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关戏曲脸谱的起源众说纷纭。董每戡认为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文身的习俗,而脸谱和文身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具有夸张装饰的特点,只是脸谱把装饰纹样涂在脸上,文身是在身上而已。也有人认为脸谱起源于面具,《旧唐书》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武功高强,但面容秀美,为了增强攻敌的威慑力,他经常带着假面迎战敌人。还有人认为脸谱是从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张庚在《戏曲艺术论》中则提出,脸谱是从民间祭祀中遗留下来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得到的启发……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发展进程却是缓慢的。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表演雏形为“参军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有一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官绢,君主石勒便命宫中优伶(古代艺人)编排节目,用以讽刺这个参军。参军戏由此得名”。当时的参军戏,由一人戏发展为两人戏,并在《资治通鉴》中有“弄参军……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的记载。由此可知,当时演戏时已经开始涂面化妆了。到了宋金两代发展为“杂剧”,角色由两人发展至五人,彩色涂面,揭开了丑角脸谱之先河。南方以南戏为标志,净、副净已普遍使用粉墨两色涂脸,涂面化妆技术日渐发展,揭开了净角脸谱的序幕。到了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继承了南戏传统并吸收了北杂剧的成果,在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上采用了夸张的面部化妆形式,净角脸谱应运而生。而到了清代,戏曲剧目空前丰富,题材的扩大,角色的不断增多,净行的分化等使得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脸谱的勾绘采用勾、抹、揉、破四种基本方法。其线条勾勒讲究笔锋犀利、抑扬顿挫、清晰明爽,纹理筋络生动活泼、圆润秀气。脸谱的色彩绚丽,具有象征性作用。脸谱的色彩可以体现其人物的品质、性格,起着“分忠奸,辨善恶,寓褒贬”的评议作用。通常每个脸谱均有一个主色,另外再用其他副色勾勒描绘,晕染衬托。其主色有固定寓意,一般红色表现忠勇正义极有血性男子;粉脸多表现忠正刚毅而又静穆之人;黑脸表现性格勇猛鲁莽但却诚真之人(包拯例外),水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和野心家;油白脸表现冷漠刚愎或凶狠强悍之辈;蓝脸表现桀骜不驯、刚猛又有心计的人物;绿脸表现性情暴躁而粗莽之人,大多为绿林豪强;黄脸表现残暴凶险而不外露之人;金银脸表现神佛精灵一类神话故事戏中的角色。脸谱的特定图案设计在戏曲中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生动地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功能。戏曲脸谱使表演更加栩栩如生,并能让人更好地了解剧情,在戏曲舞台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摘编自《中华国粹——戏曲脸谱艺术》)材料二:古今中外的戏剧演出都追求外部形式的美感,但外部形式的形态、手法、方法等很不相同。西方传统戏剧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写实,也就是如实表现现实中的人物。而中国的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人脸常用“漆黑的脸”“红红的脸”“脸色焦黄”“面色苍白”等,勾画脸谱时就分别用黑、红、黄、白等颜色夸张地表现,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一方面,脸谱勾画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取形”也就是运用色彩、线条把人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特征,巧妙地组织、归纳成一定的图案,来达到“离形得似”。取形的样式很多,例如眉窝的“形”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虎尾眉、飞蛾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多种。这就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其他部位如眼窝、嘴、脑门等也都是如此。脸谱的“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醒目地传神。“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脸谱的传神包含性格化,脸谱的性格化,是要求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基本特征。这是整个脸谱的色彩、纹样的综合效果,再结合戏的情节、演员的表演,装饰性的脸谱才能充分发挥其表现力,才能生动迷人。(摘编自《记好了:戏曲脸谱有这四个特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出现于五胡十六国时的“参军戏”。B.明清两代,戏曲角色不断增多,净行分化,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C.戏曲脸谱通常都有一个主色,每个主色都有固定寓意,完全一致,没有例外。D.戏曲脸谱的颜色、图案分别来源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人脸重要部位的特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身说、面具说、涂面说、民间祭祀说等说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戏曲脸谱的起源。B.戏曲脸谱使表演更加栩栩如生,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剧情,在舞台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C.西方传统戏剧塑造人物追求写实,如实反映现实中的人物,与中国古代戏曲追求的美感不同。D.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和国画一样都受到“离形得似”“遗貌取神”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从戏曲的角度来讲,它(脸谱)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张庚B.京剧脸谱表征人物品德的功能,反映且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用相貌识别好人坏人的特点。——栗晓枢C.(脸谱)颜色代表性情,象形示其本身,写意表明其特长。——张古愚D.(脸谱)由像真的化妆进一步为美术的化妆,有传神、写实、写意、图案、雕刻和金石气味。——齐如山(4)综合两则材料,请对“戏曲脸谱”下一个简要的定义。(5)中国古代戏曲脸谱是如何取得图案化、装饰化效果的?(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遗产聂鑫森住在太平巷15号院的衡公度,因患肝癌,且发现时已到晚期,只活了67岁便溘然长逝。他的妻子在五年前就已离他而去,也是因重病难愈。衡公度是个字画装裱匠,自家就是作坊,手艺精,生意不错。他不请工人,也不带徒弟,所有的活计都是一个人包揽。巷里人要装裱字画,他只收一点材料费,手工和技艺则从不收费。大家都夸赞衡公度饶有古风,只可惜他的长公子衡正和女儿衡均都不是干这一行的。衡公度辞世前,给衡正和衡均各留下一份遗产,而且还带病用毛笔写了遗嘱,然后当着儿女的面一条一条地念,并加以说明,又征询他们有没有异议。