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着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传说的历史中在禹之前还有尧、舜和神话性的始祖黄帝。留下的传说大多是关于他们向四围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族团的征伐。黄帝曾击败过蚩尤和炎帝,地点据说都在今河北省境内。据《史记》所载,舜又把反对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蛮夷戎狄中去改变后者的风俗,也可以说就是中原居民和文化的扩张。到禹时,如《左传》所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贡》将此时的地域总称为“九州”,大体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继夏而兴起的是商。商原是东夷之人,而且是游牧起家的。后来迁泰山,再向西到达河南东部,发展了农业,使用畜力耕种。农牧结合的经济使它强大起来,起初臣属于夏,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诗经•商颂》有:“邦数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其疆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以及江苏、浙江的一部分,可能还有江西、湖南及内蒙古的某些地方。继商的是周,周人来自西方,传说的始祖是姜源,有人认为即西戎的一部分羌人,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受商封称周。它继承了商的天下,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诗经•北山》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实行宗法制度,分封宗室,控制所属地方;推行井田,改进农业,提高生产力。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后来列国诸侯割据兼并,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直到战国时期,荀子还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夏是指中原一带的一个核心,不论哪个地方的人,到了越就得从越,到了楚就得从楚,可见,楚和越、夏还有明显的差别。无可否认的是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各地人口的流动,各族文化的交流,各国的争雄竞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而告一段落。汉作为一个族名是在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秦人或汉人自认为秦人或汉人都是出于别人对他们称作秦人或汉人。必须指出,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并不是得了名才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汉族这个名称不能早于汉代,但其形成则必须早于汉代。有人说:汉人成为族称起于南北朝初期,可能是符合事实的,因为魏晋之后正是北方诸族纷纷入主中原的十六国分裂时期,也正是汉人和非汉诸族接触和混杂的时候。汉人这个名称也成了当时流行的指中原原有居民的称呼了。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上面从华夏人开始所追溯的二千多年的历史正是这个民族诞生前的孕育过程。(节选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即由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和融合,形成一个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B.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这一发现有助于夏代历史的落实。C.周受商封称周,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在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各地区的文化还未很好融合。D.在近百年来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发生了民族的认同,从而,“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开始“自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存在着多元结构,其中又存在着分分合合、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B.春秋战国征伐融合是孕育汉族作为民族实体的重要时期,而其中战国时期由于争雄竞争而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先是华夏,后来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汉族。D.文中提到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可以理解为,认同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人己之别”的心理观念,认同回答的是“我是谁”。(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汉族是凝聚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商鞅变法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改官制、禁胡服、说汉话、改汉姓等,使鲜卑族的北魏王朝从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C.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熙宁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D.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4)请根据文本简要梳理先秦时期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孕育过程。(5)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的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自在”和“自觉”的理解,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雪王啸峰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列车减速,城市扑面而来。熟悉而陌生的街道一闪而过。弟弟在出口处向他挥手,随之一起抖动的是黑臂章。他走到弟弟身边,搂住肩膀,轻拍几下。弟弟低下头,接过行李箱,领他走向停车场。这两年,弟弟经常坐高铁来看他,每次走的时候,总是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吧?老人非常想念你。”他回答“嗯嗯”。而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弟弟的父亲,他的继父,清晨突然往后一仰,倒下再没起来。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市区也开始积雪,车堵起来,弟弟骂了几句鬼天气。眼圈黑黑的,就像即将入夜的天色,车厢里静得让他心慌。“走得没痛苦,也是修来的福。”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不过,如果弟弟提出来视频一下,他又忙不迭地摆手。他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下,完全打乱了他的算盘。