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环保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7时,本市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特别是北部地区污染情况仍然较重,PM2.5浓度达到300微克/立方米。B.广大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渔检日常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完成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C.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房地产调控将依然保持高压状态,将有更多热点城市加大调控,围堵投机行为,而部分三四线城市则依然处于去库存阶段。D.我国的个税改革起征点究竟调整到什么档位?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认为,个税起征点的高低取决于近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时代中国青年拥有的最亮丽青春底色是爱国,青年对国家发展信心强烈,青年勇于挺身而出国家利益。新时代青年是当代中国伟大发展成就的见证者,在成长过程中,使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敌对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演变”中国青年的中国心,()。青年是时代的,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生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代代青年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进入新时代,“实力爱国”的中国青年一定是中华民族生气勃发、的排头兵,一定是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目标的蓬勃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定会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伟大奉献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拥护全方位晴雨表引吭高歌B.拥护全天候气压表高歌猛进C.维护全天候气压表引吭高歌D.维护全方位晴雨表高歌猛进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污蔑、否定、排斥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B.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目睹了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C.他们也目睹了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境外势力否定、排斥、污蔑中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D.他们也目睹了在成长过程巾一些境外势力污蔑、否定、排斥巾国的一系列卑劣行径。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反而激发出中国青年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B.中国青年反而激发出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C.而且激发出中国青年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D.中国青年而且激发出更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________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以家训为名的著述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后来________,直至晚清民国。“家训”就像一位神情庄重严肃的老祖父,________地训导后世子孙,成为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在最基本的社会层面的保证。A.结合绵延不绝不厌其烦 B.融合络绎不绝不厌其烦C.融合绵延不绝不胜其烦 D.结合络绎不绝不胜其烦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小说家作为时代的喉舌,担负着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使命。,,。,,。而优秀的作品正是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真的启示、善的教育的同时,也把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熔铸于其中。①他们通过理性的思考形成整体的理性认识②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敏感地关注人类命运③以独特的视角去反映客观事物④因而思想比普通人更敏锐、超前、博大、深邃⑤思考人类的发展和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⑥综合地、整体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A.①③⑤②⑥④ B.①⑥③②⑤④ C.②③⑤①④⑥ D.②⑤④①③⑥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花犯·苔梅中①王沂孙②古婵娟③,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④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⑤、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⑥归去,余香空翠被。注:①范成大《梅谱>云:“古梅……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②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本词当作于德佑二年三月宋奉表降元、临安失守后。③婵娟:形态美好。④琅玕:翠竹。⑤罗浮句:罗浮梦,梅花梦。半蟾,弯月。幺凤,状如凤凰而小,故称幺凤。⑥玉奴:南朝齐东昏侯妃潘氏小字玉儿,齐亡后义不受辱而死。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描写苔梅苍古清奇的美好形态,苔须如发衬其素色雪容,流水清澈映其盈盈清姿。B.