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这些年来,诗歌活动非常活跃,诗歌文本也是蜂拥出现。但不可否认,诗歌的读者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多。这当然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产品多样化、传播媒介多元化的背景有关。但是,我们也要反思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问题。诗人和学者们在谈论诗歌的时候,大多是从诗歌的结构、技巧、语言等微观视角进行探讨。诗歌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强调得不大够。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倘若诗人懂得把锚抛在人的心坎上,便永远不会与人性脱离,诗歌就能像迅捷的向导一样,毫不费力地穿越人类所有的边界。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我读完《一个诗人的世俗生活》这部小说后,很自然地想到主人公哑马写的一首叫《遗忘》的诗:“我将被黑暗带走/就像深沉的夜带走它的流星/由此我不会被人提起/我的脸在时间中模糊,犹如岁月/那些将我遗忘的人/会记住我写下的诗行:/我行走之时,通体发光/但我只是照亮了自己”。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无论是五四时期的呼唤自由之诗,还是抗战时期的反映抗争之诗,亦或是新时期的歌颂理想之作,都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气象。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总之,诗人有以诗歌照亮社会、照亮人生的责任。诗人要在创作中反映火热的新时代生活,用诗歌艺术的光芒去照亮时代和人民。也就是说,诗人们要以充满独特个性体验的诗作,去反映具有共性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彰显诗性的光芒。(选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材料二: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诗退离诗坛中心,滑向边缘呢?从客观外部社会环境看,作为一种与农耕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样式,诗歌(包括新诗)的衰落是现代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诸如影视、网络、流行音乐等)冲击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转型期间实用主义、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弥漫,而诗歌又缺乏市场效应的产物。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来自新诗界内部。从总体看,我国当代新诗的主流已经走上了一条既与中国古典诗词优秀传统不同,又与优秀传统断裂的狭窄的发展道路。在这条与传统断裂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繁而不荣的当代新诗主流,出现了两种十分突出的弊病:其一,题材内容上,当代大多数新诗作品疏远了大众(特别是底层劳动大众),疏远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思想贫乏,意境苍白,缺乏时代精神。在“私人化写作”的鼓噪声中,大量新诗变成了沉溺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诗人们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喃喃呓语。创作观念中的大众意识荡然无存。其二,艺术形式上,当代大多数新诗作品无视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形式过于自由放纵,语言过于散漫平淡,缺乏韵律和节奏,缺少音乐性。不少新诗还追求所谓新奇朦胧、玄奥深刻的诗风;而且这种诗风已成为大量诗人及新诗爱好者的审美取向和诗艺评判标准。创作实践已经证明,当代新诗要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就必须继承“五四”以来诗坛前辈所开创的新诗优秀传统,坚守诗歌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强化新诗的“音乐性”和美学品质。坚持文学的“人民性”在当下语境中,一提及这个话题,总是被一些人解读为似乎在过度强化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功能。这完全是一种曲解。如果作品中只有“私人”的声音,而没有时代的巨响;只有个人宣泄情绪的所谓“创作自由”,而缺乏对民众心灵、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责任,那么,诗歌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就难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俄国的美学大师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选编自唐炳义《当代新诗发展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年诗歌的读者并未增多,除了这个时代的文艺产品多样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外部原因,也有诗歌结技巧、语言等内部原因。B.诗歌对时代、人民的关注,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表象,更要关注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等深层。内容,当然这并不排斥诗人抒发个体情怀。C.新诗“边缘化”既是现代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冲击的结果,也有现代价值观念变化和缺乏市场效应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D.当代新诗的主流在与传统断裂的道路上前行,尽管创作繁荣,却没有生命力,这主要表现为其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突出弊端。(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创作要把技巧和写作的内容结合起来,其实在古今诗人的诗歌实践中就有将个性化创作和介入社会生活结合的成功范例,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表现人性。B.当今诗人的“缺钙”主要指的是写作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捉迷藏”主要指的是创作的态度不端正,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创作是违背诗歌艺术规律的。C.“私人化写作”是诗歌创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典型表现,也导致了当代新诗创作题材内容的狭窄化,沉溺于个人,丧失了大众意识。D.材料二中俄国美学大师别林斯基的话的内涵是:诗歌应当成为人类内在的肌体,发挥其匕首和投枪的功能,为人类呐喊战斗,成为人民和时代的忠实代言人。(3)下列节选的诗句不符合文本二观点的一项是A.前面是矿石,后面是矿石/漆黑的采场,一只脚陷下去,另一只脚/跟着陷下去(温馨《采场上,我用一块矿石敲击另一块矿石》)B.我们可以不懂它们的运行法则/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座钢铁水泥铸造的庞然大物是如此的可爱/均匀的呼吸,有节律的心跳(龙小龙《主控楼》)C.我独自凭著船窗闲憩,静看著一河的波泛,静听著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徐志摩《乡村里的音籁》)D.马王沟,在三省交界处歇着/我到这里,仿佛走了多年/天色向晚,三个贫困户就围了过来/用各自的方言说出内心的焦虑/像三个不速之客。(远村《扶贫组诗》)(4)材料一引用《一个诗人的世俗生活》中哑马的《遗忘》一诗有何用意?(5)请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升到更高境界。