衡正和衡均听得泪水横流,连连点头。证人是衡公度的亲哥哥衡公量,一位年届古稀的白发长者。巷里的老辈人都说:“衡老爷子不简单,到最后时刻依旧怀公正之心,一碗水端平,谁也不看轻!”衡公度的遗产,一是这个祖传的小院,一溜儿五间平房,加上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空坪;二是40万元的存款(办理后事的费用他另外备好了)。37岁的长子衡正和妻子都是文化局的国家干部,工资是“旱涝保收”,一个男孩儿上初中了。他家早买了房,生活是安定的。衡均34岁,是个应聘签合同的小学教师,结婚四年后又离了婚,还带着个读小学的女孩子,一直是租房子住。女儿离了婚,衡公度原想让她们母女俩住进这个小院,但怕儿子儿媳想不开,以为是妹妹先入为主来占房,便采用补贴女儿房租费用的办法,以求得兄妹间相安无事。衡公度病入膏肓,不能不立遗嘱分割遗产。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女都同意按他说的办,什么意见都没有!衡正继承了40万存款。衡均没有房,就继承了这个小院,以及室内的家具、家电及其他物件。正如衡公度当时的解释:女儿有个安身处,或许将来会招来个好夫婿。衡公度的后事,周周全全办完了。作为伯伯的衡公量,让衡正和衡均再在小院里小聚。“侄儿、侄女,你们再仔细看看室内室外,有什么要说的,当着我说。以后的日子还长,愿你们兄妹和和睦睦。”“谢谢伯伯。”“伯伯,劳累你了。”在衡公度卧室的一角,放着一口中等大的木箱。衡正问:“妹妹,里面是什么?”“哥,我没看过,你打开吧。”“好的。”木箱打开了,里面是装裱好上了轴的40幅国画。展开来,有好些幅是已故的全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衡正说:“爹从没说起过这一箱子画。”“我……真的不……知道。”衡均也着急了,生怕哥哥认为是父亲存心袒护她。衡公量也愣住了。这几个大师级的作品,一幅都值二三十万元啊!“哥,我不懂也不喜欢画,你都拿走吧。”衡均真心实意地说。“既是爹生前收藏的,我也留个念想才好,我拿走一半的画。按遗嘱,室内的物件都是你的,我不能违逆爹的意愿。我从爹留给我的40万元中,匀出20万元给你,作为补偿。”“哥,钱我不要,画,你拿走就是。”衡公量咳了一声,动情地说:“你们这样通情达理,我很欣慰。我来做个评断,我赞同衡正的说法,他取走20幅画,衡均你且收下20万元的钱,两不相欠!”衡均忍不住号啕大哭。“妹妹,谢谢你慷慨相让。有时间带孩子来我家做客,我和你嫂子也会常来看你的。”衡正又向衡公量深鞠一躬,说:“伯伯,谢谢你的劳心费力。”衡公量觉得衡正的做法有欠妥之处,那些画如果很值钱呢?他约了一个熟识的书画鉴定师,在一个夜晚去了衡均家。衡均安排好他们,和孩子去了另一间房,说是她要去备课,顺带辅导孩子做作业。鉴定师戴着白手套,拿着放大镜,把这20幅国画作品看了近两个小时。“恕我直言,这些画都是本地高手临摹的赝品。衡老爷子是装裱行家,他收藏赝品无非是为了增长见识,避免装裱业务中有不怀好意的客户以假充真,然后又诈说真的被装裱人换成假的了,必须高价赔偿。衡老爷子防患于未然,高人也。”鉴定师说。衡公量又问:“这种赝品值多少钱一幅?”“大幅顶多300元,小幅100元而已。哈哈。”在这一刻,衡公量明白了:衡正长期工作于文化局,与书画界多有接触,岂能不识这是赝品?他是要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衡公量当然不能把真相告诉衡均。他对鉴定师说:“麻烦你了,谢谢。我们去江边茶楼喝茶去!”“好!”(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08,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衡公度为邻里街坊装裱字画,只收一点材料费,可见他很有亲仁善邻的古人之风。B.衡公度补贴女儿房租费用,并立下遗嘱将小院分给妹妹衡均,说明老人偏向女儿。C.衡正强行将大师级的作品分走一半,还得到伯父确认,衡均因而心疼得号啕大哭。D.鉴定师拿着放大镜,将国画看了近两个小时才得出结论,意在强调他的敬业精神。(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为人物取名很有讲究,如“衡公度”“衡正”等,它们起到了提示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B.小说中的衡公度是装裱匠,后文又写他收藏赝品及原因,这些都挖掘了人物身上的文化特质。C.小说着力叙写衡公量主持分家的片断,通过细腻的语言与心理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D.小说写衡公量不把真相告诉衡均,并以他和鉴定师的对话结尾,看似平淡无奇,但韵味悠长。(3)“遗产”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有人评价此小说“开篇如平水缓流;读至后半,波澜起伏;掩卷而思,直欲泪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己卯,突厥进寇高陵。癸未,颉利可汗进至渭水便桥之北,遣其腹心执失思力入见,以观虚实。上让之曰:“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我今先斩汝矣!”思力惧而请命。萧瑀、封德彝请礼遣之,上曰:“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乃囚思力于门下省。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叩马固谏,上曰:“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以示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B.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C.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D.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己卯、癸未在文中指日期。中国自古便有十二天干与十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纪日、纪时法。B.戎狄,古代对西方和北方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后习惯称四方少数民族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C.门下省,唐代三省之一,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D.再拜,通常指拜两拜,是古代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旧时也常作为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突厥进犯唐朝,兵临渭水,颉利可汗派遣亲信执失思力入京晋见唐太宗,以便观察虚实,遭到太宗的斥责。B.唐太宗亲临渭水,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士气旺盛的唐朝军队相继到来,突厥君臣极为恐惧,都下马跪拜。C.唐太宗认为己方国内条件有限,不想与突厥开战,而是以金银布帛诱惑他们,自己养精蓄锐,伺机破敌。D.萧瑀劝阻唐太宗单独上前与颉利可汗交谈,突厥退兵后又向唐太宗请教,最后叹服,说明萧瑀既忠诚又谦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②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5)唐太宗为什么敢让士兵退后,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请结合材料作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丰城村落小憩陆游霜信催寒力尚微,邮亭系马旋添衣。平郊极目冬耕遍,小妇簪花晚饷归。孤宦每随征雁远,故人已似晓星稀。上书自劾①真须猛,菰正堪炊蟹正肥。【注】①自劾,臣子给皇帝上书,揭发自己的过失,请求卸职还乡。(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承接诗题,写作者路过丰城,在村落小憩,时值初冬正是霜期。B.次句写尽管寒气力量尚弱,作者还是在邮亭系上马匹迅速添衣御寒。C.颔联写诗人极目远望,翻耕完毕的田野平坦如砥,暗写百姓的辛勤。D.头上簪花的小媳妇送饭的画面,诱发了尾句作者对丰美晚饭的联想。