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与动物学分类
按动物学分类可分为: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种是动物学分类系统上的基本单位。同种动物能共同生活、交配、繁衍后代,异种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第一节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品系实验动物品系指来源明确,并采用特定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动物群体。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一般近交系
近交系动物重组近交系同基因型动物同源近交系
遗传限定动物杂交群动物(F1)
异基因型动物封闭群动物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导入突变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概念近交系是经连续20代(或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大于98.6%,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一、近交系(inbredstrain)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近交(inbreeding)--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似的个体间交配;是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同型交配。远房表兄妹(secondcousin)
亲表兄妹(firstcousin)
半同胞(half-sib)
全同胞(full-sib)1、近交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培育遗传基因趋于纯化的动物,根据分离与自由组合法则,使动物在人工控制下有系统地进行近交繁殖,从而逐渐提高个体与群体的基因纯合率。纯合度提高的快慢,与所进行交配动物的亲缘关系直接有关,关系越近纯度提高得越快。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指一个个体从某一祖先得到一对纯合的、而且遗传上等同的基因的概率。近交系数的大小反映了近交的程度。2、近交系数(coefficientofinbreeding)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研究认为前几代的近交系数不恒定,全同胞兄妹交配,前四代近交系数上升率分别为25%,17%,20%和19%,以后每代上升率比较恒定值。全同胞兄妹交配>亲子交配>亲堂表兄妹交配>半同胞交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近交的遗传学效应后代群体纯合化个体的比例增加,遗传性状趋于稳定;隐性有害基因得以表现;近交衰退:亲缘接近的交配所产生的后代常常会出现生长、成活、生育、抗病、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减退,这种现象称之为近交衰退。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1、引种:引种动物应来自近交系的核心群
2、核心群:目的是保持近交系自身的传代繁衍和提供种源
3、血缘扩大群:种动物来自核心群
4、生产群:目的是生产供应动物,种子来自基础群或血缘扩大群近交系动物的生产过程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二)近交系命名1、1-4个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系、BALB、DBA2、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符号应尽量简短。
如:TA1系、C3H、C57BL3、较早使用的非正式命名,已被国际广泛接受。
如:129、615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4、繁殖代数表示法:A(F87),表示A系近交的第87代。AKR(F?+10),未知的代数加已知的代数。C57BL/Jnga(F73+26),引入时的代数加自繁代数。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亚系(substrain)是指育成的近交系在培育过程中,由于杂合子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以及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
(三)亚系(substrain)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亚系分化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同一近交系在兄妹交配40代以前分离(即发生于F20到F40之间),很可能由于残余杂合性而导致形成亚系。同一近交系多年处于分离状态(100代以上),可能由于突变形成亚系。已发现有遗传差异的品系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残留杂合、突变或遗传污染(即一个近交系与非本品系动物之间杂交引起遗传改变)。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在原品系名称后另一道斜线(/),斜线后标明亚系的符号。①数字,如:DBA/1、DBA/2等。②培育或产生亚系的单位或人的缩写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以后的字母用小写。如:A/He,表示A近交系的Heston亚系。③当一个保持者保持的一个近交系具有两个以上的亚系时,可在数字后再加保持者的缩写英文名称来表示亚系。如:C57BL/6J,C57BL/10J分别表示由美国杰克逊研究所保持的C57BL近交系的两个亚系。④一些建立及命名较早,并为人们所熟知的近交系、亚系名称可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BALB/c、C57BR/cd等。
亚系的命名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当饲养环境改变,或对动物进行某些技术性处理时,有可能对近交系的某些生物学特征产生影响,这些特征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非遗传性的。如:代乳、受精卵或胚胎移植、胚胎冷冻和人工哺乳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时关注。(四)支系(subline)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①人为技术处理形成的支系,在原品系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明处理方式。如:C3HfC57BL、AeB、C57BL/6peCBA/N代乳f(Fosternursing)人工喂养h(Hand-rearing)受精卵或胚胎移植e(Eggorembryotransfer)卵巢移植o(Ovarytransplant)人工代乳fh(Fosteronhand-rearing)冷冻保存p(Freezepreservation)
支系的命名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②伴随着品系处理,往往加上或清除了一个垂直传递的病毒(验证了)。在品系后用大写字母写明病毒符号,并在符号后注上“+”或“-”,表示增加或减去。如:C3H/HeN-MTV+,表示纯化的小鼠胸腺病毒已接种进C3H/HeN的胎儿。
支系的命名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③一个近交系引种到另一个单位时,用亚系名称后加一斜线表示。如:C57BL/6J/Lac,表示保持于LAC的C57BL/6J亚系的一个支系。经过数次引种的支系,只在亚系名称后标明现在保种单位的名称,不计中间单位。
支系的命名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常用近交系的缩写品系缩写品系缩写AKRAKC57BRBRBALB/cCC57LLC3HC3DBA/1D1C57BLBDBA/2D2CBACBHRS/JHRC57BL/6B6C57BL/10B10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普通近交系重组近交系同源近交系
同源突变近交系
同源导入近交系(五)近交系动物的分类和应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由两个近交系杂合后,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对祖系间有差异的形状和基因进行遗传分析。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inbredstrainRI)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由两个亲代近交系的缩写名称中间加大写英文字母X命名。由相同双亲交配育成的一组重组近交系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由BALB/c与C57BL两个近交系杂育成的一组重组近交系,分别命名为CXB1、CXB2……命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样本量少。组织细胞或肿瘤移植,个体间相容性一致。隐性纯和基因暴露,获得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某些品系自发或诱发肿瘤,成为肿瘤病因学,肿瘤药理学模型。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分析不同的遗传组成对某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近交系应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概念封闭群(远交群)(Closedcolonyoroutbredstock)是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
