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历史沿革_第1页
寿光历史沿革_第2页
寿光历史沿革_第3页
寿光历史沿革_第4页
寿光历史沿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寿光历史沿革沿

革北辛文化时期(元前5400年~前4400年)所谓北辛文化,1962年国家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考古时,于兰陵县北辛一带发现了众多石器、骨器、陶器,经碳14测定,距今约7300多年。于是,考古界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北辛文化”。与薛河一样,弥河成为寿光之母亲河。同时,邑境依山傍海,境内多河,肥田沃野、鱼盐之利,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生存环境。边线王(西)遗址

1988年11月,在羊益公路拓宽工程施工中,于边线王村西2公里处,发现了先民聚落遗址。东西300米,南北200米,文化层厚为2-2.5米,分北辛和大汶口两个文化层次。主要考古发现有:石刀一件,半圆状,外形粗糙,因使用久刃已严重残缺(见图1-1)。陶片若干,破碎严重,其中两件可复原,一件为陶鼎,一件为陶罐(图1-2)。陶罐约高28厘米,腹径21厘米,胫下部有二系鼻。经有关专家论证,这些遗物为北辛文化时期。北辛文化时期,是一个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开始形成,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开始出现,以男系为世系的父系继承权和对父系祖先的崇拜,使部落更具凝聚力。传说,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三皇”之首伏羲,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最大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教人作网以渔猎,驯养野兽。《尚书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开启了中华民族之文化之源大汶口文化时期(公元前4100~前2600年)大汶口于泰山脚下,泰安西南,最早于1952年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人类遗址,并有大批遗物出土。邑境于1972年最先发现了呙宋台遗址,至今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15处。遗址集中在境南部孙集、胡营、纪台、田马一带,分布于三元王、朱家岭、火山埠、侯家庄、后胡营、达字刘、安家庄、赵家仕庄、赵旺铺、薛家庄、青田湖等村庄周围。先后出土文物有石刀、石铲、骨镞、玉铲、玉环、陶鬶、陶鼎等上千件遗物,其中黑陶杯、弧形器和一件陶鬹,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以该时期聚落之分布,石器之光润,陶器之造型,展示了邑境先民之集中,制造工艺之成熟。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区别亲疏、组织社会的宗法制度来时形成。据史籍,这一时期炎帝、黄帝先后统治中原,开始构屋而居,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播百谷草木,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传说,自黄帝始,划野分疆,古国体制初步形成,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里。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600~前2000年)邑境龙山文化遗址,已经发现66处。分布在孙集、胡营、纪台、田马、王望、洛城、丰城、古城、田柳之边线王、赵旺铺、呙宋台、岳寺韩、将家集、马疃张家庄、高埠营子、周家庄、小王家、丁家尧河、桃园、南胡家庄、北关、桑家庄、郭家营、王望、范家庄、三元孙、高家埠等村庄周围。其中有边线王、赵旺铺、呙宋台遗址,以及之后的纪国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现各种石器、陶器4000余件,其中蛋壳杯、黑陶罍等国家一级文物4件。这一时期,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尧帝舜帝,定历法、分四季、任贤能、倡大同、颁五典、兴五教,尤其讲仁义,使人类文明达到空前辉煌。《礼记·大学》:“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尧舜成为人类社会之道德楷模。骨刻文见证古文明

2005年,昌乐北部出土了带有文字符号的兽骨,被山东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获得,研究后认为是东夷族古文字。2007年、2009年寿光也出土了两批相同的兽骨(图1-3),也被关注此事的刘教授收集去。他与古文字学家潜心研究后,破译出尧、舜、人、龙、凤、鹿、豕、犬等92个刻符的文字,被称之为“骨刻文”,并于2010年出版了《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之《寿光骨刻文》一书。该书刊登了在寿光搜集到骨刻文191幅,并声称“骨刻文”比“甲骨文”早一千多年,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寿光沃野,不可不谓地灵人杰。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夏代,考古学上属于岳石文化时期(前2500~前1900)。分别在延庆寺、高家庄、薛家庄、丁家店等村附近发现岳石文化遗址6处。爽鸠氏

《尚书·禹贡》为“九州”之一。《周礼·夏官》“正东曰青州”。《山东通志》载:“爽鸠氏疆域在今青州,凡齐地皆是。”嘉靖《青州府志》:“按《禹贡》载,青州之域,上古为东夷之地,先为爽鸠氏(部落在昌乐县东南),相传是东夷首领少昊的后裔。至尧、舜时,爽鸠氏为季萴氏取代。”古寒国

