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A卷基础篇)第I部分选择题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2020•张家界)如图是玉米植株置于一定条件下,测定其叶肉细胞内二氧化碳(用CO2表示)利用情况的示意图(①、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 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答案】B【解析】A、图中①表示细胞结构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结构中的叶绿体,A正确;B、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表示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B错误;C、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部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D、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叶绿体不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还从大气中吸收部分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B。2.(2020春•温州期末)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下列过程与碳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动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汽车燃烧汽油产生二氧化碳 C.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动植物和人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这样,就形成了生物圈中的氧循环。如图所示:因此,碳氧循环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没有直接关系。故选:C。3.(2020•青岛)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答案】A【解析】A、叶片由①④表皮、③叶脉和②叶肉组成。A错误;B、②中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③叶脉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D、⑤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D正确。故选:A。4.(2020•长沙)花草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增彩,科学种植才能与花草和谐共处。以下做法科学的是()A.花草都要种植在强光下 B.每天给盆栽的花草浇大量的水 C.换盆后的花草适当遮阳 D.一个花盆中栽种的花越多越好【答案】C【解析】A、有些花草适宜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都种植在强光下。A错误;B、每天给盆栽的花草浇大量的水,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导致花草腐烂死亡。B错误;C、换盆后的花草,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吸收水分的功能减弱,应适当遮阳,降低蒸腾作用。C正确;D、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营养物质等,所以一个花盆中不能栽种过多的花草。D错误。故选:C。5.(2020•广东)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与植物呼吸作用无关的是()A.植物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B.农田遇到涝害时,要及时排水 C.北方所产苹果比南方的甜度高 D.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答案】A【解析】A、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A符合题意;B、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B不符合题意;C、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就多。因为北方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南方地区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物,苹果甜。所以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苹果含糖量高。所以,我国北方地区所产的苹果比南方的苹果甜。C不符合题意;D、受潮的谷堆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受潮的谷堆一段时间后会发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0•北京)京白梨是唯一冠以“京”字的北京特色果品。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图示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 C.1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6℃条件有利于果实贮藏【答案】C【解析】A、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B、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B正确;C、据图中曲线图可见:20℃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C错误;D、6℃条件下,果实的呼吸作用弱,利于果实贮藏,D正确。故选:C。7.(2020•定西)动植物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D【解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故选:D。8.(2020•河南)如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部分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C.水浴加热过程中,小烧杯内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D.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成蓝色【答案】D【解析】A、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A正确;B、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B正确;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C正确;D、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遮光的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色,D错误。故选:D。9.(2020•广东)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氧气 B.植物呼吸产生氧气,动物呼吸消耗氧气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A、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氧气,正确;B、植物和动物呼吸都消耗氧气,错误;C、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正确;D、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这是呼吸作用,正确;故选:B。10.(2020•海淀区二模)国槐是北京市市树,古老的国槐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研究者在6月的一天内,检测了树龄为20年、120年和800年的国槐的光合速率,以评估古槐的生长状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通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反映国槐光合速率 B.11:00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升高 C.13:00前后光合速率降低,可能与气孔关闭有关 D.800年古槐合成有机物能力最强,生长最旺盛【答案】D【解析】A、光合作用是一个光生物化学反应,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光合速率可以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越大,表示光合速率越快。A正确B、由图中可知11:00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升高。B正确C、13:00前后光合速率降低,可能与光照强度强,叶片上部分气孔关闭。C正确D、由图中可知20年古槐合成有机物能力最强,生长最旺盛。D错误故选:D。11.(2020•曲靖二模)老师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接触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会立即复燃,此操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A.氧气 B.淀粉 C.蛋白质 D.维生素【答案】A【解析】用漏斗罩住浸在清水中的金鱼藻,再将盛满清水的试管倒扣在漏斗柄上,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的气体;等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试管,用拇指按紧试管口,然后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可以看到: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此实验证明了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故选:A。12.(2020•海淀区二模)马铃薯块茎贮存不当会降低其食用价值。研究者要研发一套监控系统,以实时控制马铃薯贮藏条件。该系统需监控的环境条件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温度﹣﹣低温抑制块茎发芽 B.湿度﹣﹣过大易引起微生物滋生 C.二氧化碳﹣﹣高浓度促进呼吸作用 D.氧气﹣﹣低浓度抑制呼吸作用【答案】C【解析】A、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低温能抑制块茎发芽,A正确;B、微生物的滋生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湿度过大易引起微生物滋生,B正确;C、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即高浓度二氧化碳能抑制呼吸作用,C错误;D、降低氧气浓度,抑制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C。