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七年级下册课件_第1页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七年级下册课件_第2页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七年级下册课件_第3页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七年级下册课件_第4页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七年级下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设计说明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和”文化。中国自古崇尚“和谐”,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如今,在我国,“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和谐”思想观念早已深人人心。1.阅读相关资料,正确理解中华“和”文化的思想内涵。2.搜集体现“以和为贵”的事例,寻“和”之用。3.以“和”为活动宗旨,拓展文化视野,举办班级讨论会。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华“和文化”的思想内涵。2.引导学生以“和”为主题,逻辑清晰地阐述自身简介。学习重难点历史上《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将自然指廉颇,相即是蔺相如,而和,是和好,是和睦,是和平,也是今天我们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文化。“和”文化在今天被赋予怎样的含义?我们又应该怎样传承“和”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和为贵!回顾复习学习情境(一)读懂材料,探“和”之义;

学习任务(1)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皇侃《论语集解义疏》(2)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3)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刘宝楠《论语正义》1.阅读课本上前三则材料,探讨“和”与“同”的区别。学习任务——探“和”之义阅读提示(1)通读前三则材料,将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参考自己搜集的译文,将不理解句子的意思批注到课本上。(2)围绕关键词“和”“同”展开阅读,勾画出材料中阐述“和”与“同”区别的关键句。(3)将自己勾画出的关键句与组员分享,小组讨论:“和”与“同”有什么区别?学习任务(1)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君子和而不同。所为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和”的,像一个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于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学习任务(2)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因为没有乖戾(乖张,不合情理)之心,所以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小人因为有阿比(对比)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原来是指不同的处世态度。他还指出君子小人之别在于义利:“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君子崇尚道义,处世公正平和,没有乖戾之心;小人惟重私利,极尽阿谀朋比之能事。学习任务(3)“和因义起,同因利起。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义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和的原因由义引起,同时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生出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学习任务“和”与“同”的区别(1)“和”是君子内心平和不争,包容他人;“同”是小人“为恶一致”,喜欢争斗。(2)“和”中有“异”,"和”是不同事物的协调;“同”是对一个事物的简单复制。(3)“和”是因为道义一致而产生的,“同”是因为利益一致而产生的。学习任务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解释孔子的话。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重一切不同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私下里能互相尊重与理解,道义一致、内心平和;“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面上一团和气,而暗地里却不服气,内心排斥、不认同。学习任务

“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我们再来读读教材P131《尚书·尧典》和《礼记·中庸》中的两段话,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并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阅读以下材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学习任务阅读方法:圈画关键词(关键句)法(1)通读两则材料,将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参考自己搜集的译文,将不理解句子的意思批注到课本上。(2)参考批注通译两则材料,边翻译边圈画出体现“和”思想内涵的关键词句,然后试着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和”的含义。(3)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与组员交流、讨论。学习任务材料一: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学习任务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意思就是家庭和睦,人人友爱,才能万事兴盛。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相同。学习任务材料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商焉。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学习任务探“和”之义阅读《尚书·尧典》和《礼记·中庸》中的论述后,我们发现“和”的内涵太丰富了,请同学们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和”的含义。学习任务情绪平和、家庭和睦、邻里和睦、国家和顺、万物和谐。讲述故事,寻“和”之用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以和为贵”。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以和为贵”可以治国,可以安邦。你搜集到了哪些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故事呢?也来讲一讲吧!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的《“六尺巷”的故事》,这则故事堪称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体现的正是“以和为贵”的思想。读完之后,你有什么启示呢?请你说一说。六尺巷学习任务寻“和”之用事实上,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都离不开“和”的价值守则。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可以说,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学习任务寻“和”之用传承“和”文化,倡导“以和为贵”,请同学们参阅教材P132下方的示例,按要求创作几条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宣传标语,为“和”宣言!学习任务知行合一,践“和”之道。1.标语对宣传主张、倡导行为、制造氛围有着特殊的作用。请每名同学创作几条以“和”为主题的宣传标语,组内互相评改,选出优秀的标语来展示。评改标准:①紧扣主题,具有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②内容积极健康、亲切友善;③语言简洁、表情达意准确;④富有文采、朗朗上口。学习任务优秀标语:①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厌恶。②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③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④和谐使宇宙运转不停.⑤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也不要和他人争吵。点评:紧扣主题,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学习任务开展班级讨论,学以致用“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接下来,我们学以致用,学用先人的智慧,思考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全班合作,制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学习任务第一条:班级议事时,必须遵守沟通、信任、包容的处事原则。第二条:讨论问题时要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要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第三条:若意见不合、见解不同,要礼貌对待,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否认或粗驳斥。第四条:商议班级事务时要以大局为重,以班级良性发展为共同目标,不能处处事先想到自己.学习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3虚线框内的内容,根据要求选择某一新闻事件,开展时事讨论,积极发表看法。【提示】围绕事件展开讨论,积极发言,认真听取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