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课 汽化和液化(原卷版)_第1页
第07课 汽化和液化(原卷版)_第2页
第07课 汽化和液化(原卷版)_第3页
第07课 汽化和液化(原卷版)_第4页
第07课 汽化和液化(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7课汽化和液化001预习导学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要点:(1)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如下图所示: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如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沸腾。二、蒸发1.蒸发: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变小,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要点: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液体蒸发时会吸热。三、沸腾1.沸腾: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4)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要点:(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剧烈程度缓慢剧烈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四、液化1.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2)压缩体积

2.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3.液化放热:水蒸气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要放出部分热。要点:(1)云、雨、露、雾的形成都与自然界中水的液化有关。(2)“人造雨”的实验中,从水壶口逸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勺子,水蒸气可以液化成小水滴,说明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3)注射器中的乙醚蒸气,推动活塞,减小乙醚蒸气的体积,注射器内有液态乙醚出现,说明压缩体积也能实现液化。002考点分类考点1:汽化的概念和现象1.物质从变为叫汽化;汽化有和两种方式。2.人穿着湿衣服易着凉,是因为水逐渐(填物态变化名),会身体的热。3.加油站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热量。考点2:蒸发4.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5.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用保鲜袋封装新鲜的蔬菜 B.用吹风机向湿头发吹热风C.利用管道替代沟渠输水 D.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6.今年夏天特别炎热,市政部门安排喷雾车(如图所示),喷雾车将水以雾状形式喷洒出去,由于雾状的水(选填“增大”或“减小”)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选填“加快”或“减慢”)水的蒸发,蒸发(选填“吸”或“放”)热。7.小明和父母到山区游玩,发现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挂了很多装液体的塑料袋或塑料桶,每个塑料袋或塑料桶通过细管连到地下,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给果树施肥,防止肥分流失B.给果树施药,防止污染环境C.给果树浇水,防止水分蒸发D.给果树喷水,防止树温过高8.烈日下,狗尽可能的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这是因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尽可能伸长舌头,可以增大舌头上的汗水的,快速喘气可以加快汗水表面的,这都可以加快,此时汗液要从狗的身体上热量,这样狗可以感到凉快些。9.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写作业时汗流不止,于是他打开了电风扇,立刻感觉到凉快了很多,这时他看了看家里的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小明感觉到凉快了很多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使身上的汗液蒸发加快,蒸发(选填“吸热”或“放热”),使人体温度降低。10.如图是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此过程要热。有风吹来人会感到更冷,这是因为液体表面越快,蒸发越快。

考点3:沸腾11.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500℃。如图所示,用纸锅装些水。若将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纸锅(选填:“会”或“不会”)燃烧。12.周末,晨晨在家烧水给爷爷泡茶喝。看着透明电热水壶中水由凉水到烧开,他观察到一些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释。下列正确的是()A.水在沸腾前需要加热,达到沸点后无需加热也能沸腾B.水在沸腾时里面的气泡越往上越大,此时水温保持不变C.水沸腾前内能越来越大,所含热量也越来越多D.水的沸点是100℃13.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能够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14.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现象,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15.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撤去酒精灯后,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水持续沸腾且温度不变,而后沸腾停止,其中“沸腾停止”说明水在沸腾时的主要特点是,其中“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是因为,通过此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16.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水沸腾后杯底所冒出的气泡形状为图所示(选填“a”或“b”),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选填“水蒸气”或“空气”),同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7.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从水被加热到沸腾前的过程中,会观察到由烧杯底上升的气泡大小逐渐变。图甲为某同学测水沸腾时的温度的情形,由于操作错误,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18.如图将装有水的大容器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也放在大容器水中漂浮,且也有适量水进入玻璃瓶。用夹子将甲、乙绑在如图的支架上固定位置,然后对大容器进行加热,待大容器的水沸腾后,玻璃瓶甲乙中的水(选填“都能”、“都不能”“甲能乙不能”或“甲不能乙能”)沸腾,你判断的理由是。考点4: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特点19.下表是小阳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的实验数据。关于该实验及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时间温度A.该实验中对水的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水吸热越多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水的温度C.小阳测得水的沸点是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升高20.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a B.b C.c D.d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甲所示22.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段时间后。测得使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是()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t乙=t丙 D.t甲<t乙<t丙考点5: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和联系23.蒸发和沸腾。(1)蒸发是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2)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液体的和液体表面的有关;(3)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4)液体沸腾时要热,但温度,这个温度叫作;(5)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液体的温度达到;②还能继续。2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B.沸腾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C.蒸发和沸腾均为放热 D.液体沸腾时温度要降低25.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为了让湿衣服尽快的变干,经常将衣服撑开是为了加快蒸发;图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26.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发现了物质是由微粒(分子)组成的,从而建立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固体中分子间的束缚能力很强,分子只能在某个位置附近做小幅的振动,不能自由移动;气体分子间的束缚能力很弱,所以分子运动相对强烈,如果没有容器的限制可自由运动,尽可能占据更多的体积;液体介于三者之间(与固体更接近),大部分分子在大部分时间内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幅度相对大的振动,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1)由材料可知,当物质从气态变化到固态时,需(选项“吸热”或“放热”),使其温度,分子只有的能量减小,分子的活跃程度需急剧变弱。(2)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以上两空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考点6:液化27.夏天的清晨绿叶上形成露珠是(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一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8.最近,一门新的技术体系“雾水工程”(利用一些装置收集空气中的雾水),正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里悄然兴起,如图所示是加拿大公益组织利用雾气收集网为缺水地区人民供水的情景,雾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热。