13.(2020•黑龙江)大量种植水稻过程中,农民要考虑单位面积上的光照,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A.合理密植 B.增加氧气浓度 C.合理灌溉 D.合理施肥【答案】A【解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所以大量种植水稻过程中,农民要考虑单位面积上的光照,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做法最合理的是合理密植。故选:A。14.(2020•兴业县二模)在“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A.检验淀粉 B.溶解叶绿素 C.吸收二氧化碳 D.检验氧气【答案】C【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在在“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目的是使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广口瓶(没有二氧化碳)与有清水的广口瓶(有二氧化碳)形成以有无二氧化碳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故选:C。15.(2020•德州)教室里的课桌主要是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做成的,这些木材中的物质最终来源于()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氧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答案】D【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由题意可知,教室里的课桌主要是用木本植物做成的,这些木材中的物质构成主要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故选项D正确。故选:D。16.(2020•齐齐哈尔)养金鱼在鱼缸中放水草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食物 B.增加水中氧气 C.美化鱼缸 D.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把金鱼藻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故B正确。故选:B。17.(2020•连云港)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线粒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无关【答案】C【解析】A、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A错误;B、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B错误;C、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D、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C。18.(2020•齐齐哈尔)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光 D.水【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从光合作用表达式看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故选:C。19.(2020•德州)如图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是防止温度过高破坏叶绿素 D.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答案】B【解析】A、淀粉遇碘变蓝,步骤④叶片见光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到碘液不变蓝色,A错误;B、步骤②选叶遮光处理,目的设置对照实验,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了对照,变量是光,B正确;C、由于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实验时选择用酒精,但常温下酒精溶解叶绿素的速度很慢,因此需要加热。由于酒精是易燃易爆的液体,直接加热会发生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C错误;D、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D错误。故选:B。20.(2020•遂宁)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贮存能量到有机物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释放有机物中能量 C.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白天仅由光合作用供能,夜晚仅由呼吸作用供能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产生氧气。A正确。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并将光合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C、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C错误。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21.(2020•广安)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能提高作物产量,这主要是充分利用了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温度【答案】B【解析】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因此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能提高作物产量,这主要是充分利用了非生物因素光照。故选:B。22.(2020•聊城)在生产生活中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农田被淹后及时排涝 B.把蔬菜、水果放到冰箱里冷藏 C.用粗糙的瓦盆养花 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答案】B【解析】AC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用粗糙的瓦盆养花,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均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B、把蔬菜、水果放到冰箱里冷藏,低温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与其他三个不同。故选:B。23.(2020•自贡)普利斯特利认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该过程利用的原料是()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氧气和有机物 D.氧气和水【答案】A【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蜡炬燃烧使用,而蜡炬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植物能够长时间的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动物呼吸使用,而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动物能够长时间的活着。所以本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该过程利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A。24.(2020春•泰山区期末)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A.农田淹水后及时排涝 B.给玉米进行辅助授粉 C.花生早播要覆盖地膜 D.大田农作物合理密植【答案】D【解析】A、农田淹水后及时排涝,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B、为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可给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B不符合题意;C、早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提高地温,有利于种子的萌发。C不符合题意;D、大田农作物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符合题意;故选:D。25.(2020•肥城市模拟)呼吸是生物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下列有关生物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主要通过收集管和伸缩泡呼吸,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家鸽在飞行时,每次呼吸都会通过肺和气囊分别进行一次气交换 C.青蛙的皮肤、蚯蚓的体壁能进行呼吸,是因为都密布着毛细血管 D.人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肺收缩,肺内压减少【答案】C【解析】A、草履虫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A错误;B、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气囊只能暂时储存气体,不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B错误;C、青蛙的皮肤、蚯蚓的体壁都密布着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C正确;D、平静吸气时,人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完成吸气,D错误;故选:C。26.(2020•北京模拟)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学们将萌发的和煮熟的大豆种子放在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点燃的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瓶中分别是萌发的和煮熟的种子 B.两瓶中种子的大小、数量相同 C.乙瓶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D.该实验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伸入甲瓶的蜡烛马上熄灭,说明甲瓶没有氧气,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乙瓶的蜡烛能继续燃烧一段时间,说明种子没有进行呼吸作用,放入的是煮熟的种子。