遗址于寒亭。《后汉书·郡国志》:“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国。”《通典》:“寒国,盖浞见弃于其君而事羿之后还封宗国。”《潍坊简史》:“寒国是伯明氏后裔,寒浊起初不被国君信用,投靠了后羿。”寒浊杀羿以代夏政,进一步巩固了寒国势力。寿光距寒都仅十里之遥,当然属之。后至禹曾孙少康,在老臣支持下组建军队,“灭浇于过,灭豷于戈”,消灭了寒国,恢复了夏政,史称“少康中兴”。按:旧志言:“夏,属斟灌国。”《续山东考古录》云:“斟灌国故城在东北四十里,亦称东寿光,今斟灌店。”嘉靖《青州府志》亦云此。惟《山东通志》寿光沿革云“夏,斟灌氏”。夏时寿光有斟灌国否,详见《古迹志·斟灌考》。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逄伯陵氏封域

《路史》载:“逄伯陵,姜姓。炎帝后裔,太姜所出,始封于逢泽(今临朐地),后改封于齐。”明嘉靖《府志》载:“逄伯陵,姜氏,伯爵。”《潍坊简史》载:“商代,季萴氏被逄伯陵所取代,建立了逄国。逄为姓,陵是名,伯是爵位。商周之际,逄国被蒲姑氏所灭。”以地理之近,寿光当属之。然境内已发现商代文化遗址34处,先民聚落由南而北至洛城、北洛、古城、丰城一带,竟无与之相关记载发现。而所发现者64件“己器”,无可置疑地表明,这里曾存在一个“古己国”,属于侯爵。古己国

己姓,为山东十二古姓之一。《姓解》云:“己氏,黄帝十四子之一姓也。”夏商称姑幕国,都于莒。《辞海》:“莒,古国名,己姓,西周分封诸侯国。”《新华字典》:“其前身为夏代姑幕国。”莒国与纪国同时受封于周,不同的是周天子既没有封王室成员,也没有封功臣前往就国,仍封古莒国己兹舆期为国君,说明莒国当时强大且与周室关系良好。《汉书·地理志》谓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楚简王前431年灭莒),后归齐。《读史方舆纪要》载:莒“旧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内城周二十里,外郭周四十里。”为省内最古最大城池(现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古己国为商代山东中东部最大氏族部落之一。1983年11月,古城南300米处一古墓,出土铜器64件(另有陶器9,玉器4,蚌饰12,卜骨2),其中19件铜器中刻有“己”字标识(图1-4),北京及省市专家依据其有“己”无“侯”及造型、纹饰等因素,考证为商代器物,肯定了“古己国”之存在。尤其是“己鼎”5件,形制庄重、浑厚、大方、精美。依公、侯、伯、子、男论,天子九鼎,公七鼎,侯五鼎......此墓主人当是侯爵。对于“古己国”与周纪国之关系,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王献唐教授曰“商代旧国,西周重封”。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时各诸侯国权力巨大,除必须向周天子进贡外,均自行管理。齐国分21乡,乡以下为连、里、轨: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乡约一万人,相当于后来县。邑境发现周代文化遗址93处。西周(前1046~前771)纪国

姜姓,都城在纪台。封于周初,首任纪文侯姜静,姜太公次子。《春秋左传》载:“隐公元年(前722),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二年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庄公四年(前696)三月,纪伯姬卒。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纪侯大去其国。”“昭公十九年(前523),七月丙子,齐师入纪。”《左传》:“若郱(临朐)、若郚(安丘)、若鄑(昌邑)、若酅(青州),皆纪属邑。”至前696年,传28世至纪哀侯姜叔姬,在位六年,为齐国所逼,“大去其国”。去者,逃矣。沂水县有个纪王崮,地势险要,又有水源,清《沂水县志》记载纪王崮为“纪侯去国居此”,相传纪国君主姜叔姬率领部分军队逃到此处。而莱州、烟台等地则出土了纪侯簋、纪侯鬲、纪侯壶等多件纪侯铜器,依此云纪侯“东去”。哀侯弟姜季,将剩余国土交给齐国,成为附庸,齐赐之纪城保留祖庙,封姜季为威侯,又传世十代,至前528年纪隐侯去世,国除。《纪国历代国君表》、“纪侯大去其国”始末,见卷十一之《要事记略》。牟子国城

