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应急救援预案TOC\o"1-2"\h\u21391第1章总则 5228551.1编制目的 569801.2编制依据 5302881.3适用范围 5293931.4基本原则 516981第2章类型及危害识别 6314572.1类型 6146922.1.1设计缺陷 6279282.1.2生产过程 6197652.1.3储运环节 682942.1.4使用环节 6237172.1.5信息传递 654052.2危害识别 6143462.2.1设计缺陷危害 6282822.2.2生产过程危害 684402.2.3储运环节危害 7117162.2.4使用环节危害 7270012.2.5信息传递危害 7254022.3风险评估 7137702.3.1设计缺陷风险评估 7274722.3.2生产过程风险评估 7156292.3.3储运环节风险评估 7171772.3.4使用环节风险评估 722042.3.5信息传递风险评估 75331第3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7283783.1组织机构 7260903.2职责分配 8117103.3协作关系 923017第4章预警与预防机制 9272334.1预警信息收集 9230994.1.1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渠道,包括企业内部报告、部门公告、行业协会交流、市场反馈等。 9180104.1.2加强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保证质量、生产、安全等关键部门的信息互通有无。 9124544.1.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监测等,提高预警信息的收集效率。 91804.1.4建立预警信息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归档,以供后续评估和应对。 9212214.2预警发布与传播 919734.2.1制定明确的预警发布标准,根据风险等级、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范围和传播途径。 9204294.2.2建立多渠道的预警发布体系,包括短信、邮件、企业内部网站、社交媒体等,保证信息快速、广泛传播。 9189074.2.3加强与行业协会、媒体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预警信息的传播。 1048334.2.4定期对预警发布与传播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保证其稳定、高效运行。 10183544.3预防措施 1064674.3.1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遵循相关法规、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0136854.3.2定期开展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针对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0192934.3.3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的警惕性,保证质量问题及时发觉、上报和处理。 10129524.3.4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降低因设备故障引发质量的风险。 1022434.3.5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1037464.3.6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企业应对质量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实际应对奠定基础。 108207第5章应急响应程序 1036045.1应急响应级别 10314425.1.1根据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10304975.1.2各级应急响应级别的启动条件和响应措施,按照公司《质量应急预案》及相关规定执行。 10178665.2应急启动 10116505.2.1当发生质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0245665.2.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分析情况,确认应急响应级别,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1076065.2.3应急指挥部负责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11284955.3应急处置 11315925.3.1现场处置: 11123235.3.2应急指挥部处置: 11132635.3.3相关部门协同处置: 11318455.4应急结束 11154275.4.1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恢复正常秩序,经应急指挥部评估确认后,由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11129185.4.2应急结束后,各部门应做好善后工作,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防止类似再次发生。 11262145.4.3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对本次应急响应过程的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表彰或处罚。 117980第6章应急资源保障 11282956.1人力资源保障 11279426.1.1人员组织 11241056.1.2人员培训 11275666.1.3人员调度 12276176.2物资装备保障 12209196.2.1救援设备 1227776.2.2个人防护装备 1214636.2.3救援物资储备 12122236.3资金保障 12310886.3.1预算安排 12158566.3.2资金管理 12248076.4技术支持 12263866.4.1技术咨询 1215526.4.2技术研发 12226626.4.3技术交流 1218181第7章调查与分析 13116027.1调查 13314217.1.1调查程序 1342137.1.2调查内容 1362947.2原因分析 1368517.2.1直接原因 1385097.2.2间接原因 1342847.3责任认定 13316627.3.1个人责任 1320407.3.2集体责任 13203287.3.3追责与处理 14310097.4整改措施 14279117.4.1针对原因,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4109017.4.2落实整改责任 1484137.4.3整改效果评估 14283第8章信息发布与沟通 14264488.1信息发布原则 14285058.1.1及时性原则:保证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发布,以便迅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14309658.1.2准确性原则:保证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救援行动受到影响。 14168788.1.3完整性原则:发布的信息应涵盖发生的所有重要方面,以便各方全面了解情况。 1453198.1.4权威性原则:信息发布应由具备相应权限和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14136598.1.5保密性原则: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 14248218.2信息发布程序 14276728.2.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信息发布程序。 14161388.2.2信息发布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或其授权的新闻发言人负责。 15201158.2.3信息发布应根据等级和影响范围,确定发布频率、发布渠道和发布内容。 1557688.2.4信息发布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等。 15276288.2.5信息发布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公司网站、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 15289708.3内部沟通 15270378.3.1内部沟通采用层级管理制度,各级负责人应及时向下属传达信息及应急救援指令。 15241728.3.2内部沟通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短信、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 15167658.3.3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达,保证信息畅通。 1528.3.4内部沟通内容应包括:进展、救援需求、资源协调、安全提示等。 15186188.4外部沟通 15285238.4.1外部沟通主要包括与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媒体等方面的信息交流。 1540298.4.2外部沟通应遵循及时、准确、权威、透明的原则。 