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_第1页
2024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_第2页
2024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_第3页
2024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_第4页
2024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2024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学一研究生命的科学

一、生物学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除病毒以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生长、发育;

③生物能呼吸和排泄;④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⑤生物可以繁殖,并且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⑥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具有应激性);

⑦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右图结构:

①一粗准焦螺旋,②一细准焦螺旋,

③一目镜,④一转换器,⑤一物镜,

⑥一遮光器,⑦一反光镜。

2.各结构的功能:

(1)物像不清晰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

筒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2)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3)区分目镜和物镜:物镜上有螺纹;目镜上没有螺纹。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

右图中:甲、乙是目镜,甲的放大倍

数小;丙、丁是物镜,丙的放大倍数

大。甲乙丙丁

(4)调换不同的物镜需要转动转换器。

3.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1)显微镜视野里成的物像是倒像。

(2)物像偏在视野的一边,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物像偏在哪,标本

就往哪移。

(3)显微镜视野中的黑点可能存在的三个位置:目镜、物镜、玻片标本。黑

点不可能在反光镜上。

(4)①是低倍镜下的视野,②是高倍镜下的

视野。

A.对比①②可知,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

野内的4点变化:

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细胞数目由多变少,视野的明亮程度由亮变暗,视野范围

由大变小。

B.低倍镜换高倍镜过程:

(1)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3)视野变暗,转动遮光器,选择大光圈,转

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4)如果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4.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正确取用方法: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位

置。以防跌落。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将遮光器的一个较大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睁开双眼,一只眼注视目镜内;④转动反光镜,看到一

个圆形的光屏,叫视野。

对光:(三转)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光屏(视野)。

(3)放置切片标本:

①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

实验者的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损伤镜头。)

(4)观察:左眼看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画图),同时反向转动粗准

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如果物像不够清晰,再稍稍转动细

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镜(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使用擦镜纸。

3、将压片夹转向后方,将反光镜转到垂直方向。

4、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5、将显微镜放进镜箱,放回原处。

第一章生物学一研究生命的科学

一、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其他方法还有:调查、

测量、搜集资料等)

1.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观察微小物体时,

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2.实验:是用来证实一种假设或检验一个理论而进行的科学活动。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制定方案-实施方

案一得出结论一表达与交流

4.科学探究的重要原则:

(1)对照原则,即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一个因素

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中包含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对实验变量做处理的一组,一般是非正常状态。

对照组,对实验变量不做处理的一组,一般是正常状态。

(2)单一变量原则。实验变量(变量)是指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或条件,除要研究的实验变量可以变化外,其他无关变量都应相同,

并控制在适宜状态,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使实验

结果更有说服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

个条件不同。

(3)重复实验原则: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

实验结果更精确。

二.巴斯德的“探究肉汤里的细菌实验”:

⑴提出问题:肉汤里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⑵作出假设:细菌不是肉汤自身产生的,而是从外界空气中进入肉

汤的。

⑶制定方案:将肉汤分成2组。

A组:把肉汤装在一个鹅颈状圆底烧瓶中,肉汤不能接触空气中的

细菌。

B组:把肉汤装在一个敞口的圆底烧瓶中,肉汤能够接触空气中的

细菌。

⑷实施方案:把两个烧瓶中的肉汤加热煮沸,静置数天。

A组肉汤不变质,B组肉汤变质。

⑸得出结论:细菌不是肉汤自身产生的,而是从外界空气中进入肉

汤的。

思考:⑴为什么先要将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杀死肉汤里的细菌等

微生物,以免干扰实验。

⑵为什么要将一个烧瓶的瓶颈用高温拉制成鹅颈状弯曲?

避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

三.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会对金鱼呼吸频率产生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水温的变化会对金鱼呼吸频率产生影响。

③制定方案:

A组将金鱼放在盛水(常温)的烧杯中,等金鱼安静后,观察金

鱼呼吸次数。

B组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热水,调节水温,再将金鱼放入水中,

金鱼安静后,观察金鱼呼吸次数。

④实施方案:按照计划完成实验。重复几次,记录数据。最后计算

全班数据的平均值。

⑤得出结论:水温的变化,会对金鱼呼吸频率产生影响。

思考:⑴本实验中单一变量是什么?水温

⑵本实验为什么要多重复几次?为什么要统计全班实验数据,再计

算平均值?答案:重复几次,结果取平均值,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⑶本实验设置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是A>,实验组是B

组。

(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就需要重新做出假设、重新做实

验。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背诵)

生物与环境的三种关系:生物依赖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和生物适应

环境。

一、生物依赖环境

1.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以及影响生物生存和发

展的各种因素。

2.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宜邕以外,周围其他一切可能影响其生活

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

生物因素:除非生物因素外,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其他

种类的生物和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

4.环境影响生物,包括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

影响。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2)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狮子和羚羊是捕食关系;田里的水稻

