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小说复习知识清单
内容提要
■小说复习策略
■现代小说阅读
1.《故乡》;2.《我的叔叔于勒》;3.《孤独之旅》。
■古典小说的阅读
4,《智取生辰纲》;5.《范进中举》;
6.《三顾茅庐》;7.《刘姥姥进大观园》。
♦:♦小说复习策略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
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阅读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小说的文体特点。它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
物、环境这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主题,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这是整体感
知小说的基础,是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前提。也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概括小说的故
事情节,了解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③某段文字(或某个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述。
④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小说在描写人物时有哪些伏笔或照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
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回答小说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方面的问题,必须掌握情节安排方面的基本知识。情节安排指的是作
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其中倒叙和插叙是考查的重点。
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
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
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情节安排还包括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互相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
晰、结构紧漆。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
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呼后应。
情节安排对刻划人物形象和突出小说的主题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典型性格的写作方法包含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小说创作用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以
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常见的还是用直接描写方法塑造典型性格,在故事情
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
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设题方式通常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
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
背景下去理解。注意对中心人物是正面描写(实写)还是侧面描写(虚写)。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
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思想品质)。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
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如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自然环境即人物活动的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2.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3.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从人物在社
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4.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对社会、历史,我们的认识越深刻,那么,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
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
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认识社会环境。
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设题方式一般有:
常见题型:
①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③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④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分析环境描写,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思想。要回答好这方面的题目,就必须了解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基本作用。要善于从时间、地点、行动、季节、气候和景物等描写中揣摩人物的身份、
地位、心境,揣摩其对主题的烘托作用;善于从人与人的关系、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中体悟出
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时代根源。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⑤奠定情感基调。
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四)领悟小说的主题。
初中各类考试中涉及到的小说往往是微型小说,却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微见
著,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事件,概括出文
章的大主题。
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设题方式通常有: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
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
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
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
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1.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2.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
3.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
5.小说的叙述角度、结构和语言,都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主题时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同
的题材,采用不同的结构、语言和叙述角度,主题也会有所不同。
6.分析小说的主题,要注意发挥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艺术素养。
7.要注意对小说主题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分析,观察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导致了主题的模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
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
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
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
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五)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
