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重振与复兴: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至今)考向领航考向湖南选择考考情统计(2022-2024年)备考必知2024年2023年2022年新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T18·新中国城乡关系1.高频考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城乡关系2.空白考点:(1)一国两制(2)新时期的民主法治建设(3)新时期的教育、博物馆3.预测考点:(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三大全球倡议(3)1985年中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T1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T10·国家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T10·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概念地图阶段特征1.历史: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2.政治方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2)“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3)民族关系进入新阶段。(4)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5)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3.经济方面:(1)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4.思想文化方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主干知识·重构体系化复习任务一新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整合
必修上册第28、29课,选择性必修1第3、4、7、10、13、14、16课,概括该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外交成就的基本史实。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民主法治(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__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3)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1982年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_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1)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突出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2020年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祖国统一(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1)1992年,达成“__________”,即“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2)1997年______回归祖国(3)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______________》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九二共识香港反分裂国家法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外交关系(1)1979年,______正式建交(2)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1)世纪之交,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2)进入21世纪,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3)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4)积极参与________________的多边外交活动(1)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2)成就:①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②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③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④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________________中美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以联合国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与公务员制度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1)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200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关税改革开放后,强化了关税制度的___________个人所得税198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法制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核心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内容: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3)实施: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复习任务二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整合
必修上册第28、29课,选择性必修2第3、9、11、13、15课,概括该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史实。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十八大以来改革(1)农村改革: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改革: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1)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开放(1)1980-1988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经济特区(2)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引进来”和“走出去”世贸组织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十八大以来食物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1996年,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2)2009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货币-(1)______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______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第三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十八大以来城市化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设施不断完善,逐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型民生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使全民病有所医中共十八大提出_________________的新要求。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交通建设1988年建成的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公路运营总里程数居世界第一,航运技术不断发展,中国人的出行更加方便生产型城市向宜居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海沪嘉高速【核心概念】人民币国际化(1)含义:①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②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③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2)意义:有利于中国高效利用境内外市场,配置全球金融资源,服务现代技术与产业发展,提升宏观政策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它是我国经济强劲增长和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大势所趋。复习任务三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整合
必修上册第28、29课,选择性必修1第10课,选择性必修3第14、15课,概括该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史实。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十八大以来思想(1)1982年,邓小平在____________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2)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主流精神文明口号(1)邓小平理论:1997年____________上被写入党章,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科学发展观: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20世纪90年代后,爱国主义和以德治国成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1)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2)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共十二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五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十八大以来科技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移动通信、移动支付、__________等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__________”发展战略人工智能科教兴国项目1978-1992年1992—2012年十八大以来文化传承与保护(1)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成为缔约国(1)2004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3)1998年国家图书馆成立,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4)2011年,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文化产业持续发力,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获得感(2)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__________,传播中国声音世界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明互鉴【核心概念】科教兴国(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高考制度恢复及教师地位提高;②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2)内容: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意义:应对时代挑战,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硬核聚焦·剖析核心化考向一
新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4·山东等级考·T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多次表示,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分布在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很难说这十一二亿人口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多亿人口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主张中与这种认识相契合的是(
)A.结伴而不结盟