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陷车扎西达娃我们在草原上陷车了。我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正在考虑寻找安营扎寨的时候,坡上有几个牧人正慢慢朝我们这里移来。我一眼就看出了牧人们的伎俩。草原上视野开阔,能见度极高,草原牧人的视觉能力超过常人。我敢肯定当我们的汽车还没陷入泥淖时,牧人们就在某处高地上看见了我们。甚至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走错方向偏离了道路,也被他们尽收眼底。他们很懂得计策,把强烈的动机和目的性非常巧妙地隐藏在一副天真无辜的脸庞后面。在即将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前,他们已经翻身下马,迈着懒洋洋的脚步,吹着口哨,哼着牧歌,给我们表演一幕晚霞牧归、天然美好的场景。当无能为力、又累又饿的车主们望着天色渐渐黯淡,被越来越死一般静寂草原的孤独笼罩,此刻,远处坡地上出现的几个身强力壮高大的牧人身影,难道不是绝望之中出现的神灵般的救星吗?第一个牧人从我们面前走过去,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最后一个年轻的牧人在我们旁边的坡上停了下来,他好像是走累了,站立片刻,然后慢慢从坡上走下来,在离我们不远的斜坡坐下,开始吸鼻烟。也不答话,只是看着我们。过一会儿,加央心不在焉地主动问候一声:“辛苦!”“不辛苦。”他回答。然后是有一答没一答的对话。接着加央又问他,帮我们把车弄出来,需要多少钱。年轻的牧人说,他不懂价格,要去问前面的朋友。也许他们很忙,没功夫来帮忙,也许他们已经走远了,他自己一个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他又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开了。我们知道,过不了多久,他们通通又会折返回来,前面走过去的人就在不远处正焦急地等待最后一个同伴的消息。果然不一会儿,牧人们又牵着马,同样迈着懒洋洋、慢腾腾的脚步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老者坐在坡上,他并不急于开口,其它的几个牧人把马放在坡地上面。他们走下来,围着汽车像是绕寺庙朝圣一般转了几圈,观察着它的处境,同时也在观察着我们。加央从那个老者身边返回来,他嘿嘿一笑对我说:“你猜猜他们要多少钱?四百五十元。”四百五十元,在拉萨只是我们在麻将桌上放一炮的钱,只是几个朋友在饭馆里小聚一次的餐费,在周末夜总会或酒吧里的一次普通消费。在我们草原之行周游了一月之后返回拉萨的前夕,担任我们账房先生的加央钱包里还剩余几千元的备用现金。但此刻我们中间的任何人包括加央都认为牧人提出的价格高得离谱。四百五十元,相当于在这片草原上一个牧人整整一年的现金收入,而现在仅仅只需工作几个小时就要索取这么高的报酬,无疑是在敲诈勒索,牟取暴利。在谈判交易中,我们从不担心对方第一次抬出的价格,我们关心的是到最后成交时,对方会退让出多少。你猜猜我们这位牧性未改的账房先生加央第一次报出多少?四百元!立刻成交!!错了!!!牧人报出的价是死价,根本就没有一分钱退让的余地。四百元?老者伤心地摇摇头,仿佛那根本不是钱,而是几张毫无用处的风马纸片。牧人老者的脸上露出厌恶和不耐烦,他一点也不喜欢讨价还价。他们甚至不愿意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的定价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使我想起生活在东部,活跃在拉萨八廓街市场的康巴人。他们做生意的乐趣往往不是在成交之后,而是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双方的报价在相差几倍乃至十几倍的悬殊时,并不会感到震惊和愤怒。康巴人做生意爱说一句俗话:高高的山顶如果能低一些,山脚的犏牛就会爬得快一点。“哎,我们牧人就是这样,根本不会讨价。他们怕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绕糊涂了。”加央说。既然第一个回合就谈崩了,双方便毫不相干,各行其是。但他们并不急于离去,相反,一个个双腿盘缠,一屁股坐下来,像是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开始饶有兴趣地观看我们折腾。太阳落下山已经很久了,西藏大草原漫长的黄昏也渐渐褪去,周围变得有些朦胧黯淡,即将熄灭的天幕已经冒出几颗硕大晶亮的星星。当一边的车轮刚刚抬出来时,坐在草地上的牧人们就已经结束了他们的节目观赏。他们知道我们这帮城里来的不肯让价的吝啬鬼已经胜利在望,不会再回到谈判桌上了。于是,他们走到我们面前,很有礼貌地询问他们可不可以拿走我们扔弃在地上的空饮料瓶、塑料袋。这并不是出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只是在物质匮乏的草原上,城里人留下的任何垃圾物品,包括柯达胶卷的空盒子,空烟盒、破纸片,都会成为他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很慷慨地把只喝了一两口的矿泉水、吃了一半的巧克力都送给了他们。牧人们揣着那些东西,在我看来他们更像是获得了一批战利品。他们仍然一脸的若无其事,吹着口哨,迈着悠然散漫的步伐,走进黄昏。茫茫大草原,没有街道,没有酒吧,没有购物商场,没有路灯,甚至没有一所房子,没有一个人影……他们在黑暗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本二这些年,如同战场般残酷的商品市场已经开辟到牧人的家门口,在努力学会那些深奥无情的市场规则和所谓的商业道德之前,他们的经商手段会表现得木讷和笨拙,甚至笨得有些离谱,让人目瞪口呆。可是,正如多数人从没能走进草原深处一样,谁又曾走进牧人的心灵深处?其实,童话世界依然存在,只不过,我们早已不是公主和王子,于是我们再也走不进那座美好的城堡里,一个个成了黑暗中的孤魂野鬼,在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里同样地迷失和游荡……——扎西达娃《<陷车>创作谈》(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我们”陷车正迫切需要帮助时,牧人们选择在这恰当的时机悠然自得地出现,这让我们感觉他们充满心机和狡黠的一面。B.牧人们不喜欢讨价还价,可能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技巧,没有能力应付讨价还价的复杂,也可能和他们的民族个性有关。C.“我们”认为牧人的报价并不多,却又认为他们在“敲诈勒索”,体现“我们”态度的摇摆不定,暗示人性的自私。D.牧人们最后请求拿走“我们”扔弃的东西,这表明他们的物质生活仍然较为贫困,和前文他们收入低的现状相呼应。(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牧人与我们平时熟悉的纯真质朴的形象不同,这很大程度是将他们放到商品市场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审视的结果。B.小说推进叙事的主要矛盾是“我们”与牧人的报酬价格之争,这场“抗争”最终以“我们”胜利、牧人彻底失败告终。C.小说中作者用善于讨价还价的康巴人和“报死价”的牧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某种程度上显示的木讷和笨拙。D.小说始终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白描式的勾勒突显了人物特点,景物描写充满高原风情,议论抒情深刻而富意蕴。(3)指出画线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①他嘿嘿一笑对我说:“你猜猜他们要多少钱?四百五十元。”②他们仍然一脸的若无其事,吹着口哨,迈着悠然散漫的步伐,走进黄昏。(4)材料一结尾画线句意蕴深长。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六年二月,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万二千余顷,今按行得羡田四万二千余顷,敕减三万八千顷。诸州行苗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上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己丑,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上尝问大臣可为相者于兵部尚书张昭,昭荐李涛。上愕然曰:“涛轻薄无大臣体,朕问相而卿首荐之,何也?”对曰:“陛下所贵者细行也,臣所举者大节也。昔晋高祖之世,张彦泽虐杀不辜,涛累疏请诛之,以为不杀必为国患;汉隐帝之世,涛亦上疏请解先帝兵权。夫国家安危未形而能见之,此真宰相器也,臣是以荐之。”上曰:“卿言甚善且至公,然如涛者,终不可置之中书。”涛喜诙谐,不修边幅。