和杂草是竞争关系;鹰和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菟丝子和大豆是蜜

生关系。

二、生物影响环境

6.“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不同植被;近

照组是裸地组;测量时,干湿表不能接触地面,同时应避开池塘、

河流等水源;需要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实验结论: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实验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

(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

三、生物适应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

2.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相对性。

3.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特例: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理解)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调查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时发现,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

处是褐藻,再深一些则以红藻为主。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

要因素是阳光。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

因素是温度。

(3)高山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热带雨林,中层阔叶林,上层温带

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导致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

生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4)夏季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引发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是空

气(氧气)。

2.生物影响环境:如牛粪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蜕螂清除粪便,

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

量;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

堤,溃于蚁穴;人类活动等等。

例:(1)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一环境影响生物

(2)仙人掌的叶变为刺——生物适应环境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一生物影响环境

(4)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一一生物适应环境

(5)大树底下好乘凉一一生物影响环境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统

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1)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

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

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

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和能

量,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②人和动物是消费者,消费者不能利

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③细菌和真

菌是分解者,它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

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

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和能量的来

源;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

3.①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

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②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

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通常属于自然生态系

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4.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的肾”,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泊、

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等: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

水库”、“地球的肺”;

5.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但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

园。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7.“生物圈2号”失败了,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无法再造

一个像生物圈一样长期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

第2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所形成的链状结

构,叫作食物链。

2.食物链的特点:

一、食物链一般包含3~5个环节,

二、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

三、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四、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3.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多

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4.科学家从食物链中得到启发,利用农林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这种

方法叫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昆虫防治农业害虫的技术能有效地减少害虫的危害,减少农药的

使用和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作物质量。

5.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

杂联系,同时还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情况。

6.能量流动的方向: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

性动物。

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按食物链各环节依次逐级递减

的,这种流动是单向的,且是不可逆转的。

8.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

9.生态系统中动物的食物最终来源是绿色植物。

10.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然后通过食

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

1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12.有害物质也随着食物链积累起来,有害物质在食物链的最后一个环

节的动物积累最多。

13.在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生物的是绿色植物,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食物

链最顶端的生物,能量最多生物是绿色植物,能量最少的生物是食物

链最顶端的生物,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是绿色植物。

第3节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生物

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反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这

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

恢复或部分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

(2)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其中生

物修复是最常用的方法。

(3)生态修复并不是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而是通过修

复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恢复与完善。

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生态安全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可分为以下

三类:

一是取之不尽的,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二是可以更新的,如生物、水和土壤等;

三是不可更新的,如各种矿物等。

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

遮的可持续利用。

4.跨学科实践活动一一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生态瓶属于微型生态系统(其中,金鱼藻、黑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鱼、虾等动物属于消费者,水、塘泥和沙中有分解者)。它不像森林生

态系统等大型生态系统那样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生态瓶中的环境发生

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瓶中生物死亡,甚至导致生态瓶中的生态系

统崩溃。

第4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研制出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

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他把这些“小室”称为“细胞”。

2、19世纪30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理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除病毒等生物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

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

染(碘酒)、吸;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生理盐水)、舌h涂、盖、染

(碘酒)、吸。

6、盖:用镣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

的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实验观察。

7、用碘酒染色的目的: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8、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

9、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比较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结构比

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14、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

15、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时,看不到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因

为细胞膜很薄紧贴着细胞壁。

16、细胞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是一种透明胶状的液体,它具有流动性,这有利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

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内有很多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如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体,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还有液泡,液泡里面充

满细胞液,例如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细胞液,细胞液里含有色素和味道的

物质。因此,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③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存在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

学物质,英文名称以迪。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在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④植物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和支持细

胞的作用。

17、克隆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羊多利最像

提供细胞核的那只羊。

18、液泡里充满细胞液,味道、颜色等存在于液泡中,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

是细胞液。

19、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2)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20、草履虫是典型的单细胞生物

(1)形态:身体像一只倒置的草鞋。全身布满纤毛,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

中旋转前进。

(2)细胞基本结构: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生命活动:

①运动:依靠纤毛摆动在水在中旋转前进;

②食物:细菌、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③与呼吸有关的结构:表膜;(通过表膜呼吸)

④与排泄有关的结构:收集管、伸缩泡、表膜(通过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

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通过表膜排出细胞外);

⑤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口沟、食物泡、胞肛(食物通过口沟进入细胞内,

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吸收,通过胞肛排出食物残渣);

⑥表膜具有:保护、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⑦生殖方式:靠细胞分裂生殖。

21、为什么说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答:消耗水中的有机质,吞掉细菌。

22、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结论: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它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23、单细胞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有利:

