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的运动区1.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
功能特征:①对躯体运动调节具有交叉性质,但头面部为双侧支配;②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③从运动区定位的上下分布来看,总体安排为倒置,但头面部的代表区内为正立。中央前回的运动区分布中央后回感觉区分布中央沟2.其他运动区:运动辅助区(两半球纵裂的内侧壁)和第二运动区(中央前回和脑岛之间)。刺激该区,引起双侧运动反应。运动信号下行通路1.锥体系A.皮质脊髓束:由大脑皮质发出神经纤维经延髓锥体下达脊髓。B.皮质脑干束:由大脑皮质发出神经纤维下达脑神经运动核。功能:发动随意运动,加强肌紧张。损伤后导致软瘫。2.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的所有控制脊髓神经元活动的下行通路。功能:调节肌紧张(抑制作用)和协调肌群的运动。⒉旁锥体系⒊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⒋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⒈锥体系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1.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
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2.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二、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屈肌反射:脊动物的皮肤受到刺激,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
意义:具有保护性意义,逃避伤害。对侧伸肌反射:若伤害性刺激增大,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活动的基础上,对侧肢体出现伸肌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意义:保持重心稳定、维持身体平衡。皮肤感受器受刺激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给中枢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给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引起肢体屈曲屈肌反射的过程牵张反射
定义:是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生理意义:维持姿势最基本的反射。膝跳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感受器均为肌梭,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平行呈并联关系,而梭内肌纤维的收缩端与感受装置呈串联关系。α运动神经元发出α传出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发出γ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牵张反射的过程1.肌肉受牵拉,刺激肌梭感受器2.肌梭感觉传入神经3.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4.α运动神经纤维传出兴奋5.梭外肌收缩,肌肉缩短肌梭γ运动神经纤维梭内肌高位中枢支配骨骼肌运动的过程1.高位中枢兴奋γ运动神经元2.γ运动神经纤维传出兴奋3.梭内肌收缩4.刺激肌梭感受器5.肌梭感觉传入神经6.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7.α运动神经纤维传出兴奋8.梭外肌收缩,肌肉缩短肌梭定义:当动物的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突然切断后,断面部位以下的脊髓反射功能暂时完全丧失。脊休克表现:骨骼肌肌紧张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尿粪潴留(躯体和内脏反射消失)。脊休克产生的原因: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脊休克脊休克恢复1.一些以脊髓为中枢的反射活动可以逐渐恢复,恢复速度与动物种类密切相关,越低等恢复越快,蛙类几分钟,人类数周到数月。2.反射恢复的顺序为由简单到复杂。有排便排尿反射,出现大小便失禁。3.脊休克恢复后再次横切脊髓不再出现脊休克。脊休克恢复4、脊休克恢复后部分反射比脊髓横切前亢进,如屈肌反射、发汗反射,失去上位中枢的抑制作用所致。5、脊髓神经轴突虽然可以再生但是由于局部胶质细胞的浸润、形成瘢痕,阻碍了其再生,所以横断面以下的感知觉和随意运动能力不能恢复。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在脑干的网状结构中具有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在脑干的网状结构中具有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去大脑僵直定义: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动物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后庭,呈角弓反张状态,称为去大脑僵直。
原因:切断了大脑皮质运动区和纹状体的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导致抑制作用减弱,易化作用增强。在猫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猫立即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后庭,呈角弓反张状态。A、B、C是去皮层僵直,A:仰卧,头部姿势正常,上肢半屈;B和C:头转一侧,同侧上肢伸直,对侧上肢屈曲,D.去大脑僵直小脑和基底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前庭小脑(古小脑):其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损伤:出现平衡功能失调,表现为身体倾斜、站立不稳、步态困难、没有支撑不能行走等,但随意运动很协调。
脊髓小脑(旧小脑):其功能为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损伤:出现如意向性震颤和小脑共济失调。
皮层小脑(新小脑):主要参与运动计划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如精细运动的形成。损伤:不能完成弹钢琴和打字等精细运动。1.前庭小脑(古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其功能是与身体姿势平衡有关。2.脊髓小脑(旧小脑):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其功能为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3.皮层小脑(新小脑):指后叶的外侧部,它仅受来自大脑皮层传来的信息。与运动区、感觉区、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丘脑底核、红核。
基底神经节的调节运动功能: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有关。基底神经节的损伤:1)运动过少而肌紧张增强,如帕金森病。
2)运动过多而肌紧张减弱,如舞蹈病。神经系统的内脏功能
自主神经的递质和受体二、自主神经的递质和受体1.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的胆碱能神经纤维有:(1)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2)大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3)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2.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肾上腺素能纤维有:
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节前纤维节后纤维节前纤维节后纤维(二)自主神经的受体1.胆碱能受体:(1)毒蕈碱受体(M受体)(2)烟碱受体(N受体)包括N1受体和N2受体2.肾上腺素能受体:(1)α受体包括α1和α2(2)β受体包括β1和β2受体胆碱能受体
