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写作主题之文化传承科技创新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连市某中学高一3班学生在开展家乡文化生活的调查中发现,大连的民间文化甚为
丰富,金州龙舞、庄河剪纸、长海号子、复州皮影戏等有着悠久历史,清明节、乞巧节、重
阳节、冬至节等节庆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同学们既惊喜,又自豪。当了解到很多文化项目
后继乏人,节庆习俗少有人知的情况时,大家不由自主陷入沉思: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
富?家乡文化建设我当有何作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吉林省延边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风流派、文
化审美,都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它穿越秦砖汉瓦、唐风宋骨,从涓涓细流
汇成浩大江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你对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有什么认识和思考?请结合材
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区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先秦诸子百家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至理箴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泽被后世。有些语句
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阐释。如儒家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致知在格物“,道家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墨家的……
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阐述你的认识和思
考。题目自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汉服热”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上汉服走上大街小巷,展示汉服之美。
穿汉服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有人为了一件价值不菲的汉服,甘当“月光族”;有人把汉服作为
日常服饰每天穿着然而,不少人对汉服的文化内涵并不了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以ChatGPT、文心一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问答机器引发广泛热议。它们不仅让
学习者效率提升,而且可能会重新塑造人类知识应用、创造和转化的模式。但其广泛应用可
能会发生数据篡改、真假难辨等隐患,也可能会让学习者变得懒惰,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在高中阶段,作为学习者的我们应不应该使用人工智能问答机器?请你结合材料写一
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不断刷新人类的认知,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学习的新思考。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生活中一些真谛逐渐离我们远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例文:
受家乡文化浸润,促家乡文化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连丰富的民间文化,金州龙舞、长海号子、复州皮影戏等等民
间习俗或节庆文化活动,都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然而,如今我们家乡的不少
传统文化项目都存在后继乏人的现象,为此,我认为,传统文化不是包袱,而是能够助力家
乡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家乡以文化浸润我辈,久而弥芳;我辈当思以传承和发展反哺家乡文化,长行不怠。
家乡的文化是襁褓,也是行装。它给我们温暖,让我们茁壮成长。徜徉在家乡的小巷
上,领略“齐鲁有长才,秀民通文书”的文雅之风也,不由地举止为之文雅;立在古老书院的
庭院里,感受“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文化盛况,不由地开始向往读书。这份
来自家乡文化的温暖,温润着我们;这份家乡的文化,还能变成行装,陪着我们走漫漫长途,
去开拓新天地。
然而,再美好的家乡文化,都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家乡文化虽然绵长而温美,但如果不发展,不加以创新,不把新时代的
新鲜血液输入进去,那么,它就成了一潭死水,就成了一方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化石。何止
家乡文化,哪种文化不需要传承的同时创新发展?文化的活力,也正是在创新发展中迸现。
四大徽班进京,相互碰撞,融合创新,形成了国剧一京剧;白先勇把现代音乐审美融入《牡
丹亭》,让昆曲这一古老剧种,又流出一脉清溪,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我们要让家乡的文化
传下去,还要活起来。
发展,意味着活力,意味着新生。如何发展家乡文化?首先,要研究透家乡的文化精
髓,在理解其精髓的基础上,秉承其精神,按照其特性,用当代的技术、材料、理念去丰富
它。其次,要敢于创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生活,在保留传统家乡文化精髓的前提下,结合
当代生活实际,勇于探索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用传统文化温润现代生
活,用现代生活赋予传统文化以活力。再次,要让文化走进生活。只有文化走进生活,文化
才能活起来,才富有生命,不然,只是供人凭吊的化石,毫无生机。
当然,发展文化,进行创新,都应以保存文化精髓为前提。不能保护传统的创新,是
伪创新。比如,某街道打着打造历史街区的名义,拆掉了明清建筑,把整条街建成了崭新的
假古董,这不是创新,这是破坏。
我们承受家乡文化的浸润,我们感恩;我要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我们谨慎且勇敢地
答案第1页,共13页
前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大连市某中学高一3班学生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结果,向我们展示了大连当地丰富
且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与节庆文化活动。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身为中华
民族子孙的自豪。但对于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看到,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或
许是因为腐朽落后、流程繁琐、资金匮乏等种种原因,不少传统文化或民间节庆习俗并不能
被人们很好地继承。这其中既有当下应该摒弃的糟粕,也有我们应当积极思考继承与弘扬并
为之做出改变的精华。由此可见,保护好民族文化或家乡传统文化,做好家乡文化建设,去
保护、去发扬、去建设,不管途径如何,这都是我们身为“家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材料也
启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与思考家乡的文化建设,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以为家