与弟擀俱以文学著名,虽甚友爱,而多谑浪,无长幼体,上以是薄之。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擿伏,聪察如神。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商榷大义。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常言太祖养成王峻、王殷之恶,致君臣之分不终,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然用法太严,群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浸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资治通鉴•后周纪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B.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C.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D.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亥,文中是纪日,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六十天一周,循环记录。B.刀笔,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用刀削去重写。因刀笔并用,古代文职官员称作“刀笔吏”。C.薄,冷淡,不热情。文中指世宗冷淡李涛,和“薄幸”“薄情”中“薄”的意思相同。D.登遐,犹言登仙远去,也是对人死的讳称,文中特指帝王之死,与“晏驾”“崩”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周世宗敕令开封府减免百姓的租税,各州巡视苗田使者回来,羡慕这种做法,也仿照开封府的比例减免了租税。B.张昭认为李涛具有能预见国家安危的才能,所以举荐李涛为宰相,但世宗却认为李涛为人轻薄,没有大臣的风度。C.魏仁浦出身文职,在官居高位后却谦虚谨慎,为人宽厚,当有大臣违背世宗旨意时,他常常引为己过以救助他们。D.世宗以史为鉴,常召见儒生诵读前代史书,商讨经书中的要义,他常以先帝太祖姑息惯养王峻、王殷为前车之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②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浸宽。(5)请简要概括文末“远迩哀慕”的原因。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赠李辅圣黄庭坚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注】李辅圣是作者的好友,彼此分离八年之久。此时67岁的作者在荆州听候朝廷安排也已六年。(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盖”指的是车盖相接,首联叙写昔日老友意外相逢,百感交集,既有惊喜也有须臾远别的遗憾。B.颔联中“青眼”与“青眼聊因美酒横”中的“青眼”都出自阮籍的典故,“肯使”表达了反问语气。C.颈联中的“旧管新收”,暗指李辅圣己故和新收的歌姬或侍妾;“流行”用水顺势而流写音乐之美。D.尾联中的“女博士”在古时候指业有所精的女子,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子应该擅长诗文和音乐。(2)有人认为全诗都在“倾诉心曲”,请结合诗歌分析,倾诉了哪些“心曲”?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宇宙已经存在了138亿年,而个体人类一生不过匆匆百年;如果太阳系的直径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地球只是一粒直径0.37毫米的尘埃,人的存在更微不足道。古今同理,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表达出同样的人生理解。(2)古往今来,神州大地蕴含万物精华;钟灵毓秀,孕育杰出人才,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说的“”“”。(3)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联系,《离骚》中“,”两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走进原为北宋都城汴梁的开封,空间没有跨出多远,时间却仿佛越过了千年,有“一步走进历史,转眼似成古人”的感觉。历史风烟在胸中掠过,那沉埋于地下的万种喧嚣与百代繁华,已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而生者自生,死者自死,人生舞台上还在上演着各色的悲喜剧,生命也同时间一样,在文字传承和现实记忆中彼此衔接,而成为一页页的历史。整个古城,简直就是一座充满历史回声的博物馆,典雅凝重,这在中国“七大古都”中是独一无二的。闲步街头,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或者听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天波杨府、包公南衙、大相国寺。每一条街巷都深藏着一段生动的史实,每一处遗址都埋伏下许多迷人的故事。我以为,人们给予一个朝代的印象是深刻的抑或是淡漠的,未必和这个朝代的历时悠久成正比,往往同当时事件的密集度、人物的知名度以及后世民众的关注度紧相联系。比如,三国时期不过几十年,可是人们却觉得绵绵无尽,为时久远,就因为斗争风起云涌,矛盾层见错出,豪杰、奸雄、智者、高人应有尽有,好戏连台,沸沸扬扬,异常热闹。宋代属于又一种情况。由于《杨家将》《包公案》《说岳全传》等大众文学流传广远,深入人心,在人们印象中,宋代尽多忠臣良将、义士英杰,一派河清海晏、四境承平的景象。其实并非如此。(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七大古都”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B.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2)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的手法,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在西方哲学中,有所谓诗与思之别,以知识去说和以诗去说,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将呈现世界的任务交给诗。其实在中国,这样的思想也有漫长的历史,庄子哲学就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①,只能得世界之小者;以诗去言,则能得天地之大全。而南禅的思路也与此类似,南禅接受道家之思想,其所谓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的道路,就是追求世界的原样呈现。中国美学中境界论的大致形成是在唐代,其形成与庄禅哲学有密切的关系,皎然、寒山和接近于禅道的司空图、王昌龄、刘禹锡等是境界美学形成的中坚。他们以境去代替象,以境的言说方式去超越知识的言说,正是在诗与思之间②的反映。知识是概括,境界是呈现,面对一个真实的灵动的世界,境界则成了最合适的途径。境超越知,但并不意味放弃了智慧,它所超越的只是知识概念系统。思与诗二者之间在目的上有③,都是为了显现世界的真实相。诗的途径非但没有放弃对智的追求,而且将宇宙人生的穿透力作为其最高追求。也就是说,没有智慧的境界是一种低等境界、缺少宇宙人生感的境界就显得单薄了。(1)在上文横线处各补写4个字,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2)文段中提到“境超越知,但并不意味放弃了智慧”,结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说你对此句的理解。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烈烈朝晖之时。——史铁生《我与地坛》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这些年来,诗歌活动非常活跃,诗歌文本也是蜂拥出现。但不可否认,诗歌的读者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多。这当然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产品多样化、传播媒介多元化的背景有关。但是,我们也要反思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问题。