词人暮年遭家国丧乱,见苔须飘零更觉孤寂,不禁忆起寒浪孤舟,身披绿蓑寻梅的情景。C.“云卧”表梅之高洁,“蓝衣”写苔丝的形状,“护春憔悴"的悲吟中透露出感伤的心境。D.词人从梦中醒来残月挂空天色欲晓,一片清冷空寂;但花去香留,又觉得心里有所安慰。2.有人评价王沂孙的词“托物寄意,运意高远”,请赏析“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这几句的精妙之处。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_________。(《论语》)(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自1901年首次提出“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需求即贫困”后,国际社会对减贫理论与减贫实践进行了不懈探索国外贫困的治理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强调“个人努力进取”的脱贫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个人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计,并主要通过个人收入在市场机制中保障自身福利。第二种贫困治理模式是北欧和西欧的福利国家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高税收抑制收入差异,再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相对公平的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机制。美国的贫困治理虽然具有很强的个体效率激励效应,但由于其无法救助所有贫困者而备受诟病。欧洲模式虽然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兜底作用,但背负巨大的福利负担,形成了福利陷阱新时期我国设定了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在扶贫政策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干部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筌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摘帽,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表示:中国在对待扶贫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的成绩不是开玩笑的。(摘编自《精准扶贫:中国扶贫的新实践》)材料三在精准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月多元化扶贫方式,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模式。甘肃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改变了贫困地区的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宁夏采取补偿金融扶贫运行风险,有效破解了市场机制下扶贫开发的融资难困境,实现了生产风险共担、生产收益共享;四川采取“五大行动”补齐贫困地区医疗保障短板,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青海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实现“扶贫”和“扶志”同步、文化与旅游发展同步;云南从多维目标出发综合施策,保证了贫困群众受教育机会,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个人素质和就业率;贵州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疒泛参与扶贫开发,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摘编自《精准扶贫实践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缺乏技术、文化、资金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发展教育、增加投资可降低贫困发生率。B.关注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C.贫困户的数量与其年龄成正比,因此,家庭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与其贫困程度成正比。D.如何帮助平均年龄在50~80岁的贫困户脱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攻坚的难点。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际社会对减贫的不懈探索和中国的扶贫实践,表明消除贫困仍然是当今全球性的挑战。B.美国所代表的脱贫模式强调个人努力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无法让所有贫困者摆脱贫困。C.因为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北欧和西欧福利国家的贫困治理模式优于美国模式。D.精准扶贫既要“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也要“扶智”,提供技术、文化支持。3.我国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绩?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追求公正的社会进程中,制度会有缺漏,人心也难免会受蒙蔽,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有识之士,以“留得丹心照汗青”的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确保无愧我心,留待青史正名。倘若当下境遇有所局限,那便将公正的判别交由时间和历史。历史上多少的冤假错案便是如此,当时为人所诟病,但时间河流的洗涤会冲刷出真相大白。岁月,奖给冤屈者以公道的补偿,就是使之从此青史留名。比如明末抗击清兵入侵的名将袁崇焕,被诬为通敌叛国罪而处以凌迟极刑,当时的百姓都对进逼京城的清军有切肤之痛,对这位被论罪为通敌叛国的军事将领便恨之入骨。这种痛心之错,缘于政治形势的误导。但是,历史的一时噤声,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从清乾隆帝开始,便对袁崇焕被枉杀的罪名进行了重新评估,而在当今,袁崇焕被认为是“明末爱国领袖”,更不乏专门纪念他的祠堂和墓园。由政治过失造成的公正缺失,付出代价往往太过沉重,然而类似的规律,在其他领域也是同理。比如,谈到文学的成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我们当代看来是不拘一格的自成一家,具有着开山鼻祖的重要影响。