旧址即城东北二十五里,今牟城村。嘉靖《青州府志》载:“周封牟子于齐,齐人忌其与临淄相近,遂逼牟子迁于牟平。”清《方舆纪要》云:“(寿光)县有牟城,即春秋时牟国,恐误。”民国志引《地理志》,言牟国、牟平均“与此牟城无涉,纯属附会”。

其实,言者不清,否者无据,事出有因,并非完全附会。春秋之牟子国确曾徙居于牟城,只不过非“周封”而已。详见《古迹志·牟城考》)东周(前770~前221)剧邑

《鲁连子》曰:“朐剧之人,辩者也。”鲁仲连,约公元前245年前。所谓“朐剧之人”,指临朐至寿光一带,可见战国时寿光已称剧,然非县。剧者,大也,泛指交通要塞,时纪有七面相通的“剧骖”。《尔雅·释宫》:“七达谓之剧骖。”郭璞注:“三道交,复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尔雅·释名释道》:“七达曰剧骖,骖马有四耳,今此道有七,比于剧也。”《水经注》:“剧县,古纪国也。”又言:“春秋,纪侯大去其国,后改曰剧。”言齐亡纪,称剧邑。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世纪·秦本纪》:“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秦所实行中央统治,郡县二级制,中央统县与郡统县并存。时百废待兴,地旷人稀,建置虽行但不完备。大致郡县新旧不一,县以下十里为亭,十亭为乡。资料称,秦时约2000万人。剧邑

属齐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水经注》:“春秋,纪侯大去其国,后改曰剧。”又“剧县,古纪国也。”是否置县,未见史料。汉(公元前202~220)西汉(前202~公元8)《汉书·地理志》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盩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县者,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县大率方百里。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讫於孝平(元始2年、公元2年),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今邑境发现汉代遗址45处。菑川国剧县

《地理志》①载:“菑川国,故齐,文帝十六年②别为国。后并北海。户五万二百八十九,口二十二万七千三十一。县三:剧,义山,蕤水所出,北至寿光入海,莽曰俞。东安平,菟头山,女水出,东北至临甾入巨定。楼乡。”《史记》载:“菑川王贤……都剧。”《地理志》所言,平帝元始二年(元前164)事也,为西汉立国二百年后。据《汉书·高五王传》载:宣帝五凤中,菑川王终古“禽兽行”,“诏削四县”,盖说明时葘川国领七县。王莽时废国。光武建武二年复封刘终为菑川王,十三年终亡国除,并入北海国。两次存续共175年。后人常将汉代菑川国误作淄川国,实菑川国辖地与临淄有涉,与淄川县(区)无关。(《菑川国始末》详《大事记》)汉有二剧县。《山东通志》、明《一统志》、清《续山东考古录》皆有论证。一在寿光,为菑川国剧县(国治),文帝十六年(前164)置,晋废(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云“剧县故城”,可证已废);一在昌乐,为剧原侯国,属北海郡,“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子错为剧原侯,都剧南城”,后属徐州东莞郡,北齐天保七年废①。【注】①昌乐史志办《古剧县考略》一文认为:当时,菑川国都城于剧县县治(纪台),县治都城并立,不可能再封一个剧原侯,故剧原侯之都位于今昌乐尧沟镇,后移今宝城街道西部的戴家庄。寿光县

属北海郡。《汉志》载:“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前148)置,县二十六:营陵,或曰营丘,莽曰北海亭。剧魁,侯国,莽曰上符。安丘,莽曰诛郅。瓡,侯国,莽曰道德。淳于。益,莽曰探阳。平寿,有斟城。剧,侯国。都昌,有盐官。平望,侯国,莽曰所聚。平的,侯国。柳泉,侯国,莽曰弘睦。寿光,有盐官,莽曰翼平亭③。乐望,侯国。饶,侯国。斟,故国,禹后。桑犊,覆甑山,溉水所出,东北至都昌入海。平城,侯国。广。密乡,侯国。羊石,侯国。乐都,侯国,莽曰拔垄。石乡,侯国。上乡,侯国。新成,侯国。成乡,侯国,莽曰石乐。胶阳,侯国。”北海郡,治营陵,今昌乐地。寿光之名,始见于史。府志引明县志谓“年长曰寿,地平为光”。时人闲谈怪论,不绝于耳,或源于闾丘乞寿,或源于古己国,两千年前之事,复酌其意,非哗众取宠,即沽名钓誉焉。编者以为,眼睛只盯寿光二字,难逃目光如豆之嫌;汉县之命名,多与地形、典史有关,时广县、广饶、广平、平的、平城、平望、平寿、寿光、湿沃、巨定,皆东西平原县(侯国),故当于地貌有关。依《说文》“寿,畴声”,畴亦平矣。县治何处?史无明载。嘉庆县志曾谓盐城是,《山东考古录》否之。民国志谓“牟城”是,亦无根据。编者发现,郦道元注《水经》,两临寿光④,其“巨洋水(弥河)”所径,为我们考证西汉县治提供了有力证据。编者沿“巨洋水”制图,剖析再三,确定广陵乃西汉县治,论证如下:广陵考