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在大雪天温暖得逼出汗的狭小空间里,①他如坐针毡。如果能一下子快进到此刻,掠过八年时光,那么他再也不会面对弟弟多次诚恳邀请,摆出傲慢、生硬的丑态。很多事情,做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汽车转过一个大广角。他紧盯着大片绿地看:“怎么是公园了呢?”“长途汽车站早就搬迁城北公路上了。”弟弟又指着一些高大建筑给他介绍,可他都没听进去。②终于,噩梦般的长途汽车站消失了。八年前,也是个大雪天,从高考分数出来,直到冬天,他说的话几乎不超过十句,而且都是对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弟弟说的。冲突的起因是什么,他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个夜晚北风凄厉、雪花狂舞。继父把酒杯往餐桌上一顿:“有本事考个好成绩回来,整天臭着个脸,好像大家都欠他似的。”高中三年,他每天都在奋发努力,放弃了所有的爱好:打球、写诗……为的就是考出好成绩。他填写的志愿,没有一所本地高校,最远的有哈尔滨、西宁。他要尽早离开这个家,这个家庭对他来说充满压迫,使他苦恼。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可是母亲接了话:“他还是个孩子呢,要怪就怪我吧。”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快走,你打不过他的!”母亲拼命地喊。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③他大大方方地打开小小的卧室门,昂首挺胸地往大门口走。继父又坐下喝酒,还点了烟。房子里充满了烟酒的刺激气味。母亲上前阻止,拉他胳膊、拉背包带,跪下拖他的腿。继父喘着粗气冲着母亲嚷嚷:“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在高铁上,他就意识到这不寻常的变化。弟弟常捎带母亲的口信,最先浮现出来的是“这么多年了,也该谅解了”。到后来,他竟坐不住了,在车厢连接处踱步,有时迎来漆黑隧道,有时身子斜着承受列车漫长的转向。弟弟指指前面说:“快到了。”顿时,全身血液往他脑子里冲。他看不清前面的街巷,雪下得太大了,他还没做好准备,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家门。弟弟在黑暗中对他说:“下车!”老式楼房敞开着的单元,陷入漆黑。他机械地随着弟弟走去,走的过程中,他踩到了石子,鞋滑了几次,腿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可他还是往前走,自己都不知道迈的步子是快还是慢,只知道自己在移动。八年前那个夜晚,他爬进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九点过后,所有车辆停发。工作人员收拾完,灯全熄后,他躺倒长条凳上,寒气围拢来,他抱住背包,呼吸久久不能慢下来。突然,他听到急促的讲话声,接着,候车室灯全都打开。他赶忙钻到凳子下。“看看,看看,我说没人吧!”“谢谢!那我们去火车站候车室。”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沿着渗着白光的楼梯一级一级往上走,④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提到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既点明了此时沉痛的心理状态,又制造了悬念,引出对下文故事的叙写。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C.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介绍,故事深处其实是隐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而具体的你我。D.小说设置复杂的家庭关系,叙写了由此引发的激烈的家庭冲突,意在揭示人们如何在事件中成长,在隐秘中和解。(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如坐针毡”,写出了“我”因错过了说抱歉的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愧疚感。B.句子②在文中单独成段,既引出了对八年前的回忆,又加强了语气和情感的表达。C.句子③中“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D.句子④中出现的“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寓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修复。(3)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本文叙事很有特色,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节选自《论语•八佾》)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④也,自经⑤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节选自《论语•宪问》)材料二: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⑥。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注】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空酒杯的土台。④谅:小信,无原则地守信。⑤自经:自缢。⑥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后就将他杀了。(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管仲非A仁者B欤C桓公D杀公E子纠F不能G死H又相之(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辅佐,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中的“相”意思不同。B.匹夫,平常人、普通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C.放,释放,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的“放”意思相同。D.遂,满足,与《琵琶行》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遂”用法和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孔子通过列举事实和与国君作比较,得出了管仲不节俭和不知礼的结论。B.孔子认为管仲有大节大信,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评价有辩证思想。C.苏洵认为齐国大治的根源在于鲍叔牙;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D.苏洵认为竖刁、易牙之类的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聩。(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②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5)材料一、二,对管仲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蚕麦①二首(其一)苏辙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注】①苏辙晚年免官赋闲在家,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诗人自认为因懒散招致别人嫌弃,但是好在上天顾怜自己家贫病苦。B.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全诗洋溢着蚕麦丰收的喜悦之情。C.