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四所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四所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四所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四所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四所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地理学科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开普勒186f是一颗环绕红矮星开普勒186的行星,距离地球约492光年,是第一颗在太阳以外的恒星附近发现的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的系外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宜居带位于()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该宜居带的形成条件主要是()A.与恒星距离适中 B.恒星的质量适中 C.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 D.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银河的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根据该行星距离地球的距离为492光年可知该星系仍在银河系之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题意,该行星的温度比较舒适,可知其与恒星距离适中,有合适的温度条件,A正确;恒星的质量适中主要影响的是大气条件,宜居带侧重的是温度条件,B错误;宜居带内的行星有大气层是大气条件,宜居带侧重的是温度条件,C错误;宜居带内的行星有液态水是液态水条件,宜居带侧重的是温度条件,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银河的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意味着它的温度可能会比较舒适。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着陆器携带巡视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环绕器则绕火星运行,提供通讯中继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着陆后的着陆器②绕火星运行的环绕器③着陆后的巡视器④火星⑤火卫一(火星的卫星)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4.天问一号航天器在行星际飞行过程中()A.能接触到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 B.太阳黑子和太阳风影响其安全飞行C.受太阳辐射影响可能出现通讯中断 D.天问一号飞行过程中穿越小行星带【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天问一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在着陆后,位于火星表面,不属于天体,①③错误;天问一号环绕器绕火星运行,属于天体,②正确;火星和火卫一属于天体,④⑤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⑤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气体、尘埃等行星际物质分布广、数量多,是天问一号航天器行星际飞行期间接触最多的天体,A正确;太阳黑子主要影响地球气候,其本身对对航天器飞行影响小,B错误;太阳活动可能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通讯中断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误;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天问一号飞行过程中从地球轨道到火星轨道,没有穿越小行星带,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存在生命条件可从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外部条件有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其中距恒星距离的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有大气层的存在,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大气,围绕地球形成大气层。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使水能够以液态的形式存在。2022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段,每小时约有100--140颗左右流星从英仙座的方向投射而来,在没有灯光及其它因素干扰下,肉眼可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体母体应为()A.英仙座 B.彗星 C.小行星带 D.太阳风6.此次观测流星雨的最佳时间应为()A.黄昏后 B.子夜 C.黎明前 D.日出后【答案】5.B6.C【解析】【5题详解】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体母体是109P/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每年的八月,地球都会从这颗每133年围绕太阳飞行一周彗星的轨道穿过。在穿越彗星轨道的过程中,从彗星表面脱落并遗留在轨道上的小碎片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壮观的流星雨,B正确;从彗星表面脱落并遗留在轨道上的小碎片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流星雨,因此其流星体来自太阳系,而英仙座属于其他恒星系,A错误;小行星带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一般不会闯入地球大气层,C错误;太阳风为太阳活动,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材料显示这次流星雨在正12日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达到极盛时段,刚好赶上农历七月十五(满月),月光会给观测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越靠近13日天亮前,月光的影响就会逐渐减弱,观测也进入最佳时段,C正确;黄昏后流星雨还未达到极盛时段,A错误;子夜受月光影响大,观测条件差,B错误;日出后受阳光影响大,观测条件差,D错误。故选C。【点睛】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一般是彗星的碎片流),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8.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 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少 D.风沙较大【答案】7.A8.B【解析】【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是:河流摆动形成弯曲(图①),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河曲愈来愈弯(图②),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裁弯取直(图③),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成了牛轭湖(图④)。因此图中的牛轭湖形成的顺序是①②③④.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内蒙古高原内部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河水的侧蚀作用明显,河流容易发生弯曲,且在弯曲到一定程度后容易自然裁弯取直,从而形成牛轭湖,B正确。地势较高、降水较少、风沙较大与牛轭湖的形成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9.某中学研究小组在操场组装简单的天文观测设备,用肉眼来观测太阳活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肉眼观测太阳活动是()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耀斑一般通过白光是不能观测到的,只有通过Hα线和电离钙的H、K线才能观测到,B错误。日珥,比太阳圆面暗弱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被日晕(即地球大气所散射的太阳光)淹没,不能直接看到。