15278478.4.3与部门的沟通应主动报告情况,请求支持和协助。 15271608.4.4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应积极寻求资源支持和专业援助。 1524458.4.5与社区居民和媒体的沟通,应主动回应关切,做好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 1599588.4.6外部沟通渠道包括:网站、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社区公告等。 1521984第9章培训与演练 1513639.1培训计划 1534689.1.1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1536099.1.2培训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培训。 16271279.1.3培训方式:采用授课、实操、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165719.1.4培训师资: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 16103769.2培训内容 16205499.2.1质量基础知识:质量的定义、分类、成因及预防措施。 1644329.2.2应急预案知识:质量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实施、修订及发布。 16196729.2.3应急处置流程:报告、应急响应、现场处置、信息沟通等。 16266209.2.4应急设备与器材:熟悉各类应急设备、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点。 1641719.2.5自救与互救: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灭火器材使用、疏散逃生等。 16167299.3演练组织 16109239.3.1演练频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演练,各相关部门可根据需要组织专项演练。 16189299.3.2演练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场景的质量应急演练。 16103369.3.3演练组织:成立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16119079.3.4演练参与人员: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相关岗位人员必须参加。 16300079.4演练评估 1675379.4.1演练效果:评估演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全体参演人员是否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要点。 16227069.4.2应急预案:根据演练情况,评估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完整性和可行性,提出修订意见。 16205619.4.3应急资源:评估应急设备、器材、人员等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提出优化建议。 16240009.4.4演练组织与协调:总结演练组织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618239第10章应急预案的修订与维护 171876610.1修订周期 17776310.2修订程序 171606910.3修订内容 172540910.4维护与更新 17第1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及时、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质量,最大程度地减轻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旨在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响应程序和应急措施,保证在质量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4)国家和地方有关质量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规定;(5)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质量的应急救援工作:(1)因产品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维修、使用等环节存在的质量问题,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2)因原材料、零部件、配套件等质量问题,导致的设备、设施故障或;(3)其他涉及质量问题的生产安全。1.4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实行分级响应、属地管理;(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保证应急救援工作迅速、有序、高效进行;(4)预防为主,强化应急。加强质量的预防工作,提高防范能力,同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保证一旦发生,能够立即投入应急救援;(5)科学施救,规范操作。遵循科学救援原则,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保证救援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2章类型及危害识别2.1类型为保证质量的应急救援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章对可能发生的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设计缺陷由于产品设计不合理、工艺流程不完善等原因,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进而引发。2.1.2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物料不合格等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影响产品质量。2.1.3储运环节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因环境条件、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受损。2.1.4使用环节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及时等原因,引发质量。2.1.5信息传递企业内部及与外部单位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觉和解决。2.2危害识别针对上述类型,本节对各类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识别和分析。2.2.1设计缺陷危害可能导致产品功能不全、功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和企业信誉。2.2.2生产过程危害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后果。2.2.3储运环节危害可能导致产品损坏、变质、丢失等,影响产品交付和客户满意度。2.2.4使用环节危害可能导致产品故障、安全、人员伤亡等,损害用户利益和企业形象。2.2.5信息传递危害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觉和解决,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决策。2.3风险评估本节对各类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应急措施。2.3.1设计缺陷风险评估分析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设计人员能力不足、设计评审不充分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2.3.2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操作不规范、设备老化、物料不合格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2.3.3储运环节风险评估分析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环境条件不符、操作不当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2.3.4使用环节风险评估分析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用户操作不当、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2.3.5信息传递风险评估分析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沟通不畅、信息泄露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第3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1组织机构为保证质量的快速、有效应急救援,成立质量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质量的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1)指挥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协调质量应急救援工作。