乡的文化繁荣做贡献。
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家乡文化生活,将个人思考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鼓励青年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对此,若写议论文,就“传承”“创新”“保护”“规划”“建设”“变化”
等话题展开联想与思考均是适合的立意。若能展开话题的思辨则更佳,比如,可谈“民族文
化或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齐头并进”。然后采取层进式结构,先分析家乡承载着怎样的
历史文化,以及对我们有着怎样的正面影响,为后面的论证张本。接下来,辩证分析我们既
要传承它,又要通过创新丰富它,活化它。然后,还可以针对如何做提出具体建议。若写记
叙文/散文,可选择一个切口(美景、美食、建筑、风俗、艺术等),先适当写出我们对于家
乡的喜好、经历、情感、思考,展现(城市精神,精神风貌,文化品味等)。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体现“我”为家乡文化所做的一切,比如传承家乡的某一项传统艺术,保护家乡的古建
筑等等,体现“我”/他(们)与家乡文化的紧密联系,以及主人翁态度。
立意:
1.传承与创新并举,让家乡文化璀璨生辉。
2.让家乡的民族传统文化活起来。
3.传统文化给我供氧气,我为家乡文化添光彩。
2.例文:
我们今天为何要读诗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答案第2页,共13页
大家好!诗词是我国古代人们抒发内心感情的方式,它能让我们了解古人,感受他的
内心,更好的了解历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我们今天为何要
读诗》。
我一向觉得,生在这个时代,有浩如烟海的诗词供我们品读,是一件极大的幸事:时
过境迁,物是人非,而文字不朽。言简意赅的诗句,使得千百年熙熙攘攘化作意中之景,再
次演绎红尘旧梦中的悲欢离合。
读诗添人灵性。“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面对奇丽壮景的赞叹;“姑苏城
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是淡泊功名的逍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是人
间烟火的温度……心意通了诗意,灵魂添了诗魂,我们在诗词中安放自己的心,和光同尘,
见素抱朴。
读诗铸人情怀。论高志,须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谈家国,须看“黄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弃枯悲,须诵“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尘世变幻,
斯人难留,而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诗句,触碰先人的筋骨血肉,爱恨离愁。
读诗一同天下。有人说,古诗词构筑起了我们中国人最牢靠的集体意识,让我们所有
中华儿女的精神空间取得了最大公约数。诗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线索,是每个人不同人
生阶段的倒影的集合。诗词文化丰富多元,海纳百川,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它仍然能够与
时俱进,担负起塑造国民人格的重任。
或许有人会说,当下是一个科技为王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古诗词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快节奏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比古人更迫切的精神需求,而诗词是唤醒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历史建立联系的最迷人最奇妙的一种载体。
品读诗词,我们可以与古人共情共鸣,借鉴先人的智慧。我们可以感受到屈原“虽九
死其犹未悔”的拳拳赤子心,更加坚守初心;能够体会到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悠悠报
国志,愈发勇于担当;亦可体察到卫国女子对“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绵绵哀怨情,如此,
我们会擦亮双眼,以寻良人。品读诗词,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人间百态尽在诗词之中。
品读诗词,自可丰富内涵、涵养品格。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古诗词不止是为了
丰富自己的储备以应对考试之类,而是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境界。随着古诗词积累的增多,
突然某一天,我们观月不是月,会突然蹦出一句“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赏花不是花,会在春日漫游满园春色时道一句“只道花无百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不知
不觉间,诗词早已与我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答案第3页,共13页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总说古诗词的文化价值一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第二层指出优美的古诗词的精神价值——对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有着精神滋养的作用。题目
要求考生思考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写作时要结合材料所说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并
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以及自身的学习体验,探究古诗词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寻觅千百
年前古人的生活和情感与当今社会、生活的联系,审视古诗词对个人气质塑造、人格养成、
素养发展的影响,启迪为人处世之道、化解生命困境的智慧等。
围绕“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这个主题,考生可以结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和文化现象,
思考如今我们是否还需要古诗词?古诗词在生活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人们从古诗词中
又可以获得什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古诗词等问题。综合材料来看,作文立意不难,关
键就在于考生能否安排好文章的层次,从更深层次谈论古诗词的意义和价值。
在具体写作中,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点明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古诗词,让
我们诗意地栖居。接着可以从知识积累、文化传承、精神涵养、人格养成、家国情怀等角度
来阐述古诗词对于当下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总结观点,升华主题。
立意:
1.诗词是最好的心灵良药。
2.栖居诗词大地,传承诗词文明。
3.品诗词之美,观文化之盛。
4.品诗词之美,悟处世之道。
5.汲取诗词之菁华,补充精神之钙质。
6.平平仄仄涵养书生气,起承转合庚续中华魂。
3.例文:
追梦路上,勇担责任
大海说,它的责任是海纳百川,汇聚天地之力量,使浩淼海洋更加辽阔宽广;太阳说,
它的责任是辐射大地,赠与世界温暖光明,让每个角落都熠熠生辉;我说,追梦路上的我们,