29.生活中常会出现“白气”,对于在不同情况我们看到的“白气”解释合理的是()A.深秋清晨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水汽化成水蒸气形成的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人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7:降低温度液化、压缩体积液化30.如图所示,2022年6月4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开始加注燃料推进剂,于6月5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发射任务。运载火箭的气体燃料推进剂是采用和的方法液化的。

31.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因为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液化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2.下列使气体液化的实例中,所采用的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A.将氢气的温度降低到-253℃以下得到液态氢B.液化石油气气罐中的液体C.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33.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如图中的现象则说明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若不小心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

考点8:生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34.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5.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线医务人员经常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导致护目镜上起雾,影响观察(如图)。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护目镜上的“雾”在护目镜的外侧B.护目镜上的“雾”可能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C.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护目镜上“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36.自从公安部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骑电动车戴头盔。天气变冷后,人骑电动车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影响视线。关于面罩起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出热量37.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珍惜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世界水日不得不说海水淡化,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在这海水淡化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凝固 B.汽化、升华 C.汽化、液化 D.升华、凝华38.愉快的周末到了,壮壮和家人吃自助餐时看到冷柜周围冒出的“冷气”如图所示,联想到了热水壶烧热水时壶嘴周围冒“热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都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B.“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C.“热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珠D.“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003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C.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D.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2.每年6月都是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炎炎夏日,教室如火,为了让学生更凉爽,教师经常在地面上洒一些水。对于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3.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4.学习物态变化后,小茗发现了很多生活和学习中关于雾的现象,下列关于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试管内装有少量水,用木塞紧紧塞住管口,加热试管,在木塞在弹出的瞬间,试管内出现白雾,该白雾就是水蒸气B.夏天,在开着空调的公交车的车窗上出现的水雾是在车窗外面的C.冬季,雾霾天气较多,下雨或刮风有助于雾霾的消散,雾霾就是雾D.在秋季无风的清晨,湖面上经常有一层厚厚的水雾,说明湖水温度很高,在冒热气5.小珊同学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纸盒却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灭火 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6.如图所示,冬天用水壶烧水时,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7.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8.生活中常把一碗汤放在大锅内的水中加热,碗与锅底和锅边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同时沸腾B.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温度C.稍后沸腾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9.下表是小阳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的实验数据。关于该实验及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时间温度A.该实验中对水的加热时间越长说明水吸热越多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水的温度C.小阳测得水的沸点是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升高10.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11.小明同学利用冷水(20℃)、热水(80℃)和碎冰块探究“气体液化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四种尝试,其中上方烧杯底部会出现小水珠的有()

A.只有图a中会出现 B.只有图b中会出现C.图c和图d中会出现 D.图a、图c和图d中会出现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甲所示二、填空题13.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现象,这个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现象。14.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有关。该实验采用了的物理研究方法。15.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拉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吸/放)热;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6.夏日炎炎,李明在游泳池游冰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吸热所致;他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7.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新产品喷雾剂“冰之宝”,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从而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罐内物质是利用的方法使其装入罐内的。1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致所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热量,温度;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此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19.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不能沸腾,原因是,B杯中的水也不能沸腾,原因是。2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如图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室提供了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a、b,剪裁合适的是(选填“a”或“b”);在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沸腾后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温,会发现;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烧杯中的水,乙同学则继续加热,观察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三、作图题21.如图所示,画出水中的气泡在沸腾时的特点(至少画两个气泡)22.如图所示,用稳定的加热器烧水,探究一定量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现用更多的水重复该实验(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第二次实验中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23.根据下表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在图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296989898四、实验题24.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

(1)图甲中,按规范要求,实验前应先调节铁圈(填数字)的高度;(2)某小组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图丙是该小组做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是;(3)另外两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6℃和100℃,他们猜想这是由于各组所用温度计刻度有偏差造成的。为验证此猜想,最便捷的方法是,用三个小组的温度计(选填“依次”或“同时”)测出同一杯热水的温度。25.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保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调整(选填“烧杯”或“温度计”)的位置;(2)实验中,水温升到90℃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是℃;时间/min0123456水的温度/℃909294989898(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4)观察到气泡如图丙所示,这是水沸腾(选填“前”或“时”)的现象。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否正确:。26.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两组同学从图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先调整铁架(选填“A”或“B”)处;(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同时发现温度计玻璃外壳上有水雾,原因是水蒸气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3)观察到丁图中的实验现象是在水沸腾(选填“前”或“时”);(4)图戊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像知:其中图线(选填“a”或“b”)是根据甲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5)沸腾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27.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图进行了4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2)这4次实验中,实验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实验D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均填序号)(3)在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4)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填“正确”或“不正确”)的;(5)小明戴好隔热手套取下盛有热水的烧杯。又找来一个相同的空烧杯。小红找来4张卫生纸,把它们都喷湿,把其中的一张湿纸对折后撕去一半,将它们贴在烧杯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4(如图乙所示)。①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吹冷风,比较1、2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号纸片;②比较2、3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3号纸片,理由是;③比较3、4两张湿纸能否得出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能/不能)。2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3)如图E中图所示是在沸腾前的现象,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杯中出现的气泡内主要是(空气/水蒸气),这些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说明此过程中气泡内主要的物态变化是;(4)小明在对水加热时,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记录,在图F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时间/min012345678910水温/℃909395969797.59898.5999999(5)小明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