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_第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_第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_第3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_第4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授课题目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遭受的民族危机,在危机中共御外侮,探索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掌握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理解这一过程的基本逻辑,认识这一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演进过程;共抗西方列强;晚清政府在难点:理解为什么说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为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浴火新生必须要建构现1、教学活动的导入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具体问题。(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2范、思想学说和文明体系带来了空前危机,系和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中华民族应对全面危机的各种努力,反抗外国侵略和王朝专制的各种运动,促进了现代中国国家意识的兴起。辛亥革命之后,新的国家机构相继创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该条约使中国的3威海卫和新界,将长江流域和云南、广东划为其势和澎湖列岛,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美国因在中国未取得势力范围,担心其他列强会妨碍其在华利益,提出了所谓的"门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签订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辛丑条约》。除割地赔款外,《辛丑条约》还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从184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了1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还有大批港口税等经济主权也被迫出让给列强,国家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侵害,中国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中国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社会体系难以抵挡。洋纱、洋布等工业产品和大量西方资本涌入中国市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走向衰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随着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中国的生产活动一步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族二、晚清政府的“自救”列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入侵,激化了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清斗争此起彼伏。在外部主权危机和内部合法性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晚清政府陆续兴办“洋务”、尝试“变法”乃至实行"预备立宪",开启了一系列“自救”运动。19世纪60年代起,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以“自强”“求富”为主旨的洋务运动。洋务派承认西方文明在物质层面的先进性,大力引进西方技术成果,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他们训练新式陆军,筹建新式海军,建立军用工业,营建防卫体系,逐渐形成保卫领土、主权和边界的近代国家边防意识。同时,洋务派还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组织编译《万国公法》《富国策》等西学书籍,开阔4传播新的地理观、国家观和天下观。然而,器物层面无法拯救中国,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宣告三十多年洋务运动的惨败。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发动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维新派积极宣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改良思想,提出了通过改革建立近现代国家的初步构想。康有为先后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君民合治,满汉不分"“去种界同人类"等体现族群平等的设想与政策。梁启超认为,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平满汉之界"是中国"自强之第一阶梯"、并在户籍、通婚、官缺、生计四个方面提出了一套整合国内民族的方案。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开始戊戌变法,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的百余天,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虽然变法很快失败,但部分涉及文化、教育的改革举措被保留下来,维新派变法的主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戊戌变法是晚清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的失败使中国社会更强烈地意识到,只有更深层的变革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民族的整体利益。不过,宜统三年(1911),在晚清政府组建的责任内阁体系和国家发展模式。5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各地陆续起义,先后有15个省宣布独立,瓦解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清帝被迫放弃爱新觉罗氏"天下共主"之地位,接受“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前思想界虽有激烈论战,但主流共识仍是"化除满汉珍域、各族混成一体",为"五族共和"的提出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在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北洋政府继南京临时政府之后,继续坚持"五族共和",强调蒙、藏、用藩属名称,不再设置理藩专部,成立蒙藏事务局(后改为蒙藏院),主管国民族大同会"“五大民族共和联合会""五族国民合进会"等团体,尝试化除“汉、满、蒙、回、藏”的珍域,联合五大民族共同发展。认同的转型。中华民国在政治和法律上规定国民一律平等,彰显出主权在民、疆域一统、多民族融合的近现代国家特征。