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被动运输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被动运输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被动运输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被动运输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被动运输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被动运输必备学问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学问点1渗透现象及原理分析1.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图乙是较长时间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2.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试验装置如图所示。30min后,会发觉()A.透析袋胀大B.试管内液体浓度减小C.透析袋缩小D.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学问点2水进出细胞的原理及试验探究3.将人类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更推断蔗糖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4.视察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的正确依次是()①加清水②制作装片③视察质壁分别④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⑤视察质壁分别复原⑥视察正常细胞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⑥④③①⑤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①②④③⑤学问点3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5.下列关于被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B.只能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C.都不须要转运蛋白D.都不须要消耗能量6.美国科学家阿格雷和麦金农分别探讨发觉了水通道蛋白和钾离子通道蛋白,因此共同荣获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故水分子都要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B.甘油和酒精的运输与依靠通道蛋白的运输方式不同,须要消耗能量C.通道蛋白贯穿于细胞膜,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须要与其结合D.人的肾脏中肾小管细胞水通道蛋白发达,与水分的重汲取干脆相关核心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其次层选择题:7~11题为单选题,12~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7.某科研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其中半透膜不能透过蔗糖,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不动(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渗透平衡后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B.渗透平衡后无水分子通过半透膜C.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渐渐加快D.向漏斗内加适量清水Δh将变小8.如图为某生物小组制作的渗透装置,在用鱼鳔(半透膜)制成的小球中装入溶液②,在烧杯中加入溶液①,起始状态为图甲,一段时间后状态为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到乙的过程有渗透作用发生B.若溶液①为蔗糖溶液,则溶液②可为清水C.水分子运动的方向只能由溶液②→溶液①D.将鱼鳔换成纱布,试验结果与图中的不同9.运用显微镜视察以下细胞,在肯定条件下能看到明显质壁分别的一组是()①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②大豆叶的保卫细胞③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⑤根尖分生区细胞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10.某植物根毛细胞间隙液的浓度为a,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b,细胞液的浓度为c,正常状态下,三处液体浓度间的关系是()A.a>b>cB.b>c>aC.a>c>bD.c>b>a11.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蛋白介导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帮助扩散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扩散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蛋白,只有载体蛋白对运输的物质具有特异性B.帮助扩散时,不消耗能量,载体蛋白不会发生构象变更C.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D.红细胞汲取葡萄糖的方式可用图乙表示12.将簇新紫色洋葱绿色叶片的叶肉细胞,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视察到其细胞状态如图所示。有关此时叶肉细胞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可能正在吸水,复原原状B.在该状态下的细胞,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相同C.此时图中的①为红色,②为绿色D.图中②和③构成的结构称为原生质层13.某试验小组欲比较三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取三种植物簇新叶片若干,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蔗糖分子不能进出叶肉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平均质量发觉,甲变小、乙几乎不变,丙变大。下列相关试验分析错误的是()A.试验前,三种叶肉细胞液的浓度是丙>乙>甲B.甲的叶肉细胞质量不再减小时,仍旧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乙的叶肉细胞质量不变时,细胞内蔗糖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D.丙的叶肉细胞质量不再增大时,细胞液的浓度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14.图甲是人的成熟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更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肯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更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据图甲可知,用50mmol·L-1NaCl溶液处理人成熟红细胞后,再经离心处理可分别出细胞核B.据图甲可知,若病人输液用到生理盐水,其最佳浓度约为150mmol·L-1C.分析图乙可知,A点时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实力最小D.分析图乙可知,B点时液泡体积和细胞液浓度均复原到O点时的状态15.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心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试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因为漏斗内液柱有压力作用,c两侧浓度大小是ab。(2)图丙中的③④⑤组成的结构名称是,该结构相当于图甲中的结构(填字母)。结构②中充溢着外界溶液,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A.