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9月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漫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在中国,对慢途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荼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朱光潜在论及人生艺术化时也感叹道:“慢慢走,欣赏啊!”可以说,慢速生活是对个体生命审美意义的重新审视和发现,是个体在竞速时代面对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慢记忆”和“慢生活”的审美隐喻意义应当被重读和重视。我们应当反思当下竞速时代的个体生存情境,寻求和建构走向慢速美学或慢速审美现代性的诗意生存路径。(摘编自杨向荣、雷云茜《走向慢速审美现代性——竞速时代的文化镜像及其审美反思》)材料二:在古典时期,人类通过观察星象运行、季节变化、身体运动等自然现象感受“速度”,“速度”中科技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此相适应的,古典时期的审美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体现为一种“静观”美学。通过“静观”,艺术家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是一种与自由玄想结合的审美方式。工业革命使运输工具速度不断提升,把人类带入竞速时代。这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从前“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美学现象进行解释。人们普遍追求的是速度带来的脱离束缚的自由感,一种速度和力量的“速力”之美。在运输工具的躯壳之内,人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身体忽然变得强大,快速的移动使得“出发”的下一刻就是“到达”。未来主义者称:“宏伟的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美——速度之美,从而变得丰富多姿。”他们“创作的灵感在于机械的轰鸣、电气的沸腾、现代都市的喧嚣,主张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自然美”。信息技术革命再一次刷新竞速时代的“速度”。借用电子媒介,信息和影像在顷刻间被传送到千里之外,其快速较之机械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人们还来不及感受“速度”就已经获得信息,对“速度”的知觉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不再执着于由机械运动创造的“速力”之美,转而欣赏由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美学。后者是以“诸如电子人、电子人空间等虚拟现实和现象”为对象的美学。虚拟美学通过光电信息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让人产生沉浸其中的“临场”审美体验,而不是“静观”式的旁观品评。在传统美学中,虽然塑造的形象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审美主体却置身于现实之外;而在虚拟美学中,虽然虚拟世界中的形象置身现实生活之外,审美主体却是置身于现实生活之内的。“速度”的参与带来审美的变化。古典时期,“速度”的参与很少,审美客体是实在之物,是遥远的,外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缓慢悠游、超然物外的主动行为。而在“速度”占主导的工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时期,审美客体不再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在速度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审美客体变成“被给予”的,审美主体往往因无法自主选择而变成“被迫”审美。(摘编自汤丽琪《后现代“速度”的美学凝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速度美学和慢速美学都产生于竞速时代,前者重视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后者关注“当下性”,将当下的瞬间固化。B.朱光潜说的“慢慢走,欣赏啊!”与慢速生活的理念相通,要求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C.工业革命技术的进步促进“速力之美”的诞生,而信息技术革命又促使人们由追求“速力之美”转向欣赏虚拟美学。D.相较“速力之美”,虚拟美学逐渐淡化速度的重要性,人们对速度不再那么敏感,而将关注重点转向虚拟现实和现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易失去平衡,适当减缓节奏、采取减速的时间模式有助于重建平衡。B.“慢的乐趣”失传,不仅因为技术革命带来“令人出神的速度”,也与人们对竞速时代个体生存情境反思不足有关。C.与“慢速生活”者远离加速生活、关注内心体验不同,未来主义者称赞并主动地拥抱竞速时代“速度之美”。D.与虚拟美学相比,古典时期的审美并不依赖于技术的手段,但对审美体验的关注更多,而审美主体的主动性也更强。