应当如古人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求学的我们,当在学习知识的年纪奋发图
强,成长为有担当有勇气之人,将来有能力接过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接力棒。
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宋朝的岳飞
答案第4页,共13页
勇战沙场,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康,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戎马一生,生平一百二十
六仗全胜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可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面对名利,无欲
无求,日夜皆是为国思虑,视国任为己任,所以便有了金人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古语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正是因为岳飞勇担责任,才抵御住外敌入侵,
赢回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有普照大地的志向,让每位民众都享受到福祉。这种人
是大写的人,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豁得出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
位,他们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1937年,二战爆发,中国民众深陷苦难当中,中华
民族危在旦夕,不少人在恐惧或者利益面前选择逃亡或变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哀鸿遍
野,满目疮痍。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引领着中国人民走
出黑暗,奔向光明,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中华之福,民族之幸,正是因为涌
现出无数像毛泽东主席这样勇担责任的先辈们,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中华民族才会变得国富
力强,我们的生活才有了现在的和谐稳定。
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沉思笃行,用自己的赤诚之心接力每个人,让大爱与大
义的个体汇聚成海洋。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钟南山说:“没有特殊情况,
就不要去武汉。”然而84岁的钟南山却义无反顾地只身前往,到防疫最前线;李兰娟面对疫
情,深思之后果断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并主动请缨带团队驰援武汉,奋战在
疫情第一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类社会的蓬勃发展,靠的是一代代先辈为之不懈的
奋斗。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让责任驻扎心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
想,为投身民族建设而努力拼搏。
勇担责任要有海纳百川之胸襟,要有普照大地之志向,要有敏思笃行之赤诚。泰戈尔
说:“一整片暗夜的黑,也挡不住一点灯光的明亮。”当代的中学生,让我们以无畏的情怀在
追梦路上,担起职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指出先秦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泽被后世的至理箴言,有些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辩证思
考,从新的角度解读,并且列举了儒、道、墨这三家代表。
题目要求“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这里考生需要注意所选取的一
答案第5页,共13页
句话应是课文中学过的先秦诸子百家的话。首先要明白选用的这句话的意思及其深刻内涵,
然后选择立意方向。考生还要注意“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即要阐述新的时代背景
下这些命言的新的时代意义。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
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由此可以
从“梦想与责任”的角度进行立意,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的确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青年要有坚强的毅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意为“走一
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本句意在告诉我们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
的,考生据此可以从“重视基础”“重视积累”的角度来立意,新时代价值多元,社会更加浮躁,
这样的背景下青年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耐力和持之以恒的品格;“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意
为“读书人虽讲才识,但能把学问用于实践为根本所在”,本句意在告诉我们光是有学识是远
远不够的,还要身体力行,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当今时代实践对于青年们能力的
提升更是十分重要;“致知在格物”,其意为“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即“即物穷理,凡
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做人要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据此可从“认
真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的角度立意,新时代研究学问的渠道更多,但也需要我们能够甄
别学习内容,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有深入探索的精神,而不
能浅尝辄止。
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由名言引题,也可以列举生活现象引题,接着阐释名言的意思,并列
举相关事例进行论证,然后联系现实深入思考这句命言在当代有哪些新内涵、新解释,最后
发出呼吁,收束全篇。写作时,需要把经典语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写出自己新的理解和
感悟。文章最好能写成议论文。
立意:
1.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获取知识,探求真理。(致知在格物)
4.人贵自知,方为大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与人为善,关爱别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6.人人奉献爱心,构建和谐社会。(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4.例文:
汉服与传承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拥有其独特的魅力。正因如此,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
答案第6页,共13页
的年轻人把穿着汉服作为一种新时尚。但是,为什么要穿汉服?汉服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
内涵,我们真的了解吗?
