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顶层设计样式展示_第1页
课程顶层设计样式展示_第2页
课程顶层设计样式展示_第3页
课程顶层设计样式展示_第4页
课程顶层设计样式展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顶层设计样式

1

(二)初步的认识1.课程结构—顶层设计的理解(不能仅抓选修课的开设)2.学校课程设计设计方案根本格式3.学校开展存在差异性,各个学校应找准自我开展的生长点(本校、本地特色)4.就选修课程的开设,进行了交流5.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应加强学习,学会理性思考,勇于实践(转变角色)2*课程设计的内容重点(1)上位的课程理念。(2)具个性化特色的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应有新意点、创新点。(3)必修课程以及2-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4)多层次、可选择的选修课程设计与开发。(5)建设适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资源基地和学习资源系统(6)学校课程管理的改革。3*具个性化特色的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核心内容)构建的三个主要依据:1.以人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是学校课程改革的三大核心教育价值和根本观念。2.面向未来社会对人的开展需求(道德、责任感、能力)3.学校高的办学定位与明确的育人目标4难点:课程设计的结构图假设干例如(仅供参考)5(2)板块化课程结构的顶层整体设计

(目前局部学校的三层级设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生发展全面发展与价值观的同质性生成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个性化发展研究型课程渗透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中,促进学生发展6典型案例:清华附中立体化课程体系7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根底类领导力课程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基础类领导力课程8突破年级选课限制,跨年级选课的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9北京二中:阶梯式模块

(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五大类别204门校本选修课程(见下页图示);每年有30余位学生进入高校〔或中科院〕实验室;为个别学生建立实验室〔08年第一次为一个学生建立了实验室:“李汉歌工作室──蜘蛛生活习性研究室〞。09年又建立了程思浩、程思淼“天文工作室〞〕。10模拟联合国社团科技俱乐部智能机器人等综合拓展课程自由选修校本课程社团类活动课程分层与融合拓展与加深综合与实践体育与健康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创新11选拔型校本选修课程—社团25个学生社团:学科竞赛、科技俱乐部、模拟联合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几何动艺、铎韵剧社、学通社、校园中英文电视台、金帆舞蹈团、金帆管乐团、篮球、乒乓球、红十字会等。每天有1/3学生参与。学生先后自主创立了演讲社团、摇滚社团、纵横论社、天文学社等社团组织(课程自主性的表达)12北师大一附中:

三个阶梯的全人格高素质课程体系〔1〕人生基石课程〔2〕个性开展课程〔按功能分为四类〕“拓展延伸类〞“专项精深类〞“学科融合类〞“实践活动类〞〔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1314效实中学1516宽领域,多层次

重选择,重个性

1718二、第二专题研究的启动关于提升学生学习力与学科改革

有条件的学校先走一步其余学校创造条件做准备19关于提升学生学习力与学科改革

研究的几个根本问题1.研究的定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社会大变革时期(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青少年成长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探讨开展模式的转变。(2)考试文化的制约(3)目前的现状

20研究的几个根本问题

1.学习力问题的研究任务(1)形成学生学习力要素结构的分析框架不是建指标体系。思考的问题:高中三年,我们应给予学生什么?(2)学生学科学习力开展水平的现状分析;(3)形成提升学科学习力的指导纲要。主要不是运用于评价,而是通过期望指标的构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及学校教育质量。212.学习力内涵及结构要素的初步设想学习力---学生的生长力(活力,能量)

区别于学科学习能力不是把学生当被动物来进行规训、塑造

22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结构释义第一层次:人的根本素质(三要素)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第二层次:对实现人的开展两个根本路径的把握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目前信息化条件下的“青春期早熟〞)第三层次:人开展的最高境界批判与创新23(平面图)学习力知识与经验创新(批判、求异)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24批判与创新意志与进取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25(McGettrick2002)知识、技能、理解态度,价值观,情感,性格,动机LearningPowerDoublehelixoflearning26构建的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开展理论。人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2.实践探讨:未来根底教育开展-----“四个学会〞3.国外有关研究