(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两句运用想象手法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写书信不能往来,含蓄地表达出相思之苦。(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自己梦中飞度镜湖来到谢灵运小屋,并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剡溪景色的句子是“,”。(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小满广告复制粘贴式抄袭”登上热搜。广告设计方存在侥幸心理,以为没人发现就能【A】,抄袭幅度之大令人瞠目。在广告文案、影视剧海报等领域,广告公司,大导演、大作家抄袭非知名原创作者作品的案例不可胜数。①?一言以蔽之,【B】的错误价值观作祟。创作一部文艺精品可能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比艰辛;模仿照搬一部作品可能只需要几天甚至几个小时,【C】,而获利颇丰。()。众所周知,创作生态一旦被破坏,②,抄袭投机的人会越来越多。当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等非营利性机构的维权职能越发完善,在著作权人和各类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③,避免沟通不畅引起的侵权问题。而在侵权问题出现后,作为相关领域文艺工作者的坚强后盾,也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1)请在文中【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一些人肆意触碰道德红线、法律底线B.一些人被巨大的利益诱惑肆意触碰道德底线、法律红线C.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一些人肆意触碰道德底线、法律红线D.一些人被巨大的利益诱惑肆意触碰法律红线、道德底线(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8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成片的樱花林,一树树的芳华恣意弄春。花朵粉红、硕大,每朵十三四个花瓣,中间有细小的花蕊。花朵稠,一个树枝上,一朵接一朵,簇拥着枝条,热闹极了。在樱花树下,听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在我看来,花开的声音,①______;②______;是流水的声音,轻缓的“淙淙”声。你感觉它是什么声音,就是什么声音。花开的声音,其实就是你的心声。樱花是灵性的,风来了,它们随着风起舞;雨来了,它们随着雨起舞。春天的风,是温柔的,它用纤纤细手轻抚花瓣,片片粉红缓缓翻飞,轻盈如蝶飞舞。春天的雨,是温润的,丝丝细雨轻拍花瓣,洋洋洒洒,打几个旋,轻轻落下,留下一地粉红色的雪。(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2)仿照划横线的语句,另写两个句子,分别填入前面空格处,使之结构相似,内容连贯。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图是画家吴冠中先生为《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设计的封面。有书法家说,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是外行胡搞,混淆书法与绘画的界限,中国书法要朝这个方向发展就完了。有评论家说,也许吴冠中就没有当这是书法,他的字是画,中西结合,有设计美感,作为一代画家,这是他自己的风格。针对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你的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关戏曲脸谱的起源众说纷纭。董每戡认为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文身的习俗,而脸谱和文身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具有夸张装饰的特点,只是脸谱把装饰纹样涂在脸上,文身是在身上而已。也有人认为脸谱起源于面具,《旧唐书》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武功高强,但面容秀美,为了增强攻敌的威慑力,他经常带着假面迎战敌人。还有人认为脸谱是从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张庚在《戏曲艺术论》中则提出,脸谱是从民间祭祀中遗留下来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得到的启发……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发展进程却是缓慢的。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表演雏形为“参军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有一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官绢,君主石勒便命宫中优伶(古代艺人)编排节目,用以讽刺这个参军。参军戏由此得名”。当时的参军戏,由一人戏发展为两人戏,并在《资治通鉴》中有“弄参军……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的记载。由此可知,当时演戏时已经开始涂面化妆了。到了宋金两代发展为“杂剧”,角色由两人发展至五人,彩色涂面,揭开了丑角脸谱之先河。南方以南戏为标志,净、副净已普遍使用粉墨两色涂脸,涂面化妆技术日渐发展,揭开了净角脸谱的序幕。到了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继承了南戏传统并吸收了北杂剧的成果,在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上采用了夸张的面部化妆形式,净角脸谱应运而生。而到了清代,戏曲剧目空前丰富,题材的扩大,角色的不断增多,净行的分化等使得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脸谱的勾绘采用勾、抹、揉、破四种基本方法。其线条勾勒讲究笔锋犀利、抑扬顿挫、清晰明爽,纹理筋络生动活泼、圆润秀气。脸谱的色彩绚丽,具有象征性作用。脸谱的色彩可以体现其人物的品质、性格,起着“分忠奸,辨善恶,寓褒贬”的评议作用。通常每个脸谱均有一个主色,另外再用其他副色勾勒描绘,晕染衬托。其主色有固定寓意,一般红色表现忠勇正义极有血性男子;粉脸多表现忠正刚毅而又静穆之人;黑脸表现性格勇猛鲁莽但却诚真之人(包拯例外),水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和野心家;油白脸表现冷漠刚愎或凶狠强悍之辈;蓝脸表现桀骜不驯、刚猛又有心计的人物;绿脸表现性情暴躁而粗莽之人,大多为绿林豪强;黄脸表现残暴凶险而不外露之人;金银脸表现神佛精灵一类神话故事戏中的角色。脸谱的特定图案设计在戏曲中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生动地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功能。戏曲脸谱使表演更加栩栩如生,并能让人更好地了解剧情,在戏曲舞台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摘编自《中华国粹——戏曲脸谱艺术》)材料二:古今中外的戏剧演出都追求外部形式的美感,但外部形式的形态、手法、方法等很不相同。西方传统戏剧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写实,也就是如实表现现实中的人物。而中国的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生活中形容人脸常用“漆黑的脸”“红红的脸”“脸色焦黄”“面色苍白”等,勾画脸谱时就分别用黑、红、黄、白等颜色夸张地表现,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一方面,脸谱勾画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取形”也就是运用色彩、线条把人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特征,巧妙地组织、归纳成一定的图案,来达到“离形得似”。