诗人和学者们在谈论诗歌的时候,大多是从诗歌的结构、技巧、语言等微观视角进行探讨。诗歌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强调得不大够。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倘若诗人懂得把锚抛在人的心坎上,便永远不会与人性脱离,诗歌就能像迅捷的向导一样,毫不费力地穿越人类所有的边界。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我读完《一个诗人的世俗生活》这部小说后,很自然地想到主人公哑马写的一首叫《遗忘》的诗:“我将被黑暗带走/就像深沉的夜带走它的流星/由此我不会被人提起/我的脸在时间中模糊,犹如岁月/那些将我遗忘的人/会记住我写下的诗行:/我行走之时,通体发光/但我只是照亮了自己”。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无论是五四时期的呼唤自由之诗,还是抗战时期的反映抗争之诗,亦或是新时期的歌颂理想之作,都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气象。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总之,诗人有以诗歌照亮社会、照亮人生的责任。诗人要在创作中反映火热的新时代生活,用诗歌艺术的光芒去照亮时代和人民。也就是说,诗人们要以充满独特个性体验的诗作,去反映具有共性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彰显诗性的光芒。(选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材料二: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诗退离诗坛中心,滑向边缘呢?从客观外部社会环境看,作为一种与农耕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样式,诗歌(包括新诗)的衰落是现代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诸如影视、网络、流行音乐等)冲击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转型期间实用主义、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念弥漫,而诗歌又缺乏市场效应的产物。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来自新诗界内部。从总体看,我国当代新诗的主流已经走上了一条既与中国古典诗词优秀传统不同,又与优秀传统断裂的狭窄的发展道路。在这条与传统断裂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繁而不荣的当代新诗主流,出现了两种十分突出的弊病:其一,题材内容上,当代大多数新诗作品疏远了大众(特别是底层劳动大众),疏远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思想贫乏,意境苍白,缺乏时代精神。在“私人化写作”的鼓噪声中,大量新诗变成了沉溺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诗人们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喃喃呓语。创作观念中的大众意识荡然无存。其二,艺术形式上,当代大多数新诗作品无视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形式过于自由放纵,语言过于散漫平淡,缺乏韵律和节奏,缺少音乐性。不少新诗还追求所谓新奇朦胧、玄奥深刻的诗风;而且这种诗风已成为大量诗人及新诗爱好者的审美取向和诗艺评判标准。创作实践已经证明,当代新诗要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就必须继承“五四”以来诗坛前辈所开创的新诗优秀传统,坚守诗歌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强化新诗的“音乐性”和美学品质。坚持文学的“人民性”在当下语境中,一提及这个话题,总是被一些人解读为似乎在过度强化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功能。这完全是一种曲解。如果作品中只有“私人”的声音,而没有时代的巨响;只有个人宣泄情绪的所谓“创作自由”,而缺乏对民众心灵、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责任,那么,诗歌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就难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俄国的美学大师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选编自唐炳义《当代新诗发展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些年诗歌的读者并未增多,除了这个时代的文艺产品多样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外部原因,也有诗歌结技巧、语言等内部原因。B.诗歌对时代、人民的关注,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表象,更要关注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等深层。内容,当然这并不排斥诗人抒发个体情怀。C.新诗“边缘化”既是现代文化娱乐方式多元化冲击的结果,也有现代价值观念变化和缺乏市场效应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D.当代新诗的主流在与传统断裂的道路上前行,尽管创作繁荣,却没有生命力,这主要表现为其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突出弊端。(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创作要把技巧和写作的内容结合起来,其实在古今诗人的诗歌实践中就有将个性化创作和介入社会生活结合的成功范例,这样才能深入人心,表现人性。B.当今诗人的“缺钙”主要指的是写作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捉迷藏”主要指的是创作的态度不端正,缺少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创作是违背诗歌艺术规律的。C.“私人化写作”是诗歌创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典型表现,也导致了当代新诗创作题材内容的狭窄化,沉溺于个人,丧失了大众意识。D.材料二中俄国美学大师别林斯基的话的内涵是:诗歌应当成为人类内在的肌体,发挥其匕首和投枪的功能,为人类呐喊战斗,成为人民和时代的忠实代言人。(3)下列节选的诗句不符合文本二观点的一项是CA.前面是矿石,后面是矿石/漆黑的采场,一只脚陷下去,另一只脚/跟着陷下去(温馨《采场上,我用一块矿石敲击另一块矿石》)B.我们可以不懂它们的运行法则/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座钢铁水泥铸造的庞然大物是如此的可爱/均匀的呼吸,有节律的心跳(龙小龙《主控楼》)C.我独自凭著船窗闲憩,静看著一河的波泛,静听著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徐志摩《乡村里的音籁》)D.马王沟,在三省交界处歇着/我到这里,仿佛走了多年/天色向晚,三个贫困户就围了过来/用各自的方言说出内心的焦虑/像三个不速之客。(远村《扶贫组诗》)(4)材料一引用《一个诗人的世俗生活》中哑马的《遗忘》一诗有何用意?(5)请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升到更高境界。【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3)本题考查根据文本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其次理解选项句子的意思,看其是否和材料的观点一致。(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用诗句的能力。引用诗句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所引诗句的内容,二是所引诗句要论证的观点。(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解答】(1)A.“也有诗歌结构技巧、语言等内部原因”错误。