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实)有其特点,其间接性(虚)也有特点。如果前者的特点在于引导后者,那么后者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脱离前者。这样,审美认识才有别于概念认识。概念认识是想象过渡于、归结于既定概念,是把想象放在确定的普泛概念下,以形成一套脱离具体感性的道理或知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般间接性,其集中的形态就是科学。审美认识则是想象符合于、趋向于非既定的某种概念,是把非确定的概念溶解在想象里,以得到一种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艺术特有的间接性。所以,它给人的是欣赏而不是推理,是领悟而不是说教。领悟和说教虽也可说是一种认识,但不是概念认识。相反,如果出现了概念认识,则审美认识就反而要被阻抑,作品就常常因失去它的可以捉摸、可以玩味的艺术效果,而使人索然败兴。语言文字本是概念认识的手段,但在艺术里却要求它不再被当作推理符号来做逻辑论断,而要求利用它与感性经验的联系来唤起自由的生动表象与情感,如果“一语道破”,就恰恰破坏了它的这一特性。所以,诗人作家的锻词炼句,最重要的就在于求得形象感染力的明确。关键在于,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不能是抽象的思想、理论、概念,而必须本身也是具体感性的;它与直接性必须彼此渗透相互依存,而不能彼此割裂或外在拼凑。直接性与间接性形成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虚实关系:实(直接性)里含虚(间接性),虽实亦虚;虚不离实,虽虚亦实,就构成艺术形象的根本特征。(摘编自李泽厚《虚实隐显之间——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材料二:“虚”和“实”,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优秀传统之一,又是形成中国文艺含蓄蕴藉、简练深沉的艺术表现形态特征的重要基础。“虚”和“实”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即造成艺术空间,从而调动欣赏者无限想象力和联想力的独特创造功能的方法,曾广泛唤起人们的美感。追本溯源,艺术中的“实”和“虚”的美学观,是哲学上的“有”与“无”的具体展现。它来源于古老的老子思想“大音希(稀)声,大象无形”“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些观点,揭示出了文艺中的“虚”与“实”“无”与“有”的可贵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的文人作家自从受到老子的“有”与“无”的关系思想影响之后,时时从审美的角度,在艺术实践中长期进行着“虚”“实”的运用和探索。中国古代诗文的创作传统,注重于表现。自然的“实境”往往都要经过作者主观心灵的过滤和情感化,从而使“实”化为“虚”,表现出一种含蓄而丰富的艺术境界。清人王国维说:“要之,诗歌者,感情的产物也。”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皆情语,说明了对山川草木、造化自然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抒写心灵所造之景,是“化实为虚”“避实就虚”的“境”。所以,中国诗文创作,不喜欢直接地、纤毫逼真地描述每一具体细节,因为那样,往往一览无余,枯燥乏味;而“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虚境”,却能造就艺术上的空间,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参与其间进行能动的艺术再创造,从而产生出无比愉悦的审美效果。不仅抒情作品如此,中国大多数记叙和描写的艺术作品无不贯穿着这一美学要求。与以上相反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总是要把那些无形的、看不见捉不着的思想情绪、心理趣味,有意识地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换句话说,就是要变无形为有形,要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或直观感性的形态表现出来。因为只有令人感受到的东西,才是容易促发美感的事物。以实写虚,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常见者有“比”“兴”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其次,“通感”也是“以实写虚”的重要艺术手段。“以虚代实”“以实写虚”,都可以说是“虚实相生”的艺术,只是各自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而“虚实相生”(或称“虚实相成”),是指“虚”与“实”两者同时在一幅画、一首诗中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表现的具体关系,要求在艺术上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含蓄浑厚、难以穷言的绝妙境地,使之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价值。中国画特别重视虚实相生。譬如画中的空白,原系素纸之白,如果不去作画,这素纸的空白便与艺术毫无关系;而一旦入画,这空白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画的虚中之实。这种空白,在画家笔下,可以“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成为整体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美不胜收,造成虚实相生。在诗歌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艺术实践也很成功,尤其重视“实中有虚”的虚实相生。总之,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虚实”论及其艺术技巧,是非常丰富、系统而又十分高明的。它几乎渗透了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从绘画、书法到诗词、散文、小说,从民间说唱到戏曲舞台表演乃至场景的设置等,都从始至终贯穿着“虚”与“实”的统一。同时,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美”的栖身之所,因为它在具体的“实”中蓄藏着一般的“虚”,在一件细事微物里包容着整个宇宙。在这里,渺小与博大、有形与无形、隐与显,含与露、有限与无穷、空间与时间、短暂与永恒,都完全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美学理论上,它实际也涉及比兴、意境、对比、映衬、兴象、神思、联想、含蓄、意趣、韵味等诸多方面,不愧为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摘编自朱靖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论及其艺术表现技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审美认识优于概念认识,因此,如果出现了概念认识,则审美认识就反而要被阻抑,作品常常失去可以玩味的艺术效果。B.艺术形象的间接性是具体感性的,它不能是抽象的思想、理论、概念,它与直接性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形成虚实关系。C.艺术中的“实”和“虚”是古老的老子哲学“有无相生”等的源头,是我国文艺含蓄蕴藉、简练深沉的表现形态的基础。D.“虚实”论基本渗透了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但对今天新文学创作的丰富和发展并无重大价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论述了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材料二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论的运用及其艺术表现技巧。B.“虚境”能造就艺术上的空间,使读者产生出无比愉悦的审美效果;中国古诗文的创作传统不喜欢再现,而注重表现。C.中国画中的空白虽然不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可以化为“有”,从而使欣赏者发生感情上的共振,产生美感。D.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句使用了材料二中所说的“以实写虚”的艺术手法。(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虚实相生”这一说法的一项是A.“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方士庶《天庸庵笔记》)B.“诗如神龙,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赵执信《谈龙录》)C.“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刘勰《文心雕龙》)D.“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4)谢榛《四溟诗话》中有个例子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司空何以为优呢?作者没有说。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司空曙的这一诗句加以分析。