然而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他的诗歌只是平平无奇的中品,并没有给予他公正的评价。直到他去世后一百年,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才首先认可了陶渊明的诗文,为他编纂专集;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开始学习陶渊明的诗文品格;至两宋时期,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苏轼甚至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不被欣赏到倍加推崇,这过程正如他诗里的那份恬淡,一路悠然缓行,终于等来了历史的公正品评。时间的考验是一种如同大浪淘沙般的苛刻选择,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方能经受得住寂寞与误解的长久淬炼,等待岁月的解密,等来历史的公正。因此,孟子告诉仓惶于世的人们,“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只要保持自我的浩然正气,何惧命运沧桑横逆!那么何为浩然之气?孟子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劲,无比浩大又无比刚强,用正义培养而非以奸邪侵害,它将会充满世界。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大气磅礴的正能量。一个人拥有这样的气场,其他人是会被震动的,历史也是会感应到的。明代的吕坤因此说“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无论社会制度有何欠缺、无论当下民心有何偏差,但求己心光明,人所具有的坚定意志和浩然正气,是能够反过来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更加公正的。所以中国文化以“公道自在人心”的从容不迫教育着人们:在我们努力构建一个公正社会的历程中,如果制度亏待了你、如果舆情误会了你,那么,还有历史的公允在遥遥注视,历史的宣判远远不止于当下的得失。历史给出的也许不是立竿见影的答案,但是它一旦作答,必是审慎称量过后的分量,它必须考验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正载入史书的资质。(摘编自光明网,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以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确保无愧我心,养浩然正气,定能青史留名。B.历史上的冤假错案,时人虽知是错案,由于政治上的压力,也无力辩白澄清。C.浩然正气不仅让一个人不惧命运沧桑横逆,还可推动历史清正、促进社会公正。D.乾隆帝认为袁崇焕是明末爱国领袖,使之青史留名,是岁月给冤屈者的补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层次,逐层递进,结构严谨。B.文中通过袁崇焕和陶渊明境遇的对比,论述历史局限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C.文章的主题部分通过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式论证中心论点。D.文章论述的历史公正是时间和历史审慎地对一个人做出的是否青史留名的判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养浩然之气,是因为只有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与事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B.浩然之气浩大、刚强,是一种正直无畏的气场、一种正能量,需用正义培养。C.陶渊明的文学成就,由当时不被欣赏到唐宋时倍受推崇,可见历史是公正的。D.历史虽然不能对遭遇不公的人宣判其当下的得失,但最后会给出公允的答复。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1月28日,随着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闭幕式的举行,2017年度五大学科竞赛全部落幕!大家都知道,竞赛已经与高考招生紧密相关。那么,不同竞赛的级别,会对应着怎样的优惠?以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为例,2017年情况如下:(1)国家集训队(约260人)可获清华北大保送。(2)国家金牌(约450人)可获清华北大一本线录取。(3)国家银、铜牌(约1100人)可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降30—60分、一本线上录取。(4)省级一等奖(约7500人)可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降10—60分、一本线上录取。(5)省级二三等奖(约3—4万人)可获部分985、绝大多数211自主招生降10—60分、一本线上录取。(摘编自新浪教育《2017奥赛落幕五大学科竞赛对应怎样录取优惠》2017年12月2日)材料二: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这就意味着,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的要求,经过3年的(过渡)实践,2018年高考考生将成为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的首批考生,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近些年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促进高考公平公正,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除了保留部分扶持性加分项目,通过取消鼓励性加分保证高考的起点公平也成为教育界内外的一致认可。(摘编自人民日报《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让高考回归起点公平》2018年3月22日)材料三: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及一些私人开的奥数辅导班发现,虽然高中奥数班门庭冷落,但初中、小学奥数培训依然火热,临近寒假,许多奥数班报名爆满。不少受访家长表示,他们仍愿意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认为这对于小升初及初中升高中皆有利。只有极少数孩子是因为喜欢数学而去参加培训。采访中,正在广州某知名小学读四年级的郭同学告诉记者,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的奥数,“之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几次大型考试,听学过奥数的同学说,卷子上很多题在奥数班都学过,但我们没学过的却觉得难。