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重庆市2023-2024年度高一上10月月考地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C.太阳系 D.地月系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A.运动速度慢 B.距日距离远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3.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①有适合生物呼吸大气②体积和质量适中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⑤有液态水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答案】1.D2.C3.A【解析】【1题详解】地球和火星同为太阳系中行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成为以火星为中心天体的行星系统,便脱离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地月系,D符合题意;以火星为中心天体的行星系统,仍处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因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并没有脱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排除ABC。故选D。2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火星的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得多,产生的引力小,所以表面只有稀薄的大气层,C正确;大气层的厚薄与运动速度快慢、距日距离远近、公转周期长短无关,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体积和质量适宜,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若其大气成分有适合生物呼吸,则形成适宜生命存在的大气条件,①②正确;行星类天体都有昼夜更替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不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③错误;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生存,故温度高不是生命存在条件,④错误;有液态水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⑤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①②⑤,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具体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充足的液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太阳辐射能力最强部分主要集中的波长范围是()A.0.2-10微米 B.大于0.76微米C.0.4-0.76微米 D.小于0.4微米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A.使黔江近些天出现风云雨等天气现象B.为黔江麒麟盖的光伏电站提供能量C.造成小南海地震等自然灾害D.为黔江马喇大米生长提供所需的光和热6.黔江三塘盖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因素呈正相关的是()A.植被覆盖度 B.地理纬度 C.云层厚度 D.海拔高度【答案】4.C5.C6.D【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其中可见光区波长0.4-0.76微米,小于0.4微米的是紫外区,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区;太阳辐射能力最强部分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其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ABD错误;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C正确;故选C。【6题详解】植被覆盖度越高,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越多,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故植被覆盖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负相关,A错误;地理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短,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故地理纬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呈负相关,B错误;云层越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故云层厚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呈负相关,C错误;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故海拔高度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呈正相关,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7.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A.光球层与色球层 B.色球层与日冕层C.都是光球层 D.只有色球层8.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9.该图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最可能会引发我国南方地区哪种自然灾害()A.火山爆发 B.地震频发 C.洪水泛滥 D.极光现象【答案】7.A8.A9.C【解析】【7题详解】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亮度最高,我们平时肉眼所见的太阳是其光球层,日全食时,光球层被遮挡,其外围亮度较低的色球层才能被看到,因此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是光球层,外围发亮的部分是色球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图中被遮挡的部分是光球层,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A正确;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BD错误;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C错误。故选A。【9题详解】火山爆发和地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太阳活动无关,AB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降水,可能引发洪水泛滥,C正确;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不会出现极光现象,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由内向外,温度越来越高、厚度越来也大、亮度越来越低)。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C.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面D.在③处物质是熔融状态11.当年黔江小南海发生地震时,关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地人先感觉上下震动,再左右摇晃 B.S波传播速度大于P波C.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没有任何影响 D.水中鱼儿不会感受到震动【答案】10.D11.A【解析】【10题详解】据图判断,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在古登堡界面以上,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AB错误;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C错误;③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物质是熔融状态,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纵波(P波)传播速度比横波(S波)快,因此当年黔江小南海发生地震时当地人先感觉上下震动,再左右摇晃,A正确,B错误;纵波可以通过气体传播,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会受到纵波的影响,C错误;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水中鱼儿会感受到震动,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及下图冰岛海拔高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2.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地核13.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的生物种类冰岛多于黔江B.甲处是一片湖泊C.该地冰川不参与水循环D.