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264-2014 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_第1页
DB21T 2264-2014 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_第2页
DB21T 2264-2014 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_第3页
DB21T 2264-2014 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_第4页
DB21T 2264-2014 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2DB21DB21/T2264—2014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21/T2264—2014本标准依据GB/T1.1-2009起草规则编制。本标准由辽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由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刘文华、孙艳霞、李威、陈江霞、王星绕、李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DB21/T2264—2014灵芝代料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灵芝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灵芝代料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9630.1有机产品生产国家标准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3.1总体要求灵芝栽培场地环境应符合NY5358的要求。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的开阔场地。要求周围环境卫生,给排水方便,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无污染源,土质坚实。也可利用农田进行栽培。生产用水应符合3.2芝场要求室内栽培可利用有通风设施的民房、厂房、库房等;设施栽培常采用荫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以荫棚最常用。3.3场所前处理芝场使用前应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温室和拱棚要平整土地,以利排灌。清洁整理后应进行灭虫和消毒,使用药剂及用量应符合NY/T5333的规定。4栽培技术2DB21/T2264—20144.1栽培时期灵芝属于中温偏高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6℃~28℃,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以27℃~29℃最适宜,空气湿度以80%~90%为宜。在辽宁地区可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制作栽培袋,接种后培养18天~25天移入栽培场,再培养25天~30天,7月中旬至9月中旬可收2批~3批灵芝。4.2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4.2.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符合NY/T1742的规定。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要求菌种纯正,菌丝洁白浓密,生长势强,菌龄适宜,产量高。4.2.2菌种生产根据当地不同生产季节,按照NY/T528的要求,提前三个月安排生产一级(母种)菌种、二级(原种)菌种、三级(栽培种)菌种,用量大者,可适当提前。4.3培养料配制4.3.1原料选择应选择符合NY5099要求的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常用主料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酒糟、豆秸等,使用前曝晒1天~2天;常用辅料有麸皮、米糠、玉米面、豆饼等;常用化学添加剂有石膏粉、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等。4.3.2菌袋材料与规格根据灭菌方式可选用符合GB9688卫生要求的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或符合GB9687卫生要求的常压聚乙烯塑料袋。常用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或20厘米×45厘米。4.3.3培养料配方可用于灵芝栽培的常用培养料配方如下:——杂木屑70%、麸皮15%、米糠13%、碳酸钙2%。——杂木屑70%、麸皮25%、黄豆粉2%、磷肥1%、石膏1.5%、蔗糖0.5%。——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2%。——杂木屑80%、麸皮18%、石膏粉1%、蔗糖1%。——杂木屑78%、麸皮10%、啤酒糟10%、石膏粉1%、蔗糖1%。——锯末44%、棉籽壳44%、麸皮10%、石膏粉和磷肥各1%。——棉籽壳78%、麸皮2O%、蔗糖和石膏各1%。3DB21/T2264—2014——玉米芯73%、麸皮25%、蔗糖、石膏粉各1%。——阔叶树木屑48.5%,玉米芯30%,麸皮15%,玉米粉5%,石膏粉1%,石灰粉0.5%。