二、封闭群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封闭群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缩写名称,第一个字母须大写,后面的字母小写,一般不超过4个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称之间用冒号分开。如N:NIH表示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保持的NIH封闭群小鼠。某些命名较早,又广为人知的封闭群动物,名称与上述规则不一致时,仍可沿用其原来的名称。如Wistar封闭群大鼠。(二)命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组成具有很高的杂合性,因此在遗传学上可作为选择实验的基础群体,用于某些性状遗传的研究。封闭群具有类似于人类群体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组成,因此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特征及应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封闭群动物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表现为每胎产仔多,胎间隔短,仔鼠死亡率低等、生长快、成熟早、对疾病抵抗力强、寿命长、生产成本低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预实验、学生教学等实验中。3.突变种所携带的突变基因通常导致动物在某些方面的异常,从而可成为生理学、胚胎学和医学研究的模型。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引种: 引种动物数量要足够多,小型啮齿类动物引种数目一般不少于25对。2、繁殖: 封闭群应足够大,尽量避免近亲交配。3、国际实验动物委员会规定,封闭群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不得超过1%。封闭群动物的繁殖方法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雌性亲代名称在前,雄性亲代名称在后,二者之间以大写英文字母“X”相连表示杂交。将以上部分用括号括起来,再在其后标明杂交的代数(如F1、F2等)。对品系或种群的名称可使用通用的缩写名称。例如:(C57BL/6XDBA/2)F1=B6D2F1
命名
三、杂交群(F1代)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遗传和表型上的一致性
2.杂交优势
3.杂合的遗传组成
4.作为某些疾病研究的模型杂交一代动物的特征及应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四、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监测
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与反应特性,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不同遗传背景与反应特性的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有时可引起不同质和量的反应。国标要求:1次/年遗传检测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二)实验动物遗传检测常用方法遗传性状学科分类常用方法质量遗传性状形态学毛色基因测试法生物化学生化标记检测法免疫学免疫标记检测法、皮肤移植法、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肿瘤移植法、血清反应法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带型(C带、G带)分子生物学RFLP,STR,DNAfingerprinting,RAPD,SNP数量遗传性状数量遗传学下颌骨测定法、生物学特性监测法其他性状病理生理学对应性状的检测如SHR大鼠的高血压、糖尿病模型的血糖值、SCID小鼠的渗漏率等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人员的健康和生命的保证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猴B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利什曼原虫等意义:第二节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及分类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动物生产和繁殖的保证动物一旦染上传染病,则种群难以净化,一些烈性传染病如鼠痘、兔病毒性出血症等可致动物全军覆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实验结果准确性、科学性、重复性的保证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分类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animal,CV)清洁级动物(Cleananimal,C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GF)2024/12/1338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animalCV)是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
普通级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沙门氏菌常见于小鼠、大鼠、豚鼠、犬、猫和灵长类。兔子、地鼠和沙鼠不易患。急性病无特异性症状死亡;亚急性症状明显,表现呆滞,畏食,腹泻,颤抖等,7-10d死亡。慢性多为消瘦、体重减轻,或康复或死亡。对实验影响:为症状严重的疾病,影响动物实验的进行,威胁人员健康和安全。人感染后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结核分枝杆菌人、猴、犬、兔、猫和豚鼠易感。属于慢性传染病,对动物机体的危害较大,对实验研究不可避免有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人畜共患病,实验大鼠,小鼠,兔,猫等常为隐性感染,健康带毒,但人被感染即可引发疾病。小鼠:多数感染后无症状,雌鼠生育率降低。大鼠:无临床症状,也不死亡,一般不会影响实验进程。人:潜伏期14d,高热头疼,出血,粘膜皮肤出血点,肾功能损伤,循环衰竭等,严重时死亡。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狂犬病人畜共患病,人、犬、猫和蝙蝠可患该病。主要对人构成威胁。各类实验动物一旦发病,实验研究需立即终止,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和控制疫情等。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兔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急性无任何前兆或稍有呆滞,突然死亡。亚急性症状明显,死亡后角弓反张。慢性精神不振,衰竭死亡。对实验影响:兔大量死亡导致实验中断,损失严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弓形虫特征是引起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中间宿主是人,大小鼠,豚鼠,地鼠,犬和其它家畜,终末宿主是猫。人感染后通常无症状。实验动物感染后,少数有被毛疏松不整,淋巴结肿大,出现流产和死胎。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影响大的病原的动物。清洁级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泰泽菌又称毛发状芽孢杆菌,为大小鼠和兔的常见病。分为肠型和肝型。肠型发烧严重腹泻,次数频繁,又称“湿尾病”。肝型多发生肝肿大,微小坏死等。对实验影响:实验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幼龄实验动物,尤其是初断乳的动物影响更严重,死亡率很高。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鼠痘病毒小鼠常见病,急性型短期内未见临床症状即可大批死亡,从而严重干扰实验研究。亚急性或慢性型能是患鼠肢尾肿胀,发炎和坏疽脱落呈“脱脚”畸形,故名脱脚病。使实验结果混乱,且污染环境,使病毒传播,严重影响科研工作;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但应激因素(饲养条件差,营养不平衡,X线,给药染毒,手术,运输和其它疾病干扰),均可激活并流行。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鼠肝炎病毒 是实验小鼠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对实验研究干扰大。临床表现:往往潜伏性感染,受某些微生物刺激会爆发。肝炎,脑炎和肠炎。对实验影响:改变机体的各种免疫应答参数:急性时增加或抑制抗体应答;慢性时显著降低抗体水平,影响巨噬细胞数目、吞噬活性和杀伤肿瘤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T细胞活性;使酶系统发生改变(高或低);裸鼠感染可严重影响肿瘤免疫学研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仙台病毒常见于大小鼠,豚鼠和地鼠。多数为隐性感染,呈现亚临床型。致死性肺炎鉴于大小鼠和兔的实验感染。对实验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干扰:严重影响体液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应答;加速皮肤移植的排斥等。对致癌作用研究干扰:感染后组织学类似浸润性肺癌,易被误诊;对化学性致癌作用有抑制;白血病病毒无法复制,DBA/2不能发生白血病。对鼠类生殖繁育的影响:严重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新生鼠死亡率。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螨虫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动物肠型嘴、鼻周围和脚爪发炎,不安,剧痒,搔抓,患部结痂等症状。