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
才能。
对于表达技巧的考查多在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方面设题。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
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常见表现手法的分析:①铺垫。②衬托。④对比。⑥渲染气氛。⑦制造悬念。⑧照应。此外,还有抑
扬法、虚(联想、想象)实法等。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
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等。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
①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一一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
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
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
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
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小说的艺术特色包括小说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要回答小说艺术特色方面的问题,也必须掌握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小说在谋篇布局(构思)上的特点
表现在作者是否运用了倒叙、插叙、照应、铺垫、明线、暗线等方法,同时要了解这些方法对塑造人物形
象和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此不再赘述)小说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对比、烘
托、讽刺、夸张、先抑后扬等,我们应该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例如运用对比手法,可以突出主
要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等,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运用先抑后扬手法,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
对象,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六)小说的语言。
欣赏小说语言,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
1.细细咀嚼品味,进入美感享受。
2.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
3.联系语境,想像情景,欣赏语言之美。优秀的小说描写人物语言总是高度个性化的,欣赏时要听其
言,想其人,知其心,更要看作家是如何把握人物的身份与个性,借助什么样的场景让人物表现出来。
4.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
5.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七)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小说我们往往局限于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对文本主旨的归纳,事实上,读小
说就是审美过程,就是对生活重新体验的过程,因此,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
下面可以介绍几种独到的阅读方法:
1.从醒目的标题解读。标题是一篇课文中最醒目、最传神之点。常常被称为“文眼”、“题眼”,它
以最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往往可以作为突破口来解读小说。
2.从含蓄的结尾解读。结尾常是文章的点睛之处,含蓄、余味无穷的结尾,常常最能体现作者的匠心。
小说是情节因素较强的文学体裁,作者常常借助悬念来安排结构、组织情节、调节疏密,以达到扣人心弦
的艺术效果,也就是在作品某一部分揭示出矛盾的端倪,而又把它悬置起来,暂不予解答,故意在读者心
中造成疑问,引起猜测、期待、疑虑等心理情绪,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3.从精彩的高潮解读。小说的高潮是文章最精彩、最动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也是矛盾最尖锐、
最突出的地方,常常可以作为突破口来解读小说。由此入题,逆向分析,理解人物的异常行为,找出他的
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人物形象分析及典型意义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了。抓住了高潮这个“大”,其他的
“小”,诸如开端、发展之类的就迎刃而解了。
♦现代小说阅读
《故乡》
(-)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卜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
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2.梳理情节
(1)开端:回故乡(1-5自然段)
回乡时间:严寒的冬天;回乡原因:卖屋搬家;所见所感:萧索、悲凉。
(2)发展与高潮:在故乡(6-77自然段)
到家那天:母子叔侄见面、回忆起闰土、见到杨二嫂
过了三四天:见到闰土
过了九天:动身启程
(3)结局:离故乡(78自然段〜结尾):叔侄交谈以及我的感受
(二)主题思想
1、这篇小说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
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
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重点语句理解。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形象生动,充满哲理。它告诉我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奋
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为之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
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表达我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和相信希望必定实现的信心。结尾深化主题,给人鼓舞和信心。
(2)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他的愿望是指闰上希望一家人眼前过上幸福生活;“我”的愿望是指让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
幸福新生活。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望从当时的社会来看,是很艰难的,比闰士愿望的实现要难多了,所以说
茫远。
(三)人物形象
1.闰土:辛苦麻木(乡村农民)
少年闰土:小英雄
天真活泼、热情开朗、勇敢善良、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木偶人
苍老凄苦、生活贫困、因循守旧、麻木迟钝。
2.杨二嫂:辛苦恣雎(城镇贫民)
二十年前杨二嫂:年轻貌美,讨人喜欢,端庄文静的女孩子。
二十年后杨二嫂:放纵泼辣、刻薄自私、爱贪小便宜,令人无比厌恶的女人。
3.“我”:辛苦辗转(知识分子)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令小说中线索性人物的作用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
性;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④推动情节发展。
(四)艺术手法
1、对比:
(1)眼前故乡与记忆中故乡景物的对比。
现实中的故乡是萧索、凄凉、破败的荒村,记忆中的故乡则是一幅“神异的图画”,想象中的故乡,
神异美丽,静谧安详。
这种对比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达了人物地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
景物描写为中心思想服务的作用。
通过前后环境的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
底性。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是造成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真正原因。
(2)眼前故乡与记忆中故乡人物的对比。
①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士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