4.3.4配制方法准确称量各原料,并混合均匀,糖先溶于水后再加入,使含水量掌握在60%~65%(手捏培养料有水滴滴下,但不成线),以pH值7~7.5为宜,应当天配料当天装袋。机械或手工装袋均可,培养料的松紧度以手用力握有弹性为准,便于菌丝发菌,料面压平后在中部打直径2厘米的洞,直到料底,紧贴料面扎紧袋口。4.4培养料灭菌装好的料袋应及时灭菌,料袋排放可成井字形,高压或常压灭菌均可。高压灭菌在0.14MPa~0.15MPa下,灭菌1.5小时~2小时;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0小时~12小时,再在锅内闷12小时。灭菌后的料袋移入洁净的冷却室,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4.5接种在接种室(箱)内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采取两头接种法,进行接种,即解开两端袋口接入菌种,把菌种和培养料稍压实后再封口,接种量以铺满料面为宜。4.6发菌期管理采用堆叠发菌法,气温较高时堆放3层~4层,气温较低时堆放5层~8层,行间距80厘米~100厘米。环境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不宜低于20℃或高于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培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培养室应避光。1O天~15天翻堆1次,30天~40菌丝可长满料袋,或菌丝长到培养料2/3以上时就开始大量形成原基,以上两种情况下均可移入出芝场地开4.7出芝管理4.7.1墙垛式栽培管理将长满菌丝的菌袋堆放在床架上,可堆放5层~6层;或在地面上每隔60厘米摆1行砖,高12厘米,在其上码6层菌袋。去掉菌袋两头封口纸,或用刀片在菌袋两端割去直径1厘米~2厘米的塑料膜,进行保温、保湿等出芝管理。4.7.2覆土栽培管理选择保湿不积水的场地,挖1个宽1.5米、深0.3米、长1米~2米的横沟,将菌袋的塑料袋脱掉,直立排放在沟中,菌筒之间应相隔10厘米左右,填入泥土,表面覆土厚约0.5厘米,浇足水,并搭荫棚,进行保温、保湿等出芝管理。4DB21/T2264—20144.7.3出菇期环境控制出芝场地保持温度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3天~5天后可形成白色原基,一般每个出芝面只保留1个位置好、个体大的芝蕾,最多留2个;当菌盖直径达到3厘米左右时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当孢子粉散发时停止向子实体喷水,空气相对湿度降到80%;灵芝生长对二氧化碳反应敏感,要保证出菇场地空气新鲜;子实体生长要求较强的散射光,光照强度以1000勒克斯左右为宜;灵芝生长具有明显的向光性,不可随意移动栽培袋的位置,以防长成畸形芝。4.8采收从原基出现到菌盖成熟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当菌盖充分展开,边缘白色消失,增厚不明显,菌盖变硬,颜色赤红(或黑红),菌盖下端子实层内开始弹射棕红色孢子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可用快刀或剪刀从菌柄下部切下或剪下,留下约1厘米长的菌柄,以利于下潮芝形成;也可将子实体连同菌柄整体采下,进行二潮芝管理。对于孢子粉的采收,则需要在灵芝将要成熟时,在灵芝基部套上一端开口的超薄聚乙烯袋,或用刷子将灵芝上的孢子粉收集到固定容器内。采收前2天~3天停止向子实体喷水。产品质量应符合NY5095的规定。第一潮芝采收后脱袋,将菌柱立放于畦内,菌柱间距6厘米~8厘米,填满消毒后的壤土(pH值6~6.5灌一次重水,水渗后在菌柱表面覆1厘米~2厘米的潮土,按子实体阶段管理,能显著提高第二潮芝的产量。5病虫害防治5.1主要病虫害表1灵芝栽培中常见病害常见病害病原微生物/病因发病症状青霉菌污染青霉菌被害组织出现侵蚀状病斑,受害组织软化,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大,并产生霉层,组织明显溃烂褐腐病荧光假单抱菌杆状细菌子实体染病后生长停止,菌柄与菌盖发生褐变,腐烂,散发出恶臭非侵染行病害营养不良,环境条件不适宜畸形芝,菌丝不生长或徒长,菌丝生长不良或萎缩表2灵芝栽培中常见虫害常见虫害害虫特征发病症状线虫体长1毫米左右,白色透明,体形圆筒形或线形,两端尖细中间略粗,外形似蛇培养基质变黑,发粘,菌丝萎缩或消失螨类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体长0.2毫米~0.7毫米,体色多样危害子实体原基及幼蕾,引起子实体死亡叶甲科害虫成虫体长3毫米~5毫米,卵圆形,体色褐色至黑褐色。幼虫体长5毫米左右,长筒形,体色乳白至乳黄原基受害出现凹凸不平的小圆坑,严重时不能分化形成正常的菌盖、菌柄,出现畸形5DB21/T2264—2014夜蛾成虫为中到大型的蛾类,体较粗壮。幼虫体细长,腹幼虫取食菌盖背面或生长点的菌肉,形成隧道,并在虫口处布满褐色子实体粉末和虫粪,严重时整株子实体被蛀空皮蠹科害虫成虫3毫米左右,圆筒形,暗褐色到暗赤褐色,小甲虫类。幼虫乳白色至淡棕色蛀食仓贮子实体,将子实体咬成碎末5.2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要严格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5.3防治方法5.3.1农业防治选用优良菌株,且在制种阶段要严格操作,杜绝隐性污染存在;适当加大接种量,用菌种作为培养料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屏障;提高人员规范操作水平;发菌初期,创造菌丝生长的最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