(5)“虚实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①马克•吐温一个朋友从东部来了信,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我见到西蒙•威勒的时候,他正靠着安吉尔酒馆吧台旁边的炉子打盹。我注意到他是个胖子,秃脑门,一脸安详,透着和气、朴实。他站起身来问了声好我告诉他,朋友托我来打听一位儿时的密友,这人叫列昂尼达斯•斯迈雷,听说这位年轻的福音传教士曾在安吉尔屯子里住过。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墙角,拿自己的椅子封住我的去路,然后讲了一通下面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他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稳的腔调,没有变过。他收不住的话头里透着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的感人情绪,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事来办。我听凭他按照自己的路子讲下去,一直没有打断。列昂尼达斯神父——嗯,这里从前倒是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别的不说,要比谁最古怪,他算得上天下第一。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着,碰上什么就赌什么。要是他看见一只屎壳郎朝哪里开步走,他就跟你赌它几天才能到——不论到哪儿都行。只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会跟着那只屎壳郎,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儿,路上得花几天的时间。这个斯迈雷有一匹母马——小伙子们都管它叫“一刻钟老太太”。因为它慢慢吞吞的,不是得气喘、生瘟热,就是有痨病,他们总是让它先跑两三百码,可等到了终点跟前,它就抖起精神,撒欢地蹶子,四只蹄子到处乱甩,弄得尘土飞扬——赶到裁判席前头的时候,它总是比别的马早一个头。他还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变了另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别的狗抓它,咬它,接二连三地给它来背口袋,可安得鲁•杰克逊②——那条狗的名字——老是装着没什么不自在的,一直到再没钱往上押了。这时候,它就一口咬住另一条狗的后腿,咬得死死的——光咬,叼着不动——直到那狗服软,哪怕等上一年也不要紧。唉,这个斯迈雷呀,他还养过拿耗子的狗、小公鸡、公猫,都是这一类的玩意儿,不论你拿什么去找他赌,他都能跟你兵对兵、将对将,让你赌个没完没了。有一天,他逮着一只蛤蟆带回家去,说是要好好训一训。足足有三个月,他什么事都不干,光待在后院里头教那只蛤蟆蹦高,果不其然,他把蛤蟆训出来了。只要他从后头点蛤蟆一下,你就看吧,那蛤蟆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爪朝下落地,就像一只猫。他还训那蛤蟆逮苍蝇,勤学苦练,练得那蛤蟆不论苍蝇飞出去多远,只要瞧得见,回回都能逮得着。嘿,我就瞧见过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③——那蛤蟆叫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蛤蟆就噌噌地照直跳起来,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下去了,然后像一摊泥“扑嗒”落在地上,拿后腿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从平地往上跳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比你见过的所有蛤蟆都跳得高一个身子。只要比这一项,斯迈雷就一路把注押上去。斯迈雷把他的蛤蟆看成宝贝。斯迈雷拿一个小笼子盛着那蛤蟆,时不时地带着它逛大街,设赌局。有一天,一个汉子——他是个外乡人——到屯子里来,正碰上斯迈雷提着蛤蟆笼子。那汉子拿过笼子,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半天,才还给斯迈雷,慢慢吞吞地说:“我也没瞧出来这蛤蟆比别的蛤蟆能好到哪儿去。”“我赌四十块钱,敢说这蛤蟆比加利维拉县随便哪一只蛤蟆都蹦得高。”那汉子琢磨了一会儿,说:“要是我有一只蛤蟆,准跟你赌。”这时候斯迈雷说话了:“好办——好办——只要你替我把这笼子拿一小会儿,我就去给你逮一只来。”就这样,那汉子拿着笼子,把他的四十块钱和斯迈雷的四十块钱放在一起,坐下等着了。这汉子坐在那儿想了好一会儿,然后从笼子里头把蛤蟆拿出来,扒开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来,给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枪的铁砂子——一直灌到齐了蛤蟆的下巴颏——然后把蛤蟆放到地上。斯迈雷呢,他上洼地的烂泥里头稀里哗啦趟了一气,到底逮住个蛤蟆。他把蛤蟆抓回来,交给那汉子说:“行了,就把它跟丹尼尔并排摆着,我喊个号。”然后他就喊:“———二——三——蹦!”他和那汉子从后边点那两只蛤蟆,那只新来的蛤蟆蹦得特有劲,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斯迈雷又纳闷,又上火。当然啦,说什么他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档子事。那汉子拿起钱就走。斯迈雷呢,他站在那儿抓耳挠腮,低着头把丹尼尔端详了好一会儿,最后说:“真闹不明白这蛤蟆怎么栽了?看起来,它肚子胀得不轻。”他揪着丹尼尔脖子上的皮,把蛤蟆掂起来,说:“它要没五磅重才怪呢!”蛤蟆头朝下,吣出满满两大把铁砂子来。这时候斯迈雷才明白过来,他气得发疯,放下蛤蟆就去追那汉子,可再也追不上了。这时候,西蒙•威勒听见前院有人喊他的名字,就站起来去看找他有什么事。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扭头对我说:“就在这儿坐着,老客,歇会儿——我一转眼就回来。”不过,对不住了您呐,我想,再往下听牛皮糖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也打听不到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神父的消息呀,于是我拔腿就走。在门口,我碰上威勒回来了,他拽着我又打开了话匣子:“哎,这个斯迈雷有一头独眼龙母黄牛,尾巴没了,光剩个尾巴蹶子,像一根香蕉,还有——”可我既没功夫,也没这个嗜好,还没等他开讲那头惨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一八六五年(有删改)[注]①本文创作背景是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淘金热时期,当时的美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整个美国都十分热衷于商业投机,评判地位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的多少,所有人为了追逐金钱和名利相互欺骗,不择手段,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②安得鲁•杰克逊,美国第七任总统(任期1829—1837),此处唤作狗名。③丹尼尔•韦伯斯特,美国政治家(1782—1852),此处用作青蛙名。(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故事因“我”受托打听人而起,而讲故事的西蒙和故事中的吉姆•斯迈雷则是小说中制造笑料的主要人物。B.吉姆•斯迈雷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作者在批评他无事不赌的痴迷表现的同时,也赞扬了他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C.在跳蛙比赛中,外乡人趁着斯迈雷去逮蛤蟆时,给斯迈雷的蛤蟆灌铁砂子,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欺骗作假的社会风气。D.小说表面幽默轻松,实质上批评和抨击的威力巨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用母马和斗狗的比赛的故事做铺垫,反跌出跳蛙最终失败的结局,故事在读者巨大的心理落差中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B.小说开始时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中间换为西蒙•威勒讲故事,讲述主体的转换让情节曲折变化,增强了叙事的节奏感。C.作者以火轮船的前甲板、放光的煤火描写小斗狗比赛时的下巴和下槽牙,此处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狗主人的机智热情。D.小说以政坛人物的姓名作为斗狗与跳蛙的名字,这样是作者颇具深意的安排,表现出作者对政治和上层统治者的戏谑与讽刺。(3)小说中的反差技巧是一种通过对比和差异来创造戏剧性的手法,请简要说明小说写西蒙讲故事时含哪些反差。(4)小说在“我”受托拜访的故事中嵌套了西蒙•威勒讲述的故事,请简要探讨这种“嵌套故事”的表达效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止斋记段从周公【注】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茸一容膝之斋,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買之煮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有删改)[注]公,指赵孟頫。(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夫知进A而不知退B既得C患失D暨不量其才之称否E而冒之者F万万也G然皆非H圣人之止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贷,宽容、宽恕,与成语“责无旁贷”中的“贷”意思不同。