肾上腺素能受体亚型M受体N受体α受体β受体分布副交感节后纤维效应器少数交感节后纤维效应器神经节细胞膜上(N1受体)骨骼肌膜上(N2受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心肌(β1受体)其他平滑肌如;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作用抑制心脏;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和汗腺分泌;骨骼肌血管舒张兴奋神经节和骨骼肌兴奋效应器(小肠平滑肌除外)兴奋心肌(β1受体)抑制其他平滑肌如: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六烃季胺-N1十烃季胺-N2筒箭毒-N1、N2酚妥拉明心得安(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由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灰质,所以脊髓为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血管运动、排尿、排便反射等均可在脊髓完成,但不能很好地适应生理功能需要。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延髓是心血管和呼吸的最基本的中枢;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和角膜反射中枢;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调节摄食活动:下丘脑存在摄食中枢和饱中枢。
2.调节水平衡:下丘脑某睦部位存在饮水中枢,主要是能过ADH的分泌来控制。3.体温调节: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
4.对腺垂体分泌的调节:下丘脑分泌多种调节性多肽,通过垂体门脉来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分泌。
5.参与情绪反应:间脑以上切断大脑出现“假怒”
6.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是生物节律的控制中心。(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新皮层:电刺激新皮层某些区域可引起内脏活动的变化。
2.边缘叶:边缘叶为内脏活动调节的重要中枢,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
边缘系统包括:边缘前脑,边缘中脑,边缘叶。
边缘前脑主要参与摄食行为、性行为、情绪反应、学习记忆及内脏活动等调节,还参加了嗅觉调节。神经系统的内脏功能
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和生理意义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生理意义(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1.中枢起源不同
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的胸腰段(胸1-腰3)的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起源于脑干的脑神经副交感神经核和骶髓(S2-S3)灰质侧角。2.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自主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二)自主神经的功能器官交感神经福交感神经循环器官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皮肤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可收缩或舒张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部分血管舒张呼吸器官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消化器官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和胆囊的收缩活动,促进括约肌的收缩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胆囊的收缩,括约肌舒张泌尿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生殖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眼瞳孔扩大瞳孔缩小皮肤促进汗液分泌,使竖毛肌收缩代谢促进肾上腺素髓质分泌和糖原分解促进胰岛素分泌(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1.人体多数器官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3.紧张性作用;4.自主神经的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态度有关5.主要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交感神经主要参与应急反应;而副交感神经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贮存能量。觉醒和睡眠二、觉醒和睡眠
觉醒和睡眠都是生理活动所必要的过程,只有在觉醒状态下,人体才能进行劳动和其他活动;而通过睡眠,可以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于睡眠后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9小时,儿童需要睡眠的时间比成年人长,而老年需要睡眠的时间就比较短。睡眠时的表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一)觉醒状态的维持1.行为觉醒状态是指动物出现觉醒时的各种行为表现。
行为觉醒的维持可能是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2.脑电觉醒状态是指脑电图波形呈去同步化快波。脑电觉醒的维持与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和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有关系。(二)睡眠的时相1.慢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表现为:①感觉功能减退;②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③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意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2.快波睡眠: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
表现:①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致唤醒阈提高;②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下降,肌肉活动几乎完全松驰;③血压、心率、呼吸出现明显不规则变化;④肌肉出现阵发性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
- 行为习惯与孩子未来家庭教育的长远影响
- DB6103T 80-2025猕猴桃园覆土栽培香菇技术规范
- 不可撤销物业服务合同范例
- 中保人寿幸福家园保险合同范本(A)
- 临街旺铺租赁合同样本
- 二手车买卖合同(权威版)
- 业务拓展与培训合作合同
- 上海市物流运输合同范本
- 个人信用担保贷款合同范文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2023年
- 呆死帐的发生与预防课件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华北理工儿童口腔医学教案06儿童咬合诱导
-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 高一3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课件
-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119)
- 大跨度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图文并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