似古语云:“汉服之美谓之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不愿让它在何时候消弭于触不到的远方,民族若没有共同的信仰,又怎能有团结的力
量?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是否被时时动摇着思想?没有紧密相连的灵魂,又怎能意志坚定,
不再彷徨?一种服饰,并非只因美而流传,莫不知服之魂,即国之魂。明清交界,天下易主,
当清军入关,当铁蹄踏遍中原、血倾山野,当勒令汉人易服饰弃习俗时,终于有人冲冠一怒,
用生命换取了纯净的本心,也换来了几百年后,仍有人记得已不被叫作“民族服饰”的汉服。
中华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有着汉字、诗词等杰出代表,也有汉服饰,汉饮食等丰富内
核。因此,汉文化的传承抑或复兴并不只是穿汉服成群出行,成为一道宣传风景那么简单。
细细想来,效仿古人穿着汉服不该是复古运动,而该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求新运动。复古是
文化的守旧,而复兴是文明的求新;复古是懒惰的袭用,而复兴是批判的继承。中华传统文
化所传递给我们的精髓应该是“重神轻形”,从这个层面上说,延续传统,学习古礼,需要的
是诚意而不只是形式,文化可以多元化,汉服全然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元,但是若将此演化成
一场汉服“秀”那便是“崇形弃神”,其所复兴的也只是被历史淘汰的文化鬼魅,再无意义可言
了。
欣喜的是,不光是“汉服热”,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
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
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
现代的《史记》《三国》,片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
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
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
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汉文化的火焰想要愈燃愈旺,需要我们为之添薪加柴,其依靠的方式途径多样却并不
简单。我们不应把个人的选择上升至文化高度但应该以此为由,开始了解、热爱、发扬我们
的汉文化,让篝火燃尽文化的糟粕,让其余热所照亮的,是我们心中的复兴之火!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指出当前的“穿着汉服成为一种时尚”这一现象,并具体展现了不少人痴迷于汉服的
答案第7页,共13页
种种表现。但材料的重点其实在于最后一句“不少人对汉服的文化内涵并不了解”。也就是说,
人们喜欢穿汉服,可能仅仅是因为觉得汉服好看,或盲目跟风,看大家穿我也穿,而对于我
们为什么要保留汉服、穿汉服知之甚少,甚或一无所知。
其实,汉服复兴可以说是在当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汉民族的文化溯源之旅,也是国学复兴、
传统礼仪复兴等大潮中的一条重要脉络,是国人在寻根历程中的一场回归,最终目标是复兴
中国传统文化。汉服是一种视觉文化符号,更是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鲜明代表。我们传承、
展示汉服文化,正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
由此,写作时可以开门见山地表达出鲜明的态度:汉服文化不仅要能传承、能弘扬、能转化,
更要能发展。目前汉服文化很多仅停留在表面的喜欢和展示上,缺少一些深入的发展。社会
各界应该通过创造更多机会让人们穿汉服、懂汉服,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现象,促进相
关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复兴。换言之,只有深入了解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做到外表与
内涵相得益彰,才能让汉服发出璀璨的光芒。而在具体举措上,可以指出,在大众喜欢华美
汉服的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借助服饰展示,拓展相关的阅读、讲座等文化传播类活动,引导
年轻人从喜欢汉服到喜欢传统文化。最后,则可结合现实升华主题,说明我们应了解、热爱、
发扬我们的汉文化,让篝火燃尽文化的糟粕,让其余热所照亮的,是我们心中的复兴之火。
立意:
1.华衣背后,须了解深刻文化内涵。
2.“汉服热”也要警惕成为“昙花一现”。
3.“汉服热”,“热”的应该是传统礼仪、文化自信、爱国爱家。
5.例文:
既为学习者,何必机器答
作为学习者的我,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当下使用人工智能问答机器。首先我们反过来推
断一下,哪些人需要用这些问答机器?大多是以码字为生的人,比如需要应付交差的写材料
的人,像是机关事业单位写材料的文书,还有一些网络热搜专门瞎编乱造借题发挥的小编,
还有就是诸如程式化形式主义的总结、汇报、报告等,这也算广义上的“材料狗”,这些事情
本身就是把人工具化的,就是人肉机器,所以机械的、被动的、疏于思考的,本身就是以懒
惰对付敷衍的事情,才需要问答机器。
鲁迅的杂文和毛泽东主席的选集为什么越看越有味道?因为动脑子,启迪人,说实话
,也说大白话。鲁迅先生早就在《拿来主义》里教导我们,要“运用脑髓”。可惜脑子作为