地壳平均厚度冰岛小于黄土高原【答案】12.B13.D【解析】【12题详解】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一般至100km深时,温度便接近于地幔物质开始熔融的温度,这时在水和挥发性组分的参与下,开始产生选择性熔融,逐渐形成固流体软流层,一般认为,熔岩主要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正确;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温度条件很难产生熔岩,A错误;下地幔、外地核位于地下很深处,其物质很难上升至地表,不是向地表传递热量的熔岩主要分布区域,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黔江位于重庆,水热条件好,生物种类多,冰岛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生物种类少,A错误;甲处地势较周围高,为山地,B错误;冰川也会参与水循环,C错误;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冰岛平均海拔低于黄土高原,因此地壳平均厚度冰岛小于黄土高原,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这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温暖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大湖周边是银杏、松杉等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林间有蕨类植物顽强地生长。完下面小题。14.上述文字描述的地质年代是()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5.该地质年代对应构造运动和海陆形成正确的是()A.阜平运动产生 B.形成盘古大陆C.燕山运动形成中国地貌基础 D.喜马拉雅运动形成16.下列对该时期推测准确的是()A.多数恐龙体毛很短甚至没有 B.猿人在狩猎翼龙C.陆生动物全部是哺乳动物 D.大气层中臭氧含量很少【答案】14.C15.C16.A【解析】【1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年代的生物有恐龙(翼龙)、银杏(裸子植物),地质年代表可知,中生代是恐龙和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因此上述文字描述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正确;太古代陆地还没有生物,A错误;古生代还没有恐龙和鸟类,B错误;新生代恐龙已经灭绝,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该地质年代为中生代。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A错误;古生代盘古大陆形成,B错误;中生代在环太平洋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C正确;喜马拉雅运动它是指发生于距今7000万年~300万年(新生代)的一次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整个古地中海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气候温暖湿润,不需要厚厚的体毛防寒保暖,多数恐龙体毛很短甚至没有,A正确;猿人出现在新生代,B错误;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C错误;臭氧分布在平流层,大气层中臭氧含量没有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A。【点睛】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类型生物群的雏形。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地质时期,地球上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海洋海生藻类出现吸收CO2 B.频繁的火山爆发产生CO2C.生物呼吸作用呼出CO2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18.地球CO2浓度变化最大的地质时期发生的演化最可能是()A.无脊椎动物出现 B.原始细菌出现C.两栖动物出现 D.哺乳动物出现【答案】17.D18.C【解析】【17题详解】读图可知,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D正确;海洋海生藻类出现吸收CO2的量有限,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A错误;频繁的火山爆发,以及生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读图可知,地球CO2浓度变化最大的地质时期为古生代中后期。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早古生代,A错误;原始细菌出现在前寒武纪,B错误;古生代中后期两栖动物出现,C正确;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末期,D错误。故选C。【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下图中,比较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A,乙—B,丙—C B.甲—B,乙—A,丙—CC.甲—C,乙—B,丙—A D.甲—C,乙—A,丙—B20.关于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沉积物颗粒大小描述准确的是()A.ABC分别是侵蚀、堆积、搬运 B.ABC分别是搬运、堆积、侵蚀C.ABC沉积物颗粒:细-中-粗 D.ABC沉积物颗粒:粗-中-细【答案】19.B20.D【解析】【19题详解】A处于河流上游地区,地面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V形河谷,对应乙;B处于中游地区,向下的侵蚀减弱,侧蚀增强,河道变宽,对应甲;C处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流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床浅而宽,泥沙淤积明显,对应丙。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ABC对应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AB错误;从上游至下游,随着流速减慢,ABC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外力作用:①风化作用(最主要形式):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②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③搬运作用:地表和近地表的岩屑和溶解质等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是自然界塑造地球表面的重要作用之一。④堆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因外力减弱或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堆积作用积聚过程。21.读我国某区域的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①地貌所处地势第________阶梯,描述该地区A-B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____,比较A处与B处河流流速大小是________(2)指出①地貌具体类型是________,判断若有地下水露出,最有可能是在A处还是B处________。(3)说出①地貌形状是________,其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4)简述①地貌的形成过程。【答案】21.①.三②.自西向东③.A>B22①.冲积扇②.B23.①.扇形②.流水沉积24.当携带泥沙的水流流出沟谷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的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貌、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①地貌位于太行山以东,处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A-B段河流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流;A位于冲积扇的扇顶,B处位于冲积扇的扇缘,B地势更为平缓,河流流速A处较快,B处较慢。【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①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为冲积扇。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变低,扇缘处往往有泉水出露。因此若有地下水露出,最有可能是在B处。【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①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为冲积扇。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其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小问4详解】①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为冲积扇。河流流经山区时,;流速较快,挟带大量泥沙,当携带泥沙的水流流出沟谷时,地势变得平坦开阔,河流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