因此必须使用太阳分光仪、单色光观测镜等仪器,才能观测到。C错误。太阳风是从太阳上层大气辐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用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是看不见的,D错误。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光球层可以被肉眼直接观察到,所以这个简单装置可以观测太阳黑子,A正确。故选A。【点睛】只有光球层能用肉眼看到,而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仪器才能看到。2022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夸父一号”卫星,设计寿命不少于4年,主要用于观测和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尤其是磁暴现象)。下图示意1985-2020年太阳活动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产生“磁暴”现象的太阳活动主要是()①黑子②耀斑③日全食④太阳风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1.“夸父一号”在这4年内,可以基本覆盖一次太阳活动周期的()A.低谷期 B.峰年期 C.全部过程 D.交替期【答案】10.B11.B【解析】【10题详解】太阳黑子是光球层出现的暗黑斑点,耀斑是色球层突然增亮,太阳风是由太阳大气层中流出的高温等离子体形成的一种带电粒子流,其中耀斑和太阳风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②④正确;①错误;日全食是一种天文现象,日全食时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不属于太阳活动,③错误。该题选B。【11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数量最多的年份是太阳活动峰年。读图可推测,2022年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端,“夸父一号”的设计寿命不少于4年,其观测可以基本覆盖一次太阳活动周期的峰年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由震中向外传播的地震波可以被设在远离震中的地震检波器记录下来。多年以来,无数次地震的地震波传播到世界各地所花的时间,都被检测器记录了下来,构成了时距曲线(左图),结合地震波的性质,科学家“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右图)。完成下面小题。12.左图中曲线①②代表横波和纵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横波,传播速度慢 B.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C.②为横波,传播速度快 D.②为纵波,传播速度慢13.地球的内部圈层中()A.地壳与地幔构成岩石圈 B.地壳厚度最薄,地幔厚度最大C.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答案】12.A13.C【解析】【12题详解】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震中距,越往右越远,左边纵坐标表示传播时间。相同的震中距,曲线坡度越大,说明用时越短,地震波速度越快,据此判断,①速度慢、②速度快,②为纵波,①为横波。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地球的内部圈层中,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正确;地壳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构成岩石圈,A错误;地壳厚度最薄,地核厚度最大,B错误;地核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核主要呈现熔融状态,而内核主要是铁和镍组成的密度比较大的固态结构,D错误,故选C。【点睛】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性质的改变而变化。读我国南方山区某水系部分河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4.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的地区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在()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14.B15.D【解析】【14题详解】图中①位于河流上游,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流水侵蚀作用强烈;③为峡谷,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烈,B正确;②、④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以堆积作用为主,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图中④位于峡谷出口处,最可能形成冲积扇,D正确;①、③等高线密集,侵蚀作用强,②处等高线稀疏,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冲积扇形成于出山口,ABC错误。故选D。【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2024年1月,江西赣州赣县区此前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被正式命名为蜥脚类恐龙的新属种“腔尾赣地巨龙”(下图),蜥脚类恐龙起源于约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在约1.6亿年前广泛分布一直延续生存到白垩纪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腔尾赣地巨龙”出现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7.下列现象发生在“腔尾赣地巨龙”广泛分布的地质年代的是()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了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盛 D.裸子植物繁盛【答案】16.C17.D【解析】【16题详解】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腔尾赣地巨龙”出现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正确;前寒武纪、古生代还未出现恐龙,AB错误;新生代恐龙已经灭绝,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腔尾赣地巨龙”广泛分布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而此时裸子植物繁盛,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D正确;蕨类植物繁盛于晚古生代时期,A错误;三叶虫出现在寒武纪,B错误;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C错误,故选D。【点睛】中生代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类型生物群的雏形。非洲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涵盖了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北部,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读夜空中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图,完成下面小题。18.获取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人工智能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9.A处为尼罗河流域灯光夜景的“蝌蚪头”(呈“扇形”),推测其地貌类型为()A.冲积扇 B.河漫滩 C.三角洲 D.“V”形河谷【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解】要获取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需要借助传感器远距离获取,主要借助遥感技术,A正确;人工智能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进行查询、分析、预测等,不能直接获取尼罗河流域“蝌蚪状”灯光夜景数据,C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对地理信息进行定位和导航,D错误,故选A。