但我自己并不是真心喜欢奥数。”于是郭同学也加入了学习奥数的队伍中。“我们班40个人,大概有30多个都在学奥数。”郭同学如是说。(摘编自广州信息日报《加分取消了,奥数还热着?》2018年3月30日)材料四:记者了解到,也有很多私人开办一对一模式的中小学奥数培训班,也颇受家长欢迎。据广州某知名中学的陈老师透露,现在也有“名校名师”在奥数辅导机构兼职,不过他们更倾向于在自家开奥数小辅导班或是到学校的奥数辅导基地开班,按小时收费。目前,收费行情为300元/小时,刚出校门的新老师收费较低,但均价也有100元/小时。随着网络的普及,甚至有人在网络办起中小学奥赛辅导班。(摘编自广州信息日报《加分取消了,奥数还热着?》2018年3月3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2017年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可以保送清华北大,2018年则不可以。B.根据材料二,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引导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C.根据材料三,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后,奥数学习热潮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从中学战场转移到小学乃至幼儿园。D.根据材料四,奥数辅导班“高烧不退”的原因是家长们的“推波助澜”,而学生并非真心想要学习奥数。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之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从这些政策中得到实惠。B.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这一举措,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好评,高校也将能录取到真正的人才。C.全面取消奥赛等加分项目这一规定是通过3年的缓冲时间而最终确定的,这一举措并非疾风骤雨式改革。D.小学生参加奥数辅导培训现象早已存在,只是在高考与奥数脱离后这一现象更为凸显。他们参加辅导都是为了升学,已经没有因为喜欢数学而去的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如何才能真正让“奥赛”辅导降温?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①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②因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②初适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皆其小字也。又尝讥玄学植不进,曰:“为尘务经心,为天分有限邪?”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日:“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③及遭孙恩之难,举厝③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④初,同郡张玄妹亦有才质,适于顾氏,玄每称之,以敌道韫。有济尼者,游于二家,或问之,济尼答日:“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并传于世。(节选自《晋书·列女传》)(注)①《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注的《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②“吉甫作颂”四句:语出《诗经·大雅·蒸民》。吉甫,指周宣王贤臣尹吉甫。仲山甫,周宣王时著名的大臣。仲山甫奉王命赴东方督修齐城,尹吉甫临别作诗相赠。③厝(cuó):处置;安顿。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吉甫作颂,穆如清风(2)散盐空中差可拟(3)汝何恨也(4)客不能屈2.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对下列两句中“乃”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②乃被虏A.①②中的“乃”都是副词,都有“竟然”之义B.①中的“乃”是副词,意为“竟然”;②中的“乃”是连词,意为“于是”C.①②中的“乃”都是连词,都有“于是”之义D.①中的“乃”是副词,意为“竟然”;②中的“乃”是副词,意为“才,这才”4.谢安对谢朗的“散盐空中差可拟”未作赞赏,独为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而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5.谢道韫是一位怎样的女性?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以豪杰役使徙云陵。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使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成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成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而颍川孝弟有行义民、三老、力田,皆以差赐爵及帛。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为丞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日定侯。(节选自《汉书·循吏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B.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C.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D.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待诏,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汉以后沿用其制。B.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C.诏书,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起于西周,白秦始皇起,其成为皇帝的专用文书。D.征,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由官府征聘的称“征”,皇帝征召的称“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霸精明能干。他通晓法律,足智多谋,善于驾驭吏民,处事公道,深受吏民信任与爱戴。