对实验影响:寄生虫不断掠夺宿主营养,吸血,造成动物慢性贫血。使动物不安,影响采食,消瘦,发育不良,降低抵抗力。影响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干扰实验结果。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概念无菌动物指动物身上不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进一步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无菌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悉生动物(一)基本概念悉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s,GN)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animalwithknownbacterialflora),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根据植入无菌动物体内菌落数目的不同,悉生动物可分为单菌(monoxenie)、双菌(dixenie)、三菌(trixenie)和多菌(polyxenie)动物。黑线仓鼠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净化方法剖腹产净化胚胎移植净化用大量抗生素可使普通动物暂时无菌,但这种动物不是无菌动物。因为这种无菌状态只是一时性的,某些残留的细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会在体内增殖,即使体内细菌全部死亡,它们给动物造成的影响也是无法消除的。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可不同程度干扰实验结果,从而影响研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隐性感染常导致动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使实验得不到应有的结果。或因实验处置,动物抵抗力下降,使隐性感染显性化,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影响动物生产某些烈性传染病如鼠痘、兔出血症、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的流行,可导致动物大批死亡或质量下降,从而给动物的生产和实验的正常进行带来严重影响。3.威胁人类健康许多实验动物传染病为人兽共患性疾病,这些传染病可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因而也对饲养和研究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在动物呈隐性感染、而对人类呈致死性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4.污染实验材料如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细胞培养物、肿瘤移植物或以动物组织和细胞为生产原料的生物制品,不仅干扰实验,而且还可将病原扩散,以至危害人类的健康。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不仅虫体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动物机体也对虫体产生反应,使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及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具体表现在:
1)掠夺宿主的营养;
2)体外寄生虫对动物的骚扰;
3)对宿主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
4)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
5)对宿主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5.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传播方式(1)水平传播
是指致病因子在不同动物群体之间或某一动物群中不同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①直接接触传播
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②间接接触传播
是指在有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侵入易感动物,造成传染的发生。(2)垂直传播
指母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通过血液透过胎盘屏障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的感染。三、传播方式和途径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病原体由传染源(如:患病动物)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或媒介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1)经口途径(2)经呼吸道途径(3)通过皮肤、角膜和粘膜(4)媒介昆虫(5)移植物(6)通过胎盘(7)经卵传播
2.传播途径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感染源(1)内源性
(2)外源性2.传播途径3.易感动物
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的基本要素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四、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监测监测意义
在人工饲养的开放环境中,实验动物被集中饲养,由于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实验动物繁殖快、数量多,同时受到外界各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的干扰,极易导致疾病的爆发与流行。实验动物疾病的爆发,除造成动物死亡外,还会干扰实验的顺利进行,引起生物制品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一般来说,一旦病原体侵入动物群体引起感染,初期分离病原体较容易,抗体的检出率上升。2~3个月后可因某些个体抗体水平的降低以及新出生的非感染个体的增加等原因,抗体检出率下降。 据此,检测间隔时间以3个月一次为宜。每年检查4次。检测的间隔时间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第三节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营养需要营养需要是指动物群体每天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平均需要量。一、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维持的营养需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实验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合成与分解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生长的营养需要:动物生长是指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动物的整体及其重量增加的过程。(二)营养需要的分类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营养需要的分类3.繁殖的营养需要:实验动物的繁殖过程包括雌雄动物的性成熟、性欲、性功能的维持、精子卵子的生成、受精、妊娠及哺乳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动物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被称为繁殖营养需要。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三)饲料中营养物质分类蛋白质:小鼠饲料中的含量应不低于20%脂肪: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糖粗纤维:兔吃青草可防止腹泻矿物质:维生素:猴和豚鼠需添加维生素C水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实验动物饲料分类(一)根据所含营养成分进行分类1.全价配合饲料全价(全日粮)配合饲料,该饲料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完全满足实验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添加任何其他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混合饲料混合(基础)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它基本上可满足动物需要,但营养不全面,还需另外添加一定量的青、粗饲料,才能获得满意的饲喂效果。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浓缩饲料是以蛋白质饲料为主,混以矿物质和添加剂预混料配比而成,不能直接使用,须按说明添加能量饲料或粗饲料才能配制成全价饲料加以使用。4.添加剂预混料是由营养物质添加剂(如各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非营养物质添加剂(如促生长剂、粘合剂、稳定剂等)按各种饲料配方需要加上必要的载体配制成各种添加剂预混料,分别包装,在配料时再按具体需要分别加入。5.代乳饲料代乳饲料也叫人工乳,专门为各种哺乳期动物配制,可代替自然乳的全价配合饲料,如一些剖腹产动物可用其代替保姆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按饲料加工的物理性状分类1.