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士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
②现在的杨二嫂与记忆中杨二嫂的对比;
通过杨二嫂变化的对比表明: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每况愈下,使城镇贫民生活艰难,不得不放弃自
尊,甚至变得自私刻薄起来。
③我和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关系的亲密的对比。
当“我”与闰土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时,又出现了宏儿和水生亲密无间的新关系。宏
儿和水生的亲密与“我”与闰土的隔膜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效果。宏儿和水生是下一代,
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宏儿和水生所走的路、所拥有的生活,不应该像“我”、闰土和杨二嫂的一样,他们应该有自由平等幸福
的新生活。
2、象征。
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他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批判和思考。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
是一个文化概念,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念。在鲁迅看来,故乡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
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但是,在现实中的故乡中,他看到的却是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生活的贫困,这种现实
让他感到深深的痛苦和忧虑。因此,故乡成为了他批判现实和思考未来的象征。
(五)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
非常难.....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种出来的东西,挑
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
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
2.自然环境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
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
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
了,所以很寂静。
(3)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
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
匹掩尽力的刺去,那狡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4)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现实中的故乡是萧索、凄凉、破败的荒村,记忆中的故乡则是一幅“神异的图画”,想象中的故乡,
神异美丽,静谧安详。
这种对比着的景物描写,既充分地表达了人物地思想感情,也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起到了
景物描写为中心思想服务的作用。
通过前后环境的对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
底性。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是造成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真正原因。
《我的叔叔于勒》
(-)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①一④):故事开端,写菲利普盼望于勒归来。
第二部分(5-19):故事的发展,插叙旧事,采用对比手法,概括介绍了于勒去美洲前后贫富不同的情况
及菲利普夫妇相应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第三部分(20-48):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面对已沦落为穷水手的弟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49段):故事的结局,一家人躲避于勒。
2.梳理情节
(1)我家的拮据生活
(2)每星期日到海边散步盼望于勒
(3)于勒年轻时的败家行为
(4)于勒海外来信
(5)再次强调一家人盼望于勒回家
(6)二姐婚事
(7)全家旅行
(8)渡轮上吃牡蛎
(9)于勒突然露面
(10)躲于勒
(二)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因于勒的贫富变化而前后不同的态度,形象地刻画了他们嫌贫爱富、虚
伪自私的性格,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小人物辛酸
生活的同情。
(三)人物形象
1.菲利普夫妇: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但也有作为底层人物的酸苦与无奈。
(1)菲利普:懦弱胆小,遇事易慌张,爱摆架子。
(2)克拉丽丝:精于算计、尖刻(刻薄)泼辣、沉着冷酷。
(3)人物描写
①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
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动作和语言描写,写出了一家人盼望于勒归来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于勒的急切相见之情,盼望他赶
紧回来。
②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
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动作和语言描写,形象写出于勒的信带给全家的希望之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思想。
③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
看。”
神态和语言描写,形象写出菲利普夫妇遇到于勒,希望破灭却又心存侥幸,无法接受现实。
④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
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父亲确定那人是于勒以后,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嚷着:“出大乱子了!”
神态和语言描写,形象写出菲利普夫妇确认于勒后,内心的恐惧慌张,表现了他们的自私冷漠、唯利
是图。
⑤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
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神态和语言描写,形象写出菲利普夫人害怕于勒认出的心理,揭示了她自私,势利,虚伪的性格。
2.“我”:若瑟夫
(1)形象特点: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2)人物作用:①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②代表着作者的情感态度。③寄托着对人性的期望。
(3)人物描写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从人物关系上看,意思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语义上的重复,强调于勒和自己一家的关
系。
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最后写“我的亲叔叔”,其中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
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饱含讽刺意味。
“我”的这三种称呼的顺序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顺序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菲利普夫妇的自
私冷酷、唯利是图。
3.于勒:
(1)形象特点:行为不正、糊涂荒唐一一赚钱愿赔偿、正直有良心一一自食其力、知道感恩。
(2)人物作用:是小说线索式的人物,串联起小说情节,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周围人对于勒态度的
变化与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四)艺术手法
1.对比
(1)菲利普夫妇对于勒贫富态度的前后对比;
(2)“我”对于勒的态度和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对比;
(3)去哲尔赛岛旅行与回来时环境对比;
(4)菲利普夫妇两人性格的差别对比。
2.插叙:于勒年轻时的败家行为、于勒海外来信。
作用:情节有张有驰,紧凑富于变化,丰富文章内容,凸显人物性格。
3.悬念
(1)我家的拮据生活,却每星期日到海边散步盼望于勒;