B.改善南北关系C.推进大国协调合作 D.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思维导引】命题情境本题以邓小平关于全球南北方关系的讲话构建学习情境考教链接(1)考查主旨:改善南北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教材题源:“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剧增”“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关键能力信息获取时空信息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邓小平现象信息邓小平认为苏联、西欧、北美、日本等地与发展中国家利益休戚与共正确答案三十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南方)得不到发展,十一二亿人口的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北方)难以持续繁荣,表明邓小平主张改善南北关系,B正确错项清零【视角体验】视角1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2020·北京选择考·T10)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通过年份文件名称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5《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200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解析】选D。材料涉及的法律文件不涉及政治领域,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排除B;材料不是探索民主管理的机制,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都是关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完善了我国的法制体系,故选D。视角2新时期的特色外交与祖国统一2.(2023年6月·浙江真题·T8)21世纪伊始,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深入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推进区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A.东南亚国家联盟
B.二十国集团C.上海合作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解析】选C。本题时空是21世纪伊始(中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等国)。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即上海合作组织,C正确;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二十国集团建立于199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1989年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3.(2023·山东等级考·T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解析】选C。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充分说明中国通过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进而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发展,故选C。国家之间的分歧不可能消除,排除A;当今世界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各国经济发展并未均衡,排除B;材料仅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未涉及全球,排除D。史料研析·深探究主题基层民主制度材料“权制互动”农村基层政权、村民自治权、农村土地产权共同构成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三个关键变量,“三权”的同构共变是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显著特征。而国家建制、社会创制、产权改制则成为驱动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深层制度逻辑与推动力量,“三权”的变革是“三制”彼此借用、交错并进的结果。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势必立足“权制互动”的实践逻辑,逐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权”“三制”框架图——据李燕凌、高猛《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三重逻辑》【讨论】结合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对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中的“权制互动”予以说明。(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解析】首先阐述“权制互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分析,得出农民群众不满集中生产、平均分配的旧体制,1978年安徽小岗村村民自发实行“大包干”,国家对这一探索进行试点推广并在农村正式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农村产权改制和生产方式变化以及国家对其进行的改制分析,得出伴随农村产权改制和生产方式变化,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不能适应基层民主建设,国家逐步撤社建乡;从基层民主建设分析,得出为吸纳农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国家制定法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广大农民也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次分析“权制互动”。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变革(“权制互动”)奠定了根本前提;从国家建制与社会创制的角度分析,得出在土地产权、村民自治的改革进程中既有农民针对旧体制弊端自发进行的探索、为体制改革提供了群众基础与经验启示,也有国家顺应、吸纳农民需求与经验,推动确立新的制度建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建制与社会创制的交错借用。最后提升整体认识。从农民的能动性与创造角度分析,得出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中“权制互动”的历史进程实质上是农民在农村制度创新中能动性与创造智慧的体现;从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分析,得出是党和政府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权利的宗旨的彰显。提示:阐述:农民群众不满集中生产、平均分配的旧体制,1978年安徽小岗村村民自发实行“大包干”,国家对这一探索进行试点推广并在农村正式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伴随农村产权改制和生产方式变化,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不能适应基层民主建设,国家逐步撤社建乡;为吸纳农民参与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国家制定法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广大农民也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变革(“权制互动”)奠定了根本前提;在土地产权、村民自治的改革进程中既有农民针对旧体制弊端自发进行的探索、为体制改革提供了群众基础与经验启示,也有国家顺应、吸纳农民需求与经验,推动确立新的制度建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建制与社会创制的交错借用。农村基层治理变革中“权制互动”的历史进程实质上是农民在农村制度创新中能动性与创造智慧的体现;更是党和政府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权利的宗旨的彰显。明主题·精归纳1.中国当代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法定范围中国公务员不仅包含中央一级的政府官员,还包括地方各级的政府官员选用标准中国明确提出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这一标准贯穿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管理、晋升、奖惩等各个环节政治立场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搞“政治中立”,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官员分类中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不搞“两官分途”,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转任服务对象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2.现代中国外交的发展与成就(1)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及其给中国造成的积极影响时间外交空间的变化积极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致力于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打击了美国等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为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扩大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威望和影响时间外交空间的变化积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在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同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全方位外交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了良好的环境(2)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因及意义原因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②实行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加强③全球化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恶化、重大传染性疾病、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④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意义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潮流②尊重国家主权,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⑤有利于促进世界繁荣进步考向二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4·湖南选择考·T11)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050.9万公顷,比1978年减少1007.8万公顷。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达到6417亿元,比1978年增长6.9倍。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C.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D.乡镇企业的大量出现【思维导引】命题情境本题以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与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增长的反差构建社会情境考教链接(1)考查主旨:坚定改革创新,坚持制度自信(2)教材题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农业总产值……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关键能力信息获取时空信息1978年、1993年;中国农村现象信息相比于1978年,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但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却猛增正确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经营自主权,鼓励多劳多得,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所以1993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虽然减少了,但农村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却猛增,B正确错项清零【视角体验】视角1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2023·湖南选择考·T10)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解析】选C。