27顾明远先生提供的材料28报告说,“这些变化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将21世纪的生存技能更有效地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替代的。〞——?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第35页。29未来根底教育存在形态之三:

学生的个性化开展—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面向未来培养目标的核心:道德、责任感、能力)30

21世纪学习技能根本技能〔3个“R〞〕:读〔reading〕、写〔’riting〕、算〔’rithmetic〕终身学习技能:7个C涵盖的技能批评性地思考和做(CriticalThinking-and-Doing)问题解决、研究、分析、项目管理等等创造性(Creativity)创造新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巧妙地说故事等协作(Collaboration)合作、妥协、达成共识、团体建构跨文化理解(Cross-culturalUnderstanding)跨种族、知识和组织文化交流(Communication)有效传递信息、使用媒体计算、处理(Computing)有效地使用电子信息和知识工具独立职业生涯和学习(CareerandLearningSelf-reliance)应变、终身学习、重新设计职业生涯313、学科学习力的构建研究32各学科组研究任务及工作步骤33

如何研究

杂想一:关于社会责任(意志与进取)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让学生发现“我〞之外的“我们〞,有把“我〞融于“我们〞的胸襟和人格。国际:3R十责任英国?科瑞克报告?,公民教育的三个根本维度:政治素质、社会与道德责任、社区参与。34杂想二:对语文学科研究的假设干思考1.目前学生语言能力开展水平估计2.目前语文学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以阅读为中心,偏重阅读理解,一味进行“内容分析〞,无视表达运用,无视语文能力的整合化和学科内容的综合化。教学中的误区:创设情境、体验、合作学习35

3.学生语言能力结构分析(北师大舒华教授)(1)语言认知能力(2)语言运用能力书面语(读、写)口语(听、说)(3)社会文化能力

知识文化交际文化36

4.对语文学科性质及语言生成方式37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知识如何生成?生成方式:积累一运用一感悟(不是机械学习和记忆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过程)*是体验、感悟、参与、实践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在原有知识和经验根底上,通过师生及生生互动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是逐步开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38

5.重新建构学科的教学过程与策略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三个根本命题的形成(1)“回到生活〞(2)“创设情境〞(3)“活动体验〞正是“生活、〞、“情境〞、“活动〞,恢复了语言学习的本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和创作,防止了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机械释义、分析、讲授和训练,使学生从字、词、句的认知到整体语文素养的达成,从而实现语言美与生活美的统一。39活动与交往,其价值功能的再认识语文教学:

语言思维品质(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生成)

语言实践能力(观察、发现、理解、表达、交际与创造能力)……40一是阅读理解二是交往活动“直观形象〞的交往活动基于“情〞的交往活动(生活经验、音乐欣赏)基于“思〞(理性思维)的交往活动。主要表现为内在“复原〞(发现文本对象自身内在矛盾进行分析)和外在比较三是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现实话动与意识活动的转化)41杂想三:学科学习能力研究

(北京师大王磊教授)学科能力表现测评的根本框架:内容维度和水平维度。内容维度:核心学科知识核心学科能力活动,水平维度:学习和理解实践和应用迁移和创新的水平。4243

语文学习任务的特殊要求(供讨论)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低年级两年5万字阅读量;中年段两年40万字;高年段两年100万字。要读整本的的书。〕要至少每学期累计完成1500—5000字的文字习作〔每学年至少16次写作,字数各学年不同〕、75篇的优秀诗文背诵〔仅列古诗文,现代文根据教材情况各学段略有不同〕。在初中三年时间里,要至少每学期累计完成8000字的文字习作〔累计每学期16次写作〕、61篇的优秀诗文背诵〔仅列古诗文,现代文根据教材情况各学段略有不同〕、3个小时的当众脱稿演讲〔每月5分钟〕、260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每学期要阅读2—3本长篇著作〕。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