取形的样式很多,例如眉窝的“形”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虎尾眉、飞蛾眉、剑眉、宝刀眉、寿字眉等多种。这就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其他部位如眼窝、嘴、脑门等也都是如此。脸谱的“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醒目地传神。“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意思是“神似”要高于“形似”,写形要为传神服务,为了达到神似,可以突破形似。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上得到贯彻。脸谱的传神包含性格化,脸谱的性格化,是要求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基本特征。这是整个脸谱的色彩、纹样的综合效果,再结合戏的情节、演员的表演,装饰性的脸谱才能充分发挥其表现力,才能生动迷人。(摘编自《记好了:戏曲脸谱有这四个特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出现于五胡十六国时的“参军戏”。B.明清两代,戏曲角色不断增多,净行分化,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C.戏曲脸谱通常都有一个主色,每个主色都有固定寓意,完全一致,没有例外。D.戏曲脸谱的颜色、图案分别来源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人脸重要部位的特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身说、面具说、涂面说、民间祭祀说等说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戏曲脸谱的起源。B.戏曲脸谱使表演更加栩栩如生,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剧情,在舞台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C.西方传统戏剧塑造人物追求写实,如实反映现实中的人物,与中国古代戏曲追求的美感不同。D.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和国画一样都受到“离形得似”“遗貌取神”等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DA.从戏曲的角度来讲,它(脸谱)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张庚B.京剧脸谱表征人物品德的功能,反映且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用相貌识别好人坏人的特点。——栗晓枢C.(脸谱)颜色代表性情,象形示其本身,写意表明其特长。——张古愚D.(脸谱)由像真的化妆进一步为美术的化妆,有传神、写实、写意、图案、雕刻和金石气味。——齐如山(4)综合两则材料,请对“戏曲脸谱”下一个简要的定义。(5)中国古代戏曲脸谱是如何取得图案化、装饰化效果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要求,明确相关材料的论点,然后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给相关概念下定义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提取概念的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下定义。(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A.“……中国古代戏曲脸谱出现于五胡十六国时的‘参军戏’”错。材料一第二段“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发展进程却是缓慢的。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表演雏形为‘参军戏’”,据此看出,原文是说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中国戏曲表演雏形”为“参军戏”,而不是“中国古代戏曲脸谱”;B.“明清两代……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错。材料一第二段“到了明代……在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上采用了夸张的面部化妆形式,净角脸谱应运而生。而到了清代,戏曲剧目空前丰富……净行的分化等使得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据此可看出,原文说到了清代净行的分化等使得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并不是“明清两代”。C.“完全一致,没有例外”错。材料一第三段“通常每个脸谱均有一个主色,另外再用其他副色勾勒描绘,晕染衬托。其主色有固定寓意,一般红色表现……”,据此可看出“通常”“一般”只是说明一般情况下,而不是“完全一致,没有例外”,说法绝对化了。D.正确。故选:D。(2)C.“西方传统戏剧塑造人物追求写实”错。材料二第一段“西方传统戏剧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写实,也就是如实表现现实中的人物。而中国的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造型艺术”,据此看出西方传统戏剧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写实,并非塑造人物。故选:C。(3)根据材料二第四段“脸谱的传神包含性格化,脸谱的性格化,是要求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基本特征。这是整个脸谱的色彩、纹样的综合效果,再结合戏的情节、演员的表演,装饰性的脸谱才能充分发挥其表现力,才能生动迷人”,可以看出材料二主要观点是阐述戏剧脸谱的传神包含性格化,强调脸谱的色彩、纹样与戏的情节、演员的表演相互结合,会表现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基本特征。A.“从戏曲的角度来讲,它(脸谱)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强调脸谱是性格化的,符合材料二观点。B.“京剧脸谱表征人物品德的功能,反映且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用相貌识别好人坏人的特点”,强调脸谱反映人物的品德,显示了人物的品性特征,符合材料二观点。C.“(脸谱)颜色代表性情,象形示其本身,写意表明其特长”,其中“(脸谱)颜色代表性情”就强调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材料二观点。D.“(脸谱)由像真的化妆进一步为美术的化妆,有传神、写实、写意、图案、雕刻和金石气味”,此句强调“美术的化妆”,是从美术绘画的角度来分析,不符合材料二观点。故选:D。(4)首先要明确此概念在文中的相关信息。关于“戏曲脸谱”的信息,由材料一第三段“脸谱的色彩可以体现其人物的品质、性格,起着‘分忠奸,辨善恶,寓褒贬’的评议作用”“脸谱的特定图案设计在戏曲中有着特殊意义,它可以生动地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功能”,可以看出“戏曲脸谱”的内容是“色彩和特定图案”,其作用是“展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由材料二第一段“而中国的戏曲脸谱是一种变形极大的化妆造型艺术”,可以看出“戏曲脸谱”的属概念是“化妆造型艺术”。其次,需明确下定义的形式与步骤,注意提取属概念、寻找种差、整合成单句。根据下定义的格式,本题为“戏曲脸谱是……的化妆造型艺术”。找到句子主干后,然后把修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放入主干内。