一个物理载体人人都有,但作为哲学产生思想与智慧的舱,可不是人人都有。脑子越动越
灵光,机
答案第8页,共13页
器越用反而越磨损。既为学习者,何必机器答。为什么老师往往不愿意让我们过早接触
ChatGPT,文心一言?因为依赖性,精神毒品。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了锤炼自己大脑的
机会。
写检查,自然可以用ChatGPT、文心一言,但是,背离了让你写检查的初衷,我们不
是为了写检查而演绎痛改前非,往往停留在应付交差的检查,倒反而可以用问答机器了。
ChatGPT据说不对中国客户开放,中国大陆也没有正式引用ChatGPT。所以,冥冥之中一拍
即合,我自己没用过相关软件,如我是落后分子的话,那我宁可不要赶这波潮流。无论信息
类文本阅读里如何变相宣传问答机器有多先进,多革命,多颠覆,多改良,多重组。
再多的新名词新概念跑车,也无法跑过人创造的速度。再强大的机器,也不过是程式
的复合,人脑的几何量级堆积,是有限的,而非无穷的。我曾经现场看一个老师演示过,让
ChatGPT命制一套语文高三模拟试题,结果ChatGPT无奈地说“自己”无法胜任。看来,
ChatGPT根本不知道高考的初衷“选拔什么人,为谁选拔人”?
既为学习者,何必机器答,我们要明确自己学习的初衷,数据篡改、真假难辨实际上
归根结底考验的是人脑力。无谓的低效率的创造性差的劳动,可以被解放出来,由机器代替,
但思想的苇草,所有机器,山无棱天地合,也休想变为“新苇草”替人做决策。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关键词是“人工智能问答机器”,对此,材料既展现了这类人工智能问答机器,给学生
学习带来的诸多帮助,也介绍了其对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可能产生的诸多不良影响。由
此,试题抛出问题,要求我们思考,这些利弊共存的人工智能问答机器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
响,而作为学习者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所有人都切身体会到科技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就不得不正视由人工智能给我们这
个时代带来的深刻变革及其影响。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因其信息获取快、信息含量巨
大等特点,因而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但正因其过于
便捷,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信息,反而会使部分心智未健全的学习者产生依赖甚至投
机取巧的心理。并且,网络上的信息过于繁杂却真假难辨,学习者未加思考、辨别而获取的
信息,未必就正确,吸收这些知识也会对学习者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但不管怎样,人
工智能问答机器终究只是一项被运用的技术,而人才是生产和运用技术的主体。至于是否能
够运用人工智能问答技术,或许可以用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来回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
答案第9页,共13页
草”。思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我们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的本质特征。我们可以合理运
用人工智能,但也应该认识到现阶段人工智能仍只能分析、运用数据并通过模型不断解决问
题、补全漏洞,其所撰写的论文、邮件文案等作品也是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产物。换言之,目
前的人工智能是没有真正的“思想”的,这是其与人类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在运用它的时候,
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合理、思辨地用以辅助自己的学习。
写作时首先要注意几点:①要把握住青年立场,也就是说对于人工智能展开评判的,并不是
泛泛而言的“我”,而是“作为学习者的”的“我们”。这个身份意识极其重要。②对于“应不应
该使用人工智能问答机器”这一核心问题,要明确回答,不能做骑墙派。③在观点明确的基
础上应当展开思辨,不一味肯定而盲目狂欢,也不要全盘否定而走向悲观的反科技主义道路,
而要基于正反分析后得出理性而中允的结论。比如,若是赞同使用人工智能问答技术,则可
充分阐述其对于我们的学习可以带来的便捷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强调我们不能一味地
依赖技术,更应该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若是不赞同使用,则可充分强调人的主观
能动性,从而说明我们即使不运用这些技术也能学习得好。
立意:
1.新科技时代,理应学会独立思考。
2.“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辨识和利用科技的能力。
3.不要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洪流中迷失自我。
6.例文:
借人工智能力扬青衿求学帆