B.黄霸为民着想。下令邮亭、乡里赡养鳏寡贫弱的人,制订教令,勉力民众防备奸邪,致力农桑,节俭财物。C.黄霸执法公平。汉宣帝即位前听说黄霸执法公平,即位后就征召黄霸担任要职,审理疑难案件,获得了庭中一致好评。D.黄霸政绩显著。他历仕三朝,均因廉能得到上司或皇帝赏识与重用,仕途也因此一帆风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2)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戏精,网络流行语,最早用来赞美很会表演的人。现在多指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通过追逐热点、模仿他人或用夸张的表情、动作等表演,来活跃周围气氛或者吸引他人眼球、获得更多关注的人。对于戏精的看法,有褒有贬:有人认为,生活太乏味,自己给自己加点戏,快乐又有趣;也有人认为,带着面具通过浮夸的表演获得存在感很难获得真正的愉悦和认同。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搭配不当,应为“空气严重污染”或“空气质量很差”。C项,成分残缺,可在“加大调控”后添加“力度”;D项,两面对一面,前面“高低”与后面“大幅增加”不对应。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A项主谓搭配不当,D项,一面对两面。2、1.D2.B3.A【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维护:保全、保护,使免于遭到破坏。此处后面接的宾语是“国家利益”,应该是“保全、保护”,故选“维护”。②全方位:指四面八方;各个方向或位置;所有的方面。全天候:不受天气限制的,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的。此处强调空间范围上的全面,故选“全方位”。③晴雨表:预测天气晴或雨的气压表,比喻能敏锐地反映某种变化的事物。气压表:用来测定气压并从而帮助判断可能的天气变化和确定上升的高度的一种仪器。此处意为“比喻能敏锐地反映某种变化的事物”,故选“晴雨表”。④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高歌猛进:放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情绪高涨,斗志昂扬。此处修饰的中心语是“排头兵”,强调勇猛前进,故选“高歌猛进”。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在成长过程中”这个状语的主语“他们”,谓语是“目睹”,因此应该置于“他们”和“目睹”之间,或者提前,置于“他们”之前,但是不能置于“目睹”之后,排除CD。“否定、排斥、污蔑”是按照程度进行排列的,不可颠倒,排除A。故选B。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不仅……”这个复句的主语是“所作所为”,B项、D项将后一分句的主语更为“中国青年”,中途易辙,衔接不恰当。排除BD。“反而”和“而且”相比,突出后一分句和前一分句的对比性,表示和期望恰恰相反。根据语境,前文有“敌对势力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演变’中国青年的中国心”,选择“反而”更为恰当,衔接更好,排除C。故选A。【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A【解析】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和正确选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实词的使用与辨析;虚词的使用与辨析;熟语的使用与辨析。词义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需要了解词语的意义,并能够结合语境辨别。第一组,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此处指“家风、家训、家规关系密切”,故选“结合”。第二组,绵延不绝: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对象是“家训”,意思是家训得到继承,故选“绵延不绝”。第三组,不厌其烦:不嫌麻烦,褒义词。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含贬义。语境是训导后世子孙,应该用含褒义的成语,故选“不厌其烦”。故选A。【点睛】辨析词义可以从词的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词义的轻重不同;可以从色彩方面来辨析,分清词的褒、贬、中的感情色彩;可以从语法规定辨析;可以从使用对象进行辨析;可以从前后照应方面进行辨析。4、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结合“理性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等分析,主要讲小说家的理性思考部分,根据认识的变化过程分析,①③⑥应该在一起。结合“人类”分析,②⑤应该在一起,④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综合分析,顺序应该为②⑤④①③⑥。故选D。5、1.D2.这几句既是状物,也是抒怀,具有双关性。先用“破”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梅三两朵残蕊呈现在苔须间的鲜明的视觉效果;后用“明珠轻委”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梅花在苔须间的明艳,也象征山河蒙尘如明珠暗投,借此寄寓亡国之恨与兴亡之叹,意韵深远。【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但花去香留,又觉得心里有所安慰”理解错误。“余香空翠被”的意思是“梦醒后仅留下梅花的余香”,着重在“空”字,表达的是怅然若失的凄怆心境。故选D。2.本题考查对诗歌精彩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精彩诗句,一般有两个角度,首先要考虑其运用的手法,其次要注意诗句中的重要字词。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还要和诗歌的中心情感联系起来作答。本题,首先弄清楚“托物寄意,运意高远”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借外物来寄托情感,情感的立意高远”,然后据此赏析诗句。这三句的意思是:梅花如今也是三两朵的残蕊罢了,稀稀落落的点缀在草木萦茸之间,梅花点点如珠飘落,似有摇落之恨。这首词托物言志,既是写梅,更是写人,以梅寄托人的情感。这几句表面是看是写梅花飘落,有摇落之恨。联系注释②“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本词当作于德佑二年三月宋奉表降元、临安失守后”,词人想要表达的应该是山河蒙尘如明珠暗投,借此寄寓亡国之恨与兴亡之叹。这就是“托物寄意”。而由小小的梅花抒发了亡国之恨与兴亡之叹这样宏大苍凉的情感,可以说是“运意高远”。