【19题详解】A处为尼罗河流域灯光夜景的“蝌蚪头”(呈“扇形”),位于尼罗河的入海口,由泥沙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C正确;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A错误;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B错误;“V”形河谷位于河流上游,D错误。故选C。【点睛】“3S”技术的判别:(1)“点”与“面”判断:①GPS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如果是“点”则选用GPS。②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的是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计算才能得出的结果,若要监测则应选用RS技术。(2)“想”与“看”区分RS与GIS:“想”即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A.冰期① B.冰期② C.冰期③ D.冰期④21.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A.全球冰川面积较小 B.图中水域终年封冻C.海平面下降很明显 D.温带植物北界偏北【答案】20.D21.C【解析】【20题详解】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冰川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图中冰期④分布纬度最低,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气温比现在低,全球冰川面积较大,A错误;图中黑海和里海位于冰川界限以南,不会终年封冻,B错误;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陆地总面积比现在大,海平面下降很明显,C正确;气温比现在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D错误,故选C。【点睛】冰期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在中、高纬(包括极地)及高山区广泛形成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由于水分由海洋向冰盖区转移,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22.下图为2024年6月7日杭州地区月球升起至落下的时间变化示意图。该日杭州地区观测到的月相最接近()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6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杭州昼长夜短,太阳在6点前东升、18点后西落;图中显示月球也是在6点前东升、18点附近西落;残月出现在黎明时分,出现在东方天空,亮面朝西,A正确。B是亏凸月,主要出现在夜间,一般在日落后2-3小时后月亮才会升起,B错误。C是满月,一般黄昏时出现东部天空,黎明从西方地平线落下,C错误。D是峨嵋月,出现在农历月初的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D错误。故选A。23.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答案】B【解析】【详解】①圈层有水蒸气输出,降水输入,应为水圈;②输入氧气、水蒸气等气体,输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输入二氧化碳,输出氧气;④输入的是水和有机物,输出的是矿物质和无机盐,应为岩石圈。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八字门滑坡(下图)是三峡库区重点监测滑坡之一,由于每年受强降雨或持续性降雨影响,目前该滑坡仍处于位移变形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要及时获取该滑坡体的微小形变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人工智能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5.八字门滑坡体滑动方向是()A.由东北向西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答案】24.D25.B【解析】【24题详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三维空间定位,要及时获取该滑坡体的微小形变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正确;遥感信息主要用于获取信息、影像,对于微小变形无法及时获取,A错误;人工智能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B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处理空间数据,进行地理事物的查询、分析、模拟和评估,C错误,故选D。【25题详解】据图可知,滑坡体运动的方向一般是由高处向低处,结合等高线中的滑坡边界和图中指向标判断,该滑坡的滑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泥石流、滑坡的形成原因:地壳活跃,岩石破碎,多断裂构造,地形起伏大,多松散物质,降水集中,多暴雨或冰雪融水量大,破坏植被,不当的开挖、堆积等。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6.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下图)。读图,完成下题。从地球上观看,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是()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答案】A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凌日只有当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才会出现,公转轨道处于太阳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只有水星和金星,因此能发生凌日现象的是水星、金星,AB正确;火星、木星位于地球轨道外侧,CD错误。故选AB。【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能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27.图中年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的成因主要是该地()A.盆地地形,空气中水汽多且不易扩散 B.受沿海台风影响次数多C.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D.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28.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若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选择的城市是()A.上海、成都 B.海口、贵阳 C.昆明、郑州 D.北京、兰州【答案】27.AC28.CD【解析】【27题详解】读图,图中年太阳辐射能最贫乏地区为四川盆地,其原因是盆地地形,利于汇聚水汽,空气中水汽多且不易扩散,A正确;位于内陆,受沿海台风影响少,B错误;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C正确;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D错误。故选AC。【28题详解】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市场则主要投向太阳辐射量丰富的地区。读图可知,昆明(140)、郑州(120-130)、北京(130)、兰州(130-140)年太阳辐射量均较丰富,CD正确;而上海(110-120)、成都(80-90)、贵阳(90-100)等城市均较低,排除AB。故选C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影响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海拔(影响日照时间、天气、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路径等)、天气(影响日照时间、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等)、坡向(阴阳坡)、坡度(影响太阳高度角)等。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4时17分,土耳其接连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深度均为20千米。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地震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9.