A正确BC、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种子能否进行呼吸作用,其他条件应该相同,选择大小、数量相同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BC正确D、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因为该瓶内氧气被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了;而放在装有煮熟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不会熄灭,因为该瓶子内的氧气没有减少;因此该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错误故选:D。27.(2020春•防城区期末)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活的植物时刻进行呼吸作用②绿色植物只有夜间进行呼吸作用③干种子没有呼吸作用④呼吸作用产热⑤呼吸作用释放能量⑥呼吸作用通过气孔进行A.①⑥ B.①④ C.②③⑥ D.①⑤④【答案】D【解析】呼吸作用是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生物只要是活的,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并不是通过气孔进行的,气孔只是气体进入的门户,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故选:D。28.(2020春•淄博期末)农技人员对大棚里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0﹣6时,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而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释放氧气,所以氧气的浓度逐渐升高;从18﹣24时为黑夜时间,与0﹣6时的情况一样,氧气碳浓度逐渐降低。故选:D。29.(2020•高州市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装置,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石变浑浊,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选:C。30.(2020春•建湖县校级月考)有一种溶液BTB(溴麝香草酚蓝)呈蓝色,它遇到的二氧化碳后变绿再变成黄色。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黄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其他条件相同并且适宜。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一段时间过后,观察两支试管内的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B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氧气 D.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氧气作原料【答案】A【解析】A、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A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A正确;B、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金鱼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B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而不是蓝色,B错误;C、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而不是会释放出氧气,C错误;D、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D错误。故选:A。第II部分非选择题40分(每空1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31.(2020•惠山区校级模拟)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A.二氧化碳和水B.淀粉和氧气C.光D.叶绿体【答案】D;A;C;B【解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32.(2020春•伊州区校级月考)光合作用制造,并且消耗,这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答案】氧气;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解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生物圈中各种生物都能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33.(2020春•浙江月考)光合作用的实质有两个方面的变化:①物质变化,是把简单的变成复杂的;②能量变化,把吸收的转化变成生物体所需要的化学能,贮藏在中。【答案】无机物;有机物;光;有机物。【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34.(2020春•东海县校级月考)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是;原料有有机物和;产物有水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能量。【答案】线粒体;氧气;二氧化碳;分解;释放【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35.(2020•烟台)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1)植物是怎么长大的?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土壤是构建植物体的唯一原料。直到17世纪,海尔蒙特通过柳树种植实验(图1)得出结论:植物是“吃”长大的。(2)1773年,普利斯特利做了下列经典的对照实验。图一和图二实验证明:。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晚上做实验时小老鼠却死了(图三),直到1779年,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发现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成功。(3)1864年,萨克斯发现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了什么,下面实验中,甲的目的是,丁的实验现象是,证明植物在光下制造了。(4)1880年,恩格尔曼在暗处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图2),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A的受光部位,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同时证明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5)由于科学家锲而不舍地探索,我们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总体的认识。概括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答案】(1)水;(2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有光;(3)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淀粉;(4)叶绿体;氧气;(5)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解析】(1)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雨水,因为他控制的变量只是浇雨水。即植物是“吃”水长大的。(2)图一实验将小白鼠和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由于小白鼠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很快,钟罩内的氧气就被消耗殆尽,小白鼠因缺氧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蜡烛也因缺氧无法燃烧而熄灭;图二实验将小白鼠和植物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如果放在光下,因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此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该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3)萨克斯实验步骤包括:暗处理(目的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遮光对照(变量是光)、照光、摘叶、脱色、漂洗、滴碘液、观察现象(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4)好氧细菌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恩吉尔曼的实验说明: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照光部位,说明这些部位含有氧气,即水绵的这些部位进行了光合作用,从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同时证明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5)光合作用的概念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四.解答题(共3小题)36.(2020•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仓储用木托盘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3篇
- 农业科技项目贷款居间合同
- 2025年度个人债务额度担保业务合同范本8篇
- 课题申报参考:交通大模型视域下城市非常态拥堵机制与增韧路径研究
- 二零二五年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托管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智能木门系统开发与市场推广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东莞市离婚协议书编制规范模板6篇
- 2025年度个人与金融机构居间融资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木材市场分析及价格预测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带钻孔修复工程承包协议4篇
- 2024年供应链安全培训:深入剖析与应用
- 飞鼠养殖技术指导
- 坏死性筋膜炎
- 整式的加减单元测试题6套
- 股权架构完整
-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 注塑部质量控制标准全套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经典例题及配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银行网点服务礼仪标准培训课件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一数(二)》 北师大版
- 晶体三极管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