《水经注》叙及“寿光”者有三:一则“巨洋水又东北过寿光县西”,二则“又东北流,径县故城西”,三则“尧水径东西寿光二城间”。其中,“东寿光”斟灌城为东汉城治,无异议。其一者,过“寿光县西”。叙巨洋水先过“益县故城”(益城),再过寿光县西。考郦道元叙述语体,曰“县”者为当时县治,曰“故县城”或“县故城”者,乃旧城。故此之“寿光县”,为当时县城,其位置,牟城矣(见图)。其二者,“又东北流,径县故城西”。此“县故城”何者?依河而下,牟城之东北,广陵是也。东汉之后,三国两晋未见更易,此“县故城”不言自明矣,西汉耶。再者,《郡国志》“寿光,有灌亭”,杜预注“在县东南,斟灌国也”。而牟城与斟灌是东西关系,则广陵与斟灌是东南关系,此又可证矣。《地理志》“寿光,有盐官,莽曰翼平亭。”《晋书》载,慕容德都青州,于寿光“设盐官于乌常泽,以广军国之用”。乌常泽,晋《述征记》谓之“乌常汎”,邑旧志谓“乌常汎即黑冢泊”。然盐官自然不能设泊,惟泊西北之平望城、西南之寿光城(广陵)可循;两城若黑冢泊之两翼,故莽曰“翼平亭”。有史可查,《宋史》“广陵镇,设巡检”;《元史》“广陵镇,有巡司”;明《青州府志》“广陵镇,设巡检司”;清初依然。由此可见广陵地位之重要,有理由认为自汉代始。益县

属北海郡,景帝中元二年置,治在今城南益城村,域今寿光中南部。《地理志》云“益,莽曰探阳”;《水经注》云,巨洋水“又东北径益县故城东,莽更之曰涤荡也”即此,又云“故城在今治南七里”。益都(侯国)⑤

《汉书·王子侯表》“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葘川懿王子刘胡为侯国”是,治今古城(后称王胡城,意为王子刘胡之城也,得名之故)。传三世,敬侯刘胡、原侯刘广、□侯刘□,元凤三年(前78)废。或因仅存52年故,《地理志》未列入。平望(侯国)

属北海郡,治在东北五十里黑冢子。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封葘川懿王子刘赏为平望侯,莽曰所聚。《后汉书》章怀太子注“平望城,又称平望台”;《水经注》“巨洋水东北径望海台西”;伏琛、宴谟云“平望亭,在平寿县故城西北八十里”;又“或言秦始皇升以望海,因曰望海台”;清《方舆纪要》载:“望海台,秦始皇所建,盖以升台望海者,或命名所由也......”皆云此。2009年道口乡西黑冢子村西侧一池塘内,于地下四米处发现了青砖建筑,有专家考证疑为秦皇东巡祭海时所筑的望海台遗址。(详《古迹志》望海台)乐望(侯国)

属北海郡,今治东四十里王望,元明清称王望店。《齐乘》:“乐望城,今为王望店,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乐望侯。”嘉靖《青州府志》亦有此载。(详《古迹志》乐望城)瓡县