(2)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3)作用: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4.情节反转
(1)前面的盼于勒、赞于勒与结尾的遇于勒、躲于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情节中出现出乎意料的转
折,打破观众或读者的预期,使故事走向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向。
(2)作用:不仅能让观众对故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还能深化主题,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五)环境描写
1.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
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上景色的明丽,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为下文遇到
于勒后情绪的变化作对比。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描绘天边远处的景象,“紫色的阴影”一语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
影。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孤独之旅》
(一)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开端:杜小康因家庭变故失学,跟父亲放鸭
第二部分(2-35)发展:放鸭经过,描述孤独之旅
第三部分(36-49)高潮:暴风雨追鸭
第四部分(50-52)结局: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变得坚强了。鸭也长大了,下蛋了。
2.梳理情节
(1)开端:被迫辍学放鸭一一无奈
(2)发展:与父亲去芦苇荡一一恐慌
(3)发展:在芦苇荡安顿后一一孤独
(4)高潮:经历暴风雨中寻鸭一一坚强
(5)结局:鸭子下蛋后一一惊喜
(-)主题思想
1.这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在陌生芦荡里孤独的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告诉我
们: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炼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成熟。
2.题目含义
①指杜小康与父亲一起远离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荡放鸭。
②指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过程。
离家的孤独、离别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的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的生活的孤独、心灵寂寞的
孤独。
(三)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的孩子。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
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
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
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相结合,突出了杜小康在暴风雨中的勇敢表现,他不顾一切拨着芦苇,哪怕被割
伤,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害怕,他变得坚强了。
(四)环境描写
1.鸭群
(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
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白描的手法,反复写“扇面形水流”来渲染画面的单调,船头重复的也永远是单
调的水声。文章在描写中反复强化单调,用单调的表象让人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孤寂。句中的水流的
“急促有力”表现了船行速度之快,又衬托了父子俩孤寂与单调的心情
(2)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
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让人觉得寂寞,又使
人感到振奋。
反衬:“鸭们”的无忧无虑反衬了父子的茫然孤寂。“鸭们”可以随遇而安,而父子俩不能,他们只
能在不断地前行中寻找他们的归宿,这种漂泊与停留只能一次次勾起他们对家的怀念。
(3)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
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条唯一能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采用拟人手法,表现鸭们的乖巧,间接体现杜小康此时的心态,用鸭们的表现来反衬人物好奇、孤寂、
恐惧的心理。
(4)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
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比喻:写公鸭们更加漂亮,是用公鸭暗喻杜小康,赞美他羽翼丰满、长大成人、光彩照人。以鸭喻人,
移情于物,相辅相成,两相映衬,浑然一体。
(5)作用:失学后放鸭是生活的全部,孤独中鸭群是伙伴、是心灵的安慰;风雨中护鸭感到成长
的艰辛和喜悦;鸭下蛋甘苦中的喜悦一一人生的成果。鸭群和杜小康在文中相互依存、相互映衬。“鸭
群”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芦荡
(1)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
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把“芦苇”比作“浪潮”,把“芦荡”比作“大山”,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厚重。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
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加真切,生动地表现了陌生环境带给杜小康的压
抑、沉重、害怕的心理。
(2)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
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
大自然的气息令杜小康陶醉其中,让他在孤独中变得沉静。
(3)“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暴风雨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
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
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这里的环境特点是“黑”(前面三个“黑”字都是实指,后一个“黑”字是虚指)。作者极力渲染暴
风雨的可怕,目的就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环境(恶劣的天气、密密的芦苇)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
推动情节的发展;这里烘托了杜小康坚强、勇敢的性格,表达主人公在风雨中成长的主旨。
“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4.环境描写作用:文章用大量的笔墨对鸭群、苇荡、暴风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一方面为人物的活动
提供了广阔真实的背景,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烘托气氛、映衬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文笔自然朴
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古典小说阅读
四.《智取生辰纲》
(一)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4):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老都管、虞候及众军汉之间的矛盾,为下文生辰纲被劫
作铺垫。
第二部分(5—12):写吴用等人与杨志斗智斗勇,最终智取生辰纲。
2.梳理情节
开端:杨志押送生辰纲,一路上严加防范。
发展:晁盖、吴用伪装成普通商客,在黄泥冈相遇。
高潮:晁盖、吴用精心布局,杨志与部下们被蒙汗药所迷倒。
结局:生辰纲被劫走。
(二)主题思想
1、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见
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胆识和力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小说“官逼民
反”的主题。
2、如何看待“智取”的行为?