岁月如流,星燧贸迁。ChatGPT的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工作必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如何处理人工智能与学习的关系”也成为了我们不得不直面的
议题。依余刍莞之见,唯有借助人工智能之力,方可高扬青衿求学之帆。
然而,当此之时,“学习无用论”甚嚣尘上,然余以为此言诚为荒谬之谈。
人类学习真的能在人工智能的迭代升级中就能完成?事实果然如此吗?其实不然。纵
使是如ChatGPT这般先进的人工智能,也不过是对人类已有成果进行“剪贴”,而非独立思
考过后的自主创作。倘若抱有“机器什么都会,我们就不需要学习”的想法,过度依赖人工智
能,则有可能造成算法权力失控、大数据杀熟、个人隐私泄露,公共责任主体的模糊化等不
良后果。更何况,学习本是我们人类最大的天赋和优点。很多年前,荀子就有了“劝学”,今
日反而借“人工智能”而大言不断“不再学习”,“人工智能”大概是不会背这个锅。
由此观之,在人工智能空前发展的当下,我们不仅需要学习,还要学会调整学习内容,
答案第10页,共13页
学会转变学习方式,为保证人类安全、维护自身尊严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将能由人工智能完成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这本就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学习亦当如此。
我们可以借人工智能之力来处理《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所做的枯燥乏味的工作,让我们在喧
嚣纷扰的世间中寻得片刻安宁,在内心“修篱种菊”。任其在浅水中喧闹,我自处于深渊之下
平静无波,牢记尼采“学习是永恒的状态”之箴言,借人工智能为学习“增砖添瓦”,丰富学习
的内容,从而成就“活到老学到老”的充实人生,从而以更饱满的精神,更加充实的动力为保
证人类安全,维护自身的尊严而更如努力地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提问,单就学习效
能而言,不可不谓质的提升。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加持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
尊重,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更是使孔夫子“因材施教”的理想成为可能。“苟日新,日日新,又
日新”,人工智能的赋能必将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
乱云飞渡,惊涛拍岸。当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作为盛世求学道中
人,更应将人工智能化作扶摇直上的“青云梯”,扬青衿求学之风帆,以助力时代发展。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当下人工智能科技蓬勃发展,人类的认知不断被刷新的时代大背景,提出本次作文的
话题,关于学习,我们该有怎样的新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的迅速来临,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便
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与挑战。青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换向器云母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循环工装组装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2比和百分数-教学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反斗式紫外光晒版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异形管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政区拼接模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高压中置式电容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链式推进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还原橄榄绿染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红木盆景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领导干部离任交接表
-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装修工程成品保护协议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练习题含答案
- 外资入股合同三篇
- 2024年保险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样本(三篇)
- 物业防冻培训课件
- 高考英语高频词600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人员考试题库答案(414道)
-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
- 2024陕西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