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Fe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Cr6+性能研究_第1页
FeS@Fe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Cr6+性能研究_第2页
FeS@Fe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Cr6+性能研究_第3页
FeS@Fe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Cr6+性能研究_第4页
FeS@Fe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Cr6+性能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这一研究结果为生物炭的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设计和制备FeS@Fe/BC吸附剂时,需要考虑到Fe含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适当的Na2S/FeCl3摩尔比可以提高对Cr6+的吸附效果。3.3不同初始pH对Cr6+吸附量的影响图4不同初始pH对Cr6+吸附量的影响图4显示了,在不同的pH值下,FeS@Fe/BC-1对Cr6+在溶液中的吸附量。吸附剂表面的官能团特性及其形态可能因pH值的变化而改变,探究pH值对吸附效率的影响显得尤其关键。从图2中观察到,FeS@Fe/BC-1对Cr6+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值时pH值为2。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从2增至5,FeS@Fe/BC-1对Cr6+的吸附量显著降低,从324.74mgg-1减少至42.94mgg-1,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酸性条件有利于FeS分解,形成的Fe2+、S2-可以还原Cr6+,从而增加了Cr6+吸附量。当溶液pH值位于5至7的范围内时,FeS@Fe/BC-1对Cr6+的去除效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在溶液pH=2时,FeS@Fe/BC-1具有卓越的Cr6+吸附性能,比较适合用于处理含有Cr6+的废水。3.4背景离子的影响实验15mg的初始投放量FeS@Fe/BC-1,pH为2的条件下分别加入50mmol/LNa2SO4,NaNO3,NaCO3,NaCl,Cr6+吸附量如图5所示:图5背景离子对FeS@Fe/BC-1吸附Cr6+的影响通过在吸附实验中加入不同的外源阴离子,研究了共存离子强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Cl-对FeS@Fe/BC-1对Cr6+的吸附影响较小,仅使吸附量略有下降,这是因为Cl-不会影响Cr6+的还原反应,会占据FeS@Fe/BC-1的部分活性位点。添加NO3−后,吸附量的下降程度介于Cl-和SO42−之间,原因是NO3−会与FeS反应,使得其于参与Cr6+还原反应的量减少,但其对Cr6+吸附能力的影响并不如SO42−那么显著。SO42−离子的存在Cr6+的吸附量产生了显著的下降效果,这可能是因为SO42−拥有更高的负电荷密度和较小的水合半径,使其更倾向于与FeS@Fe/BC-1的表面活性位点形成较强的静电吸引,产生吸附位点竞争的情况。CO32-的加入导致吸附量的下降,可能与CO32-引起的pH上升有关。因为在pH2时,FeS@Fe/BC-1对Cr6+的吸附性能最好。结果表明,在Cl−、SO42−和NO3−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对于FeS@Fe/BC-1去除Cr6+效果影响较小。3.5循环实验回收效率是吸附剂经济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评估了FeS@Fe/BC-1的吸附量。FeS@Fe/BC-1对Cr6+的吸附能力在前5个循环中略有变化,如图6所示。吸附效率大大下降。在第5个循环中,吸附量降至42.74mgg-1。这可能是由于FeS和Fe的消耗,可能会影响下一个吸附循环,从而导致吸附容量的降低。人们可能会认为这种吸附剂不能再循环用于Cr6+,因为在第一个循环后,吸附容量大幅度下降。然而,从第2次循环到第5次循环,吸附量下降缓慢。图6FeS@Fe/BC-1的循环实验3.6动力学实验由实验数据可知,FeS@Fe/BC-1的吸附量在前5h内迅速增加,在5~24h内缓慢增加,当吸附时间达到24h后趋于稳定。一开始,吸附速率的快速增加可能是由于FeS@Fe/BC-1中FeS与Cr6+反应迅速,接着由于FeS@Fe/BC-1表面还存在许多吸附位点,所以5h后吸附速率仍在增加,不过速度变慢,随着大部分的活性位点都被占满,吸附速度减慢,最后趋于平衡。为了研究接触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拟合了拟一阶(式(1))和拟二阶(式(2))动力学模型:q=式中:qt为t时刻吸附量,mg/g;qe为平衡时吸附量,mg/g;k1为一阶速率常数,min–1;k2为二阶速率常数,g/(mg·min);t为时间,min。实验数据拟合如下图7和表1。