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工作指导书: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点_第1页
软件测试工作指导书: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点_第2页
软件测试工作指导书: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点_第3页
软件测试工作指导书: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点_第4页
软件测试工作指导书: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件测试工作指导书: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点TOC\o"1-2"\h\u12153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4313751.1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 4150361.2软件测试的基本类型 499431.3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 527089第2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590742.1制定测试计划的要点 5260052.1.1确定测试目标 5117862.1.2分析需求与设计 5215702.1.3确定测试范围 677462.1.4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661382.1.5制定测试用例 6149992.1.6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678422.1.7测试环境与工具 6238852.2测试策略的制定 6137172.2.1功能测试策略 6127582.2.2功能测试策略 6102332.2.3兼容性测试策略 6220952.2.4安全性测试策略 6257902.2.5用户体验测试策略 6189532.2.6回归测试策略 644962.3测试资源与时间安排 764572.3.1测试团队组织 7230952.3.2测试资源分配 7305272.3.3测试时间安排 721222.3.4测试里程碑 717456第3章测试需求分析 733543.1需求文档的理解与梳理 780573.1.1阅读需求文档 7143913.1.2需求梳理 7309373.2测试需求的提取 7263833.2.1功能测试需求提取 7230523.2.2功能测试需求提取 877833.2.3兼容性测试需求提取 8140363.3需求确认与跟踪 8176023.3.1需求确认 8159423.3.2需求跟踪 811516第4章测试用例设计 8162624.1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8231894.1.1测试用例编号 813644.1.2测试项 8300834.1.3测试目的 8263964.1.4测试输入 9208824.1.5测试步骤 98674.1.6预期结果 9198454.1.7实际结果 9304124.1.8测试环境 9124514.1.9测试人员 9153664.1.10测试时间 985364.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911184.2.1等价类划分法 9261174.2.2边界值分析法 955924.2.3错误推测法 9269394.2.4因果图法 9253244.2.5判定表法 912744.2.6正交实验设计法 9290264.3测试用例的优先级与评审 9298594.3.1测试用例优先级划分 1043264.3.2测试用例评审 103006第5章功能测试 10100475.1功能测试的概念与范围 10327195.1.1单个功能点的测试 10182645.1.2功能之间的交互测试 10178535.1.3业务流程测试 10126695.1.4数据验证测试 10183385.1.5异常情况测试 1036965.2界面测试 1076835.2.1界面布局与设计是否符合需求规格 1110955.2.2界面元素的显示是否正确、一致 1140185.2.3界面操作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易用性是否良好 11315475.2.4界面响应时间是否满足需求 11301965.2.5界面在不同分辨率和浏览器下的兼容性测试 11229775.3边界测试 11201255.3.1输入数据的边界值测试 11314075.3.2输出数据的边界值测试 11215655.3.3状态转换的边界值测试 11300045.3.4条件判断的边界值测试 11298525.3.5边界条件组合测试 11199505.4集成测试 11105.4.1模块间接口测试 1185555.4.2模块组合测试 11905.4.3系统级集成测试 1171135.4.4验证系统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是否正常 11236745.4.5验证系统在集成过程中的功能和稳定性是否满足需求 1128253第6章功能测试 11220226.1功能测试指标与工具 11152356.1.1响应时间 1162236.1.2吞吐量 11291966.1.3资源利用率 1232386.1.4功能测试工具 1273846.2压力测试 1215156.2.1测试目标 1242686.2.2测试方法 1296476.3负载测试 12289906.3.1测试目标 12121526.3.2测试方法 1241046.4稳定性测试 12252996.4.1测试目标 13313396.4.2测试方法 1331590第7章自动化测试 13312667.1自动化测试概述 13118037.2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选择 1387277.3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搭建 13299787.4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编写与维护 144889第8章用户体验测试 14184858.1用户体验测试的重要性 14161318.2可用性测试 1435568.3交互设计测试 15261928.4基于用户场景的测试 1512559第9章安全性测试 15110669.1安全性测试的基本概念 15271869.1.1安全性测试的目标 15119819.1.2安全性测试的分类 16324219.2常见安全漏洞测试 1639919.2.1输入验证漏洞 1638449.2.2SQL注入漏洞 1679039.2.3XSS跨站脚本攻击 1656559.3渗透测试 1721839.3.1信息收集 179289.3.2威胁建模 17192049.3.3漏洞扫描 17314869.3.4漏洞利用 1720649.3.5报告与修复 17152399.4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测试 17153699.4.1数据保护法规遵循 17104969.4.2用户隐私保护 1764199.4.3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17237199.4.4用户权限控制 1727763第10章测试总结与评估 171117010.1测试报告的编写 172657410.1.1报告内容结构 181377810.1.2报告编写规范 181359810.2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182671810.2.1分析方法 181322010.2.2评估指标 183108710.3缺陷跟踪与闭环 192794010.3.1缺陷跟踪流程 192021410.3.2缺陷管理工具 19361710.4测试团队绩效评估与改进措施 19420810.4.1绩效评估指标 191664010.4.2改进措施 19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1.1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的软件测试是通过对软件产品进行操作和评估,以发觉软件中的缺陷、错误或不足,保证软件产品满足既定需求并具备预期功能的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证软件质量:通过测试发觉并修正软件中潜在的问题,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上线后出现故障的风险。