早出采桑,拾穗暮回,诗人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务农时期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家家户户作社感谢土地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诗人曾发出议论“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通过“,”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3)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眼下,劳动正在从传统①。平台上带货的店主、通过组建微信群接单的家政女工、提供24小时网络陪伴的主播、贩卖知识的知识付费大V博主、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②,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并不容易被人发觉。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在微博发的每一条动态、在社交分享平台发的每一条帖子,这些都是数字劳动的一部分,你会相信吗?你当然不会相信,因为你认为你发的动态都是基于你自己的兴趣爱好才写的,和听上去就辛苦的“劳动”八竿子打不着。但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基于用户数字劳动生产的内容和数据。它模糊了使用和劳动,这就是产消一体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创新、参与、共享”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仔细想想,如果用户③,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而它们恰恰就依靠免费获得的内容存在。(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ⅠⅠ(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这地方有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刚到昆明,三天两头有警报。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往郊外跑,这叫做“跑警报”。昆明做小买卖的,也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叮叮糖”。“叮叮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叮的一声,一块糖就裂下来了——所以叫作“叮叮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我们有时在松树下捡到很大的成熟的生的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那时候,我们的牙都很好,那么硬的松子壳,一嗑就开了!(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目的和前提》)B.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装在套子里的人》)C.“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祝福》)D.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与地坛》)(2)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苏幕遮》)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C.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请从描绘画面、传递情感的角度赏析文中加点动词“击”和“嗑”的妙处。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当风向转变时,有人筑墙,有人造风车——欧洲谚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着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传说的历史中在禹之前还有尧、舜和神话性的始祖黄帝。留下的传说大多是关于他们向四围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族团的征伐。黄帝曾击败过蚩尤和炎帝,地点据说都在今河北省境内。据《史记》所载,舜又把反对他的氏族部落放逐到蛮夷戎狄中去改变后者的风俗,也可以说就是中原居民和文化的扩张。到禹时,如《左传》所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贡》将此时的地域总称为“九州”,大体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地区,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继夏而兴起的是商。商原是东夷之人,而且是游牧起家的。后来迁泰山,再向西到达河南东部,发展了农业,使用畜力耕种。农牧结合的经济使它强大起来,起初臣属于夏,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诗经•商颂》有:“邦数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其疆域包括今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安徽以及江苏、浙江的一部分,可能还有江西、湖南及内蒙古的某些地方。继商的是周,周人来自西方,传说的始祖是姜源,有人认为即西戎的一部分羌人,最初活动在渭水上游,受商封称周。它继承了商的天下,又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诗经•北山》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实行宗法制度,分封宗室,控制所属地方;推行井田,改进农业,提高生产力。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后来列国诸侯割据兼并,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直到战国时期,荀子还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夏是指中原一带的一个核心,不论哪个地方的人,到了越就得从越,到了楚就得从楚,可见,楚和越、夏还有明显的差别。无可否认的是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各地人口的流动,各族文化的交流,各国的争雄竞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而告一段落。汉作为一个族名是在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围外族人接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秦人或汉人自认为秦人或汉人都是出于别人对他们称作秦人或汉人。必须指出,民族的得名必须先有民族实体的存在,并不是得了名才成为一个民族实体的。汉族这个名称不能早于汉代,但其形成则必须早于汉代。有人说:汉人成为族称起于南北朝初期,可能是符合事实的,因为魏晋之后正是北方诸族纷纷入主中原的十六国分裂时期,也正是汉人和非汉诸族接触和混杂的时候。汉人这个名称也成了当时流行的指中原原有居民的称呼了。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这时候汉人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民族实体。上面从华夏人开始所追溯的二千多年的历史正是这个民族诞生前的孕育过程。(节选自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即由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和融合,形成一个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B.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这一发现有助于夏代历史的落实。C.