造成此次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的自然因素有()A.气候类型 B.地震发生的时间 C.地震震级 D.当地建筑物结构30.震后救灾中,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A.提供灾区的影像 B.精确统计经济损失C.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D.为救灾车辆提供导航【答案】29.BC30.CD【解析】【29题详解】气候会对救灾产生影响,不是增加地震破坏程度的直接因素,A错误;地震的发生时间会影响破坏程度,此次地震发生时间为凌晨4时17分,由于发生在夜间,人们难以逃生,B正确;本次地震震级较高,破坏程度大,C正确;由于震级大,破坏力强,该地房屋结构抗震性直接影响破坏程度,建筑物的结构不属于自然因素,D错误,该题选BC。【30题详解】提供灾区影像,主要是依靠遥感技术,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精确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主要利用统计调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故B不符合题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具有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功能,因此在抗震救灾中,可以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和提供短文联络,同时为救灾车辆提供导航,CD正确,该题选CD。【点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一般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外,还具备短文通信功能。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因素(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影响地震造成危害的因素)我们通常用烈度来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地震烈度主要因素是震源深浅、震级、震中距、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质构造五个方面。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方法之一,某地理实践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某处的地层与化石进行了实践研学。活动一:地层与古地理环境地层是地壳上部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下图为该实践小组绘制的地层柱状剖面图(把一个地区的地层层序、化石和厚度等,按一定比例尺和图例,用柱状图解的方式表示)。厚度(m)地层序号岩性柱状岩相特征25①含粉砂,黑色为煤层50②含砾石,恐龙化石16③水平层理10④含珊瑚化石15⑤分选中等,沉积物棱角分明21⑥水平层理18⑦含三叶虫化石注: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砾石颗粒比粉砂粗)该小组的实践报告如下:(1)地层①②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与地层①形成时期相比,地层②形成时期河流流速较______(快/慢),判断理由为沉积物颗粒______(粗/细)。(2)在地质年代,该处曾是一片海洋,理由是曾经出现过______和______(填生物名称)。活动二:植物化石与古气候煤的形成需要大量植被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合适的堆积环境。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时期撒出的孢子和花粉总称。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地层①上方表层沉积土层中含有大量的桦树花粉。(3)从地层①到其上方表层土的形成阶段,请说出该地气候变化的表现。(4)判断: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a.地层①形成时期的气候炎热干燥()b.地层②形成时间较地层⑦形成的时间早()c.②地层会发现被子植物化石()d.④形成时期为海洋环境()【答案】(1)①.快②.粗(2)①.三叶虫②.珊瑚(3)由暖湿变成冷干(4)①.错误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处的地层与化石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河流堆积地貌、生物演化规律、地层和化石、生物演化规律、地球环境演化与矿产形成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水流速度越快,搬运的颗粒越大,地层②中含砾石,说明水流速度变快。【小问2详解】在地质年代,该处曾是一片海洋,因为地层⑦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地层④中含珊瑚化石,三叶虫与珊瑚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浅海。【小问3详解】根据实践报告活动二内容可知,地层①含有煤层,说明该时期陆地植被繁盛,气候暖湿;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时期撒出的孢子和花粉总称。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地层①上方表层沉积土层中含有大量的桦树花粉,说明该时期气候冷干,故从地层①到其上方表层土的形成阶段,该地气候由暖湿变成冷干。【小问4详解】地层①含有煤层,说明该时期陆地植被繁盛,气候暖湿,a错误;地层②位于地层⑦上方,形成时间较地层⑦形成的时间晚,b错误;②地层含有恐龙化石,该时期裸子植物繁盛,c错误;④时期含珊瑚化石,形成时期为海洋环境,d正确。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牛轭湖是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流水侵蚀使河道不断弯曲,最后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而得名。下图2中天鹅洲古河道为长江干流荆江河道的牛轭湖。(1)牛轭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2)天鹅洲古河道甲岸曾是河流______岸(凹/凸岸)因不断接受______(侵蚀/堆积)向北增长。推测此地曾是发展______(农业生产/码头建设)之地。为改善航运条件,实施了裁弯工程,裁弯后弯曲河道与河流断开,成为废弃河道。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实施裁弯工程前,图中各地受洪涝威胁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4)实施裁弯工程后,①地受洪涝的威胁______(加重/减轻),④地受洪涝的威胁______(加重/减轻)。长江中下游河道存在数量众多的江心洲,下图4为长江中下游某顺直河段处于萎缩状况的江心洲(三峡水库以下)平面示意图。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该顺直河段江心洲萎缩速度较快。运用遥感影像定量计算江心洲的面积变化,反映江心洲萎缩或发育过程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完成下面小题。(5)该顺直河段江心洲萎缩过程中,洲头受侵蚀程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洲尾。(6)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大多数江心洲均呈现面积减少和洲体萎缩的趋势,请简析其形成的原因【答案】(1)流水侵蚀(2)①.凸②.堆积③.农业生产(3)①.②②.③(4)①.减轻②.加重(5)大于(6)(大坝拦截泥沙),泥沙沉积减少,流水不断侵蚀。【解析】【分析】本题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材料,涉及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以及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平原地区的河流,会因为水流对河道的冲刷与侵蚀,致使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所谓的牛轭湖,所以牛轭湖的形成与河流的侵蚀作用有关。【小问2详解】读图天鹅洲古河道甲岸向北增长,应位于河流凸岸,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影响,不断堆积向北增长;凸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码头建设主要在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岸陡水深。【小问3详解】读图②③靠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