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农工商住行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经济体系民生体系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住”人类生存之必需单元核心内容:人类居住条件与环境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核心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体悟“住”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产生之后方才开始了定居生活,逐渐形成一定数量的聚居点,这就是村落。手工业产生后,商业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工商业和农业的分工。工商业聚居点逐渐出现集市,集市稳定下来就成为集镇,集镇便利了村落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伴随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城市大量兴起,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时空观念: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住”,“住”因地制宜、因时不同。本单元总体按照古代和近代以来的时序进行叙述。村落集镇雏形早期城市城市化推进前9000年新石器时代农业产生之后原始社会末期前3500—前3100近代以来

古代社会村落、集镇、城市三种聚落产生发展,民居各具特色、因地制宜;近代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人类居住条件改善。概念村落:农民聚居的地方。集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居民聚居地。集(集市):农村的市场,又叫草市或墟。城市: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城镇:城市和集镇的合称。两者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集中地,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是在历史上手工业和农业分离,阶级和国家出现时产生的。最初的“城”是在一定地域上用墙垣围起来的城堡城郭,具有防卫功能,是一个地区或部落的政治、军事中心。最初的“市”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进行产品交换的场所。随着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增多,交换日益频繁并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城”的存在为这种交换提供了一个安全、合适的环境。于是,“城”与“市”逐渐统一,城市兼具防卫和交换的功能。随着城市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往往是所在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现代城市,是现代大工业、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集中地,一般是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1、古代居住形式①演变:

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②原因:生产力的进步。2、古代村落的产生①原因:

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②表现: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③特征: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④影响:

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穴居巢居兴隆洼遗址兴隆洼文化玉器兴隆洼遗址结构布局规整有序,整个村落当初应该是统一营建的。一直周围有人工围沟,围沟内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房址排列整齐有序……房址四周和东北侧有窖藏坑。兴隆洼居室墓葬是兴隆洼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一处出土的墓葬显示,墓主与雌、雄两头猪同穴并列埋葬,人、猪并穴埋葬的方式表明,当时的祭祖活动与祭祀猎物的活动已经结合在一起。——李仲信《雕梁画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问题1:分析距今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村落遗址具有哪些功能?住宅仓廪公共活动手工业生产2.古代集镇的出现(1)条件(57页第一段)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分工、商业发展

③地理位置重要和优越

④防御的需要(2)中国古代集镇的形成

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②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③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发展演变

(3)意义:

集镇的出现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7页学习聚焦)时期表现原始社会末期

北魏-唐两宋元朝明清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置镇工商业集镇,行政集镇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集镇雏形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特点:①经济功能日益增强,兼具军事政治;②规模日益扩大;③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问题2:教材P57清朝《武昌汉口鸟瞰图》及历史纵横,汉口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其商业繁华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天然良港,交通便利;商民聚集,商业发展表现:商业巨镇;市场规模大;商业分工繁细;名店名铺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了,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含义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中国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发展商朝时,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西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欧洲中古时期10—11世纪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3、城市的产生以宗法等级制度为基础(体现礼制、等级)突出王权布局工整问题3:观察“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分析雅典城市的布局与功能?布局: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功能:①城墙——防御功能②神庙——宗教功能③市场——商业功能④法院——行政机构⑤居民区——居住功能⑥剧院——文化功能宋元隋唐战国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政治中心隋唐以后主要分布在交通发达货物集散地明清明清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③经济功能增强问题4:观察下列图片,指出中国古代城市演变趋势①数量增多、规模变大②地理位置南移、东移(角度:如数量、分布区域、城市功能等)材料: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多样化和商业化城市发展,以北宋为分水岭,之前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是从属地位,之后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④政府管理松弛、坊市限制被打破学案探究一