(2)副指挥长:由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质量应急救援工作。(3)成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保卫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3.2职责分配(1)指挥部职责:1)制定和修订质量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实施质量应急救援预案;3)对质量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4)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1)负责日常质量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2)制定和修订质量应急救援预案;3)组织开展质量应急救援演练;4)收集、分析质量信息,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3)质量管理部门职责:1)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预防质量的发生;2)参与质量的调查和处理;3)提供质量应急救援所需的技术支持。(4)生产部门职责:1)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2)参与质量应急救援工作;3)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异常情况。(5)保卫部门职责:1)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2)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6)人力资源部门职责:1)负责组织质量应急救援培训;2)提供应急救援人员的相关信息。3.3协作关系指挥部与各相关部门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保证质量应急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具体协作关系如下:(1)指挥部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质量应急救援的总体协调、指挥,以及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2)指挥部与质量管理、生产部门:在质量应急救援过程中,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救援。(3)指挥部与保卫部门:负责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协助调查和处理。(4)指挥部与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和相关信息提供。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质量应急救援工作。第4章预警与预防机制4.1预警信息收集为保证质量的及时发觉与预防,本章明确了预警信息的收集机制。以下措施将有助于构建全面的信息收集网络:4.1.1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渠道,包括企业内部报告、部门公告、行业协会交流、市场反馈等。4.1.2加强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保证质量、生产、安全等关键部门的信息互通有无。4.1.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监测等,提高预警信息的收集效率。4.1.4建立预警信息数据库,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归档,以供后续评估和应对。4.2预警发布与传播为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保证相关人员及时获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措施将有助于优化预警发布与传播流程:4.2.1制定明确的预警发布标准,根据风险等级、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范围和传播途径。4.2.2建立多渠道的预警发布体系,包括短信、邮件、企业内部网站、社交媒体等,保证信息快速、广泛传播。4.2.3加强与行业协会、媒体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预警信息的传播。4.2.4定期对预警发布与传播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保证其稳定、高效运行。4.3预防措施为降低质量的发生概率,本章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4.3.1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遵循相关法规、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4.3.2定期开展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针对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4.3.3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的警惕性,保证质量问题及时发觉、上报和处理。4.3.4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降低因设备故障引发质量的风险。4.3.5加强供应链管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4.3.6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企业应对质量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实际应对奠定基础。第5章应急响应程序5.1应急响应级别5.1.1根据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5.1.2各级应急响应级别的启动条件和响应措施,按照公司《质量应急预案》及相关规定执行。5.2应急启动5.2.1当发生质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5.2.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分析情况,确认应急响应级别,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5.2.3应急指挥部负责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5.3应急处置5.3.1现场处置:(1)现场负责人组织人员对进行初步控制,防止扩大;(2)按照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采取紧急措施,降低影响;(3)及时向上级报告处理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请求支援。5.3.2应急指挥部处置:(1)组织专家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处置方案;(2)指导现场救援工作,协调各方资源;(3)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及处理结果。5.3.3相关部门协同处置:(1)质量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原因,制定预防措施;(2)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生产恢复和产品质量控制;(3)安全部门负责调查责任,提出处理建议。5.4应急结束5.4.1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恢复正常秩序,经应急指挥部评估确认后,由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5.4.2应急结束后,各部门应做好善后工作,总结教训,完善应急预案,防止类似再次发生。5.4.3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对本次应急响应过程的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表彰或处罚。第6章应急资源保障6.1人力资源保障6.1.1人员组织根据质量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专门的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设立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保证各类专业人员到位,分工明确,协同配合。6.1.2人员培训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急处置流程、救援设备操作、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现场急救知识等。6.1.3人员调度建立应急人员调度机制,保证在发生时,能够迅速集结相关人员,及时开展救援工作。