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_第1页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_第2页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_第3页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_第4页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TOC\o"1-2"\h\u30502第一章食品安全管理总则 3246391.1管理原则与目标 3225491.1.1管理原则 356031.1.2管理目标 3287931.1.3管理组织 4227591.1.4职责划分 423160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 4314651.1.5采购原则 4269081.1.6采购标准 5130851.1新鲜,无腐烂、虫蛀、农药残留等; 5198981.2符合国家关于蔬菜农药残留量的规定; 5124701.3无病虫害,色泽正常,形状完整。 5228452.1新鲜,无病变、异味、杂质; 5280052.2符合国家关于肉类食品的检验检疫标准; 5166702.3无注水、病害等质量问题。 5105123.1新鲜,无异味、腐败现象; 5196683.2符合国家关于水产品质量标准; 5327453.3无寄生虫、杂质等。 5143314.1符合国家关于米面类产品的质量标准; 5221524.2无霉变、虫蛀、杂质等; 5139594.3色泽正常,口感良好。 5296405.1符合国家关于调味品的质量标准; 5132455.2无变质、异味、杂质等; 577815.3包装完整,标识清晰。 5270825.3.1验收流程 512003.1核对送货单据:确认送货单据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 679803.2外观检查:检查食品原料的包装、色泽、形状等外观特征。 699503.3检查质量:通过闻、尝、摸等方式,检查食品原料的质量。 6743.4抽样检验:对批量较大的食品原料进行抽样检验,以确认质量。 61753.5记录验收结果: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包括验收人员、时间、验收项目、合格与否等信息。 6324973.5.1验收要求 621900第三章食品加工过程控制 6119163.5.2加工场所管理 6231103.5.3设备管理 629013.5.4原料处理 746383.5.5加工操作 7194093.5.6成品管理 783843.5.7食品添加剂采购 759653.5.8食品添加剂储存 785273.5.9食品添加剂使用 74414第四章食品储存与运输 7211853.5.10储存环境要求 7268043.5.11储存设施要求 8112853.5.12储存食品要求 8215613.5.13运输工具要求 8161623.5.14运输过程要求 8260713.5.15运输人员要求 818203第五章食品销售与服务 9164063.5.16销售前准备 9266203.5.17销售过程管理 9154143.5.18售后服务管理 936983.5.19服务流程规范 9212353.5.20服务态度规范 971713.5.21服务技能规范 1025737第六章食品安全监测与检验 10106283.5.22监测目的 1086723.5.23监测范围 10148703.5.24监测内容 10102423.5.25监测计划 10192733.5.26监测实施 11103083.5.27食品检验 11212683.5.28食品处理 1127703.5.29食品处理后的跟踪监测 117013.5.30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与处理 119852第七章食品卫生与消毒 1276643.5.31食品原料卫生标准 12163663.5.32加工过程卫生标准 12285613.5.33成品卫生标准 12214443.5.34消毒方法 12291923.5.35消毒要求 132579第八章食品安全处理 13120643.5.36报告 13264593.5.37调查 13152823.5.38处理 14117833.5.39预防 145542第九章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 15155863.5.40培训目的 1579603.5.41培训对象 15230753.5.42培训内容 1519643.5.43培训方式 1561493.5.44培训周期 15156873.5.45培训效果评估 1599983.5.46活动目的 1519913.5.47活动形式 15192943.5.48活动组织 16203543.5.49活动实施 1655793.5.50活动效果评估 1619586第十章食品安全管理评价与改进 16180703.5.51概述 1632923.5.52评价方法 16120223.5.53评价步骤 17293373.5.54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7204303.5.55加强食品安全培训 1735903.5.56强化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查 18100583.5.57优化食品安全信息交流 18第一章食品安全管理总则1.1管理原则与目标1.1.1管理原则(1)遵守法律法规: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2)预防为主: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安全的发生。(3)全面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应贯穿于餐饮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过程,保证食品从原料采购到消费环节的安全。(4)质量第一: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应将食品质量放在首位,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美味的追求。(5)诚信经营: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应坚持诚信经营,维护企业声誉,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6)持续改进: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1.1.2管理目标(1)保证食品安全:通过有效管理,保证餐饮业提供的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安全的发生。(2)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通过优质服务,提高消费者对餐饮业的满意度,增强消费者信心。(3)提升行业形象:通过规范管理,提升餐饮业的整体形象,树立行业品牌。(4)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促进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企业长远利益。第二节管理组织与职责1.1.3管理组织(1)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餐饮企业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2)食品安全管理部:餐饮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部,负责具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1.1.4职责划分(1)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制定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和规程;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监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处理食品安全。(2)食品安全管理部职责: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的执行情况;组织食品安全检查和评估;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整改和跟踪。