2)验证软件功能: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档实现了预定的功能。3)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测试发觉软件易用性、交互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4)保障软件安全:发觉并修复软件中的安全漏洞,降低软件遭受攻击的风险。5)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通过测试发觉潜在的维护问题,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1.2软件测试的基本类型软件测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单元测试:针对软件中最小的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方法、过程等)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是否正确。2)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多个模块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以验证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常。3)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档的要求。4)验收测试:在软件交付给客户之前,由客户或第三方测试机构对软件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5)回归测试:在软件修改或更新后,对已通过测试的功能进行重新测试,以保证修改或更新没有引入新的问题。6)功能测试:验证软件在不同工作负载、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功能表现,保证软件满足功能要求。7)安全测试:发觉并修复软件中的安全漏洞,降低软件遭受攻击的风险。1.3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软件测试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策略、资源需求等。2)测试设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计文档,设计测试用例和测试场景。3)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4)缺陷跟踪:发觉并报告缺陷,跟踪缺陷状态,直至缺陷被修复。5)测试评估: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测试覆盖率、缺陷分布等指标,为软件质量评估提供依据。6)测试报告:编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活动、测试结果和改进建议。通过以上各阶段的软件测试活动,可以有效保证软件质量,降低软件上线后的风险。第2章测试计划与策略2.1制定测试计划的要点2.1.1确定测试目标测试计划需明确测试的目标,包括验证软件功能、功能、稳定性等是否符合需求规格和设计要求。2.1.2分析需求与设计深入分析软件需求与设计文档,保证测试计划覆盖所有功能模块、功能指标和用户场景。2.1.3确定测试范围明确测试计划所涵盖的软件版本、模块、操作系统、浏览器等,保证测试全面性。2.1.4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根据软件特点,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自动化测试等。2.1.5制定测试用例制定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步骤、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等。2.1.6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分析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测试进度和质量的影响。2.1.7测试环境与工具确定测试所需的环境和工具,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保证测试环境稳定可靠。2.2测试策略的制定2.2.1功能测试策略制定针对软件功能模块的测试策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2.2.2功能测试策略制定针对软件功能的测试策略,包括压力测试、并发测试、容量测试等。2.2.3兼容性测试策略制定针对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配置的兼容性测试策略。2.2.4安全性测试策略制定针对软件安全性的测试策略,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2.2.5用户体验测试策略制定针对用户使用体验的测试策略,包括易用性测试、交互测试等。2.2.6回归测试策略制定针对软件修改和优化后的回归测试策略,保证修改不影响已有功能。2.3测试资源与时间安排2.3.1测试团队组织确定测试团队的组织结构,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自动化测试工程师等。2.3.2测试资源分配根据测试计划,合理分配测试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等。2.3.3测试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测试时间表,包括各阶段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保证测试进度可控。2.3.4测试里程碑设置测试过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如测试用例设计完成、测试环境搭建完成等,以便监控测试进度。第3章测试需求分析3.1需求文档的理解与梳理在开展软件测试工作之前,对需求文档的理解与梳理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基础。本节将阐述如何深入理解需求文档,并对需求进行有效梳理。3.1.1阅读需求文档(1)通读全文,了解软件的整体功能与目标。(2)细读各个功能模块,理解模块之间的关系。