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提升卷2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提升卷2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提升卷2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提升卷2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提升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提升卷2一.选择题(共13小题)读某半球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23°26′S,10°W) B.(23°26′N,10°E) C.(23°26′S,100°E) D.(23°26′N,100°W)读某半球日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太阳直射点由甲移动至乙期间()A.青岛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B.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C.成都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D.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他们在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完成3﹣3题。3.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的我国留学生要实时观看此次太空授课,其开始观看的时间应该是当地区时()A.10日14:40 B.9日4:40 C.10日2:40 D.9日20:40“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他们在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4﹣4题。4.“太空教师”从开始授课到返回地球期间()A.北极极夜范围先变小后变大 B.我国各地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C.天津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B.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 C.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 D.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6.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 D.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明显丹阳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7小题。7.关于图中岩层,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 B.②处为陆相沉积物堆积 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 D.④处的物质来自于地表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上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下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8﹣8题。8.蘑菇石下部岩石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上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下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9﹣9题。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作用一火山喷发一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一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 C.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一火山喷发一风化侵蚀读图回答10﹣10题。10.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读图。完成下面11﹣11小题。11.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图所示不同的是()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12﹣12题。12.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B.该图中画出了7个气压带 C.①③表示低气压带,②④表示高气压带 D.在⑥风带的影响下,气候干燥如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各题。13.关于②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原因形成 B.性质干冷 C.性质湿热 D.动力原因形成二.解答题(共3小题)14.(2024秋•津南区校级期中)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1)图中A、B、C三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2)图中B处形成的地貌是,形成原因是。(3)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应选择地,原因是。(4)C处适合修建水库的原因是。15.(2023秋•滨海新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最外圆为赤道(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极点为(填“南”或“北”)极点,PB为(填“晨”或“昏”)线。(2)图示时刻D点的地方时为,此时我们教室墙上的时钟正值时。(3)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4)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做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填“南”或“北”)发生偏转。16.(2023秋•天津期中)图1为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2)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3)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堆积地形,其成因是什么?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高二地理期末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读某半球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23°26′S,10°W) B.(23°26′N,10°E) C.(23°26′S,100°E) D.(23°26′N,100°W)【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解答】解:根据图中35°W的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位于35°W东边135度,为100°E,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读图可知,图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图示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100°E),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读某半球日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太阳直射点由甲移动至乙期间()A.青岛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B.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C.成都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D.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时,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太阳直射该地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纬度越低昼越短;另一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解答】解:太阳直射点由甲赤道移动至乙南回归线期间,位于南半球的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正确。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短,日出时间不断变晚,日落时间不断提前,因此青岛日落时间越来越早,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成都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日影逐渐变长,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他们在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完成3﹣3题。3.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的我国留学生要实时观看此次太空授课,其开始观看的时间应该是当地区时()A.10日14:40 B.9日4:40 C.10日2:40 D.9日20:40【分析】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先求出两地的时区差,每差一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求出区时。【解答】解:巴西里约热内卢(23°S,43°W)所在时区是西三区,根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可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比西三区早11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时,西三区的区时=9日15时4(0分)时﹣11=9日4:40,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他们在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4﹣4题。4.“太空教师”从开始授课到返回地球期间()A.北极极夜范围先变小后变大 B.我国各地白昼先变长后变短 C.天津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分析】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解答】2021年12月9日正式开始,到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先变大,后变小,故A错。我国在此期间各地白昼先变短,后变长,B错误。天津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C正确。此期间过近日点1月初,速度达到最快,所以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 B.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 C.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 D.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分析】岩层新老关系或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一般而言,沉积岩是越向下层年龄越老;若岩浆侵入到沉积岩内部或岩浆通过沉积岩内部后喷出地表,则岩浆岩较沉积岩新;岩浆通道附近的变质岩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受高温作用变质而形成的,因此其形成时间晚于岩浆岩。地壳垂直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因此出现断裂错位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前,反之,完整而上覆于断层之上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后。同理,若地质构造中既有褶皱又有断层,也可依据切断关系判断,被切断的形成较早。【解答】解:读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地下有泥岩、页岩、砂岩等岩层,且呈层状分布,同时两侧沉积岩错位,说明断层在沉积岩之后形成,岩浆岩入侵至沉积岩下端,且岩浆岩也断成两段,说明断层最后形成,沉积岩最先形成后发生褶皱弯曲,再出现岩浆侵入,最后是岩层断裂,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6.