(3)各部门职责:原材料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销售部门:负责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服务部门:负责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第一节原料采购标准1.1.5采购原则(1)采购食品原料应遵循安全、卫生、质量可靠的原则。(2)优先采购具有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认证的食品原料。(3)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充分考虑原料的产地、质量、价格、供应稳定性等因素。1.1.6采购标准(1)蔬菜类1.1新鲜,无腐烂、虫蛀、农药残留等;1.2符合国家关于蔬菜农药残留量的规定;1.3无病虫害,色泽正常,形状完整。(2)肉类2.1新鲜,无病变、异味、杂质;2.2符合国家关于肉类食品的检验检疫标准;2.3无注水、病害等质量问题。(3)水产品3.1新鲜,无异味、腐败现象;3.2符合国家关于水产品质量标准;3.3无寄生虫、杂质等。(4)米面类4.1符合国家关于米面类产品的质量标准;4.2无霉变、虫蛀、杂质等;4.3色泽正常,口感良好。(5)调味品5.1符合国家关于调味品的质量标准;5.2无变质、异味、杂质等;5.3包装完整,标识清晰。第二节验收流程与要求5.3.1验收流程(1)验收准备: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验收标准及流程。(2)验收现场:验收现场应保持清洁、卫生,具备必要的验收设备。(3)验收程序:3.1核对送货单据:确认送货单据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3.2外观检查:检查食品原料的包装、色泽、形状等外观特征。3.3检查质量:通过闻、尝、摸等方式,检查食品原料的质量。3.4抽样检验:对批量较大的食品原料进行抽样检验,以确认质量。3.5记录验收结果: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包括验收人员、时间、验收项目、合格与否等信息。3.5.1验收要求(1)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2)验收过程中,如发觉不合格的食品原料,应立即报告采购部门,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验收人员应定期对验收流程进行总结和改进,以提高验收效率和质量。第三章食品加工过程控制第一节加工场所与设备管理3.5.2加工场所管理(1)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2)加工场所应设置合理的布局,保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存放区域明确,避免交叉污染。(3)加工场所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操作人员视线清晰。(4)加工场所应设置防蝇、防鼠、防虫等设施,保证食品不受外界污染。(5)加工场所应设置独立的废弃物处理设施,保证废弃物及时、合理处理。3.5.3设备管理(1)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良好的卫生功能。(2)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行。(3)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保证操作安全。(4)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食品。(5)设备清洗、消毒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浓度进行,保证食品安全。第二节加工操作规范3.5.4原料处理(1)原料进货应严格按照采购标准,保证质量合格。(2)原料存放应按照类别、品种、保质期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3)原料加工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去除表面污染物。3.5.5加工操作(1)加工操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子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2)加工过程中,应按照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保证食品质量。(3)加工设备、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污染食品。(4)加工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污染。3.5.6成品管理(1)成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包装、储存。(2)成品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保证食品质量。(3)成品销售前,应进行质量检验,保证食品安全。第三节食品添加剂管理3.5.7食品添加剂采购(1)食品添加剂采购应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2)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索取相关合格证明文件。(3)食品添加剂进货时应进行验收,保证质量合格。3.5.8食品添加剂储存(1)食品添加剂应按照类别、品种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2)食品添加剂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3)食品添加剂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保证质量稳定。3.5.9食品添加剂使用(1)食品添加剂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2)食品添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安全。(3)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保证食品安全。第四章食品储存与运输第一节储存条件与要求3.5.10储存环境要求(1)储存食品的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有害昆虫、鼠害等。(2)储存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潮、防晒、防雨等条件,保证食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3)储存场所应设置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保证食品安全。3.5.11储存设施要求(1)储存食品的货架、容器等设施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材料。(2)货架应保持牢固、整洁,食品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3)冷藏、冷冻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证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3.5.12储存食品要求(1)食品应按照种类、性质分别储存,保证食品不互相污染。(2)食品储存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食品新鲜度。(3)易腐食品、冷冻食品应储存在冷藏、冷冻设备中,避免食品变质。(4)储存食品的容器应密封、标签清晰,便于识别和追溯。第二节运输过程管理3.5.13运输工具要求(1)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有异味、污物等。(2)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密封、保温、防潮、防尘等功能,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影响。(3)运输工具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保证食品运输安全。3.5.14运输过程要求(1)运输食品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食品新鲜度。(2)易腐食品、冷冻食品应采用冷藏、冷冻运输工具,保证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食品受到剧烈震动、碰撞,防止食品损坏。(4)运输过程中应保证食品包装完好,防止食品受到污染。