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福州市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单选题1.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和动物的统一性B.光学显微镜的出现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建立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完全归纳的科学方法D.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细胞是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和动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B、光学显微镜的出现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建立,B正确;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科学方法,C错误;D、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D正确;故选C。2.检测花生匀浆中是否含有脂肪、还原糖,需要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 B.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C.苏丹Ⅲ染液、斐林试剂 D.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答案】C【解析】【分析】有机物的鉴定方法:(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脂肪可以被苏Ⅲ染成橘黄色,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还原糖,所用检验脂肪、还原性糖的试剂分别是苏丹Ⅲ染液、斐林试剂,C正确,ABD错误。故选C。3.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是()A.都属于还原糖 B.都含有C、H、O、NC.都存在于植物细胞内 D.基本单位都是六碳糖【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等,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详解】A、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不属于还原糖,A错误;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B错误;C、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C错误;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葡萄糖是六碳糖,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都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 B.核酸的单体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DNA和RNA中碱基种类相同 D.碱基的序列构成核酸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详解】AB、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故核酸都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核酸的单体核苷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B正确;C、DNA和RNA中都含有的碱基有: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DNA中还含有T胸腺嘧啶,RNA中还含有U尿嘧啶,C错误;D、核酸的多样性与核酸中碱基的序列(排列顺序)有关,D正确。故选C。5.图示为动物细胞匀浆经差速离心后依次获得的部分沉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管沉淀物中没有RNA成分 B.乙管沉淀物都有双层膜结构C.丙管上清液含有ATP与ADP D.丁管上清液含有粗面内质网【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膜结构,对细胞器进行分类: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详解】A、甲管沉淀物为细胞核,细胞核里有蛋白质、DNA和RNA,A错误;B、乙管沉淀物为线粒体、溶酶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溶酶体为单层膜结构,B错误;C、丙管上清液含有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ATP与ADP,C正确;D、丁管沉淀含有核糖体和生物大分子,表明上清液中不含较重的粗面内质网,D错误。故选C。6.支原体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其模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 B.细胞膜上分布有转运蛋白C.DNA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细胞壁,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不是所有的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详解】A、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A正确;B、支原体的细胞膜上分布有转运蛋白,B正确;C、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C错误;D、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场所,D正确。故选C。7.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1090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959个。体细胞减少的原因是()A.细胞分裂 B.细胞衰老 C.细胞分化 D.细胞凋亡【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细胞分裂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A错误;B、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但体细胞不会在发育成熟时大量死亡,而且衰老的细胞也是通过细胞凋亡来清除的,B错误;C、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不会使细胞数目减少,C错误;D、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细胞凋亡发生,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的体细胞有1090个,而发育成熟后体细胞只有959个,体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导致的,D正确;故选D。8.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停止分裂,这说明细胞核能控制()A.物质的运输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变异 D.细胞的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根据题意,有细胞核的可以继续分裂,没有细胞核的不能继续分裂,说明细胞核可以控制细胞的分裂,D正确,ABC错误。故选D。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C.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答案】D【解析】【分析】质壁分离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产生浓度差。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由于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A正确;B、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C、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这是质壁分离发生的外因,C正确;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D错误。故选D。1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只有分泌到细胞外才起作用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般需要温和的条件发挥作用。【详解】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B、适宜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外均可起作用,B错误;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起到催化作用,C正确;D、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具有高效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具有专一性,D正确。故选B。1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中的分子,叙述错误的是()A.水可与细胞内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形成结合水B.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C.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形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糖原是存在与人体和动物细胞中的多糖。【详解】A、细胞结合水的存在形式是与细胞内的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A正确;

B、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正确;C、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C正确;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一定都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形成的,D