原文“我们也要反思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问题。诗人和学者们在谈论诗歌的时候,大多是从诗歌的结构、技巧、语言等微观视角进行探讨。诗歌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强调得不大够”可知,内部原因主要是“诗歌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强调得不大够”。故选A。(2)D.“发挥其匕首和投枪的作用”错误。原文“俄国的美学大师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别林斯基的观点强调诗人感知社会生活,并为之发声,强调的是诗人的社会性、人民性。故选D。(3)C.“我独自凭著船窗闲憩,静看著一河的波泛,静听著远近的音籁,——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徐志摩的诗作《乡村里的音籁》强调的是童年故乡情,是私人化写作。材料二强调坚持文学的“人民性”,诗歌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以及目前存在的两种突出的弊病,所以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故选C。(4)引用诗句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所引诗句的内容,二是所引诗句要论证的观点。从诗句本身来看,“我将被黑暗带走/就像深沉的夜带走它的流星/由此我不会被人提起/我的脸在时间中模糊,犹如岁月/那些将我遗忘的人/会记住我写下的诗行:/我行走之时,通体发光/但我只是照亮了自己”,这里是说是只照亮了自己的诗人,终将被时代被人们所遗忘。由此可概括为:引用的诗句说明只照亮自己的诗歌终将会被人们遗忘。从与观点的关系来看,“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这说明诗歌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远离生活的本质,表现社会性。可概括为:论证了诗歌的本质是要表现生活、提炼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观点。(5)原文“艺术形式上,当代大多数新诗作品无视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形式过于自由放纵,语言过于散漫平淡,缺乏韵律和节奏,缺少音乐性。不少新诗还追求所谓新奇朦胧、玄奥深刻的诗风”注重诗歌的审美价值,吸收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注重韵律和节奏。可概括为:注重审美价值: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影响,注重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注意韵律和节奏:保持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原文“题材内容上,当代大多数新诗作品疏远了大众(特别是底层劳动大众),疏远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思想贫乏,意境苍白,缺乏时代精神”“诗歌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强调得不大够”题材内容上,强调新诗作品的社会性、人民性,贴近底层劳动大众。可概括为:精选题材内容:坚守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贴近底层劳动大众、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原文“诗人有以诗歌照亮社会、照亮人生的责任……诗人们要以充满独特个性体验的诗作,去反映具有共性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在社会公共空间中彰显诗性的光芒”“而缺乏对民众心灵、现实生活关注的社会责任,那么,诗歌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就难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诗人要承担己责,社会责任和使命。关注民众心灵、现实生活。可概括为:承担社会责任:诗人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社会良知,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答案:(1)A(2)D(3)C(4)①引用的诗句说明只照亮自己的诗歌终将会被人们遗忘;②论证了诗歌的本质是要表现生活、提炼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观点。(5)①注重审美价值: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影响,注重汉语诗歌的基本美学特征,注意韵律和节奏,保持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②精选题材内容:坚守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贴近底层劳动大众、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③承担社会责任:诗人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社会良知,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陷车扎西达娃我们在草原上陷车了。我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正在考虑寻找安营扎寨的时候,坡上有几个牧人正慢慢朝我们这里移来。我一眼就看出了牧人们的伎俩。草原上视野开阔,能见度极高,草原牧人的视觉能力超过常人。我敢肯定当我们的汽车还没陷入泥淖时,牧人们就在某处高地上看见了我们。甚至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走错方向偏离了道路,也被他们尽收眼底。他们很懂得计策,把强烈的动机和目的性非常巧妙地隐藏在一副天真无辜的脸庞后面。在即将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前,他们已经翻身下马,迈着懒洋洋的脚步,吹着口哨,哼着牧歌,给我们表演一幕晚霞牧归、天然美好的场景。当无能为力、又累又饿的车主们望着天色渐渐黯淡,被越来越死一般静寂草原的孤独笼罩,此刻,远处坡地上出现的几个身强力壮高大的牧人身影,难道不是绝望之中出现的神灵般的救星吗?第一个牧人从我们面前走过去,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最后一个年轻的牧人在我们旁边的坡上停了下来,他好像是走累了,站立片刻,然后慢慢从坡上走下来,在离我们不远的斜坡坐下,开始吸鼻烟。也不答话,只是看着我们。过一会儿,加央心不在焉地主动问候一声:“辛苦!”“不辛苦。”他回答。然后是有一答没一答的对话。接着加央又问他,帮我们把车弄出来,需要多少钱。年轻的牧人说,他不懂价格,要去问前面的朋友。也许他们很忙,没功夫来帮忙,也许他们已经走远了,他自己一个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他又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开了。我们知道,过不了多久,他们通通又会折返回来,前面走过去的人就在不远处正焦急地等待最后一个同伴的消息。果然不一会儿,牧人们又牵着马,同样迈着懒洋洋、慢腾腾的脚步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个老者坐在坡上,他并不急于开口,其它的几个牧人把马放在坡地上面。他们走下来,围着汽车像是绕寺庙朝圣一般转了几圈,观察着它的处境,同时也在观察着我们。加央从那个老者身边返回来,他嘿嘿一笑对我说:“你猜猜他们要多少钱?四百五十元。”四百五十元,在拉萨只是我们在麻将桌上放一炮的钱,只是几个朋友在饭馆里小聚一次的餐费,在周末夜总会或酒吧里的一次普通消费。在我们草原之行周游了一月之后返回拉萨的前夕,担任我们账房先生的加央钱包里还剩余几千元的备用现金。但此刻我们中间的任何人包括加央都认为牧人提出的价格高得离谱。四百五十元,相当于在这片草原上一个牧人整整一年的现金收入,而现在仅仅只需工作几个小时就要索取这么高的报酬,无疑是在敲诈勒索,牟取暴利。在谈判交易中,我们从不担心对方第一次抬出的价格,我们关心的是到最后成交时,对方会退让出多少。你猜猜我们这位牧性未改的账房先生加央第一次报出多少?四百元!立刻成交!!错了!!!牧人报出的价是死价,根本就没有一分钱退让的余地。