3.5.15运输人员要求(1)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储存、运输要求。(2)运输人员应严格遵守运输规程,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3)运输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身体健康,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第五章食品销售与服务第一节销售环节管理3.5.16销售前准备(1)保证食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对采购的食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检查销售场所的卫生状况,保证环境整洁、设施齐全。(3)检查销售设备,如冷藏、保鲜设备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培训销售人员,使其掌握食品安全知识、销售技巧和服务规范。3.5.17销售过程管理(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保证食品在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2)对食品进行合理摆放,分类分区,便于顾客选购。(3)保持销售场所的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4)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监督,保证其遵守食品安全规定,规范销售行为。(5)建立健全销售记录,包括销售时间、数量、品种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监控。3.5.18售后服务管理(1)设立售后服务,及时处理顾客关于食品质量的投诉和疑问。(2)对退货、换货的食品进行严格把关,保证不影响其他食品的安全。(3)定期收集顾客意见,改进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第二节餐饮服务规范3.5.19服务流程规范(1)顾客入店:热情迎接,主动询问需求,提供座位。(2)点餐:详细介绍菜单,解答顾客疑问,保证顾客满意。(3)上菜:按照顺序上菜,保证食品温度、口感符合标准。(4)用餐:关注顾客需求,及时提供餐具、调料等。(5)结账:准确计算费用,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6)送客:礼貌送客,感谢光临,邀请再次光临。3.5.20服务态度规范(1)保持微笑,热情友好,尊重顾客。(2)做好倾听,耐心解答顾客问题。(3)主动提供帮助,关注顾客需求。(4)维护餐厅秩序,营造温馨、舒适的用餐环境。3.5.21服务技能规范(1)熟悉菜单,了解菜品特点,为顾客提供专业建议。(2)掌握餐厅设施的使用方法,如点餐系统、收银系统等。(3)熟练使用餐厅设备,如咖啡机、茶具等。(4)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第六章食品安全监测与检验第一节监测计划与实施3.5.22监测目的食品安全监测旨在及时发觉和控制餐饮服务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3.5.23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运输、销售及餐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3.5.24监测内容(1)原材料监测: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项目的监测。(2)加工制作监测: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操作规范、设备清洁等进行监测。(3)餐饮服务监测:对餐饮服务场所的卫生状况、餐具消毒、食品保温等环节进行监测。3.5.25监测计划(1)制定年度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及监测人员。(2)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合理分配监测资源,保证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的监测。(3)监测计划应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并定期对监测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3.5.26监测实施(1)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严格按照监测计划执行监测任务。(2)监测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监测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觉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4)监测数据应定期汇总、分析,形成监测报告,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第二节食品检验与处理3.5.27食品检验(1)建立食品检验制度,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及检验周期。(2)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食品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客观。(3)检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等。(4)检验报告应及时归档,并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依据。3.5.28食品处理(1)对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应根据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2)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措施包括:退货、销毁、隔离存放等。(3)对涉及食品安全的食品,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4)对处理不合格食品的过程,应详细记录,以备后续追溯和审查。3.5.29食品处理后的跟踪监测(1)对处理后的食品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处理措施的有效性。(2)跟踪监测内容包括:处理后的食品质量、卫生状况等。(3)对跟踪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处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3.5.30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与处理(1)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应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进行处理。(2)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协助调查处理。(3)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以备后续追溯和审查。第七章食品卫生与消毒第一节食品卫生标准3.5.31食品原料卫生标准(1)原料采购:餐饮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采购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原料,保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2)原料储存:食品原料应按照不同种类、性质和保存要求,分别存放于适宜的仓库或冷藏设施内,防止交叉污染和变质。(3)原料处理:食品原料在加工前,应进行必要的清洗、浸泡、消毒等处理,以保证食品安全。3.5.32加工过程卫生标准(1)加工环境: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避免污染源侵入。