《地理志》“瓡,侯国”,属北海郡。实“瓡”为“薛”之误。《续山东考古录》云:“瓡、执与薛边旁相似,执在缉韵,薛在屑韵,音复相近,盖薛即瓡之讹,或此县名音本作薛。菑川本齐所分,故《史记》犹冠“齐”字。菑川本领七县,宣帝时削其四县,瓡县改隶北海国。北六十里有霜雪城,既滨大海,又近剧县,西南去临淄、南去北海郡皆不远,故齐、菑川、北海三处皆可统辖。盖雪又薛之讹,霜又因雪加之耳。”编者进一步考证之:一、非“薛即瓡之讹”,应“瓡即薛之讹”。司马迁为当时之人,班固则晚115年,《史记》“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应正确,班固误“薛”为“瓡”。二、非“薛”与“瓡”偏旁相似,世上本无“瓡”字,难怪《说文解字》《新华字典》“瓡”字只作古国注。三、“雪城”(继而“霜雪城”)系由“薛城”演变,非空穴来风。四、《史记》“弘家贫,牧豕海上”;邑旧志谓“薛县不近海,已可证弘非薛人”,独不思海为滩涂岂可牧诸?海者,湖泊之称也(如青海、中南海),巨淀湖也。故《续山东考古录》“瓡”即“霜雪城”之说有道理。五、今考古发现为古代盐业遗址群,面积达30平方公里。反证“盐城”之谓有据,亦证专家认为“盐城”为古瓡国判断有据。巨定县

属齐郡。治在巨淀湖西北,今广饶县内。时大码头、小码头、卧铺、清水泊一带属之。《汉书》载,“四年春正月,行幸东莱,临大海。三月,上耕巨定”;“东海引巨定”、“穿渠引溉田”事即此处。【注】①《地理志》:指《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简称;两者又简称《汉志》。后文《宋书·州郡志》简称《州郡志》,《魏书·地形志》简称《地形志》。②十六年:《汉志》作十八年,误。依《汉书·诸侯王表》、《齐悼惠世家》、《前汉纪》均作十六年,故更之。③翼平亭:意指平望城与广陵(秦城)如黑冢泊两翼,一在西北,一在西南。亭,行政区划,相当于今之乡。④郦道元......两临寿光:作者于《水经注?淄水》篇云:“先公以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侍节东州。”言其父为青州刺史,他亦随住青州。又:“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郦氏对寿光了如指掌,《水经注》中提到境内19处景物,为诸县最多者。故其资料重要且可信。

⑤侯国:王(公国)之子属,级别同县。《史记·孝文本纪》:“孝文皇帝元年,硃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新莽规:候、伯封国为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封国户二千五百,土方五十里。东汉(公元25~220)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新朝,光复汉制。为削弱“三公”势力,改刺史为州牧,掌管州一级军政大权。从此,州成为一级政区,郡(国)为二级政区,县、邑、道、侯国为三级政区。“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由于人口大减,郡县调整较大。《郡国志》:“凡前志有县名今所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也。前无今有者,后所置也。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寿光县

属青州乐安国。《郡国志》载:“乐安国,高帝西平昌置,为千乘。永元七年(95)更名。九城:临济,本狄,安帝更名。千乘。高苑。乐安。博昌,有薄姑城,有贝中聚,有时水。蓼城,侯国。利,故属齐。益,侯国,故属北海。寿光,故属北海,有灌亭。”依“寿光,有灌亭”及《寰宇记》“斟灌城,亦名东寿光”,邑旧志谓斟灌为东汉县治,当成立。莽时改寿光为“翼平亭”,当是徙治斟灌。(详见《古迹志》斟灌城考)寿光侯国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封更始子刘鲤为寿光侯。史载,“寿光侯刘鲤,更始子也”;“二十八年,就国”;“安帝永初元年(107)五月,诏封北海王睦孙寿光侯普为北海王”。然司马彪作先于范晔作《郡国志》,未提寿光侯国,抑或漏也。史料不多见,疑存续不久焉。依“衙门并置”原则,寿光侯国、寿光县治同城,即旧志、《水经注》等所云“东寿光”——斟灌城。今考遗址斟灌城周长近九里,倍于县城,小于州郡城,与刘鲤废王侯国身份相符合(详见《古迹志》斟灌城考)。剧县

光武建武二年(26),封刘终为菑川国王(都剧),剧县属之。十年,刘终卒。十三年国除,剧县并入北海郡。光武帝二十八年(52),改北海郡为北海国,都剧。建安十一年(206)废国,复改北海郡,郡治徙都昌(古潍县地)。汉末,管亥率黄巾军转战县内,孔融御黄巾军屯兵于都昌;《山东通志》载“袁谭据青州,功北海相孔融于都昌,融败走东山”。《郡国志》:“北海国,景帝置。属县十八:剧,有纪亭,古纪国。营陵。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都昌。安丘,有渠丘亭。淳于,有密乡。平昌,侯国,故属琅邪,有蒌乡。朱虚,侯国,故属琅邪,永初元年属。东安平,故属菑川,六国时曰安平,有酅亭。高密,侯国。昌安,侯国,安帝复。夷安,侯国,安帝复。胶东,侯国。即墨,侯国,有棠乡。壮武,安帝复。下密,安帝复。挺。观阳。”三