B.安,哪里,与《琵琶行并序》中“恬然自安”的“安”意思不同。C.已,与《项脊轩志》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的“已”意思不同。D.之,“它”的意思,与《兰亭集序》中“及其所之既倦”的“之”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公认为自己已经六十岁了,是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所以给斋院取名为“止斋”。B.赵公认为到现在才辞官,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过错了,不敢有其他的期望来加重自己的过错。C.作者认为,止的含义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D.圣人的止是想做官时就做官,不想时就辞官回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想快速辞官就快速辞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②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5)前人对“止”的理解有哪些?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桂[唐]李白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咏桂花[宋]吕声之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都生[注]手,万斛奇芬贮锦囊。[注]郄生,指《晋书•邻诜传》中邻诜举贤良对策第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这首咏桂诗,全文只有一个“桂”字,寓意却极其深刻,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B.李诗写桂树虽然生长在无人问津之地,却绿叶繁茂,根柢芬芳,清阴怡人,劝告后人在自家院子多种一些,C.吕诗首联“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D.吕诗尾联说桂花高枝已为郄生所折,是借郄生折枝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2)这两首诗借桂花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契合的两句是“,”。(2)陆游《书愤》中,“,”两句写诗人慨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3)“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的视野。唐宋诗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描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万古丹山:武夷山》以既专业又富有诗性的语言介绍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远古时代,“大地在沉降与隆起之间,在水与火的淬炼之中,雕塑着自己断的面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宏间社观的景象。而此后,岁月剥蚀造就的丹霞之奇观,只是那场壮阔运动的序幕之后的正常剧目。”作者以生动的笔触介绍巍然耸立在游人面前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这两座武夷山最著名的山峰,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年龄差竟有240多万年。“在海枯石烂的漫长岁月里,大王峰足足等了玉女峰240万年之久,这是怎样的等待呢?”这样的联想,将自然地理读出了趣味、读出了情感。山川河流的迷人,不仅在于险奇,甲。在作者何向阳看来,真正能代表武夷山水文化底蕴的,非朱子文化莫属。然而,作品绝不是(①)地介绍几则关于朱熹的逸闻,它要捕捉的是武夷山水的文化之魂。作者敏锐追索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句中“泗水”的(②),娓规讲述中国思想史上心学与理学论辩的“鹅湖之会”、发生在朱熹和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状之间的“朱张会讲”,细致钩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与朱熹的关联,以及朱熹晚年创建武夷精舍的缘由………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来重要的一条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通过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所谓诗性山水,不是用诗化语言描述山水那么简单。事实上,诗性指向生命的非功利、哲思性和超越性的层面。诗意是对生命自身、对自我与世界相遇的凝思和顿悟。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资讯看似(③),却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人与自身及世界对话的通道。无论是向内的证悟,还是向自然的返归,作品洋滥着对生命觉知的兴趣和执着。由山水而觉悟生命的智慧,这才乙。在旅行成为时尚的今天,真正懂得旅行、懂得山水还需要深入沉潜。风景不妨“看”,山水却必须“读”。看可以无所用心,丙。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推敲山水、叩问智慧、体察自然的人文山水笔记。(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文中几处加点句中的“的”不可以删掉的一项是A.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B.碎片化的信息时代C.由山水而觉悟生命的智慧D.在旅行成为时尚的今天四、写作(60分)7.(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休谟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并要超过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奥维德“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争与不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实)有其特点,其间接性(虚)也有特点。如果前者的特点在于引导后者,那么后者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脱离前者。这样,审美认识才有别于概念认识。概念认识是想象过渡于、归结于既定概念,是把想象放在确定的普泛概念下,以形成一套脱离具体感性的道理或知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般间接性,其集中的形态就是科学。审美认识则是想象符合于、趋向于非既定的某种概念,是把非确定的概念溶解在想象里,以得到一种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艺术特有的间接性。所以,它给人的是欣赏而不是推理,是领悟而不是说教。领悟和说教虽也可说是一种认识,但不是概念认识。相反,如果出现了概念认识,则审美认识就反而要被阻抑,作品就常常因失去它的可以捉摸、可以玩味的艺术效果,而使人索然败兴。语言文字本是概念认识的手段,但在艺术里却要求它不再被当作推理符号来做逻辑论断,而要求利用它与感性经验的联系来唤起自由的生动表象与情感,如果“一语道破”,就恰恰破坏了它的这一特性。所以,诗人作家的锻词炼句,最重要的就在于求得形象感染力的明确。关键在于,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不能是抽象的思想、理论、概念,而必须本身也是具体感性的;它与直接性必须彼此渗透相互依存,而不能彼此割裂或外在拼凑。直接性与间接性形成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虚实关系:实(直接性)里含虚(间接性),虽实亦虚;虚不离实,虽虚亦实,就构成艺术形象的根本特征。(摘编自李泽厚《虚实隐显之间——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材料二:“虚”和“实”,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优秀传统之一,又是形成中国文艺含蓄蕴藉、简练深沉的艺术表现形态特征的重要基础。“虚”和“实”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即造成艺术空间,从而调动欣赏者无限想象力和联想力的独特创造功能的方法,曾广泛唤起人们的美感。追本溯源,艺术中的“实”和“虚”的美学观,是哲学上的“有”与“无”的具体展现。它来源于古老的老子思想“大音希(稀)声,大象无形”“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些观点,揭示出了文艺中的“虚”与“实”“无”与“有”的可贵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的文人作家自从受到老子的“有”与“无”的关系思想影响之后,时时从审美的角度,在艺术实践中长期进行着“虚”“实”的运用和探索。中国古代诗文的创作传统,注重于表现。自然的“实境”往往都要经过作者主观心灵的过滤和情感化,从而使“实”化为“虚”,表现出一种含蓄而丰富的艺术境界。清人王国维说:“要之,诗歌者,感情的产物也。”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皆情语,说明了对山川草木、造化自然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而是抒写心灵所造之景,是“化实为虚”“避实就虚”的“境”。