐”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热”在欧洲兴起的特点和影响。(8分)18.[2024·天津市河西区一模](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80年头张岱年系统地探讨和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他认为:“能促进民族发展的那很多精神”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得到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它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够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合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自己具有奋勉有为、图强不止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待挚友、对待外界要有宽容、爱物的精神。——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请围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发展历程,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字数要求:250~300字)课时练3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狂刷小题分层练1.B夸父追逐太阳,防止毒辣的太阳灼伤人民和庄稼,女娲填补天空的漏洞,避开了人民遭遇灾难,精卫衔木石填海、后羿射日挽救面临灾难的人间,这些故事均体现了先民与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故选B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上述故事中未体现天意和人意的交感相应,解除A项;夸父、女娲、精卫等都属于上古时期的传闻人物,不属于宗教范畴,解除C项;民本思想是表现为统治者对百姓的爱惜,女娲等人不是统治者,解除D项。2.D将不同的东西加以调和并使之平衡,叫做“和”,题干中“每一片小雪花上,都镶嵌着一个参赛国的名称,代表一个参赛国”与奥林匹克精神、中国文化核心内涵等,融合为橄榄枝大雪花,体现了“和”的思想,故选D项;天人合一指天与人紧密相联,不行分割,题干未提及自然与人的关系,解除A项;道法自然,即道是先天地生的,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道的体是虚无缥缈的,道的用是生生不息的,道至高无上,题干未提及“道”,解除B项;天下为公,指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建立一种人人同等、自由的志向社会,而题干涉及的奥运会,解除C项。3.B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担当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当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与题干中“(老子、庄子等)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涵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才智和人生才智”相合,故选B项;自强不息指努力上进,永不懈怠,与题干中“对社会冲突持隐退遗忘看法”相悖,解除A项;崇德尚贤指推崇好德行,崇尚贤人,是儒家、墨家等的主见,与题干中“顺应无为”相悖,解除C项;天人合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材料未体现,解除D项。4.A依据材料,董仲舒汲取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以“天人感应”为轴心的新的思想体系,使新儒学成为汉武帝之后的官方正统思想,主要缘由是新儒学提出加强中心集权,加强君权适应汉武帝建立大一统政治的须要,故选A项;董仲舒新儒学汲取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有神学化倾向而非建立神学体系,解除B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须要思想的统一而非思想变革,解除C项;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新的问题,促使了董仲舒新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但并非主要缘由,解除D项。5.D据材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旺盛,故选D项;互补性指不同系统之间相互补充,解除A项;同一性指趋向一样,解除B项;排他性指排斥其他观点,与材料“百花齐放春满园”不符,解除C项。6.A据材料“都有‘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可知,春秋时期,发源于中国南方的稻作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故选A项;材料强调以长江流域下游为中心,稻米向四方传播,而华夏观念强调各族同源共族,解除B项;长江流域的稻米向外传播不等于其经济发展进步明显,没有比较,得不出“进步明显”的结论,解除C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扩大”的结论,解除D项。7.C据题意可知,两汉和魏晋时期,佛学都依据当时社会的流行思潮进行调整,借助社会流行思潮进行传播,体现佛教较强的调适性,故选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的调整,不能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自我调整以适应中国传统文化,而非冲击传统文化,解除B项;是时代潮流影响了文化发展,而非文化发展引领时代潮流,解除D项。8.D据材料信息可知,冯桂芬主见可以赐予具备精致技艺的人士功名,反映了在民族危机的冲击下清朝开明学问分子的观念发生了变更,故选D项;晚清时期,科举制已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用功名激励中国具备精致技艺的人士,并未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解除B项;材料仍旧强调学习西方器物,体现不出制度变革,解除C项。9.C晚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使得人们在关注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时,留意到了与《墨子》的记载相像,从而引发了国人对《墨子》的关注与探讨,所以说墨学的复兴得益于西学东渐的影响,故选C项;题干只是提到了墨学复兴的背景,并未提到其结果和影响,解除A项;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本身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其探讨的方法和内容都存在较大差异,解除B项;中国古代的科技以阅历和视察为主,而不是以试验为主,解除D项。10.C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加,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加,故选C项;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解除A项;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围围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绽开辩论,解除B项;人性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说明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解除D项。11.B依据“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可知,墨家学派主见将一般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缘由在于它代表了下层平民利益,故B项正确。孔子主见复原礼乐制度,解除A项;儒家强调社会等级和谐,解除C项;法家主见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心集权,适应了兼并斗争的须要,解除D项。12.B材料“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体现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见影响洋务派,是其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故选B项;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迈出变法第一步,解除A项;洋务派仍旧停留在器物变革层面,解除C项;材料强调魏源师夷长技思想对洋务派的影响,而非洋务派“中体西用”对近代化的影响,解除D项。13.B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是由第一次鸦片斗争到其次次鸦片斗争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的,而从“维新”代替“洋务”则是甲午中日斗争发生后,洋务运动未能解决民族危机的产物,革命取代改良则是改良未能挽救民族危机的结果,所以这些变更都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故选B项;“西学东渐”的深化是为解决民族危机供应了可能,并不属于变更的必要条件,解除A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所以与其发展没有关系,解除C项;上述变更主要是由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的,思想解放只是其可能性条件,解除D项。