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是()A.马里内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宣称,“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因为我们创造了永恒、无所不在的速度”。B.某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慢城市”,生活节奏舒缓,生态美景随处可见,传统文化气息浓厚,令游人身心愉悦。C.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工程十分浩大,通过无数工匠的努力,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D.某人辞去城里的工作,卖掉城里的房子,在山里建房、种菜,远离城市喧嚣,过与世隔绝的山居生活。4.两则材料对“竞速时代”的看法与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5.请根据材料一、二,从审美体验的角度简要分析《去你家吃饭好吗》走红的原因。纪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在视频网站一经上架便好评如潮。它以邀请好朋友去家里吃饭为框架,展现不同家庭正在发生的生活情景。寒江上鸟群飞过,夕阳下芦苇飘荡……一个个风格鲜明的画面,使打拼在都市的人们沉醉其中、心绪宁静。它又以慢条斯理的节奏,诗意呈现的细节,引导人们停下脚步,返观内心,审视现代生活对亲情的冲击。(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石头上的永恒朱以撒一弯寒月,冷清地映照着无语流动的伊水,整个龙门石窟,诸佛在一片昏暗中安然入睡。白日里,这些清晰可见的北魏造像,似乎又都隐回历史的苍茫中了。这弯寒月,就是当年映照着刻工迎寒送暑不懈雕凿的那弯寒月吗?我慢慢地沿着伊水上的桥边走动,晚秋的洛阳已是寒意阵阵了。在夜幕下远看,不仅是凹凸不一的石窟、流动明暗的伊水,连同周遭的景致,都那么地影影绰绰,令人恍惚,比起白日给人更多的肃穆。我曾经对学生们说,要了解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了解这些远我们而去的人的所思所想,就要从这些石头开始。493年,鲜卑族拓跋宏把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拓跋宏到了洛阳后,对汉文明表示了高度的痴情,他动用了政治势力来推崇汉化,诸如禁止穿胡服、说胡语,并要改汉姓、行汉制。耐人寻味的是,北魏人居然又对离洛阳城角20余里的龙门断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这些石头千百年无人理睬,北魏人却思索着拿这座石山开刀。我一直疑心北魏人在骨子里是不是有和石头打交道的怪癖,因为迁都之前,他们在平城就已雕凿了云冈石窟。这种嗜好当然不能说不好,只是苦。现在我们看到的云冈50余个洞窟,最主要的都完工于迁洛之前。石头与他们真有着不解之缘。相比于南朝人来说,我一直对北魏人抱有好感,认为北魏人是比较朴实素淡的。特别是齐梁绮靡文风,总使我在感觉上非常别扭而倾心于北魏风情。这当然离不开南北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在江南池塘春草、园柳鸣禽的温馨中,竹林名士们飘逸出尘。这样的山水也培养起他们女性化的心理,他们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手执尘尾、团扇,潇潇洒洒地寻幽觅丽,标新揭理,好一副自由自在的形骸。而在北魏,抵挡不住风雪严寒和地貌的荒凉贫瘠,朔漠苍茫中胡马嘶风,山泽深峻里悲笳动月,不由得让北魏人实在得可以。其实,南朝人对于石头也是有情感的,但抒发得要轻巧多了;而北魏人对待石头的态度令我感动,他们是用血汗把石山雕凿成有灵魂,有生命的一处乐土。就在南朝齐梁人隔江弹琴赋诗、对弈良宵,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时,北魏人开始了自己宏伟的计划。北魏人是注定要蒙受艰难和困苦的,要把这座愚顽冷漠的石山雕琢成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注定了这一代人乃至以后数代人要接续下去,用他们的青春岁月和生命嬗递来交换。除了由人冶炼出来的钢铁,世间自然物质中最硬的当属石头了。人要征服石头,就要有比石头更为坚强的意志。说实话,这如果让那些头脑聪颖、清谈玄远的南朝人来实施,可能就是一枕清梦了。我不止一次地站在石窟前静思默想,1500年前,这里绝不可能像今日这么文雅和欢乐,这里的土壤宜于生长坚硬的大理石悬崖,石头助长了蛮荒,伊水又苍凉彻骨。他们在荆榛中开出一条条小路,就地砍伐林木搭起简易脚手架。具有美术思想的工匠着手规划空间,而更多有蛮力的刻手则左手握钎右手提锤,共同奏响这华彩乐章。要有多少石头在他们手下被剔去,才能逐渐显出佛像的庙堂气色!我是有幸进入古阳洞的,这个洞窟太昏暗了,我披满阳光走进时,几乎全然看不真切,我用手摸,洞壁上都是小尊的造像,冰凉极了。待我能用眼观时,它们又都黝黑无比。我不断地抚摸,不断地细看,它们这么历史久远,这么质朴,如此有灵性,使我心中不由掠过一丝惊悸:当时有多少生命为此而奉献啊!原来只有自然属性的顽石,经过工匠们心血的倾注,精神的浇灌,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岁月之河流弗尽,它们在历史驿站中成为工匠的化身,成为一种永远的文化积淀和象征。长风吹入洞窟,马上又拐了出去,这与历史的流程太相似了,生命在这个流程中不过忽然而已。只是,这些用肉体生命建造起来的精神象征,给后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向度与价值指归——由短暂走向永恒。