(3)关注需求文档中的特殊说明、限制条件以及功能指标。3.1.2需求梳理(1)对需求进行分类,区分功能需求、功能需求、兼容性需求等。(2)分析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测试优先级。(3)检查需求文档的完整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和可验证性。3.2测试需求的提取在深入理解与梳理需求文档的基础上,本节将介绍如何提取测试需求。3.2.1功能测试需求提取(1)根据需求文档,列出各个功能模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2)针对每个功能,提取其基本操作、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3)对功能模块间的交互,分析可能的集成测试需求。3.2.2功能测试需求提取(1)根据需求文档,识别功能关键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等。(2)分析系统可能存在的功能瓶颈,如数据库访问、网络通信等。(3)针对功能指标,制定功能测试目标和测试场景。3.2.3兼容性测试需求提取(1)识别软件需要支持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硬件等。(2)分析不同兼容性组合下的测试需求。(3)结合用户场景,确定兼容性测试的重点。3.3需求确认与跟踪为保证测试工作的高效开展,本节将介绍需求确认与跟踪的方法。3.3.1需求确认(1)组织需求评审会议,邀请相关干系人参加。(2)对照需求文档,确认需求的正确性和可行性。(3)记录评审过程中的问题与争议,并及时解决。3.3.2需求跟踪(1)建立需求与测试用例的对应关系。(2)跟踪需求变更,及时更新测试用例。(3)保证测试工作覆盖所有需求,并跟踪需求实现情况。第4章测试用例设计4.1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素包括:4.1.1测试用例编号为便于管理和追溯,每个测试用例应具有唯一编号。4.1.2测试项测试项是指被测试的功能点、模块或功能指标等。4.1.3测试目的明确测试用例的目的,以验证被测试项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设计文档中的规定。4.1.4测试输入列出执行测试所需的输入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边界数据等。4.1.5测试步骤详细描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步骤,包括操作步骤、预期结果等。4.1.6预期结果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设计文档,明确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4.1.7实际结果执行测试用例后,记录实际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对比。4.1.8测试环境描述测试用例执行所需的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4.1.9测试人员记录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人员。4.1.10测试时间记录测试用例的执行时间。4.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为提高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和有效性,以下几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4.2.1等价类划分法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4.2.2边界值分析法针对输入数据的边界值进行测试,以发觉潜在的缺陷。4.2.3错误推测法根据已知的错误类型,推测可能存在的错误,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4.2.4因果图法通过分析输入条件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设计测试用例。4.2.5判定表法根据多个输入条件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设计测试用例。4.2.6正交实验设计法利用正交表,从大量的输入组合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4.3测试用例的优先级与评审为保证测试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应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先级划分和评审。4.3.1测试用例优先级划分根据以下原则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先级划分:(1)关键功能优先;(2)高风险功能优先;(3)输入条件复杂的功能优先;(4)影响范围广的功能优先。4.3.2测试用例评审组织相关人员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保证测试用例的以下方面:(1)完整性: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所有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设计文档中的功能点;(2)准确性:测试用例描述是否清晰、准确,易于理解;(3)可行性:测试用例在实际测试环境中是否可执行;(4)可靠性:测试用例的预期结果是否正确;(5)优先级: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划分是否合理;(6)重复性:避免测试用例的重复。第5章功能测试5.1功能测试的概念与范围功能测试是软件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验证和确认。其目的是保证软件的功能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描述正确、完全地实现。功能测试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5.1.1单个功能点的测试5.1.2功能之间的交互测试5.1.3业务流程测试5.1.4数据验证测试5.1.5异常情况测试5.2界面测试界面测试是功能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针对软件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验证。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5.2.1界面布局与设计是否符合需求规格5.2.2界面元素的显示是否正确、一致5.2.3界面操作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易用性是否良好5.2.4界面响应时间是否满足需求5.2.5界面在不同分辨率和浏览器下的兼容性测试5.3边界测试边界测试是针对软件系统在输入、输出、状态转换等方面的边界条件进行测试。