逻辑顺序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脸上由不同色彩和特定图案组成的,用于展现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的。故“戏曲脸谱”的定义是:戏曲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脸上由不同色彩和特定图案组成的用于展现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化妆造型艺术。(5)脸谱通过“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第一,材料二第二段“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又是来自生活的,如……鲜艳的纯色就与现实中人脸的颜色拉开了距离,这是色彩的‘离形’。另一方面,脸谱勾画的都是图案化的形,与现实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这是形状的‘离形’”。据此可以看出,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即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鲜艳的纯色就是色彩的“离形”,脸谱勾画的图案化的形是形状的“离形”。第二,材料二第三段“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也就是运用色彩、线条把人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特征,巧妙地组织、归纳成一定的图案,来达到‘离形得似’”。据此可以看出,脸谱的变形还要“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即运用色彩、线条把人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特征,巧妙地组织、归纳成一定的图案,来达到“离形得似”。答案:(1)D(2)C(3)D(4)戏曲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脸上由不同色彩和特定图案组成的用于展现人物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化妆造型艺术。(5)脸谱通过“离形”“取形”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①脸谱的变形首先要“离形”,“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大胆地进行夸张、变形。鲜艳的纯色就是色彩的“离形”,脸谱勾画的图案化的形是形状的“离形”;②还要“取形”,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某物象的自然形态取来,加以变化,使其图案化、装饰化,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即运用色彩、线条把人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特征,巧妙地组织、归纳成一定的图案,来达到“离形得似”。(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遗产聂鑫森住在太平巷15号院的衡公度,因患肝癌,且发现时已到晚期,只活了67岁便溘然长逝。他的妻子在五年前就已离他而去,也是因重病难愈。衡公度是个字画装裱匠,自家就是作坊,手艺精,生意不错。他不请工人,也不带徒弟,所有的活计都是一个人包揽。巷里人要装裱字画,他只收一点材料费,手工和技艺则从不收费。大家都夸赞衡公度饶有古风,只可惜他的长公子衡正和女儿衡均都不是干这一行的。衡公度辞世前,给衡正和衡均各留下一份遗产,而且还带病用毛笔写了遗嘱,然后当着儿女的面一条一条地念,并加以说明,又征询他们有没有异议。衡正和衡均听得泪水横流,连连点头。证人是衡公度的亲哥哥衡公量,一位年届古稀的白发长者。巷里的老辈人都说:“衡老爷子不简单,到最后时刻依旧怀公正之心,一碗水端平,谁也不看轻!”衡公度的遗产,一是这个祖传的小院,一溜儿五间平房,加上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空坪;二是40万元的存款(办理后事的费用他另外备好了)。37岁的长子衡正和妻子都是文化局的国家干部,工资是“旱涝保收”,一个男孩儿上初中了。他家早买了房,生活是安定的。衡均34岁,是个应聘签合同的小学教师,结婚四年后又离了婚,还带着个读小学的女孩子,一直是租房子住。女儿离了婚,衡公度原想让她们母女俩住进这个小院,但怕儿子儿媳想不开,以为是妹妹先入为主来占房,便采用补贴女儿房租费用的办法,以求得兄妹间相安无事。衡公度病入膏肓,不能不立遗嘱分割遗产。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女都同意按他说的办,什么意见都没有!衡正继承了40万存款。衡均没有房,就继承了这个小院,以及室内的家具、家电及其他物件。正如衡公度当时的解释:女儿有个安身处,或许将来会招来个好夫婿。衡公度的后事,周周全全办完了。作为伯伯的衡公量,让衡正和衡均再在小院里小聚。“侄儿、侄女,你们再仔细看看室内室外,有什么要说的,当着我说。以后的日子还长,愿你们兄妹和和睦睦。”“谢谢伯伯。”“伯伯,劳累你了。”在衡公度卧室的一角,放着一口中等大的木箱。衡正问:“妹妹,里面是什么?”“哥,我没看过,你打开吧。”“好的。”木箱打开了,里面是装裱好上了轴的40幅国画。展开来,有好些幅是已故的全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衡正说:“爹从没说起过这一箱子画。”“我……真的不……知道。”衡均也着急了,生怕哥哥认为是父亲存心袒护她。衡公量也愣住了。这几个大师级的作品,一幅都值二三十万元啊!“哥,我不懂也不喜欢画,你都拿走吧。”衡均真心实意地说。“既是爹生前收藏的,我也留个念想才好,我拿走一半的画。按遗嘱,室内的物件都是你的,我不能违逆爹的意愿。我从爹留给我的40万元中,匀出20万元给你,作为补偿。”“哥,钱我不要,画,你拿走就是。”衡公量咳了一声,动情地说:“你们这样通情达理,我很欣慰。我来做个评断,我赞同衡正的说法,他取走20幅画,衡均你且收下20万元的钱,两不相欠!”衡均忍不住号啕大哭。“妹妹,谢谢你慷慨相让。有时间带孩子来我家做客,我和你嫂子也会常来看你的。”衡正又向衡公量深鞠一躬,说:“伯伯,谢谢你的劳心费力。”衡公量觉得衡正的做法有欠妥之处,那些画如果很值钱呢?他约了一个熟识的书画鉴定师,在一个夜晚去了衡均家。衡均安排好他们,和孩子去了另一间房,说是她要去备课,顺带辅导孩子做作业。鉴定师戴着白手套,拿着放大镜,把这20幅国画作品看了近两个小时。“恕我直言,这些画都是本地高手临摹的赝品。衡老爷子是装裱行家,他收藏赝品无非是为了增长见识,避免装裱业务中有不怀好意的客户以假充真,然后又诈说真的被装裱人换成假的了,必须高价赔偿。衡老爷子防患于未然,高人也。”鉴定师说。衡公量又问:“这种赝品值多少钱一幅?”“大幅顶多300元,小幅100元而已。哈哈。”在这一刻,衡公量明白了:衡正长期工作于文化局,与书画界多有接触,岂能不识这是赝品?他是要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衡公量当然不能把真相告诉衡均。他对鉴定师说:“麻烦你了,谢谢。我们去江边茶楼喝茶去!”“好!”(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08,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A.衡公度为邻里街坊装裱字画,只收一点材料费,可见他很有亲仁善邻的古人之风。B.衡公度补贴女儿房租费用,并立下遗嘱将小院分给妹妹衡均,说明老人偏向女儿。C.衡正强行将大师级的作品分走一半,还得到伯父确认,衡均因而心疼得号啕大哭。D.鉴定师拿着放大镜,将国画看了近两个小时才得出结论,意在强调他的敬业精神。(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为人物取名很有讲究,如“衡公度”“衡正”等,它们起到了提示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B.小说中的衡公度是装裱匠,后文又写他收藏赝品及原因,这些都挖掘了人物身上的文化特质。C.小说着力叙写衡公量主持分家的片断,通过细腻的语言与心理描写,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D.小说写衡公量不把真相告诉衡均,并以他和鉴定师的对话结尾,看似平淡无奇,但韵味悠长。