现在有些文人嘴上动不动就说活着真累啊,好像洞见了人生三昧似的,说白了就是厌倦这种过程,他们希望最好是不经过程就达目的。这正是他们的行为与北魏工匠的悖反之处。文人总是想把自己留下的痕迹都变成艺术品而让后人崇仰,这当然令人心累;而北魏人无此想法,他们只是单纯地爱石头,将劳累都化解为叮叮当当雕凿的快乐音符了。这往往是永恒者的品性。现代人何等聪明,但不会再有类似龙门石窟的精品问世,除了科学文明的昌盛驱散了佛光,人们也缺乏对石头的情感,更畏惧它的坚硬和冰冷,这样,面对久远的石窟,只有唱一曲无奈的挽歌了。离开石窟中那一尊尊闪动着灵气的造像,肃穆和清冽的气氛依然久久笼罩着我。从北魏良好的引导开始的,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诸代都有所进展的敲凿之声,终于成了绝响。也许只有这一弯寒月洞见了顽石转世而为精灵的全过程,录入了其中动人魂魄的悲欢。可是,就是我这样一位匆匆的过客,也感到一种花好月圆的惬意和超脱。身处今日的喧躁之中,任何一处幽静的景致都会唤起我驻足的兴致,任何一个朝代都可能使我在面对它的遗物时思绪如潮。是啊,还有什么比永恒更能开启我愈渐物化的心扉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追述了龙门石窟的建造过程,昭示了文化古迹的现实意义,作者的笔触有一种深沉思索的格调。B.北魏人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先是雕凿了云冈石窟,迁都洛阳后,又着手对龙门断崖进行雕凿。C.古阳洞里那一尊尊久远、质朴而富有灵性的造像,全都是那些具有美术思想的工匠们倾注心血的奉献。D.作者观照了那些远我们而去的肉体生命和不朽的灵魂,表现了自己追慕和留恋文化遗迹的古典情怀。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石山蛮荒、伊水苍凉这样的一种环境,衬托北魏人创造石头上的永恒所遭受的艰难和困苦。B.文章将北魏人与南朝人的性格进行横向对比,在作者看来,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在二者的区别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C.关于人生的“累”,文章将现代的一些文人与北魏工匠进行对比,突出了北魏工匠的“永恒者的品性”。D.文章看似散漫,却不是漫无边际的泛泛而谈;文章在散漫中自有韵致,作者思接千载,将感想娓娓道来。8.文中开头、结尾两次写到“一弯寒月”,请简要阐释这两次写月各有什么作用。9.文章最后写道:“任何一处幽静的景致都会唤起我驻足的兴致,任何一个朝代都可能使我在面对它的遗物时思绪如潮。”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及纣之身,天下大乱,周公相武王,三年讨其君,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舂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二文王之时,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作为炮烙之刑,刳谏者,剔孕妇,天下同心而苦之。文王欲以卑弱制强暴,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武王继文王之业,躬擐甲胄,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身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蔂垂,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岐,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撌,濡不给扢,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节选自《淮南子·要略》)〖注〗闲服:简服,指守丧三月。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杨墨之道A不怠B孔子之道C不著D是邪说E诬民F充塞G仁义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指辅佐,与《答司马谏议书》“游处相好”中的“相”词义不同。B.躬,亲身、亲自之意,与材料二“禹身执蔡函”中的“身"用法相同。C.宁静,安定的意思,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宁静”意思不同。D.道,疏通的意思,与《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道”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随武王讨伐纣王,又继承文王的事业,辅佐成王,成就了周朝功业。B.孟子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即便圣人再次出现,也会认同他说的话。C.周文王想推翻纣王的暴政,实现王道统治,而太公擅长谋略,适逢其时。D.孔子教授七十弟子周朝制度,让他们有衣穿,有书读,形成了儒家学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2)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14.如果《淮南子》的作者读到材料一,他是否会赞同孟子对墨子学说的否定?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理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钱塘观潮刘黻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与柳永《望海潮》中的看法一致,都认为钱塘是东南山川壮美之地。