粉状饲料是把所有的原料按需要粉碎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再按比例混合好一种料型,这种饲料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但易引起动物挑食造成浪费,同时饲养效果差。2.颗粒饲料是以粉料为基础,经过加压成型处理的块状饲料。这种料密度大、体积小、适口性好,具有增加动物的采食量、饲料报酬高的优点。由于加温加压能破坏饲料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如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但同时也使一部分维生素和酶类受到破坏,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适量添加维生素。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膨化饲料是在高温高压下强迫湿粉通过模孔而形成,这种料对非人灵长类、狗、猫等动物的适口性好,其他动物不宜使用。4.烘烤料在其他方法不利于实行灭菌或成型时,使用烘烤的方法烘制块料并起到一定的消灭微生物的作用。5.碎饲料用于饲喂刚断乳或因母鼠连胎需提前断乳的仔鼠。(二)按饲料加工的物理性状分类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三)按所喂动物种类、生理阶段及饲养目的分类1.动物大鼠料、小鼠料、豚鼠料、兔料等。2.不同生理时期繁殖料、生产料、维持料。3.饲养目的正常动物饲料;为某种动物模型所特制的饲料;不同微生物级别的普通饲料;Co60照射灭菌饲料;无菌饲料等。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四、实验动物饲料的包装与消毒(一)实验动物饲料的包装加工好的成品饲料应经过烘烤或其他方法将含水量降低到10%以下再按需要进行分装。一般普通动物饲料可用塑料桶密封,每桶25kg左右;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SPF动物的饲料可用塑料袋密封真空包装。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实验动物饲料的消毒对于加工后的饲料要经过消毒方可使之符合某一微生物控制级别的实验动物需要。用于饲料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干热、湿热、辐照及药物熏蒸等多种,应按饲养动物的不同种类要求和所具备的条件来选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干热消毒使饲料在80~100℃的条件下烘烤3~4h。此方法设备较简单,但温度不易掌握,灭菌不彻底,尤其是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破坏较大。若温度超过80℃,绝大多数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B1、B6、A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多采用80℃的烘烤温度,增加烘烤时间的方法。(二)实验动物饲料的消毒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高温高压灭菌法在121℃,1.0Kg/cm2的高温高压下加热20min,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此种方法对于绝大多数维生素的破坏严重,且有使饲料蛋白质凝固变性的缺点,对动物适口性差,采食量也会降低。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药物熏蒸灭菌法利用化学药品的汽雾剂对饲料进行消毒。如用氧化乙烯进行灭菌,即使熏蒸后将残余气体充分挥发,饲料中也还会残存一些对动物有害的化合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4.射线照射灭菌法通常在对谷物类饲料灭菌时采用60Co照射,此方法对饲料的营养成分破坏最小。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五、实验动物饲料的贮存1.加工好的成品饲料应立即放入用过氧乙酸消毒处理过的饲料桶内,盖紧桶盖,贴上标签,也可装人衬有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内或清洁纸袋内,并封口。2.饲料必须储存在通风、清洁、干燥的专用成品料仓库内,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储存期不超过3个月。夏季、霉雨季节储存期不超过2个月。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蛋白质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足,某些必需氨基酸缺乏或比例不当,则动物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甚至体重减轻,并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长期缺乏可导致水肿,并影响生殖。但长期给动物喂食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则会引起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出现酸中毒。因而,应供给实验动物含适量蛋白质的饲料。
六、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通常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大类:无氮浸出物(即醣类)包括淀粉和糖,是实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饲料中的醣类被动物采食后,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而被吸收。在体内,大部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热能供机体利用;小部分葡萄糖在肝脏形成肝糖元储存,尚可转化为脂肪。碳水化合物缺乏常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二)碳水化合物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脂类包括脂肪、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后三种类脂质是细胞膜和神经等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溶剂。可促进其吸收和利用。脂类缺乏可引起严重的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可使动物患皮肤病、脱毛、尾坏死、今长发育停止、生殖力下降、泌乳量减少,甚至死亡。饲料中脂肪过多则使动物肥胖而影响健康,并且不利于实验研究。
(三)脂类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饲料分析中的粗灰分即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钠、氯、镁等常量元素,以及铁、铜、锌、锰、碘等微量元素。前者占实验动物体重的0.01%以上,而后者则占其体重0.01%以下。矿物质对实验动物机体的生理机能及生长发育繁殖起重要作用。
(四)矿物质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维生素在体内主要作为代谢过程的激活剂,调节控制机体的代谢活动。实验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小,却为维护机体的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
(五)维生素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水对实验动物的生存亦至关重要。水约占实验动物体重的60%,是一切组织、细胞和体液的组成成分。体内物质的输送、组织器官形态的维持、渗透压调节和体温调节、生化反应与排泄等活动的进行,都有赖于水的参与。当实验动物体内水分减少8%时,就会出现严重干渴、食欲丧失、粘膜干燥、抗病力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强;水分减少10%时,会引起代谢紊乱;水分减少20%,将导致动物死亡。
(六)水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第四节实验动物环境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R=(A+B+C)×D+E其中:
R: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A:动物种的共同反应
B:品种品系特有的反应
C: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D:环境影响
E:实验误差