国(魏)(公元220~280)三国时,寿光属魏。魏立46年,《三国志》无州郡志,其建置情况不得而知。《晋书·地理志》云:“魏武定霸,三方鼎立,生宁版荡,关洛荒芜,所置者十二,新兴、乐平、西平、新平、略阳、阴平、带方、谯、乐陵、章武、南乡、襄阳。所省者七,上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渔阳、庐江。而文帝置七,朝歌、阳平、弋阳、魏兴、新城、义阳、安丰。明及少帝增二,明,上庸也;少,平阳也。得汉郡者五十四焉。”又青州条云:“汉武帝置十三州(之一),因旧名,历后汉至晋不改。”若此,知青州及其北海、乐安诸国,未见变易,承袭者也。寿光县

自汉至魏,未见变故,仍属青州乐安国。益都县

属北海国,治在今益城。旧志载,《唐书》《元和志》《括地志》并称曹魏于今寿光南十里汉益县故城,置益都县。《水经注》:巨洋水枝津“谓之百尺沟,西北流径北益都城(今古城),汉武帝元朔二年封菑川懿王子刘胡为侯国。”可证南北朝时益都县治徙古城。民国志谓:“若非益改益都,何以称北益都耶?”又益县

《三国志》有国渊者,为“乐安盖人也”,与《史记》“公孙弘,菑川国薛人”如出一辙,郡县不符。而又泰安郡有“盖县”、乐安国有“益县”,国渊其籍,莫衷一是。《水经注》、《晋太康地志》、《宋志》各有其说,惟《山东通志》以“盖”为“益”之误,倾向于“乐安寿光人”,新《山东通志》又以“寿光县汉魏间未增盖县之目”,为乐安益人。若此,寿境当有益县欤?否,与益都复置焉。编者以为,若“乐安益人”立,“益”当“益都”之简矣。南丰县

治在今丰城。《三国志·魏书·少帝纪》:“正始元年(240),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淄、昌国界为新汶、南丰县,以居流民。”宴谟注:“司马宣王伐公孙渊,北徙丰人住于此城,遂为南丰城也。”晋-

十六国(公元265~420)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中国又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大统一时期。此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刘曜攻占长安,东晋灭亡。317年,晋室后裔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此后,少数民族羯族、鲜卑族、羌族、匈奴、氐族入主中原,先后建立了13个政权。后赵将军石季龙(羯族),于323年攻陷广固城,“坑其众三万”,“青州诸郡县垒壁尽陷”;前秦苻坚于360年代“徙陈留、东阿万户以实青州”。隆安三年(399)“慕容德陷青州,害龙骧将军辟闾浑,遂僭即皇帝位于广固。”战乱之时,东晋迁青州于扬州,谓南青州。元兴三年(404),建武将军刘裕斩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扬州)。后刘宋复青州。这是一段异常动乱的历史,寿光灾难深重,邑人大量逃离家园。寿光县

属青州乐安国。《晋书?志第五》:“乐安国,汉置。统县八:高苑。临济,有蚩尤祠。博昌,有薄姑祠。利益,侯相。蓼城,侯国。邹。寿光,古斟灌氏所封国。东朝阳。”利益县

属青州乐安国。邑旧志谓“益县”,云“《晋书》误与利县连书,遂诈为利益县”。非也,实利、益两县合并矣。《晋书?志第五》载“乐安国,统县八”,若将利益县分开,岂不九县矣,非《晋书》误也。剧县地

属徐州东莞郡。《晋书?志第五》:“东莞郡,太康中置。统县八,户一万:东莞,故鲁郓邑。朱虚。营陵,尚父吕望所封。安丘,故莒渠丘父封邑。临朐,有海水祠。盖(盖为益之误)。剧。广。”邑旧志谓:《太康地理志》则剧属琅琊;又云,《续山东考古录》云“先属琅琊,后属东莞也”。再者,惠帝永康元年(300),剧、营陵等11县还曾划为高密国。然则,此剧县实为昌乐西南之剧县也,最多或有地片牵连者。南