“智取生辰纲”的发生时间大约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
急剧恶化,发生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施耐庵的写作背景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冲突剧
烈的时候,其写作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历史真实现象,因而作品对于打劫蔡太师和梁中书的不义之财的
行为是赞赏、肯定的。
而文中社会环境的描写也印证了这尖锐的社会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
扇摇”,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3、杨志押送生辰纲失利的原因
①晁盖、吴用巧用天时地利,善于利用对手内部矛盾,计策高妙,无懈可击;
②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军健骂、打(怨怅),虞侯嗔(怨怅),老都管
烦(恼他);
③梁中书派老都管、虞侯跟随,一路老都管掣肘为难,使杨志最终妥协,进而上当受骗。
4、杨志押送生辰纲失利的启发
(1)在一个团队中要处理好团队的内部关系。
(2)要学会和身边人进行和谐的沟通交流,尊重理解对方,相互体谅。
(3)面对失败要有平和的心态,不可急功近利。杨志把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为确保
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这种急功近利导致他欠理智,失人和。
(三)人物形象
1.吴用:足智多谋
①利用枣贩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②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白胜上山冈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
③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④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
⑤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2.杨志: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1)精明、谨慎、能干:因其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接受任务时,就多次推托,推
辞不掉时,便对相关事宜作精心安排一一首先要求一行人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以免引人注意;
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以防内部不和,被“贼人”钻空子。后来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
形,不断更改行路的时间,坚决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千方百计阻拦士兵买酒喝等。
(2)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他太过看重这一次的任务,惟恐有失,使自己封妻荫子的愿
望落空,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
(四)艺术手法
1、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1)主要矛盾冲突: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外部矛盾冲突;
在杨志与军士要走与要停的内部矛盾中,既表现了杨志精明、谨慎、能干的特点,也表现了他的急躁、
粗暴、蛮横。
(2)次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在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这一主要矛盾发展中,也充分表现了众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
战斗的群体形象。
2、双线结构
暗线:饕
作用:若单从杨志角度来写,处处提防、处处谨慎,结果失了生辰纲,使读者也不明所以;若单选择
吴用等人角度,把他们的行动和计谋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读者面前,那故事就平淡无
奇了。
施耐庵选择运用双线结构,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更好地塑造
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3、结尾“补叙”
作用:
(1)采用补叙手法,补充交代八位好汉的姓名和用药过程,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楚完整。
(2)使得故事悬念得以解开,造成一种出乎意外的强烈艺术效果,比直陈其事更有吸引读者的力量。
(3)照应了文章标题,突出了人物的智谋。
(五)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
(1)描写天气炎热
(第5段)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
(第1段)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第2段)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
(第3段)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歌了。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2)作用
通过对“热”的多次渲染,环境描写,生动再现了当时场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面写杨志
与下属不断激化矛盾,以致最终中计丢失生辰纲做了铺垫,使得杨志失去生辰纲、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的
情节合情合理。
2.社会环境:
一方面是指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得
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五.《范进中举》
(-)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卜4):中举前。
第二部分(5-9):中举时。
第三部分(10-12):中举后。
2.梳理情节