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5.3.1输入数据的边界值测试5.3.2输出数据的边界值测试5.3.3状态转换的边界值测试5.3.4条件判断的边界值测试5.3.5边界条件组合测试5.4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多个模块或组件进行组合,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集成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5.4.1模块间接口测试5.4.2模块组合测试5.4.3系统级集成测试5.4.4验证系统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是否正常5.4.5验证系统在集成过程中的功能和稳定性是否满足需求第6章功能测试6.1功能测试指标与工具功能测试是评估软件系统在特定功能指标方面的表现,以保证其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以下是关键的功能测试指标及相应的测试工具:6.1.1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用户发起请求到系统返回响应所需的时间。它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6.1.2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通常以每秒请求数(TPS)衡量。6.1.3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关注系统运行过程中CPU、内存、磁盘I/O和网络等资源的消耗情况。6.1.4功能测试工具常用的功能测试工具有:JMeter:适用于Web应用和API的功能测试。LoadRunner:一款功能强大的功能测试工具,支持多种协议和应用类型。Locust:基于Python的分布式功能测试工具,易于编写自定义测试场景。6.2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旨在验证软件系统在极端工作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觉系统的功能瓶颈和缺陷。6.2.1测试目标确定系统在最大负载下的功能表现。发觉系统在接近或达到功能极限时的稳定性问题。6.2.2测试方法持续增加负载,直至系统出现功能下降或故障。监控系统功能指标,分析瓶颈和潜在问题。6.3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在模拟实际工作负载的情况下,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水平下的功能表现。6.3.1测试目标确定系统在预期负载下的功能表现。评估系统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6.3.2测试方法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设计测试场景,模拟用户行为。逐步增加并发用户数,监测系统功能指标。6.4稳定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旨在验证软件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6.4.1测试目标保证系统在持续运行过程中功能稳定。发觉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6.4.2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长时间运行,监测功能指标。检查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内存泄漏、资源耗尽等问题。第7章自动化测试7.1自动化测试概述自动化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提高测试效率、准确性和稳定性。本章主要介绍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应用。7.2自动化测试工具的选择在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时,需考虑以下关键因素:(1)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2)具备良好的脚本编写和维护能力;(3)提供丰富的测试报告和数据分析功能;(4)易于集成到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流程;(5)具有较好的社区支持和文档资料。根据项目需求,可以选择以下类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1)功能测试工具:如Selenium、Cypress等;(2)功能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3)接口测试工具:如Postman、SoapUI等;(4)移动端测试工具:如Appium、RobotFramework等。7.3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搭建是保证自动化测试顺利进行的基础。以下为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关键步骤:(1)明确测试目标,制定测试计划;(2)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3)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4)编写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架构设计文档;(5)开发自动化测试脚本;(6)配置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流程;(7)对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维护和优化。7.4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编写与维护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编写与维护是保证测试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与维护的注意事项:(1)遵循编程规范,保证脚本可读性和可维护性;(2)编写具有高覆盖率的测试用例;(3)合理利用数据驱动、关键字驱动等测试方法;(4)定期检查和更新测试脚本,保证与被测软件同步;(5)对失败的测试用例进行分析和定位问题,及时修复;(6)通过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流程,保证自动化测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章对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工具选择、框架搭建以及脚本编写与维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软件测试团队开展自动化测试工作提供了指导。第8章用户体验测试8.1用户体验测试的重要性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UX)是衡量软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用户体验测试旨在保证软件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便捷、高效、愉悦的使用体验。