周受商封称周,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在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各地区的文化还未很好融合。D.在近百年来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发生了民族的认同,从而,“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开始“自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存在着多元结构,其中又存在着分分合合、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B.春秋战国征伐融合是孕育汉族作为民族实体的重要时期,而其中战国时期由于争雄竞争而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先是华夏,后来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汉族。D.文中提到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可以理解为,认同是一种特定语境下的“人己之别”的心理观念,认同回答的是“我是谁”。(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汉族是凝聚核心”观点的一项是BA.商鞅变法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改官制、禁胡服、说汉话、改汉姓等,使鲜卑族的北魏王朝从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C.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熙宁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D.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4)请根据文本简要梳理先秦时期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孕育过程。(5)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的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自在”和“自觉”的理解,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实现这一伟大转变的。【解答】(1)A.“世界各地民族形成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说法错误,材料第一段只是说“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并未确定表达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故选A。(2)B.“战国时期……更为重要的作用”说法错误,材料只是说“无可否认的是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各地人口的流动,各族文化的交流,各国的争雄竞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并未将春秋与战国的作用进行比较。故选B。(3)材料中提到汉族是凝聚核心,把其他异族都吸收进了这个核心,而选项A、C、D涉及到的改革变法均没有异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B.提到的北魏是少数民族政权,在推行改革中积极汉化,并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这很好地体现了“汉族是凝聚中心”这一观点。故选B。(4)①由“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可知,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②由“继夏而兴起的是商。商原是东夷之人,而且是游牧起家的。后来迁泰山,再向西到达河南东部,发展了农业,使用畜力耕种。农牧结合的经济使它强大起来,起初臣属于夏,后来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建立商朝,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可知,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③由“西周时松散联盟性质的统一体维持了约三百年,后来列国诸侯割据兼并,进入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可知,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④由“无可否认的是在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各地人口的流动,各族文化的交流,各国的争雄竞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而告一段落”可知,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5)①由“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可知,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由“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知,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②由“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知,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③“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可知,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答案:(1)A(2)B(3)B(4)①夏代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结合不同的文化,奠定了日益壮大的华夏族的核心。②商取得了统治九州的权力,分全国为中东南西北五土。③西周把势力扩大到长江中游,这时的统一体之内,各地区的文化还保持着它们的特点。④春秋战国的五百多年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这五百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育成时期。(5)①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历史过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联合聚集群体。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与外族接触中产生出现的具有自觉认同意识的群体。②它们有先后之分,“自在的民族实体”先出现,“自觉的民族实体”再出现,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载体。③中华民族在与“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中发生民族认同,产生民族意识,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雪王啸峰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列车减速,城市扑面而来。熟悉而陌生的街道一闪而过。弟弟在出口处向他挥手,随之一起抖动的是黑臂章。他走到弟弟身边,搂住肩膀,轻拍几下。弟弟低下头,接过行李箱,领他走向停车场。这两年,弟弟经常坐高铁来看他,每次走的时候,总是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吧?老人非常想念你。”他回答“嗯嗯”。而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弟弟的父亲,他的继父,清晨突然往后一仰,倒下再没起来。