中西方的传统城市材料1:中国古代的城市多是通过行政命令兴建并发展起来的。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稳定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很早进入封建社会,又很晚进入工业社会。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城市不仅缺少促使发展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积极因素,甚至还是封建保守势力的核心堡垒,因为封建帝王、官僚、世家大族、富商豪绅等特权阶层几乎都集中在城市。城市中的居民由上至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与广大村庄中的农民依存共处,使中国封建制度异常稳固。所以中国传统城市的格局变化小,没有大的变迁,从中几乎找不到现代文明的因素。材料2:西方的城市起源于古希腊城邦文明。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中世纪后期的复兴,西方的城市几乎都是商品经济的载体。因此城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经济结构分解的开始,这不仅使具有商业精神的新兴的市民阶级代表了一种进步的、革命的社会力量,而且使以市场为中心、以契约为纽带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也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城市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本身的繁荣并开拓了市民阶级从卑微地位上升为资产阶级的道路,商业精神孕育了政治意义上的平等自由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方的城市就是现代民权的摇篮,是引领西方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桥头堡和主要阵地。

——唐巍人《统治堡垒与民权摇篮——浅析中西方古代城市文化的异同》依据材料分析中西方传统城市的特点及原因。问题5:中西方传统城市的特点及原因特点:

中国的传统城市注重政治职能,主要是贵族富商的聚居地,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

西方的传统城市与商品经济联系密切,主要是市民和商人的聚居地,孕育了自由平等观念,是近现代民权的摇篮。原因:

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思想文化专制;

西方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力量强大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问题5:中西方传统城市的特点及原因4、世界各地的民居古罗马高层住宅印第安人圆锥形帐篷中国古代民居结合教材对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进行梳理地区建筑特点住屋与布局特色古代两河流域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土坯房屋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每户建筑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古代埃及房屋由泥和木材修建,防晒保温

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周围有柱廊

古代中国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巢居→干栏式建筑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穴居→地上建筑设计理念严格遵循等级观念礼仪制度;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多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明朝砖木结构开始普及。古代希腊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

凹室、正屋

古代罗马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列柱庭院、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古代印第安人

圆锥形帐篷

公共居所,屋内不分隔间巢居中国南方潮湿多雨穴居中国北方干燥少雨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住的方面,自春秋以来,史籍上就载有等级限制......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影响世界民居多样性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问题7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宗教习俗总结古代人类的居住形式与环境世界各地的民居生产力发展农业出现筑屋定居村落产生集镇出现农业手工业分离商业发展城市产生政治、经济、军事多种功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美洲高考真题(2024·黑吉辽·5)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A.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C.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A(2024·河北·6)图1、图2为不同朝代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分布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A.地方行政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B.部分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C.闭关自守政策执行更为严格

D.改土归流实施范围有所扩展B高考真题《周礼·考工记》中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个理想的国都规制

①布局规整对称②政治功能突出

③影响后世国都的规划④体现开放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1.(2022·海南·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B本节精练船型屋是海南岛黎族先民适应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而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南岛为船型屋提供了丰富的建材。2.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B“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C“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D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古村落本节精练7.清代相邻的集市,群集期相错,互不冲突,还形成专门的名称,如河北的“差花集”、广东的“插花墟”、广西的“交叉墟”、四川的“转转场”等,商人们在相邻几个集市中逐日赶集,轮回贸易。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农村商品经济繁荣

B.区域分工日益细密C.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D.市镇经济发展迅速本节精练答案:1.B

2.D

3.D

4.D

5.A

6.C

7.A

8.D

9.C

10.C

11.D

12.B13.(1)不同特征:古代西方:神权建筑与皇权建筑并存;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古代中国:神权建筑与皇权建筑融合;皇宫建筑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地位突出(或城市建筑等级性的特点明显)(每点2分,共8分)(2)差异:中国:社会居住空间分布不明显(或居住区与工作区混杂;或以混合居住模式为主)。美国:大规模人口郊区化(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程度高)。(每点2分4分)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平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或政府行政指令成为居住空间分布的源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