但在政治实践层面,展开一系列政治博弈,国会里不同党派之间为了各自利益争斗不休,列强也企图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中国政局异常混乱,外部危机依然严峻。途和发展方向问题。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未能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需要进行新探索,中华民族需要谋求新出路。近代以来,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道,中国人不断“开眼看世界”,寻6找摆脱危机的方案。其中,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学说以明治时代的日本为中介,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中国的政治文化精英一方面尝试以西方民族国家为模板来改造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又不断思考批判西方民族国家本身所蕴含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要素,这使得建构现代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从一开始就具有中国自身的特征。重要思想动力。1689年,清政府在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首次外交领域。鸦片战争后,在共御外侮的时代背景下,清朝疆域内的汉人、满人、蒙古人等,共同参与了中国认同的塑造过程。资源。在民族危机和近现代主权国家体系的影响下,事日益增强,"中国"转化成具有近现代意义的国家称谓。1909年,清以“中国"取代“大清”。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的政令、法令等,均普遍使用“中国"作为国名。这基本奠定了“中国”作为国家名称国人"作为国民身份认同的政治基础。族分裂。辛亥革命爆发后,英、俄等国利用中国政局混乱之机,在蒙古、电全国,表示"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公开宣告蒙古族属于中华民族,表达了共同守护中华民族整体7利益的强烈愿望。新疆、云南、广西等边疆地政权统一,坚守住了民族大义的底线。同符号。带有浓厚国家意味的徽章、护照等,也逐渐在中国社会行起来。随着西方民族国家学说的输入,西方带有严重种族偏见的“黄为现代族称,经历了概念的多重衍化。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良的立宪派与孙中山、章太炎等主张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派就“中国向何处去”展开论战。1905—1907年,双方论战达到高潮,立宪派和革命派分别以《新民丛报》和《民报》作为主要阵地,带动大量报刊投入以“民族”与"国家"为主题的大讨论。“满汉之界”成为争论焦点,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思潮开始涌现。见分裂之兆也”。"民族分裂"的忧患意识促使他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特性进行深入思考。已经被西方学者称为“民族”,如“蒙古民族”“满洲民族”“汉民族”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启超从族群历史演化的视角对华族、蜀族、吴越族等中国古代族群作出定位,认为这些都是自有史以来即居于中国的群体,都属于"中华民族"。在总结历史上各民族互动交融的过程后,他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具有古代民族交往交8与此同时,一批留日的满族、蒙古族同胞,在东京和北京创办《大同报》《北京大同日报》《大同白话报》,自觉倡导满汉人民平等,号召"统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大国民",与国家兴民都是同民族、异种族的国民的论断,表现出"民族大同"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人抛弃了此前狭隘的"排满革命""驱除鞑虏”观念。1906年,孙中山已注意区分满族百姓与满族统治者,指出民族主义并不是遇到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辛亥革命爆发前夕,代理同盟会总理职务的刘揆一强调,要联合五族革命志士,共同组成革命团体,革命党人之所以要立志推翻清政府,归根结底是强烈的反帝国主义思想。他们批判清政府由于不能抵抗外敌而让中国沦为“欧美之陪隶”。武昌起义爆发不久,章太炎即致信留学日本的满族学生,劝他们不必因此感到恐慌,强调革命成功之后,“君等满族,亦是中国人民,农商之业,任所欲为,选举之权,一切平等"。这表明清末革命运动中的“中华民族”认同,已经超越了各族之间的身份差异,转而进入塑造"国民"、建构新中华民国成立后,“五族共和"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一词的广泛传播。现代报刊的蓬勃发展,极大拓展了"中华民族"概念甚至在蒙古文、藏文里也出现了“中华民族”的对应词语或表述。以“中华”为名称的团体纷纷成立(如中华自治协会、中《中华日报》《新中华报》《中华新报》《大中华自治公报》等大量涌现,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国初年颁布的多版国歌也都以“中华”作为主频词,如1919年《尽力中华歌》数次叠用“中华”,一度流传广泛。各族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越发成为国人的共识,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展开的。如何继承清朝以9来形成的疆域版图,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中原与边疆地区,保证主权完整、国家统一及边疆稳定;如何建立现代国家的组织、动员、汲取机制;如何摆脱经济命脉被控制,国家被瓜分的局面,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内涵演变,与时代主题相伴而行。1901年,梁启超来提醒国人,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攻城略地、抢占地盘,而是会充分运用经济、金融、教育等方式来控制非西方国家。要想摆脱被“灭国”的命运,要想在时代危机下实现新生,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政治架构与政治制度上的变革。章太炎认为,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首先应以凝聚、动员全国人民的力量来实现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建设现代国家需要超越过去基于家族的、地域的、族群的界限,使所有中国人具有共同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一起致力于摆脱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社会主义学说开始进入中国。早在1873年,王韬在其编撰的《普法战纪》中,就已简要叙述法国巴黎公社来华传教士所办报刊也刊载过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的介绍。邓实在1903年提出,"社会主义者,思想最高尚之主义"。中山赴布鲁塞尔,与第二国际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表示革命成功之后的中国将实行工业化,但应避免出现类似于近代西方的剥削制度。革命党人认为,清末革命除了要推翻清王朝统治,还应改造不合理的社会结构,社会大多数革命党人在思想渊源上、教育经历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面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经济剥削与贫富不均,他们很难在价值层面表示认同。