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取得了巨大成效,也引起省、中央的关注、肯定,严宏昌率先购买拖拉机说明包产到户产生了经济效益,农村改革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肯定,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的是农业经营方式,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排除A;“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不合史实,与材料“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不符,排除B;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21世纪,排除D。2.(2024·广东选择考·T1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时代,原有的国家—单位保障制逐渐向国家—社会保障制转变。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改革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C.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D.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解析】选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社会保障制度也由以往单位包办转变为个人承担部分缴费责任,即由国家—单位保障制迈向国家—社会保障制,B正确;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部分,而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影响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而非直接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排除D。3.(2024·安徽选择考·T9)1986年6月17日《光明日报》报道:湖南某国企一副总工程师,因工作不顺不辞而别,欲入职以高薪相邀的江苏某乡镇企业;在经历诸多波折后,他最终被湖北某偏远山区县委书记“用事业吸引人,用工作挽留人,用诚意感动人”的做法打动而入职当地企业。这体现出(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B.私有制经济有效补充公有制经济C.改革开放缩小城乡经济差距D.经济体制改革拓宽人才流动空间【解析】选D。材料提及该副总工程师原本在国企工作,原先想入职提供高薪的江苏某乡镇企业,最后入职湖北某偏远山区企业,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才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流动空间,D正确;“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不合题意,与材料某国企一副总工程师“因工作不顺不辞而别”相悖,排除A;“私有制经济”概念不清,材料中的国有企业不是私有制企业,排除B;“缩小”不合逻辑,应为“扩大”,排除C。4.(2023·全国乙卷·T31)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解析】选C。据材料“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职工收入明显增加”可知,北京京剧团通过调整分配方式,增加了职工收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故选C;北京京剧团属于公有资本,而不是非公有资本,排除A;材料仅涉及企业分配方式的变革,未涉及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性质的变革,排除B;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排除D。5.(2023·北京等级考·T9)1998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此后,“村村通”在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领域陆续展开,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一工程(
)A.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B.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C.为开展三线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D.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解析】选A。材料强调的是“村村通”工程,即在农村发展公路、电力、饮用水、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等,有利于加强农村和农村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A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在1978年到1983年,材料不涉及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排除B;三线建设的时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的是加强以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材料和三线建设无关,排除C;社会主义改造早在1956年底就已经完成,排除D。6.(2022·全国乙卷·T31)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产生主要是由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从1978年到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的职业占比发生显著变化,从事农业的男户主比重明显下降,从事工商运输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其他职业占比略有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国家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深化改革,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到了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开始从事工商、运输等行业,农民就业方式发生较大转变,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史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4年已经全面展开。C不符合史实,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差距逐步拉大。D主体不一致,材料并未提及“城市产业结构”状况。7.(2022·重庆等级考·T10)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的“新”是指它(
)A.改变了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B.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方向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解析】选C。据材料“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可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专业户,从事某种农副业的生产,而农副业的产品是面向市场的,所以这里的“新”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C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专业户在当时并非农村主要经营形式,农村主要经营形式在改革开放后长时间内仍是农作物生产,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制,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视角2新时期的对外开放8.(2024·浙江1月选考·T18)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结构与质量的巨变。1957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消息《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记录下新中国第一次举全国之力办起的外贸活动——广交会。1999年的第86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首次跃升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1年后,广交会“一位难求”,被视为“中小企业孵化器”。自第101届起,广交会全称改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957—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000多倍,已跃居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材料主要反映了(
)A.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第一展B.中国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广交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D.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放战略的实施【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从广交会的创办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见证了中国外贸发展、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证明了中国以开放姿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正确;“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第一展”不合题意,与材料的主旨“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结构与质量的巨变”相悖,排除A;C指的是经济特区,排除;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排除D。9.(2023·湖北选择考·T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1992年10月以后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复关”的关键是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D,排除A、B、C。10.(2024·甘肃选择考·T16)1978年,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华,帮助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服装模特队。1981年,模特队在北京的公开表演引起广泛关注,登上三十多国媒体头条。这一系列活动表明当时中国(
)A.与法国关系进入新阶段B.开始引领国际服饰潮流C.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D.在国际舞台展现新风貌【解析】选D。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华并帮助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服装模特队,这一事件本身就世界瞩目,而模特队的公开表演更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无疑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在时尚、文化等方面的新风貌,D正确;虽然皮尔·卡丹的来华确实体现了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但仅凭这一事件并不能断定两国关系进入了新阶段,排除A;“开始引领国际服饰潮流”夸大化,中国在国际服饰界的影响力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排除B;“服饰审美发生巨大变化”夸大化,审美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排除C。链热点·凝认知主题城市化的进程材料——摘编自符跃鑫、陈影影等《1985—2010年中国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时空变化》【讨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整体或部分),并作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提示:示例一信息:改革开放后,沿海城市常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不足10%增至近20%。阐释: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沿海地区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城市扩张、社会经济与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沿海城市常住人口总量的大幅增加;城市常住总人口的变动经历了快速增长与平稳增长两个阶段,其中1985-2000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第二阶段为2000-2010年,该阶段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城市常住人口的大幅增加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较大成果。