朝(公元386~581)先后属南燕、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政权。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筑东阳城,复置青州(谓北青州,时青州迁扬州)。420年刘裕篡晋称帝,史称刘宋。五年后刘义隆即位,欲恢复中原,一度收复河南、河北部分地区,旋又沦为北魏。后退守河南,形成南北对立。《资治通鉴》宋纪八:451年“魏人凡破南兖、徐、兖、青、冀六州,杀伤不可胜数,丁状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

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宋刘义隆一度收复黄河以北,后退守河南,移冀州乐陵郡于青州博昌(博兴)县,移博昌于王胡城(今古城),寿光省。宋明帝泰始初,淮北没虏;六年,青州侨迁郁州(今连云港)。刘宋(公元420~479)博昌县

治王胡城(今古城),系博昌(今博兴)侨迁,属青州乐安郡。《宋书?州郡志二》:“乐安太守,领县三:千乘(有博昌城)、临济、博昌(即寿光)。”时《州郡志》无寿光名,史家言寿光省。后之史如下:一、《魏书》地形二,青州“乐陵郡,故千乘地,刘义隆置,魏因之。领县五:阳信,有千乘城、博昌城。乐陵,有姑城。新乐。厌次。湿沃。”言刘义隆移冀州乐陵郡于青州千乘郡之博昌城。二、《隋书》地理志,“博昌,旧曰乐安,开皇十六年改焉”,言于乐安复置博昌县;又“寿光,开皇十六年置”,言博昌废而寿光置焉。按:民国志引《齐乘》语:“隋开皇六年,于县北十里博昌故城置寿光县。”“六年”为“十六年”之误,博昌未走又岂能于同城置寿光乎?三、《齐乘》:“盖故博昌地侨立乐陵郡,乐安郡之博昌其为移置寿光地无疑。《晋书》乐安国有寿光县,《宋书》无之,故知废为博昌,至隋而复置也。”四、《博兴县志》历史沿革:“南朝宋,博昌县移置今寿光县,县境内置乐陵县(治所在今县城东北蒲姑旧址,北齐移治今县城)。”又“隋开皇十六年(596),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复置博昌县。”益都县

初治益城,后迁王胡城。属青州齐郡。《宋书?州郡志二》:“领县七,户七千三百四十六,口万四千八百八十九。临淄令,汉旧县。西安令,汉旧县。安平令,六国时其地曰安平,二汉、魏、晋曰东安平;前汉属淄川,后汉属北海,魏度属齐。般阳令,前汉属济南,后汉、《晋太康地志》属齐。广饶令,汉旧县。昌国令,汉旧县。益都令,魏立。”《魏书?地形志》“益都,魏置。有钓室”;《齐乘》谓“故城在寿光县南”;两书谓今益城村为益县故城。《水经注》云“百尺沟,西北流,径北益都城”,此谓北魏时益都县治徙今故城,故谓“北益都城”。《北齐书》载:“至高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移益都治于东阳城。”《益都县图志》谓东阳城,“即今青州治南”。民国《寿光县志》载:“至高齐天保七年,移益都治于东阳城,自此,益都与寿光分焉。”按:《南齐书?州郡上》:“青州,宋泰始初淮北没虏,六年(470),始治郁州(今连云港)。”言南朝刘宋南逃,迁青州于连云港(时益都同迁)。侨南皮县

原属河北冀州(郡治)。刘宋时侨置寿光,治在县城东北四十里,今台后村是。《宋书?地形志》:“南皮令,汉旧县,属勃海,孝武始(453)立。大明七年(463)渡此。”言于公元463年侨迁寿光。按: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北方大片沦陷。朝廷将沦陷区郡县之民,集中南迁安置,称侨置郡县(仍用其旧县名),以待日后光复。南北朝时亦如此,如冀州乐陵迁青州博昌,后迁青州于扬州等。《宋书》州郡志一:“自夷狄乱华,冀、凉、青、并、兖、豫、幽、平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侨乐城县

原属河北冀州,与南皮县同时侨迁至寿光,故城在今洛城(旧称乐城)。元孟过《重修龙兴寺碑》:“上有‘洛城县令李某同妻李氏布施’,考其年代,乃北魏时承明年(476)所造(见《金石志》)。”言北魏孝文帝时洛城县令为李姓。北魏(公元386~534)博昌县