儒家传统主张“责任伦理”,强会关系网络中,要对周围的人有一种休戚与共之感,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共同体,而非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主义,单纯以利害关系相结合。凡此种种,都是清末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尽管清末革命党人开始思考社会主义在中国们与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缺乏有机联系,其思考不第三节走向自觉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列强的步步进逼,清政府屡战屡败,中华民族跌入苦难深渊,但也从此开始了追求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不懈抗争。在列强环伺的局面下,各民族同胞越来越自觉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共御外侮,改造国内政治与社会结构,才能使中国走出困境、实现国富民强。中华民帝国主义割裂了中国统一的疆域,践踏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和民族危机,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反抗。中国人的现代国家意识开始萌发,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进一步加强。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英、法等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汉、满、蒙古、藏、羌、彝等各族军民浴血奋战。两江总督裕谦(蒙古族)、京口副都统海龄(满族)等爱国将领率领军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以身殉国。为抵御英、法军队的入侵,各族人民踊跃捐献钱粮物资,支援前线抗敌。据不完全统计,仅察哈尔一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就捐出马匹近四千之多。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等更是派遣蒙古骑兵前往天津附近驻扎。19世纪60年代后,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严峻,边疆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台湾各族同胞并肩战斗,多次挫败美国、日本的侵略图谋。西藏各族军民依靠弓箭、大刀、火绳枪等武器誓死抵抗英军入侵,先后在1888年的隆吐山战役和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中重创英国侵略者。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头目阿古柏入侵中国,在英、占领新疆达13年之久。其间,沙俄更出兵侵占了伊犁。当时的清廷积贫积弱,收复新疆面临国库空虚、路途崎岖等种种困难。左指出"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以垂暮疆平乱。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锡伯等各族同胞同仇敌忾,协助清军摧毁了阿古柏在新疆的伪政权,维护了西北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将其纳入与内地省份一致的行政管理体制。此后,又陆续在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等地建省,在蒙古地区设置府、州及兵备处、巡防局等,巩固了各地边防,推进了边疆与内地治理的一体化。19世纪70年代,清朝官员在与日本交涉台湾问不仅本属中国管辖,而且与"腹地”无异;“生番"归中国管辖,与"庶民"一视同仁,强化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合法镇南关-谅山大捷。刘永福率领汉、壮、瑶等族人民组成的黑旗军与清军互为声援,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军的嚣张气焰。战争结束后,他们坚持戍守边境数十年,有效保障了西南边疆的安全。法军进犯台湾时,各族人民组成民团,奋不顾身地捍卫国家主权。志成城,有死无二",涌现出一大批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府开始调整政策、积极应对,多次派员入藏。经过洽谈,十三世达赖土登愿,有效改善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英帝国主义妄图使西藏脱离中国的阴谋落空。主义奴化思想。有外国传教士公开宣扬“种族优劣论”,安称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甚至直接干涉中国内政,试图影响中国的政治方向。这些霸道行为激起了中国各族人民的义愤和不满。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后爆发了西林教案、贵州教案、天津教案、巴塘事件等反洋教斗争。中国各族人民对"我"与“"洋”的与晚清洋务运动、边疆开发、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相伴而生,各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次推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日益密切。清朝末年,全国建成铁路达9000多千米;早在1886年云南、四川北洋政府1919年在新疆安装无线电;1909年前,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建立邮政机构。全国范围内的交通、通信网络开始形成,为人口、物资、资本等经济要素的大范围、长距离流动创造民国初年的边疆开发,改善了边疆与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在东北地区,内地移民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直接推动东北农业使东北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清初编入八旗的林哲族生产的农业、渔猎产品大量商品化。鄂伦春族狩猎区周围的的荒地先后得到开发。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疆地区,内地农耕技术在南疆得到普遍推广,玉米和蔬菜种植技术传播到新疆各地,水稻栽培技术引入天山北麓,在迪化、乌苏、呼现代商贸网络的发展,促使内地与边疆的农工商贸交流越来越频繁。西南地区的各族群众越来越多地参与“马帮”,华北民众成群结队进入蒙古和东北地区,构建起纵穿中国南北、横跨亚欧的商贸网络。随着旅蒙商的增加和贸易活动的扩大、张家口、归化城、库伦等地迅速发展成繁荣的商业都市,蒙古地区的牲畜、畜产品和土特产品,大量进入商品交换市场,内地则向当地牧民供应日常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农工商贸交流健全了全国联动的市场体系,深化了各民族在经济上清末民初之际,通过官方和民间的共同经营,的格局逐渐形成。东北、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陆续出现了各种近现代经济形态,边疆各族在经济生活方面逐渐走上了与内地相同的早期现代化道路,为此后发展统一的国家经济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晚清以来,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生产关系、交往方式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介的改进,促使社会流动从沿海通商口岸逐步扩展至内陆腹地和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内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