96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生命科学研究结果要求具有重复性、准确性、科学性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的标准化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标准化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人类使用和培育实验动物的历史进程,伴随着实验动物环境改造过程。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国外最早在1915年设计制作了金属制的隔离器,到1957年出现塑料薄膜的隔离器。推进了无菌动物饲养的发展。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学术论文中对实验动物相关内容叙述情况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生物科学杂志上的文章进行统计,有50%以上叙述了实验动物种、系、性别和体重等动物特征,30%以上叙述了饲料、温度和湿度,其他条件极少叙述。项目美国英国美、英日本发表年度1972-19741973-197419801981-1982动物叙述种系来源性别体重年龄饲料笼具材质每笼饲养数温度湿度照明噪声100%582446501927886.51.26.9-100%912879503837262718-170100%81726852334432433011420100%9943957046361493832131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国内1918年原北平中央防疫处齐长庆首先开始饲养繁殖小鼠做实验;50年代初,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病而大量生产和研究疫苗。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长春、大连、武汉、兰州和成都创建了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生物制品检定所,并在各所设立了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饲养繁殖场;70年代,饲养条件和环境条件较差,在没有环境控制的房间内,用瓦罐饲养;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80年代,我国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具有专门为实验动物饲养设计和建设的设施,同时配有空气净化和空调等设备。实验动物饲养专用的塑料笼具也被广泛使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研究温热环境、声光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空间环境等因素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的影响,研究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实验动物环境的内容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实验动物设施建设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合理选址、设计,建设能有效控制自然环境对实验动物不良影响的设施。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实验动物设施设备实验动物环境控制的主要设备的类型、功能和维护。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1、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
一、实验动物环境概念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实验动物环境是指实验动物周围客观存在的,与实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一切外部事物的有机体系。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动物社会实验动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类社会同种动物关系异种动物关系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动物情感敌对相容友善环境设施环境设备环境管理气候环境空气环境声光环境水和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居住环境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实验动物环境分类由于实验动物的种类、级别、用途和饲养设施不同,导致实验动物的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将实验动物环境进行分类。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按动物学分类法哺乳类实验动物环境鸟类实验动物环境两栖类实验动物环境鱼类实验动物环境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按用途分类实验动物生产环境实验动物使用环境实验动物运输环境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三)按微生物控制程度1.普通环境(conventionalenvironment):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入,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但能控制野生动物的进入,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116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普通环境特点:普通环境并非不需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和积极的微生物控制,只是变动范围较大。采用自然通风或装设排风装置,从而使室内温度、湿度受一定程度的控制。应有防野鼠、防昆虫设施,笼具和垫料要消毒,饲料应确保未经污染,工作人员进入时应采取一定的防疫措施。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屏障环境(barrierenvironment):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简称SPF)实验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屏障环境特点:一切进入屏障的人、动物、饲料、水、空气、铺垫物及各种用品均须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控制。空气经低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洁净度达7级标准进入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饲育(观察)室、次清洁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出风口处需加有滤材或经U型液体控制阀,避免室外风压大时空气倒流入室内。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隔离环境(isolationenvironment):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装置内无菌状态或无外来污染物。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应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物品时保持内环境一致。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F)、悉生(gnotobiotic)及无菌(germfree)实验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隔离环境特点: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为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环境一致。工作人员只能通过附于隔离装置上的橡胶手套,对隔离装置内的实验动物进行饲养和实验操作,而不能直接接触实验动物。洁净度达5级或无菌。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环境分类环境分类使用功能适用动物等级普通环境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检疫普通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正压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检疫清洁动物SPF动物负压动物实验,检疫清洁动物SPF动物隔离环境正压实验动物生产,动物实验,检疫无菌动物、SPF动物、悉生动物负压动物实验,检疫无菌动物、SPF动物、悉生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实验动物生产间的环境技术指标项目指标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猴、猫、兔、小型猪鸡普通屏障普通屏障隔离普通屏障隔离屏障温度,℃20-2618-2920-2616-2820-2616-28最大日温差/℃≤4相对湿度,%40-70最小换气次数,次/h15a208b15a208b15a20—动物笼具处气流速度,m/s≤0.2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Pa1050c—1050c—1050c10空气洁净度,级75或7d—75或7d—75或7d5或7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CFU/0.5h·Ø90mm平皿3无检出—3无检出—3无检出3氨浓度,mg/m³≤14噪声,dB≤60照度,Lx最低工作照度200动物照度15-20100-2005-10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12/12或10/14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动物实验间的环境技术指标项目指标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猴、猫、兔、小型猪鸡普通屏障普通屏障隔离普通屏障隔离屏障温度,℃20-2618-2920-2616-2620-2616-26最大日温差/℃≤4相对湿度,%40-70最小换气次数,次/h15a208b15a208b15a20—动物笼具处气流速度,m/s≤0.2相通区域的最小静压差,Pa1050c—1050c—1050c50c空气洁净度,级75或7d—75或7d—75或7d5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CFU/0.5h,Ø90mm平皿3无检出—3无检出—3无检出无检出氨浓度,mg/m³≤14噪声,dB≤60照度,Lx最低工作照度200动物照度15-20100-2005-10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12/12或10/14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屏障环境的辅助生产区(实验区)主要环境指标房间名称洁净度级别最小换气次数(次/h)相通区域的最小压差(pa)温度(℃)相对湿度(%)噪声(dB)最低照度(lx)洁物储存室7151018-2830-70≤60150无害化消毒室7或815或101018-28--≤60150洁净走廊7151018-2830-70≤60150污物走廊7或815或101018-28--≤60150入口缓冲间715或101018-28--≤60150出口缓冲间7或815或101018-28--≤60150二更7151018-28--≤60150清洗消毒室--4--18-28--≤60150淋浴室--4--18-28--≤60100一更------18-28--≤60100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动物社会实验动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类社会同种动物关系异种动物关系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动物情感敌对相容友善环境设施环境设备环境管理气候环境空气环境声光环境水和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居住环境三、自然环境因素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第三节影响实验动物环境的因素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噪声空气水和土壤