四百元?老者伤心地摇摇头,仿佛那根本不是钱,而是几张毫无用处的风马纸片。牧人老者的脸上露出厌恶和不耐烦,他一点也不喜欢讨价还价。他们甚至不愿意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的定价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使我想起生活在东部,活跃在拉萨八廓街市场的康巴人。他们做生意的乐趣往往不是在成交之后,而是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双方的报价在相差几倍乃至十几倍的悬殊时,并不会感到震惊和愤怒。康巴人做生意爱说一句俗话:高高的山顶如果能低一些,山脚的犏牛就会爬得快一点。“哎,我们牧人就是这样,根本不会讨价。他们怕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绕糊涂了。”加央说。既然第一个回合就谈崩了,双方便毫不相干,各行其是。但他们并不急于离去,相反,一个个双腿盘缠,一屁股坐下来,像是专程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开始饶有兴趣地观看我们折腾。太阳落下山已经很久了,西藏大草原漫长的黄昏也渐渐褪去,周围变得有些朦胧黯淡,即将熄灭的天幕已经冒出几颗硕大晶亮的星星。当一边的车轮刚刚抬出来时,坐在草地上的牧人们就已经结束了他们的节目观赏。他们知道我们这帮城里来的不肯让价的吝啬鬼已经胜利在望,不会再回到谈判桌上了。于是,他们走到我们面前,很有礼貌地询问他们可不可以拿走我们扔弃在地上的空饮料瓶、塑料袋。这并不是出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只是在物质匮乏的草原上,城里人留下的任何垃圾物品,包括柯达胶卷的空盒子,空烟盒、破纸片,都会成为他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很慷慨地把只喝了一两口的矿泉水、吃了一半的巧克力都送给了他们。牧人们揣着那些东西,在我看来他们更像是获得了一批战利品。他们仍然一脸的若无其事,吹着口哨,迈着悠然散漫的步伐,走进黄昏。茫茫大草原,没有街道,没有酒吧,没有购物商场,没有路灯,甚至没有一所房子,没有一个人影……他们在黑暗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本二这些年,如同战场般残酷的商品市场已经开辟到牧人的家门口,在努力学会那些深奥无情的市场规则和所谓的商业道德之前,他们的经商手段会表现得木讷和笨拙,甚至笨得有些离谱,让人目瞪口呆。可是,正如多数人从没能走进草原深处一样,谁又曾走进牧人的心灵深处?其实,童话世界依然存在,只不过,我们早已不是公主和王子,于是我们再也走不进那座美好的城堡里,一个个成了黑暗中的孤魂野鬼,在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里同样地迷失和游荡……——扎西达娃《<陷车>创作谈》(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当“我们”陷车正迫切需要帮助时,牧人们选择在这恰当的时机悠然自得地出现,这让我们感觉他们充满心机和狡黠的一面。B.牧人们不喜欢讨价还价,可能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技巧,没有能力应付讨价还价的复杂,也可能和他们的民族个性有关。C.“我们”认为牧人的报价并不多,却又认为他们在“敲诈勒索”,体现“我们”态度的摇摆不定,暗示人性的自私。D.牧人们最后请求拿走“我们”扔弃的东西,这表明他们的物质生活仍然较为贫困,和前文他们收入低的现状相呼应。(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中的牧人与我们平时熟悉的纯真质朴的形象不同,这很大程度是将他们放到商品市场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审视的结果。B.小说推进叙事的主要矛盾是“我们”与牧人的报酬价格之争,这场“抗争”最终以“我们”胜利、牧人彻底失败告终。C.小说中作者用善于讨价还价的康巴人和“报死价”的牧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某种程度上显示的木讷和笨拙。D.小说始终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白描式的勾勒突显了人物特点,景物描写充满高原风情,议论抒情深刻而富意蕴。(3)指出画线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①他嘿嘿一笑对我说:“你猜猜他们要多少钱?四百五十元。”②他们仍然一脸的若无其事,吹着口哨,迈着悠然散漫的步伐,走进黄昏。(4)材料一结尾画线句意蕴深长。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分析人物心理需要抓住句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主要应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考虑。【解答】(1)C.“体现‘我们’态度的摇摆不定”错误。虽然“我们”认为牧人的报价并不多,但是这是一个牧人整整一年的现金收入,我们认为仅仅只需工作几个小时就要索取这么高的报酬,无疑是在敲诈勒索,牟取暴利。最终放弃了交易,并不是态度的摇摆不定。故选:C。(2)D.“议论抒情深刻而富意蕴”错误。小说没有深刻的议论。故选:D。(3)①他“嘿嘿一笑”这个细节描写体现了加央对于牧人们索要的报酬,有一种揶揄和无奈的意味。“四百五十元”体现了加央对于牧人们索要的报酬感到意外,因为四百五十元,相当于在这片草原上一个牧人整整一年的现金收入,而现在仅仅只需工作几个小时就要索取这么高的报酬。②描写牧人们虽然没有挣到四百五十元钱,但我们很慷慨地把只喝了一两口的矿泉水、吃了一半的巧克力都送给了他们。他们觉得收获了一些东西,虽然在价格博弈中没有妥协,却守护住了自己的尊严的心态;牧人们揣着那些东西,在我看来他们更像是获得了一批战利品,“悠然散漫的步伐,走进黄昏”流露了作者对他们含蓄的批评。(4)①“黑暗中”指商品市场已经开辟到牧人的家门口,但是牧民们却又无法适应,在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里迷失和游荡……,写出了牧人们无法抵挡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又无法融入到商品市场中去的迷惘彷徨;②“黑暗”“很长的路”指商品市场已经开辟到牧人的家门口,在努力学会那些深奥无情的市场规则和所谓的商业道德之前,他们的经商手段会表现得木讷和笨拙,甚至笨得有些离谱,让人目瞪口呆。揭示了商品市场经济对原始、古朴的生活方式和淳朴人性的冲击;③“童话世界依然存在”,但我们不“曾走进牧人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个个成了黑暗中的孤魂野鬼,在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里同样地迷失和游荡……”这提醒我们社会需要改变对牧人生活的偏见与傲慢,关心牧人生活,真正走进牧人心灵深处,帮助他们走出商品市场经济的逻辑和道德困境。答案:(1)C(2)D(3)①对于牧人们索要的报酬,一方面感到意外,另一方面又有揶揄和无奈的意味。②描写牧人们虽然没有挣到钱,但仍然收获了一些东西,觉得在价格博弈中没有妥协,守护住了自己的尊严的心态;流露了作者对他们含蓄的批评。(4)①写出了牧人们无法抵挡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又无法融入到商品市场中去的迷惘彷徨。②揭示了商品市场经济对原始、古朴的生活方式和淳朴人性的冲击。③社会需要改变对牧人生活的偏见与傲慢,关心牧人生活,真正走进牧人心灵深处,帮助他们走出商品市场经济的逻辑和道德困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六年二月,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万二千余顷,今按行得羡田四万二千余顷,敕减三万八千顷。诸州行苗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上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己丑,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上尝问大臣可为相者于兵部尚书张昭,昭荐李涛。上愕然曰:“涛轻薄无大臣体,朕问相而卿首荐之,何也?”对曰:“陛下所贵者细行也,臣所举者大节也。昔晋高祖之世,张彦泽虐杀不辜,涛累疏请诛之,以为不杀必为国患;汉隐帝之世,涛亦上疏请解先帝兵权。夫国家安危未形而能见之,此真宰相器也,臣是以荐之。”上曰:“卿言甚善且至公,然如涛者,终不可置之中书。”涛喜诙谐,不修边幅。与弟擀俱以文学著名,虽甚友爱,而多谑浪,无长幼体,上以是薄之。