所以,中国诗文创作,不喜欢直接地、纤毫逼真地描述每一具体细节,因为那样,往往一览无余,枯燥乏味;而“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虚境”,却能造就艺术上的空间,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参与其间进行能动的艺术再创造,从而产生出无比愉悦的审美效果。不仅抒情作品如此,中国大多数记叙和描写的艺术作品无不贯穿着这一美学要求。与以上相反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总是要把那些无形的、看不见捉不着的思想情绪、心理趣味,有意识地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换句话说,就是要变无形为有形,要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或直观感性的形态表现出来。因为只有令人感受到的东西,才是容易促发美感的事物。以实写虚,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常见者有“比”“兴”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其次,“通感”也是“以实写虚”的重要艺术手段。“以虚代实”“以实写虚”,都可以说是“虚实相生”的艺术,只是各自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而“虚实相生”(或称“虚实相成”),是指“虚”与“实”两者同时在一幅画、一首诗中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表现的具体关系,要求在艺术上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含蓄浑厚、难以穷言的绝妙境地,使之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价值。中国画特别重视虚实相生。譬如画中的空白,原系素纸之白,如果不去作画,这素纸的空白便与艺术毫无关系;而一旦入画,这空白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画的虚中之实。这种空白,在画家笔下,可以“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成为整体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美不胜收,造成虚实相生。在诗歌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艺术实践也很成功,尤其重视“实中有虚”的虚实相生。总之,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虚实”论及其艺术技巧,是非常丰富、系统而又十分高明的。它几乎渗透了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从绘画、书法到诗词、散文、小说,从民间说唱到戏曲舞台表演乃至场景的设置等,都从始至终贯穿着“虚”与“实”的统一。同时,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美”的栖身之所,因为它在具体的“实”中蓄藏着一般的“虚”,在一件细事微物里包容着整个宇宙。在这里,渺小与博大、有形与无形、隐与显,含与露、有限与无穷、空间与时间、短暂与永恒,都完全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美学理论上,它实际也涉及比兴、意境、对比、映衬、兴象、神思、联想、含蓄、意趣、韵味等诸多方面,不愧为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摘编自朱靖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论及其艺术表现技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审美认识优于概念认识,因此,如果出现了概念认识,则审美认识就反而要被阻抑,作品常常失去可以玩味的艺术效果。B.艺术形象的间接性是具体感性的,它不能是抽象的思想、理论、概念,它与直接性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形成虚实关系。C.艺术中的“实”和“虚”是古老的老子哲学“有无相生”等的源头,是我国文艺含蓄蕴藉、简练深沉的表现形态的基础。D.“虚实”论基本渗透了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但对今天新文学创作的丰富和发展并无重大价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论述了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材料二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论的运用及其艺术表现技巧。B.“虚境”能造就艺术上的空间,使读者产生出无比愉悦的审美效果;中国古诗文的创作传统不喜欢再现,而注重表现。C.中国画中的空白虽然不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可以化为“有”,从而使欣赏者发生感情上的共振,产生美感。D.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句使用了材料二中所说的“以实写虚”的艺术手法。(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虚实相生”这一说法的一项是BA.“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方士庶《天庸庵笔记》)B.“诗如神龙,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赵执信《谈龙录》)C.“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刘勰《文心雕龙》)D.“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4)谢榛《四溟诗话》中有个例子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司空何以为优呢?作者没有说。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司空曙的这一诗句加以分析。(5)“虚实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概念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解答】(1)A.“审美认识优于概念认识”分析错误,由“审美认识才有别于概念认识。概念认识是想象过渡于、归结于既定概念,是把想象放在确定的普泛概念下,以形成一套脱离具体感性的道理或知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般间接性,其集中的形态就是科学。审美认识则是想象符合于、趋向于非既定的某种概念,是把非确定的概念溶解在想象里,以得到一种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艺术特有的间接性”可知,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并无优劣之分。B.正确。C.“……是古老的老子哲学‘有无相生’等的源头”关系倒置,由材料二第二段“追本溯源,艺术中的‘实’和‘虚’的美学观,……”内容可知,老子思想是“实”和“虚”的美学观的源头。D.“但对今天新文学创作的丰富和发展并无重大价值”无中生有。相关内容在材料二最后一段“……不愧为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可知,原文说“虚实”论及其艺术技巧是传统美学的基础之一,并无价值大小一说。故选B。(2)C.“中国画中的空白虽然不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五段“中国画特别重视虚实相生。譬如画中的空白,原系素纸之白……成为整体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美不胜收,造成虚实相生”可知,中国画中的空白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故选C。(3)A.只提到何为实境和虚境。B.“一鳞一爪”,谓“实”;“龙之首尾”,指“虚”。由“虚”而“实”,虚中有实,实中藏虚,即可达到“虚实相生”。C.说的是文章有“隐”“秀”,并没有谈两者的关系。D.说的是填词要追求“隐”,即含蓄,反对“不留余地”。故选B。(4)材料一提出艺术形象有直接性(实)、间接性(虚);有审美认识、概念认识。其次,诗人作家的锻词炼句,最重要的就在于求得形象感染力的明确;直接性与间接性形成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虚实关系。结合司空曙的诗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将“雨景、黄叶树、昏灯、白头人”等意象进行组合,产生了直接性(实)画面之外的新的意义(间接性)。结合原文“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实)有其特点,其间接性(虚)也有特点。如果前者的特点在于引导后者,那么后者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脱离前者”“直接性与间接性形成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虚实关系:实(直接性)里含虚(间接性),虽实亦虚;虚不离实,虽虚亦实,就构成艺术形象的根本特征”和“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可知,司空曙的诗句让人进行一种非既定的想象,间接地刻画了一位白头老人的形象,形象具体,感染力强,与直接性的画面互相交织、融为一体。