生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空气温度实验动物环境温度通过空调进行控制饲养动物时的环境温度应该每天进行监测并记录。通常情况下,在有底板的饲养盒中的微环境温度比室内温度高。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气温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繁殖性能
(1)
雄性在高温环境中,雄性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主要表现为高温使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比例增加。高温对雄性精液品质的不良影响一般在遭受高温作用1~2周后才表现出来,即使停止高温作用,也需要7~8周后才能逐渐恢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雌性直接影响雌性的受胎和妊娠使受胎率下降,死胎率上升。抑制性周期的出现:高温家畜出现不发情或发情期短,或表现微弱。受精卵减少,异常卵子显著增加:高温时卵巢仍有活动,但不能产生成熟卵子,也不排卵,从而影响受胎率。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生长发育每种动物在不同的年龄所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不同。当环境温度高于生长的适宜温度,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在低温环境下,动物为了增加产热,减少散热,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以造成肥胖。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采食量和饮水(1)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环境温度在等热区范围内,动物的采食量相对恒定;采食的营养物质可以最大限度地用于生产,因此,此时动物饲料转化率也最高。环境温度高于等热区,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动物采食量下降,消化率提高;用于维持的能量相对增多,饲料转化率降低。在严重高温环境中,有些动物甚至绝食。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2)饮水量在高温情况下,动物饮水量增加。蛋鸡在22℃时饮水量为115ml/日·只,而在36℃时则为189.39ml/日·只,40℃时则达294.7ml/日·只。在高温环境中,动物饮水量增加主要是用以补充体表和呼吸道蒸发散热所丧失的水。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4、气温对实验动物健康的影响(1)导致直接发病高温环境可使动物发生热射病。热射病就是指动物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机体散热困难,体内蓄积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呼吸性碱中毒是动物在高温环境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动物在高温环境中,为了增加蒸发散热而使呼吸频率增加,导致血液中CO2大量排出,血液pH值上升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导致间接发病高温时,动物食量下降,会引起营养不良和抗病力下降;低温时动物代谢率提高,需通过增加采食量来维持热平衡,如饲料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抗病力下降。饲料充足又易发生脂肪沉积,引起肥胖病。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影响病原体的存活和繁殖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各种病原体和媒介的生存和繁殖。猪蛔虫卵在26-33℃时才能孵化为感染性虫卵,猪肺炎支原体在室温中的存活时间不超过36h,但在低温下可存活数天或数年之久,低温有利于流感、新城疫病毒的存活。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4)影响动物体质在高温或低温时,动物体温虽未受影响,但体质明显下降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气温对动物实验的影响
1、通过影响实验动物脏器重量而影响实验结果小鼠的心脏、肝脏、肾脏与体重比,饲养在低温下较大,饲养在高温下较小,气温与脏器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大鼠和其他实验动物也一样。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通过影响实验动物的生理学指标而影响实验结果大鼠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容量值在低温或高温下均有增加。血液中T、B细胞有变化。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通过影响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而影响实验结果温度变化可使动物的姿势、摄食量和饮水量发生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
4、对药物毒性试验的影响在常温下毒性最低,当高于或低于常温时毒性都增大。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5、对动物体温测定实验的影响在热原质检验中,要求实验兔的体温变化范围不超过0.6℃,如果不把实验室温度恒定在18-28℃之间的某一点时,实验兔体温肯定会产生波动,而且极易超过0.6℃,给实验结果造成很大误差。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6、对外科手术实验的影响动物进行外科手术时,常常需要保暖,避免因体温下降而休克死亡。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空气湿度的概念相对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指标。它用空气中实际水汽压(或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或饱和湿度)的百分率来表示,是表示空气湿度最常用的指标。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空气湿度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空气湿度对实验动物的影响1、对实验动物体热调节的影响对实验动物散热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下,气湿对实验动物的散热几乎没有影响。在高温下,蒸发散热量正比例于动物体蒸发面(皮肤和呼吸道)水汽压与空气水汽压之差。因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动物体的散热更为困难,加剧了实验动物的热应激。在低温时,实验动物主要通过可感散热,并力争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可是,由于空气潮湿使可感散热大大提高,增加了实验动物的冷感,加剧了冷应激。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气湿对产热量的影响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实验动物,由于蒸发散热受抑制,可能降低基础代谢,以减少产热维持热平衡;在低温、高湿中,实验动物一般可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来维持其热平衡;散热增加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湿度对实验动物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高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生长小鼠仙台病毒(HVJ)在高湿环境发病率增加低湿:呼吸、皮肤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对动物实验的影响动物置于湿度异常的环境中,造成生理变化和微生物增加的综合影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通风影响空气洁净度、有害气体浓度148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声乐音:物体成周期性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噪音:物体呈不规则,无周期性振动所发出的声音。歌声本来是悦耳的,但对于睡眠的人来说,可能成为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因此,从动物的感受性上说,凡是环境中不协调的声音,感到吵闹或不需要的声音,均称为噪声。噪声是环境空气中的异常因素,也象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一样,是空气的污染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噪声来源大环境的噪声,主要来自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据测定,普通汽车的噪声为80—90DB,载重汽车在90DB以上,飞机低空飞行约100—120DB。实验动物环境噪声,主要来自设备、操作、动物鸣叫和人的说话。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1、对听力的损伤:噪声首先对听觉产生影响,使听觉下降,噪声消除时可很快恢复。听觉器官这种暂时性功能变化,称听觉适应,这是一种保护反应。如噪声强度增大,或作用时间延长,恢复时间就会推迟数小时至十数小时,甚至数天,称为听觉疲劳。如果长期处在高强度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器质性改变,呈永久性听力损失,称为噪声性耳聋。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听源性痉挛