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市区也开始积雪,车堵起来,弟弟骂了几句鬼天气。眼圈黑黑的,就像即将入夜的天色,车厢里静得让他心慌。“走得没痛苦,也是修来的福。”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不过,如果弟弟提出来视频一下,他又忙不迭地摆手。他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下,完全打乱了他的算盘。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在大雪天温暖得逼出汗的狭小空间里,①他如坐针毡。如果能一下子快进到此刻,掠过八年时光,那么他再也不会面对弟弟多次诚恳邀请,摆出傲慢、生硬的丑态。很多事情,做了就再也回不去了。汽车转过一个大广角。他紧盯着大片绿地看:“怎么是公园了呢?”“长途汽车站早就搬迁城北公路上了。”弟弟又指着一些高大建筑给他介绍,可他都没听进去。②终于,噩梦般的长途汽车站消失了。八年前,也是个大雪天,从高考分数出来,直到冬天,他说的话几乎不超过十句,而且都是对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弟弟说的。冲突的起因是什么,他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个夜晚北风凄厉、雪花狂舞。继父把酒杯往餐桌上一顿:“有本事考个好成绩回来,整天臭着个脸,好像大家都欠他似的。”高中三年,他每天都在奋发努力,放弃了所有的爱好:打球、写诗……为的就是考出好成绩。他填写的志愿,没有一所本地高校,最远的有哈尔滨、西宁。他要尽早离开这个家,这个家庭对他来说充满压迫,使他苦恼。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可是母亲接了话:“他还是个孩子呢,要怪就怪我吧。”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快走,你打不过他的!”母亲拼命地喊。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③他大大方方地打开小小的卧室门,昂首挺胸地往大门口走。继父又坐下喝酒,还点了烟。房子里充满了烟酒的刺激气味。母亲上前阻止,拉他胳膊、拉背包带,跪下拖他的腿。继父喘着粗气冲着母亲嚷嚷:“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在高铁上,他就意识到这不寻常的变化。弟弟常捎带母亲的口信,最先浮现出来的是“这么多年了,也该谅解了”。到后来,他竟坐不住了,在车厢连接处踱步,有时迎来漆黑隧道,有时身子斜着承受列车漫长的转向。弟弟指指前面说:“快到了。”顿时,全身血液往他脑子里冲。他看不清前面的街巷,雪下得太大了,他还没做好准备,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家门。弟弟在黑暗中对他说:“下车!”老式楼房敞开着的单元,陷入漆黑。他机械地随着弟弟走去,走的过程中,他踩到了石子,鞋滑了几次,腿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可他还是往前走,自己都不知道迈的步子是快还是慢,只知道自己在移动。八年前那个夜晚,他爬进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九点过后,所有车辆停发。工作人员收拾完,灯全熄后,他躺倒长条凳上,寒气围拢来,他抱住背包,呼吸久久不能慢下来。突然,他听到急促的讲话声,接着,候车室灯全都打开。他赶忙钻到凳子下。“看看,看看,我说没人吧!”“谢谢!那我们去火车站候车室。”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沿着渗着白光的楼梯一级一级往上走,④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开篇提到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既点明了此时沉痛的心理状态,又制造了悬念,引出对下文故事的叙写。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C.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介绍,故事深处其实是隐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凡而具体的你我。D.小说设置复杂的家庭关系,叙写了由此引发的激烈的家庭冲突,意在揭示人们如何在事件中成长,在隐秘中和解。(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句子①中“如坐针毡”,写出了“我”因错过了说抱歉的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愧疚感。B.句子②在文中单独成段,既引出了对八年前的回忆,又加强了语气和情感的表达。C.句子③中“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D.句子④中出现的“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寓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创伤得到了修复。(3)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4)本文叙事很有特色,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解答】(1)B.“时隔多年,在接到继父去世的消息而赶回家奔丧的路上,他才最终放下对继父的怨恨,在纷飞的雪花中选择谅解”错误。他早已放下对继父的怨恨,早已选择谅解。从第二段“他立刻抛下所有事情”,第五段“头脑里预想的大团圆结局,彻底破灭。他没有机会说抱歉”等可以看出。故选B。(2)C.“可见冲突的责任在继父的酗酒和对‘我’的不理解”错误。“大大方方”“昂首挺胸”可以看出“他”少年时追求自由而叛逆的心,且冲突的责任不尽在继父。故选C。(3)①由“高铁上,他看到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在他微微走神的罅隙里,雪在江南大地上积了起来。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他心里的悲苦加了倍”可知,开篇“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隐喻“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②由“他本来浑浑噩噩的心,被母亲的话激得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可知,八年前夜晚“狂舞”的雪花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③由“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可知,结尾处“片片雪花”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4)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由“他清楚地听到了继父那两句酒话,开始,他已把愤懑咽下去。寄人篱下,大概就要承受这样的折磨”“他冲出卧室,和继父扭打在一起”“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可知,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由“他该怎么面对她?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虽然他每次都让弟弟带钱、东西给母亲,但这抵得了什么?弟弟手机里的母亲一直在老去,他看着照片愧疚感加深”“现在,在旅途中漂了八年,他终于回归了。完全没料到的是,心情如此沉痛”可知,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或“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由“他刚憋出这句话,就想到了母亲。他该怎么面对她?不管什么原因,八年没来见母亲,必定是错误的”可知,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由“继父把酒杯往餐桌上一顿:‘有本事考个好成绩回来,整天臭着个脸,好像大家都欠他似的’”“他退回卧室,插上插销的那一刻,人突然静下来了。