(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体现“虚实论”具体内容的语句,首先锁定区间,分别体现在材料二第三、四、五段。如第三段,“自然的‘实境’往往都要经过作者主观心灵的过滤和情感化,从而使‘实’化为‘虚’,表现出一种含蓄而丰富的艺术境界”可知,以虚代实。在艺术创作中就是把实有的景物化为虚像的情感和思绪,从而产生独特的审美魅力。第四段,“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总是要把那些无形的、看不见捉不着的思想情绪、心理趣味,有意识地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就是要变无形为有形,要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或直观感性的形态表现出来”可知,以实写虚。把作者的情思加以物化,就是要变无形为有形,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或直观感性的形态表现出来。第五段,“‘虚实相生’(或称‘虚实相成’),是指‘虚’与‘实’两者同时在一幅画、一首诗中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表现的具体关系,要求在艺术上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含蓄浑厚、难以穷言的绝妙境地,使之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可知,虚实相生。“虚”与“实”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表现,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地。答案:(1)B(2)C(3)B(4)①司空曙的诗句将雨景、黄叶树、昏灯、白头人等意象进行组合,产生了直接性(实)画面之外的新的意义(间接性)。②司空曙的诗句让人进行一种非既定的想象,间接地刻画了一位白头老人的形象,形象具体,感染力强,与直接性的画面互相交织、融为一体。(5)①以虚代实。在艺术创作中就是把实有的景物化为虚像的情感和思绪,从而产生独特的审美魅力。②以实写虚。把作者的情思加以物化,就是要变无形为有形,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或直观感性的形态表现出来。③虚实相生。“虚”与“实”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表现,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地。(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①马克•吐温一个朋友从东部来了信,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我见到西蒙•威勒的时候,他正靠着安吉尔酒馆吧台旁边的炉子打盹。我注意到他是个胖子,秃脑门,一脸安详,透着和气、朴实。他站起身来问了声好我告诉他,朋友托我来打听一位儿时的密友,这人叫列昂尼达斯•斯迈雷,听说这位年轻的福音传教士曾在安吉尔屯子里住过。西蒙•威勒把我逼到墙角,拿自己的椅子封住我的去路,然后讲了一通下面那些枯燥无味的事情。他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稳的腔调,没有变过。他收不住的话头里透着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的感人情绪,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事来办。我听凭他按照自己的路子讲下去,一直没有打断。列昂尼达斯神父——嗯,这里从前倒是有过一个叫吉姆•斯迈雷的。别的不说,要比谁最古怪,他算得上天下第一。只要能找到一个人愿打赌,他就陪着,碰上什么就赌什么。要是他看见一只屎壳郎朝哪里开步走,他就跟你赌它几天才能到——不论到哪儿都行。只要你接茬,哪怕是去墨西哥,他也会跟着那只屎壳郎,看看它到底去不去那儿,路上得花几天的时间。这个斯迈雷有一匹母马——小伙子们都管它叫“一刻钟老太太”。因为它慢慢吞吞的,不是得气喘、生瘟热,就是有痨病,他们总是让它先跑两三百码,可等到了终点跟前,它就抖起精神,撒欢地蹶子,四只蹄子到处乱甩,弄得尘土飞扬——赶到裁判席前头的时候,它总是比别的马早一个头。他还有一只小斗狗,光看外表你准以为它一钱不值。可是,一旦在它身上下了注,它转眼就变了另一条狗:它的下巴颏往前伸着,就像火轮船的前甲板,下槽牙都露了出来,像煤火一样放光。别的狗抓它,咬它,接二连三地给它来背口袋,可安得鲁•杰克逊②——那条狗的名字——老是装着没什么不自在的,一直到再没钱往上押了。这时候,它就一口咬住另一条狗的后腿,咬得死死的——光咬,叼着不动——直到那狗服软,哪怕等上一年也不要紧。唉,这个斯迈雷呀,他还养过拿耗子的狗、小公鸡、公猫,都是这一类的玩意儿,不论你拿什么去找他赌,他都能跟你兵对兵、将对将,让你赌个没完没了。有一天,他逮着一只蛤蟆带回家去,说是要好好训一训。足足有三个月,他什么事都不干,光待在后院里头教那只蛤蟆蹦高,果不其然,他把蛤蟆训出来了。只要他从后头点蛤蟆一下,你就看吧,那蛤蟆像翻煎饼一样在空中打个转,然后稳稳当当地爪朝下落地,就像一只猫。他还训那蛤蟆逮苍蝇,勤学苦练,练得那蛤蟆不论苍蝇飞出去多远,只要瞧得见,回回都能逮得着。嘿,我就瞧见过他把丹尼尔•韦伯斯特③——那蛤蟆叫丹尼尔•韦伯斯特——放在这儿的地板上大喊一声:“苍蝇,丹尼尔,苍蝇!”快得让你来不及眨眼,蛤蟆就噌噌地照直跳起来,把那边柜台上的一只苍蝇吞下去了,然后像一摊泥“扑嗒”落在地上,拿后腿抓耳挠腮,没事人似的。从平地往上跳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比你见过的所有蛤蟆都跳得高一个身子。只要比这一项,斯迈雷就一路把注押上去。斯迈雷把他的蛤蟆看成宝贝。斯迈雷拿一个小笼子盛着那蛤蟆,时不时地带着它逛大街,设赌局。有一天,一个汉子——他是个外乡人——到屯子里来,正碰上斯迈雷提着蛤蟆笼子。那汉子拿过笼子,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半天,才还给斯迈雷,慢慢吞吞地说:“我也没瞧出来这蛤蟆比别的蛤蟆能好到哪儿去。”“我赌四十块钱,敢说这蛤蟆比加利维拉县随便哪一只蛤蟆都蹦得高。”那汉子琢磨了一会儿,说:“要是我有一只蛤蟆,准跟你赌。”这时候斯迈雷说话了:“好办——好办——只要你替我把这笼子拿一小会儿,我就去给你逮一只来。”就这样,那汉子拿着笼子,把他的四十块钱和斯迈雷的四十块钱放在一起,坐下等着了。这汉子坐在那儿想了好一会儿,然后从笼子里头把蛤蟆拿出来,扒开它的嘴,自己掏出一把小勺来,给蛤蟆灌了一肚子火枪的铁砂子——一直灌到齐了蛤蟆的下巴颏——然后把蛤蟆放到地上。斯迈雷呢,他上洼地的烂泥里头稀里哗啦趟了一气,到底逮住个蛤蟆。他把蛤蟆抓回来,交给那汉子说:“行了,就把它跟丹尼尔并排摆着,我喊个号。”然后他就喊:“———二——三——蹦!”他和那汉子从后边点那两只蛤蟆,那只新来的蛤蟆蹦得特有劲,可是丹尼尔喘了一口粗气,光耸肩膀——就这样——像法国人似的。斯迈雷又纳闷,又上火。当然啦,说什么他也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一档子事。那汉子拿起钱就走。斯迈雷呢,他站在那儿抓耳挠腮,低着头把丹尼尔端详了好一会儿,最后说:“真闹不明白这蛤蟆怎么栽了?看起来,它肚子胀得不轻。”他揪着丹尼尔脖子上的皮,把蛤蟆掂起来,说:“它要没五磅重才怪呢!”蛤蟆头朝下,吣出满满两大把铁砂子来。这时候斯迈雷才明白过来,他气得发疯,放下蛤蟆就去追那汉子,可再也追不上了。这时候,西蒙•威勒听见前院有人喊他的名字,就站起来去看找他有什么事。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扭头对我说:“就在这儿坐着,老客,歇会儿——我一转眼就回来。”不过,对不住了您呐,我想,再往下听牛皮糖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也打听不到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神父的消息呀,于是我拔腿就走。在门口,我碰上威勒回来了,他拽着我又打开了话匣子:“哎,这个斯迈雷有一头独眼龙母黄牛,尾巴没了,光剩个尾巴蹶子,像一根香蕉,还有——”可我既没功夫,也没这个嗜好,还没等他开讲那头惨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一八六五年(有删改)[注]①本文创作背景是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淘金热时期,当时的美国处于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整个美国都十分热衷于商业投机,评判地位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的多少,所有人为了追逐金钱和名利相互欺骗,不择手段,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②安得鲁•杰克逊,美国第七任总统(任期1829—1837),此处唤作狗名。③丹尼尔•韦伯斯特,美国政治家(1782—1852),此处用作青蛙名。(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的故事因“我”受托打听人而起,而讲故事的西蒙和故事中的吉姆•斯迈雷则是小说中制造笑料的主要人物。B.吉姆•斯迈雷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作者在批评他无事不赌的痴迷表现的同时,也赞扬了他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C.在跳蛙比赛中,外乡人趁着斯迈雷去逮蛤蟆时,给斯迈雷的蛤蟆灌铁砂子,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欺骗作假的社会风气。D.小说表面幽默轻松,实质上批评和抨击的威力巨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用母马和斗狗的比赛的故事做铺垫,反跌出跳蛙最终失败的结局,故事在读者巨大的心理落差中产生令人捧腹的效果。