错误;故选D。12.若外界环境中的光照突然减弱,则叶绿体内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A.C3减少,C5减少 B.C3减少,C5增多C.C3增多,C5减少 D.C3增多,C5增多【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详解】由于光照突然减弱,会使光反应减弱,使光反应产物NADPH、ATP合成减少,故C3还原速率下降(C5的产生减少),而二氧化碳固定速率基本不变,即C3生成速率(或C5的消耗速率不变),因此,外界环境中的光照突然减弱,则叶绿体内C3增多,C5减少,即C正确。故选C。13.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设计实验如表所示。下列对表格内容的补充,正确的是()组别甲组乙组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①②检测试剂③③A.①蔗糖,②麦芽糖,③斐林试剂 B.①淀粉,②麦芽糖,③斐林试剂C.①淀粉,②蔗糖,③斐林试剂 D.①蔗糖,②淀粉,③碘液【答案】C【解析】【分析】为了验证酶的专一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即甲组和乙组的酶相同,但反应物不同。同时,需要使用能够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详解】A、在这个实验中,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蔗糖。甲组应该使用淀粉作为反应物,A错误;B、在这个实验中,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蔗糖。因此,甲组应该使用淀粉作为反应物,乙组应该使用蔗糖作为反应物,B错误;C、甲组应该使用淀粉作为反应物,乙组应该使用蔗糖作为反应物。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还原糖,如果反应物被分解,就会生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应该使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C正确;D、甲组应该使用淀粉作为反应物,乙组应该使用蔗糖作为反应物,使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D错误。故选C。14.毕希纳把酵母菌研磨、过滤,得到不含细胞的提取液,然后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溶液冒出气泡,并产生了酒精。该实验结束了巴斯德与李比希对发酵原理的争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显微镜检查提取液中是否含有酵母菌B.往提取液加入葡萄糖后实验容器必须密封C.该实验产生酒精的过程中不需要酶的作用D.实验表明细胞的提取液可以进行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故可用显微镜检查提取液中是否含有酵母菌,A正确;B、酵母菌在无氧呼吸时才可产生酒精,故往提取液加入葡萄糖后实验容器必须密封,B正确;C、酶可参与化学反应,该实验产生酒精的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D、分析题意,酵母菌研磨、过滤,得到不含细胞的提取液,然后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溶液冒出气泡,并产生了酒精,说明进行了无氧呼吸,故实验表明细胞的提取液可以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15.在我国南方,芥菜等蔬菜在霜冻后食用品质更佳。研究发现,植物在低温环境下会产生抗逆反应,如将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抗逆反应体现了植物对低温环境适应B.抗逆反应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增强、酶活性升高C.该变化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D.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1、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2、经霜的植物在抗寒冷时会将体内的淀粉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葡萄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甜度。糖分子不仅可以降低冰点,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表面降低水分进出的速度,从而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细胞内糖多渗透压增大,保留的水分就多,水分外出结冰的机会就会减少。【详解】A、低温下荠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该现象为荠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A正确;B、糖分子不仅可以降低冰点,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表面降低水分进出的速度,从而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故抗逆反应引起细胞膜流动性减弱、酶活降低,B错误;C、低温下荠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C正确;D、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少细胞结冰的机会。故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正确。故选B。【点睛】1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细胞核调控、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 B.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C.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 D.造血干细胞、红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周期是受细胞核调控、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A正确;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B正确;C、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即分裂间期和分裂期,C正确;D、造血干细胞均具有细胞周期,但红细胞不再进行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实验组加酶试剂、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一般不选择淀粉酶为实验材料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底物与酶先混合后再调节温度D.酶活性受到温度影响,酶试剂应置于其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答案】B【解析】【分析】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高,若探究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无机催化剂溶液,A错误;B、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的不同,因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自然水解,所以一般不选择淀粉酶为实验对象,B正确;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先使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达到实验温度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C错误;D、低温可以抑制酶活性,保存酶制剂应低温下保存,D错误。故选B。18.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B.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与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正相关C.用白光照射提取液,透过提取液的主要是蓝紫光和红光D.提取的色素溶液,给予适宜的光照后可观察到氧气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色素提取):(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3)各物质的作用:①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②层析液:分离色素。③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③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详解】A、光合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A错误;B、光合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与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正相关,B正确;C、光合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用白光照射提取液,大部分蓝紫光和红光都被色素吸收了,C错误;D、只有光合色素不能发生光反应,还需要光能、水、酶等,D错误。故选B。19.下列关于生产实践的措施及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需适当通气后再密封,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B.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栽种作物应做到行距、株距合理,以提高单位面积有机物积累量D.