继父在客厅里的咆哮,正从他脑子里被移到很远的地方。他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衣物、课本、压岁钱、母亲给的零花钱,等所有东西压缩进一只大背包后,他才意识到,一个局外人将要离开”“让他走,有种不要回来”可知,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由“他挣脱了一切,像一只第一次飞翔的雏鸟,虽然吃力地扇着翅膀,但是内心轻松自由。暴风雪来得正是时候,即便没有目标和方向也不要紧,艰难旅途就是最好的归宿”“这两年,弟弟经常坐高铁来看他,每次走的时候,总是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吧?老人非常想念你。’他回答‘嗯嗯’。而今天一早,弟弟电话里只说了一句,他就立刻抛下所有事情,朝着已被列为虚无的城市赶来”“灯又灭了。他回到凳子上,却没马上躺下,透过窗户,他看见大雪中两个人点头哈腰地向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致意。瘦高个继父头上突然亮了一下,几根乱七八糟的白发刺出来,在碘钨灯下向着大片雪花招摇着,挑战着,慌乱没有章法”“他脑子里出现了那几根白发和片片雪花”可知,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答案:(1)B(2)C(3)①开篇“窗外密密飘舞的雪花”,隐喻“他”内心遭遇的困境,愧疚自责又自尊。②八年前夜晚“狂舞”的雪花象征“他”与继父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或对自由的追求)。③结尾处“片片雪花”象征继父隐秘的、无言的爱(或内心的获得和解和安宁)。(4)①使人物形象更全面、更立体:回忆中的他叛逆冲动,现实中的他满怀愧疚自责;②使小说内容更完整,情节更合理(或“现实中穿插回忆,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起伏,产生变化,增加故事的可读性”):现实中写他多年未归家,回忆中写了高考那年他与继父激烈的矛盾冲突,交代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③现实、回忆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既突出他的成长和心境的转变,又引发读者对家庭矛盾、亲情、和解等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①,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②,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③,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节选自《论语•八佾》)子贡曰:“管仲非仁者欤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④也,自经⑤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节选自《论语•宪问》)材料二: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⑥。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节选自苏洵《管仲论》)【注】①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②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③反坫: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空酒杯的土台。④谅:小信,无原则地守信。⑤自经:自缢。⑥少正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任鲁国司寇后就将他杀了。(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管仲非A仁者B欤C桓公D杀公E子纠F不能G死H又相之(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相,辅佐,与《孔雀东南飞》中“儿已薄禄相”中的“相”意思不同。B.匹夫,平常人、普通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匹夫”意思相同。C.放,释放,与《屈原列传》中“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的“放”意思相同。D.遂,满足,与《琵琶行》中“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的“遂”用法和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中,孔子通过列举事实和与国君作比较,得出了管仲不节俭和不知礼的结论。B.孔子认为管仲有大节大信,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了孔子对人的评价有辩证思想。C.苏洵认为齐国大治的根源在于鲍叔牙;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D.苏洵认为竖刁、易牙之类的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聩。(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②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5)材料一、二,对管仲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解答】(1)句意: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管仲非仁者欤”,“欤”,句末语气词,中间不断开,在其后断句,故在C处断句;“桓公杀公子纠”,是一个语意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不断开,在F处断句;“不能死”,“不能”修饰“死”,中间不断开,故在H处断句。故在CFH三处断句。(2)C.“意思相同”错误。释放。/流放。句意:才知道流放四凶。/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被流放在外。故选C。(3)C.“大乱的根源在于竖刁、易牙、开方为恶”错误,结合原文“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可知,大乱的根源在于管仲没有荐贤授能。故选C。(4)①“作”,发生;“由”,根源;“兆”,预兆。译文: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幸”,侥幸;“诛”,诛杀;“悉数”,全部。译文: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5)结合原文“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可知,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结合原文“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可知,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答案:(1)CFH(2)C(3)C(4)①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②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5)①材料一,从“礼”和“仁”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②材料二,从举荐贤能的角度对管仲进行了评价。