14.B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君子懂得并能做到坚持道义,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捞取好处,将其作为从道德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同时孔子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和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这表明孔子重视社会道德构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孔子对社会等级的观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对社会贫富分化的看法;D选项错误,孔子只是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并不反对百姓追求富有。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A据材料“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期,而后礼文备”可知冠礼强调个人的仪容仪表,具有肯定审美功能,据材料“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可知冠礼强调等级身份,具有肯定的教化功能,故选A项;宗法制强调家国一体,解除B项;材料仅强调冠礼兼具审美和教化功能,不能证明冠礼是华夏族男子成人礼,解除C项;材料并未是特指哪个群体,解除D项。16.D“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知通过礼乐既能维护和的氛围也能体现长幼尊卑,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故选D项;“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可以看出其目的在于规范社会关系,而不是个人素养,解除A项;“礼义立,则贵贱等矣”指人类社会的贵贱有序,无关乎天神,解除B项;“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它首先指的是贵族,是统治阶级,而不是平民,解除C项。17.C据题干信息可知,古代农业生产要求农夫留意农时,强调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等,故选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且天人感应理论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解除A项;题干未提及南方、北方及其生产状况,解除B项;农谚和民歌是对劳动人民生产阅历的总结,而非科技,解除D项。18.C“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说明用这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持续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故选C项;“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可见它并没有变更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是变更了其表现形式,解除A项;“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只是艺术化的反映生活,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内容,解除B项;“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可见这种做法是赐予了传统艺术的新的生命力,但无法说明“最深刻意义”即历史影响,解除D项。19.B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多样,体现了中国文化具有包涵性,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发展,但地理位置并不是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文化的发展,未涉及外来文化,解除C项;各家学派主见不同,但不是全部学派都适应中心集权的须要,解除D项。20.A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理学的史实可知,宋代出现理学思想,它吸取了佛道思想,加强了理论建设,适应了时代要求,彰显了文化自信,故选A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代,解除B项;理学的形成并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解除C项;“颠覆”一词过于肯定,解除D项。21.C据材料“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用自然科学学问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可知,利玛窦来华为中国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学问,数学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故选C项;结合基础学问,利玛窦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华而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要到鸦片斗争之后,利玛窦来华时期没有促进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史实不符,解除A项;据材料“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用自然科学学问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仅涉及利玛窦传播科学学问的作用,是文化沟通的表现,故“成为淡化中国民族意识的手段”与材料不符,解除B项;启蒙思想18世纪左右在法国达到高潮,传入中国要在鸦片斗争之后,利玛窦来华时期启蒙思想无法在中国传播,与史实不符,解除D项。22.B据材料信息可知,自鸦片斗争后到20世纪初,西学东渐即西方理念不断传入中国,故选B项;自鸦片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除A项;鸦片斗争后“了解世界”主要是一些开明士大夫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学问,并不是民主观念的传播,“持续更新”的说法有误,解除C项;民族意识是在甲午战后才渐渐强化的,解除D项。课时测评提实力1.D据题干信息可知,《诗经》记录了大禹治水,《尚书》记录了大禹治国,《孟子》记录启因为贤能而继承部落首领,《韩非子》记录禹暗中令启夺取天下,先秦文化的主线是大禹从治水、治国到传位到启,故选D项;“渐渐被神化”不合题意,先秦典籍记录的是大禹的事迹而已,解除A项;“传统政治秩序的倒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解除B项;《诗经》《尚书》《孟子》为儒家经典,对大禹持颂扬看法,而《韩非子》为法家经典,对大禹持抨击看法,两学派对大禹的评价对立,解除C项。2.B材料反映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孔子形象,B项正确。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解除。材料反映的是同一个人物孔子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并非多元的文化形成共存,解除D。3.D材料“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认为儒家“法家化”是在董仲舒的手上实现的,董仲舒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成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工具,而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则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因此“法家化”指的是儒学为封建专制服务,和官僚政治相结合成为大一统的工具,故选D项;“丢失”的说法过于肯定,解除A项;“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不符合史实,汉代时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解除B项;“融入于”法家思想表述错误,是以儒学为基础,带有法家色调而非彻底与法家思想融为一体,解除C项。4.C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认为自己与汉族有共同的祖先,可知中原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展,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体现,不是民族融合,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角度,不是经济角度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解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统一的进程,解除D项。5.BA项“普及”二字无法得出,解除;材料中体现了“文化沟通”,但没有提到是受何因素影响,解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激励”,此时为西周,仍旧是“工商食官”,解除D项;北京发掘的文物呈现出多元文化因素,表明中华文化的形成整合了地域文化要素,故选择B项。6.C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仁人志士为国家杀身成仁,故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忠报国的思想内涵,故选C项;建功立业指建立功勋,成就大业,解除A项;知常达变指在相识事物时通过对一般规律的驾驭,进而理解事物的特别性,从而达到全面相识事物的目的,解除B项;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挚友,解除D项。