本章将阐述用户体验测试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测试来保证软件产品的用户体验质量。8.2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UsabilityTesting)是评估软件产品易用性的一种方法,主要关注用户在使用软件时的效率、学习曲线、错误率等方面。以下是可用性测试的关键要点:设计合理的测试任务,模拟用户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操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群体,保证测试结果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对测试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根据测试结果,优化产品界面布局、交互逻辑和功能设计,提高产品的易用性。8.3交互设计测试交互设计测试(InteractionDesignTesting)旨在评估软件产品的交互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和操作习惯。以下是交互设计测试的关键要点:分析用户需求,制定交互设计规范,保证设计的一致性和简洁性;通过原型设计工具,构建交互原型,进行模拟测试;关注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反馈,发觉并解决交互设计中的问题;不断优化交互设计,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愉悦性。8.4基于用户场景的测试基于用户场景的测试(ScenariobasedTesting)是一种以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为依据的测试方法,旨在保证软件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稳定性。以下是基于用户场景的测试的关键要点: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场景;结合用户场景,设计测试用例,覆盖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执行测试用例,观察软件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发觉潜在问题;针对测试结果,优化产品功能、功能和用户体验,提高软件质量。通过以上各类用户体验测试,可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方面的质量,从而提升软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9章安全性测试9.1安全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安全性测试旨在保证软件产品在面临恶意攻击或非预期操作时,仍能保持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从而保障用户和系统的安全。本章将阐述安全性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践,以帮助测试团队识别并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9.1.1安全性测试的目标安全性测试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识别软件中的安全漏洞和潜在风险。(2)验证软件的安全防护机制是否有效。(3)保证软件在面临攻击时具备一定的抗攻击能力。(4)保障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合规性。9.1.2安全性测试的分类安全性测试可分为以下几类:(1)静态安全性测试:对、配置文件等静态资源进行分析,查找潜在的安全问题。(2)动态安全性测试:通过运行软件,模拟各种攻击手段,检测软件的安全功能。(3)网络安全性测试:针对网络应用,检测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认证等安全机制。(4)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测试:保证软件在处理用户数据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9.2常见安全漏洞测试本节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软件安全漏洞,并对如何测试这些漏洞进行阐述。9.2.1输入验证漏洞输入验证漏洞是指软件未能正确处理用户输入,导致恶意输入破坏软件逻辑或执行非法操作。测试方法包括:(1)输入特殊字符、超长字符串等异常输入,检测软件的输入验证机制。(2)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模糊测试,发觉潜在的输入验证漏洞。9.2.2SQL注入漏洞SQL注入是指攻击者通过恶意输入,破坏SQL语句的执行逻辑,从而非法访问或修改数据库。测试方法如下:(1)构造包含SQL特殊字符的输入,如单引号、分号等,观察软件的反应。(2)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SQL注入测试,识别潜在风险。9.2.3XSS跨站脚本攻击XSS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在网页中插入恶意脚本,盗取用户信息或实施其他非法操作。测试方法包括:(1)插入恶意脚本,检测浏览器是否会执行这些脚本。(2)使用自动化工具检测潜在的XSS漏洞。9.3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一种模拟黑客攻击的方法,旨在发觉软件系统的安全漏洞。以下为渗透测试的关键步骤:9.3.1信息收集收集目标系统的基本信息,如IP地址、操作系统、网络架构等。9.3.2威胁建模分析目标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和攻击方法,为后续渗透测试提供指导。9.3.3漏洞扫描使用自动化工具对目标系统进行漏洞扫描,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9.3.4漏洞利用针对已识别的漏洞,实施攻击手段,验证漏洞的实际影响。9.3.5报告与修复整理渗透测试结果,形成报告,指导开发团队进行漏洞修复。9.4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测试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测试旨在保证软件在处理用户数据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9.4.1数据保护法规遵循测试软件是否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9.4.2用户隐私保护检测软件是否合理收集、使用和存储用户数据,保证用户隐私不受侵犯。9.4.3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验证软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9.4.4用户权限控制检查软件是否合理设置用户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或操作。第10章测试总结与评估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