【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6、道之以政有耻且格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耻”“染”“幽愁”“载”“材”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1.C2.C3.①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②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国家为扶贫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完善的贫困治理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因地制宜,采用多元扶贫方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成正比”是错误的。由材料二图二可知,年龄在70-80岁贫困户的数量为不到200户,而80以上的贫困户的数量为40多户,所以贫困户的数量和年龄不成正比。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C项,“北欧和西欧福利国家的贫困治理模式优于美国模式”是错误的。由原文“欧洲模式虽然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兜底作用,但背负巨大的福利负担,形成了福利陷阱”可知,虽然北欧和西欧能最大程度上从制度上发挥兜底作用,但也存在这自己的问题,所以北欧和西欧与美国的模式相比各有利弊,不能说哪种模式更好。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重要信息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提干要求“我国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绩?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然后筛选材料中的有关内容,然后对筛选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由材料一“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筌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摘帽,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表示:中国在对待扶贫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的成绩不是开玩笑的”可知,中国在精准扶贫中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比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由材料三“在精准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用多元化扶贫方式,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模式”可知,中国的精准扶贫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用多元化扶贫方式。由材料一“在扶贫政策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干部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可知,中国的精准扶贫在政策和贫困治理机制方面都为别的国家提供了借鉴的模式。8、1.C2.B3.D【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定能青史留名”说法错误,说得过于绝对,原文为“留待青史正名”。B项,“时人虽知是错案”曲解文意,原文“当时为人所诟病”,是指被冤枉的人被诟病。D项,“乾隆帝认为袁崇焕是明末爱国领袖”说法错误,原文中是“而在当今,袁崇焕被认为是明末爱国领袖”。故选C。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B项,“文中通过袁崇焕和陶渊明境遇的对比”说法错误,不是对比论证,而是类比。故选B。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不能对遭遇不公的人宣判其当下的得失”说法错误,原文“历史的宣判远远不止于当下的得失”。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9、1.B2.C3.(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辅导班市场。(2)完善升学制度,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评判标准多元化。(3)正确积极引导,让真正有兴趣的孩子学习,得到更专业的辅导。(4)家长应理性对待奥赛。【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A项,“2017年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可以保送清华北大,2018年则不可以”错,材料一提到,进入国家集训队(约260人)可获清华北大保送。C项,“从中学战场转移到小学乃至幼儿园”错,幼儿园无中生有。D项,“家长们的‘推波助澜’,而学生并非真心想要学习奥数”错,结合材料四内容分析,选项内容主观臆断。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每年都有”错,“每年都有”从文中看不出来。数以万计也只是2017年的数据,之前的并不知道。B项,“高校也将能录取到真正的人才”无中生有。D项,“没有因为喜欢数学而去的了”太过片面。故选C。3.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这就意味着,按照2014年底,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的要求”“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的要求”“除了保留部分扶持性加分项目,通过取消鼓励性加分保证高考的起点公平也成为教育界内外的一致认可”等分析,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辅导班市场。结合“不少受访家长表示,他们仍愿意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认为这对于小升初及初中升高中皆有利”“也有很多私人开办一对一模式的中小学奥数培训班,也颇受家长欢迎”分析,完善升学制度,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评判标准多元化。结合“之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几次大型考试,听学过奥数的同学说,卷子上很多题在奥数班都学过,但我们没学过的却觉得难。