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但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材料二:功业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一定会有根源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因为管仲,而说是因为鲍叔牙;齐国发生祸乱,我不说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因为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人,他们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再看重用他们的人,却是齐桓公。有了舜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么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回头看看,使齐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可以为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回答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齐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很多年了,也该了解他的为人了吧?齐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的原因,只是因为管仲在。一旦管仲去世,这三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住齐桓公了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么这三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治理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让人担心的呢?管仲不说他们也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蚕麦①二首(其一)苏辙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注】①苏辙晚年免官赋闲在家,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A.诗人自认为因懒散招致别人嫌弃,但是好在上天顾怜自己家贫病苦。B.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全诗洋溢着蚕麦丰收的喜悦之情。C.早出采桑,拾穗暮回,诗人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务农时期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家家户户作社感谢土地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诗人曾发出议论“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解答】(1)B.“全诗洋溢着喜悦之情”错误。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从注释和诗歌内容看,全诗感情既有苏辙对自己在仕宦中认为被嫌弃的自嘲,又有贫病之忧,还有劳动的辛苦。故选B。(2)“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意思是,纷纭多样的政令是无补于农事的,还是要靠全年风雨适时才行。批判了政令繁多的现状。本诗首联“贫病可怜天养人”是“起”,作者感慨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眷顾我这贫病之人,点出丰收的自然前提。颔联紧承首联写丰收的成果。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不愁的喜悦之情。颈联表现了劳动的艰苦辛劳。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颈联话锋一转,从天助写到自助,即要想取得丰收的成果也离不开人的辛勤劳作。尾联意思是家家都不辞辛苦大办一年一度的秋社祭祀活动,庆祝来之不易的大丰收;面对如此热闹的庆祝场景,诗人自己虽然贫病不堪,但也要借钱来买贡品像四邻那样献上诚心。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故本诗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答案:(1)B(2)政令繁多对百姓劳作没有任何帮助,风调雨顺才是对百姓最大的帮助。作者通过实地劳作表达出对政令繁多的不满和怨愤(或对政令繁多无益百姓的慨叹),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劳动原本就非常辛苦,希望风调雨顺表现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渴望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写景抒情类作品中,“江”与“月”是一对常见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通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以“江”为场景,以“月”为主体营造出一个清明澄澈的纯净世界。(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通过“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两句,以大小、远近两组反义词强调了《离骚》的言简意深,含蓄隽永。(3)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这一段历史历来深受关注。探讨六国、秦朝灭亡的诗文很多,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根本原因在于“弊在赂秦也”。【解答】故答案为:(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重点字:孤)(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重点字:迩)(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弊在赂秦也(重点字: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眼下,劳动正在从传统①。平台上带货的店主、通过组建微信群接单的家政女工、提供24小时网络陪伴的主播、贩卖知识的知识付费大V博主、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②,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并不容易被人发觉。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在微博发的每一条动态、在社交分享平台发的每一条帖子,这些都是数字劳动的一部分,你会相信吗?你当然不会相信,因为你认为你发的动态都是基于你自己的兴趣爱好才写的,和听上去就辛苦的“劳动”八竿子打不着。但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基于用户数字劳动生产的内容和数据。它模糊了使用和劳动,这就是产消一体的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在社交媒体“创新、参与、共享”的口号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成果被商品化,持续不断地为社交媒体积累数字资本并提升增值。消费者在享受和分享各种信息的同时,正成为生产者。仔细想想,如果用户③,那么社交媒体上将是空无一物的——而它们恰恰就依靠免费获得的内容存在。(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解答】(1)①从“平台上带货的店主、通过组建微信群接单的家政女工、提供24小时网络陪伴的主播、贩卖知识的知识付费大V博主、外卖骑手与网约车司机等都从事着数字劳动”可知数字劳动成为新型劳动,劳动正在从传统向数字化转变,可填“往数字化方向发展”。②从“一些无偿的数字劳动并不容易被人发觉”可知数字劳动有无偿劳动,可填“数字劳动都是有偿的”。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