B.小说开始时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中间换为西蒙•威勒讲故事,讲述主体的转换让情节曲折变化,增强了叙事的节奏感。C.作者以火轮船的前甲板、放光的煤火描写小斗狗比赛时的下巴和下槽牙,此处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狗主人的机智热情。D.小说以政坛人物的姓名作为斗狗与跳蛙的名字,这样是作者颇具深意的安排,表现出作者对政治和上层统治者的戏谑与讽刺。(3)小说中的反差技巧是一种通过对比和差异来创造戏剧性的手法,请简要说明小说写西蒙讲故事时含哪些反差。(4)小说在“我”受托拜访的故事中嵌套了西蒙•威勒讲述的故事,请简要探讨这种“嵌套故事”的表达效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的某种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该情节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解答】(1)B.“也赞扬了他认真执着的做事态度”错误,小说并无赞扬之意,吉姆•斯迈雷的认真执着正是其痴迷于赌博的表现,也是作者着力讽刺之处。故选B。(2)C.“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暗示狗主人的机智热情”错误,这里的描写并非象征手法,而是使用了夸张兼比喻的手法,暗示狗主人嗜赌的特点。故选C。(3)由原文“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可知,西蒙讲述的“屎壳郎、小母马、小斗狗和蛤蟆”的内容与“我”的打听意图形成反差,“我”打听的是列昂尼达斯•斯迈雷,他却强行讲述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产生戏剧性;由原文“他脸上不露一丝笑意,从第一句起,他用的就是四平八稳的腔调,没有变过”可知,西蒙的讲述神态与故事内容之间形成反差,他一本正经地讲述,故事内容却是赌徒的滑稽可笑,造成喜剧效果;由原文“他收不住的话头里透着认认真真、诚心诚意的感人情绪,把讲故事当成一件要紧事来办”和“可我既没功夫,也没这个嗜好,还没等他开讲那头惨兮兮的母牛,我就走了”可知,西蒙的讲述态度与“我”的表现形成反差。(4)从情节上说,故事相套,“我遵他的命去拜访了好脾气、爱絮叨的西蒙•威勒,打听我朋友的朋友列昂尼达斯•斯迈雷的下落”,而西蒙讲述的“屎壳郎、小母马、小斗狗和蛤蟆”的内容与“我”的打听意图形成反差,故事套故事,使情节更加复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人物表现上,小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各自得到展现,可以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情感表达,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共情;从主题上说,大故事套小故事,主题的表现点增多,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道德沦丧、危机四伏的社会状况,主题呈多向多义性;从艺术效果上说,通过让角色讲述各种荒诞可笑的故事,比如:在跳蛙比赛中,外乡人趁着斯迈雷去逮蛤蟆时,给斯迈雷的蛤蟆灌铁砂子,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欺骗作假的社会风气,小说在讽刺社会、人性弱点的力度上得到增强,这种讽刺效果可以增加读者的笑点和思考点,也使小说更加引人入胜。答案:(1)B(2)C(3)①西蒙讲述的内容与“我”的打听意图形成反差。“我”打听的是列昂尼达斯•斯迈雷,他却强行讲述吉姆•斯迈雷的故事,产生戏剧性。②西蒙的讲述神态与故事内容之间形成反差。他一本正经地讲述,故事内容却是赌徒的滑稽可笑,造成喜剧效果。③西蒙的讲述态度与“我”的表现形成反差。他严肃认真,把讲故事当成要紧事,而“我”却毫无兴趣,只想逃离,使小说具有幽默感。(4)①提高情节的复杂性。嵌套故事的形式有利于创建复杂的情节结构,使故事更具吸引力。②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点。各小故事相对独立,便于展现其中角色的性格,突出主故事的人物形象。③增加讽刺效果。让角色讲述各种荒诞故事,加大对社会和人性弱点的讽刺力度。④增强主题的深广度。多个小故事的嵌套,反映多元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和广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止斋记段从周公【注】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闲之地,茸一容膝之斋,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名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曰:“止之时义大矣哉!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買之煮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有删改)[注]公,指赵孟頫。(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夫知进A而不知退B既得C患失D暨不量其才之称否E而冒之者F万万也G然皆非H圣人之止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贷,宽容、宽恕,与成语“责无旁贷”中的“贷”意思不同。B.安,哪里,与《琵琶行并序》中“恬然自安”的“安”意思不同。C.已,与《项脊轩志》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的“已”意思不同。D.之,“它”的意思,与《兰亭集序》中“及其所之既倦”的“之”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赵公认为自己已经六十岁了,是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所以给斋院取名为“止斋”。B.赵公认为到现在才辞官,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过错了,不敢有其他的期望来加重自己的过错。C.作者认为,止的含义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D.圣人的止是想做官时就做官,不想时就辞官回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想快速辞官就快速辞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中唯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②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5)前人对“止”的理解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要结合出处、语境,整体把握语句含意,从易入手,各个突破。(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进行判断。(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抓住关键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解答】(1)句意:但是如果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夫知进而不知退”动宾结构,意思完整,在“退”之后B处断开;“既得”“患失”结构相同的并列成分,表示完整的意思,在“患失”之后D处断开;“万万也”中“也”句末语气词,在其后G处断开。故选:BDG。(2)A.第二个“贷”译为“推卸”。句意: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B.第二个“安”译为“安逸、安适”。句意:哪里能够得到一处悠闲之地。/心境的平和自己感到安逸。C.第二个“已”译为“随后”。句意:是事理罢了。/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D.第二个“之”译为“向往、到、喜爱”,两个“之”字意思不同。句意:由此看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故选:D。(3)C.“止的含义专指”错误,原文是“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夫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意思是止的含义不仅仅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故选:C。(4)①“唯……是”倒装句,正常的语序为“唯植竹与菊”,翻译为“只种竹和菊”;“燕”,悠闲;“诚”,确实。译文: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②“属望”,抱以期望之心;“方”,正;“膏泽”,造福;“容”,容许。