示例二信息:沿海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阐释: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其中1985-2001年为第一阶段,人口密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人口密度从1985年的约500人/k㎡上升至2001年的600人/k㎡以上,2002年沿海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值出现一个拐点,2002-2010年为第二阶段,是人口密度的波动上升时期,人口密度稳定在650人/k㎡左右,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城市平均人口的变化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的反映。明主题·精归纳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问题时间概况1953—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1961—1965年国家进行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时间概况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1978—1991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实践,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虽然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低度城市化现象,但城市化还是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199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2.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转型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向三
新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海南等级考·T9)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思维导引】命题情境本题以国务院会议报告构建社会情境考教链接(1)考查主旨:培养锐意改革、坚持理论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的思维(2)教材题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关键能力信息获取时空信息2018年;中国现象信息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成效,D正确错项清零【视角体验】视角1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2022·湖南选择考·T10)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选D。待业保险是基于国有企业下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而失业保险是建立在国有企业改革下针对失业现象出现的社会保障,这一名称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从而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选D;随着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失业现象已出现,排除A;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依所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排除C。视角2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2.(2024·山东等级考·T8)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旨在(
)A.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C.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D.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的工作着重点是经济建设,因此办院方针为侧重基础研究和提高科研水平,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到了1984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中国科学院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这表明新的办院方针旨在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将科学研究与国家的现实需求相结合,A正确;虽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办院方针调整的主要目的,排除B;办院方针的调整主要关注的是科研方向和服务对象,而不是人才流动,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而办院方针的调整发生在1979年和1984年,D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3.(2024·江苏选择考·T10)1980年,攀枝花当地报纸发表《关心群众生活,为子孙后代造福》一文,表达了人民迫切希望喝到优质水的心声。南京大学地质系肖楠森教授闻讯后多次到当地勘查,利用他的“新构造控水理论”成功找到了地下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不畏艰难,为全国许多地方解决了饮用水问题。这反映出(
)A.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B.科研成果助力三线建设C.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D.科学家至诚报国的情怀【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肖楠森教授以人民群众的诉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理论探索、亲身实践解决了全国许多地方的饮用水问题,体现了科学家利用自身价值至诚报国的情怀,D正确;饮用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相关,但不属于脱贫致富的范畴,排除A;三线建设主要与重工业和国防建设有关,目的是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排除B;解决饮用水问题主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无关,排除C。史料研析·深探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材料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摘编自毛泽东《论新阶段》【讨论】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提示:示例:应用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赞同此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俄国革命经验,走“城市中心论”革命道路,实践证明该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立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人民民主专政等理论体系,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将理论和道路探索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示例只作为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明主题·精归纳1.新时期的理论探索2.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影响阶段方针政策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提出受教育者应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阶段方针政策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突破大题·解法支招之十合理阐释类主题合理阐释类内涵指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所谓理性分析就是应用史实进行论证,所谓客观评判就是在史料论证基础上分析其影响、意义或作用主题合理阐释类类型及问题呈现形式1.设问类型(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3)对……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2.合理解释一般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考查3.解题模板是什么(内容/特点)+为什么+影响/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较少,多考影响),此步骤缺一不可,必须写全4.解题步骤(1)明确解释的内容“是什么”(2)史料论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论述,回答“为什么”;结合影响(评价、作用、影响、意义)进行阐述,注意使用历史性的专业术语,进行客观、深入地评价,回答“怎么样”(3)总结提升: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升华提高【链典题例证】真题示例(2023·全国甲卷·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解题流程第一步:审清设问→明阐释问题·明确题型:
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答案来源:
结合史实,新中国·明确要求:
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第二步:进行论证→要史论结合·结合背景回答“为什么”;·进行评价,回答“怎么样”第三步:总结提升→理论升华·如本题中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题来阐释国家意义,最后,要总结经济体制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12分)◆命题陷阱·没有看清要求:如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如果写成对国家不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就不符合要求,导致不得分。·没有弄清题意,导致观点提炼不准确:提炼观点要结合材料中“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等信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系统的认识,只要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体现国家意义的事件选取论点,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进行论述即可。【析答题规则】规则1观点要相关性和准确性:如本题中要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是具有国家意义的大事。提出论点要注意四点:(1)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2)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3)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4)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叙述规则2论证部分要史论结合:论证要围绕观点,要做到论从史出,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进行论述。避免所举的事件不典型、琐碎、不符合要求规则3评论部分要有所提升,不能简单重复前面的观点: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配菜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电子元件订购合同3篇
- 2024年环保产业债权转股权项目合同范本3篇
- 中国计量大学《土木类专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装修工程进度监管协议版B版
- 长沙理工大学《运作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合同
- 污水处理工程师的工作要点
- 环保实践讲座模板
- 展现实力的年度规划计划
-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 英语听力考场建设方案
-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第一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 ICU常用镇静药物介绍及药学监护
- 粉末丁腈橡胶使用方法
-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上)教学工作总结
- 阿特拉斯拧紧机技术方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理赔稽查管理暂行办法
- 钢管、管件表面积计算公式(精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