属乐安郡,治王胡城。《魏书?地形志》:“博昌,前汉属千乘,后汉、晋属(乐安)。”又,“乐安郡,领县四,人口一万三千二百三十九”,每县三千余人,足见社会之凋敝,人口之稀少。按:《魏书》《北史》记徐纥,《梁书》记任昉,为“乐安博昌人”,时490年前后,可见博昌县名之实。《魏书?地形志》:“北海郡,治平寿城。领县五:下密。剧,二汉属,晋属琅邪,后属;有仓山。都昌,二汉属,晋属齐郡,后属;有徐伟长冢。平寿。胶东。”涉及剧县、徐伟长冢,备考。寿光县

邑旧志云隋复置,非是。《隋书》“寿光,开皇十六年置”,言“置”;《旧唐书?地理志》,“寿光,汉县,隋移治所于博昌县”,言“移治所”;《方舆纪要》“宋初省,北齐复置”,言北齐“复置”;众说不一。惟《水经注》巨洋水“又东北流,过寿光县西”,不仅证明当时有寿光,而且在牟城、称“西寿光”。郦道元“余总角之年,侍节东州”;“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且《水经注》写寿光景物19处,为诸县最多,可见与寿光之熟悉,其言最为有力。既然北魏已有之,可见“复置”寿光者,为南齐,而非北齐也。《方舆纪要》虽有一字之差,接近正确焉。南皮县

《魏书》地形志:“南皮,刘骏置,魏因之,有望海台。乐城,章武有张释之①冢。”言刘宋孝武帝刘骏,侨置南皮县于寿光(有望海台);而乐城(洛城)已复(今河北献县)。然南皮县列“河间郡”,疑《魏书》有误。【注】①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西汉法律家。曾事汉文帝、汉景帝二朝,官至廷尉,对文景之治有重要贡献。葬于河北乐城。隋(公元581~618)“隋灭陈,天下始合为一,乃改州为郡,依汉制置太守,以司隶、刺史相统治,为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新唐书?地理一》)寿光县

青州北海郡。城治,初于博昌故城(今古城),后徙今治。《隋书?志第二十五》:“北海郡,旧置青州,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十四年府废。统县十:益都,旧置齐郡,开皇初废,大业初置北海郡;有尧山、鋋山。临淄,及东安平、西安,并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又置临淄及时水县,大业初废高阳、时水二县入焉;有社山、葵丘、牛山、稷山。千乘,旧置乐安郡,开皇初郡废。博昌,旧曰乐安,开皇十六年改焉,又十八年析置新河县,大业初废入焉。寿光,开皇十六年置,闾丘县大业初废入焉。临朐,旧曰昌国,开皇六年改为逢山,又置般阳县,大业初改曰临朐,并废般阳入焉;有逢山、沂山、穆陵山、大岘山,有汶水、浯水。都昌,有箕山、阜山、白狼山。北海,旧曰下密,置北海郡,后齐改郡曰高阳,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潍州,大业初州废,县改名焉。营丘,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有丛角山、女节山。下密,后魏曰胶东,后齐废,开皇六年复改为潍水,大业初改名焉;有铁山,有溉水。”按:自《齐乘》云“开皇六年于博昌故城置寿光”,邑志皆云此,实误。因“开皇六年”无出处,编者以为“六年”为“十六年”书写(或雕版)之误。《隋书》:“博昌,开皇十六年改焉”;“寿光,开皇十六年置”;岂有博昌未改而又立寿光之理?闾丘县

《隋书》未言何时置县,但言“大业初废入寿光”。《方舆纪要》“闾丘县故城在(寿光)县南”。以道理揆之,当与寿光同时,或因“闾丘乞寿”而始,或因嗤之以鼻而终,一个“废”字,足见“置”之不适。若此,仅存四年。编者按:隋使天下合二为一,立国三十七年,五次调整区划,废侨置,并小邑,调县治,所置郡县,数量最少,辖域最大,治所较为合理。故唐宋以来,虽名称多有变化,但政区更易较小。方知,隋“置”寿光,非复置,乃重置也。然自闾丘废入寿光,县域版图得以最终确立,至今未有大变。唐(公元618~907)寿光县

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今治。《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二年,置寿光,初属乘州。八年,乘州废,以千乘、寿光、博昌入北海郡。”又:“寿光,汉县。隋移治所于博昌县。初属乘州,州废来属。”《新唐书?地理二》:青州北海郡,县七:益都,望。临淄,紧。武德八年省时水县入焉。千乘,紧。博昌,上。寿光,紧,武德二年置。临朐,上,武德五年置,八年省般阳县入焉。北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