译文:朝廷内外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正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5)由原文“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可知,有的人功成名就后为了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由原文“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可知,有的人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有原文“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可知,有的人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答案:(1)BDG(2)D(3)C(4)①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②朝廷内外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正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5)①有的人功成名就后为了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②有的人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③有的人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参考译文:赵公管理九郡,追求简约清静。他的做事风格严厉却不猛烈,有人犯错,他总是以恻隐之心来处理,但也不会因此宽恕他。因此他的声名没有不知道的。他常常对同僚说:“近来不想再做官了,每年(因为为官)要奔波万余里地,在外宦游的日子我已经厌倦了!哪里能够得到一处悠闲之地,修建一座小小的斋院,在院中只种竹和菊,终日悠闲而坐,那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有一天他又对我说:“我已经想好斋名了。”他说出了自己想好的名字,说:“我已经六十岁了,官到三品,也是我人生中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了。用止斋这个名字可以吗?请你为我的书斋名写一篇文章。”我辞谢说:“您的精力还未衰退,朝廷内外对您都抱以期望之心,正期望您受到重用,造福天下,怎么能容许您现在停下来呢?况且我十分不才,怎敢接受您的命令?”赵公笑着说:“你言过其实了,到现在才辞官,对于我来说已是过错了,我怎敢还有其他的期望,来加重自己的过错?还是不要让我感到羞愧了。”我于是不敢再说什么,尽力为这个名字写一篇文章。我说:“随时而止的含义很重要啊!止有两个含义:有止而止,行而止。止而止,是指该进的时候,必须进;该退的时候,必须退。像遇到不顺、危险的时候停下来,像遇到坎坷的时候退下来,这就是随时机而止。行而止,是说在做事的时候要清楚明白,要明白的,是事理罢了。如身为父亲,要尽力做到慈爱;身为儿子,要尽力做到孝道;身为国君,尽力做到施行仁政;身为人臣,尽力做到尊敬国君。这就是要适得其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因此应当退的时候就退,可以不耽误时机;做事要清楚道义,就能得到适当的安排。由此看来,止的含义,不仅仅专指辞去禄位,闭门谢客,远离官场,隐居起来,避开俗世,没有烦恼。历观前人对止的不同理解,有功成名就保全自身远离灾祸而停止为官的;有满足现状讨厌骄傲喜好谦虚而停止为官的;有顺从自己的心愿顺应生命的变化安于自己的处境而停止为官的,像汉代的留侯张良和疏广、疏受叔侄二人,以及晋代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啊。这种停止为官的做法固然让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得到后又担心失去,以及不考量自己的才能是否与自己的官职相称而贸然前进的人太多了。然而这些都不是圣人所说的止,圣人所说的止是什么样的?想做官时就出来做官,不想为官就辞官回家;想做多久就做多久,想快速辞官就快速辞官,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是孔子啊。哎!能够明白随时而进随时而退的道理,大概只有圣人吧?孟子不说:自从有人类以来,从来没有过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他又说:至于我所希望的,那就是学习孔子。赵公如果想学习止的道义,希望把孔子作为学习的对象,那样也会让孟子感到满足。冒昧地写出这些文字作为《止斋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桂[唐]李白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咏桂花[宋]吕声之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都生[注]手,万斛奇芬贮锦囊。[注]郄生,指《晋书•邻诜传》中邻诜举贤良对策第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李白的这首咏桂诗,全文只有一个“桂”字,寓意却极其深刻,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B.李诗写桂树虽然生长在无人问津之地,却绿叶繁茂,根柢芬芳,清阴怡人,劝告后人在自家院子多种一些,C.吕诗首联“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D.吕诗尾联说桂花高枝已为郄生所折,是借郄生折枝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2)这两首诗借桂花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手法等,挖掘意象蕴含的情感,最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解答】(1)A.“主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分析有误,诗中“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两句歌咏的是南山桂,以南山之桂与上文“金张门”之桃李形成鲜明的对比。南山中的桂树,“绿叶垂芳根”,意味着诗人有满腹才华却不被人常识,南山之桂,常年绿叶垂阴,不仅给人带来清凉,还为人间播撒芬芳。“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两句点明干谒之旨,以桂树植入“君园”之请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君”之赏识的愿望,由此可知,李诗通过秋桂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了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借以讽刺世人附庸权贵、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故选A。(2)李诗:“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两句歌咏的是南山桂,以南山之桂与上文“金张门”之桃李形成鲜明的对比。南山中的桂树,“绿叶垂芳根”,意味着诗人有满腹才华却不被人常识,南山之桂,常年绿叶垂阴,不仅给人带来清凉,还为人间播撒芬芳。“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两句点明干谒之旨,以桂树植入“君园”之请求,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君”之赏识的愿望,由此可知,李诗通过秋桂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了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借以讽刺世人附庸权贵、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吕诗:诗的开端便直接称颂桂花是非同寻常之花。“独占三秋压众芳”,“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何夸桔绿与橙黄。”那一向以桔之绿橙之黄而夸口的,在桂花面前也要缄默不语了。因为桔绿橙黄固然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仍不能同桂花相比。这里运用的是衬托之笔,突出桂花的非同寻常;那么,冠压群芳的高妙之处究竟是什么呢?连桔绿橙黄都难以夸口的原因在哪里呢?“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就是一个回答和说明。原来这桂花不是凡俗之物,乃是天上月宫中仙物分种下界的,在点明桂花香压众芳、不以色取胜之后,作者又转而描绘桂花的外在整体形象;“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一联不同于上联流水对,而是以形象“清影”“秋露白”与“新丛”“晚烟苍”相对。写出了秋露之中,傍晚之时,桂花清影显得神清气爽、郁郁苍苍的气韵,令人想见其形,与上联天际香相应,可谓形神兼备,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结尾“高枝已断郗生手,万斛奇香贮锦囊”句意思是桂花高枝已被当代英才折在手,而其花囊之中竟能贮有万斛之香。怪不得香飘天际,压众芳呢。郗生原指《晋书•郤诜传》中郤诜举贤良对策第一,自谓“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吕诗这里说桂花高枝已被郗生所折,是借郗生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桂花不以色彩取悦于人而以其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诗家咏桂立意也往往从这点着眼,吕声之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赞美桂花之香,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1)A(2)①李诗通过秋桂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了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借以讽刺世人附庸权贵、贤愚不分、好坏不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②吕诗将桂花的形态和气味都进行了描绘,运用衬托、典故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译文:(一)选拔官员,都是官僚子弟优先。