但我自己并不是真心喜欢奥数”分析,正确积极引导。结合“经过3年的(过渡)实践,2018年高考考生将成为全面取消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的首批考生,全国性高考鼓励性加分项目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极少数孩子是因为喜欢数学而去参加培训”“不少受访家长表示,他们仍愿意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认为这对于小升初及初中升高中皆有利”等分析,家长应理性对待奥赛。【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10、1.(1)穆:和畅,美好(2)差:稍微(3)恨:遗憾,不满意(4)屈:使动用法,使(她)理屈,使(她)屈服2.当初,同郡人张玄的妹妹也有才能品性,嫁给了顾氏,张玄常常称赞她,认为她和谢道韫不相上下。3.D4.谢安为谢道韫的诗句感到高兴,因为她的诗句传神地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很有意蕴,而谢朗的诗句却没有这种效果。柳絮被风一吹,纷纷扬扬,这样形容雪花飘飞,有着美好的意境,而盐虽白,色如雪,却不能在空中飘舞。5.①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文学才华;②聪明有见识,能言善辩;③遇事临危不惧,从容镇定;④娴雅脱俗,风致不凡。【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解释重点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联系上下文,来分析确定词语的意思。(1)“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句意为: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一样。故“穆”译为“和畅,美好”;(2)“散盐空中差可拟”句意为: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故“差”可译为“稍微、差不多”;(3)“汝何恨也”句意为:你为何遗憾呢?故“恨”译为“遗憾,不满意”;(4)“客不能屈”句意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故“屈”译为“使动用法,使……理屈,使……屈服”。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关键词:才质,才能品性;适,女子出嫁;每,常常;敌,相当,匹敌。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列两句中“乃”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第一句中的“乃”强调某一行为或事实出人意料,可译为“竟然”:这句话可理解为:“没有料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像王凝之这样的人”;第二句中“乃”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去分析,根据语境:没过多久乱兵追上来了,谢道韫亲手杀了几个乱兵之后,才被俘虏。因而“乃"在此处作副词,可译为“才"“这才",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分析谢安对谢朗的“散盐空中差可拟”未作赞赏,独为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而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作答本题,重点是回答为什么唯独谢道韫的回答能够获得谢安的赞赏,而谢朗的回答却不能。可以结合生活感受,从柳絮飘扬与雪花飘飞的情景相似人手进行分析。谢安为谢道韫的诗句感到高兴,因为她的诗句传神地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很有意蕴,而谢朗的诗句却没有这种效果。柳絮被风一吹,纷纷扬扬,这样形容雪花飘飞,有着美好的意境,而盐虽白,色如雪,却不能在空中飘舞。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作答本题,要认真阅读全文,对文章内容进行逐段归纳。第一段侧重表现谢道韫的文学才华;第二段侧重表现她有思想,有见解,能言善辩;第三段表现她临危不惧,从容镇定;最后一段进一步总结她高雅的风致。故答案归纳为:①有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文学才华;②聪明有见识,能言善辩;③遇事临危不惧,从容镇定;④娴雅脱俗,风致不凡。【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她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叔父谢安曾经问她:“《毛诗》哪句最好?”谢道韫回答说:“是《大雅烝民》中的‘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说她有高雅的人的深刻见地。一次,谢安把家人聚在一起,不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安问:“这大雪像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谢安非常高兴。谢道韫刚嫁给王凝之时,回家,很不高兴。谢安说:“王郎是王逸少的儿子,并不差,你还遗憾什么?”谢道韫回答说:“我们家里叔父有阿大、中郎,一群堂兄弟又有封、胡、羯、末,没有想到天地间竟然有王郎这样的人。”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这都是他们的小名。她又曾讥笑谢玄学业没有进步,说:“是因为俗务烦心呢,还是因为天资有限?”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讨论切磋问题,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韫叫婢女告诉王献之说:“想替小弟解围。”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的行动一如既往,不久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了,谢道韫亲手杀了几个乱兵,才被俘虏。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因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而折服,改容相待,于是没有杀刘涛。自此以后谢道韫居住在会稽,家中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严谨而有法度的。太守刘柳听到她的名声,请求和她讨论切磋。谢道韫平素知道刘柳的名声,就插起发髻,坐在帐中的素褥上,刘柳敛容肃敬,系好佩带,到别榻拜访放。谢道韫风韵高迈,先谈及家事,慷慨激昂,痛哭流泪,沉稳地应答对方的发问,词理都很顺畅。刘柳出来后赞叹道:“这样的人实在是近来没有见过的,观察她的言辞声气,使人的身心都很佩服。”