开端:中秀才,屠户贺喜(1)
发展:借盘缠,范进挨骂(2)
断炊烟,范进卖鸡(3-4)
高潮:中举人,范进发疯(5)
打嘴巴,屠户治疯(6-9)
结局:送贺礼,乡绅拜会(10-11)
谢屠户,范进赠银(12)
(-)主题思想
1.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后癫狂的丑态以
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
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2.范进“发疯”的原因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把
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受科举制度毒害,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或愚弄,促
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
个人原因:范进深受科举思想毒害,痴迷追求功名富贵。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
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心理严重失衡。
3.治疯手段的深刻含义
“痰涌上来,迷了心窍”指封建科举让读书人迷失了思想,“打他一个嘴巴”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
极端痛恨的情感流露,报录人的经验表明中举喜极发疯的现象不是个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辛
辣讽刺和无情鞭挞。
(三)人物形象
1.范进
(1)总体形象: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2)作者态度:嘲讽、批判、同情
(3)具体分析:
①热衷功名: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
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
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表现。
②怯懦麻木、逆来顺受:胡屠户在范进中秀才后,盛气凌人地辱骂他,说他是“现世宝”、“穷鬼”、
“烂忠厚没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诺诺,还说“岳父见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盘费,胡屠户用不堪入耳
的说话骂他,甚至骂他母亲是“老不死的老娘”,他也毫不生气,充分表现出范进逆来顺受、怯懦麻木的
性格。
③迂腐无能:家里穷得无饭吃,范进手足无措,要等母亲“吩咐”,才慌忙出去卖鸡,可是他在集上
一踱一步,东张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证明他平日只埋首读书,缺乏谋生技能;邻居告诉他考中
了举人,他以为别人骗他,无奈地请人家不要和他开玩笑,以及他喜极发疯的狼狈相,都说明范进迂腐无
能。
④为人虚伪:从范进中举前以及中举后截然不同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为人虚伪。
⑤知书达理:虽然范进作为小说中的反面人物,但也不乏好的一面。他毕竟是一名书生,本质上是善
良的,也有知书达理的一面。中举后,对曾经对他辱骂的胡屠户并未有不合分寸的行为,甚至赏银给胡屠
户,可见他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2.胡屠户的形象
(1)总体形象:代表中产阶级,小商人,市偿小人
(2)作者态度:辛辣嘲讽
(3)具体分析
语言描写
①庸俗势利:范进中举前潦倒穷困,胡屠户辱骂他为“现世宝”、“穷鬼”,说他“尖嘴猴腮”,想
中相公是“癞蛤蟆想食天鹅肉”;提到“万贯家私”的张老爷等,便说是“文曲星”下凡,“一个个方面
大耳”。由此可见,他嫌贫爱富。
②凶暴粗鄙:他听见范进想借盘费去考乡试,便辱骂范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语气凶暴;又叫
范进“撒抛尿”照照自己的样子,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屁";提到范进的母亲时,又骂她为“老不死的
娘”,用语粗鄙,不堪入耳。
③尖酸刻薄:他埋怨自己倒运,把女儿嫁给范进这“现世宝”、“穷鬼”;
诋毁范进的文才,认为能中秀才,全是因为主考官怜悯他而施舍给他的
范进的相貌是“尖嘴猴腮”,语调尖酸刻薄。
④自高自大:他认为范进得中秀才,是因为他积了德,“带挈”了范进;他摆出长辈的架子,要教导
范进做人的道理,免他“惹人笑话”;范进中举后,他又称赞自己够眼光,“认得人”。
⑤迷信无知:他认为中举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又说打了天上的星宿,会被发落十八层地狱;别人
嘲讽他,说他医好了女婿,便可提上第十七层地狱,又说他的手打过举人,杀不得猪了,他还沾沾自喜,
信以为真。
动作描写:
①粗鲁无礼: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大摇大摆地进他家里「道贺」,却又唠唠叨叨地教训范进一顿,
然后“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举止粗鲁。
②蛮横泼辣:范进向他借盘费,被他“一口碎在脸上”,骂了个“狗血淋头”;范进中举后发了疯,
他「一个嘴巴」打晕范进,虽说是出于救人心切,却显露出他平日蛮横的本色。
③趋炎附势:范进中了秀才,他只拿一副大肠和一瓶酒「道贺」,自己吃得醉醮醮的走了,而范进中
举后,他却备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道贺;范进清醒后回家,他一路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裳后襟扯
了几十回,再度显出他的势利。
④贪财虚伪:在范进给他钱时,他口口声声说“不要”,而伸出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没有任何退钱的
意思。这就更突显出他的虚伪。
神态描写:
胡屠户知道范进中举后竟发了疯,显出诧异的神色,感到十分可惜,慨叹范进没有福气,可见他只关
心名利;别人叫他打醒范进,他面有难色,说不敢打天上的星宿,反映出他的迷信;后来他摆出原本凶恶
的模样,打了范进一巴掌,又表现出他的粗鲁。
3.众邻居的形象
(1)总体形象:趋炎附势
(2)作者态度:批判
(3)具体分析
①麻木冷漠:在范进疯了,众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位报录人说他有一个建议,不知可否行得。
此人说话不经过大脑,便立即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屠户给范进一巴掌。看出他对人冷漠。而对范进这种因
为中举为狂喜到发疯的人早已司空见惯,发生这事已不足为奇,他们已麻木了。