细胞液>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别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觉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别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觉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别复原现象,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科学家探讨发觉,细胞膜的跨膜蛋白中,有一种与水的跨膜运输有关的水通道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须要在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2)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肯定的阻碍。现在探讨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快速吸水涨破,有人推想这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请设计试验,验证这个推想是正确的。(要求:写出试验思路、预期试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被动运输必备学问基础练1.答案:C解析:在图乙中,高出液面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与渗透压达到平衡,此时漏斗内溶液②的浓度应比溶液①的浓度高。2.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并且在半透膜的两侧有浓度差,水分子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渗透,所以水分子会进入透析袋内,导致袋内水分增多,透析袋胀大,而淀粉不会从袋内出来,所以试管内依旧是清水,浓度不变。3.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四幅图中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视察图中的四个装置发觉乙烧杯中的红细胞是圆饼状的,说明红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相等;丙烧杯中红细胞皱缩,说明细胞失水,则丙烧杯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丁中细胞由圆饼状变成了球状,说明细胞吸水了,则该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低于红细胞内液体浓度;甲中红细胞裂开了,说明细胞吸水最多,则该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最低。依据以上分析,四个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甲,即D正确,A、B、C错误。4.答案:B解析:视察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的正确依次应是:先制作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视察正常细胞;再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视察质壁分别;然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用显微镜视察质壁分别复原。5.答案:C解析: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须要转运蛋白,不须要消耗能量;帮助扩散须要转运蛋白,不须要消耗能量,C错误。6.答案:D解析: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故水分子主要通过水通道蛋白出入细胞,也可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A错误;甘油和酒精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不须要消耗能量,B错误;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须要与其结合,C错误。核心素养提升练7.答案:D解析: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1>S2,A错误;渗透平衡后水分子依旧进出半透膜,只不过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的量相等,B错误;S1溶液浓度大于S2,所以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但随着液面高度差的增大,液面上升速率渐渐下降,C错误;向漏斗内加适量清水,S1的浓度会变得更小,则两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变小,达到渗透平衡后Δh将变小,D正确。8.答案:C解析:甲到乙的过程,鱼鳔中的水进入烧杯,发生了渗透作用,A正确;由图分析可知,鱼鳔失水,体积变小,说明溶液①的浓度大于溶液②,若溶液①为蔗糖溶液,则溶液②可能为清水,B正确;渗透作用中水分子的运动是双向的,既有溶液②→溶液①,也有溶液①→溶液②,C错误;将鱼鳔换成纱布,纱布是全透结构,不存在半透膜,试验结果与图中的不同,D正确。9.答案:D解析: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能发生质壁分别,①正确;大豆叶的保卫细胞含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别,②正确;根尖成熟区细胞也含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别,③正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别,④错误;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会发生明显质壁分别,⑤错误。10.答案:D解析:水分子由浓度低的溶液向浓度高的溶液渗透,正常状况下细胞处于吸水的状态,所以浓度凹凸依次是细胞液浓度>细胞质基质浓度>细胞间隙液浓度,即c>b>a。11.答案:C解析:通道蛋白也具有特异性,A错误;帮助扩散时,不消耗能量,载体蛋白会发生构象变更,B错误;载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载体蛋白运输的速率,C正确;红细胞汲取葡萄糖须要借助载体蛋白,应当用图甲表示,D错误。12.答案:ABD解析:将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别,A错误;在图示状态下的细胞,可能接着失水,也可能达到渗透平衡,若接着失水,则单位时间内出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进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蔗糖可以透过细胞壁,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部位①是红色的;部位②是细胞膜以内,液泡膜以外的部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不能通过,但其中含有叶绿体,所以部位②是绿色的(植物叶片原来的颜色),C正确;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图中②为细胞质,③为液泡,D错误。13.答案:CD解析:由于外界均为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乙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丙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所以试验前,三种叶肉细胞液的浓度是丙>乙>甲,A正确;甲的叶肉细胞质量不再减小时,说明通过原生质层的水分子进出达到了平衡,即仍旧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正确;乙的叶肉细胞质量不变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错误;试验前丙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细胞吸水达到肯定程度时,会限制细胞体积的增加,所以丙的叶肉细胞质量不再增大时,细胞液的浓度可能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D错误。14.答案:ACD解析: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离心后得不到细胞核,A错误;据图可知,图乙中植物细胞失水量先变大后变小,B点后细胞变为吸水,说明NaCl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汲取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比初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