大棚栽培农作物可适当增大日夜温差,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积累量【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乳酸菌是厌氧菌,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需密封,A错误;B、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因此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C、栽种作物应做到行距、株距合理,可以提高植物对光照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提高单位面积有机物积累量,C正确;D、大棚栽培农作物可适当增大日夜温差,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积累量,D正确。故选A。20.某天南星科植物存在一种特殊的有氧呼吸方式,其花序成熟时耗氧速率是一般植物的一百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的ATP量只有其他细胞的百分之四十。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植物开花期间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B.该呼吸方式仍有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C.该植物花序的温度可能比周围环境温度高D.该呼吸方式有利于释放气味分子吸引昆虫【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详解】A、有氧呼吸可产生能量,分析题意,该植物开花期间其花序成熟时耗氧速率是一般植物的一百倍以上,说明该植物开花期间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A正确;B、该植物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故不存在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B错误;C、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热能释放和转化为ATP,该植物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的ATP量只有其他细胞的百分之四十,据此推测能量更多以热能散失,故该植物花序的温度可能比周围环境温度高,C正确;D、该植物是花序成熟时进行该特殊的有氧呼吸,据此推测该呼吸方式有利于释放气味分子吸引昆虫,利于传粉,D正确。故选B。21.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内K+浓度是细胞外30多倍,细胞外Na+浓度是细胞内10多倍,蛋白X消耗ATP同时泵入K+、排出Na+。乌苯苷能与蛋白X特异性结合以抑制其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TP作用于蛋白质X,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抑制细胞呼吸会减弱细胞对K+和Na+的运输C.用乌苯苷处理细胞,细胞外Na+浓度将降低D.蛋白X为通道蛋白,不需要与K+和Na+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分析题意,蛋白X消耗ATP同时泵入K+、排出Na+,该过程中ATP作用于蛋白质X,使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实现物质跨膜运输,A正确;B、K+和Na+的运输需要消耗ATP,而细胞呼吸可以产生ATP,故抑制细胞呼吸会减弱细胞对K+和Na+的运输,B正确;C、乌苯苷能与蛋白X特异性结合以抑制其功能,则排出Na+的过程受阻,细胞外Na+浓度将降低,C正确;D、蛋白X是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载体蛋白,需要与所运输的物质K+和Na+结合,D错误。故选D。22.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洗去脂类污渍,但对蛋白质类污渍的去除效果不好,开发人员研究在两种表面活性剂AES、LAS中添加蛋白酶A和蛋白酶B以优化洗涤剂的配方,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组实验目的是研究洗涤时间对酶活性保持率的影响B.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氨基酸含量判断两种蛋白酶活性C.与LAS相比,AES对两种蛋白酶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D.洗涤剂效果最优的配方是表面活性剂AES和蛋白酶B【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分析题意及题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涤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种类、蛋白酶种类,故两组实验目的是研究洗涤时间和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保持率的影响,A错误;B、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反应,但不能用于检测氨基酸含量,B错误;C、据图分析,LAS处理后两种酶的酶活保持率均下降更明显,说明LAS对两种蛋白酶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C错误;D、结合图示可知,蛋白酶B与表面活性剂AES的处理结果酶活保持率最高,说明洗涤剂效果最优的配方是表面活性剂AES和蛋白酶B,D正确。故选D。23.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高中生物学实验内容操作步骤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将双缩脲试剂A液、B液混匀后加入待测样液中B观察细胞质流动将黑藻置于温暖且有光照的环境一段时间后,选用低倍镜观察叶肉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与酶在100℃保温一定时间后,与其他组一样混合后直接加入碘液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分装A、B两瓶,密封瓶口后均应立即与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通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1、混合后加入一-斐林试剂;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3、【详解】A、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A错误;B、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C、酶在100℃下,会失活,C错误;D、锥形瓶在封口初期存在少量氧气,这时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D错误。故选B。24.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B.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小,多种酶活性降低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增殖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生物体形成和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过程,A正确;B、细胞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具有特异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使细胞趋向于专门化,B正确;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多种酶活性降低,C错误;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D正确。故选C。25.下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处于中期,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乙处于后期,核DNA和染色体数目均为甲细胞的2倍C.丙处于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逐渐形成染色体D.丁处于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特点是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有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使已经在S期复制好的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不同的。【详解】A、甲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属于中期,A正确;B、乙处于后期,核DNA和甲细胞的一样,染色体数目为甲细胞的2倍,B错误;C、丙处于前期,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核膜消失、核仁解体,C正确;D、丁表示分裂间期,包含G1期、S期和G2期,S期细胞进行DNA的复制,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26.下图表示细胞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甲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等。图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囊泡X由[③]____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④]_____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①]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能够_______________,并使两者发生膜融合,从而将“货物”分泌出去。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3)甲图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以上)。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除运输分泌蛋白,还可能运输酸性水解酶到⑤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磷脂(脂质)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④.细胞核(2)①.特异性结合(识别)②.