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擿伏,聪察如神。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商榷大义。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常言太祖养成王峻、王殷之恶,致君臣之分不终,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然用法太严,群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浸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资治通鉴•后周纪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B.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C.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D.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丁亥,文中是纪日,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六十天一周,循环记录。B.刀笔,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用刀削去重写。因刀笔并用,古代文职官员称作“刀笔吏”。C.薄,冷淡,不热情。文中指世宗冷淡李涛,和“薄幸”“薄情”中“薄”的意思相同。D.登遐,犹言登仙远去,也是对人死的讳称,文中特指帝王之死,与“晏驾”“崩”同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后周世宗敕令开封府减免百姓的租税,各州巡视苗田使者回来,羡慕这种做法,也仿照开封府的比例减免了租税。B.张昭认为李涛具有能预见国家安危的才能,所以举荐李涛为宰相,但世宗却认为李涛为人轻薄,没有大臣的风度。C.魏仁浦出身文职,在官居高位后却谦虚谨慎,为人宽厚,当有大臣违背世宗旨意时,他常常引为己过以救助他们。D.世宗以史为鉴,常召见儒生诵读前代史书,商讨经书中的要义,他常以先帝太祖姑息惯养王峻、王殷为前车之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②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浸宽。(5)请简要概括文末“远迩哀慕”的原因。【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高平之寇”为“破”的宾语,“寇”后停顿,排除B、D;“严明”为“号令”的谓语,应在“明”后停顿,排除C。故选:A。句子翻译为:世宗在藩镇时,很注意韬晦,及至即皇帝之位,在高平大破北汉入侵之敌,人们开始佩服他的英勇神武。他统率军队,纪律严明,没有人敢违反。(2)C.“意思相同”错。世宗因此轻视他。薄:动词,轻视/薄幸:薄情;负心。薄情:情意淡薄。薄:冷淡,不热情。(3)A.“羡慕这种做法,也仿照开封府的比例减免了租税”错,原文是“诸州行苗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可见,各州巡视苗田的使者所奏报多出的田地,减免租税的比例仿照开封府。(4)①安:哪里;责:要求。句子翻译为:百姓是我的子女啊,哪有子女倒悬在那里而父亲不为他解脱的呢!哪里会要求百姓必定偿还呢!②虽:即使;素:平素、一向;宥:宽容、宽恕;浸宽:逐渐放宽。句子翻译为:即使平素再有才干名望,也没有一点宽容,不久自己也觉后悔,最后几年逐渐放宽。(5)根据原文“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六年二月,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万二千余顷,今按行得羡田四万二千余顷,敕减三万八千顷……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概括:周世宗下令减免租税,借粮赈济百姓。根据原文“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概括:周世宗在作战时,英勇神武。纪律严明,镇定自若,随机应变。根据原文“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擿伏,聪察如神”概括:周世宗勤勉治国,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洞若神明。根据原文“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概括:周世宗唯才是用,赏罚分明。答案:(1)A(2)C(3)A(4)①百姓是我的子女啊,哪有子女倒悬在那里而父亲不为他解脱的呢!哪里会要求百姓必定偿还呢!②即使平素再有才干名望,也没有一点宽容,不久自己也觉后悔,最后几年逐渐放宽。(5)①周世宗下令减免租税,赈济百姓。②周世宗作战神勇,镇定自若,随机应变,治军严明。③周世宗勤勉治国,揭发坏人坏事,洞若神明。④周世宗唯才是用,赏罚分明。参考译文:后周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显德六年二月,丁亥日,开封府奏报征取租税的田地原为十万二千余顷,如今核查得到多出的田地有四万二千余顷,后周世宗下令减免租税三万八千顷。各州巡视苗田的使者回来,所奏报多出的田地,减免租税的比例仿照开封府。淮南闹饥荒,后周世宗命令把粮食借给百姓。有人说:“百姓贫穷,恐怕不能偿还。”世宗说:“百姓是我的子女啊,哪有子女倒悬在那里而父亲不为他解脱的呢!哪里会要求百姓必定偿还呢!”后周世宗打算任用枢密使魏仁浦为宰相,参预商议的人认为魏仁浦不从科举及第,不可以担任宰相。世宗说:“自古以来任用有文才武略的人作为辅佐,哪里全是从科举及第的呢!”己丑(十五日),王溥加官门下侍郎,与范质都参预主持枢密使院事务。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之职照旧。魏仁浦虽然处身权力要津而能谦虚谨慎,世宗性格严厉急躁,周围官员有违反旨意的,魏仁浦大多将罪过归于自己来拯救他们,所保全救活的占十分之七八。所以虽然出身于办理文书的小吏,官至宰相,当时人们并不认为耻辱。世宗曾经问兵部尚书张昭,大臣中何人可为宰相,张昭举荐李涛。世宗惊愕地说:“李涛为人轻薄没有大臣的风度,我问宰相人选而你首先荐举他,为什么?”回答说:“陛下所指责的是小事,臣下所荐举的是他的大节。从前晋高祖之时,张彦泽滥杀无辜,李涛屡次上疏请求杀他,认为不杀必定成为国家祸患;到汉隐帝之世,李涛也上书请求解除先帝太祖的兵权。国家的安危还没有形成便能预见,这才是真正宰相的人材,我因此荐举他。”世宗说:“爱卿之言很好,而且极为公正,然而像李涛这样的人,终究无法安置在中书省。”李涛喜欢说笑逗乐,不拘小节,与弟弟李浣以文章博学而著名,虽然互相很友爱,却常常调笑放浪,没有长幼的规矩,世宗因此轻视他。世宗在藩镇时,很注意收敛锋芒,隐藏不露,及至登上皇帝之位,在高平大破北汉入侵之敌,人们开始佩服他的英勇神武。他统率军队,纪律严明,没有人敢违反。攻打城市面对敌寇,飞石流矢落在身边,别人都惊慌失色,而世宗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应付机变决定策略,出人意料之外。又勤勉治国,各个部门的簿籍,过目不忘,发现奸人粉碎隐患,洞察秋毫犹如神明。闲暇之时便召见儒生文人诵读前代史书,商榷其中主旨大义。生性不喜好乐器、珍宝一类东西。经常说先帝太祖姑息惯养酿成王峻、王殷的大恶,致使君臣的情分有始无终,所以百官群臣有过失就当面对质斥责,服罪改过就赦免他,有功就重赏他。文武人材一齐任用,各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大家无不畏服他的严明而又怀念他的恩惠,所以能攻破敌国拓广领土,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然而使用刑法过于严厉,百官群臣奉职办事稍有做得不好的,往往处以极刑,即使平素再有才干名望,也没有一点宽容,不久自己也觉后悔,最后几年逐渐放宽。去世之日,四方远近都哀悼仰慕他。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赠李辅圣黄庭坚交盖相逢水急流,八年今复会荆州。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注】李辅圣是作者的好友,彼此分离八年之久。此时67岁的作者在荆州听候朝廷安排也已六年。(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交盖”指的是车盖相接,首联叙写昔日老友意外相逢,百感交集,既有惊喜也有须臾远别的遗憾。B.颔联中“青眼”与“青眼聊因美酒横”中的“青眼”都出自阮籍的典故,“肯使”表达了反问语气。C.颈联中的“旧管新收”,暗指李辅圣己故和新收的歌姬或侍妾;“流行”用水顺势而流写音乐之美。D.