谢道韫也说:“亲人们都死了后,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人,听他的问话,实在开人心胸。”当初,同郡人张玄的妹妹也很有资质,嫁给了顾氏,张玄常常称赞她,认为和谢道韫不相上下。有个名叫济尼的人,和这两家都有交往,有人问济尼对这两个人的看法,济尼回答说:“王夫人神情飘逸爽朗,所以有闲雅飘逸的风采。顾家妇纯正的心像玉一样,自是闺房中的优秀人物。”谢道韫所著的诗赋诔颂全都流传于世。11、1.A2.D3.D4.(1)(霍光)就遵循汉武帝时的法度,用刑罚严厉约束属下,因此平庸无能的官吏都崇尚严酷的刑罚,认为这样有才能。(2)黄霸见到官吏民众,便从与他们的谈话中探求、询问不知道的事情,以作参考。【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类选择题往往可用排除法,本身难度不大,比较选项异同,往往只有两三处断句不同,依据上下句的字词、结构搭配和句间逻辑关系,容易判定。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许县丞年纪老了,耳朵也聋了,督邮报告黄霸想要辞退他,黄霸说:“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上了年纪,但还能应付官场拜起送迎之类的例行公事,即使很聋,又有何妨呢?还是好好地帮助他,不要让贤德的人失望。此题中,“病”在句子作动词,生病,“病聋”指生了聋病,故“病聋”之间不能断句,故排除B。抓住“虽老”和“尚能”之间的句间关系,转折关系,分析“能”的事,不仅能“拜”,而且是“拜起送迎”的相关事务,故“尚能拜起送迎”中间不能断句,故排除C。“曰”是动词,引出黄霸的话,“曰”后应该断句;且“廉吏”是黄霸对“许丞”的肯定,故“廉吏”之间不能断句,故排除D。故选A。2.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中的文史典籍、古代职官、科举制度等方面做出判断。D项,“由官府征聘的称‘征’,皇帝征召的称‘辟’”错误,“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故选D。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D项,“仕途也因此一帆风顺”错误,依据第五段“坐发民治驰道不先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军兴,连贬秩”,因调遣民工修治驰道没有事先上报朝廷,又调遣骑士到北方造成军马无法配给的局面,黄霸被举劾影响了军队出动,于是他接连被贬官降职。据此可知,黄霸并非仕途“一帆风顺”。故选D。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l)遵:遵循;痛:严厉地;绳:名词作动词,约束;由是:因此;上:通“尚”,崇尚。(2)吏民见者:定语后置句,见到的官吏民众;寻绎:反复探求;阴伏:隐秘不为人知的事;相:辅助、帮助。【点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注意一些虚词也有意义;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参考译文:黄霸,字次公,淮阳郡阳夏县人,因为是豪绅而徙居云陵。黄霸年少时就学习法律条令,喜好当官,武帝末年以待诏身份捐钱而获赏为官,补侍郎谒者。让他负责掌管郡谷的钱,黄霸记账不欺瞒,以廉洁被察知后升补为河东郡均输长,后又因廉洁被察知而升为河南郡太守丞。黄霸为人善于观察,且思维敏捷,又熟习法律条文,待人接物温良谦让,能体家人,善于团结众人。做太守丞时,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太守十分信任他,老百姓也敬爱他。自武帝末年开始,使用法律开始严厉起来。昭帝即位时还很年幼,大将军霍光代为辅政,大臣之间争权夺利,上官桀等人还与燕王合谋作乱,霍光杀掉了他们,于是仍遵守武帝时代的法度,以严厉的刑罚约束广大臣民,由此一些粗俗的官吏便以严酷的刑法为其能事,而惟独黄霸因宽容温和而著名。遇上宣帝即位,他在民间时便深知百姓苦于官吏用刑的严峻,又听说黄霸持法公平,便召黄霸做了廷尉正,黄霸数次裁决疑难案件,庭中都一致认为判得公平,皇上便提拔黄霸当了扬州刺史。又过了三年,宣帝颁下诏书以贤良高第身份担任扬州刺史的黄霸为颖川太守,俸禄每月二千石。当时皇上正专心治理天下,多次下达恩泽诏书给民众,但有的官吏却不让百姓知道。太守黄霸却专门选择了优秀的下属吏员,分到各处去发布皇上韶令,让民众都能知道皇上的旨意。他还让邮亭乡官都养上鸡和猪,以赡养鳏寡贫穷的人。然后又制订了条令教则,颁行到民间,劝说百姓严防奸盗,并安心于农耕蚕桑之业,节约使用货物资财。像米粒盐粒那样细密的公事,最初显得烦杂碎乱,然而黄霸却全力以付地加以推行。官吏民众凡可遇见的人,黄霸都要从其言行中了解有用的情况,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以资参考。黄霸了解情况清晰明了到这样的程度,官吏民众不知底细的人,都称他是神明。奸盗也只好转移到其他的郡中,所以本郡的盗贼就日渐减少。黄霸尽力施行教化,然后才使用刑罚,注意成全维护下属官吏。许县丞年纪老了,耳朵也聋了,督邮报告黄霸想要辞退他,黄霸说:“许县丞是廉洁的官吏,虽然上了年纪,但还能应付官场拜起送迎之类的例行公事,即使很聋,又有何妨呢?还是好好地帮助他,不要让贤德的人失望。”黄霸以外宽内明的作风而赢得了属吏和民众的心,从而郡内的户口逐年增长,治理情况堪称天下第一。皇上征召他试任京兆尹,俸禄二千石。后因调遣民工修治驰道没有事先上报朝,又调遣骑士到北方造成军马无法配给的局面,黄霸被举劾影响了军队出动,于是他接连被贬官降职。后来有诏书令他回颖川作太守,可俸禄却已被降至八百石居官。前后八年,郡中越加安顺。而颖川孝悌贤民以及乡宫中三老、力田等都分等级赐予爵号和帛匹。几个月后,朝廷征召黄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水库蓄水池改造工程承包合同范本2篇
- 2024电力系统工程安装及施工服务协议版B版
- 上海二手车交易合同范本5(2024版)
- 2024年远程教学设备采购与维护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汽车买卖合同范本3篇
- 2024沙盘模型制作与综合交通规划合同3篇
- 2024电子商务平台物流运输合同
- 2024钢结构隔层施工合同
- 基于学生中心的小学自然科学朗读教学方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酒水品牌授权与营销推广合同3篇
-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 英语听力考场建设方案
-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第一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 ICU常用镇静药物介绍及药学监护
- 粉末丁腈橡胶使用方法
-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 阿特拉斯拧紧机技术方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稽查管理暂行办法
- 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