②尖酸刻薄:胡屠户不敢打疯了的范进,说是天上的神仙,打不得。而此时某一个“尖酸人”说他平
时杀猪,不知道要被打几千铁棍,而今一百棍又算得了甚么,看似劝说屠户挽救范进,实际是对范进一家
极端的讽刺。在别人有难时,还站出来嘲笑他们。所以说他们尖酸刻薄。
③趋炎附势:在范进外出参加科举考试家中断粮之时,众邻居都没有帮忙,范进中举后,众邻居却出
人、出力、出场,从中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世态炎凉和众邻居的趋炎附势。
4.以张乡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
(1)总体形象:道貌岸然之辈
(2)作者态度:厌恶批判
(3)具体分析
①虚伪:张乡绅来恭贺范进中举时,俩人彼此间不断说客套话,张乡绅还给范进送银子,说什么“年
谊世好”实际是为了拉拢和范进的关系。从他假惺惺的语言便可看出。
②势利:范进没中举之前,他家人“已是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也不见张乡绅派人问候、送米什么
的。而当这天早上,范进中举后,才过了多久,张乡绅便得知了消息,火速赶来套关系,又送房子又送银
两。若范进未没中举,张乡绅知道此人吗?
③奸猾:也许张乡绅本来就空着这么一所房子,就等着童生中举,然后马上去拉拢亲近。所以在恭贺
范进时,才会马上提出让他们搬进自家空房。
(四)艺术手法
1.对比
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痴迷追求功名的原因,揭露了封建科举
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通过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的变化,讽刺了整个社会追逐功名富贵、趋炎附势的现实,揭露
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2.夸张
(1)情节的夸张:范进中举喜极发疯
动作、语言、神态和外貌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夸张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疯颠、狼狈
的丑态,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细节的夸张
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一个嘴巴打将去。……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就颤起来,不敢打到
第二下。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动作、心理的细节,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胡屠户趋炎附势的市价形象,也揭露了封建等级思想对下
层人民的毒害。
3.白描
(1)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屠户)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横披”的不仅是衣服,更是在穷鬼女婿面前的高高在上,蛮横自大;
“腆”字刻画出胡屠户酒足饭饱、满腹横肉、趾高气昂的的市偿形象。
“千恩万谢”的是揣进腰间的六两多银子;“低着头”是对贤婿老爷的奴颜婢膝。“笑眯眯”是对获
得六两多银子的欣喜,是对自己日后也能享受到贤婿老爷荣华富贵的兴奋和奢望。
(2)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
拿了回去?”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从“攥”到“舒”的慢慢吞吞、极不情愿;从"缩"到''揣"一连贯动作的迅速有力、急不可耐,在
没有任何修饰语的近乎白描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嘲讽了屠户的见财心喜、虚情假意、讨好卖乖的市价嘴
脸。
六.《三顾茅庐》
(一)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
第二部分(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
第三部分(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
2.梳理情节
(1)开端:恭立阶下,静待孔明梦醒。
(2)发展:孔明更衣相见,刘备求教济世之道,孔明谦逊不语。
(3)高潮:刘备再示诚意,孔明详解隆中对策。
(4)结局:刘备诚邀孔明出山相助,孔明先是婉言谢绝。刘备泪沾袍袖,以苍生为念,孔明嘱咐家
人,遂已出山。
(-)主题思想
1.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
礼贤下士的品质,也展示了诸葛亮未出山便知晓天下事的雄才大略。
2.成语、故事含义
表现了儒家大力倡导和追求的理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真正贤明的君主应当是礼贤下士,尊
重人才的。
(三)人物形象
1.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宽容大度、有远见、有政治抱负。
①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
苍生何?”是为苍生计,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
②求贤若渴:刘备为见诸葛亮,不顾贵胄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
③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
④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
⑤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2.诸葛亮:雄才大略、深谋远虑、谦虚谨慎、淡泊名利
①雄才大略、深谋远虑:解答刘备之问时,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论断,
并从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给刘备规划了战略方针和政治蓝图,充分表现了非同一般的远见卓识。
②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他为刘备提出对策后仍不愿出山,当刘备再次以“苍生”为请,且“泪沾袍
袖,衣襟尽湿”他才答应出山,可见心系苍生;他享受躬耕生活,不得已答应出山,他又嘱咐弟弟躬耕,
且说“功成之日,即当归隐”,都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轻视。
3.张飞:性格暴躁、鲁莽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
把火,看他起不起!”