B.诗人观潮兴致与古人相通,以子胥视角观察感受雄伟壮观的钱塘江潮。C.诗歌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潮水,层层渲染出钱塘潮水磅礴的气势。D.诗歌尾联写吴儿弄潮,从动作、神态着笔,描绘出一幅竞争激烈画面。16.诗中以虚实结合方式,生动地描写了潮水,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2)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历代君王创业容易而守业难的普遍规律。(3)古代文人常常描写水天相接之景象,寄寓或喜或悲的情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子就描写了这样的胜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已经不好好说话了:本来只作为标点符号而依附于文字的句号和问号,被我们拎出来单独成句;本来只作为连接号出现的波浪号“~”被我们用来放在句尾;好好的一个“行”字,非要把它拉长了写成“彳亍”不可。①早在1962年,法国语言学家安德烈·马工内就提出了言语交际中存在一种“经济原则”:②在交际中,人们总希望以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佳的交际。尤其当我们步入信息时代,整个社会都在高速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一切,于是我们的交流就变得十分注重效率。③只要不妨碍沟通,我们在键盘上的操作就可以尽可能地简化,④这就是因此连标点符号都被我们赋予了特定内涵的原因。,在实际的聊天中,我们似乎会有意地去违背这种“尽可能少打字”的原则。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在1983年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为此,他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学中的重要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尽量为他人考虑、多夸奖他人,为了对方的面子可以不惜贬低自己。⑤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礼貌原则,其原因也同遵循经济原则一样,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同的是,经济原则是通过提高交际效率而直接给说话人带来节省时间精力的好处,而礼貌原则是通过“给对方留面子——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这样一个间接的过程给自己带来好处。于是,在日常交际中,经济原则常常让位于礼貌原则。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在和刚刚加到微信的朋友打招呼时,在“你好”后面多加一个波浪号,让整个句子变得更加活泼友好~不过,利奇这项四十多年前的研究显然没有考虑到今天的网友之间聊天的情况。我们打出满屏的“哈哈哈”,显然不是为了礼貌。在2020年5月底,阿根廷语言学家发表了一篇名为“Hahahahaha,Duuuuude,Yeeessss!”的论文。文章提出,这种把一个词(音节)重复很多遍的行为,是一种强调。这种行为在正式的书面语言和词典中非常少见,但在社交媒体中却被普遍应用。虽然这篇文章分析的是英语单词,但这种“重复即强调”的表达方式同样适用于中文。当只发一个“哈哈哈”不足以表达我们热烈的情感时,我们就会倾向于多发几个;随着问号的增多,我们表达的疑惑也在加深;为了强调自己的不满,我们可以放弃敲一个×就能打出来的“行”,多敲五下打出chichu“彳亍”。这种把一个词拉长、重复这么多遍的行为,仍然没有违背言语交际最基本的“经济原则”——毕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遗址场地保护与利用合同协议书3篇
- 专业拓展训练合作合同书2024版版B版
- 2024离婚双方房产分割及过户操作补充合同版B版
- 2024综合授信额度合同及分期贷款细则版B版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及品牌授权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工业厂房拆除及重建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商业地产项目场地借用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数字化工厂搬迁工程合同范本4篇
- 油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版室内粉刷工作班组劳动协议样本版B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 品牌策划与推广-项目5-品牌推广课件
-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 发烟硫酸(CAS:8014-9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对策课件
- 火灾报警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
- 耳鸣中医临床路径
- 安徽身份证号码前6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