噪声刺激引起一系列痉挛反映,动物躲在笼子角落,耳朵下垂呈紧张状态,两前肢、耳呈洗脸样动作,随后头部轻度痉挛,在笼内跳跃,烦躁不安,噪声强烈时,出现全身痉挛,在笼内狂奔,不断撞击笼门,长时间后,四肢僵直,极度痉挛死亡。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长期作用于中枢,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遭到损害,并累及植物神经系统,产生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或嗜睡、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尤其是原来血压波动大的人,血压变化更为显著。噪声可使心肌损伤,可使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逐渐增高。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障碍,胃液分泌异常,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甚至发生恶心、呕吐,长期作用可导致胃病和胃溃疡。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6、对生产性能的影响:⑴影响动物发情、交配:处在噪声环境中的动物,由于神经、生理、内分泌功能紊乱,干扰正常活动,使动物发情周期紊乱,交配欲降低。(2)影响受孕率:噪音影响受精卵着床,妨碍怀孕或导致流产,受孕率普遍下降。资料报道,小鼠从确认阴道栓后,当天就放入噪音环境中,在噪音刺激下,受孕率减少了40%。(3)影响母性噪音的刺激,常使母亲精神烦躁、咬死亲仔。小鼠从确认阴道栓后,当天就放入噪音环境下饲养,仔鼠咬死率达33%;临产前放入噪音环境下饲养,仔鼠咬死率高达67%。噪音刺激常使动物弃仔不顾,泌乳量下降。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噪声对动物实验的影响(1)影响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中,噪音刺激常使动物受惊,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抓取、固定、灌胃、注射、采血等实验操作。(2)影响生理指标测定噪音刺激常引起动物的心跳、呼吸、血压、血糖、肾上腺皮酮、肾上腺抗坏血酸等生理指标增加。(3)听源性痉挛噪音刺激使动物发生听原性痉挛,轻者影响实验观察,重者因痉挛死亡,中断实验。(4)其他影响动物疲劳,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影响毒性、感染性等实验,噪音影响动物的繁殖,影响生殖实验等。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声音是一个可利用的物理因素,它不仅在行为学上是动物传递信息的生态因子,而且对生产也会带来一定的利益。例如,据研究,在哺乳时播放音乐,有增加乳量的作用,用轻音乐刺激猪(采食前3分钟),有改善单调的环境而防止咬尾癖的效果。轻音乐能使产蛋鸡安静,延长产蛋周期。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光照光照周期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的变动,或每年长光照与短光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动物照明和工作照明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小鼠的活动量在蓝、绿、白光色下最小,而在红色和黑暗中最大,把小鼠放在全波长、冷白色、蓝色、粉红色、紫黑色光下分别照射30天,体重以蓝色和冷白色光照群最小,垂体、肾上腺、肾脏、精囊、甲状腺、松果体等均有明显差异。大鼠泌乳能力以红色最强。另外,啮齿类动物对红光的感觉与黑暗相同。鸡对红光反应迟钝,常用红光来防止鸡啄癖和争斗,延迟性成熟,增加产蛋,降低蛋的受精率。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光照强度对动物的影响
生长发育
鸡对可见光十分敏感,感觉阈很低,大量的资料表明,小鸡在弱光中能很好地生长,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鸡的啄癖和神经质,对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猪对光刺激起反应的阈值较高,当光照强度由10Lx增加到60Lx再增加到100Lx时,仔猪发病率下降24.8%~28.6%,成活率提高19.7%~31.0%。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繁殖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动物的繁殖活动。研究表明,光照强度对小母猪性成熟具有重要影响,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45Lx,小母猪初情期提前30~40天。小鼠性周期,20Lx照明下,呈4d周期性稳定变化规律,10—20Lx适合小鼠生长繁殖。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光照时间对动物的影响繁殖性能
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长日照动物;将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长日照动物有马、驴、雪貂、狐、野猪、野猫、野兔、仓鼠和一般食肉、食虫兽以及所有的鸟类。短日照动物有牛、绵羊、山羊、鹿和一般反刍动物。一些动物由于人类的长期驯化,其繁殖的季节性消失,如牛、猪、兔,这些动物能常年发情配种繁殖。一般而言,延长光照,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繁殖活动,而抑制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生长发育光照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饲料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动物活动的能量消耗和组织的增生三个方面。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光照通过视觉系统刺激动物,兴奋神经系统,减少褪黑色素和其它神经抑制递质的分泌,使动物处于清醒状态,这刺激了动物的采食活动,延长了采食时间,在饲养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增加了群体中弱者的采食机会,提高了动物采食的均衡性。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有害气体(一)设施中有害气体的产生设施内空气的成分和数量变化较大,有害气体的浓度也较大。由于动物的呼吸、排泄、生产中有机物分解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氨气:动物饲养室内氨浓度与温度、湿度、换气次数、饲养密度和管理有关。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氨被动物吸入呼吸系统后,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支气管炎,严重者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等。肺,可通过肺泡上皮组织,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进入血液,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碱性高铁血红素,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卫生学要求我国劳动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的氨含量最高不得超过30mg/m3。实验动物设施内氨浓度≤14mg/m3或20ppm。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硫化氢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动物粪便。尤其当动物采食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而消化不良时,可由肠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氢。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危害硫化氢主要是刺激动物呼吸系统及其它系统粘膜,对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炎,角膜混浊,畏光等症状;硫化氢还引起鼻炎、气管炎、咽喉灼伤甚至肺水肿。动物经常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偶尔发生多发性神经炎。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减少设施中有害气体的措施(1)及时清理粪尿、污水。避免粪尿在设施内分解产生有害气体;(2)饲养密度适当(3)通风换气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组织通风换气方式,保证气流均匀不留死角。(4)控制环境温湿度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空气中的微粒(一)空气中微粒的性质和来源大气微粒:又称“气溶胶粒子”。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质点或液态小滴等物质。主要指大气尘埃和悬浮在空气中的其他杂质。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粉尘扩散程度