流动性(3)①.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②.溶酶体【解析】【分析】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其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质,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溶酶体;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表示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的机制【小问1详解】囊泡膜的主要成分和细胞膜相同,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图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囊泡X由[③]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④]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①]细胞核。【小问2详解】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并使两者发生膜融合,从而将“货物”分泌出去。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小问3详解】甲图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除运输分泌蛋白,还可能运输酸性水解酶到溶酶体。27.细胞呼吸强度是影响果蔬贮藏时间的重要因素,生产中常通过调整贮藏环境温度和气体浓度来调节细胞呼吸强度,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1)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阶段,场所是_______________。果实一般适合贮藏在低温、低氧条件下,原因是低温可以抑制_______________活性,从而降低果蔬呼吸强度。而2%~5%的低氧处理常常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且降低有氧呼吸强度,使有机物消耗总量降到最低。(2)O2浓度过低会诱导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醛等物质,对果蔬品质造成不利影响。科研人员尝试研究高浓度O2条件贮藏对某蔬菜的影响。①据图可知,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氧气浓度越高,对蔬菜呼吸强度抑制效果越_______________。贮藏果蔬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②若要在生产实践中使用高氧贮藏果蔬,你认为还需进行哪些研究?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第三②.线粒体内膜③.(呼吸相关)酶④.无氧呼吸(2)①.大气氧浓度②.强③.氧浓度90%④.高氧是否会产生某些物质对果蔬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解】氧气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参与反应,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反应生成水,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过程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故果实一般适合贮藏在低温、低氧条件下;2%~5%的低氧处理常常能够抑制无氧呼吸且降低有氧呼吸强度,使有机物消耗总量降到最低。【小问2详解】①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高浓度O2条件贮藏对某蔬菜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高浓度氧气,据图可知,对照组为大气氧浓度;实验表明氧气浓度越高,呼吸强度越弱,即对蔬菜呼吸强度抑制效果越强;实验范围内,氧浓度90%条件下呼吸作用最弱,故贮藏果蔬效果最好。②在生产实践中,还需要探究高氧是否会产生某些物质对果蔬品质造成不利影响,以保证果蔬质量。28.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或果糖)的吸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葡萄糖是细胞主要的_______________。图中表示随着葡萄糖(或果糖)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吸收速率不再上升,说明细胞膜对两种物质的运输都需要_______________(“载体蛋白”或“ATP”)。(2)为了研究小肠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方式,实验小组观察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小肠上皮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和果糖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发现如下现象:小肠上皮细胞葡萄糖和果糖吸收方式的探究组别细胞溶液(2ml)现象1正常小肠上皮细胞10%的葡萄糖溶液先皱缩后膨胀2正常小肠上皮细胞10%的果糖溶液先皱缩后膨胀3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小肠细胞10%的葡萄糖溶液皱缩4呼吸酶抑制剂处理过的小肠细胞10%的果糖溶液先皱缩后膨胀请回答下列问题:①1组中,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因为渗透_______________而皱缩,后因为细胞吸收葡萄糖,导致细胞内液浓度_______________而吸水膨胀。②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该方式吸收葡萄糖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答案】28.①.能源物质②.载体蛋白29.①.失水②.升高③.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主要)是主动运输,吸收果糖是协助扩散④.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是生命活动的需要【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小问1详解】葡萄糖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被称为生命的燃料;图中表示随着葡萄糖(或果糖)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吸收速率不再上升,说明细胞膜对两种物质的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小问2详解】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渗透作用有关,1组中,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因为渗透失水而皱缩,后因为细胞吸收葡萄糖,导致细胞内液浓度升高而吸水膨胀。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组与3组、2组与4组的自变量是呼吸酶抑制剂的有无,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与能量的关系进行比较,结合实验结果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主要)与能量有关,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果糖与能量无关,是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意义是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是生命活动的需要。29.荧光素酶系溶液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该酶能利用ATP的能量,催化荧光素与氧气反应发出特定荧光,利用该原理可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浓度,实验方法如下:步骤一:每一比色杯(容器)中分别加入10×10-7M、10×10-8M、10×10-9M、10×10-10M、10×10-11M等不同浓度的ATP溶液0.2ml,再向各比色杯中加入0.8ml荧光素酶系溶液,混匀后立即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比色杯发光强度,实验设定的温度为25℃,pH为7.4~7.8,然后根据结果绘制出ATP浓度与发光强度的标准曲线。步骤二:将未萌发、萌发12小时、萌发24小时的玉米胚各10粒,经研磨、提取,获得组织样液。利用荧光素酶系溶液测定荧光强度并记录结果如下表。不同萌发时间玉米胚组织样液荧光强度记录表组别①②③10.2ml0.8ml20.2ml08ml30.2ml0.8ml步骤三:将不同组别得到的数据与标准曲线进行对照,从而测得④_______________。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记录表和步骤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2)步骤二中设定的温度与pH值是_______________。(3)玉米胚组织样液中的ATP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已知萌发24小时的玉米种子呼吸强度显著高于12小时,实测样液发光强度只略高于12小时样液,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答案】29.①.种子组织样液②.荧光素酶系溶液③.荧光强度④.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的ATP浓度30.25℃,7.4~7.831.①.细胞呼吸/有氧呼吸②.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转化为ADP并释放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换,是时刻不停地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特殊化学键中。【小问1详解】本实验的原理是利用荧光素酶系溶液在ATP的作用下发出特定荧光设计的,据此测量不同萌发阶段种子样液中ATP浓度,因此实验步骤为: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目的是制备标准不同浓度的ATP溶液,进而获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