(3)“遗产”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有人评价此小说“开篇如平水缓流;读至后半,波澜起伏;掩卷而思,直欲泪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意蕴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既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含义,又要挖掘其深层意蕴。(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指定的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中相关写作特色的提示,准确理解艺术特色含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正确。B.“说明老人偏向女儿”说法错误,结合“衡老爷子不简单,到最后时刻依旧怀公正之心,一碗水端平,谁也不看轻”等可知老人很公正,没有偏向女儿,他也给儿子留了40万存款。C.“衡正强行将大师级的作品分走一半,还得到伯父确认,衡均因而心疼得号啕大哭”理解错误,结合原文“‘哥,我不懂也不喜欢画,你都拿走吧。’衡均真心实意地说”“既是爹生前收藏的,我也留个念想才好,我拿走一半的画。按遗嘱,室内的物件都是你的,我不能违逆爹的意愿。我从爹留给我的40万元中,匀出20万元给你,作为补偿”,可知衡均真心实意让衡正拿走画,并不是因为心疼而号啕大哭,而是感动于哥哥的情谊,衡正也并没有强行将大师级的作品分走一半,得到了妹妹的同意,并且给了妹妹补偿。况且从后文来看,衡正是故意找借口补贴妹妹。D.“意在强调他的敬业精神”于文无据,原文“鉴定师戴着白手套,拿着放大镜,把这20幅国画作品看了近两个小时”“恕我直言,这些画都是本地高手临摹的赝品”,主要是强调这些画确实是赝品。故选:A。(2)C.“小说着力叙写衡公量主持分家的片断”说法错误,原文为“衡公度的后事,周周全全办完了”,可见关于分家的片段,原文略写了,并没有着力叙写。故选:C。(3)结合“衡公度辞世前,给衡正和衡均各留下一份遗产,而且还带病用毛笔写了遗嘱”“衡公度的遗产,一是这个祖传的小院,一溜儿五间平房,加上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空坪;二是40万元的存款(办理后事的费用他另外备好了)”可知“遗产”指衡公度死后给儿女的物质遗产:祖传的小院和40万元的存款。结合“然后当着儿女的面一条一条地念,并加以说明,又征询他们有没有异议”“衡公度原想让她们母女俩住进这个小院,但怕儿子儿媳想不开,以为是妹妹先入为主来占房,便采用补贴女儿房租费用的办法,以求得兄妹间相安无事”“以后的日子还长,愿你们兄妹和和睦睦”可知“遗产”还指父亲希望兄妹感情亲密无间的愿望。结合“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女都同意按他说的办,什么意见都没有”“哥,我不懂也不喜欢画,你都拿走吧”“哥,钱我不要,画,你拿走就是”“妹妹,谢谢你慷慨相让。有时间带孩子来我家做客,我和你嫂子也会常来看你的”“衡正长期工作于文化局,与书画界多有接触,岂能不识这是赝品?他是要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可知兄妹俩都服从父亲安排,并不争夺遗产,而且互相谦让,哥哥还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可见父亲不仅留下了物质财富,他的公正无私地精神也被兄妹继承了,“遗产”还指精神上的传承。(4)“开篇如平水缓流”:“衡公度病入膏肓,不能不立遗嘱分割遗产。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女都同意按他说的办,什么意见都没有”“衡公度的后事,周周全全办完了”,开篇衡公度怕遗产分配不公,导致儿女有意见,影响兄妹间的感情,结果兄妹并没有任何意见,完全接受父亲的安排,可以说故事进展非常平稳。“读至后半,波澜起伏”:“木箱打开了,里面是装裱好上了轴的40幅国画。展开来,有好些幅是已故的全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我……真的不……知道。’衡均也着急了,生怕哥哥认为是父亲存心袒护她。衡公量也愣住了。这几个大师级的作品,一幅都值二三十万元啊”“你们这样通情达理,我很欣慰。我来做个评断,我赞同衡正的说法,他取走20幅画,衡均你且收下20万元的钱,两不相欠”,本来以为遗产的事情圆满结束,结果陡生波澜,又发现一只装有名贵字画的箱子,妹妹急于表明不知情由,情愿把字画给哥哥,哥哥要求分一半,但是给妹妹20万元作为补偿。事情以为告一段落了,“衡公量觉得衡正的做法有欠妥之处,那些画如果很值钱呢”,可是父亲的哥哥衡公量觉得衡正的做法有欠妥之处,“约了一个熟识的书画鉴定师,在一个夜晚去了衡均家”,于是找鉴定师鉴定,可以说波澜起伏。“掩卷而思,直欲泪奔”:“这一刻,衡公量明白了:衡正长期工作于文化局,与书画界多有接触,岂能不识这是赝品?他是要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最后真相大白,原来是哥哥衡正要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我们不禁为兄妹间的感情而感动。答案:(1)A(2)C(3)①“遗产”指衡公度死后给儿女的物质遗产:祖传的小院和40万元的存款。②还指父亲希望兄妹感情亲密无间的愿望。③“遗产”还指精神上的传承,兄妹继承了父亲公正无私的精神。(4)①“开篇如平水缓流”:开篇衡公度怕遗产分配不公,导致儿女有意见,影响兄妹间的感情,结果兄妹并没有任何意见,完全接受父亲的安排,可以说故事进展非常平稳。②“读至后半,波澜起伏”:本来以为遗产的事情圆满结束,结果陡生波澜,又发现一只装有名贵字画的箱子,妹妹急于表明不知情由,情愿把字画给哥哥,哥哥要求分一半,但是给妹妹20万元作为补偿。事情以为告一段落了,可是父亲的哥哥衡公量觉得哥哥衡正的做法有欠妥之处,于是找鉴定师鉴定,可以说波澜起伏。③“掩卷而思,直欲泪奔”:最后真相大白,原来是哥哥衡正要找个借口,给妹妹捐助20万元,我们不禁为兄妹间的感情而感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己卯,突厥进寇高陵。癸未,颉利可汗进至渭水便桥之北,遣其腹心执失思力入见,以观虚实。上让之曰:“吾与汝可汗面结和亲,赠遗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我今先斩汝矣!”思力惧而请命。萧瑀、封德彝请礼遣之,上曰:“我今遣还,虏谓我畏之,愈肆凭陵。”乃囚思力于门下省。上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等六骑径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俄而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执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轻出,军容甚盛,有惧色。上麾诸军使却而布陈,独留与颉利语。萧瑀叩马固谏,上曰:“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以示轻之;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图。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萧瑀请于上曰:“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惰,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B.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C.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D.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上即日还宫/乙酉/又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己卯、癸未在文中指日期。中国自古便有十二天干与十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纪日、纪时法。B.戎狄,古代对西方和北方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后习惯称四方少数民族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C.