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系数R2更接近于1,理论平衡吸附量接近实测值。因此,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吸附机理,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图7FeS@Fe/BC-1对Cr6+吸附的动力学实验表1FeS@Fe/BC-1对Cr6+的吸附动力学拟合参数样品Pseudo-first-ordermodelPseudo-second-ordermodelqe,calk1(10-3)R2qe,calk1(10-3)R2FeS@Fe/BC-1320.074.250.98356.630.020.993.7等温热力学吸附实验对于Cr6+吸附量和Cr6+浓度关系的实验数据采用Langmuir、Frenudlich模型进行拟合,拟合方程如下式:式中:qm为FeS@Fe/BC-1对Cr6+饱和吸附量,mg/g;ρe为平衡时吸附量,mg/g;KL为Langmuir表征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亲和力的参数,L/mg;KF为Freundlich吸附量的参数,(mg/g)(L/mg)1/n;n为表征吸附强度的Freundlich常数。等温热力学吸附拟合曲线如下:图8FeS@Fe/BC-1对Cr6+吸附的等温热力学实验表2FeS@Fe/BC-1对Cr6+吸附的等温热力学实验样品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qm/(mg/g)KL/(L/mg)R2nKF/(mg/g)(L/mg)1/nR2FeS@Fe/BC-1390.503.590.4723.68309.570.91根据表2数据,FeS@Fe/BC-1对Cr6+吸附等温特征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不均匀的多层吸附,对比KF可知,Cr6+吸附能力参数1/n为0.04,其范围在0-1之间,说明FeS@Fe/BC-1对Cr6+的吸附过程容易进行并且很可能涉及化学吸附机制。4结论(1)Na2S/FeCl3摩尔比为1:1时,可以优化FeS@Fe/BC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对Cr6+的吸附效果。(2)本实验测试了FeS@Fe/BC-1在初始pH分别为2,3,4,5,6,7时对Cr6+的吸附量,发现在pH2时,FeS@Fe/BC-1对Cr6+的吸附性能最好。(3)FeS@Fe/BC-1对Cr6+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多层吸附。(4)FeS@Fe/BC-1对Cr6+的吸附机理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5)在Cl−、CO32-和NO3−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对于FeS@Fe/BC-1去除Cr6+效果影响较小,吸附性能较好,SO42−存在的情况下,它占据更多的吸附位点,从而抑制了Cr6+的吸附。(6)循环实验结果表明,从第2次循环到第5次循环,吸附量下降缓慢,仍能保持42.74mgg-1以上的吸附量。参考文献王梦蛟,徐露.重金属铬(Cr)的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前沿,2023,13(4):971-983胡涛.含铬废水的治理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5,(4):5-7.郭丹丹.生物炭和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石云龙,宋小毛,于长江等.球形零价铁生物炭吸附Cd(Ⅱ)的性能和机制[J].精细化工,2022,39(06):1125-1133.LIUCW,YEJ,LINY,etal.Removalofcadmium(Ⅱ)usingwaterhyacinth(Eichhorniacrassipes)biocharalginatebeadsinaqueoussolutions[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20,264:114785.ZHUJD,ZHAOFX,PENGTP,etal.Highlyelasticandrobusthydroxyapatitenanowires/polyimidecompositeaerogelwithanisotropicstructureforthermalinsulation[J].CompositesPartB:Engineering,2021,223:109081.ZENGY,WALKERH,ZHUQZ.ReductionofnitratebynayzeolitesupportedFe,Cu/FeandMn/Fenanoparticle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7,324:605-616.[1]刘清,刘欢,招国栋,许艺文.硫化纳米零价铁在水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21,50(5):1330-13341340.李洞明.硫化纳米零价铁及其改性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