尾联中的“女博士”在古时候指业有所精的女子,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子应该擅长诗文和音乐。(2)有人认为全诗都在“倾诉心曲”,请结合诗歌分析,倾诉了哪些“心曲”?【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笼统地回答有哪些情感,而应该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解答】(1)C.“‘流行’用水顺势而流写音乐之美”错误。“流行坎止一虚舟”遇水流则行,遇土坎则止。人生就好像水中的空船,随波逐流,总是要听凭命运的摆布。嘱告友人要心胸开阔、随缘自适。故选C。(2)①“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你已回转青眼去追送飞鸿展翼,岂肯让黄尘掩没你的马头?青眼,用阮籍故事,把青眼投向喜悦的事情;鸿翼,用嵇康诗“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意,说明友人厌倦仕途,有一种超逸出尘的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处境的艰难,欲进无门、欲退不能,壮志难酬。可概括为:既有对友人厌倦官场和追求超逸出尘的赞赏,也有对自己青云之志未能实现的不甘。②“旧管新收几妆镜”不知你前前后后一共纳了多少姬妾,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之意。可概括为:对友人生活近况的关心。“流行坎止一虚舟”遇水流则行,遇土坎则止。人生就好像水中的空船,随波逐流,总是要听凭命运的摆布,要心胸开阔随缘。可概括为:嘱告友人要心胸开阔、随缘自适。③“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女博士,指李辅圣的妻子孔君,她对文艺水平高超,而今已逝。诗人用“绝叹”二字表达哀惋。研,砚台;古丘,荒垅的意思。黄庭坚对别后友人失去爱妾表示关切,更蕴含着惋惜和悲悯。可概括为:“绝叹”一词表达对别后友人失去爱妾的关切之意。更蕴含着无限的哀惋之情。答案:(1)C(2)①“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既有对友人厌倦官场和追求超逸出尘的赞赏,也有对自己青云之志未能实现的不甘。②“旧管新收几妆镜”对友人生活近况的关心,“流行坎止一虚舟”嘱告友人要心胸开阔、随缘自适。③“绝叹”一词表达对别后友人失去爱妾的关切之意。更蕴含着无限的哀惋之情。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宇宙已经存在了138亿年,而个体人类一生不过匆匆百年;如果太阳系的直径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地球只是一粒直径0.37毫米的尘埃,人的存在更微不足道。古今同理,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出同样的人生理解。(2)古往今来,神州大地蕴含万物精华;钟灵毓秀,孕育杰出人才,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说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3)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联系,《离骚》中“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两句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为:(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粟)(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重点字:蕃)(3)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重点字: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11分)走进原为北宋都城汴梁的开封,空间没有跨出多远,时间却仿佛越过了千年,有“一步走进历史,转眼似成古人”的感觉。历史风烟在胸中掠过,那沉埋于地下的万种喧嚣与百代繁华,已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而生者自生,死者自死,人生舞台上还在上演着各色的悲喜剧,生命也同时间一样,在文字传承和现实记忆中彼此衔接,而成为一页页的历史。整个古城,简直就是一座充满历史回声的博物馆,典雅凝重,这在中国“七大古都”中是独一无二的。闲步街头,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或者听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天波杨府、包公南衙、大相国寺。每一条街巷都深藏着一段生动的史实,每一处遗址都埋伏下许多迷人的故事。我以为,人们给予一个朝代的印象是深刻的抑或是淡漠的,未必和这个朝代的历时悠久成正比,往往同当时事件的密集度、人物的知名度以及后世民众的关注度紧相联系。比如,三国时期不过几十年,可是人们却觉得绵绵无尽,为时久远,就因为斗争风起云涌,矛盾层见错出,豪杰、奸雄、智者、高人应有尽有,好戏连台,沸沸扬扬,异常热闹。宋代属于又一种情况。由于《杨家将》《包公案》《说岳全传》等大众文学流传广远,深入人心,在人们印象中,宋代尽多忠臣良将、义士英杰,一派河清海晏、四境承平的景象。其实并非如此。(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七大古都”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CA.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B.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2)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的手法,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引号的具体作用。做此题需要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的六种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等。(3)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仔细比对画线句子,结合上下文文意综合分析表达效果。【解答】(1)文中“七大古都”的引号表特殊称谓。A.表强调。B.表反语讽刺。C.表特殊称谓。D.表直接引用。故选:C。(2)原句语病有三处:一是主客颠倒,“人们给予一个朝代的印象”应改为“一个朝代给予人们的印象”;二是搭配不当,“深刻的抑或是淡漠的”是两面,故“历时悠久”应改为“历时是否悠久”;三是不合逻辑,“未必和……成正比”和“同当时事件的密集度、人物的知名度以及后世民众的关注度紧相联系”之间是转折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版权购买合同:漫画作品版权购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村借款及土地经营权质押合同3篇
- 土地出让合同(2篇)
- 国网电缆合同范本(2篇)
- 2024淘宝店铺产品策划与代运营全案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标准砖供货与建筑工程配套合同2篇
- 2025年度大型商场导购员培训合同2篇
- 2024款新能源汽车销售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海上船舶抵押合同范本3篇
- 2024环保科技-废旧物品回收与处理合同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 劳动力安排计划及劳动力计划表(样板)
- 利润表4(通用模板)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注塑领班作业指导书
- ASTM B330-20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stimating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Metal Powders and Related Compounds Using%2
- 顾客忠诚度论文
- 血气分析及临床应用
- 浙江省市政工程安全台账完整
- 欧洲城市广场历史演变
- 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