门下省,唐代三省之一,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D.再拜,通常指拜两拜,是古代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旧时也常作为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突厥进犯唐朝,兵临渭水,颉利可汗派遣亲信执失思力入京晋见唐太宗,以便观察虚实,遭到太宗的斥责。B.唐太宗亲临渭水,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士气旺盛的唐朝军队相继到来,突厥君臣极为恐惧,都下马跪拜。C.唐太宗认为己方国内条件有限,不想与突厥开战,而是以金银布帛诱惑他们,自己养精蓄锐,伺机破敌。D.萧瑀劝阻唐太宗单独上前与颉利可汗交谈,突厥退兵后又向唐太宗请教,最后叹服,说明萧瑀既忠诚又谦虚。(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②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5)唐太宗为什么敢让士兵退后,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请结合材料作答。【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当日,颉汗可汗前来请求讲和,得到了太宗的许可。太宗当天返回宫中。乙酉(三十日),又前往城西,斩白马歃血为盟,与颉利可汗在便桥订盟,突厥率领兵马撤退。“请和”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B。“于便桥之上”作“盟”的后置状语,,交代了订盟的地点,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D。(2)A.“中国自古便有十二天干与十地支”错误。应是十二地支,十天干。故选:A。(3)D.“说明萧瑀既忠诚又谦虚”错误。萧瑀是真心叹服于唐太宗的智谋,并非谦虚。故选:D。(4)①“负”,毁弃;“引”,率领;“愧”,愧疚,对不起。译文:你们的可汗独自背弃盟约,率领兵马深入唐境,我可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②“取”,索取;“固”,一定;“此之谓矣”,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译文:打算有所索取,就要先有所给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吗?(5)由“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抗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以示轻之”可知,唐太宗单独与突厥可汗会见,是为了向突厥示强,气势上压制了突厥。由“又震曜军容,使知必战”可知,在突厥人看到唐朝的军威后,知道唐朝有战斗的决心。由“出虏不意,使之失图”可知,单独会见突厥的可汗,出乎突厥人的意料,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答案:(1)D(2)A(3)D(4)①你们的可汗独自背弃盟约,率领兵马深入唐境,我可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②打算有所索取,就要先有所给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吗?(5)①向突厥示强,气势上压制了突厥;②在突厥人看到唐朝的军威后,知道唐朝有战斗的决心;③单独会见突厥的可汗,出乎突厥人的意料,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参考译文:己卯,突厥进军侵犯高陵县。癸未,颉利可汗行进到渭水便桥北岸,派遣他的亲信执失思力入京拜见太宗,以便观察唐的情况。太宗斥责他说:“我和你们可汗当面约定讲和通好,前后赠给你们金银布帛,多得无法计算。你们可汗独自背弃盟约,率领兵马深入唐境,我可没有对不起你们的地方!虽然你们是戎狄族的人,但也是长着一颗人心的,怎么能完全忘记对你们的巨大恩惠!今天我可要先将你杀了!”执失思力恐惧,便请求饶命,萧瑀和封德彝也请求按照礼节打发他回去。太宗说:“如果我现在就放他回去,突厥认为我害怕他们,就会更加肆意侵凌了。”于是,将执失思力囚禁在门下省。太宗亲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等六人骑马径直来到渭水边上,同颉利可汗隔着渭水对语,责备他背弃盟约。突厥大为吃惊,纷纷跳下马来,对着太宗罗列而拜。一会儿,唐朝各军相继赶到,旗帜与盔甲遮盖了原野。颉利可汗看到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太宗挺身而出,唐军的阵容又很盛大,脸上也浮现出恐惧的神色。太宗指挥各军退出一些地方来结成阵列,自己仍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交谈,萧瑀便勒住太宗的坐骑再三劝阻。太宗说:“突厥之所以胆敢竭尽全国兵力前来,径直抵达京城的郊野,是因为我们国家内部出现了祸难,朕又是新近即位,认为我军不能抵抗防御他们的缘故。如果我军向他们示弱,关闭城门,防守抵御,突厥必然要放纵兵马大规模地劫掠,使我们难以遏制。所以,朕轻装骑马独自前来,是要显示出看不起他们的样子;又向他们大肆炫耀军队阵容,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军一定会出战;朕的行动出于突厥的意料之外,是要让他们失去主张。突厥已经深入我国疆域中来,肯定怀有戒惧之心。所以,如果我军跟他们交战,就能取胜,跟他们通好言和,就能够巩固。”当天,颉汗可汗前来求和,得到了太宗的许可。太宗当天回到宫中。乙酉,又到城西,斩白马歃血,跟颉利可汗在便桥订立盟约,突厥率领兵马撤退。萧瑀向太宗请教说:“在突厥没有言和的时候,各位将领争先请求出战,陛下没有允许,我等对陛下的做法也感到疑惑不解。不久,突厥果然自动撤退了,奥妙何在?”太宗说:“当突厥请求讲和的时候,可汗独自留在渭水西岸,他的职位显要的官员都来谒见朕,如果我们将他们灌醉了,再将他们捉拿起来,就势袭击突厥兵马,那形势就如摧毁朽坏的物品一样容易。朕不肯与他们交战,是由于朕即位的时间太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不富足,暂且应当休息生养,以安抚为务。一经与突厥开战,带来的损失一定很多;突厥在与我们结下深深的怨仇以后,因恐惧而整饬武备,我们便不能够得其所欲如愿以偿了。所以才决定停战息兵,以金银布帛诱惑他们。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以后,理应自动撤退,心志骄矜,意气怠惰,不再设置军备。然后,我军蓄养军威,窥伺破绽,就能够一举消灭他们。打算有所索取,就要先有所给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吗?”萧瑀拜了两拜说:“这不是我所能够想到的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丰城村落小憩陆游霜信催寒力尚微,邮亭系马旋添衣。平郊极目冬耕遍,小妇簪花晚饷归。孤宦每随征雁远,故人已似晓星稀。上书自劾①真须猛,菰正堪炊蟹正肥。【注】①自劾,臣子给皇帝上书,揭发自己的过失,请求卸职还乡。(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首句承接诗题,写作者路过丰城,在村落小憩,时值初冬正是霜期。B.次句写尽管寒气力量尚弱,作者还是在邮亭系上马匹迅速添衣御寒。C.颔联写诗人极目远望,翻耕完毕的田野平坦如砥,暗写百姓的辛勤。D.头上簪花的小媳妇送饭的画面,诱发了尾句作者对丰美晚饭的联想。(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D.“诱发了尾句作者对丰美晚饭的联想”错误。小媳妇送饭的画面,描写农家恬静欢愉的场景,尾句并不蕴含作者对晚饭的联想。故选:D。(2)颔联“平郊极目冬耕遍”,写作者放眼望去,耕地有劳作痕迹,既体现出百姓的辛勤,表达作者对农民的痛惜之感;颈联“孤宦每随征雁远,故人已似晓星稀”,叙述自己常年流转于外地做官,身边的亲朋故友日渐稀少,表达了自己当下的孤独凄凉的感触;尾联“上书自劾”,请求卸职还乡,实际是暗含了作者对朝廷抗金不积极的失望之情,所以他想辞官还乡,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答案:(1)D(2)颔联体现出百姓的辛勤,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感;颈联表达了自己当下的孤独凄凉的感触;尾联表达了自己想辞官还乡,暗含了作者对朝廷抗金不积极的失望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想象手法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写书信不能往来,含蓄地表达出相思之苦。