①草履虫和变形虫容易培养、繁殖速度快,是研究生物科学基础理论的好材

料。

②眼虫可以作为监测环境污染指示生物。

③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用于生产面包和馒头,酿制各种酒类。

有害:

①疟原虫寄生在人的血液里,使人患疟疾。

②有些单细胞生物如鳖递等能污染环境、危害渔业。

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细胞分裂的顺序:细胞核先分裂,接着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

2、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染色体变化是最明显,细胞分裂时细

胞核中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数目和形态相同的两份,并随着细胞

的分裂平均进入两个新细胞。

5、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与原来母细胞的染色体在数目

和形态上是一样的。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这就保证遗传物

质在前后代的连续性、稳定性。

6、正常的细胞分裂,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成两份,分裂前后的染色

体一样。同一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内的染色体完全相同。如果正常

分裂的细胞失去控制,细胞就会过度分裂而发生癌变。

7、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一般都很小,显得细胞核有点大,

需要不断的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物质,体积才会逐渐增大。

植物细胞还出现一个明显现象,就是细胞质里先出现许多小液泡,

后来小液泡也逐渐变大,最后合并为一个大液泡(数目由多到少,

体积由小到大)。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

8、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细胞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会

裂产生的。

9、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密切相关,一方面,

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细胞生长增大了细胞体积。

池塘里的蝌蚪可以发育成青蛙,一粒种子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生

物体常常有由小到大的生长现象,都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有关。

10、细胞在形态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1、受精卵形成组织的过程:

细胞分裂一细胞生长T细胞分化f组织

12、细胞的分化:多细胞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通过细胞

分裂产生的,在分裂过程中,小部分细胞继续保持原来的形状,具

有分裂能力,绝大多数细胞失去分裂能力,通过生长增大了体积,

形体结构上也发生了差异,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我们把细胞

这样的变化叫做细胞分化。

13、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4、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15.人体干细胞也称人体母细胞,具有分化成人体不同种类细胞的潜

能。有的干细胞如受精卵、早期的卵裂球等,具有产生完整个体所有

类型细胞的分化潜能;有的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的细胞,如神经

干细胞只能分化成各种神经细胞。即人体全能干细胞能分化成人体各

种细胞,而有的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细胞。

人的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人体各种血细胞,可用于补充体内衰老和死

亡的血细胞。

16、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9、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

织和机械组织。

组织名称功能例子

分生组织分裂根尖、芽等分生区

薄壁组织能制造和储藏有机养料叶肉

保护组织保护作用植物表皮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叶脉中导管、筛管

机械组织支持作用叶脉中纤维

20、动物体的主要组织

人体和动物体有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等基本组

织。

组织名称功能部位组成

上皮组织保护作用皮肤外表面、器官肠胃的内

表面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使身体产生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运动

结缔组织支持、营养、连接和保护血液、骨组织、脂肪、肌腱

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传导脑和脊髓

兴奋

第2节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1、练习徒手切片的注意事项:

一是选择好支持物,作支持物的材料不要太硬,也不能太软,可

选用马铃薯、甘薯、萝卜等作支持物的材料:

二是注意安全,切片时避免划破手指,在用左手捏紧夹着叶片的

支持物时,左手的拇指要低于食指,切片时刀片要沾水,向自己

的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

三是要挑选切得最薄最完整的薄片制作临时切片。

2、器官:就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

一定功能的结构。

3、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

细胞f组织一器官f个体。

(1)叶片的上、下表面各有一层排列紧密的扁平细胞,这些细胞能保

护叶片内部的结构,是保护组织。

(2)叶片内有排列整齐的长圆柱形细胞和排列疏松、形状不规则的叶

肉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制造和储存有机物,是营养组织。

(3)叶片的叶脉里有许多管状的细胞,能够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是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是死细胞。筛管运输有机物,是

活细胞。

(4)叶脉里还有一些细长的细胞,具有支持作用,是机械组织。

5、人体的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分别围成颅腔和体腔。

体腔由膈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颅腔内有脑,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相

连。胸腔内有心脏、气管、肺等器官,腹腔内有胃、肝脏、胆囊、小

肠等器官。

6、人体腹腔的最下部又叫盆腔,内有膀胱、直肠,女性还有卵巢、

子宫等器官。

7、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体和人体中,一些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

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就构成了系统。

8、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

细胞f组织f器官一系统f个体。

9、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运消呼循泌内神生)。各系统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

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第6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生物的命名

1、同名异物:杜鹃花和杜鹃鸟;同物异名:土豆和马铃薯,番茄和

洋柿子等。

2、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名称通常叫做俗名。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一双名法;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

学名称叫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