都想找门路找捷径,好趁春风得意。像桃李花那样的,很难长久保持艳色荣华。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在桂花的树阴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赏析:(一)桂花概括桂花,别名木犀、岩桂、十里香。桂花因其叶脉形如“圭”字而得名,据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桂花之名由此而来。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文字记载,桂花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提到:“招摇之山,其上多桂。”屈原在《九歌》中也吟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浆指的是用桂花酿造的美酒,桂旗是用桂花做成的旗帜,以装饰车辆;《九歌•湘君篇》中也多次出现“桂舟”“桂棹”“桂栋”等词汇,这说明,当时楚国的人们在酿酒、生活用具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已经广泛使用桂花树了。《吕氏春秋》中对芳香馥郁的桂花更是赞赏,称之为“物为美者,招摇之桂”。汉代以后,桂花的观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将自然野生的桂花引种驯化,进行人工栽培。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奇花异树,其中有桂十株;武帝破南越后,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有关于栽种桂花的描述。唐宋时期,桂花已经从宫廷栽种普及到了民间庭院栽植,于是,咏桂吟桂也蔚然成风。桂花桂花唐张九龄赞美桂花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感遇》)李白在《咏桂》诗通过与桃李趋势媚俗的对比,赞颂秋桂清雅高洁的品性。诗人王绩的《春桂问答》也通过对比的手法,衬托出桂花超凡脱俗、刚劲凛然的美质,其诗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颇具特色,“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古人云:“凡花之香者,或清雅或浓郁,二者不可得兼。”而唯独桂花之香既清芬飘逸又浓郁致远。宋代诗人洪适的《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一诗对桂花的香气做了形象传神的描述:“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桂花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十里香”;而宋代邓肃赞誉桂花的香味是,“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入新黄。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木犀》)。龙涎取自抹香鲸,是极为名贵的香料,可是与桂花一比,也相形见绌了。桂花树与月亮农历八月,古称桂月,说明桂花与月亮很早就联系在一起了。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就有“月中有桂树”的记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也有这样一则故事:“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便是“吴刚伐桂”的传说,相传汉朝人吴刚学仙修道时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罚在月宫中砍桂树。但是,无论他怎样费心尽力去砍,桂树总能愈合重新长起。多少岁月过去了,吴刚仍不知疲倦地伐树,而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生机勃勃,芳香浓郁。每逢中秋这天,吴刚才被获准休息,所以,我们在中秋月圆之夜便看不到吴刚举斧伐树的身影了。毛泽东的“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蝶恋花》)便源于这一典故。在咏桂的诗篇中,很多都与月亮有关,如李商隐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昨夜》);皮日休则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桂花的由来,他说:“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人白居易则显得幽默了许多,他觉得,偌大一个月宫,只有一株桂树,未免太冷清了,于是大胆建议:“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东城桂》)南宋杨万里也留有关于桂花树的名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咏桂》)桂花与明月、嫦娥的关系如此密切,自然也就沾上仙气了。桂花寓意桂花翠叶常青,亭亭玉立,不与百花争春,却香冠群芳,因而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崇高美好的意象。桂花是荣誉的象征。我国古代的乡试、会试一般都在农历八月间举行,其时正值桂花盛开时节,人们便用桂花来赞誉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或“蟾宫折桂”。唐温庭筠在欣闻朋友及第高中时发出感慨:“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雾尚飘蓬。”(《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钟先辈》)元代文人郑德辉在《王粲登楼》中则云:“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由于“蟾宫折桂”寓意着仕途通达,所以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竞相栽种桂花。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许多古桂树。如陕西省汉中圣水寺内的“汉桂”,相传为西汉萧何亲手种植,树龄约在2000年左右,开花时金黄一片,香飘数里;还有桂林市东郊唐家里村的“唐桂”,也是千年古桂树了。在古希腊神话中,“桂”也是一种崇高和荣誉的象征,“桂”是献给艺术之神阿波罗的圣物,从1815年开始,英国王室便把选拔出来的优秀诗人称为“桂冠诗人”,直到现在,人们还保持着给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赠送桂枝的习俗,以示赋予他崇高的荣誉。桂花还是友谊和爱情的见证。早在战国时期,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花来表示永结友好邻邦之意。唐代诗人王建就曾借用桂花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情怀:“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在我国广西、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定终身”的传统,男女青年通过相互赠送桂花来表达爱慕之情。如今,“月中仙品”的桂花已成为供市民观赏的著名花卉,尤其在西安的街道、广场中引进和栽植了许多桂花名品,为古城又添美景,真可谓是“广寒月中桂,香飘入万家”。(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契合的两句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2)陆游《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两句写诗人慨叹年轻时不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及总结
- 一年级美术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 幼儿园春季学期工作计划参考
- 大学社团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 网格渠道工作总结及202年工作计划
- 2024年物价系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医院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 扶贫办计划生育工作方案
- 县委规划部工作计划范文
- 关于中心小学教育工会的工作计划范文
- 心血管内科介入耗材遴选目录
- 秦皇岛市海港区2023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家校合育”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平时作业1-5参考答案
- 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开大学
- 音乐鉴赏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 组团儿上春晚《八戒返乡》小品台词
- 美国军事思想的基本观念美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美国军事思
- 疖疔、有头疽、发、丹毒、瘰疬、走陷
- 大学美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 麦当劳人力资源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