关于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 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 D.丁处河流凹岸侵蚀明显【分析】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谷地或陡崖。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隧道、水库建设,则应尽量避开断层。【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岩层向下弯曲,说明地质构造为向斜,A错误。乙处岩层发生断裂且沿着断裂面发生位移,说明是断层,断层不稳定,不适合修建大型工程,B错误。丙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错误。丁处河流为凹岸,凹岸为侵蚀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断,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丹阳市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7﹣7小题。7.关于图中岩层,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 B.②处为陆相沉积物堆积 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 D.④处的物质来自于地表【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①岩层为花岗岩,为岩浆岩,没有化石分布,A错误。②岩层为石灰岩,为海相沉积物,B错误。②③岩层均为沉积岩,位于下方的②岩层先形成,②岩层更老,C错误。④岩层为泥岩,泥岩主要是陆地河流或湖泊沉积,其物质来自地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上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下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8﹣8题。8.蘑菇石下部岩石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分析】岩浆岩:①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岩石:花岗岩。②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岩石:玄武岩。沉积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常见的岩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地壳深处承受着高压,并受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作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新的岩石。常见的岩石: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砂岩变石英岩、花岗岩变片麻岩。【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蘑菇石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沉积岩具备的特点,D正确,C错误。侵入岩和喷出岩均属于岩浆岩,A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上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下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9﹣9题。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沉积作用一火山喷发一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一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 C.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一火山喷发一风化侵蚀【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蘑菇石上部岩石星灰黑色,含有气孔,符合喷出岩的特点,蘑菇石顶部应为喷出岩;下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符合沉积岩的特点,蘑菇石下部应为沉积岩;因此,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然后岩层抬升,再经历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为背景,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读图回答10﹣10题。10.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分析】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解答】解:读图可知,M为地垒构造,是岩层沿断裂面上升形成,属于断层形成的断块山。故选:C。【点评】本题以某地质构造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读图。完成下面11﹣11小题。11.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图所示不同的是()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分析】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图中的山地是断层形成断块山。【解答】解:A、庐山是断块山,与图中的成因是相同的,故不符合题意;B、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其形成原因与图中的原因不同,故正确;C、华山是断块山,与图中的成因是相同的,故不符合题意;D、泰山是断块山,与图中的成因是相同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某地质构造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12﹣12题。12.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 B.该图中画出了7个气压带 C.①③表示低气压带,②④表示高气压带 D.在⑥风带的影响下,气候干燥【分析】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解答】解:读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箭头表示风向),风向向右偏转,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A错误。该图中画出了4个气压带,北半球的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B错误。①(赤道低压带)③(副极地低压带)表示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压带)④(极地高压带)表示高气压带,C正确。⑥为北半球西风带,在⑥风带的影响下,气候温和多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获取图中信息即可。如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各题。13.关于②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原因形成 B.性质干冷 C.性质湿热 D.动力原因形成【分析】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②气压带指向两侧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作用形成的,D正确,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性质为干热,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二.解答题(共3小题)14.(2024秋•津南区校级期中)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题目。(1)图中A、B、C三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断层、背斜、向斜。(2)图中B处形成的地貌是背斜谷,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3)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应选择B地,原因是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工程量小,地下水少,不会渗水。(4)C处适合修建水库的原因是向斜构造储存大量地下水,增加库容。【分析】(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凹陷;背斜岩层中间岩龄老,两翼岩层岩龄新;向斜岩层中间岩龄新,两翼岩层岩龄老。断层的判断方法:岩层不连续,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2)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3)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4)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考虑蓄水量、施工的难易、建设成本等问题。【解答】解:(1)由图可知,根据所学知识,A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B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C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2)B处为背斜构造,地貌是谷地,因此为背斜谷;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遭受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破坏,久之最终形成背斜谷。(3)A处为断层,修建隧道易导致岩层渗水,威胁隧道车辆通行安全,不符合题意;C处为向斜构造,修建隧道易造成顶部坍塌和积水,不符合题意;B处为背斜构造,岩层弯曲形态和隧道顶部拱起形态一致,是天然拱形,结构相对稳定,施工工程量小,且不会渗水,是最理想的选址位置。故选B处。(4)根据所学知识,C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有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储存大量地下水,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可以增加库容,适合修建水库。故答案为:(1)断层;背斜;向斜(2)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3)B;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工程量小,地下水少,不会渗水(4)向斜构造储存大量地下水,增加库容【点评】本题以地质构造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个小题,涉及地质构造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15.(2023秋•滨海新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最外圆为赤道(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极点为南(填“南”或“北”)极点,PB为昏(填“晨”或“昏”)线。(2)图示时刻D点的地方时为10:00,此时我们教室墙上的时钟正值18时。(3)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B>D>A;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A=B=D。(4)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做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南(填“南”或“北”)发生偏转。【分析】(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的为昏线。(2)过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00;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00;过夜弧中点的经线地方时为0:00或24:00;过昼弧中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3)地球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极点为0外均相等,即每小时15°。(4)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不发生偏转。【解答】解:(1)由图中箭头指向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说明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