6.2物资装备保障6.2.1救援设备配置必要的救援设备,如:破拆工具、起重设备、消防设备、通信设备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6.2.2个人防护装备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保障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6.2.3救援物资储备根据类型和可能的影响范围,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如:医疗救护用品、生活必需品、食品、水等。6.3资金保障6.3.1预算安排设立应急救援专项预算,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资金需求得到充分保障。6.3.2资金管理加强对应急救援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资金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6.4技术支持6.4.1技术咨询与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6.4.2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科技水平。6.4.3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应急救援技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应急救援能力。第7章调查与分析7.1调查7.1.1调查程序在发生质量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调查组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7.1.2调查内容调查组应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勘查、相关文件资料查阅、相关人员询问等。主要调查以下内容:(1)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影响范围;(2)涉及的设备、产品、工艺等基本情况;(3)发生时的现场环境、人员操作及管理情况;(4)应急救援过程及采取措施;(5)造成的损失和影响。7.2原因分析7.2.1直接原因分析的直接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缺失等。7.2.2间接原因分析的间接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设计缺陷;(2)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等环节存在的问题;(3)人员培训、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足;(4)监督检查、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漏洞;(5)外部环境因素。7.3责任认定7.3.1个人责任根据调查结果,认定相关责任人员,包括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7.3.2集体责任分析中集体责任,包括部门、单位等的管理责任。7.3.3追责与处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和处理。7.4整改措施7.4.1针对原因,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优化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等环节;(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3)完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保证执行到位;(4)加强监督检查,落实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5)改善外部环境,消除隐患。7.4.2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措施的责任人、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保证整改工作落到实处。7.4.3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保证不再发生。如需调整整改措施,应及时进行。第8章信息发布与沟通8.1信息发布原则本预案在信息发布方面遵循以下原则:8.1.1及时性原则:保证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发布,以便迅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8.1.2准确性原则:保证发布的信息真实、准确,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救援行动受到影响。8.1.3完整性原则:发布的信息应涵盖发生的所有重要方面,以便各方全面了解情况。8.1.4权威性原则:信息发布应由具备相应权限和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保证信息的权威性。8.1.5保密性原则: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密。8.2信息发布程序8.2.1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信息发布程序。8.2.2信息发布由公司应急指挥部或其授权的新闻发言人负责。8.2.3信息发布应根据等级和影响范围,确定发布频率、发布渠道和发布内容。8.2.4信息发布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等。8.2.5信息发布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公司网站、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8.3内部沟通8.3.1内部沟通采用层级管理制度,各级负责人应及时向下属传达信息及应急救援指令。8.3.2内部沟通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短信、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8.3.3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达,保证信息畅通。8.3.4内部沟通内容应包括:进展、救援需求、资源协调、安全提示等。8.4外部沟通8.4.1外部沟通主要包括与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媒体等方面的信息交流。8.4.2外部沟通应遵循及时、准确、权威、透明的原则。8.4.3与部门的沟通应主动报告情况,请求支持和协助。8.4.4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应积极寻求资源支持和专业援助。8.4.5与社区居民和媒体的沟通,应主动回应关切,做好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8.4.6外部沟通渠道包括:网站、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社区公告等。第9章培训与演练9.1培训计划为提高全体员工对质量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在质量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如下培训计划:9.1.1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9.1.2培训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培训。9.1.3培训方式:采用授课、实操、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护装置课程设计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课件
- 锻炼手指的游戏课程设计
- 锅炉燃油热水课程设计
- 2024年中国全不锈钢直筒式艺术盥洗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保鲜龙眼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钢结构课程设计问题说明
- 钢结构戴国欣课程设计
- 钢结构实训课程设计
- 钢管生产课程设计
- 眼科护理滴眼药水论文
- 环境材料学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 婷美祛斑体验活动策划
- IT技术行业团队建设工作方案
- 电子游戏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 个人形象塑造计划书
- 《中国边疆概论》课件
-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版)
- 2023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04964-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工程设计资质专业人员专业对照表
- 标准环规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