(2)加工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3)操作人员:食品加工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操作过程中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3.5.33成品卫生标准(1)成品储存:成品应按照不同种类、性质和保存要求,分别存放于适宜的冷藏或保温设施内,防止交叉污染和变质。(2)成品配送:成品配送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食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卫生要求,防止食品污染。(3)成品销售:成品销售过程中,应保证食品的卫生条件,避免消费者直接接触食品,减少污染风险。第二节消毒方法与要求3.5.34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法:包括煮沸、蒸汽、紫外线照射等,适用于餐具、厨具、空气等。(2)化学消毒法: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漂白粉、消毒液等,适用于餐具、厨具、空气、水源等。(3)生物消毒法:利用生物制剂进行消毒,如酶制剂、益生菌等,适用于食品原料、水体等。3.5.35消毒要求(1)餐具、厨具消毒:餐具、厨具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保证无细菌、病毒残留。(2)空气消毒:餐饮场所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特别是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期,应增加消毒频次。(3)水源消毒:餐饮业应保证水源卫生,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测和消毒,防止水源污染。(4)食品原料消毒:对食品原料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如浸泡、清洗、紫外线照射等,保证食品安全。(5)消毒剂使用:消毒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注意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对人体和食品产生不良影响。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中,食品卫生与消毒环节,应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和要求执行,保证食品安全。第八章食品安全处理第一节报告与调查3.5.36报告(1)食品安全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调查。(2)确认食品安全后,现场负责人应在2小时内向单位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等级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3)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数、主要症状、疑似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3.5.37调查(1)食品安全调查组应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成立,由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工作人员为成员。(2)调查组应迅速展开现场调查,了解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对现场进行拍照、取样,保存相关证据。(3)调查组应对涉及的产品进行追溯,查找问题源头,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4)调查组应在调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发生及处理过程;b.原因分析;c.整改措施及实施情况;d.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第二节处理与预防3.5.38处理(1)针对食品安全,单位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a.立即停止销售、使用问题食品;b.及时通知消费者,告知原因及处理措施;c.对问题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d.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e.对受影响的消费者给予合理赔偿。(2)处理过程中,应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保证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3.5.39预防(1)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保证员工掌握食品安全操作规程。(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证食品来源安全、加工过程安全、储存和运输安全。(3)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保证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加强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的能力。第九章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第一节员工培训计划3.5.40培训目的为保证餐饮业食品安全,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本节旨在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员工培训计划。3.5.41培训对象(1)餐饮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厨师、服务员等。(2)新入职员工。3.5.42培训内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操作规范;(3)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4)食品卫生知识及操作技能;(5)食品安全处理及应急措施;(6)餐饮业良好卫生操作规范(GHP)。3.5.43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采用讲座、视频、资料学习等形式;(2)实操培训:现场示范、实际操作、互动交流等形式。3.5.44培训周期(1)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周期为1周;(2)在职员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周期为2天。3.5.45培训效果评估(1)理论考核: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2)实操考核:现场操作,满分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第二节食品安全宣传活动3.5.46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餐饮业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3.5.47活动形式(1)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赛;(2)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3)制作食品安全宣传海报、视频、宣传册等;(4)举办食品安全讲座;(5)开展食品安全演练。3.5.48活动组织(1)成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3)落实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活动顺利进行。3.5.49活动实施(1)提前宣传:通过企业内部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2)现场布置:设置活动场地,布置宣传展板、横幅、海报等;(3)活动开展: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4)活动总结: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