(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自己梦中飞度镜湖来到谢灵运小屋,并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剡溪景色的句子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3)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的感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重点字:鸿、雁、潜)(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重点字:渌、漾)(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蜉、蝣、渺、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小满广告复制粘贴式抄袭”登上热搜。广告设计方存在侥幸心理,以为没人发现就能【A】,抄袭幅度之大令人瞠目。在广告文案、影视剧海报等领域,广告公司,大导演、大作家抄袭非知名原创作者作品的案例不可胜数。①?一言以蔽之,【B】的错误价值观作祟。创作一部文艺精品可能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无比艰辛;模仿照搬一部作品可能只需要几天甚至几个小时,【C】,而获利颇丰。()。众所周知,创作生态一旦被破坏,②,抄袭投机的人会越来越多。当前,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等非营利性机构的维权职能越发完善,在著作权人和各类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③,避免沟通不畅引起的侵权问题。而在侵权问题出现后,作为相关领域文艺工作者的坚强后盾,也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1)请在文中【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一些人肆意触碰道德红线、法律底线B.一些人被巨大的利益诱惑肆意触碰道德底线、法律红线C.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一些人肆意触碰道德底线、法律红线D.一些人被巨大的利益诱惑肆意触碰法律红线、道德底线(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正确填写。(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相关内容,结合语境选出填写正确的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解答】(1)A处,根据“广告设计方存在侥幸心理”“以为没人发现就能”“抄袭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等表述,可知语境意在强调广告设计方用欺骗的手段,靠抄袭等来达到自身目的,故可填入“蒙混过关”。蒙混过关: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B处,根据“错误价值观作祟”“创作一部文艺精品可能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模仿照搬一部作品可能只需要几天或者几个小时”等表述,可知语境意在批判少劳多得的错误价值观,故可填入“不劳而获”。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C处,根据“创作一部文艺精品可能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模仿照搬一部作品可能只需要几天或者几个小时”“获利颇丰”,可知语境意在强调“模仿照搬一部作品”不费力气,却可以轻易获取大量利益,故可填入“轻而易举”。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2)前面说到“获利颇丰”,故应以“巨大的利益诱惑”开头与上文更衔接,排除BD;红线,原意是红色丝线,后来多指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现代指用笔画在图纸上的红色线条,一般是规划部门使用,也比喻不可逾越的界限等多种含义。所以“法律红线”搭配更合理。排除A。故选:C。(3)①处,根据“广告公司,大导演、大作家抄袭非知名原创作者作品的案例不可胜数”“一言以蔽之”“错误价值观作祟”,可知本处意在引出后文对照搬跟风盛行原因的解释,这里是无疑而问,引人思考,让人们思考为何照搬跟风盛行,故可填入“照搬跟风为何盛行”之类的语句。②处,根据“原创生态一旦被破坏”“抄袭投机的人会越来越多”,可知本处意在强调如果原创生态被破坏,那么坚持原创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抄袭投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故可填入“坚持原创的人会越来越少”之类的语句。③处,根据“在著作权人和各类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避免沟通不畅引起的侵权问题”,可知本处意在强调一些非营利性机构的维权职能越发完善后,著作权人和各类使用者之间沟通更加便捷,故可填入“促进权利人与使用者沟通”之类的语句。答案:(1)【A】蒙混过关【B】不劳而获【C】轻而易举(2)C(3)①照搬跟风为何盛行②坚持原创的人会越来越少③促进权利人与使用者沟通(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8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成片的樱花林,一树树的芳华恣意弄春。花朵粉红、硕大,每朵十三四个花瓣,中间有细小的花蕊。花朵稠,一个树枝上,一朵接一朵,簇拥着枝条,热闹极了。在樱花树下,听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在我看来,花开的声音,①______;②______;是流水的声音,轻缓的“淙淙”声。你感觉它是什么声音,就是什么声音。花开的声音,其实就是你的心声。樱花是灵性的,风来了,它们随着风起舞;雨来了,它们随着雨起舞。春天的风,是温柔的,它用纤纤细手轻抚花瓣,片片粉红缓缓翻飞,轻盈如蝶飞舞。春天的雨,是温润的,丝丝细雨轻拍花瓣,洋洋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血定风汤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 《古代中医名家冲任学说思想研究》
- 《东、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病害识别技术研究》
- 2024个人银行贷款的担保合同
- 成人惊厥症状患者护理
- 如何制作一个培训
- 2025年低压电工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生活起居与情志护理
- 2024设备维修的合同模板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变压器拆除施工方案
-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泥运输处置方案
- 名创优品合同
- 山西国开2024年《农业经营学》形考1-4答案
- 2024春国开会计实务专题形考任务题库及答案汇总
- 2019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题库+答案
- 肝硬化完整版本
- 构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组织架构
-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识别及控制
- DLT 1051-2019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