荧光钠3g/kg的比例混入饲料给同设施的某一房间内部分笼盒的大鼠饲喂一周。结果:在地面、墙壁、饲养架、水瓶、工作服、鞋、露出的脸部、眼镜等均检测到荧光。大鼠体表擦拭发现实验群0.06-93.6
g,非实验群0.01-0.7
g。区域平均数显示,饲养室2.4
g,清洁走廊0.6
g,污染走廊0.5
g。
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消除或减少设施内空气微粒的措施1.设施选址新建设施在选择建场地方时,要远离产生微粒较多的工厂,如水泥厂、磷肥厂等。2.设施规划布局应考虑产生微粒较多的饲料加工厂或饲料配制间的设置,饲料加工厂或饲料配制间要远离设施,并应设有防尘设施。3.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尽量减少微粒的产生,清扫地面、分发饲料、换盒时,应尽量减少扬尘。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4.选择适当的饲料类型和喂料方法。5.注意通风换气保证设施内通风换气设备性能良好,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6.在设施四周种植防护林带,减小风力,阻滞外界尘埃的产生;对院内进行绿化,路旁种植草皮、灌木、乔木,高矮结合,尽量减少裸地面积,以减少尘粒的产生。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水普通级动物饮用自来水清洁级以上动物饮用灭菌水178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一)空气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外界空气人员动物物品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飞沫传播
动物在打喷嚏、咳嗽、鸣叫时,从鼻腔、口腔内喷出大量的飞沫小滴,多种病原菌可存在于其中。喷嚏和咳嗽出的飞沫小滴有90%以上的直径小于5
m。可以长期浮游在空气中,引起各种病原菌的传播。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飞沫滴核传播
当飞沫小滴干燥后,就形成飞沫小核,飞沫小核直径很小,一般仅有1~2
m。滴核可以在空气中长期飘浮,或者随气流带到很远的地方,引起传染病大面积扩散。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尘埃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可附着在尘粒上。如清扫饲养间时扬起的灰尘、分发粉料时的饲料粉尘、换盒产生的皮屑、毛垢、动物活动扬起的粪便微粒等,均可造成灰尘传播。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三)减少内环境空气微生物的措施1.及时清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浊垫料,搞好设施的环境卫生.2.注意设施的防潮干燥的环境条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减少设施内灰尘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设施空气中灰尘的含量,以使舍内病原微生物失去附着物而难以生存。4.定期消毒每天进行设施内物品擦拭,定期进行设施全面消毒。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居住环境
实验动物居住环境从广义上讲是实验动物的居住条件,包括建筑物、配套的净化控制系统、笼架具、饮食器具、垫料等;而本章所述是狭义的居住环境,是指与实验动物生活密切接触的小环境,包括笼具、垫料和饲养密度等。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笼具(一)分类1、按实验动物种类分类实验动物笼架具可分为兔笼、犬笼、猴笼、猪笼、豚鼠盒、鼠盒架等。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按饲养方式
笼盒、干养笼、代谢笼、圈养场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代谢笼:独特的漏斗和锥形体设计保证了粪便和尿液的分离收集,尿液不会被污染,也不会进入粪便收集管,所以分离是直接和完全的,结果将得到无误和值得信任的样品。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3、按微生物控制方式开放笼具、IVC、隔离器、层流柜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项目指标换气次数(次/小时)10-20气流速度(m/s)≤0.18梯度压差(Pa)20-50空气洁净度(级)<100落下菌数(个/皿小时)0噪声(dB)<55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4、按材质分类塑料笼具、金属笼具和纸质笼具。①塑料笼具用于小动物饲养。②金属笼具用于笼架和大动物饲养。③纸质笼具多用于动物运输。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二)实验动物笼具选材原则
1、总体原则①制作笼具的材料对人和动物,均无毒、无害,保证人和实验动物福利和健康。②笼具应适应频繁更换、清洗,经常性地高温、高压及药物消毒。③笼具应能防止实验动物啃咬和逃逸。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2、选材要求
①塑料笼具:A.耐酸碱腐蚀:分别在pH2、pH10的溶液中浸泡24h不腐蚀,即不改变其原来的物理、化学性质;B.耐高温:在121℃以上温度蒸气熏蒸,30min不变形或者154℃3min;C.耐冲击:从1m高度自由落下不破损。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D.常用塑料材料比较:国外常用的材料有聚丙烯、聚砜、聚醚砜,国内常用的材料有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透明塑料聚碳酸脂(Polycarbonate)简称PC、聚2-甲基戊烯(TPX)以及聚砜(Polysulfone)简称PSU。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②金属笼具最好选用不锈钢,其材质板材304/2B,钢丝材质1cr18ni9,其化学成分指标等应符合国家标准。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③纸质笼具宜采用无毒、无味纸质制作,但材料要具有一定的牢固度,在两侧要配有过滤网(多用无纺布制作),以便在运输途中通风。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三)笼具对实验动物的影响笼具的空间尺寸不合理(如底面积不足或高度有限),则将直接而长期地影响动物的自由活动,使动物的精神、体质和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型式不合理,也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如有的笼盖钢丝间距不合理,造成小体格的动物逃脱或夹伤动物的四肢;有的大动物(犬、猴、猪等)笼具结构强度不足、锁定部件不牢、边角加工不细,都可引起动物逃脱、受伤或伤人。材质对动物有毒害,动物舔食或啃咬后,也将直接受到毒害。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垫料垫料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啮齿类动物。3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一)选择原则1、要满足柔软、保温、吸湿和动物筑巢的需要。2、必须具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冰雾工艺蜡烛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亚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细致毛孔型水晶胶原面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火车车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直线玻璃纤维胶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柳编化妆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暖茶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手外科护理风险识别
- 预制箱梁架设质量技术培训
-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目录
- 085焊缝返修作业指导书
- 章节练习及参考答案----第四章相图
-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ppt课件
- 高中物理说题稿(共2页)
- 药品养护汇总分析报表
- 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
- 【实用】药事管理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质量持续改进督查记录表√
- 支原体肺炎教学查房.ppt
- 二乙医院评审汇报
- 【精品】简约大气商务工作汇报模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