7.D据材料信息可知,张载的“横渠四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都体现了儒家学者剧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D项;人伦物理又称伦物,指人之常情,事物的常理,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A项;心外无物是心学代表思想,张载并不是这一流派的代表,解除B项;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才智,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C项。8.A依据材料“不断汲取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戏曲在发展过程汲取南北方面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体现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故A项正确;“民族文化的交融”并不会使“地域文化的消逝”,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戏曲的艺术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艺术中心的转移”,故D项错误。9.A据上表,可知明清时期教化机构教材的主要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故选A项;材料中不只包含儒家思想,还包括律政类、军事类、科技类、诗歌类等多各个方面,解除B项;鸦片斗争后洋务运动才起先开展近代科学技术教化,解除C项;官学属于特地机构,书院和蒙学则是普及类教化机构,解除D项。10.D依据“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是农夫生产阅历的总结,体现了古代天文学家的才智,凝合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故选D项;仅仅从二十四节气的演化中看不出整个历法体系的完整,解除A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农业生产的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并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发展,没有与世界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解除C项。11.D据材料“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可知,高丽太祖和光宗都曾仿照中国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故选D项;科举制度有利于促进朝鲜社会发展,但是材料未就科举制对朝鲜的具体影响具体说明,解除A项;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主要用于选拔官吏,解除B项;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文明相对领先于世界,解除C项。12.A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画家绘制的蓬帕杜尔夫人的最终一张肖像中有“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说明以蓬帕杜尔夫人为代表的法国上层社会人士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故选A项;法国宫廷画家绘画作品中有中国元素,并不能说明法国艺术家代言东方商品,只能说中国文化影响到了法国上层社会的服饰风格,解除B项;题干中仅提到了贵族夫人身着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说明中国纺织品还不是大众的消费品,更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纺织品已经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解除C项;题干仅提到贵族夫人穿着中国特色的服饰,说明中国文化影响到了法国社会上层,但这并没有与其他潮流进行比较,不能说学习中国文化就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主流,解除D项。13.A“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反映佛教的释迦牟尼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渐渐本土化,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渐渐本土化,而不是开放包涵,解除B项;儒学在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遭到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但没有丢失主流地位,解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渐渐本土化,没有涉及统治者对佛教的看法,解除D项。14.B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特别之大,如朝鲜的科举考试内容“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日本“仿照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越南的“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据此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特别强大,故选B项;题干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国内民族大迁徙问题,解除A项;题干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中国与西方,解除C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特别大,但不能据此扩大为“东亚一体”,解除D项。15.A本题考查21世纪世界文化沟通,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历史现象的实力。大赛组委会能够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可见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故选A项;世界文化趋同化趋势不符合史实和现实,故解除B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能说明儒学引领世界艺术价值走向,故解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故解除D项。16.B据材料信息可知,“敬天”匾额,祭祖、祀孔等都是儒家文化的体现,教皇的七条禁约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冲突,故选B项;七条禁约的内容并非是宗教改革的成果,解除A项;儒家思想从未因西方教皇的禁约而动摇,解除C项;七条禁约的颁布不利于东西方文化沟通,“阻断”一词过于肯定,解除D项。17.答案:(1)背景:明末清初程朱理学是中国官方主流意识(2分);新航路开拓(2分);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传(2分);欧洲人文主义的传播和发展(2分)。(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特点: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主(2分);过度美化儒家思想(2分);持续时间长(2分)。(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2分);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神学和王权供应了思想武器(2分)。(4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东学西渐”涉及中国与西方两个文明,因此背景应当从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6000吨-4氟苯酚等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商务统计学Ch》课件
- 约分、通分课件
- 2025年中考英语一轮教材复习 八年级(下) Unit 6-2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课件
-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肉制品加工工艺》课件
- 2023年瑞安市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项脊轩志》公开课课件【一等奖】
- 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的理论
- 静疗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项目一-旅游概述-(旅游概论课件完美版)
- 职工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高铁桥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服务投标方案
- 叶酸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危险源控制
- KTV文明服务承诺书
- 灌注桩桩基工程桩头破除、缺陷修补、接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