4.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
之甚也!”
云长再三劝住。
(四)艺术手法
1.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情节上:故事一波三折,处处设置悬念,求贤若渴的刘备屡次寻访诸葛亮不遇,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
神秘感,也为诸葛亮的出场做足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人物上:刘备求贤屡遭阻碍,备受艰难,更突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格。
主题上:表现了儒家大力倡导和追求的理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真正贤明的君主应当是礼贤
下士,尊重人才的。
2.对比烘托
通过关羽、张飞的劝阻,突出了张飞的鲁莽暴躁,衬托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两人的不同反应也体现
出两人性格的不同。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关公稳重、顾全大局的特征,也表现了张飞性格暴躁、鲁莽的
特点。
3.巧设铺垫,详略得当。
作者在文章前两段着重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求见诸葛亮的经过,并未从正面对诸葛亮作过多的描写,
这样既使得文章情节充满了张力,给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蒙上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为诸葛亮的正式出场做
足了铺垫。
而第三段则主要记述了刘备面见诸葛亮求赐教,诸葛亮隆中出对策,突出了诸葛亮的惊世才干和宏谋
伟略,而对其他次要人物则未作过多描述。第四段则简略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诸葛亮出山助刘备。全文详
略得当,重点突出。
七.《刘姥姥进大观园》
(一)情节结构
1.结构层次
起因(第1-3段):笑前设计。
经过(第4-9段):笑剧上演。
结果(第10-11段):笑后余波。
2.梳理情节
(1)开端:刘姥姥来到大观园,凤姐、鸳鸯商议,把刘姥姥当做女清客,准备取笑她。
(2)发展、高潮:刘姥姥在酒宴上说笑话、夹蛋等,上演了一场“笑剧”。
(3)结局:刘姥姥“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的赔礼。
(二)主题思想
1.本文记叙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进餐,闹
出一场“笑剧”的故事,塑造了刘姥姥这位朴素实在、圆滑机敏、大智若愚的农妇形象,也对贾府的腐败
奢侈进行了侧面批判。
2.深入理解
小说通过刘姥姥这位乡村老妇的感慨体验,让我们借助刘姥姥的眼睛,看到了大观园的盛景,不仅侧
面衬托了贾府生活的奢侈,展示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公平,也暗含了作者对封建贵族不劳而获、挥金
如土罪恶的批判。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社会底层的农村老妇形象,包含着作者对
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
3.预示贾府“大厦将倾”的细节
(1)语言细节:穷奢极欲、奢靡浪费
“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
“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2)生活细节:穷奢极欲、奢靡浪费
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摄丝俄金五彩大盒子走来。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
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廛尾巾帕之物。
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3)行踪细节:大观园空间范围极大
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在那里撑船。贾母道:“他们既备下船,咱们就坐一回。”
说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幼儿园门卫消防应急处理聘用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软装饰品采购合作合同样本版B版
- 2024年跨区域能源供应协议
- 2024年货车司机就业协议
- 2024某网络公司与某广告公司之间关于网络推广服务的合同
- 2024年高端医疗设备采购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4年购房委托代理协议
- 2024电子产品模具加工与质量保证合同
- 2024年离异后财产处置协议:双方协商达成
- 2025年度智能温室大棚承包经营合同范本3篇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300题及答案
- 电抗器噪声控制与减振技术
- 2024年医疗管理趋势展望挑战与机遇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扬州市高邮市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35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卷
- 组态王与MySQL数据库连接配置教程-20190807
- 运输行业员工岗前安全培训
- 《机械基础(第七版)》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